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古代诗歌赏析的文章1500字左右

时间:2020-08-26   作者:互联网搜集整理

《归园田居》五首·陶渊明(赏析)

《归园田居》五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五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有的论者很乐于称道渊明胸中的"无一点黏着",其实,"黏着"还是有的.即以渊明辞官之际写下的《归去来兮辞》而论,不也还有"奚惆怅而独悲"之句吗 就是说,他心中总还难免有一丝惆怅之感的.真正纯净的灵魂不会是与生俱来的(尽管诗人一再宣称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而是在不断地滤除思想杂质的过程中逐渐变得澄澈的.

正如一个人不愿触及心中的隐痛那样,诗人在《归园田居》中也很不愿意提及刚刚从其中拔脱的污秽官场."误落尘网中",就很有点引咎自责的遗憾意味.而"一去三十年",是指自己从29岁"投耒去学仕",到41岁"我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几折腰"而辞去彭泽县令这宦海沉浮的十三年.然而,今天毕竟如愿以偿了,此刻的心情也就豁然,释然了.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其中洋溢着一种故园依旧,"吾爱吾庐"的一往深情."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檐后榆柳树影婆娑,浓阴匝地,习习清风平息了诗人心中的焦虑.眼前桃李花荣实繁,弄姿堂前,唤起诗人心中多少欢欣.诗人在同无知的草木交流着感情.极目远眺,炊烟融入暮霭,侧耳谛听,依稀听得犬吠鸡鸣.眼前堆案盈几的文牍案卷不见了,代之以心爱的"清琴""异书".嵇康把"人间多事,堆案盈几","宾客盈坐,鸣声聒耳,嚣尘臭处,千变百伎"(《与山巨源绝交书》)视为不堪为官的理由.诗人在这里,也似在有意无意之间地用了"尘杂"这个字眼.他告诉我们,从前苦于应对"尘网"的一切,都没有,也不会再有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确有点儿"虚室"之感;但虚中有实,他重新开始了完全由自己来安排,支配的生活.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久"与"三十年"相映,"樊笼"与"尘网"相映,"自然"与"性"相映,而以一"返"字点明了"魂兮归来"的乐趣.是的,官场消蚀了自己的半生,玷污了自己的"清节",而今天,苦尽甘来,诗人终于得到了欣慰的补偿.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我看这两句都应该倒过来理解:"为了罕见人事,我才来到野外,为着免于酬酢,我才住进了僻巷".须知,这不是客观的叙述,而是主观的选择啊.诗人从官场退居到"野外",从"野外"退处到"穷巷","白日掩荆扉",又冥坐室中,"对酒绝尘想".层层防范,躲避尘世唯恐不远,屏绝交游唯恐不及,屏弃俗虑唯恐不尽.诗人是不是太孤寂了,以至有些不近人情呢 不,诗人仿佛要有意消除人们这种错觉,而为我们展开了自己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他虽无"三径"之设,却自有同道频繁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他们共有一个心爱的话题.

乡间的生活是简朴甚至贫困的,清静甚至寂寞的.但是,也正是这样的环境,使人们获得了共同的语言,培育起一种朴质真挚的感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移居》)诗人不惜一身清苦,儿辈"幼而饥寒"(《与子俨等疏》),而孜孜以求的,正是这种天地间的真情.

新的生活要从以躬耕洗雪身陷宦海的耻辱开始.也许是官身束缚,体质有所下降的缘故,也许是久别田园,农艺有些荒疏了吧,"草盛豆苗稀",耕耘欠佳.这里流露出来的是一种自惭,自勉之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仅从时间上看,也可见诗人决心之大,用力之勤.他清除"荒秽",也是清除心中的杂念.除去了杂草,心中也就宽慰了一些,见出我还是那个"性本爱丘山"的我,还是那个乐于为农,也能够为农的我.荷锄夜归,心情傲然,举头仰望,皓月当空,诗人很像一个凯旋的士兵.辛苦是有的,但正是这辛苦的劳作使他获得了心灵的极大满足.

诗的第四首同第五首实际是一首诗的前后两个部分.诗人怀着意满志得,甚至是带点炫耀的心情造访故友.子侄与俱,笑语不断,披榛寻径,健步而前.他要同故友共忆时岁月,向他们倾诉心曲,同他们畅饮几杯……然而,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的残破景象,听到的是故友"死没无复余"的噩耗.一向通达的诗人也不禁陷入了"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的深沉哀伤之中.

所以,第五首写归来,"怅恨独策还",虽仍有子侄跟随,诗人却不愿多言,形同孤雁,踽踽"独"行;"崎岖历榛曲",一任小径上的灌木丛牵掣他的衣衫.诗人"怅恨"什么呢 惆怅的是人生必然的幻化,恼恨的是自己的不悟.如果早离官场,多同故友相聚些时日,不就实际上最大限度地推迟了这一悲剧的降临

那么,诗人又是如何从这种怅恨的心情中解脱出来的呢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也许是因为访友不得的余哀,也许是因为旅途的困顿劳乏,诗人在溪涧边坐下来小憩片刻.这溪水清澈见底,直视无碍;濯足水中,顿时,一股凉意流遍全身,也使他从纷繁的思绪中清醒过来.他仿佛又从悲哀的幻梦中回到了现实中来.我不是到底归来了么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人生固然短暂,我不是还有所余无多的宝贵时日 昔人固已凋零,我不是还有许多"披草共来往"的友人

从"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来看,诗人显然已经抹去了笼罩心头的不快的阴云.酒以陈为美,而"新熟酒"一词,一是说明家无余财,二也在点明诗人此刻"喝酒如狂"的迫切心情.这不禁使我想起诗人所著《晋故征西大将军孟府君传》一文中那段有趣的对答:

"(桓)温尝问君(孟嘉):'酒有何好,而卿嗜之 '君笑而答曰:'明公但不得酒中趣尔.'"

如果我们此刻问渊明:"酒有何好,而卿嗜之 "想来他也定会回答我们"但不得酒中趣尔".是啊,这"酒中趣"太丰富,太玄妙了:它消除了诗人一天的疲劳;它排解了访友不得的余哀;它使诗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趣;使诗人重又乐观起来,达观起来;它也加深了诗人同邻曲的理解和感情.主客俱欢,频频举觞;暮色降临,诗人胡乱燃起荆柴,学一个"秉烛夜游".满屋烟火之气不仅不使人感到穷酸,反而平添了热烈亲切的气氛.什么人生如寄之悲,什么故旧凋零之叹,一霎时都悄悄地消融在这人生真谛的通达领悟之中了.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新的一天开始了,而刚刚开始的新生活不也正如这旭日一般灿烂 这两句是全诗传神的点睛,是乐章的主旋律,是生活的最强音.

通观五首,官场污秽,而终获补偿的欣慰;生活贫困,却有亲朋的挚情;农事辛苦,而得心灵的满足;人生短暂,乃有人生真谛的彻悟.真个是"何陋之有" 这样,诗人就把整个隐居生活,不,整个人生的乐趣,包容到他浑涵汪洋的诗情中去了.这是一种高度的概括,也是一种深刻的揭示.正是在这种同污秽现实截然对立的意义上,《归园田居》达到了完美和谐的艺术意境,开拓出一片"浩浩落落"的精神世界.

诗人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的心中也不是消弭了一切矛盾的静穆世界.诗人的可贵之处在于,在与世族社会相对立的理想田园世界中,他终于发现了自己人格的尊严,朋友的挚情,无地位尊卑,无贫富悬殊差别的人际关系,无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人生理想.这是陶诗思想意义的集中反映,也是陶诗平实,质朴,清新,自然风格的源泉.

他描绘的是常景.茅舍草屋,榆柳桃李,南山原野,犬吠鸡鸣,这些在高贵的世族文人看来,也许是难登大雅的,诗人却发现了蕴含其中的朴质,和谐,充满自然本色情趣的真美.

他抒发的是真情.他不是以鉴赏者那种搜奇猎异,见异思迁,短暂浮泛的感情去玩赏,而是以一种乡土之思去体察,去颂赞.所以,他的感情执着,浑厚,广阔,专注.周围的一切都是他生活中无言的伴侣,启动他心灵深处的共鸣.

他阐释的是至理.他理解到的,就是他付诸实施的.他耿直,不孤介;他随和,不趋俗.他从不炫耀,也无须掩饰.辞官场不慕清高,本"性"难易也;乐躬耕为的使心"愿无违";避交游只图弃"绝尘想";悲人生,因为他留恋这短暂,充实的生活."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五柳先生传》)我写我心,仅此足矣.

他拣选的是"易"字.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枯燥的数字一经他化入诗中,就被赋予无限活泼的生命力.一般地说,计数不确是乡里人的一种习惯;特殊地说,它不也正表现出诗人辞官以后那心境的散适澹泊

"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远村隐约迷茫,而诗人久久地伫立凝望,不正见出那心理上的切近 炊烟袅袅,天宇苍茫,这同诗人大解脱之后那种宽敞的心境是多么和谐.王维也很企慕这种意境,《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诗云:"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惜乎刻意的观察终不及渊明无意中的感受,斟酌的字眼儿也有逊于渊明用字的浑朴天然.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词因景设,意随词转,暗暗传出心境的微妙变化,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足当"行云流水"之誉.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这一"招"多么传神!足不出户,隔墙一呼,而知邻曲必不见怪,招之即来.相形之下,反觉"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之为繁缛了.

他如: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之喻,何等灵动贴切.

至若"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诸句,风韵天然,如谣似谚,几与口语无异.

刘勰《文心雕龙·练字》云:"自晋来用字,率从简易,时并习易,人谁取难."但真正练易字而臻于化境者,其唯渊明乎!

常景,真情,至理,易字,这就是渊明的艺术情趣,这就是渊明一生的艺术写照.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这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如果诗人当年围绕安史之乱的前前后后写一部回忆录,是不妨用它来题卷的.

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杜甫初逢李龟年,是在“开口咏凤凰”的少年时期,正值所谓“开元全盛日”.当时王公贵族普遍爱好文艺,杜甫即因才华早著而受到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延接,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而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既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也往往是特定时代的标志和象征.在杜甫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几十年之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这时,遭受了八年动乱的唐王朝业已从繁荣昌盛的顶峰跌落下来,陷入重重矛盾之中;杜甫辗转漂泊到潭州,“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晚境极为凄凉;李龟年也流落江南,“每逢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明皇杂录》).这种会见,自然很容易触发杜甫胸中本就郁积着的无限沧桑之感.“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诗人虽然是在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这两句下语似乎很轻,含蕴的感情却深沉而凝重.“岐王宅里”、“崔九堂前”,仿佛信口道出,但在当事者心目中,这两个文艺名流经常雅集之处,无疑是鼎盛的开元时期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的渊薮,它们的名字就足以勾起对“全盛日”的美好回忆.当年出入其间,接触李龟年这样的艺术明星,是“寻常”而不难“几度”的,现在回想起来,简直是不可企及的梦境了.这里所蕴含的天上人间之隔的感慨,是要结合下两句才能品味出来的.两句诗在迭唱和咏叹中,流露了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恋,好像是要拉长回味的时间似的.

梦一样的回忆,毕竟改变不了眼前的现实.“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风景秀丽的江南,在承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作快意之游的所在.如今自己真正置身其间,所面对的竟是满眼凋零的“落花时节”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落花时节”,象是即景书事,又象是别有寓托,寄兴在有意无意之间.熟悉时代和杜甫身世的读者会从这四个字上头联想起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却又丝毫不觉得诗人在刻意设喻,这种写法显得特别浑成无迹.加上两句当中“正是”和“又”这两个虚词一转一跌,更在字里行间寓藏着无限感慨.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一位老歌唱家与一位老诗人在飘流颠沛中重逢了,落花流水的风光,点缀着两位形容憔悴的老人,成了时代沧桑的一幅典型画图.它无情地证实“开元全盛日”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一场翻天复地的大动乱,使杜甫和李龟年这些经历过盛世的人,沦落到了不幸的地步.感慨无疑是很深的,但诗人写到“落花时节又逢君”,却黯然而收,在无言中包孕着深沉的慨叹,痛定思痛的悲哀.这样“刚开头却又煞了尾”,连一句也不愿多说,真是显得蕴藉之极.沈德潜评此诗:“含意未申,有案未断”.这“未申”之意对于有着类似经历的当事者李龟年,自不难领会;对于后世善于知人论世的读者,也不难把握.象《长生殿.弹词》中李龟年所唱的:“当时天上清歌,今日沿街鼓板”,“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凄凉满眼对江山”等等,尽管反复唱叹,意思并不比杜诗更多,倒很象是剧作家从杜诗中抽绎出来似的.

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逢”之间,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尽管诗中没有一笔正面涉及时世身世,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读者却不难感受到给唐代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繁荣带来浩劫的那场大动乱的阻影,以及它给人们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心灵创伤.确实可以说“世运之治乱,华年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孙洙评).正象旧戏舞台上不用布景,观众通过演员的歌唱表演,可以想象出极广阔的空间背景和事件过程;又象小说里往往通过一个人的命运,反映一个时代一样.这首诗的成功创作似乎可以告诉我们:在具有高度艺术概括力和丰富生活体验的大诗人那里,绝句这样短小的体裁究竟可以具有多大的容量,而在表现如此丰富的内容时,又能达到怎样一种举重若轻、浑然无迹的艺术境界.

杜牧——《清明》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甚至时有“疾风甚雨”.但这日的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这也正是春雨的特色.这“雨纷纷”,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的;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竭力形容那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平添了一层愁绪.因而诗人用了“断魂”二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情在景中、景即是情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接着写行人这时涌上心头的一个想法: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路的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不,不如说是包括了“音乐”.读者欣赏了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的“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然而这里不可拘守此义.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近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诗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的闻讯而喜,怎样的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的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的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付与读者的想象,为读者开拓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地方吧!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一个晴朗的秋天的傍晚,诗人独自登上了谢公楼.岚光山影,是如此的明净!凭高俯瞰,这“江城”简直是在画图中似的.开头两句,诗人把他登览时所见景色概括地写了出来,总摄全篇,一下子就把读者深深吸引住,一同进入诗的意境中去了.严羽《沧浪诗话》云:“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指的就是这种表现手法.

中间四句是具体的描写.这四句诗里所塑造的艺术形象,都是从上面的一个“望”字生发出来的.从结构的关系来说,上两句写“江城如画”,下两句写“山晚晴空”;四句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又是有层次的.“两水”指句溪和宛溪.宛溪源出峄山,在宣城的东北与句溪相会,绕城合流,所以说“夹”.因为是秋天,溪水更加澄清,它平静地流着,波面上泛出晶莹的光.用“明镜”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的.“双桥”指横跨溪水的上、下两桥.上桥叫做凤凰桥,在城的东南泰和门外;下桥叫做济川桥,在城东阳德门外,都是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的建筑.这两条长长的大桥架在溪上,倒影水中,从高楼上远远望去,缥青的溪水,鲜红的夕阳,在明灭照射之中,桥影幻映出无限奇异的璀灿色彩.这哪里是桥呢?简直是天上两道彩虹,而这“彩虹”的影子落入“明镜”之中去了.读了这两句,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诗人另一名作《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者同样是用比拟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同样用一个“落”字把地下和天上联系起来;然而同中有异,异曲同工:一个是以银河比拟瀑布的飞流,一个是用彩虹写夕阳明灭的波光中双桥的倒影;一个着重在描绘其奔腾直下的气势,一个着重在显示其瑰丽变幻的色彩,两者所给予人们的美感也不一样,而诗人想象的丰富奇妙,笔致的活泼空灵,则同样使人惊叹.

秋天的傍晚,原野是静寂的,山冈一带的丛林里冒出人家一缕缕的炊烟,橘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黄,呈现出一片苍寒景色,使人感到是秋光渐老的时候了.

我们不难想象,当时诗人的心情是完全沉浸在他的视野里,他的观察是深刻的,细致的;而他的描写又是毫不粘滞的.他站得高,望得远,抓住了一刹那间的感受,用极端凝炼的形象语言,在随意点染中勾勒出一个深秋的轮廓,深深地透漏出季节和环境的气氛.他不仅写出秋景,而且写出了秋意.如果我们细心领会一下,就会发现他在高度概括之中,用笔是丝丝入扣的.

这结尾两句,从表面看来很简单,只不过和开头二句一呼一应,点明登览的地点是在“北楼上”;这北楼是谢朓所建的,从登临到怀古,似乎是照例的公式,因而李白就不免顺便说一句怀念古人的话罢了.这里值得注意是“谁念”两个字.“怀谢公”的“怀”,是李白自指,“谁念”的“念”,是指别人.两句的意思,是慨叹自己“临风怀谢公”的心情没有谁能够理解.这就不是一般的怀古了.

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之后,政治上一直处于失意之中,过着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客中的抑郁和感伤,特别当摇落秋风的时节,他那寂寞的心情,是可以想象的.宣城是他旧游之地,现在他又重来这里.一到宣城,他就会怀念到谢朓,这不仅因为谢朓在宣城遗留下象叠嶂楼这样的名胜古迹,更重要的是因为谢朓对宣城有着和自己相同的情感.当李白独自在谢朓楼上临风眺望的时候,面对着谢朓所吟赏的山川,缅怀他平素所仰慕的这位前代诗人,虽然古今世隔,然而他们的精神却是遥遥相接的.这种渺茫的心情,反映了他政治上苦闷彷徨的孤独之感;正因为政治上受到压抑,找不到出路,所以只得寄情山水,尚友古人;他当时复杂的情怀,又有谁能够理解呢?

毛泽东诗词鉴赏的论文1500字以上

2006年9月9日,是毛泽东逝世三十周年。

主席生前有大量的诗词发表,有律诗,有词,有骈文,气势雄浑,想象瑰丽。

俗话说,诗言志,歌咏言。

我力图把毛主席作为一个普通人,按照时间顺序,体察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思考他当时的心态,结合该历史环境下的作品,揣摩他的心路历程。

毛泽东的诗作跨越大半个世纪(1915-1973),而其本人的传奇经历就是一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和新中国的建设史。

我的论文以其诗词为线索,点评某些重要历史事件,当然,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诗词本身,历史只是作为环境因素,解释作者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

中国古体诗词可以粗划为写实和写意两种,也就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杜甫和李白分别是其杰出的代表。

写实者忧国忧民,有不少叙事诗流传于世,而写意者多歌颂祖国伟大山川,李白更是做了个梦都能写出《梦游天姥吟留别》。

我个人认为,毛主席的诗词作品很难简单划归其中某一类。

首先,毛窒息的诗词基本都是基于其革命历程中的重大事件,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背景;然而,诗人思想丰富,言辞华丽,豪气冲天,又有浪漫主义的显著特征。

比如说,解放战争中,我军攻占南京后(49年4月),诗人一定很为自己一手指挥的这部交响曲而自豪,信笔写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类似作品很多。

我认为,毛主席的诗词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乐观向上,气势磅礴,对应于“写实”和“写意”,毛可以称为“写势”,当然,这“势”不是空的,唬人的,而是多基于现实历史事件。

比如《长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可以说,诗人本身就是伟大的历史制造者,然后用诗歌来表现革命英雄主义豪情。

按照历史顺序读毛窒息的诗词,就可以深刻体会到作者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我甚至觉得,毛窒息是一个性格十分率真、秉性大大咧咧的人,很难与国家元首的严谨、刻板、循规蹈矩联系起来,这一点在诗词中表现尤其强烈。

而贯穿这几十年的一个骨干精神,就是乐观与自信,或许这也是其能成就伟大事业的必备素质。

总之,诗词中的毛泽东,有时性格细腻(但从不伤感),有时豪放甚至霸道,反映了其性格中丰富、多侧面的特点。

下面我分三个历史时期,来剖析毛通过诗词表现出来的东西。

(—)遵义会议以前 1923年4月,湖南省长赵恒惕下令通缉“过激派”毛泽东,时年毛30岁。

大凡伟人,多少都有点儿“前科”,比如列宁就曾三次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又三次越狱跑了出来。

毛离开长沙去武汉,转上海,然后赴广州参加六月的中共三大,直至二四年秋才回湖南搞农运。

当时已经与杨开慧结婚,跟妻子分别的时候,“热泪欲零还住”,“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

注意,这在毛的诗词中是绝对的儿女情长了,从那之后,我只记得另一次流泪是“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蝶恋花,答李淑一》,竟然也是为了杨开慧!(“我失骄杨君失柳”)可见结发夫妻感情深厚。

毛泽东的一生,自从杨开慧被杀,就注定他再也寻找不到那种纯洁的爱情,因为他已经确立了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后来的妻子很难说有多少其他的或者崇拜或者功利的因素。

毛的一生,从个人和家庭角度,无疑是巨大的悲剧(幼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但是,他以个人的悲剧,成就了中国多少家庭的圆满,这就是伟人给我们留下的财富。

索萨有一篇作品,《为历史负重的人》,抄录如下: 有一类人,他们注定是要为历史负重的。

在他们自己的时代,这一类人是最痛苦的人。

他们多半是些有信仰的人,而且“过于”真诚,“过于”忠实于自己的信仰。

善引导他们超越历史,接近了真,他们因此与时代格格不入。

这一切酿成了他们个人的悲剧,却挽救了历史。

由于他们的出现,历史才没有成为一条肮脏的河,历史才成为一首久远的歌。

毛泽东脍炙人口的佳作《沁园春长沙》作于1925年,当年他32岁。

在一个怎么说也不算特别年轻的阶段,他竟“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还要“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我倒宁愿把这理解成是诗人的战斗宣言。

毛的一生,正是凭借着这种书生意气和四射的激情,推动着中国的发展。

这首沁园春是典型的比兴的手法,上阙写景充分烘托气氛,下阙言志表明心迹。

其实,《沁园春雪》也是这个套路,更早期的著名作品当属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沁园春这个词牌写了几百年,恐怕找不出超越这两首的。

毛的不少作品,即使放在唐宋时期也绝对是洛阳纸贵的佳作;在明清之后的古体诗词成就中,我认为毛主席当属第一人。

在上下阙的过渡上,毛主席匠心独具。

在几句瑰丽的景色描写后,是一句振聋发聩的诘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然后自然通过百侣曾游过渡到同学少年。

相比之下,《沁园春雪》的衔接恐怕更出色一些。

读毛的诗词,我一直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他在前行的道路上是否徘徊犹豫过,是...

求古代诗歌赏析的文章1500字左右

求一篇1500字左右的中国美术作品赏析

赏析 在”扬州八怪”中,金农为首屈一指的领头人物.他并不精于画技,却又什么都画,其强项墨梅以及由此生发的双钩兰花\墨竹等不说,蔬菜\水果\鳞介\荷花\芍药,甚至山水\鞍马\人物,几乎是无所不涉及.本不怎么会画画的金农,于画画有出奇的胆量,原因有二:一是当时的文坛上金农的诗文名声显赫,金农的书法,尤其是隶书和他独创的”漆书”,也令人仰慕不已,这要归功于他画外的修养与高超的绘画造诣.出重金求购的金农巨商们,不在乎他画什么,怎么画和画得如何,这都成全了金农的心有所思,手有作为,不存顾忌地把自己的心境\情绪\性格\品味一一真切地移入纸上.二是他有几位颇能画画的捉刀手{主要是他的学生落聘}.纵观金农的画作,凡是奇崛冷峻\生拙朴实的,均是他的亲笔.而略有眼板\熟里夹生的那些,则是代笔.有趣的是:这幅金农的,是赠友之作,不为换金乞米,没有必要倩人捉刀.自画像的难度,要高于一般的人物画.平时不作肖像画的金农,在形似上步履蹒跚的金农,竟然达自己肖像的主意,他对绘画的无所顾忌可说到了极致.是金农七十三岁的作品,.屈指算来,他涉入画坛,已二十年有余了,尽管不计较画法上的得失,这二十多年的涂抹,也应存些经验,懂些门道,能画出些摸样来了.他取侧而避正,是从易弃难的经验,他就简而去繁,用纯粹的白描,发挥笔法和概括力强的优势,是扬长舍短的门道.虽然头部比例和身首的比例失调,头部的结构也不准确,眉\眼\鼻\嘴颚以及须髯的各部件有拼凑的痕迹,握杖的手更是生疏得无形可言,但由于种种失调\种种不准确,倒是端正了情趣-------金农特有的生拙生钝趣;由于是拼凑,出现了貌略似而神相合的境界----气韵生动.此图的白描手法高明,变化细微,这正是他多年修炼的铁线篆笔在画上的反映,线条细劲空灵,刚中见柔,柔中有刚,可口允可咀,耐人寻味.漆书长跋,在说了一大段历代肖像的故事后,转入字画像,说自己”用水墨白描法为写三朝农民七十三岁像,衣纹面相,作一笔画.陆探微,吾其师之.图成远寄乡之旧友丁钝丁隐君.隐君不见余近五载矣!能不思乎?他日归江上与隐君杖履相接高呼揽胜,验吾衰容,尚不失山林气象也'.文字情真意切.丁钝丁即篆刻西冷八家之首的丁敬,是金农的同乡密友....

关于诗歌鉴赏的论文

虞美人宋。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徐州人。

曾存词集,已失传。

现存词四十六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

虽然存量不丰,但是李煜已可以凭这些不朽词作流传于文坛了。

李煜的词可分为两个阶段两种风格,初期他的词作极尽绮丽奢华之能事,可以说是柳永等人柔词风格的始祖,但是当他沦为亡国之君被软禁之后,李煜的词风大变,此变并非形式之变而是内涵之变。

这首《虞美人》便是作于他被囚之时,也是这种变化最显著之作。

整首词可分为两段鉴赏,前三句为首,末一句为尾。

且看前三句,“春花秋月”,单是这四个字已足可引发多少词人的无限遐思了,但是在此词首句却直言到“何时了”,并用“往事知多少”来表达了对现时美景的不屑。

次句先言“小楼”再忆“故国”,即便是报春信的东风,对于身在孤狭小楼身受软禁的作者也不过是掠过心尖的一丝寒意,更是让他有了“不堪回首”之念。

既思起故国,自然想起当年“雕栏玉砌”的华美宫室和秀美“朱颜”,故国无恙可叹物是人非,怕是自己终生也无福消受了。

前三句中,作者眼观美景思及己身,心中不免油然而生亡国之叹感慨之悲,但是仔细的分析李煜所思所念,却尽是当年避居江南割据一方之时的奢靡享乐,他所惆怅的并不是国破家亡,而是无法再享纸醉金迷的荣华。

一个亡国之君身处桎枯之中感悟的不是失国之痛却是这些东西,李煜确实不是做国君的材料,若不是他在文艺上的天赋,怕是可与刘禅比肩了。

且不论他的思绪是否符合为君之道,此词的最末一句可说是千古绝唱,此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几乎是李煜毕生词作的精华所在。

这一句以水喻愁,含蓄地将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与滔滔水势联系在一起,既富哀怨亦蕴大气,让人不由自主的陷入了这奔涌而出的忧郁之中。

同是以水喻愁的诗句,刘禹锡的“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的“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李煜于此一句中虽仅仅展示了他无尽忧愁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但使读者从中取得了心灵上的呼应,人的愁思固然内涵各异,但都可借用此句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

谁到忧愁之时不是觉得这愁苦便如滔滔巨浪劈面而来,无可抵挡呢?李煜于词尾的扪心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无怪此词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对于李煜此人,作为政治家他是完全的失败,但是作为文学家他却得到后世景仰,正如后人的评价:“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由李煜,我所想的却是政治与文艺的关系。

李煜的词,绝少有忧国忧民的政治理念,他只讲求词的本身的美感,断不会为强言国事而打破词韵平仄(这也是我不喜辛词的原因之一),因此他的词篇篇美仑美奂,都是艺术上的精品。

这种思想便是“为艺术而艺术”,这才应该是艺术者的最高理念。

文为什么一定要“载道”呢?艺术的历史远比政治要早,人类尚在朦胧时便已知道了用舞蹈表达情感,说艺术出现是为政治服务那完全是狡辩。

艺术的作用应该是表达人心中最真切的情感而不是表现代表着人性丑恶的政治,如果要在艺术中强加上沉重的主题,这“艺术”已不是艺术,而已沦为了丑陋的工具。

倘若李煜的词里通篇是悲亢亡国之痛或是感慨不能与天下争,那么今世艺术史上的李煜,就不过是一个三流的爱国词人罢了。

这首《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在被俘两年后写成的。

相传他作此词后命歌妓在七夕之夜反复吟唱,宋太宗知此事后立即就赐酒将他毒死。

? 作者能诗能画,只可惜政治上无所成就。

本是一国之君,只因一个黄袍加身的后周叛臣便落得个“肉袒以降”成为一介阶下囚。

七夕之夜,看汴京车水马龙,自己被囚寓中,回首往事怎能不叹道“问君能有几多愁?”? 春花秋月何时了?这是作者慨叹时光太慢。

大概是俘前宫里浮华生活使他不思进取。

? “往事知多少”长叹一声,开始回忆往事的美好。

李商隐有诗云“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只为慨叹去日美好,来日不多,美好的往事只能成为追忆,当时却只是惘然虚度。

?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陆游《钗头凤》)冰凉的东风吹破寄身的小楼也吹破作者思旧的美梦。

七夕之夜,正是群星闪烁,人间欢笑何多。

离开金陵(南京)来到汴京(河南开封),昔日贵为一国之君,而今只有抬头看看天下共有的一轮明月,思念故都。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思乡的人的诗词中总因月而起思乡之情。

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苏轼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而李煜的“月明中”与以上二人不同,李白是潇洒,苏轼豪放而豁达,李煜剩下的只有凄清与无奈。

他乡与故乡,可能唯一相同的只有月亮。

故国只能回映在汴...

请介绍几本有赏析古诗词、语言优美的作品

你可以去找找一个叫江湖夜雨的人写的书,安意如的《当时只道是寻常》好多内容是抄袭江湖夜雨的,还因为这个打过官司。

而安意如能看的也就只有《当时只道是寻常》能看,其后的就别看了吧。

最遗憾的是,就是《当时只道是寻常》里面好多纳兰词都跟原本有出入,也就是说是错的,你要是喜欢纳兰词,最好买本《纳兰词笺注》来看。

有本写李煜词的书叫《最是寻常梦》,还不错,因为我喜欢李煜所以买来看的,看过好几遍还没有看腻,说明这书还可以。

再有就是专门讲诗词的一些书,如果你喜欢诗词,那你看看叶嘉莹教授的一些书,叶嘉莹教授讲得非常好。

其实我想跟你说的是,古诗词的赏析,如果要写实且正确,就不可能过分的语言优美,语言优美的都有藻饰太平的意味在里面,加入了作者本身过多的主观联想和主观臆断,对你本身绝对没有任何好处。

而你如果要提高写作能力,要文笔好语言优美的书,则不必找写古诗词的,现当代的散文名家不少,或者直接看古代作品就好了,难道纳兰容若的词本身的意韵还不如安意如那小妮子的几笔勾勒?倘若真不如,那他纳兰容若也不会这样受人推崇芳泽千古了。

也许我说的话不太好听,但是我能保证是对的,因为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我只是希望能帮到你,为中国语言文化贡献一点微薄之力~

《繁星春水》读后感1500字

我要点评的是繁星春水中的通讯2 我想作者写这篇通讯是为了拉进她自己与孩子们之间的关系。

作者使用开门见山的守法开头,大概是为了不让读者感到厌烦。

所以我就抱着“不感到厌烦”的心态开始读这篇通讯。

故事讲述的是在一天夜里,作者看到在地上的一只小鼠,便下意识的用书盖住了它,这时虎儿扑了过来把他叼走了。

那只老鼠是那么小而且不知世上险恶,它并没有跑,所以就被吃了。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作者的惊慌引起的,所以作者开始内疚、悔恨自己。

令我感到非同一般的是作者在记叙这不到一分钟的一小件事时竟用了四百多字,令人赞叹啊! 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忏悔之心,作者爱戴万物,更恨不爱戴万物的人,一件小事便能判断一个人的品德啊! 孟子认为,仁爱之心人人都应该具备,它更是政治成功的保障。

仁爱的思想,对维系社会秩序,调节人际关系,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读《繁星春水》有感 《繁星春水》是大作家冰心的诗歌集,里面的内容是冰心平时随便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

这两本书含蓄隽永、富于哲理,很受大家的欢迎,因此成了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书目。

“聪明人,抛弃你手里幻想的花吧!她只是毫无缥缈的,反分却你眼底的春光。

”诗歌集里,我最欣赏的就是这首诗了。

我从前就是个爱幻想的人,天天沉迷于对未来的幻想,而不能明智地改善现在。

我小时都会幻想自己的未来多么的成功,多么一帆风顺、无与伦比,但那仅仅就是幻想中的开得一朵尤其艳丽而遥不可及的花儿,不是现实,我那时学习就是因为“爱想而不爱做”变得一点也不用心,成绩也是日益地跟不上。

天天幻想,很多时候会与难得的大好机会擦肩而过,我记得是我二年级的时候,数学计算比赛,其他同学全都跃跃欲试,积极准备着,而我却想象自己一定会有好成绩,到了比赛时,一看试题,就傻眼了,大部分同学都上榜了,我却一鼻子灰,那时是追悔莫及呀!喜爱幻想,而没有一点意向想努力去争取现时中真正香味扑鼻的花,那就只是一场毫无意义的白日梦!我们都应该把幻想的花扔掉,去摘真的鲜花! 冰心的诗也带着一丝愁绪,却更加能体现诗中的含义,同时也鞭策着人们。

如这首: 老年人对小孩说: “流泪罢, 叹息罢, 世界多么无味呵!” 小孩笑着说: “饶恕我, 先生! 我不会设想我所未经过的事。

” 小孩子对老年人说: “笑罢, 跳罢, 世界多么有趣啊呵!” 老年人叹着说: “原谅我, 孩子! 我不忍回忆我所已经过的事。

” 我读了这首诗,真想成为里面那热爱生活、天真烂漫的孩子。

那老人,他没有快乐的从前,到了老年,已经衰老,想到以前的事,只有一个词“不堪回首”。

因为他没有细心仔细地观察社会,所以很无聊。

我不想成为他,我也曾觉得世界很无聊过,每天做同样的事,太乏味了,但只要你看得远一些,你就会觉得世界多美好、充满期待,我相信,诗中的小孩,等他到了老年,他一定会有很多美好的回忆! 我其实不喜欢看诗,但冰心的这本《繁星春水》让我改变了,诗中的意境与精髓一定能让让你回味、赞叹! 《繁星春水》有感 这是我完整地读过第一篇现代诗文,也是第一次读到冰心的作品,更是第一次读到《繁星春水》这篇动人的大作,读完之后,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忽然在我的脑子里晃动。

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我从小就听说的名字——冰心写的。

在小的时候,家人天天跟我讲冰心奶奶的故事,可是我一直都没有机会看她的作品,那时的我还只懂得什么叫古诗,还不清楚现代诗的格律与古诗词的韵律有什么区别。

有一次,我偶然看到了《繁星春水》这篇文章,我才知道现代诗比古代诗更生动上口,给人的情趣更高。

在不知不觉中我便迷上了现代诗。

不信,您就听我说一说《繁星春水》这篇文章吧! 我们先看一看这一段话:繁星闪烁着——深蓝的空中,何曾听得见他们的对话? 沉默中,微光里,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短短的几句,却勾勒了一幅清幽、明丽、自然和谐的图画。

而且,作者的想象力是这样的神奇美妙,那冷冷的夜空中无情感的星星尚能互相赞颂,作者十分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对“人类之爱”的追求。

你们看一句这么短的诗,可以体现出一种这么伟大的精神,想必冰心奶奶在写时,必定苦心思考了一番。

这还不算什么呢,你们再看这几句: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寥寥几句,赞扬了最崇高、最无私的母爱。

她热诚赞美母爱。

对母亲表示了由衷的感激之情。

整体联想自然,读来委婉柔和。

在《春水》中,有那么一段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春从微绿的小草里和青年说:‘我的光照临着你了,从枯冷的环境中创造你有生命的人格罢!’”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告诉人们革命胜利的曙光已经来临,人们应该热情地去迎接未来的美好的生活,创立自己辉煌的人生。

这也是诗人革命乐观,热情精神的写照。

总之,我觉得冰心奶奶的诗是在茫茫夜空中闪耀着晶莹亮泽的星星,是散落在忘河之滨的点点小花,永远散发出沁人的馨香。

《繁星春水》这篇作品给我的汽笛很大,她告诉我人类对爱的追求,告诉我母爱的伟大,...

客厅挂什么诗词最好 五大经典客厅诗词书法作品赏析

边愁崔湜 《边愁》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宰相崔湜,他有三十二首诗被收录到《全唐诗》这一唐朝诗歌集锦之中,这首《边愁》就是其中之一。

《边愁》配图 唐朝是中国诗歌最兴盛的时期,几百年的时间内涌现出了一大批出色的诗人和大量的好的诗歌。

《全唐诗》是至今比较完全的唐朝诗歌集锦,里面的诗歌大都是大唐时期的诗歌精品,崔湜的《边愁》能够被收录其中,可以看出这首诗歌的文学价值是非常之高的。

《边愁》是一篇描写边塞愁苦的诗歌,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共有四联,通过对边塞风景、塞外大战、送家书的驿卒和家中守望的妻子这些场景人物的描写,突出了戍边将士内心的愁苦。

首联“九月蓬根断,三边草叶腓”,边塞九月,草木都已经枯萎断折,连根茎都已经枯死了,遥望边城四周,到处都是草木枯黄的景象。

首联描写的是边塞草木的枯萎,向人们展现了一副生机尽无的凄凉景象。

颔联“风尘马变色,霜寒生铁衣”,大风起兮,尘土飞扬,连那些长期生活在边塞的马匹都为之变色,霜雪时节,身上就像穿了一套用剑做的衣服,冰冷刺骨。

颔联描写的是边塞九月之后,不是风尘交加,就是霜雪齐下,渲染边塞苦寒的氛围。

颈联“客思愁阴晚,边书驿骑归”,客居边塞的人们每到阴天或傍晚的时候,都会为了将要到来的苦寒所忧愁,但是想到那从边塞寄出的家书,快要到达自己的家乡了吧,心中的愁苦也就少了很多。

颈联是对人物心理状态的描写,表现了边关之人的忧愁。

尾联“殷勤风楼上,还袂及春晖”,家中守望的亲人一定在想着我,期待着我在明年春回大地之时归来。

尾联是一种虚写,借客居边关之人的想象,表达了人们对家乡的思念。

《边愁》顾名思义,就是一首描写边塞悲苦的诗歌,崔湜在这首诗中,从客居边塞之人的角度,来表现边塞环境的恶劣。

大漠行崔湜 《全唐诗》收录了崔湜三十二首诗歌,虽然都写得比较不错,但后世比较出名的也就只有《边愁》和《大漠行》了。

《大漠行》这是一首描写大漠边境战争的诗歌,通过对边境战事的描写,突出大漠环境的恶劣,以及戍边将士的凄苦,最后表达了朝廷良将缺失的无奈。

《大漠行》配图 《大漠行》全文共两百多字,是一首长诗。

诗歌以胡人犯境为开头,胡人在头领的带领下,轻骑劫掠边境。

戍边的兵卒也并不惧怕,集结三军,准备胡人进行决战,铁马踏破冰河,双方在大漠之中展开了激烈的搏杀。

经过激烈的厮杀,戍边的将士终于赶走了前来劫掠的胡人。

坐在马上的士兵,看着四周这些苍凉萧瑟的场景,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家乡,那些绿树红花,那些灯红酒绿。

但是,这些可能以后再也看不到了,现在的大漠边境不像大汉时期,有着霍去病和卫青的沿途肃清,那时的大漠边境很难看到成群结队的胡人出没。

现在,大漠边境变成了胡人的粮仓,以前的平静已经彻底不在了。

只要有一个能征善战的将领,哪里还需要天子花费巨大的财力去修筑长城来抵御那进犯的异族之人。

这首诗最出名是最后一句“但使将军能百战,不须天子筑长城”,崔湜时期的大唐内忧外患不断,远没有“贞观之治”的那种盛况了。

特别是漠北的少数名族对于大唐国境的骚扰就没有停过,而大唐苦于没有能够征战漠北的大将,只好去修筑长城来抵御胡人的入侵。

这最后一句,表现出了崔湜对大唐国力衰弱的无奈和感叹。

溪上作二首(其二)诗歌赏析!高手请进

这是陆游晚年所作。

全诗两首。

诗人自感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壮志未成,死有余憾。

首联,诗人白发苍苍,拄杖溪边,临风独立,无穷感慨在心头。

颈联“山衔落日青横野,鸦起平沙黑蔽空”移情于景:山衔落日,野旷天低;鸦起平沙,黑压压一片,蔽空而至,“空”字充满了作者的主观色彩——萧索凄凉的心境颔联表达诗人空有忧国忧民的心志,却是书生空怀报国志的无限沉痛和感叹尾联“《东山》《七月》犹关念,未忍沉浮酒盏中",通过回顾追思昔日周公归途思乡和胜利的喜悦,以及当时农夫的劳作活动,与当前现实进行对比,朝廷不作为,天下大乱,人民苦难深重,而诗人自己一介书生,又已年迈,不忍借酒浇愁,表达诗人忧国忧民又无可奈何,死有余憾的沉痛感叹。

...

周郭颐题春晓中诗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结合具体诗句作赏析

《题春晚》(宋)周敦颐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提出通过“主静”、“无欲”等达到“纯粹至善”的最高道德境界,而他的一生也的确是在进行着这样的实践。

黄庭坚对他推崇备至:“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好读书,雅意林壑……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

”(《濂溪诗序》)从周敦颐的人品、学品、为政等方面做了全面评价。

周敦颐胸怀洒脱,有仙风道骨,常和高僧、道人游山玩水,弹琴吟诗。

对待自然万物,他有独特的观照思路,其“雅意林壑”正是与万物为一体的观念的体现,他善于在山水风景中体悟自然之道,映证个人的胸襟修养,广为传诵的《爱莲说》正体现了这样的高洁情怀。

他的诗作不多,《题春晚》最为后人所称颂,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位理学家的诗。

诗的一、二句是写黄昏时分的景色:“花落柴门掩夕晖”,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斜照着小院,柴门已经关起,微风过处,花瓣纷纷落下,地上有落红堆积无数,春天就要走远了;“昏鸦数点傍林飞”,天色渐晚,稍远处的山林那边,觅食归来的乌鸦正贴着林子飞旋,寻觅归巢。

这两句以夕阳、落花、柴门、昏鸦、平林组成了一幅山林春晚图,这个画面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前代诗歌中的此类主题极多,那么周敦颐的这首《题春晚》有什么独特之处呢?两句诗一近景、一远景,看似对句,其实完全不对,下句流畅地叙写乌鸦归飞的情景,而上句则有如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三个意象组成一幅动感画面:在“夕阳”、小院“柴门”的静态背景上,是“花落”的动态场面,与李贺“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将进酒》)场面相似,然而心理背景完全不同,李诗给人的感觉是焦灼而又颓废的,周诗给人的感觉却是静谧而又唯美的,心态完全不同。

李贺的这两句是在宴饮浇愁时所赋,而周敦颐却是“吟余小立阑干外”时所看到的春晚之景,所表现的正是他“吟余”之时的闲适心境。

且看下两句。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原来,前面的春晚景色正是诗人在醉心书卷而天光渐暗时走出书斋凭栏所见,而山间小路上的归人也吸引着诗人的目光:樵夫、渔夫、农夫们,各自背着柴薪、渔网、荷着锄头铁耙,一路谈笑着向村里走来。

第四句让人想起王维的《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在农村里,人们自给自足,自力更生,靠着辛勤的劳动换来丰硕的果实,平和安宁、知足常乐的心态正与诗人淡泊从容的情怀相契合。

这首《题春晚》的一、二、四句乃诗人小楼凭栏所见,构成了一幅相对独立的画面,第三句看似诗人置身局外,但是,若从读者的视角来看,不管周敦颐是否有意识地将自身置于诗中,但诗人“小立阑干”的剪影也已经完全融入到整幅画面中了,花应时而落,鸟倦飞而还,读书人吟余小立,渔父樵夫劳作而归,天地万物,各得其所,多么安宁、和谐的意境,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诗里诗外的双重审美机趣让人想起近代诗人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结合这首充满审美哲理的现代诗来看,周敦颐正如那桥上看景人,山野的诗意装饰了他的闲居生活,他的诗却装饰了千百年来读者的梦,而读者,便是那“楼上人”。

声明:内容仅供参考,图片和文章选取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