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有原则 做事要有底线用一句诗词形容

时间:2020-07-27   作者:互联网搜集整理

穷不失义 达不离道

形容“品德高尚”的诗词有哪些?

1、德高望重:[释义]指道德高尚,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声望。

[ 用法]用作褒义,多用来称颂老人。

2、德隆望尊:[释义]指道德高尚,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声望。

3、道不拾遗:[释义]东西掉在地上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

形容社会风气很好。

4、怀瑾握瑜:[释义]怀里揣着瑾,手里拿瑜。

比喻人具有纯洁而优美的品德。

[用法]用来比喻人的品德纯洁、 情操高尚。

5、克己奉公:[释义]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

[用法] 用作褒义。

多用于褒扬、劝勉的场合。

6、仁人志士:[释义]原指有高尚志向和道德的人。

现泛指爱国进步人士。

7、日月经天,江河行地:[释义]象太阳、月亮每天经过天空, 江河永远流经大地。

形象光明磊落,永恒不变。

[用法] 多用于形容伟人,名人或永恒不变的事情、道理。

8、舍己救人:[释义]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拯救别人。

[用法] 用作褒义。

用来称颂人的崇高行为和高尚的品质。

9、舍己为公:[释义]为了公众的利益而牺牲个人的利益。

[ 用法]用作褒义。

用来称颂人的高贵品质。

多作书面语。

10、舍己为人:[释义]为帮助别人面放弃自己的利益。

[用法] 用作褒义。

用来称颂人的崇高品质。

11、拾金不昧:[释义]捡到财物不隐藏起来, 而是想方设法交还失主。

[用法]用作褒义。

1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释义]小心谨慎, 不怕劳苦地贡献自己的一切直至死。

12、无名英雄:[释义]姓名不为世人所知的英雄人物。

[用法] 用来表示姓名不为世人所知而对事业或人民有贡献的人。

13、志士仁人:[释义] [释义]原指有高尚志向和道德的人。

现泛指爱国进步人士。

14、日月经天,江河行地:[释义]象太阳、月亮每天经过天空, 江河永远流经大地。

形象光明磊落,永恒不变。

[用法] 多用于形容伟人,名人或永恒不变的事情、道理。

15、奉公守法:[释义]奉行公事,遵守国家规定的法令制度, 不违法徇私。

[用法]多用于劝勉的场合。

16、刚正不阿:[释义]刚强正直,不徇私迎合。

[用法] 用于正直、不阿谀逢迎的人。

17、洁身自好:[释义]保持自身的纯洁,不同流合污。

现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的,不关心公众事情。

[用法]褒、 贬两方面都可以用。

18、两袖清风:[释义]原指两袖迎风而拂,飘飘欲仙的姿态。

后比喻做官的时候,十分清廉,退休后没有钱财。

现也指贫穷, 没有财产。

[用法] 多用来形容于为政清廉或虽辛苦的工作而生活接近于清贫的人。

19、一尘不染:[释义]原不佛教用语。

佛家把色、声、香、味、 触、法叫做“六尘”,说道者不为六尘所玷污,保持心地清静。

形容不受坏思想、坏作风的沾染而腐蚀。

也形容环境非常清洁干净。

[用法]用于人和环境。

20、一清二白:[释义]清楚,明白。

形容非常纯洁, 没有一点污点。

[用法]可用于人或事。

21、玉洁冰清:[释义]像玉那样纯洁,似冰那样清明。

形容人品高洁。

[用法]用作褒义。

用来形容人品德高尚, 出淤泥而不染。

22、大公无私:[释义]一心为公,没有私心。

也指处理事情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

[用法] 多称颂人的精神品质和秉公处理事情。

23、公而忘私:[释义]为了公事忘掉了私事。

比喻一心为公, 不考虑个人得失。

[用法]含褒义。

24、公事公办:[释义]公事按公事的原则去办,不讲私人情面。

[用法]含褒义。

表示拒绝求情,秉公办理。

25、光明正大:[释义]形容心地光明,言行正派,公正无私。

[ 用法]用作褒义。

表示人及其言行高尚。

26、浩然之气:[释义]正大刚直的精神、气质。

[用法] 含褒义。

27、襟怀坦白:[释义]形容胸怀坦白、正直诚实。

[用法] 用作褒义。

28、任人唯贤:[释义]任用人只选择德才兼备的人。

[用法] 用作褒义。

29、堂堂正正:[释义]原来形容强大整齐的样子, 后多指严肃正派,光明正大。

[用法]多用作褒义。

30、铁面无私:[释义]形容办事严明公正,不讲情面, 不徇私情。

[用法]多作褒义。

多用于执法者和其他有权势的人。

31、先人后己:[释义]先为别人着想,然后才想到自己。

[ 用法]多用来形容人的品格。

32、一视同仁:[释义]原指贤明的统治者对百姓同施仁爱。

后泛指对人不分厚薄亲疏,一样看待。

[用法]指待人平等。

33、正大光明:[释义] :[释义]形容心地光明,言行正派,公正无私。

[用法] 用作褒义。

表示人及其言行高尚。

34、救死扶伤:[释义]救治将死的,照顾受伤的。

[用法] 含褒义。

表示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3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释义] 忧虑在别人之前,享乐也在别人之后。

形容关心人民的疾苦。

[ 用法] 用作褒义。

形容人的品德高尚。

《画菊》(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石灰吟》(明)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身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清)康有为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墨梅》(元) 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要清气满乾坤.

关于礼仪的诗句

1、《荀子.富国》商朝:礼之正于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

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木工的黑线用以判曲直,圆规与直角尺用于量度方与圆。

2、《礼记·经解》商朝 荀子: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

把礼看作治理国家的最重要的“道”,实际上即是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

3、《荀子·王霸》商朝 荀子: 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

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

4、《荀子·大略》商朝 荀子: 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

把礼看作治理国家的最重要的“道”,实际上即是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

5、《群书治要·经解》商朝 荀子: 夫礼之于国也。

犹衡之于轻重也。

绳墨之于曲直也。

人立身处事必须遵照执行的基本原则。

人如果失去了立身之处,就一定会跌倒沉沦。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 。

礼仪是对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的统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文明礼仪...

关于“规矩”的诗词有哪些?

1、规矩 作者:山海吟歌 现代 你怎么有那么多的规矩呀 多的我只能服从你,用你来塑造我 可有一天,我突然发现 没有按这些规矩的人,他们也活的很好 但是,我说我必须这样做 于是,规矩就成为了信仰 或者,我说这些规矩都是别人的 我只是遵从,那,就是习惯 信仰可以改变世界 习惯要被世界改变 活在规矩里的人 活在别人的世界 创造规矩的人 创造自己 没有规矩的人 没有世界,也没有自己 2、规矩 作者:海魂 现代 世界多么美丽 你忙碌的身影双眼迷离 世界多么神奇 你匆忙的脚步总飘来忽去 你已被淹没在可怕的规矩里 你是这世间的唯一 形式和场合给你戴上面具 明天是多彩的甜蜜 你把自己交给了记忆 你早已被固定在规矩里 相信有一天 规矩会由法律改写 人们不会言而止舌,进而却步 人们会变得自由有序 3、规矩 作者:江南花草香 现代 世界就是 一个江湖 当你混出一个 名堂的时候 你一定要 学会站队 单打独斗 孤胆英雄 你会死的很惨 因为每一行 都有它的规矩 不守规则 单凭一人之力 你无法改变 整个世界 甚至被踢出 某个圈子 富贵险中求 有人生来就是 享福的命 有人生来就是 干活的命 人只有 各安天命 才能找准 自己的位置 因此要 改变世界 先改变自己 不要傻到用鸡蛋 去碰石头 当你的对立面 不是一个 而是一群人的时候 别指望会有人出来 为你作证 更不要说 讨回公道 战胜对手了 世界上的道理 都是为有 实力的人服务的 没有实力 再充分的道理 都会显得 苍白无力 没有人愿意去听 这就是世道人心 因此你首先 要学会生存 然后再学会 与人打交道 把对自己的损失 降低到最小 和这个并不 完美的世界和解 不要让自己成了 人情世故的反面教材 一生都活在别人 嘲笑的目光里 这就是世道 只有想的开 你才能活得好 不能融入社会 终究会被 社会所淘汰 4、疯人说规矩 作者:353 现代 打破砂锅问到题? 成家的人说 一个梨两人吃 之后,谁说就忧离? 千年的老黄历 不变的俗语 到了现代人的时代 生活怎么总出现出轨? 爱怎么离就成一张纸 祭奠亲人 烧纸烧成没有规矩的底线 毁林灰烟 聚拢雾霾 空气燃烧成愤慨 老实守规矩 自缠等于死 规矩可以破 正气立起来 折开绊脚丝 走起圆规律 自重加大爱 才会来绿水青山 规矩做事 为人 社会和谐 人心不乱 5、规矩 作者:竹无心 现代 不是服从 不是划定的红线 不是一条河带着支流行走 一颗星让其他星围着 做天体的运动 两棵树之间 给风留出通道 一棵树的影子不要覆盖另一棵 舒展的枝叶 不要层叠对方的手臂 规矩是 常春藤不能结出蒺藜 橡树上流的不是罂粟的汁液 相守着的太阳和月亮 都照亮自己的天空 不守规矩的人 总爱在木制的语言里 加入大量的磁性 不放过一丝飘过的目光 不放过一星金属的亮度

形容有学问的古文,形容一个人满腹经纶很有才华的诗词

一、《国风·卫风·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二、《留诲曹师等诗》 万物有丑好,各一姿状分。

唯人即不尔,学与不学论。

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

孝友与诚实,而不忘尔言。

根本既深实,柯叶自滋繁。

念尔无忽此,期以庆吾门。

三、《剑客》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四、《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五、《寄兴》 长愿人人意,一生无别离。

妾当年少日,花似半开时。

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风·卫风·淇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留诲曹师等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剑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冬夜读书示子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寄兴...

形容“没有赚到钱”的诗词有什么?

家贫无供给,客位但箕帚。

——杜甫箕帚(jī zhǒu)亦作“箕箒”出自《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我之曾祖姑,尔之高祖母。

尔祖未显时,归为尚书妇。

隋朝大业末,房杜俱交友。

长者来在门,荒年自糊口。

家贫无供给,客位但箕帚。

俄顷羞颇珍,寂寥人散后。

入怪鬓发空,吁嗟为之久。

自陈翦髻鬟,鬻市充杯酒。

上云天下乱,宜与英俊厚。

向窃窥数公,经纶亦俱有。

次问最少年,虬髯十八九。

子等成大名,皆因此人手。

下云风云合,龙虎一吟吼。

愿展丈夫雄,得辞儿女丑。

秦王时在坐,真气惊户牖。

及乎贞观初,尚书践台斗。

夫人常肩舆,上殿称万寿。

六宫师柔顺,法则化妃后。

至尊均嫂叔,盛事垂不朽。

凤雏无凡毛,五色非尔曹。

往者胡作逆,乾坤沸嗷嗷。

吾客左冯翊,尔家同遁逃。

争夺至徒步,块独委蓬蒿。

逗留热尔肠,十里却呼号。

自下所骑马,右持腰间刀。

左牵紫游缰,飞走使我高。

苟活到今日,寸心铭佩牢。

乱离又聚散,宿昔恨滔滔。

水花笑白首,春草随青袍。

廷评近要津,节制收英髦。

北驱汉阳传,南泛上泷舠,家声肯坠地,利器当秋毫。

番禺亲贤领,筹运神功操。

大夫出卢宋,宝贝休脂膏。

洞主降接武,海胡舶千艘。

我欲就丹砂,跋涉觉身劳。

安能陷粪土,有志乘鲸鳌。

或骖鸾腾天,聊作鹤鸣皋。

形容水流快和多的诗句

怎么学写好诗句首先是诗词的格律,近体诗的格律是很容易讲清楚的。

绝句或者是律诗,第一个原则必须是押平声韵,韵脚的字一定是平声的,转化成我们现代汉语来说,基本上相当于第一声和第二声。

第二,每一句当中的平仄声字是相间的,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其实,近体诗--绝句和律诗,翻来覆去,就这么四种格律。

第三、写诗的时候,整首诗能否呈现出一种诗的意境,能否把诗人的情感完美的表达出来,我觉得关键还在于练得是不是多,并且是不是读了足够多的古人的经典作品,把这些经典作品消化成自己诗的感觉之后,然后才能在格律的基础上作出有诗的韵味的诗来。

第四、掌握我们现代汉语里面,哪些字是平声,哪些是上声,哪些是去声,才知道怎么把这些汉字嵌入到诗词既定的格律里面去。

当然掌握格律这还只是敲响诗词之门的第一步,我们说第二步就是要找到诗词的感觉,营造什么样的意向,营造什么样的诗词的意境。

第五,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当你的真情实感,情感足够浓厚,足够强烈之后,也许技巧反而退居其次了,第六、当然如果格律、情感、意境都够了,那我们追求的就是诗的最高境界--立意。

你的立意是不是与众不同,是不是能够推陈出新,那这是一首好诗的最高标准,或者最高的区别了。

有关中国的诗歌 百度知道

诗歌的起源与发展在我们这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诗歌一直是文学史的主流。

诗是怎么样产生的呢?原来在文学还没形成之前,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以便记忆、传播,就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

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与[志]原是同一个字,[志]上从[士],下从[心],表示停止在心上,实际就是记忆。

文字产生以后,有了文学的帮助,不必再死记了,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叫[志]。

志就是诗。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歌的称谓又是怎样来的呢?诗和歌原不是一个东西,歌是人类的劳动同时产生的,它的产生远在文学形成之前,比诗早得多。

考察歌的产生,最初只在用感叹来表示情绪,如啊、兮、哦、唉等,这些字当时都读同一个音:"啊"。

歌是形声字,由"可"得声。

在古代[歌]与[啊]是一个字,人们就在劳动中发出的[啊]叫作歌。

因此歌的名字就这样沿用下来。

既然诗与歌不是一回事,后来为什么又把二者连在一起以[诗歌]并称呢?这只要弄清楚它们的关系就明白了。

歌,最初只用简单的感叹字来表示情绪,在语言产生之扣,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化,情绪更加丰富,用几个感叹字表达远远不够用了。

于是在歌里加进实词,以满足需要。

在文字产生之后,诗与歌的结合又进了一步,用文字书写的歌词出现。

这时,一支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音乐,二是歌词,音乐是抒情的,歌词即诗,是记事的。

这就是说,诗配上音乐就是歌,不配音乐就是诗。

最初的诗都能配上音乐唱,歌就是诗,诗就是歌。

关于诗与歌的结合,我国古籍中很早就有论述。

《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尚书》:"诗言志,歌永言"这便形象地指出了诗与歌的内在联系。

由于这种情况,后来人们就把诗与歌并列,称为[诗歌],目前,诗歌已经成为诗的代名词了。

诗歌何时称之首 在古代,诗歌最初称"篇"或"章",而不称"首"。

例如我国最早的《诗经》,叫"三百篇",屈原的诗叫"九章",诗歌称"首",最早出现于东晋初年。

当时有个名叫孙绰的诗人,在《悲哀诗序》中写道:"不胜哀号,作诗一首。

"一个名叫支通的人,在《咏禅道人诗序》中写道:"聊箸诗一首。

"从此,人们普遍称诗为首。

诗人的来源 诗人一词,战国时就有了,何以为证,《楚辞.九辩》注释说:"窃慕诗人之遗风兮,愿托志乎素餐。

"《正字通》注释说:"屈原作离骚,言遭忧也,今谓诗人为骚人。

"这便是诗人后一词的最早提法,从此以后,诗人便成为两汉人习用的名词。

辞赋兴起之后,又产生辞人一词。

杨子云《法言.吾子篇》说:"诗人之赋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

"用"则"和"淫"来划分诗人与辞人的区别,足见现汉代是把诗人看得很高贵,把辞人看得比较低贱。

六朝以后,社会上很看重辞赋,认为上不类诗,下不类赋,以此又创立了"骚人"一词。

从战国而至盛唐,诗人、骚人的称号受人尊敬。

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文学艺术的各种形式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是文艺史上带有规律性的现象。

而在各种文艺形式中,诗歌是最活泼、最有亲和力的一种。

它和散文结合,成为散文诗;和戏剧结合,成为歌剧。

它和绘画所使用的工具虽然不同,但是互相渗透和影响的关系却显而易见。

古希腊抒情诗人西蒙尼德(Simonides)说:“诗为有声之画,画为无声之诗。

”我国的张浮休也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苏东坡则说:“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

”逸盈玮说:“朗诵诗歌会浮现出作者所描述的画面里,谱写诗歌会浮现出作者所想象的画面里。

”都指出了诗与画的密切关系。

至于诗歌和音乐的关系就更密切了。

西方的文艺理论认为诗歌和音乐部属于时间艺术。

音乐是借助声音构成的,诗歌也要借助声音来吟诵或歌唱,而声音的延续即是时间的流动。

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中的每一篇都可以合乐歌唱。

《墨子?公益篇》里“弦诗三百,歌诗三百”的话可以为证。

《诗经》风。

雅、颂的区分也是由干音乐的不同。

诗和乐象一对孪生的妹妹,从诞生之日起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诗,不仅作为书面文字呈诸人的视觉,还作为吟诵或歌唱的材料诉诸人的听觉。

既然诗歌和音乐的关系如此密切,那么诗人在写诗的时候自然会注意声音的组织,既要用语言所包涵的意义去影响读者的感输又要调动语言的声音去打动读者的心灵,使诗歌产生音乐的效果。

然而中国古典诗歌的音乐美是怎样构成的呢,本文拟从汉语的特点入手,结合诗例,对这个问题作一番探讨。

一、节奏 合乎规律的重复形成节奏。

春夏秋冬四季的代序,朝朝暮暮昼夜的交替,月的圆缺,花的开谢,水的波荡,山的起伏,肺的呼吸,心的跳动,担物时扁担的颤悠,打务时手臂的起落,都可以形成节奏。

节奏能给人以快感和美感,能满足人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要求,每当一次新的回环重复的时候,便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见到老朋友一样,使人感到亲切、愉快。

颐和园的长廊,每隔一段就有一座亭子,既可供人休息,又可使人驻足其中细细观赏周围的湖光山色...

我想知道诗词中的“平仄”规则,现代的老师都不讲,谁能简单给我描...

一般中国人讲究取名字是“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

女 1、蓁蓁(音真)。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蓁蓁,茂盛貌。

2、燕飞。

《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3、淑慎。

《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淑慎,和善谨慎。

如台湾有艺人名萧淑慎。

4、惠然。

《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惠然,顺从貌。

5、静姝。

《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2010版三国里就加了个叫静姝的角色Orz。

下文还有个“静娈”,都是娴静美丽的意思。

6、炜彤。

《邶风·静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彤:红色。

炜:光彩。

7、洵美。

《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洵美就是很美的意思。

《郑风·叔于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

8、燕婉。

《邶风·新台》:“燕婉之求”。

燕婉:安静和顺,也指如意郎君。

字面漂亮,但这一篇《新台》主旨是讽刺卫宣公的**,上下文的意思不是很好,慎用。

9、如云。

《鄘风·君子偕老》:“鬒发如云,不屑髢也”。

如云:像云一样众多。

《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屈原《湘夫人》:“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10、邦媛。

《鄘风·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邦:国家。

媛:美女。

另有“邦彦”——《郑风·羊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彦:杰出的人才。

如北宋有词人名周邦彦。

11、灵雨。

《鄘风·定之方中》:“灵雨既零”。

灵雨:及时雨。

需要指出的是,南方人分不清前后鼻音,该词极易被念成“淋雨”,再取个“落汤鸡”的外号就是顺利成章的事了>< 12、朝雨。

《鄘风·蝃蝀》:“朝隮于西,崇朝其雨”。

指早晨的雨。

唐时王维有诗曰:“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13、芃芃(音朋)。

《鄘风·载驰》:“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芃芃:草木茂盛貌。

值得一提的是,该篇的作者许穆夫人是我国见于记载的第一位女诗人。

14、绿竹。

《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15、琇莹。

《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

琇:宝石。

莹:光亮透明。

16、巧倩、美盼。

《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上文连用六个比喻,赞美卫庄公夫人的美貌,文字很美。

17、佩玉。

《卫风·竹竿》:“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18、琼琚。

《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后文还有(大名鼎鼎的)“琼瑶”、“琼玖”。

19、陶陶。

《王风·君子阳阳》:“君子陶陶”。

陶陶:快乐貌。

20、佩玖。

《王风·丘中有麻》:“彼留之子,诒我佩玖”。

佩玖:佩戴用的美玉。

21、静好。

《郑风·女曰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静好:安静美好。

胡兰成和张爱玲结婚时,写下:“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22、舜华、舜英。

《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颜如舜英”。

舜华、舜英都指木槿花。

23、德音。

《郑风·有女同车》:“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德音:美好品德。

这个词在整本诗经里多次出现,此处不一一列举。

个人感觉该词的气场比较大,一般人hold不住吼吼 24、子佩。

《郑风·子衿》:“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子佩和子衿在这里都指对方的衣饰(从而代指对方)。

25、零露。

《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零露:零落的露水。

然而该词溢满了感伤的气息(延伸义:容易消失的事物),偶的眼前骤然浮现出小说或影视剧中那些林黛玉式的女纸··· 26、婉兮、婉如。

《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婉如清扬”。

婉:美丽。

至于“清扬”,应该没有人想和洗发水重名= = 27、琼华。

《齐风·著》:“尚之以琼华乎而”。

下文“琼莹”、“琼英”,均形容美玉。

28、美清。

《齐风·猗嗟》:“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赞美眼睛美丽清亮。

东晋陶渊明有诗曰:“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29、如英。

《魏风·汾沮洳》:“美如英”,下文还有“美如玉”。

如花似玉貌。

30、清猗。

《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31、素衣。

《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从子于沃”。

素衣:白色的衣服。

北宋晏几道词曰:“素衣染尽天香,玉酒添成国**UT在《礼记》等典籍中,“素衣”也指丧服。

32、菁菁。

《唐风·杕杜》:“有杕之杜,其叶箐箐”。

菁菁:草木茂盛。

33、采苓。

《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

《诗经》中,“采~”形式的词语多次出现,除此之外,还有“采蘩”、“采薇”、“采菲”、“采芑”、“采菽”等。

都是采摘某种植物的意思。

34、文茵。

《秦风·小戎》:“文茵畅毂,驾我骐馵”。

文茵:车中的虎皮坐褥。

这个词外柔内刚有木有! 35、湄。

单名一个“湄”字,取自《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虽然没有上文中的“在水一方”有名,但它更适合取名。

36、渥丹。

《秦风·终南》:“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渥丹:色泽红润貌。

37、美淑。

《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38、舒窈。

《陈风·月出》:“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舒:舒缓...

怎样鉴赏诗词

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

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

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

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

“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

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

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

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

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

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曲: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

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

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有关诗词知识的测试范围很广。

1993年、1996年、2000年、2004年的上海卷都从诗歌体裁、押韵、对仗等方面对考生进行了测试。

掌握诗词知识,不但要记,还要会用。

1997年上海卷的排序题就是一例。

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写景诗:学生在高中阶段大体接触过,毋须多说。

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

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

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作者。

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

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

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

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还有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东西形成于盛唐,最高成就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分清各种风格流派 “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

如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流派主要指诗歌的流派和词的流派。

1.诗歌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

源头:《诗经》;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陆游等。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

源头:《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贺、龚自珍等。

2.词的流派: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

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

代表人物:刘永、姜夔、秦观、李清照。

注意分析各种表达技巧 ◆如推敲方面的炼字、炼句、炼意。

◆选材方面的虚实结合(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虚景是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的景物,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虚实结合往往是古诗词意境...

声明:内容仅供参考,图片和文章选取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