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咏蝉》的诗意

时间:2020-08-23   作者:互联网搜集整理

这首诗作于高宗仪凤三年(678)。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起二句在句法上用对偶句,在作法上则用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逗起客思,诗一开始即点出秋蝉高唱,触耳惊心。接下来就点出诗人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三、四两句,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不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诗人几次讽谏武则天,以至下狱。大好的青春,经历了政治上的种种折磨已经消逝,头上增添了星星白发。在狱中看到这高唱的秋蝉,还是两鬓乌玄,两两对照,不禁自伤老大,同时更因此回想到自己少年时代,也何尝不如秋蝉的高唱,而今一事无成,甚至入狱。就在这十个字中,诗人动作比兴的方法,把这分凄恻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同时,白头吟又是乐府曲名。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情不专后,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伤。其诗云:“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见《西京杂记》)这里,诗人巧妙地动作了这一典故,进一步比喻执政者辜负了诗人对国家一片忠有之忱。“白头吟”三字于此起了双关的作用,比愿意更深入一层。十字之中,什么悲呀愁呀这一类明点的字眼一个不用,意在言外,充分显示了诗的含蓄之美。

接下来五六两句,纯用“比”体。两句中无一字不在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的受压制。蝉如此,我也如此,物我在这里打成一片,融混而不可分了。咏物诗写到如此境界,才算是“寄托遥深”。

诗人在写这首诗时,由于感情充沛,功力深至,故虽在将近结束之时,还是力有余劲。第七句再接再厉,仍用比体。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有谁相信它不食人间烟火呢?这句诗人喻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地还被诬陷入狱,“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对坐赃的辩白。然而正如战国时楚敢原《离骚》中所说:“世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在这样的情况下,有那一个来替诗人雪冤呢?“卿须怜我我怜卿”,只有蝉能为我而高唱,也只有我能为蝉而长吟。末句用问句的方式,蝉与诗人又浑然一体了。

这首诗作于患难之中,感情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及物,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咏蝉

作者:古人以蝉居高饮露象征高洁,作者以比兴和寄托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操。

本诗与骆宾王、李商隐的《咏蝉》同为当时咏蝉诗三绝。

垂委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芙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诗文解释】

你栖息在树的高枝上,餐风饮露,本来就难以饱腹,何必哀婉地发出恨怨之声?这一切其实都是徒劳的。由于彻夜鸣叫,到五更时已精疲力竭,可是那碧树依然如故,毫无表情。我官职卑微,像桃木偶那样四处漂泊,而故乡的田园却已荒芜。烦请你用鸣叫之声给我敲响警钟,我的家境同样贫寒而又凄清。

【词语解释】

以:因。

高:栖于高处。

恨费声:因恨而连声嘶鸣。

疏欲断:指蝉声稀疏,将欲停止。

薄宦:官职卑微。

芜:荒草。

君:指蝉。

清:清贫,清高。

【诗文赏析】

栖于高树之蝉吸风引露,饥而难饱,日夜哀鸣,然而碧树无情,仍然清翠依旧;诗人身为小宦,四处漂泊,想来故园一定已经荒芜了,乡思难熬,可是蝉却无情,依然鸣叫不停。

蝉声的断疏与树叶的清翠、作者的思乡与蝉的鸣叫本无关联,但在诗人笔下,蝉与树都被赋予了情感,咏物与抒情密切地结合了起来,而且「错综细腻」,寓意更深:诗中的「蝉」难道不就是作者的影子吗?

诗歌鉴赏:骆宾王 咏蝉

骆宾王(约626—684):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曾任临海丞,后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作《讨武瞾檄》,兵败后下落不明。

有《骆宾王文集》。

《在狱咏蝉》是骆宾王陷身囹圄之作。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

屈居下僚十八年,刚升为侍御史的骆宾王被捕入狱。

其罪因,一说是上疏论事触忤了武则天,一说是“坐赃”。

这两种说法,后者无甚根据。

前者也觉偏颇。

从诗的尾联“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来看,显然是受了他人诬陷。

闻一多先生说,骆宾王“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杀人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宫体诗的自赎》)。

这几句话,道出了骆宾王下狱的根本原因。

他敢抗上司、敢动刀笔,被抨击者当然要以“贪赃”、“触忤武后”将他收系了。

也正因为如此,骆宾王才在狱中写下这首诗。

诗题又作《咏蝉》。

同前人咏蝉之作,如陆云的《寒蝉赋》、曹植的《蝉赋》、曹大家的《蝉赋》、虞世南的《咏蝉》诗仿佛,骆宾王的这首五律旨在以蝉之餐风饮露表示自身的高洁,求得世人的同情。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首联承题而来,正切主旨。

“西陆”,秋天。

《隋书·天文志》释“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

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

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

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

行以成阴阳寒暑之节。

”“南冠”,又称獬豸冠.本指楚冠,此处作囚犯解,用楚国钟仪被囚的典故。

《左传·成公九年》记,晋景公到军府检查,看见有一个官员模样的人被囚系着。

成公便问:“那个被捆着的戴着楚冠的人是谁?”有司回答说:“是郑国献来的楚国囚犯钟仪。

后世遂称絷囚为“南冠”。

此处的南冠是作者自指。

“南冠”后的“客”字不作通常的“客人”或“旅居外地”解,而指“坐牢”,称坐牢为“客”,可见冤愤殊深。

首联两句十字用工整的对仗描绘了这样一副图景:深秋里,寒蝉发出了阵阵凄楚的叫声,这声音打动了囚絷在牢的骆宾王的心弦,引起了他深深的思虑。

此联中,应特别注意“思深”二字,它是作者的苦心所在,是全诗之“源”。

诗的名句诸事如“玄鬓”、“白头”、“露重”、“风多”及种种联想,皆由此遣发派生。

由于作者在首联中即以南冠自切痛处,又以“思深”二字为诗旨的表达作了铺垫,故颔联即被顺势推出:“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玄鬓”,黑色鬓发,这里指蝉的双翼。

“白头吟”,汉魏乐府名篇,写一女子被负心汉始爱终弃的悲郁心情,表达了她对专一爱情的追求。

据说此诗为西汉卓文君作。

卓文君慕司马相如之才,私奔并与司马相如结成伉俪。

但司马相如爱情不专,入京后,要娶茂陵一女为妾。

文君闻知,作《白头吟》以自伤。

相如见诗悔悟,不再纳妾。

宾王此句的写作,其意有表里二层。

表层的意思是说,蝉掮动着乌黑的双翼来对着满头白发的作者悲吟,使他无法忍受。

里层的含意则更为深刻,作者意在通过香草美人的传统文学手法,抒发自己失去朝廷宠信,受贬遭困的怨愤。

作者“蝉”人对举,“玄”“白”并用,睹蝉翼而起悲,闻蝉鸣而不堪,是因为他也有过鬓发玄黑的豆蔻年华。

早在公元669年,他就跻入仕途,以图报效:“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

还应雪汉耻,持此报明君(《宿温城望军营》)。

为逞壮志,他文官任过府属、奉礼郎、东台详正学士,武官任过四川,燕北掌书记,然奔波三十载,却始终沉沦下僚,刚升为侍御史,便被捕入狱。

报国之想,终成泡影,何堪忍受。

若说首联见景生情,托物起兴,颔联蝉人并举,叙中生议,那么颈联的重心则转在感慨议论的抒发上。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说蝉因露重而难以前飞,因风大而鸣声不能远传。

这既是描写深秋寒蝉的艰难处境,也是对自身遭遇的慨叹。

作者在诗前的序中写道:“仆失路艰虞,遭时徽墨。

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意即是时代的“徽墨”(绳索之意)将其捆绑,使他不能驰骋壮志。

序文还说他“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看到螳螂抱紧螳斧,欲扑捉被食之虫,立即想到自己仍处在深深的危机中。

朝廷内外奸邪势力的浓露重霜不但冻僵了他的翅膀,锁住了他的声音,而且会将他的生命推向“末日”。

序文的这些话说明了颈联虽宇宇写蝉,然意不在蝉。

这两句诗,写得蝉人相融,抒情忘蝉,达到了出神入化地步。

好诗,不但要有诗眼,以放“灵光”,而且有时须作“龙吟”,以发“仙声”。

试读卢照邻的《古从军行》,杜甫《蜀相》诸诗,两诗若无“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样的“龙吟”句殿后,直抒胸臆,剖献“诗心”。

则全篇就木然无光了。

此诗亦然,尾联诗人愤情冲天,勃发“龙吟”,喷出蕴蓄许久的真情:“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遂脱去了前三联罩裹诗句的“蝉身”,使人看到了作者洁纯无瑕的报国诚心,这颗诚心恰如其《序》所说,乃“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

”不以世俗更易秉性,宁饮坠露也要保持“韵姿”。

正是这裂帛一问,才使《在狱咏蝉》成为唐诗的卓荦名篇,超然于初...

骆宾王《咏蝉》的诗意

在狱咏蝉的诗意 骆宾王

《在狱咏蝉》是骆宾王陷身囹圄之作。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

屈居下僚十八年,刚升为侍御史的骆宾王被捕入狱。

其罪因,一说是上疏论事触忤了武则天,一说是“坐赃”。

这两种说法,后者无甚根据。

前者也觉偏颇。

从诗的尾联“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来看,显然是受了他人诬陷。

闻一多先生说,骆宾王“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杀人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宫体诗的自赎》)。

这几句话,道出了骆宾王下狱的根本原因。

他敢抗上司、敢动刀笔,被抨击者当然要以“贪赃”、“触忤武后”将他收系了。

也正因为如此,骆宾王才在狱中写下这首诗。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首联承题而来,正切主旨。

“西陆”,秋天。

《隋书·天文志》释“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

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

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

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

行以成阴阳寒暑之节。

”“南冠”,又称獬豸冠.本指楚冠,此处作囚犯解,用楚国钟仪被囚的典故。

《左传·成公九年》记,晋景公到军府检查,看见有一个官员模样的人被囚系着。

成公便问:“那个被捆着的戴着楚冠的人是谁?”有司回答说:“是郑国献来的楚国囚犯钟仪。

后世遂称絷囚为“南冠”。

此处的南冠是作者自指。

“南冠”后的“客”字不作通常的“客人”或“旅居外地”解,而指“坐牢”,称坐牢为“客”,可见冤愤殊深。

首联两句十字用工整的对仗描绘了这样一副图景:深秋里,寒蝉发出了阵阵凄楚的叫声,这声音打动了囚絷在牢的骆宾王的心弦,引起了他深深的思虑。

此联中,应特别注意“思深”二字,它是作者的苦心所在,是全诗之“源”。

诗的名句诸事如“玄鬓”、“白头”、“露重”、“风多”及种种联想,皆由此遣发派生。

由于作者在首联中即以南冠自切痛处,又以“思深”二字为诗旨的表达作了铺垫,故颔联即被顺势推出:“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玄鬓”,黑色鬓发,这里指蝉的双翼。

“白头吟”,汉魏乐府名篇,写一女子被负心汉始爱终弃的悲郁心情,表达了她对专一爱情的追求。

据说此诗为西汉卓文君作。

卓文君慕司马相如之才,私奔并与司马相如结成伉俪。

但司马相如爱情不专,入京后,要娶茂陵一女为妾。

文君闻知,作《白头吟》以自伤。

相如见诗悔悟,不再纳妾。

宾王此句的写作,其意有表里二层。

表层的意思是说,蝉掮动着乌黑的双翼来对着满头白发的作者悲吟,使他无法忍受。

里层的含意则更为深刻,作者意在通过香草美人的传统文学手法,抒发自己失去朝廷宠信,受贬遭困的怨愤。

作者“蝉”人对举,“玄”“白”并用,睹蝉翼而起悲,闻蝉鸣而不堪,是因为他也有过鬓发玄黑的豆蔻年华。

早在公元669年,他就跻入仕途,以图报效:“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

还应雪汉耻,持此报明君(《宿温城望军营》)。

为逞壮志,他文官任过府属、奉礼郎、东台详正学士,武官任过四川,燕北掌书记,然奔波三十载,却始终沉沦下僚,刚升为侍御史,便被捕入狱。

报国之想,终成泡影,何堪忍受。

若说首联见景生情,托物起兴,颔联蝉人并举,叙中生议,那么颈联的重心则转在感慨议论的抒发上。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说蝉因露重而难以前飞,因风大而鸣声不能远传。

这既是描写深秋寒蝉的艰难处境,也是对自身遭遇的慨叹。

作者在诗前的序中写道:“仆失路艰虞,遭时徽墨。

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意即是时代的“徽墨”(绳索之意)将其捆绑,使他不能驰骋壮志。

序文还说他“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看到螳螂抱紧螳斧,欲扑捉被食之虫,立即想到自己仍处在深深的危机中。

朝廷内外奸邪势力的浓露重霜不但冻僵了他的翅膀,锁住了他的声音,而且会将他的生命推向“末日”。

序文的这些话说明了颈联虽宇宇写蝉,然意不在蝉。

这两句诗,写得蝉人相融,抒情忘蝉,达到了出神入化地步。

除]《在狱咏蝉》骆宾王还有哪些诗句

骆宾王(约619—?),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主要作品:《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帝京篇》《畴昔篇》《在狱咏蝉并序》等。

名篇:名句:

骆宾王的咏蝉诗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是不是骆宾王的诗?

骆宾王的《在狱咏蝉》,首联见景生情,托物起兴,颔联蝉人并举,叙中生议,颈联宇宇写蝉,意不在蝉。

蝉人相融,抒情忘蝉,达到了出神入化地步。

《在狱咏蝉》诗最为突出的特点有三,用典贴切自然,比喻精辟传神,寄情寓兴深远。

这真正是深领题中之精蕴,又兼得题外之远致,因此能够成为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名篇。

虞世南诗借蝉的“垂緌”状和“流响”声;“清露”之洁、“疏桐”之高来喻其不与流俗相同的高洁品格。

骆宾王的《咏蝉》由蝉及人,由人到蝉,从而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谁会骆宾王的>

1、原文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2、注释⑴“虽生意”两句:东晋殷仲文,见大司马桓温府中老槐树,叹曰:“此树婆娑,无复生意。

”借此自叹其不得志。

这里即用其事。

⑵“而听讼”两句:传说周代召伯巡行,听民间之讼而不烦劳百姓,就在甘棠(即棠梨)下断案,后人因相戒不要损伤这树。

召伯,即召公。

周代燕国始祖名,因封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而得名。

⑶曩时:前时。

⑷将:抑或。

⑸徽:捆绑罪犯的绳索,这里是被囚禁的意思。

⑹缀诗:成诗。

⑺西陆:指秋天。

《隋书·天文志》:“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

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

”⑻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

用《左传·成公九年》,楚钟仪戴着南冠被囚于晋国军府事。

深:一作“侵”。

⑼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

那堪:一作“不堪”。

3、译文秋天蝉儿在哀婉地鸣叫,作为囚徒的我,不由得生出了阵阵悲伤。

我虽不到四十岁已是满头白发,哪还经得起那如妇人黑发般的蝉儿哀鸣的侵袭。

秋露浓重,蝉儿纵使展开双翼也难以高飞,寒风瑟瑟,轻易地把它的鸣唱淹没。

虽然蝉儿居高食洁,又有谁能相信我的清白,代我表述内心的沉冤?4、简析《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代表诗作。

此诗作于患难之中,作者歌咏蝉的高洁品行,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全诗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意双关,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请写出连续两句古人咏蝉的诗句

蝉作者: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雨霖铃作者:柳永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声明:内容仅供参考,图片和文章选取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