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忆秦娥 娄山关诗词赏析
1、这是毛主席留给我们后人的一道谜 《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词,一般鉴赏者都认为是写景色的,连文学巨匠郭沫若也这样认为。
可是,毛泽东于1962年曾把郭沫若对本词的解析内容全部删去,并以郭沫若的语气诙谐地写道,“我在广州座谈会上所说的一段话,竟是错了。
解诗之难,由此可见。
”毛泽东为什么对郭沫若的解析要发出“解诗之难”的感慨呢?难道这首词有常人所无法理解的含义吗?如果这样的话,他老人家为什么却不直白地说出来呢? 实际上,这首词隐藏着老人家生前难以言说的情感,也是老人家留给我们后人的一道谜了。
这道谜就是:这首词吐露了老人家当时悲凉凄绝的心情,抒发了老人家当时勇担大义的无私、无怨、无悔的大爱之心。
这种心悲凉心情和大爱之心,深藏在老人家心底,他是很不原意说出来的。
“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
” 今天,就让我们替他老人家揭开这道谜,也好让老人家在天之灵能会心一笑吧。
2、写作大背景 为了解析这首词,我们首先要看看写作的大背景。
从1931年初王明派项英和任弼时到中央苏区后,毛泽东就开始受到排挤和责难,直到1935年遵义会议才重新走上领导岗位。
在这个阶段,毛泽东眼睁睁地看着西学归来的28个半布尔什维克,以及李德等人瞎指挥,自己确实有力气使不上,想提建议也不被采纳。
几年下来,王明错误路线导致红军丢失了中央根据地,被迫走上艰难的长征道路。
湘江一战,红军损失过半,到遵义的时候整个部队弥漫着沮丧、迷茫的气氛,中央红军和中国革命到了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
主要领导人“见了棺材才落泪”(不到长城非好汉),让毛泽东重新走上领导岗位,去收拾几乎是无法收拾的残局。
3、上阕写井冈山上悲惨凄绝的感情 上阕实写战士行军,虚写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悲惨凄绝的感情。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翻译如下: 从西方回来的28个半布尔什维克以及李德等人,他们自以为是,愚顽地、执着地执行着错误路线,无情打击持正确意见的我和其他同志呀!(即:西风烈)热火朝天的革命事业犹如进入了深秋。
漫天的秋霜带来了刺骨的寒风,月光也因此显得苍白凄冷。
我离开了群众,离开了部队,就像掉队的大雁一样,在凄冷霜天孤苦伶仃。
(即:长空雁叫霜晨月)孤苦伶仃的我也曾多次提出要到战场上去,却遭到拒绝,就像一匹不让上战场的骏马一样,无法奋蹄飞奔。
(即:霜晨月,马蹄声碎)我也曾多次提出了各种策略和建议,都被弃置不用,就像一个孤独的喇叭,声音是那么的低微。
(即:喇叭声咽) 4、下阕写勇担大义的无私、无怨、无悔的大爱之心 下阕实写行军路上的景色,虚写受命危难之际后,毛泽东复杂的心情,和勇担大任的无私、无怨、无悔的仁爱之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翻译如下: 现在红军离开了井冈山,一路上屡受重挫,眼前这一道道险关要隘,对于红军来说真是如钢铁一般难以撼动呀。
(即:雄关漫道真如铁。
)即使这样,我现在承担了这个重任,只能像刚上井冈山一样从头再来了(即:而今迈步从头越。
)即使从头再来,可现在的实际情况和井冈山也是大不同呀!现在,红军身处40万大军的重重包围之中,而贵州地区群众基础极为薄弱。
如果说井冈山的座座大山是红军的天然屏障的话,那现在的座座大山,就像一片汪洋大海,随时可以吞没三万多疲惫不堪而毫无群众基础的红军。
(即:苍山如海)在井冈山上,红军是多么的雄壮威武,犹如一轮红日升起在东方。
可现在,战士疲惫不堪、士气低落,军队弹尽粮绝、身处绝地,没有了朝气和力量,随时可能血染沙场。
(即:残阳如血) 5、从《清平乐.六盘山》来反观《忆秦娥 娄山关》 上面解析了毛泽东的内心独白。
但是,遭受多年打击的毛泽东却没有怨恨,没有气馁,而是运用自己超卓的智慧收拾危局,最后带领红军走出了困境,到达了六盘山。
此时,原来压在心头的朵朵愁云烟消云散,毛泽东心情也格外舒畅,随即吟出了《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对比一下这两首词,读者自己再去体会毛泽东写《忆秦娥.娄山关》时候的心情吧,看看本人解析的是否恰当。
对比项 忆秦娥.娄山关 清平乐.六盘山 词牌 忆秦娥:悲伤凄婉 清平乐:神清气爽,无限喜悦 雁 长空雁叫:悲伤凄婉 望断南飞雁:喜悦自豪,无限遐想 山 苍山如海:迷茫、无助 六盘山上高峰:登高望远,欣赏无限美景 风 西风烈:凄冷、孤独 红旗漫卷西风:自豪、无限的力量 关 雄关真如铁:极为艰难 不到长城非好汉:轻松、自在 天空 长空霜月:忧愁、凄冷 天高云淡:喜悦、兴奋 走 而今迈步从头越:艰难、无力 不到长城非好汉:轻松、自在,无穷力量 兵马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无力、困苦 长缨在手:无限的力量,非常的自信 目标 苍山如海:没有目标,迷茫 何时缚住苍龙:目标明确,志在必得 6、后记 写罢此文,一个大仁大义、大智大勇、大慈大爱的毛泽东跃然纸上。
我不禁黯然落泪。
从1931年到1934年的井冈山时期,是毛泽...
韶山,井冈山,遵义景点文字介绍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韶山的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以毛泽东故居、毛泽东铜像、毛泽东纪念馆、毛泽东遗物馆、毛泽东诗词碑林、毛泽东纪念园等人文景观为主体,以韶峰、滴水洞、黑石寨等自然景观为基础, 毛泽东故居 拥有7大景区82个景点,集旅游、瞻仰、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且历史文化、伟人文化、生态文化内涵丰富,开发前景非常好。
建国以来,韶山共接待中外客人4000多万人次,近几年来每年来韶山游客在180万人次左右,2002年旅游总收入达3亿元。
韶山已形成比较完备的工农业体系。
农业基础好,旱涝保收,是湖南省重要的商品粮和生猪基地,工业以铸造、电子、肉食、兽药、纺织等为主,有的产品已成为畅销国内外的名牌产品。
韶山现有外来投资企业30余家,大部分经济效益良好。
毛泽东故居 韶山是毛泽东同志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劳动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
新中国建立以来,这里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关心与重视,在党的领导下,韶山经过韶山人民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创业,已由一个偏僻落后的山村,变为工农业迅速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水平普遍提高,纪念景点众多、服务设施完备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管理机构:湖南省韶山管理局,由中共湖南省委派驻,正厅级,负责韶山纪念地和风景区的宣传、接待、建设、保护、管理工作。
韶山市,县一级政府,1990年成立,辖区210平方公里。
韶山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00万人次以上,是中国优秀文明旅游城市,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访湘人士首选和必选的旅游目的。
韶山市市花为杜鹃花,杜鹃花代表着革命与幸福。
井刚山:笔架山漂流 黄洋界 茨坪旧居 陵园 第一天上午去,中午到了吃个饭 ,找好宾馆,朋友多的话便宜些,差不多150到180的样子,之后开始漂流 ,再坐缆车游玩,差不多到晚上吃个饭,晚上可以逛逛街买点特产,第二天逛黄洋界,茨坪旧居,陵园,吃完中饭可以回来了,自己开车比较方便! 遵义旅游区是大西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川渝黔金三角旅游区的重点景区,也是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热点中的生态旅游的理想王国。
遵义山川秀丽,风光独特,尤以山、水、林、洞为主要特色。
这里有被称为“西南古代雕刻艺术宝库”的杨粲墓、被誉为“生物活化石”的桫椤大面积生长于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被誉为“丹霞第一瀑”的赤水大瀑布等,真可谓处处有佳境,步步有名胜。
遵义城市不大,但五脏俱全,购物、美食、娱乐等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生态旅游资源】世界自然遗产1个(赤水丹霞);风景名胜区7个,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赤水风景名胜区)、省级6个(习水、娄山关、绥阳宽阔水、仁怀茅台、余庆大乌江、湄潭湄江);自然保护区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公园8个,其中国家森林公园4个(九道水国家森林公园、竹海国家森林公园、燕子岩国家森林公园 、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省级4个(习水飞鸽、中国杉王、遵义娄山关、大板水);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双河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个(遵义会议会址、赤水大瀑布、燕子岩国家森林公园)。
【人文景观】初步纳入旅游开发规划的历史景观遗址13处,其中国家级3处(遵义会址、海龙囤、杨粲墓),省级10处;博物馆7处(均为省级);古墓6处,其中国家级1处(杨粲墓),省级5处;寺庙5处(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5处,其中国家级1处(红花岗区);拥有红色旅游景点85处。
【特色活动】分别在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赤水大瀑布等地举行。
活动内容主要为参观遵义酒文化博物馆、茅台酒厂、遵义会议会址、赤水大瀑布等,而对于嗜酒人士来说,最吸引人的是可遍尝当地名酒。
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
这幢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建于本世纪30年代初,是当时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高墙垂门,巍巍峨峨。
1935年1月初,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这里是红军总司令部驻地。
1月15日至17日,著名的遵义会议(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就在主楼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
会议室呈长方形,面积27平方米,室内陈设,基本上是当年开会时的原貌。
会址大门临街,大门正中高悬巨匾,毛泽东1964年手书“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苍劲有力,金碧辉煌。
遵义会议否定了从第四次反围剿以来,以博古为首的三人团的军事路线,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指挥工作。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赤水风景名胜区 赤水大瀑布 世界自然遗产地——赤水是国务院唯一以行政区名称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非常独特和丰富,由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组合而成,原始古朴,自然天成。
景观以瀑布、竹海、湖泊、森林、桫椤、丹霞地貌以及原始生存环境和生存状况为主要特色,兼有古代人...
有关毛泽东的诗词
六,日寇胆破蒋魂丧,热泪沾衣叙情长,送礼品,豺狼凶,歌唱伟大共产党,何时缚住苍龙。
1968年部队作的大型组歌“井冈山的道路”结束曲合唱天上的北斗星最明亮茅坪河的水闪银光井冈山的人抬头望八角楼的灯光照四方,望断南飞雁,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二。
从北方,天如火,军号响,工农踊跃当红军。
万众欢呼毛主席、告别红旗飘,军民凯歌高入云、欢迎二四方面军手足请,兄弟心,飞捷报,传佳音。
英勇二四方面军,转战数省久闻名,历尽千辛万般苦,胜利会师甘孜城。
踏破岷山千里雪,高歌北进并肩行。
边区军民喜若狂,红旗招展应亲人。
十、大会师红旗飘,军民鱼水一家人,战略转移去远方。
紧紧握住红军手。
歌唱领袖毛主席。
铁流两万五千里。
四,人类得解放,溪水清,猛打猛追夺泸定、过雪山草地雪皑皑,野茫茫。
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冲击志愈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七、到吴起镇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
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
六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
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
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
八、直罗镇战役大雪飞,到南方从湘江,到赣江红旗卷起农奴戟天翻地覆慨而慷。
秋收起义惊天地文家市上军号响深入农村扎下根新中国孕育在井冈。
跟着毛委员,心里亮堂堂跟着毛委员,全党全军齐欢庆,革命磅礴向前进,歌声亮,踩波踏浪歼敌兵。
亲人送水来解渴,路难行。
健儿巧渡金沙江,战马吼。
昼夜兼程二百四。
全世界都仰望着东方东方有个红色的井冈我们的毛委员开辟了革命的道路指引着人类前进的方向井冈山上升起不落的红太阳。
红军不怕远征难(第一版1965)萧华词一,敌军围攻形势紧,浑身有力量跟着毛委员,创造新世界跟着毛委员,全军奋勇杀敌人,洗征尘。
九。
遵义会议放光辉,万水千山齐歌唱。
不到长城非好汉,山峭耸毛泽东同志长征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同志长征词天高云淡,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军号响。
红军主力上征途、冲破封锁线路迢迢,秋风凉,敌重重,军情忙。
红军夜渡于都河,固陂新田打胜仗。
佯攻汝城占宜章,跨过潇水抢湘江,三十昼夜飞行军,冲破四道封锁墙。
围追堵截奈我何,数十万敌空惆怅。
三、遵义会议放光辉苗岭秀。
三支劲旅大会师。
铁索桥上显威风,敌进攻。
男女老少来相送,子弟兵,敌人终将被埋葬、入云南(横断山,别故乡,红军威名天下扬。
乌云遮天难持久,水似银。
主席战场来指挥,亲人何时返故乡,娄山刀坝歼敌兵。
活捉敌酋牛师长,百鸟啼,万余敌兵一网尽。
)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声东击西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主席用兵真如神。
五、飞越大渡河水湍急,红日永远放光芒。
军也乐来民也乐。
长途跋涉足未稳。
直罗满山炮声急。
革命一定要胜利。
安顺场边孤舟勇,兄弟民族夹道迎,报新春,雄关险。
乌江天险挡不住。
英明领袖来掌舵。
八角楼的灯光是黎明的曙光八角楼的灯光是黎明的曙光劈开了万里云雾照亮了天空海洋照亮了革命者的心给人类带来希望。
八角楼的灯光照四方我们的毛委员在灯下写文章六洲风云笔下起五湖四海红旗扬,勇士万代留英名
毛泽东的诗词,反映长征的文字、图片资料
毛泽东诗词选 沁园春《长沙》 菩萨蛮《黄鹤楼》 西江月《井岗山》 清平乐《蒋桂战争》 采桑子《重阳》 如梦令《元旦》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菩萨蛮《大柏地》 清平乐《会昌》 忆秦娥《娄山关》 《十六字令三首》 七律《长征》 念奴娇《昆仑》 清平乐《六盘山》 沁园春《雪》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浪淘沙《北戴河》 水调歌头《游泳》 蝶恋花《答李淑一》 七律二首《送瘟神》 七律《到韶山》 七律《登庐山》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七律《答友人》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卜算子《咏梅》 七律《冬云》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虞美人《枕上》 七律《洪都》 网站有连接,可以一一看来。
参考资料:http://www.lingshidao.com/gushi/maozedong.htm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湖南湘潭人。
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
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
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
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
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
1923年,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
1924年国共合作后,在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都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曾在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编《政治周报》,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
1926年11月,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
1925年冬至1927年春,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指出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思想。
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在1927年8月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上,他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即以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并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会后,到湖南、江西边界领导秋收起义。
接着率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发动土地革命,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年,同朱德领导的起义部队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他任党代表、前敌委员会书记,朱德任军长。
以他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国民党政权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展武装斗争,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道路。
他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中对这个问题从理论上作了阐述。
1930年5月,写《反对本本主义》,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
同年8月,红军第一方面军成立,任总政治委员。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被选为主席。
1933年,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从1930年底起,同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
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路线领导集团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后,将毛泽东排斥于党和红军的领导之外,他们执行不同的战略和政策,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
1934年10月,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
长征途中,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召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
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结束长征。
12月,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经过长征到达甘肃境内,先后同红一方面军会师。
同年12月,同周恩来等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成为由内战到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时局转换的枢纽。
1936年12月,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937年夏,写《实践论》和《矛盾论》。
抗日战争开始后,以他为首的中共中央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努力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大块的抗日根据地。
这些抗日根据地大部分是在华北山区,但也有的是在河北平原和苏北平原。
1938年10月,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原则。
在抗日战争时 期,他发表《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
1942年,领导全党开展整风运动,纠正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使全党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向,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1943年,领导根据地军民开 展生产运动,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同年3月,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
1945年,主持召开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大会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
七律长征的背景
创作背景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一路上,红军战士击溃了敌军无数次围追堵截,他们跋山涉水,翻过连绵起伏的五岭,突破了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历经十一个省,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总行程二万余里。
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湖南湘潭人。
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
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
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
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
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
1923年,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
1924年国共合作后,在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都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曾在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编《政治周报》,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
1926年11月,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
1925年冬至1927年春,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指出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思想。
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在1927年8月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上,他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即以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并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会后,到湖南、江西边界领导秋收起义。
接着率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发动土地革命,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年,同朱德领导的起义部队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他任党代表、前敌委员会书记,朱德任军长。
以他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国民党政权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展武装斗争,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道路。
他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中对这个问题从理论上作了阐述。
1930年5月,写《反对本本主义》,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
同年8月,红军第一方面军成立,任总政治委员。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被选为主席。
1933年,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从1930年底起,同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
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路线领导集团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后,将毛泽东排斥于党和红军的领导之外,他们执行不同的战略和政策,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
1934年10月,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
长征途中,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召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
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结束长征。
12月,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经过长征到达甘肃境内,先后同红一方面军会师。
同年12月,同周恩来等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成为由内战到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时局转换的枢纽。
1936年12月,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937年夏,写《实践论》和《矛盾论》。
抗日战争开始后,以他为首的中共中央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努力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大块的抗日根据地。
这些抗日根据地大部分是在华北山区,但也有的是在河北平原和苏北平原。
1938年10月,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原则。
在抗日战争时 期,他发表《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
1942年,领导全党开展整风运动,纠正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使全党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向,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1943年,领导根据地军民开 展生产运动,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同年3月,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
1945年,主持召开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大会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战略。
毛泽东思想在这次大会上被确定为中共的指导思想。
他从七届一中全会起至1976年逝世为止,一直担任中共中央主席。
抗日战争胜利后,针对蒋介石企图消灭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的现实,他提出“针锋相对”的斗争方针。
1945年8月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表明中国共产党争取国内和平...
赞扬中国共产党的诗
站在党旗下,鲜红的党旗! 跟着您啊,奋勇的向前! 3、《红船,从南湖起航》 一条游船 劈开了南湖的波浪 十几个热血青年 在运筹一个红色的理想 那船原本不是红色的 船内燃烧的热情把它染红 就成了一个红色的会场 九十年前的中国革命 就从这太阳升起的地方起航 也许是黑夜太长的缘故 人们对太阳 才有强烈的渴望 于是在我的视觉里 一部生动的中国现代史 就烙下了一条船 在旭日里行进的印象 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憧憬 运行着一个曲折的历程 寻找着改变中国命运的航向 多少处暗礁险滩 多少次惊涛骇浪 船的航程在起伏的五线谱里 写着平平仄仄的诗行 起初那几个操舵人 便在风雨中迷惘 中国革命的紧要关头 有位舵手操起舵轮 矫正了那船的航向 井冈峰巅 遵义城头 延安宝塔 西柏坡…… 每一处革命圣地 都是一座闪亮的航标 为一次次伟大的行动导航 跟着那条船的路线 千万条船 从赤水从洪湖…… 从黄河从长江…… 江河湖海都在咆哮 云集一支庞大的队伍 演奏出东方红的合唱 雄鸡一样形状的土地 终于发出了黎明的报晓 一轮鲜红的太阳 从未有过今天的辉煌 一代又一代掌舵人 开辟的一条中国特色的航线 把我们的航程 永远指向太阳的方向 4, 神州大地满目疮痍,民不聊生,又是一个整体, 是您把镰刀铁锤高高举起, 因为您代表中国工农。
三十八年前的“七一”、如歌如泣, 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七一献诗》 走进七月流火的季节 漫步在现代化都市的街道上 看着林立的高楼 穿梭的车辆 衣着光鲜的行人 享受着与世界同步的信息文明 目睹着奥运赛场上五星红旗在 嘹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 便有一股馨香在我的心中绽放 便有一股激流在我的心中奔涌 七月伴着时代的脉搏 在我们的心中唱响的是 中国史册上最激动人心的 “没有国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七一不仅仅是党的生日 他是一个盛典 是我们华夏儿女国共同的节日 共产党员我为你骄傲我为你自豪 在满怀毫情迎来你84岁生日之际 我们会时刻铭记 南湖上航行的那条小船 井冈山上的松柏和翠柳 天安门城楼上的开国大典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荣辱与沧桑 长征路上进军的号角 战争场上的硝烟弥漫 那在枪林弹火中应声倒下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穿越岁月的时空 镰刀或斧子把七月尽情渲染 在血泪铸就的鲜红的党旗上写下了 辉煌璀璨的一页 七月我们不会忘记 祖国960万平方公里大地上 12亿炎黄子孙都不会忘记 我们是党的孩子 我们的根已扎进了七月的深处 踏在新世纪的征途上 我们信心百倍我们豪情万丈 点燃七月的圣火 我们高歌《红旗飘飘》 走进七月明媚的霞光 在世界的东方 有一条巨龙正迎着一轮朝霞 阔步前进将一个民族的梦想腾飞 2、《面对鲜红的党旗》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 您是一面旗帜, 那是一种荣光。
是党旗叫我有远大的理想 是党旗给我坚定的方向。
我成为一名党员 有一种责任 有一种奉献, 是我事业的指南 有一份热情 有一份宽容 是我待友的信念 有一种吃苦, 有一种肯干 是我工作的态度 有一份真诚 有一份关心 是我家庭的航船 党旗飘飘四季如歌 你伴我们走过岁月峥嵘。
党旗飘飘江山如画, 你领我们奔向时代高峰。
7月1日 是您的生日,今天 我揩一把泪水,串成感恩的珍珠, 给光荣的中国共产党一件生日的礼品: 那是和平环境下自己在三尺讲台耕耘的一点收获, 那是党的好政策给“右派”子女播出的生活美景; 那是改革开放渐渐丰腴起来的农村的小康生活, 那是科技创新给我们山区人带来的锦绣前景。
我唱起赞歌, 激昂的是伊通河的汹涌怒涛, 低沉的是大孤山的松林阵阵。
悠扬的是长江的亘古绵延, 高亢的是珠穆朗玛峰的高耸入云。
我举起酒杯, 醇香的是感恩的汉字, 浓烈的是对党的赤诚。
我捧上鲜花, 含苞的是青春的祝福, 怒放的是新世纪豪情 唱不够党的政策 说不完党的英明。
鲜艳的党旗啊, 你是一道闪电 照亮如漆的夜空 “神七”在月球上成功 您是一声惊雷 抖擞神州精神 奥运的火炬点燃在北京的上空 党旗飘飘 你用智慧收获上海世博的丰盈 冬雪弥漫征程的寒意, 你用温暖召唤士气从容。
夏雨挥洒炽热的激情, 为受灾建起了一道道高楼, 为国人送去万条富民的政策, 只要你是56个民族,只要你是中国人。
九十年的历程,见证着您奋斗的足迹。
九十年的沧桑,留下了您坚韧不屈的身影。
党旗,前赴后继,穿过革命战争的炮火硝烟; 党旗,高歌挺进,跨越建设征途的漫道雄关; 党旗,载歌载舞, 接受13亿人民欢庆90周年华诞的光辉灿烂; 党旗,昂扬屹立地球东半, 飘扬在21世纪的春天。
沐浴着五千年灿烂文化教育的阳光, 我在党旗下健康成长由一个懵懂的少年, 变成一个有自律性的共产党员。
凝视着鲜红的党旗 回首走过的教涯 半百人生的文化洗礼 30多年的教坛挥汗 我的热血,我的激情, 我的爱更加倍添。
太阳如炽,光华耀眼。
在明媚的春光下, 祖国编织着一幅幅日新月异的彩卷。
在漫长开放的海岸线上,收获的是科学与文明; 在三峡拦河大坝的涛声中, 收获的是大禹未谱完的乐章; 在矿山、油田、炉台中, 收获的是效益和铁人精神。
5、《歌唱七月——献给党的生日...
如何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民解放军、北京奥运精神红色文化种崇高信念文化写令世惊叹故事瑞金、井冈山孕育永放光芒抗洪抢险精神、遵义即使牺牲命所惜要红色基代代传红色基实现自理想奋斗目标、懈怠真革命者缺乏革命理想信念、怕牺牲种革命精神传承引领未面敌势力阻挠诋毁凝聚力量、宁死屈、西柏坡、延安革命信仰越执著红色代代先烈种精神激励书写光辉篇章华民族精神纽带红色文化民解放军特英勇顽强我摇、断胜利走向胜利辉煌历程、弱强、敢于战斗象征光明、用坚定与执着、革命意志越坚定、永往直前、坚持梦想用勤劳智慧、畏艰险战斗精神凝结、抗震救灾精神例外红色典藏历史、意志钢红色基共产党精神内核、折腾种理想信念突表现越困难期、载航精神……鼓舞着代代华华民族伟复兴坚强自立红色文化种屈战斗文化面自灾害汹涌袭
红军过草地时的诗歌
七律 长征 [原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鉴赏】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
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这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
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
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
“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
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
“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鼓掌的统帅风度。
“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
收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
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
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
在毛泽东诗词中,有很多直书地理名称,且大多是用来表示行军的路线。
例如『清平乐.蒋桂战争』“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蝶恋花.从汀洲向长沙』有“百万工农齐努力,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等等。
这些都是工农红军军事活动的真实记录。
那么,由此可看出毛泽东诗词是怎样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与其他诗词相比,以地名入诗的作法在本篇更为集中,所显示的空间距离也更大。
尤为不同的是:上面所例举的四句词,要强调的是红军行军速度迅猛,气势不可阻挡,红军在画面中具有强烈的动感;而在本词中诗人则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中心思想展开,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是红军指战员内心世界的呈现,所以描写红军是隐态的,借山水来反衬红军的壮举。
“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外显。
一般说来,以地名入诗很难,地名多了很容易出现败笔。
但毛泽东却运用得很成功,这不仅是他具备挫万物于笔端的诗才,更具备吐磅礴于寸心的诗情,同时也反映出毛泽东对祖国语言文字锤炼的功底。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一联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
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
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
“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则愈县红军之不怕。
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
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慨。
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
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
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
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
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
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
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
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慨,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
“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
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
足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是对首联的回应。
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
“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
红军过五岭、越乌蒙、度金沙、抢大渡,从敌...
祖国建设新成就的诗歌,要字数少一点的(必看!)
是我们党日益强大的85年,是领导中国人民开创历史新篇章的85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85岁华诞,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每一天,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共同回顾党的光辉历程, 描绘着壮阔磅礴的历史画卷,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这盛夏的七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回顾党的85年光辉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携手并肩,实现中华复兴的伟大理想!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沐浴着晨曦的阳光,中原崛起。
集体,确立了解放思想,都在谱写新的华章。
男:我们的家乡,也沐浴着改革春风,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党的旗帜下,围绕发展要务。
合,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英勇奋战的峥嵘岁月; 谁也不可否认,我们党把一个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带进了一片光明的新天地, 使中华民族的步履从此踏上了新的历史纪元。
男:作为共产主义接班人,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伟大胜利的85年。
我们的党从诞生起,迎风飘扬。
男:沿海开放,道不完的沧桑;女:八十五年风云巨变,破浪远航;男: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热烈祝贺! 敬礼敬礼。
百年传承,永葆党的先进性是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依据,中国革命能够取得胜利,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女:八十五年风雨兼程,说不尽的坎坷:鱼龙变化,家乡面貌焕然一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女。
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团结一切力量,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建立后,南疆北国群情激昂。
男,就鲜明地高举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大旗,民族独立中国解放;女合: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继往开来,薪火相传斗志昂扬,铁锤镰刀迸发曙光;女合,西部开发;女:东北振兴、歌颂党的丰功伟绩、展望祖国的美好未来。
85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
谁也不会忘记,干不尽的美酒,做不完的梦想,向党的生日热情献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能够取得辉煌成就,关键在党,共奔小康;瞄准构建和谐:男合:主宰命运,党领导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政治,带领我们实现飞天梦想。
男:港澳回归、载人航天。
集体、文化建设,为中华民族振兴发展奠定了基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生机勃勃和谐峦庄。
男:在峦庄这片希望的土地上;女:在峦庄这片希望的土地上。
集体,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无限活力;男,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旗帜就是方向。
男:让队旗与党旗紧紧相拥,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前进、前进。
女:盛夏的七月,红旗猎猎!集体:祝贺祝贺,申奥成功、女:加入世贸。
女,也是党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根本条件。
男:盛夏的七月,烈日炎炎,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女,创造辉煌。
男合: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象一艘舰艇,直挂云帆,逐步实现新的梦想。
集体,崇高敬礼!男:鲜花簇拥,在新中国出生,在红旗下成长;女!女, 一个自立自强。
让我们载歌载舞。
女合:在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征程上,党旗漫卷:我们身上,男:沐浴着党的阳光。
女:肩负着信念理想。
男:旗帜就是使命,女合:幸福安定:我们时刻准备着。
男合:中国共产党带领13亿中国人民从贫穷奔向小康, 从落后走向富强, 奋勇前进,镰刀铁锤熠熠生辉;女:骄阳似火。
男合:长夜漫漫、富有朝气的中国正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85年光辉历程,这85年:美丽的峦庄:每一天:改革开放,春雷巨响, 万众一心:让火炬与镰刀共放光芒!男: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女:在收获理想的征途上。
集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都升起新的朝阳,薪火相继。
如今,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国魂巍巍,睡狮怒吼声震东方, 我们党正带领全国人民奋力挥写着灿烂恢宏的时代篇章,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我心情是那样激荡。
七月的天空如果不是那一面高举的红旗怎会有今天壮丽锦绣的山河如果不是那一点燎原的星火怎会有今天幸福安康的生活如果不是那一种坚韧的信仰怎会有今天光辉灿烂的中国红色的七月我们用如潮的红旗盛装天地间一片神奇的土地红色的七月我们用如火的激情高唱世纪里一首不朽的赞歌红色的七月我们用深情的笔墨书写八十年一段艰辛的历程岁月的风尘掩盖不住你永远青春的容貌历史的长河沉淀不去你奋斗过的业绩开拓者与后来人都抱着一个光辉的信仰——中国共产党艰难岁月里你是一团不灭的火把希望播撒在心灵和平年代中你是一盏长明的灯引导前行的步伐于是这一首赞歌为你唱了八十年都没唱够于是被你点亮的心灯要用燃烧的生命照亮红色的中国庆七一诗歌(一)诞生于南湖游船,犹如天际升起的朝阳。
历经沧桑的祖国,如同沉睡的雄狮,在您耀眼的光芒下,猛然睁开了双眼。
庆七一诗歌(二)秋收暴动的长缨,八一起义的枪声,井岗山头的号角,万里长征的战歌,党啊我亲爱的母亲,您高擎镰刀斧头的旗帜,率领中华儿女奋勇向前。
庆七一诗歌(三)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