《孟子·告子上》: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董仲舒又加入“信”,信是言无反覆、诚实不欺。以为“常道”,曰:“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
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言,要孔子的
《论语》中的名句: 1.子①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②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③,不亦君子乎?” 出自《论语?学而》。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宇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①《论语》中“予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②[说(yuè) ]通“悦”。
③[愠(yùn) ]恼恨。
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
” 出自《论语?学而》。
①[不己知]不了解我。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①,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②。
” 出自《论语?为政》。
①[耳顺]一听见别人的言语便可分辨真假是非。
②[不逾矩]不越出规矩。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出自《论语?为政》。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①。
” 出自《论语?为政》。
①[殆(dài)]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自《论语?为政》。
8.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出自《论语?为政》。
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①也。
” 出自《论语?里仁》。
①[自省(xǐng)]检查自己。
10.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 出自《论语?公冶长》。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出自《论语?公冶长》。
12.子曰:“质胜文则野①,文胜质则史②。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出自《论语?雍也》。
①[野]粗野。
②[史]虚浮。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出自《论语?雍也》。
14.子曰:“知①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 出自《论语?雍也》。
①[知(zhì)]同“智”。
15.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出自《论语?述而》。
①[识(zhì)]记住。
16.子曰:“不愤①不启,不悱②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出自《论语?述而》。
①[愤]心求通而未得。
②[悱(fěi)]想说而说不出来。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出自《论语?述而》。
18.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远。
出自《论语?泰伯》。
这是孔子的学生曾子说的话。
①[弘毅)刚强而有毅力。
19.子绝四①:毋意②,毋必③,毋固④,毋我⑤。
出自《论语?子罕》。
①[绝四]没有四种毛病。
②[毋意]不凭空揣测。
③[毋必]不全盘肯定。
④[毋固]不拘泥固执。
⑤[毋我]不自以为是。
2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 出自《论语?子罕》。
2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出自《论语?子罕》。
2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①也。
” 出自《论语?子罕》。
①[凋]凋谢。
2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出自《论语?子罕》。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自《论语?颜渊》。
2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 出自《论语?颜渊》。
2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出自《论语?子路》。
27.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出自《论语?子路》。
28.言必信,行必果。
出自《论语?子路》。
2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①也。
” 出自《论语?宪问》。
①[不能]没有能力。
30.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出自《论语?卫灵公》。
3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自《论语?卫灵公》。
32.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出自《论语?卫灵公》。
3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 出自《论语?卫灵公》。
34.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 出自《论语?卫灵公》。
35.子曰:“有教无类①。
” 出自《论语?卫灵公》。
①[有教无类]任何人我都可以给他教育,没有区别。
36.既来之,则安之。
出自《论语?季氏》。
学而第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 『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
」 『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 『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10』子禽问於子贡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 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
古代仁义礼智信故事大全
战国策·国策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冯谖客孟尝君”讲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好士,门下有食客数千人,其中有一个叫冯谖,冯谖在孟尝君家曾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出无车、无以为家”等歌,因而冯谖食有鱼、出有车、他的母亲也得到了孟尝君的照顾。
有一天,孟尝君出了个通告,询问府里的宾客:“有谁熟悉算帐理财,能够替我到薛地去收债?”冯谖在通告上写:“我能”。
于是孟尝君派冯谖去收债,辞行的时候,冯谖问道:“债款全部收齐,用它买些什么东西回来呢?”孟尝君说:“看我家里缺少什么东西,就买什么。
”冯谖赶着马车到了,派出官吏召集那些应当还债的都来核对借约。
借约核对完了,冯谖假传孟尝君的命令,把借款赐给,烧掉借约,齐声欢呼万岁。
冯谖又马不停蹄的赶回齐国都城,一清早就要求进见孟尝君。
孟尝君奇怪他回来这么快,便穿戴好衣帽接见他,问道:“债款全收齐了吗?怎么回来的这么快呀?”冯谖回答说:“收齐了。
”孟尝君又问:“用它买了些什么回来呢?”冯谖说:“您说‘家里缺什么就买什么’我考虑您府里已经堆满了珍宝,好狗好马挤满了牲口棚,堂下也站满了美女。
您府里缺少的东西要算‘义’了,因此我替您买了‘义’。
“孟尝君问:“买义怎么个买法?”冯谖说:“如今您只有一块小小的薛地,却不能抚育爱护那里的,反用商贾的手段向取利息,我私自假传您的命令把借约烧了,齐声欢呼万岁,这就是我给您买的‘义’啊。
”孟尝君不高兴,说:“好吧,先生算了罢!” 过了一年,齐泯对孟尝君说:“我不敢拿先的臣子作为自己的臣子。
”孟尝君只好回到封邑去住。
走到离还有一百里的地方,扶老携,在大路上迎接孟尝君,整整有一天。
孟尝君回头对冯谖说:“先生替我田文买的义,竟在今天看到了。
” 仁义不象或物那样实在看得见摸得着,因此孟尝君对冯谖买仁义非常不高兴。
当孟尝君被齐贬出回到时才认识到昔日失去的今天都加倍的得到了回报。
真是‘仁义重于利’啊!...
“忠孝仁义礼智信”的出处?
“忠孝仁义礼智信”,应该从孔子时就提出来了,几千年了。
“忠孝仁义礼智信”中,“忠孝”是最基本的。
忠是立国之本;孝是立家之本。
“忠孝”两字,支撑着这个国家、民族以至于整个家庭的“大厦”,就如同“四根柱子”屹立不动,否则家国大厦将倾。
仁义礼智信称之为五常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相关故事1、忠弦高稿军弦高是郑国的一位行商,经常来往于各国之间做生意。
鲁售公三十三年(前627年)他去周王室辖地经商,途中遇到秦国军队,当他得知秦军要去袭击他的祖国郑国时,便一面派人急速回国报告敌,惰,一面伪装成郑国国君的特使,以12头牛作为礼物,稿劳秦军。
秦军以为郑国已经知道偷袭之事,只好班师返回。
郑国避免了一次灭亡的命运。
2、孝缇萦救父淳于意为人治病,不想得罪了官府,被判"肉刑"押住长安。
他的女儿缇萦年纪虽小,却坚强的陪父亲一同前往。
缇萦为父亲的冤屈到处奔走,把信递送到了汉文帝手中,终于使父亲得到了自由,汉文帝也下令废除了"肉刑"。
3、仁“冯谖客孟尝君”讲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好士,门下有食客数千人,其中有一个叫冯谖,冯谖在孟尝君家曾弹剑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出无车、无以为家”等歌,因而冯谖食有鱼、出有车、他的母亲也得到了孟尝君的照顾。
4、义季扎还愿王子季扎在父王去世后主动把王位让给了大哥,并出使各国。
在徐国与国王徐公结下友谊,季扎见徐公深爱自己的宝剑,心中默许出使回国时将剑赠与徐公。
但季扎回来时,徐公竟已经去世了。
季扎来到徐公安葬处,将宝剑摆放在墓前。
5、礼孔融让梨在孔融小的时候,叔叔曾经给他出了一个难题,让他把六个梨分给六个弟弟妹妹,但是必须还有一个梨在盘子里。
聪明的孔融想出了一个办法,圆满的把梨分了。
6、智诸葛恪得驴三国时,吴王孙权在宴会上用一头驴来取笑诸葛谨。
在场的诸葛谨幼子诸葛恪机智聪明,不但解除了父亲的尴尬,还受到吴王的赏识。
吴王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7、信明山宾卖牛明山宾是个出了名的老实人,因为家贫,不得不便宜卖掉家中的老牛,回家的路上,他又急急忙忙赶回追上买主,讲明牛曾得过"漏蹄病",已经治好了。
围观的群众称赞明山宾。
忠孝仁义礼智信
忠:忠君 孝:孝顺长辈 仁:仁者,人二也。
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
义: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
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礼:礼者,示人以曲也。
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
因此敬人即为礼。
智: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
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
信:信者,人言也。
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
那时的人纯真朴素,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故而真实可靠。
请问有谁知道关于仁义礼智信的故事
出处:1、“仁义礼智信”出自董仲舒。
2、“温良恭俭让”春秋·鲁·孔丘(孔子)《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3、“ 忠孝勇恭廉出自儒家思想。
”拓展资料:1、五常"指"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五常"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此为伦理原则,用以处理与谐和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建社会。
出自董仲舒。
2、温良恭俭让是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即处处与人为善。
温者貌和,良者心善,恭者内肃,俭乃节约,让即谦逊。
3、仁义礼智信的意思是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
4、温良恭俭让意思是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这五种美德。
5、 忠孝勇恭廉不仅是清官贪官的分离线,而且是判断一个官员是清官还是贪官的五条亘古不变的道德标准。
6、清官不仅是把仁义礼智信五条做人的道德标准和温良恭俭让五条君子道德标准,内化在自己血液里形成优秀品质的孝子、善人、好人、君子,而且是把优秀品质外化为服务人民、效力民族、效忠祖国的清官。
仁义礼智信下句是什么?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指的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三字经之中的“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 温良恭俭让:是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即处处与人为善。
温者貌和,良者心善,恭者内肃,俭乃节约,让即谦逊。
仁义礼智信的意思是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温良恭俭让意思是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这五种美德。
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
忠孝勇恭廉:忠心、孝悌、勇敢、谦恭、廉洁。
指的是人应信守、践行的五种高尚品格。
品德之于品性,侧重的是德性,更多的是对人的为人处世原则的概定;品性之于品格,侧重的是性情,更多的是对人的自我性情秉持的概定;品格之于品德,侧重的是风格、人格,更多的是对人的持家理政风格、人格的概定。
仁义礼智信的意思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孔子曾将“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又将“仁义礼”组成一个系统,曰:“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
” 仁以爱人为核心,义以尊贤为核心,礼就是对仁和义的具体规定。
孟子在仁义礼之外加入“智”,构成四德或四端,曰:“仁之实事亲(亲亲)是也;义之实从兄(尊长)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背离)是也。
”董仲舒又加入“信”,并将仁义礼智信说成是与天地长久的经常法则(“常道”),号“正常”。
曰:“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贤良对策》)。
仁义礼智信出自哪 是谁提出的 是何理论
儒家学说孔云:仁义礼,孟云:仁义礼智,仲舒云:仁义礼智信。
(仲舒是董仲舒)仁义礼智信此为五常孔子也常谈仁义礼智圣,但他并没有将这五者并列,而是分述。
最早提出这个观点。
孟子说—仁义礼智根于心,就是说仁义礼智的道德是天赋的,是人心所固有的,是人的“良知、良能”,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本质特征!董仲舒的思想为仁义礼智信其实是高于皇权的。
虽然君为臣纲,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但人主的发号施令,一样要受到五常的约束。
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和其他的立宪制度一样,在历史上有效防止了皇权专制主义在废封建兴郡县之后的无限扩张。
事实上,秦始皇这样的君王,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孔子曾将“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又将“仁义礼”组成一个系统,曰:“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
”仁以爱人为核心,义以尊贤为核心,礼就是对仁和义的具体规定。
孟子在仁义礼之外加入“智”,构成四德或四端,曰:“仁之实事亲(亲亲)是也;义之实从兄(尊长)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背离)是也。
”董仲舒又加入“信”,并将仁义礼智信说成是与天地长久的经常法则(“常道”),号“正常”。
曰:“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贤良对策》)。
董仲舒的“五常”学说的特点是:对仁义礼智信作了不违背孔孟思想的发挥;将仁义礼智信与五行相匹配,把纯人伦的东西纳入天道五行的范畴,从而为仁义礼智信提供了哲学依据,形成“五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