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诗词里讲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出自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竹,以神恣仙态,潇洒自然,素雅宁静之美,令人心驰神往;以虚而有节疏疏淡淡,不慕荣华、不争艳丽、不媚不谄的品格,与古代贤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志远”的情操相契合.古人有“君子比德于竹”之名言,这与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相吻合,自然而然地被引入社会伦理范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是中华民族优秀品格和情操的写照,也是中国文化深深浸透竹的印痕之原因.竹,“依依君子德,无处不相宜”的风采和品质,成为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 《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将竹人格化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诗经卫风·淇奥》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赋予竹以人的精神、道德、情操.因为竹如此引人,古代不少文人名士远离红尘凡间,隐居深山僻壤,满野竹林成为理想的解脱之地.以竹为伴,视竹为友,追求超脱凡俗的无拘无束的精神生活. 晋代的阮籍、稽康、刘伶等竹林七贤;唐代孔巢父、李白等竹溪六逸……文人们托身浪于广袤的竹林,朝夕沐浴在修竹篁韵之中,枝疏叶柔、清丽俊秀典雅的婵娟风姿;挺拔凌云、坚贞不阿、刚直有节的操守和特质,令风流名士如痴如醉,沉溺其中.赋竹、吟竹、赞竹、为竹作谱,成了文人墨客的时尚.王徽之仰天高吟,不可一日无此君也;晋代王羲之在兰亭修禊,称“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以神来之笔描绘出“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胜景;戴凯之爱竹研究竹,著了一部描述70多种竹子性状的《竹谱》,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以四字韵文写的一部植物学专著. 竹字,是图画文字,《说文解字》有“竹、冬生草象形,下垂菩箬也.”菩箬就是竹叶.竹字是由两个象形竹叶的“个”字组成.两“个”不分离,象征团结,象征爱情坚贞. 竹,谐音“祝”,“祝(竹)君、祝(竹)福”给人美好、幸福和吉祥的颂词.竹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领域中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展示了竹文明的风采.因此,竹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正如苏东坡所述:“食者竹笋,居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 竹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竹简是文化的载体,是历史的记录者.以后作为文化载体的纸,也大都是竹子的再生品.自古以来,无数骚人墨客都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打开诗卷,可以读到虞世南的“能识凌冬性,知有岁寒心”,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董必武的“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毛泽东的“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温步画坛,可以看到苏东坡的“朱竹”,清人虚谷的“剑竹”,齐白石的“风竹”,黄宾虹的“雨竹”……这些绚烂的诗画,既是写竹之形,竹之态,也是写人之情,人之志.竹子能得到多数知识分子的认可和喜爱,是因为在竹子身上,看到做人的气节和风骨,看到痴心与执着.应该说,在植物群中,竹,无疑是知识分子的象征. 历代的士人君子之所以醉心竹林,流连忘返,并非仅为了逃避现实社会,而是为了寻找一种精神寄托.到大自然中去纵情山水,是弥补心理缺陷的一种方法,可获得暂时的心理平衡.绿竹猗猗、静谧幽雅的环境,成为理想的去处.唐代诗人王维历经“安史之乱”,饱尝尘嚣烦恼之苦后,抛弃功名利禄之念,隐居蓝田乡下建竹里馆,潜心修行,彻悟佛法,静习禅定,使心境归于淡泊自然,“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人此时是何等的自由、愉悦、超脱!大诗人白居易,也是仕途几经挫折,晚年退居洛阳,在“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的家园中,在读佛书习禅定之余,“日晚爱行深竹里,月明多在小桥头”.处于修竹篁韵怀抱中的诗人,心宁神静,体验到较多的自我价值,生命之光得到升华.他还在《养竹记》中将竹比作“贤人君子”,高度赞美竹子的“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品格和情操. 枝叶柔柔,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清秀俊逸的修竹之美,倾倒了多少丹青大师,为之挥毫泼墨.唐宋以来,以竹为题材的画竹名家辈出,幅幅竹画各以神姿仙态光照人寰.唐代画竹名家萧锐,将所画十五竿竹赠与白居易后,诗人读竹感其意,作《画竹歌》:“植物之中最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萧郎笔下独逼真,丹青以来第一人.人画竹身肥臃肿,萧画茎瘦节节疏;不根而生随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爱竹成癖的苏东坡向画竹大家文与可学画墨竹,他对文与可的“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推崇倍至.诗云:“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在中国美学中,“淡”是一个极高境界,“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集古今画竹之大成,达到如此高境界者,首推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他对画竹技法和理论的发展、完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竹林...
84.为什么古诗词里讲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出自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竹,以神恣仙态,潇洒自然,素雅宁静之美,令人心驰神往;以虚而有节疏疏淡淡,不慕荣华、不争艳丽、不媚不谄的品格,与古代贤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志远”的情操相契合.古人有“君子比德于竹”之名言,这与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相吻合,自然而然地被引入社会伦理范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是中华民族优秀品格和情操的写照,也是中国文化深深浸透竹的印痕之原因.竹,“依依君子德,无处不相宜”的风采和品质,成为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 《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将竹人格化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诗经卫风·淇奥》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赋予竹以人的精神、道德、情操.因为竹如此引人,古代不少文人名士远离红尘凡间,隐居深山僻壤,满野竹林成为理想的解脱之地.以竹为伴,视竹为友,追求超脱凡俗的无拘无束的精神生活. 晋代的阮籍、稽康、刘伶等竹林七贤;唐代孔巢父、李白等竹溪六逸……文人们托身浪于广袤的竹林,朝夕沐浴在修竹篁韵之中,枝疏叶柔、清丽俊秀典雅的婵娟风姿;挺拔凌云、坚贞不阿、刚直有节的操守和特质,令风流名士如痴如醉,沉溺其中.赋竹、吟竹、赞竹、为竹作谱,成了文人墨客的时尚.王徽之仰天高吟,不可一日无此君也;晋代王羲之在兰亭修禊,称“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以神来之笔描绘出“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胜景;戴凯之爱竹研究竹,著了一部描述70多种竹子性状的《竹谱》,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以四字韵文写的一部植物学专著. 竹字,是图画文字,《说文解字》有“竹、冬生草象形,下垂菩箬也.”菩箬就是竹叶.竹字是由两个象形竹叶的“个”字组成.两“个”不分离,象征团结,象征爱情坚贞. 竹,谐音“祝”,“祝(竹)君、祝(竹)福”给人美好、幸福和吉祥的颂词.竹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领域中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展示了竹文明的风采.因此,竹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正如苏东坡所述:“食者竹笋,居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 竹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竹简是文化的载体,是历史的记录者.以后作为文化载体的纸,也大都是竹子的再生品.自古以来,无数骚人墨客都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打开诗卷,可以读到虞世南的“能识凌冬性,知有岁寒心”,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董必武的“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毛泽东的“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温步画坛,可以看到苏东坡的“朱竹”,清人虚谷的“剑竹”,齐白石的“风竹”,黄宾虹的“雨竹”……这些绚烂的诗画,既是写竹之形,竹之态,也是写人之情,人之志.竹子能得到多数知识分子的认可和喜爱,是因为在竹子身上,看到做人的气节和风骨,看到痴心与执着.应该说,在植物群中,竹,无疑是知识分子的象征. 历代的士人君子之所以醉心竹林,流连忘返,并非仅为了逃避现实社会,而是为了寻找一种精神寄托.到大自然中去纵情山水,是弥补心理缺陷的一种方法,可获得暂时的心理平衡.绿竹猗猗、静谧幽雅的环境,成为理想的去处.唐代诗人王维历经“安史之乱”,饱尝尘嚣烦恼之苦后,抛弃功名利禄之念,隐居蓝田乡下建竹里馆,潜心修行,彻悟佛法,静习禅定,使心境归于淡泊自然,“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人此时是何等的自由、愉悦、超脱!大诗人白居易,也是仕途几经挫折,晚年退居洛阳,在“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的家园中,在读佛书习禅定之余,“日晚爱行深竹里,月明多在小桥头”.处于修竹篁韵怀抱中的诗人,心宁神静,体验到较多的自我价值,生命之光得到升华.他还在《养竹记》中将竹比作“贤人君子”,高度赞美竹子的“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品格和情操. 枝叶柔柔,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清秀俊逸的修竹之美,倾倒了多少丹青大师,为之挥毫泼墨.唐宋以来,以竹为题材的画竹名家辈出,幅幅竹画各以神姿仙态光照人寰.唐代画竹名家萧锐,将所画十五竿竹赠与白居易后,诗人读竹感其意,作《画竹歌》:“植物之中最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萧郎笔下独逼真,丹青以来第一人.人画竹身肥臃肿,萧画茎瘦节节疏;不根而生随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爱竹成癖的苏东坡向画竹大家文与可学画墨竹,他对文与可的“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推崇倍至.诗云:“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在中国美学中,“淡”是一个极高境界,“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集古今画竹之大成,达到如此高境界者,首推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他对画竹技法和理论的发展、完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竹林...
为什么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苏轼很喜欢竹子,宁肯不吃肉也要有竹子作伴。
对居住环境都有相当高雅的品味, 这是对竹的高度评价,自古就有梅,竹,菊,兰岁寒四友。
把这些植物人性化了,而竹是代表着超凡脱俗,清新高雅。
这句也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相辅相称。
居住的地方必须有竹子生长,哪怕那里离闹市太远而没有肉吃;没肉吃充其量叫人缺少点力气,而没有竹子的居所就会令人落入俗人之列。
...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什么意思?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宁肯不吃肉,住的地方也要有竹子作伴。
全文原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赏析:於潜是旧县名,在今浙江临安境内。
於潜僧,名孜,字慧觉。
在於潜县南二里的丰国乡寂照寺出家。
寺内有绿筠轩,以竹点缀环境,十分幽雅这首诗是借题“于潜僧绿筠轩”歌颂风雅高节,批判物欲俗骨。
以议论为主,但写得很有风采。
据《晋书·王徽之传》记载,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为人高雅,生性喜竹。
有一次,他寄居在一座空宅中,便马上令人种竹。
有人问其原故,他不予正面解释,“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这“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便是借此典而颂于潜僧。
因为典故中有着那样一位风采卓异的形象,诗入又用了“可”、“不可”这样的选择而肯定的语气,一位超然不俗的高僧形象便立刻跃然纸上。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是对“不可使居无竹”的进一步发挥。
它富哲理,有情韵,写出了物质与精神、美德与美食在比较中的价值;食无甘味,充其量不过是“令人瘦”而已;人无松竹之节,无雅尚之好,那就会“令人俗”。
这既是对于潜僧风节的赞颂之语,也是对缺乏风节之辈的示警。
接着用“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申足此意,就更鞭辟入里。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
只要有了高尚的情操,就会有松柏的孤直,梅竹的清芬,不畏强暴,直道而行,卓然为人;反之,就会汲汲于名利,计较于得失,随权势而俯仰,视风向而转移,俗态媚骨,丑行毕现。
这种人,往往自视高明,自以为得计,听不进奉劝,改不了秉性,所以诗人说这种“俗士不可医”——医之无效。
...
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有错字,是瘦不是疲。
(苏东坡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意思是: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让居处没有竹子。
没有肉吃不过人会瘦掉,但没有竹子就会让人变庸俗。
这是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诗集》里的名句.於潜①僧②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③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④?【注释】①於潜:县名,在今浙江省,县南有寂照寺,寺中有绿筠轩。
②僧:名孜,字惠觉,出家于於潜县的丰国乡寂照寺。
③此君:晋王徽之酷爱竹子,有一次借住在朋友家,立即命人来种竹,人问其故,徽之说:“何可一日无此君。
”此君即是竹子。
④扬州鹤:据传说,有四人谈论平生最快意之事,一人希望多财,一人说宁愿骑鹤作神仙,另一人希望作扬州太守。
最后一人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意思是三者得兼。
东坡此句意思也是说:若对着竹子还大嚼猪肉,岂不是太狂妄了?世间那有扬州太守与骑鹤化仙两者得兼之事?既作风流太守就不可能成仙。
同样的,赏竹雅士岂能对竹大嚼!后人就以“扬州鹤”来代表十全十美的,完全合乎理想的事物,也等于是奢望的代名词。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宁肯不缉担光杆叱访癸诗含涧吃肉,住的地方也要有竹子作伴。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苏轼很喜欢竹子,宁肯不吃肉也要有竹子作伴。
对居住环境都有相当高雅的品味, 这是对竹的高度评价,自古就有梅,竹,菊,兰岁寒四友。
把这些植物人性化了,而竹是代表着超凡脱俗,清新高雅。
这句也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相辅相称。
居住的地方必须有竹子生长,哪怕那里离闹市太远而没有肉吃;没肉吃充其量叫人缺少点力气,而没有竹子的居所就会令人落入俗人之列。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疲,无竹使人俗."的意思
有错字,是瘦不是疲。
(苏东坡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 意思是: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让居处没有竹子。
没有肉吃不过人会瘦掉,但没有竹子就会让人变庸俗。
这是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诗集》里的名句. 於潜①僧②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③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④? 【注释】 ①於潜:县名,在今浙江省,县南有寂照寺,寺中有绿筠轩。
②僧:名孜,字惠觉,出家于於潜县的丰国乡寂照寺。
③此君:晋王徽之酷爱竹子,有一次借住在朋友家,立即命人来种竹,人问其故,徽之说:“何可一日无此君。
”此君即是竹子。
④扬州鹤:据传说,有四人谈论平生最快意之事,一人希望多财,一人说宁愿骑鹤作神仙,另一人希望作扬州太守。
最后一人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意思是三者得兼。
东坡此句意思也是说:若对着竹子还大嚼猪肉,岂不是太狂妄了?世间那有扬州太守与骑鹤化仙两者得兼之事?既作风流太守就不可能成仙。
同样的,赏竹雅士岂能对竹大嚼!后人就以“扬州鹤”来代表十全十美的,完全合乎理想的事物,也等于是奢望的代名词。
...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怎理解?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
出自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苏轼很喜欢竹子,体现了诗人高雅的品味,清新脱俗之意句句流露。
以外在表象和内在心境做对比更能表法一处。
人不食肉可以身体健康,但人失去了内心却无法医治,道理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