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中芳草一词有何典故?
据《文选》卷二十九 古诗十九首》之六:“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唐?李善注:“《楚辞》曰:折 芳馨兮遗所思。
〃诗文描写了远在异地的游子在江边采摘芙蓉、芳草 以寄托思念妻子之情。
后因以芳草用作怀恋情侣或友人之典。
唐?牛 希济《生査子:“语已多,情未了。
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 草。
”宋?何晋之《小重山》“车马去匆匆,路随芳草远、恨无穷,相思只 在梦魂中。
”明?皇甫诗《再别兄弟作:“河梁一怅望,芳草剧含愁。
”
古代诗词中芳草一词有何典故
据《文选》卷二十九 古诗十九首》之六:“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唐?李善注:“《楚辞》曰:折芳馨兮遗所思。
诗文描写了远在异地的游子在江边采摘芙蓉、芳草以寄托思念妻子之情。
后因以芳草用作怀恋情侣或友人之典。
唐?牛 希济《生査子:“语已多,情未了。
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宋?何晋之《小重山》“车马去匆匆,路随芳草远、恨无穷,相思只 在梦魂中。
”明?皇甫诗《再别兄弟作:“河梁一怅望,芳草剧含愁。
”供参考。
...
芳草在古诗文中指什么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
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诗中的"芳草"是什么意象
你好!古诗中“芳草”常作表示离愁别绪的意象下面我给你举两个例子:1、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里面有一句“兰泽多芳草”,但下面马上就接着说“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主人公采芙蓉香草而思人,手捧芳草却给不到远方的心上人手里.2、范仲淹《苏幕遮》有一句“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下面就接着写了“黯乡魂,追旅思”.借景抒情,芳草蔓延,正如离情难以遏制地滋长.《黄鹤楼》里说“芳草萋萋鹦鹉洲”,下一句就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离情展露无遗.“晴川芳草”一句与前文说沧海流变、物是人非接应,使用衬托,烘托出诗人的羁旅之情.
“芳草”在古诗中常来比喻什么
比喻美德。
1、香草。
汉 班固 《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
郊野之富,号为近 蜀 。
”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绿萋萋。
” 明 沈鲸 《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 2. 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
《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
芳草、流水、杜鹃、大雁在古诗中的意象是什么 要有诗句啊
梅兰竹菊”四君子,自古以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都是高洁的象征。
梅花,又名“五福花”,是中国传统名花,也与松、竹合称为岁寒三友。
她象征着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
兰花,是花、香、叶“三美俱全”的花卉。
它与菊花、水仙、菖蒲,并称“花草四雅”,也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古时,把好的文章称为兰章,把情深意厚的好友称为兰友或者兰宜。
因此,兰花成了人间美好事物的象征。
竹,中国传统中,竹子象征着生命的弹力、长寿,竹子与松树、梅树合称冬季的三大吉祥植物。
竹子清峻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为人师表、令人崇拜。
菊,又名延年、寿客等。
菊花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名花,有着三千多年栽培的历史。
经过严霜后,才能等到花开,被称为傲骨。
松树是长寿的象征,夏代和周代分别以松树 和栗树代表社神。
鹤与松树和梅树同属一个系统,因为它也是隐士的象征。
向下舒展的枝叶还有迎客的意义.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
有人马上会想到与月亮相关的诗词:“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李商隐《月夕》)……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
这些诗词虽然写的是同一个物象——月亮,但是月亮在不同的诗词中其象征意义是各不相同的。
月亮这一意象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是非常丰富的,关于它的诸多象征意义,已有许多人从文化原型、诗词鉴赏等角度作过许多分析,且成果斐然。
拙文则想以中国的古典诗词为基础,粗略谈谈中国古诗词中月亮意象的象征意义。
...
古诗词中 菊花代表什么
一 隐士的象征 自从被陶潜先生垂青之后,菊花就成了“花之隐者也”。
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 正是体现了他对羡慕幽静安逸生活的向往。
东篱下悠然采菊的他,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花独特的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菊花从此便有了隐士的灵性。
二、斗士的象征 一改菊花隐逸者形象的,当然要数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了。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在其带有明显寓意和倾向性的诗作里,菊花成了饱经沧桑的勇敢坚强的斗士,为民请命,替天行道。
同时唐·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菊花也成为战士的代表。
三、伤感的象征 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菊花,在她笔下成了抒发情思的对象。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用“瘦”字抒发内心对久别丈夫的感受。
四、高洁品格的象征 菊花残谢后一般不会凋落花瓣,不会像桃花一样,一片一片掉下来,落英缤纷的。
故诗人说“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
故诗人一般都赞赏其凌寒的品格例如: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也有因风雨关系而散落的。
宋朝有“王苏改诗”的故事,见载于冯梦龙的《警世通言》,说的是苏东坡有一次去相府拜见王安石,刚好王不在,只见案上有咏菊诗,只写下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
苏东坡看了暗自好笑,他认为菊花即使干枯,也不会落瓣,于是他步原韵,续写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读过苏东坡有嘲笑之意的续句以后,觉得苏东坡观察不够全面。
后来二人政见不和,苏东坡被贬滴黄州。
苏到黄州后,一天正值风雨交加,苏与友人在菊园赏菊,亲眼看到了落英缤纷,“满地铺金”的场面。
...
中国古代诗词中有象征意义的词都有哪些
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 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4、蝉 以蝉品行高洁.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6、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长亭 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8、芳草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9、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10、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温...
古汉语,古诗词中的象征有哪些
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意象主要有 1、 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竹:气节 积极向上 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2、 花草类: 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 牡丹:富贵 美好 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隐逸 高洁 脱俗 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 3、动物类 猿猴:哀伤 凄厉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鸿鸽::理想 追求 鱼:自由 惬意 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瘦)马: 奔腾 追求 漂泊 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哀伤 沙鸥:飘零 伤感 鸟:象征自由 莼[chú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庄周梦蝶:语出自《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