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有哪些诗词歌赋?
曹丕诗词主要有:“《秋胡行》《燕歌行》《杂诗》《短歌行》《秋胡行》《歌》《十五》《临高台》《月重轮行》《董逃行》《于谯作诗》《孟津诗》《芙蓉池作诗》《于玄武陂作诗》《于明津作诗》《代刘勋妻王氏杂诗》《令诗》《东阁诗》”。
1、曹丕诗词语言绮丽工练,抒情深婉细腻,形成了便娟婉约的纤丽清新风格。
2、曹丕的抒怀之作,写得清俊悲凉,带有拟作性质,然更主要的是借以抒发战乱中的一种苍凉情怀。
3、抒发志向记叙军旅的作品,如《黎阳作》气势高昂却亚于曹操。
求曹丕的诗~~!!
展开全部 燕歌行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这是曹丕《燕歌行》二首中的第一首。
《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它和《齐讴行》、《吴趋行》相类,都是反映各自地区的生活,具有各自地区音乐特点的曲调。
燕(Yān)是西周以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名,辖地约当今北京市以及河北北部、辽宁西南部等一带地区。
这里是汉族和北部少数民族接界的地带,秦汉以来经常发生战争,因此历年统治者都要派重兵到这里戍守,当然那些与此相应的筑城、转输等各种摇役也就特别多了。
拿最近的事实说,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伐乌桓的战争,就发生在这古燕国的北部今辽宁省兴城一带。
反映这个地区战争徭役之苦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早在秦朝就有“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
不见长城下,尸骨相撑拄”的民歌,到汉代更有了著名的《饮马长城窟》。
曹丕的《燕歌行》从思想内容上说就是对这种文学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继承与发展。
郭茂倩《乐府诗集》引《乐府解题》说:“魏文帝‘秋风’‘别日’二曲言时序迁换,行役不归,妇人怨旷无所诉也。
”又引《乐府广题》说:“燕,地名也。
言良人从役于燕,而为此曲。
”这样来理解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内容是正确的。
《燕歌行》不见古辞,这个曲调可能就创始于曹丕。
这篇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反映的是秦汉以来四百年间的历史现象,同时也是他所亲处的建安时期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疾苦的关心与同情。
...
曹丕的诗有???
展开全部 曹丕(187~226),魏文学家。
即魏文帝。
字子桓,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长子。
少有逸才,广泛阅读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年仅8岁,即能为文,又善骑射、好击剑。
建安十六年(211),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二十二年,立为魏太子。
二十五年正月,曹操卒,曹丕嗣位为丞相、魏王。
同年十月,以“禅让”方式代汉自立,改元黄初。
登极以后,在黄初三年(222)、六年曾两次亲征孙吴,皆未能过江,不果而还。
七年五月,病卒于洛阳。
曹丕今存诗歌,较完整的约40首。
曹丕著作,《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23卷,又有《典论》5卷,《列异传》3卷等。
皆已散佚。
明代张溥辑有《魏文帝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有关曹丕作品的注释本,有黄节《魏文帝魏武帝诗注》,北京大学出版组1925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校正重排,改称《魏武帝魏文帝诗注》。
短歌行 秋胡行二首 善哉行二首 丹霞蔽日行 煌煌京洛行 钓竿行 十五 猛虎行 善哉行 善哉行 折杨柳行 燕歌行二首 临高台 陌上桑 秋胡行 上留田行 大墙上蒿行 艳歌何尝行 月重轮行 饮马长城窟行 董逃行 折杨柳行 黎阳作诗三首 于谯作诗 孟津诗 芙蓉池作诗 于玄武陂作诗 广陵于马上作诗 杂诗二首 于明津作诗 清河作诗 代刘勋妻王氏杂诗 黎阳作诗 寡妇诗 令诗 夏日诗 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 诗 诗八首 东阁诗歌...
诗词歌赋的赋字的意思?
展开全部 赋赋,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虽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其远不及诗词、散文、小说那样脍炙人口。
但在古代,特别在汉唐时诗与赋往往并举连称,从曹丕的“诗赋欲丽”和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可窥端倪。
那么,何为赋呢?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
在汉唐时期,有只作赋而不写诗的文人,却几乎没有只作诗而不写赋的才子。
建安以后乃至整个六朝时期,对赋的推崇甚至于诗。
《史记》中称屈原的作品为赋,《汉书》也称屈原等人的作品为赋。
后人因推尊《史》、《汉》,所以便把屈原等人作品称为之赋。
“赋”字用为文体的第一人应推司马迁。
在汉文帝时“诗”已设立博士,成为经学。
在这种背景下,称屈原的作品为诗是极不合适的。
但屈原的作品又往往只可诵读而不能歌唱,若用“歌”称也名不正言不顺。
于是,司马迁就选择“辞”与“赋”这两个名称。
不过,他还是倾向于把屈原的作品以“辞”来命名,这是由于屈原的作品富于文采之故。
而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作品称为“赋”。
真 正把自己作品称为赋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马相如。
而后,到西汉末年,文人们就常以“赋”名篇自己的作品了。
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缘文体。
在两者之间,赋又更近于诗体。
从汉至唐初这段时期,赋近于诗而远于文,从主题上看,楚辞体作品主题较为单一,多为“悲士不遇”。
而其形式也比较固定,都是仿效屈原作品体式,象屈原那样书写自己的不幸与愁思。
屈原的《招魂》全篇的铺张夸饰,对汉大赋的影响不言而喻。
赋自诞生之日便 带有浓厚的文人气息,这就是受楚辞影响极深的原因。
骚体赋,多采用楚辞的“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也常继用了楚辞的“引类譬喻” 手法。
赋与诗的盘根错节,互相影响从“赋”字的形成就已开始。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更出现了诗、赋合流的现象。
但诗与赋必竟是两种文体,一般来说,诗大多为情而造文,而赋却常常为文而造情。
诗以抒发情感为重,赋则以叙事状物为主。
清人刘熙载说:“赋别于诗者,诗辞情少而声情多,赋声情少而辞情多。
” 汉赋的体式上大致有三种,即骚体赋、四言诗体赋和散体赋(或称大赋)。
。
从赋的结构、语言方面看,散体、七体、设论体、及唐代文体赋又都比较接近于散文,有的完全可归于散文的范畴。
赋的似诗似文的特征,与现代文学中的散文诗有些相像。
它主要有三个特点:一、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
骈文受赋的影响很大,骈比起于东汉,成熟于南北朝。
在文章中广泛用赋的骈比形式,是汉代文人的常习。
以至于有些以赋名篇的文章都被人视作骈文。
象南朝刘宋的鲍照的《芜城赋》、谢惠连的《雪赋》及谢庄的《月赋》等。
【fu】 赋endow with;tax;ode;赋(1)赋fù(2)(形声。
从贝,武声。
从“贝”,表示与财物有关。
本义:征收)(3)同本义 [tax]赋,敛也。
――《说文》赋,税也。
――《广雅》厥赋惟上上错。
――《书·禹贡》。
传:“谓土地所生,以供天子。
”七赋之所养。
――《法言·问道》而令贡赋。
――《小司徒》。
注:“谓出车徒给徭役也。
”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4)又如:赋银(征收税银);赋粟(征收田赋);赋里(征收商业税);赋币(征收财物)(5)缴纳赋税 [pay taxes]讼者平,赋者均。
――唐·柳宗元《送薛存义序》(6)又如:赋金(交纳税款)(7)给予;授予 [give to;confer]出高库之兵以赋民。
――《吕氏春秋》为百姓困乏献其田宅者二百三十人,以口赋贫民。
――《汉书·平帝纪》公属百官,赋职任功。
――《国语·晋语》(8)又如:赋命(天所授予的命运;给予生命);赋给(分配发给);赋食(布散饮食);赋政(颁布政令);赋质(上天赋予的资质);赋灵(天赋的灵性,生性);赋就(天生的);赋禀(天生具有的智能、性情);赋职(授与职事)(9)做诗 [write poems]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唐·王勃《滕王阁序》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10)诵读;吟咏 [sing]不歌而诵谓之赋。
――《汉书·艺文志》公入而赋。
――《左传·隐公元年》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11)又如:赋诗(吟诗;写诗);赋笔(写诗用的笔);赋声(善于辞赋的名声);赋咏(创作和吟诵诗文)(12)陈述 [state]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宋·姜夔《扬州慢》(13)通“敷”。
颁布 [issue;publish;proclaim]明命使赋。
――《诗·大雅·丞民》(14)又赋政于外。
赋(1)赋fù(2)田赋;赋税 [feudal land tax;taxes]以九赋敛财贿。
――《周礼·太宰》薄赋敛,广畜积。
――汉·晁错《论贵粟疏》(3)又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4)又如:赋算(赋税);赋徭(赋税与徭役);赋钱(税钱);赋禄(赋税与禄赏);赋租(赋税,租税)(5)特指民赋,即...
诗词歌赋里的“赋”是什么意思啊?
赋,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虽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其远不及诗词、散文、小说那样脍炙人口。
但在古代,特别在汉唐时诗与赋往往并举连称,从曹丕的“诗赋欲丽”和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可窥端倪。
那么,何为赋呢?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
在汉唐时期,有只作赋而不写诗的文人,却几乎没有只作诗而不写赋的才子。
建安以后乃至整个六朝时期,对赋的推崇甚至于诗。
《史记》中称屈原的作品为赋,《汉书》也称屈原等人的作品为赋。
后人因推尊《史》、《汉》,所以便把屈原等人作品称为之赋。
“赋”字用为文体的第一人应推司马迁。
在汉文帝时“诗”已设立博士,成为经学。
在这种背景下,称屈原的作品为诗是极不合适的。
但屈原的作品又往往只可诵读而不能歌唱,若用“歌”称也名不正言不顺。
于是,司马迁就选择“辞”与“赋”这两个名称。
不过,他还是倾向于把屈原的作品以“辞”来命名,这是由于屈原的作品富于文采之故。
而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作品称为“赋”。
真 正把自己作品称为赋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马相如。
而后,到西汉末年,文人们就常以“赋”名篇自己的作品了。
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缘文体。
在两者之间,赋又更近于诗体。
从汉至唐初这段时期,赋近于诗而远于文,从主题上看,楚辞体作品主题较为单一,多为“悲士不遇”。
而其形式也比较固定,都是仿效屈原作品体式,象屈原那样书写自己的不幸与愁思。
屈原的《招魂》全篇的铺张夸饰,对汉大赋的影响不言而喻。
赋自诞生之日便 带有浓厚的文人气息,这就是受楚辞影响极深的原因。
骚体赋,多采用楚辞的“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也常继用了楚辞的“引类譬喻” 手法。
赋与诗的盘根错节,互相影响从“赋”字的形成就已开始。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更出现了诗、赋合流的现象。
但诗与赋必竟是两种文体,一般来说,诗大多为情而造文,而赋却常常为文而造情。
诗以抒发情感为重,赋则以叙事状物为主。
清人刘熙载说:“赋别于诗者,诗辞情少而声情多,赋声情少而辞情多。
” 汉赋的体式上大致有三种,即骚体赋、四言诗体赋和散体赋(或称大赋)。
。
从赋的结构、语言方面看,散体、七体、设论体、及唐代文体赋又都比较接近于散文,有的完全可归于散文的范畴。
赋的似诗似文的特征,与现代文学中的散文诗有些相像。
它主要有三个特点:一、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
骈文受赋的影响很大,骈比起于东汉,成熟于南北朝。
在文章中广泛用赋的骈比形式,是汉代文人的常习。
以至于有些以赋名篇的文章都被人视作骈文。
象南朝刘宋的鲍照的《芜城赋》、谢惠连的《雪赋》及谢庄的《月赋》等
曹操为什么把王位给曹丕?
展开全部 一、曹操那么喜欢曹植,却把王位传给曹丕的原因:1、曹丕很像曹操,做事能够不露声色很有枭雄的潜质,该出手的时候毅然出手,不会有丝毫犹豫,做起事情来也能够狠得下心,而反观曹植,诗词歌赋上在行,谈论些经史子集曹植不在话下,但要是治理国家,曹操就不得不考虑一下了,文采好并不代表就能够有好的政治能力,一国不是靠文才治理的,李唐后主文采好,最后还不是亡国了。
2、曹丕还很会拉关系,当时的朝臣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支持曹丕的,不管是立嫡立长,曹丕都当仁不让,而且魏国的将来要怎么进行下去少不了这些重臣,曹植没有人望,曹操也不可能对朝臣们的想法一点都不在意,要知道袁绍、刘表废长立幼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3、曹丕时常跟随曹操出战,实战经验丰富,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时恰逢乱世,天下未定,日后还有很多仗要打,曹丕的军事经验是曹植所不能及的,曹植虽然也能够侃侃而谈,条理清楚,但往往曹丕的军事建议更符合曹操的想法。
4、就是曹植本人的一些做法也是令曹操暗怒不已,比如私自入司马门,要知道司马门可是只有皇帝的座驾才能走的,曹植还是幼稚了;况且还有因为曹植的老婆穿的花枝招展在府里随意溜达,惹怒了一向崇尚节俭讨厌浮华的曹操,曹操下令杀了曹植的老婆等等一系列事情,曹植最终落选。
二、人物简介:1、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
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
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画眉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
曹植的散文同样也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诗品》的作者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2、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
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
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
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被立为魏王世子。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
同年,曹丕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魏国。
曹丕在位期间,平定边患。
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建置。
除军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
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
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号文皇帝,葬于首阳陵。
曹操为什么选曹丕做世子
别看曹操的儿子曹植才气那么大、文章那么好,可是在父亲眼里,曹植并不那么完美,曹操觉得曹植这个人很浮华,也就是不实在,曹操觉得曹丕很沉稳,尽管他不如曹植多才多艺。
看看曹植身边那帮子朋友,一个个尽管满嘴的诗词歌赋,但是往往烂醉如泥,曹操知道这些都是纯粹的文人,让他们写写字、画幅画,都是好材料,可是治理国家不是描龙绣凤,不是风花雪月,曹操逐渐陷入了沉思。
有几次曹操在询问对国家大事的把握上,曹植总是侃侃而谈,眉目清晰,并且很有章法,曹丕的却很朴实,不过比较接近曹操的想法,后来有人说曹植的是别人告诉他的,这个人就是杨修。
提到杨修,曹操知道那是自己老对手杨彪的儿子,当年自己在朝廷任司空的时候,就是他故意给自己出丑,尽管杨修有时也很低调,可是他总是惹曹操厌烦。
比如修建相府的时候,曹操看着工匠,悄悄的写了一个“活”字,众人不解,曹操很得意,可杨修偏说这是丞相在埋汰你们把相府设计的太大了,因此工匠们就稍微做了一些调整。
杨修很有才气,和自己儿子曹植差不多,不过太任着自己的性子乱来,曹操知道自己得罪的人多,很多人有可能会接近自己,图谋暗杀自己,你看当年名扬天下的孙策号称小霸王,不就是被许贡的三个门客所杀吗,因此拒绝亲近人在熟睡是打扰自己。
一次一个比较亲近的侍卫替自己拉拉被子,当时自己并没有熟睡,可是为了惊醒他人,自己突然跃起,拿出宝剑,把这个人杀了,然后继续倒在床上大睡。
一会儿醒了,自己抱着侍卫大哭,并且发疯的问:这是谁杀的。
手下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说什么,有人便说是丞相自己杀的,当时自己大哭道:哎呀,你傻呀你,你不知道我会发癔症,常常在梦中杀人吗。
大家此时都知道原来曹操有这个习惯,一时间曹操睡下,别人总躲得远远的。
不过杨修去接自己的老底,当日下葬的时候,杨修沉痛地说:丞相非在梦中,君在梦中耳,分明指出,曹操是故意杀人。
就在曹操苦思冥想的时候,恰好贾诩过来议事,贾诩很有见地,这一点曹操明白,曹操便问:我想立世子,曹植与曹丕都很优秀,我一时难以取舍。
贾诩没说话。
贾诩说:啊,曹丞相,对不起,我正在思考事情。
贾诩答道:我正在考虑袁绍父子、刘表父子。
哈哈哈,好一个贾诩贾先生,一句话惊醒梦中人,国家多难,我怎能让骨肉相残,于是宣布曹丕为世子,并且加封副丞相,五官中郎将,说自己有事的时候,曹丕可以代行自己的职权。
不知道何故,曹操突然不喜欢上了曹植,有一次曹操心血来潮,在府里溜达,突然看到一个少妇衣着华丽,打扮得花枝招展,忙问左右,那是谁?有人回答,那是三公子曹植的夫人,曹操大怒,这家伙不知道我一向崇尚节俭,讨厌浮华俗气吗,来人把她拖出去给我杀了,等曹植再回来,自己的妻子早已烟消玉殒,书中暗表曹植这个妻子,是当时大名士崔琰的侄女,这个崔琰曾经假扮过曹操,学问很大,不过他也是支持曹丕做世子的。
曹丕 杂诗 漫漫秋夜长 赏析
建安风骨,本质上是秋天的。
一个北风猎猎的深秋,主人公久久不能入睡,披衣出户,在水边徘徊良久。
夜里的白露打湿了衣裳,面前是盈盈秋水,头顶是皎皎月光,斗转星移之间,离家已久,这份孤独与思念,断人心肠。
曹丕此诗,我尤其喜欢“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这样朴拙无华的句子。
这样的句子,放在秋夜、北风、白露、明月、星河的背景之下,那份秋意,便直透人心,那份思念,便纠结于心而不能抑止。
--这是现代人很难感受到的。
但是,“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许多时候非关距离,而是人类的普遍心理感受。
漫漫的未必是秋夜,也有可能是更为渺远的时光,烈烈的也未必是北风,难道不是无时不刻袭来的孤独与悲凉?在这样的时刻,这样的境遇之中,谁能够挣脱,真正地返回心灵的故乡?那通向内心的路在哪里?更多的时候,难道不是“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重要的是,这种存在之体验,存在之经验,常常于不经意间捕获了我们。
例如此刻,尽管是盛夏,仍然感觉到有寒气凛然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