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百度知道“蓬”是一种很小很轻的草,随风四处飘转,所以,在古代诗歌中,常以它来比喻飘零的生活, 诗词鉴赏:古诗文中“征蓬”意象详解。 “征蓬”,即飞蓬,飞向远方的蓬。“蓬”,草名,俗称扎莫棵。蓬草一干分枝数十计,枝上生稚枝,密排细叶。枯后往往在近根处被风折断,由于外呈圆形,似草球,遇春风就被卷起飞旋,所以也叫“飞蓬”、“飘蓬”、“转蓬”、“孤蓬”。依其断根飞向远方,而且飘泊无依的特点,在古诗文中,“征蓬”就象征着天涯游子。游子离开家乡,客居外地,恰似蓬草断根;游子行无定点,居无定处又如同蓬草的飘泊无依,所以,一般来说,当诗人孤身在外,或送别友人,感叹自己或友人身世飘零的时候,思乡念友的时候,便用征蓬来寄托心曲。 温庭筠《过陈琳墓》:“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这是一首怀古诗,实际上是借古人的酒杯,浇自己之块垒,即表面上是过陈琳墓而凭吊古人,其实是感叹自己身世遭遇,无人赏识。陈琳以文章名世,曹操的军国檄文多出自其手,词人过古迹而思遗文,在钦慕陈琳之余,感叹自己以飘蓬之才而不为人所用,因此黯然神伤。 李商隐《无题》:“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这本是一首爱情诗,写爱情被阻隔,“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一点通”的感叹,但感叹之余,不知不觉中催促上班的鼓声已经响起,官场应差的时间到了,自己不得不象飘转不定的蓬草一样,匆匆走马兰台(任职的地方)。作者自比转蓬,把对美好爱情的想望和对官场生涯的厌恶融合起来,抒写自伤身世的心理。 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徐昌图一生多次旅居在外,飘泊无定,有如飘蓬,这一次又是与友人宴别离去,顿生旅愁,所以“长恨飘蓬”。并在词中写到烟柳、孤雁、落日等令人感伤的意象,表现一个饱经风霜的旅人的飘泊之感。 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作者以“雁”、“蓬”作比,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五处,各自飘零,各各像分飞千里的孤雁,形影相吊;又像是秋天里断根的蓬草,辞别故乡流落他方。 李白常在送别诗中采用飞蓬的意象感叹友人的身世飘零。如: 李白《送友人》:“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诗中想像这次分别后,友人就像是孤蓬一样,万里之外,飘飞无定。怀想之情,意在言外。 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李白为杜甫饯别,赠诗中想像两人分别后,各自会像飞蓬一样飘流远方,相见时难矣。此情说不尽,且尽饮杯中酒,让一切离情别恨都寄予在酒中吧。
有关蓬草的诗句
关于”蓬草”的:使至塞上 年代:【唐】 作者:【王维】 体裁:【五律】 类别:【边塞】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送友人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律】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无题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隐】 体裁:【七律】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渔家傲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 体裁:【词】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 体裁:【词】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浪淘沙 年代:【宋】 作者:【幼卿】 体裁:【词】 目送楚云空。
前事无踪。
谩留遗恨锁眉峰。
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
客馆叹飘蓬。
聚散匆匆。
扬鞭那忍骤花骢。
望断斜阳人不见,满袖啼红。
金人捧露盘 庚寅岁春,奉使过京师,感怀作 年代:【宋】 作者:【曾觌】 体裁:【词】 记神京、繁华地,旧游踪。
正御沟、春水溶溶。
平康巷陌,绣鞍金勒跃青骢。
解衣沽酒醉弦管,柳绿花红。
到如今、馀霜鬓,嗟前事、梦魂中。
但寒烟、满目飞蓬。
雕栏玉砌,空锁三十六离宫。
塞笳惊起暮天雁,寂寞东风。
小松 年代:【唐】 作者:【杜荀鹤】 体裁:【七绝】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关于”布谷鸟”的:鹁鸠在古时亦称布谷鸟。
喜迁莺 年代:【宋】 作者:【许棐】 体裁:【词】 鸠雨细,燕风斜。
春悄谢娘家。
一重帘外即天涯。
何必暮云遮。
钏金寒,钗玉冷。
薄醉欲成还醒。
一春梳洗不簪花。
孤负几韶华。
#92;鸠 年代:【先秦】 作者:【诗经】 #92;[1]鸠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92;鸠在桑,其子在梅。
淑人君子,其带伊丝。
其带伊丝,其弁伊骐。
#92;鸠在桑,其子在棘。
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92;鸠在桑,其子在榛。
淑人君子,正是国人。
正是国人,胡不万年? 音尸;#92;鸠,布谷鸟。
蓬草在古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
见百度知道“蓬”是一种很小很轻的草,随风四处飘转,所以,在古代诗歌中,常以它来比喻飘零的生活, 诗词鉴赏:古诗文中“征蓬”意象详解。
“征蓬”,即飞蓬,飞向远方的蓬。
“蓬”,草名,俗称扎莫棵。
蓬草一干分枝数十计,枝上生稚枝,密排细叶。
枯后往往在近根处被风折断,由于外呈圆形,似草球,遇春风就被卷起飞旋,所以也叫“飞蓬”、“飘蓬”、“转蓬”、“孤蓬”。
依其断根飞向远方,而且飘泊无依的特点,在古诗文中,“征蓬”就象征着天涯游子。
游子离开家乡,客居外地,恰似蓬草断根;游子行无定点,居无定处又如同蓬草的飘泊无依,所以,一般来说,当诗人孤身在外,或送别友人,感叹自己或友人身世飘零的时候,思乡念友的时候,便用征蓬来寄托心曲。
温庭筠《过陈琳墓》:“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这是一首怀古诗,实际上是借古人的酒杯,浇自己之块垒,即表面上是过陈琳墓而凭吊古人,其实是感叹自己身世遭遇,无人赏识。
陈琳以文章名世,曹操的军国檄文多出自其手,词人过古迹而思遗文,在钦慕陈琳之余,感叹自己以飘蓬之才而不为人所用,因此黯然神伤。
李商隐《无题》:“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这本是一首爱情诗,写爱情被阻隔,“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一点通”的感叹,但感叹之余,不知不觉中催促上班的鼓声已经响起,官场应差的时间到了,自己不得不象飘转不定的蓬草一样,匆匆走马兰台(任职的地方)。
作者自比转蓬,把对美好爱情的想望和对官场生涯的厌恶融合起来,抒写自伤身世的心理。
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
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徐昌图一生多次旅居在外,飘泊无定,有如飘蓬,这一次又是与友人宴别离去,顿生旅愁,所以“长恨飘蓬”。
并在词中写到烟柳、孤雁、落日等令人感伤的意象,表现一个饱经风霜的旅人的飘泊之感。
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作者以“雁”、“蓬”作比,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五处,各自飘零,各各像分飞千里的孤雁,形影相吊;又像是秋天里断根的蓬草,辞别故乡流落他方。
李白常在送别诗中采用飞蓬的意象感叹友人的身世飘零。
如: 李白《送友人》:“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诗中想像这次分别后,友人就像是孤蓬一样,万里之外,飘飞无定。
怀想之情,意在言外。
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李白为杜甫饯别,赠诗中想像两人分别后,各自会像飞蓬一样飘流远方,相见时难矣。
此情说不尽,且尽饮杯中酒,让一切离情别恨都寄予在酒中吧。
以长相思为题目的诗词
瓜州即瓜州渡,在今扬州府南,期待会合的举动白居易《长相思》赏析长相思 ·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诗文赏析】这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
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
第四句用一“愁”字,留下一些内容让读者去玩索体味。
象这一联,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即使是律诗的起联,也往往不愿意写得过于明显直遂,未知 何指,写少女醒后细品梦中的情景,必然若失:1.无题:唐代以来,皆谈钱塘景.baidu,是一种织有凤纹的薄罗;碧文圆顶。
李商隐写诗特别讲求暗示,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
“东风”句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
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
第二首,指有青碧花纹的圆顶罗帐。
第一首起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
凤尾香罗,甚至连主人公的性别与身份都不作明确交代,就越发感到失去那次机缘的可惜,而那次相遇的情景也就越加清晰而深刻地留在记忆中。
所以这一联不只是描绘了女主人公爱情生活中一个难忘的片断,而且曲折地表达了她在追思往事时那种惋惜、怅惘而又深情地加以回味的复杂心理。
起联与颔联之间,在情节上有很大的跳跃,最后一次照面之前的许多情事(比如她和对方如何结识、相爱等)统统省略了。
颈联写别后的相思寂寥。
和上联通过一个富于戏剧性的片断表现瞬间的情绪不同,这一联却是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概括地抒写一个较长时期中的生活和感情,具有更浓郁的抒情气氛和象征暗示色彩。
两句是说,自从那次匆匆相遇之后,对方便绝无音讯。
已经有多少次独自伴着逐渐黯淡下去的残灯度过寂寥的不眠之夜,眼下又是石榴花红的季节了。
“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寸相思一寸灰”,那黯淡的残灯,不只是渲染了长夜寂寥的气氛,而且它本身就仿佛是女主人公相思无望情绪的外化与象征。
石榴花红的季节,春天已经消逝了。
在寂寞的期待中,石榴花红给她带来的也许是流光易逝、青春虚度的怅惘与伤感吧?“金烬暗”、“石榴红”,仿佛是不经意地点染景物,却寓含了丰富的感情内涵。
把象征暗示的表现手法运用得这样自然精妙,不露痕迹,这确实是艺术上炉火纯青境界的标志。
末联仍旧到深情的期待上来。
“斑骓”句暗用乐府《神弦歌·明下童曲》“陆郎乘斑骓……望门不欲归”句意,大概是暗示她日久思念的意中人其实和她相隔并不遥远,也许此刻正系马垂杨岸边呢,只是咫尺天涯,无缘会合罢了。
末句化用曹植《七哀》“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诗意,希望能有一阵好风,将自己吹送到对方身边。
李商隐的优秀的爱情诗,多数是写相思的痛苦与会合的难期的,但即使是无望的爱情,也总是贯串着一种执着不移的追求,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式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
希望在寂寞中燃烧,我们在这首诗中所感受到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感情。
这是他的优秀爱情诗和那些缺乏深挚感情的艳体诗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也是这些诗尽管在不同程度上带有时代、阶级的烙印,却至今仍然能打动人们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起第一首,第二首更侧重于抒写女主人公的身世遭遇之感,写法也更加概括。
一开头就撇开具体情事,从女主人公所处的环境氛围写起。
层帷深垂,幽邃的居室笼罩着一片深夜的静寂。
独处幽室的女主人公自思身世,辗转不眠,倍感静夜的漫长。
这里尽管没有一笔正面抒写女主人公的心理状态,但透过这静寂孤清的环境气氛,我们几乎可以触摸到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感觉到那帷幕深垂的居室中弥漫着一层无名的幽怨。
颔联进而写女主人公对自己爱情遇合的回顾。
上句用巫山神女梦遇楚王事,下句用乐府《神弦歌·清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意思是说,追思往事,在爱情上尽管也象巫山神女那样,有过自己的幻想与追求,但到头来不过是做了一场幻梦而已;直到现在,还正象清溪小姑那样,独处无郎,终身无托。
这一联虽然用了两个典故,却几乎让人感觉不到有用典的痕迹,真正达到了驱使故典如同己出的程度。
特别是它虽然写得非常概括,却并不抽象,因为这两个典故各自所包含的神话传说本身就能引起读者的丰富想象与联想。
两句中的“原”字、“本”字,颇见用意。
前者暗示她在爱情上不仅有过追求,而且也曾有过短暂的遇合,但终究成了一场幻梦,所以说“原是梦”;后者则似乎暗示:尽管迄今仍然独居无郎,无所依托,但人们则对她颇有议论,所以说“本无郎”,其中似含有某种自我辩解的意味。
不过,上面所说的这两层意思,都写得隐约不露,不细心揣摩体味是不容易发现的。
颈联从不幸的爱情经历转到不幸的身世遭遇。
这一联用了两个比喻:说自己就象柔弱的菱枝,却偏遭风波的摧折;又象具有芬芳美质的桂叶,却无月露滋润使之飘香。
这一联含意比较隐晦,似乎是暗示女主人公在生活中一方面受到恶势力的摧残,另一方面又得不到应有的同情与帮助。
“不信”,是明知菱枝为弱质而偏加摧折,见“风波”之横暴;“谁教”,是本可滋润桂叶而竟不如此,见“月露”之无情。
措辞婉转,...
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蓬草:是一种很小很轻的草,随风四处飘转,所以,在古代诗歌中,常以它来比喻飘零的生活.如:“征蓬”,即飞蓬,飞向远方的蓬.在古诗文中,“征蓬”就象征着天涯游子.游子离开家乡,客居外地,恰似蓬草断根;游子行无定点,居无定处又如同蓬草的飘泊无依,所以,一般来说,当诗人孤身在外,或送别友人,感叹自己或友人身世飘零的时候,思乡念友的时候,便用征蓬来寄托心曲.例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古诗词里都有什么草?例如蓬草,芳草.
蓬:本义即蒿草,蒿草是菊科植物,种子具有像蒲公英种子那样的颖毛,可以随风飘逝,表示一种漂泊的状态。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蒿草长在麻丛中,自然而然就长直了。
蓬,蒿也。
——《说文》彼茁者蓬。
——《诗·召南·驺虞》桑蓬矢六。
——《礼记·内则》若纵火于秋蓬。
——《楚辞·沈江》。
注:“蒿也。
”飘萍浮而蓬转。
——潘岳《西征赋》。
转蓬(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
《后汉书·舆服志》:“上古圣人,见转蓬始知为轮。
”《文选·曹植<;杂诗>;》:“转蓬离本根,飘颻随长风。
”李善 注引《说苑》:“ 鲁哀公 曰:秋蓬恶其本根,美其枝叶,秋风一起,根本拔矣。
”唐 岑参 《送祁乐归河东》诗:“鸟且不敢飞,子行如转蓬。
”《人民文学》1977年第10期:“打击不算大,狼狈如转蓬。
”唐李商隐《无题》诗:“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引申:蓬厂(草棚);蓬窗(草窗,意为破败的窗户);蓬麻(比喻良好的学习环境);蓬转(蓬草随风飞转);蓬衡(陋室茅舍,蓬户衡门);蓬门(蓬草编成的门户,形容穷人的住家)。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杜甫《客至》
长河落日圆是出自哪个诗人的诗句
1、杜甫 贫交行 翻手作云覆手雨②, 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③, 此道今人弃如土④。
【注释】 ①贫交行:描写贫贱之交的诗歌。
贫交,古歌所说:“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
结交莫羞贫,羞贫友不成。
”贫贱方能见真交,而富贵时的交游则未必可靠。
②覆:颠倒。
③管鲍:指管仲和鲍叔牙。
管仲早年与鲍叔牙相处很好,管仲贫困,也欺负过鲍叔牙,但鲍叔牙始终善待管仲。
现在人们常用“管鲍”来比喻情谊深厚的朋友。
④弃:抛弃。
【译文】 有些人交友,翻手覆手之间,一会儿像云的趋合,一会儿像雨的纷散,变化多端,这种贿赂之交、势利之交、酒肉之交是多么地让人轻蔑愤慨、不屑一顾!可是你看,古人管仲和鲍叔牙贫富不移的君子之交,却被今人弃之如粪土。
徒步归行 明公壮年值时危,经济实藉英雄姿。
国之社稷今若是, 武定祸乱非公谁。
凤翔千官且饱饭,衣马不复能轻肥。
青袍朝士最困者,白头拾遗徒步归。
人生交契无老少, 论交何必先同调。
妻子山中哭向天,须公枥上追风骠。
2、高适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
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
【简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
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
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
”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
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
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
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3、汉乐府 箜篌谣·结交在相知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
甘言无忠实,世薄多苏秦。
从风暂靡草,富贵上升天。
不见山巅树,摧杌下为薪。
岂甘井中泥?上出作埃尘。
【鉴赏】 此诗《太平御览》引作“古歌辞”,属《杂歌谣辞》。
箜篌,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此以为题,与歌辞内容无关。
此歌似为拼合之作,前四句讲交友识人之道,后六句讲处世保身之诀。
合而言之,都是生活经验的总结,这与汉乐府中一些警世喻理之作属同一类型。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
”这二句是说知心朋友比骨肉之亲还要亲。
第一句说交朋友要交到心上,彼此心相知,这才是真正的朋友,可亲可信的朋友。
第二句是说何必骨肉之亲才算亲。
这是用骨肉之亲来与知心朋友之亲相比衬。
骨肉之亲,如不知心,亦可变成路人或仇人;相反知心朋友之亲,却可作到真正的亲。
古往今来,这两方面的事例多矣。
这两句就是这一情况的总结和概括。
“甘言无忠实,世薄多苏秦。
”这二句是说如何才能交到知心朋友。
甘言,即甜美之言。
苏秦,战国时人,善说辞,游说各国君主,皆投其所好,各有一套说辞,历史上被视为耍嘴片子的能手。
交朋友,不能只听对方甜美的言辞。
古云:“华言虚也,至言实也,甘言疾也,苦言药也。
”可见华丽之言,甘美之言,往往是虚假的,因而是“无忠实”的,对人有害的。
无忠实,即心不诚,情不真。
世薄,是说世情淡薄,即风气不好。
多苏秦,即花言巧语的人太多。
正因为世风如此,故交友特须留意,这两句是交友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概括。
以上是此诗的第一层内容,即陈说交友识人之道。
“从风暂靡草,富贵上升天。
”这两句以草为喻,草遭风吹,有的随风暂时倒下,可是风过后仍可挺起来,照样生长;有的则随风吹上天,成了暴发户,但风一停便会掉下来,成为无可依靠的弃物。
两句意思是与其追求一时的富贵,飘浮虚华,不如安于贫贱,不离本根。
二句互文见义,上句“从风”直贯下句,下句“富贵”以反义(贫贱)反绾上句,“草”则关合两句。
靡,披靡,倒下。
“不见山巅树,摧杌下为薪。
”摧杌(wù误),摧折倒下。
这两句以树为喻,君不见山头之树,所处势位高则高矣,似可傲视它树,可是一旦摧折倒下,照样被砍伐当作柴烧。
两句意思是别看有权有势者居高自傲,不可一世,一旦垮台了,也不过同薪柴一样不值几文。
“岂甘井中泥?上出作埃尘。
”这两句以井泥为喻,意思是:井中之泥岂能甘心永远沉于井底,不思出井一见天日?可是一旦到了井上,日晒泥干,风一吹便成了埃尘四处飞扬矣。
两句意思是如果不甘心沉于下层,一心想出头露面,结果也只能是如浮尘之一场空。
综合这三个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