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桥与长桥、断桥并称为西湖三大情人桥.??
西湖的桥都不太长,造型也说不上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放到沿湖长了有一定年份的法国梧桐中间却是刚刚好,看起来格外舒服。西冷桥也不例外。
孤山朝北里湖一侧,在与北山路交接的地带,有着很大一块草坪,冬日的下午,有很多人都坐有在阳光照射得到的草地上打牌喝茶。过了门口树起一颗大印章的西冷印社,就到了西冷桥。
大约是1500年前,在某个春暖花开的日子,一位坐在油壁车里的曼妙女子,就在这里轻轻撩开了车上的帘上,或者根本就没有帘子,然后看到了一位骑着青骢马的翩翩佳公子。爱情就这样在垂柳依依的西湖边上发生。
西斜的阳光掠过宽阔的水面,照射到了西冷桥头的慕才亭里。远远就看到一位女导游在亭子边上比划着手势,旁边是一个十来人的旅游团队,不想走近后,讲解却已经结束。我只有坐在亭子里,一个人望着西湖,然后想象着这样可能的一幕。
苏小小,南齐钱糖人,聪慧美丽,虽为歌伎,但自知自爱。这是生活在1500多年后,用观光电车代替了油壁车与青骢马的人们对她所做的简短评介,就刻在了亭子边的石碑上。
依正常看来,对于从小就父母双亡,没有兄弟姐妹的女儿家再加上社会地位低微来说,似乎决定了苏小小不可能过上一个正常人的生活,更遑论爱情。
然而在西湖的天地里,苏小小却是特立独行,活得那样热烈。像她憧憬中的爱情的到来,就是她在西湖边上坐“自驾车”游玩时遇上的。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这首从六朝南陈就开始流传的《钱塘苏小小歌》,说的就是苏小小的第一段爱情。一次偶然的路遇,让她结识了阮郁,一位前来游玩的官宦子弟,然后大家就在西泠桥边苏小小家里共赋同居。
然而甜蜜的梦容易醒。这一段爱情在半年后终结,被严父招回金陵的阮郁就再也没有回来。不过苏小小却没有过度的悲伤,西湖的湖山正是她排解心中块垒的最好所在。
为苏小小筑坟的,是她在西湖边上遇到的第二个男人,曾经落魄的书生鲍仁,他后来在她赠银数百两后得以进京赶考。然而同样去如黄鹤。而苏小小依旧乘坐着油壁车,徜徉在西湖的山水间,直到某天偶感风寒,在最青春的22岁辞世。这时候,已经做了滑州刺史的鲍仁,才突然冒了出来,哭了一场,然后在西泠桥边择地造墓。
苏小小的可叹之处,在于她看破了缘分的起灭,对待逝去的爱情,视之若天上的风月流云一样自然,而不是过于介怀伤身。加上她慧眼识英才,救人于贫困的品德,自然受到了1000多年来士子,还有人们的推崇。甚至,在她死后的几百年,宋代有个叫司马才仲的人,还在洛阳梦见苏小小为他唱歌,最后痴情的他还不远千里,前来寻梦西湖。
后人在西湖边上,为苏小小筑起了一座“慕才亭”。今天向着西泠桥的这边,悬挂着一副对联,“湖山此地曾埋玉,风月其人可铸金”。这湖山金玉,倒是绝佳的配搭,也算是对这位倜傥而善良的佳人的最好纪念。
今天的人们,把死后双双化蝶的梁山伯祝英台的纪念,放在了位于西湖东南的万松岭上。据说当年梁祝的三年同窗,就是在万松书院,在可以远眺西湖的万松岭上,今天还专门建起了一处梁祝读书处。
如果梁祝真的曾经在万松书院求学,那端的是好。因为你到今天修葺一新的书院去看看,从入山门开始,散布两旁的塑像,就是曾经在这座书院里开坛授课,或者给书院以影响的老师们:提倡“不凭注疏而新圣人之经,不凭今之法令而新天下之法”的张载,主张“知先行后”的程颢程颐兄弟,主张“性灵”、深谙厨道的袁枚,还有南宋大儒朱熹,等等。
可是,在这些名师的管教之下,祝英台和梁山伯的爱情究竟何时生发?是在明月照松间的晚上,还是在烟波罩沙堤的白天?万松书院的梁祝读书处,安在了毓秀阁里。一个独立的院落,立有一块书着“独立石卓尔”的大石头。一楼有梁祝寒窗共读的塑像。
院外不远处,还新建有一处双照井,原址在城中,为十八相送的场景之一。那时候,英台指着井中的倒影对山伯说:一男一女笑盈盈。还蒙在鼓里的山伯恼道:你怎能将我比女人?!
由万松岭往西湖边上走,寻到梁祝当年相送的长桥,不过却是沿湖的短短一截,今天成了车流滚滚的马路的一部分,如果没有人指点,实在难以辨认。倒是在离长桥不远,在长桥公园的西湖边上,新修了两孔双投桥,据说是为了纪念南宋时候另一对欲爱不能而殉情跳湖的女青年陶师儿与书生王宣教。
在许多人看来,一帆风顺的情事,虽然是再好不过,但是没有了惊心动魄,多少总会让人觉得遗憾。爱情的浪漫与极致之美,就在于中间的磨难和阻滞。因为家世,因为出身,因为俗世的种种压力,两个人似乎不可能在一起。但当一切阻碍扫清,经历了磨难的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样得来的爱情会更加的甜美。
然而,世事并不全是这样的如人所愿,在真实的爱情中,有情人往往都囿于现实中的更多因素,最后不得不劳燕分飞。这样的事情,自古而来,比比皆是。所以,如果说是梁山伯祝英台的双双化蝶是心酸的浪漫,那么双投桥下的湖水“新开两朵玉芙蓉”,则是情之所至的极端举措。今天走过长桥和双投桥的人们,除了凭湖扼腕之外,倒是可以想想,爱需要勇气,但是在阻滞出现的时候,更应该让爱在此生继续。
只有百十来米长的断桥是一座独孔环洞桥,位处白堤东北端,一头紧接着北山路,跨过马路就是风景不错的宝石山。从这里沿着白堤往西南一直走下去,还可以直抵整个西湖里文化意味最为浓厚的孤山。这座在唐代得名但从来就未曾断过的桥梁,就是民间神话《白蛇传》里白娘子与许仙相逢的地方。
那些双双对对的情人们,脚步也像流水一样来去匆匆。在断桥上,我看到一对身着校服、手拉着手的学生情侣,他们嘴里一边齐声哼唱着“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一边往白堤方向走。
跨在水中央的断桥,隔着两边湖水,南边的西湖水面宽阔,远岸尽处是繁华的都市的剪影。北边的北里湖水面窄小,则映着一列小山和湖堤边上的树木。有许多人站在桥中央留影。如果遇上天气晴好,并且角度选择得当的话,那么在向北的这边拍出来的照片上,就很可能会出现两座保塔,一座翘立山顶,一座则倒插在如镜的水面上,中间,则间杂着两列相仿的法国梧桐。
桥东头靠近北里湖的这一侧,有一处带着水榭的御碑亭,中间立有一块写着“断桥残雪”的石碑。水榭下边,在靠北山路的湖里边,辟有几十亩的荷花池。可惜这个时节,接天莲叶早已不见踪影,曾经挺立的枝干也已衰败,三艘小船上,几位工人正用竹篙将这些残枝败茎打捞上船。
“断桥残雪”是西湖旧十景之一,不过这样的天气显然无法看到古人最为推崇的西湖雪景。坐在断桥东头的水榭里,翻开明末文人张岱的《西湖梦寻》,便有这一句经典的描述,“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约略想象得出几百年前的西湖上,白茫茫天地间,惟余二三物的景致来,一种寂寥的感觉油然而生。
想来,白素贞与许仙的青春相逢,肯定不会是在冬天时分。至少,在关于他们的传说中,就有着一件非常重要的爱情道具———雨伞,正是在这一借一还的过程中,带出了一段惊天动地的爱情来。比较合适的,应该是在桃红柳绿的春天或者荷花映日的夏季,至少在万物欣然向上的季节,感情都会比往常来得热烈。否则,即使是化作了美人的白蛇,在礼教森严的古代,诸如男女授受不亲之类的禁律,也会使人,至少是许仙望而却步。
在宗法森严的封建社会,白素贞和许仙的爱情怎么看都是一个不能完成的任务,何况中间还隔着一个代表着封建纲常的法海。那些年代的人们啊,就是因为这个,多少萌动在心底的爱情,最终也只能是让它在眼波的余光中黯然消失。
但千百年来,人们对爱情的向往从来都是相通的,再多的棍棒打压与桎梏封锁,也无法阻挡爱情的勃然生发。只不过,限于记叙的历史局限,我们只能从白娘子与许仙的传说,以及后来流传于世的话本、戏剧中,由塔倒人团圆的结局看到了人们对爱情的尊重,以及维护美好的愿望。
所以,也就有了这样一个版本,据说到西湖边游玩的百姓,因为痛恨法海,并且试图搭救敢爱敢做的白娘子,每每去到雷峰塔下,都会抽走塔基下边的一块砖。累年以下,最终导致了象征着封建压迫的雷峰塔的轰然坍塌。
站在今天的断桥上,往西南边的湖水尽处看去,一座巍然耸立的宝塔高出了西湖边上的一溜小山,那就是今天新修起来的雷峰塔,站在上面,可以俯瞰到西湖的全景。
参考资料:http://shenghuotuya.blogchina.com/2444996.html
关于古镇,小桥,江南水乡徽派建筑的诗词,需要3、4首,每一首只...
1,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出自宋代柳永的《望海潮》,意思是: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意思是: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出自唐代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意思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4,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出自唐代杜荀鹤的《送人游吴》,意思是:姑苏城中屋宇相连,没有什么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满了小桥。
5,桐叶疏疏苔壁青,乌篷船向古津停。
出自当代徐平的《乌镇逢雨》,意思是:梧桐树上的叶子稀稀疏疏,墙壁上的青苔绿意盎然,乌镇的篷船停在向古津。
...
“浓浓的乡情"有哪些诗词?
《杂诗》年代: 唐 作者: 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年代: 唐 作者: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送人游吴》年代: 唐 作者: 杜荀鹤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泊船瓜洲》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秋风引》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春望》年代: 唐 作者: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秋思》年代: 唐 作者: 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归雁》年代: 唐 作者: 钱起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人日思归》年代: 南北朝 作者: 薛道衡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除夜有怀》年代: 唐 作者: 崔涂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描写“雨中乌镇”的古诗词有什么?
1. 望极模糊古树林,湾湾溪港似难寻。
荻芦花重霜初下,桑柘阴移月未沉。
恨别情怀虽恋酒,送衣时节怕闻砧。
夜行船上山歌意,说尽还家一片心。
——《夜过乌镇》(宋)宋伯仁2. 田在港西家港东,断桥春水步难退。
束芦抉翁稳来去,不碍小船分钓筒。
——《乌戍道中》(宋)楼钥3. 南亭桥下水无波,独客扁舟试一过。
抚景自惭佳句少,思亲还恨别情多。
东风燕子穿花雨,落日渔郎隔岸歌。
即上高篷望西北,青山云影共嵯峨。
——《寓青镇》(明)高岳4. 两两归舟晚渡关,孤云倦鸟各飞还。
月明乌镇桥边夜,梦里犹呼起看山。
风荡彩舟明月中,鸳鸯湖上水如空。
城中年少能歌舞,也学峨眉故恼公。
——夜宿乌镇,有怀同游诸君子二首(明)史鉴 5. 雨涤山花湿木乾,野云流影入栏干。
泉声漱醒山人梦,一卷残书竹里看。
——横山堂小咏(明)文徵明
有哪些赞美安昌古镇的诗
诗人罗颀 密密松篁覆古阡,入林方见宝幢悬。
楼听潮汐三江近,山引沧洲七寺连。
楼鹃枝头传粥鼓,眠牛溪上起炉烟。
老僧尽日岩扉底,迎客惟供禹井泉。
安昌古镇是绍兴有名的四大古镇之一,是浙江省第一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
位于绍兴市柯桥区境内西北端,与杭州的萧山相接,南靠柯桥,北邻杭甬高速公路。
始建于北宋时期,后因战乱,多次焚毁,又于明清时期重建,其建筑风格传承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一衣带水,古朴典雅,其特产安昌腊肠、扯白糖远近闻名,具有水乡风情的水上婚礼也是别具特色。
是绍兴师爷的故乡。
最有特色的是安昌的小桥。
每年的腊月风情节吸引了大量游人。
老街依河而建,全长1747米,河之南为民居,河之北是商市,两岸之间古桥相连。
河之南有带着顶棚的长廊,遮阳挡雨,各种传统特色的店铺作坊,翻轩骑楼错落有致。
河对岸则是青石板小路,古朴旧貌的民宅,逼仄幽深的小弄 。
始建于明朝成化、弘治年间。
东起高桥,西至清墩桥,濒河设街,街河相依,街面全由绍兴当地的青石板铺成。
...
谁可以告诉我关于唐宋的城市的资料?!!!!
魏州,(今大名县东北大街乡一带)有“魏桥”,唐朝引永济渠绕城,夹河而成聚落。
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九月,“刺史卢晖移永济渠,自石灰窑引流至州城西,却注魏桥,夹水制楼百余间,以贮江淮之货。
”[2]魏州在唐朝后期为魏博节度使治所,其前身——隋武阳郡,原仅辖二个小县:贵乡、昌乐、永济渠修成后,因控据魏桥水路枢纽,地位重要,才发展成统辖14个县、拥众数十万户的大郡。
唐朝中后期屡为强蕃、官军所争。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马燧、李怀光与朱滔等战于魏州城下,滔堰永济渠水入王莽河故道绝官军粮道及归路,马燧退保魏县(今大名西北,原治永济渠南),双方隔渠水列营相拒,互争魏桥,最为惨烈。
[3] 贝州,唐懿宗咸通(860-874年)以前城址在今清河县西北,永济渠在城东南十里,有“孔桥”。
唐朝贮江淮租布甲仗于此,以备河北军用,号称“天下北库”。
[4]孔桥北接冀、深、瀛(今河间县)、莫州(今任邱莫州镇)之间的华北平原中央地带的南北交通大道,南连博(今山东聊城)、济(今聊城西南)、郓州(今山东东平西北)及黄河重要津渡口:济州津、杨刘渡(今东阿杨柳村),恰与永济渠形成十字型水陆交通骨架,故军事地位尤为重要。
武则天永昌年间(689年)原在永济渠东南30余里的清阳县缘地久积碱卤,遂西移于永济渠东孔桥置城;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又移于永济渠西岸[5]。
懿宗咸通中贝州亦东徙,南临永济渠为城,以清河、清阳二县附郭,直至北宋,即今清河县西城关镇。
[6] 内黄县(今内黄县西旧县村),永济渠在县北二百步,有“永定桥”。
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年)朱全忠击魏博节度使罗弘信于内黄,五战皆捷,至永定桥,斩首万余级。
[7]内黄当魏、贝去洛阳之要途,又兼桥渡之利,故有所争。
馆陶县(今南馆陶镇),永济渠在城西十里,有“永济桥”,为兵家必争之地。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刘黑闼至馆陶,永济桥未成,不得渡,自视作桥成,而过桥西。
[8]又,德宗兴元初(784年)朱滔谋取汴州(今开封),使人见魏博节度使田悦,约会馆陶,偕行渡河。
[9]也是由于馆陶位在道中,又有永济桥之便。
但是,馆陶县毕竟与运河还有十里之距,不如其北面的永济县跨渠为城来得方便,所以北宋以后县治北移永济。
永济县(今山东北馆陶东南肖城),此县城建置较晚,原来只是永济渠上的一座桥,因行旅客商住店、买卖,渐渐形成市廛聚落,称“张桥店”、“张桥行市”。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始由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奏于张桥行市置县,永济渠在县西郭内,阔170尺,深2丈4尺,穿县入临清,故以为名。
[10] 临清县(今临西县),永济渠在县西门外,为魏、贝之间蓄积粮粟之地。
唐末五代,凡欲取贝、魏者,皆先顿兵于临清。
北宋因地处宋辽驿道,为迎候宋辽使臣曾设驿馆。
[11] 武城县(今山东武城县旧城西北),隋开永济渠时,地址在渠西北十里之外,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武城县迁至永济渠北义王桥西二里,扼义王桥东通德(今山东陵县)、棣(今山东惠民东南)二州之道。
[12]北宋末年,迫于河患,复徙渠东,即今旧城关镇。
[13] 长河县,原在今德州市东,永济渠在县西十里,有“白桥”。
城为水所环,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十月移就白桥于永济渠西岸置县,十年(815年)又在渠东置小胡城。
[14]晋一度移德州治于此,旋废为长河镇。
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复移将陵县治于长河镇,即今德州市。
[15] 安陵县(今景县安陵乡),城东临永济渠(即今南运河),有“柏杜桥”。
隋开永济渠时置曾县,然城址并不临河,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移至柏杜桥,于运渠西岸建新城。
[16] 东光县,永济渠在县西二百步,渠上有桥名“白桥”。
自桥西有路通景州弓高县(今景县),桥东北有道去沧州(今沧州市东南旧城),史称“白桥路”。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王承宗遣兵2万入东光,断白桥路。
后梁乾化三年(913年)杨师厚亦自弓高渡御河而东逼沧州。
[17]白桥显然是维系河北平原腹地与东部滨海地区之间地交通孔道。
截止于北宋末年,汴河沿岸的州府县城共有14座,镇11座,除开封、雍丘(今杞县)、应天府(今商丘县)、虹县(今泗县)四城起源较早,汉代就已筑城,其余皆随通济渠——汴河开通而出现。
汴河沿岸城镇位置的选择也是既考虑到汴河航船上、下行的航速和航程,较均匀地分布;而且多就水陆交会点设置,城镇内普遍建有横跨运河的桥梁,以利南北往来。
这一点在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日僧成寻溯汴河自泗州至汴京的日记中有详细的记载。
[20]成寻的日记讲到他的船每每皆在大桥下过夜,桥上有市,入夜灯火万千,买卖繁昌,店家多得不可计数,歌舞之声很远就能听到。
为了让船工上岸买卖,成寻两次路过宿州皆停船逗留多时。
当时规定汴河内的船只在宿州一次上岸出售的干姜不得过三十石,南京应天府不能超过五十石,反映沿河城市交易买卖的频繁使官府不得不有所干预和限制。
汴河桥市的买卖活动,无论从空间位置、或是时间规定上,无疑都是唐朝中期以后市坊制度解体和夜禁制度驰废的结果,也是刺激沿河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古诗词一句拆成四句的诗词
这是回文诗,也写作"回纹诗"、"回环诗"。
它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文体上称之为"回文体"。
唐代上官仪说,"诗有八对",其七曰"回文对","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用的就是这种措词方法。
充分展示并利用了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和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段这两大特点,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
回文的形式在晋代以后就很盛行,而且在多种文体中被采用。
人们用这种手法造句、写诗、填词、度曲,便分别称为回文诗,回文词hui回文词回文词11回文词回和回文曲。
虽然不乏游戏之作,却也颇见遣词造句的功力。
回文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为独特的体裁。
回文诗据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释义是:"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
" 苏小妹遥寄回环诗 六月的一天下午,苏小妹与长兄苏东坡正荡舟湖上,欣赏那无边景致,忽然有人呈上苏小妹丈夫秦少游捎来的一封书信。
打开一看,原来是一首别出心裁的回环诗:苏小妹看罢微微一笑,立即省悟出其中的奥秘,读出了这首叠字回文诗: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忆别离;忆别离时闻漏转,时闻漏转静思伊。
苏小妹被丈夫的一片痴情深深感到动,心中荡起无限相思之情。
面对一望无际的西湖美景,便仿少游诗体,也作了一首回环诗,遥寄远方的亲人:采莲人在绿杨津,在绿杨津一阕新;一阕新歌声漱玉,歌声漱玉采莲人。
苏东坡在一旁深为小妹的过人才智暗暗高兴,他也不甘寂寞,略加沉吟,便提笔写了如下一首: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苏氏兄妹也派人将他们的诗作送与秦少游。
同上面的《赏花》有统一格式的又两篇,感觉也很不错。
《四时山水诗》折叠 明末浙江才女吴绛雪作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春 景 诗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 景 诗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 景 诗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 景 诗 (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除了上面的格式,另付几首其它格式的回文诗,也别有韵味。
一、广东高州县观山寺壁上刻有一回文诗:悠悠绿水傍林偎,日落观山四望回。
幽林古寺孤明月,冷井寒泉碧映台。
鸥飞满浦渔舟泛,鹤伴闲亭仙客来。
游径踏花烟上走,流溪远棹一篷开。
倒读诗如下:开篷一棹远溪流,走上烟花踏径游。
来客仙亭闲伴鹤,泛舟渔浦满飞鸥。
台映碧泉寒井冷,月明孤寺古林幽。
回望四山观落日,偎林傍水绿悠悠。
二、宋代李禺有回文诗《两相思》:《思妻诗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阳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思夫诗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阳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往来,水隔山遥望眼枯。
三、湖北咸丰县有一首《万柳堤即景》回文诗: 春城一色柳垂新,色柳垂新自爱人。
人爱自新垂柳色,新垂柳色一城春。
四、津人曹鸿年也有一首回文诗:寒风晓日映沙滩,日映沙滩竹报安。
安报竹滩沙映日,滩沙映日晓风寒。
五、清代诗人李《春闺》诗:垂帘画阁画帘垂,谁系怀思怀系谁?影弄花枝花弄影,丝牵柳线柳牵丝。
脸波横泪横波脸,眉黛浓愁浓黛眉。
永夜寒灯寒夜永,期归梦还梦归期。
六,宋(孝宗)时期 诗人 洪内翰的《燕舞》诗:融融日暖乍晴天,骏马雕鞍绣佩联。
风细落花红衬地,雨微垂柳绿拖烟。
茸铺草色春江曲,雪剪花梢玉砌前。
同恨此时良会罕,空飞巧燕舞翩翩。
————见《喻世明言》“史弘肇龙虎君臣会”。
七律-乱弹 文/老街味道 一 柳边桥入桥边柳 烟里村生村里烟 月下舟随舟下月 天中水映水中天 醉同人看人同醉 癫更歌狂歌更癫 笔作花时花作笔 弦无妙处妙无弦 二 假似真时真似假 人欺我处我欺人 雨生云也云生雨 民怨官来官怨民 变得通明通得变 瞋无远志远无瞋 水活鱼戏鱼活水 春念花娇花念春
我急要一些有关现代乡情的诗歌与文章~~~最好诗歌~~~求 你们了~~~...
乡 愁 席慕蓉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作者: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用民乐二胡独奏曲《江河水》,节奏舒缓,哀婉,非常适合用作诗配乐
老街味道 为什么说李白的《静夜思》像是小孩子写的诗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写作背景:李白《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之治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
李白时年26岁,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
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
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译文:皎洁的月光从泛旧的窗户纸上射进屋子,霎时,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赏析:这是一首写思乡之情的诗。
诗前二句是写诗人远离家乡,独自一人在外,白天事务缠身,到不觉得有何离愁别绪。
但一到夜晚,青灯一盏,一人独坐,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疑”字表达了诗人刚刚睡梦初醒,睡眼迷离中将照射在屋子地上的月光当成了白霜。
而一个“霜”字更是表明的月亮的皎洁如镜,清澈透明,也表明当时非常寒冷,诗人独自在外,漂泊他乡的凄凉之感。
末二句通过两个动词“举”“低”,充分表明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举头望”对应了前句的“疑”,不知道地上是不是白霜所以抬头看下天空,空中月轮高挂,月色皎洁。
而“低”字则表明诗人看到空中如此圆月,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月亮也不过如此吧,诗人心想。
继而低头沉思,想念到了远处的家乡。
...
关于成长的诗歌有哪些
关于成长的诗歌1、《成长的方向》所有的河流都朝着东方不拒细流浩浩汤汤只是为了汇入大海汪洋所有的禾苗破土而出不管酷暑还是严寒都阻挡不住拔节向上孩子们一天天健康成长从牙牙学语到大学学堂身体和智慧一样茁壮有一种向善的力量有一束指引的光芒那就是成长的方向2、《孩子,不要逃避成长的烦恼》孩子,不要逃避成长的烦恼。
世界不是你认为得那样小,明天也不是你想象得那般糟。
条条大路通向罗马,只要你肯为梦想不折不挠。
孩子,不要逃避成长的烦恼。
你曾为经受挫折而自扰,你曾为经常犯错而苦恼。
否定之否定的认知规律,曲折前进圣人也躲不掉。
孩子,不要逃避成长的烦恼。
知识是你进步的阶梯,兴趣是你最好的向导。
为真理献出你的心血,为理想付出你的勤劳。
孩子,不要逃避成长的烦恼。
懒散只会带来精神的空虚,求知才让灵魂感受到美好。
坚持形成习惯,习惯会将你的人生定位得很高,很高……孩子,不要逃避成长的烦恼。
前方的路,我们一起去寻找……3、《成长的天空》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写着无关是非的歌谣点蓝的笔触划过了年轻的天空一只飞鸟带走我的青春还我,岁月沉淀的帽子轻声说道年轻总不是永远的借口4、《成长路上》成长路上忆悠草成长路上有喜亦有悲有时太痛太痛蹲下哭泣时间加快了脚步沙漏从不停歇怎能在此处驻足即使路上遍布荆棘冬天快要过去春天已经到来枯树重新萌芽孤山重新如茵在山的那边有条小路通向四面八方而我是否有机会奔向成功的彼岸5、《成长的奇迹》春天,我和斜斜的雨丝一起成长小蘑菇伞下牵着妈妈的手看五龙潭的草叶绿得发亮看趵突泉的蔷薇花爬上了旧旧的花架然后,怯生生地展开嫩嫩的花瓣草长花开,是我眼里最奇妙的风景就像我看到身后的脚印,一个比一个宽起来、长起来夏天我和大明湖的荷叶还有岸边柳树上的知了一起成长它在偷笑我:“知了、知了、知了……”它也知道我的知识在一天天增长吗?我问蝉它却拍拍翅膀飞向湖岸风景的最秀美之处美丽的大明湖风景啊总是让我深深沉醉不过,我爱的风景也在成长从最初的踩着鹅卵石戏水到今天湖岸树荫下的晨读秋天我在泉城公园的游廊上拍照表情定格的时候从最初瞪着眼、张着嘴的囧模样到现在微笑着面对镜头大大方方秀外慧中我长大了呀不过,却没有从前憧憬的长大后的兴奋和喜悦原来成长是老街巷里长长的青石板街一步一步走来一块一块跨过心情也变得成熟沉稳像柿子树、核桃树上沉甸甸的果实一切收获都在心里冬天,我在教室里读书、听课、做笔记、复习老师的微笑已经在四季交替里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成长的路上她才是我头顶的北斗星所以即使在迷路的夜里我也不怕也能找到未来的方向但那却是我的真实想法有她我的成长才不是连篇的空话真正的成长的奇迹是从老师的讲台上起步又是在老师的言传身教里渐渐向远方伸展成长,没有奇迹就像学习没有捷径我的笔,蘸着时间的墨水记录下所有的过程涂黑的是日记本上的白纸漂白的是老师鬓边的黑发6、《一起成长的》连绵的雨下着万物成长着同时成长着的还应有心灵让心灵发出慈善忠爱的芽芽让心灵长成这个世界的温暖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当你的心灵足够宽容与强大就会明白雨的初衷和万物的欣欣向荣7、《小子成长》微微柔风吹起的晚上,风在催赶我的情感。
我希望,风的温柔代表我,向世间传达祝福。
愿生命健康。
曾记得,荒落奔走的大街上。
走过无知的选择,因为年轻。
做了自己的选,因为好胜。
为了选择自己的选择,因为还有理想。
感谢生命的光彩。
感激生命的失败。
因为要感受生命的容颜。
青春是年轻盾牌,撑起了对命运的钟爱。
活着的些困惑,这位是为了修得正果。
矛盾是生活的终结者,成熟也向往一些自由。
今天,日已退。
今夜,月已明。
我忘记昨天,我要与大江一起成长,与河流一起歌唱。
我要用笔写下,有一首诗叫做信仰。
今夜的朋友,我是今夜的微风。
我要在大山之上,慰劳你辛苦的历程,为你做一件衣裳,为你谱写诗章。
有个奇妙的声音,闯过我肚肠。
我在遐想,这就是我给世人的祝福。
伴随着歌声,将美妙乐曲,悬挂着美好在心上。
永远印在心上。
8、《成长吧,孩子》老人说成长吧,孩子我感悟着这句词语当我不再攀高手里不再有纸飞机我盼望着老人的一句赞惜老人说成长吧,孩子我聆听着那句词语当我脸上少了些嫩稚手里提着画笔我渴望着老人的一句赞惜老人说成长吧,孩子我倾听着那句话语当我被岁月填了苍茫脚步越走越慢我依旧渴望着老人的一句赞惜而如今,我再也未能听到老人的话语未能听到他的赞惜偶尔想起他的叮咛成长吧,孩子忽然想到我依旧未在他心中长大成人9、《孩子,祝你在天堂里快乐成长》(“六一儿童节”献给四川大地震中死难的儿童)今天是个快乐时光,妈妈在把你想。
想起去年的今天,你给妈妈唱歌的模样:可爱的笑脸,灿烂的像鲜花一样,那甜甜的童声像铃声一样“叮、当”;想起你给妈妈跳舞的模样,那扭动的腰身,那活泼的模样,叫妈妈永远也不能忘。
今天是你快乐时光,爸妈都为你在忙:天使给你把第一颗星星点亮,妈妈为你把第一根蜡灯点亮,给你送上一句:“六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