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写花满楼的诗

时间:2020-08-20   作者:互联网搜集整理

淡然释怀笑万物,

唯闻花香满楼窗.

鲜花满月水长留,

花满心时亦满楼.

痴葬落红未有意,

恨上高楼也无暇。

信马横笛天涯处,

自在风雨自在花。

烟雨亭榭雾绕楼,

蝶舞花香细水流。

夕阳西下轻抚袖,

燕飞云散心似愁。

水月无声淡松林,

似收似放似低吟。

一任蜂蝶花间舞,

且趋且驻且听琴。

满楼花香飘万里,

一如花主名远扬。

月下搂边现君影,

君子惜花花满楼。

月满西楼花满枝

下舟点沙细软丝

水浮星尘流云彩

客听天外相思词

花颜倾城轻若雪

满楼凝香万事空

天下尘土惜君情

烟影水色莫言疼

花影斜横水清浅,

满园秀色北国春。

楼高花近飞桃李,

书文一纸恋倾城。

参考资料:http://tieba.baidu.com/f?kz=471599747

描述人心情释怀的诗词有什么?

描述人心情释怀的诗词有很多,有表达对亡人的怀念的、表达放下一段感情重新开始的情感、形容坦然释怀的诗句、淡然释怀笑万物、对爱情释怀的诗句、释怀成语形容看淡放下的诗句、关于原谅释怀的古诗、放下一段感情的古诗词等等,这里略举几例。

1、苏轼对亡妻的怀念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是苏轼在被贬密州时一个夜晚他在梦中梦到了昔日的亡妻而醒后悲怆之下创作的这首千古佳词苏轼之妻名王弗,今四川眉山市青神县人,乡贡进士王方之女,幼承庭训,颇通诗书。

年16岁时,嫁给苏轼。

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

她聪明沉静,知书达理。

十六岁即与十九岁的苏轼成婚。

王弗刚嫁给苏轼时,未曾说自己读过书。

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

苏轼问她其它书,她都约略知道。

王弗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佳。

可惜天命无常,治平二年五月(1065年)王弗卒,年方27。

所余一子苏迈,年仅6岁。

2、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是李煜流传下来的最经典的一首词,其创作背景为北宋太宗年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的三年后昔日的江南国主如今国破家亡沦为阶下囚此时他睹物思景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这首词完成后的第二天,由于在当时引起了较大轰动被认为是反词,便被当局赐死了。

3、表达放下一段感情重新开始的情感卜算子 南宋·谢希孟 双桨浪花平,夹岸青山锁。

我自归家你自归,说着如何过。

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

将你从前予我心,付与他人可。

4、对过去的一切都已经释怀的诗句:①、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②、不恋世间佳丽地,独上寒山称骄子。

狂飙过尽绝胜处,凌寒飘香九千里。

霞光照彻万仞山,节烈垂尽千秋史。

生来爱斗三冬雪,报春报得万民喜。

——《暗香》③、淡然释怀笑万物,唯闻花香满楼窗。

——《陆小凤》④、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⑤、世间何处寻奇葩?一剪寒梅凌天涯。

仙客对此欲归俗,农夫叹绝忘桑麻。

流芳千载任风雪,独呈丹心报中华。

谁道三冬无春色,冰山高处万里霞。

——《疏影》5、淡然释怀笑万物:“淡然释怀笑万物,唯闻花香满楼窗。

鲜花满月水长留,花满心时亦满楼。

”这首诗,最先得知于古龙先生的小说《陆小凤》,那是用来对其中人物花满楼的写意。

6、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在众人都在考虑各种背景因素的时候,我就是突然想到宫女背井离乡,深宫多年,突然听到那熟悉的声音,眼泪落下的画面,感觉挺难受的。

)7、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这句是比较复杂的,里面包括我逝去的亲人,错过的前任)8、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交通不发达的感慨?想起之前看过一个新闻,说是两个年纪很大的老太太于车站分别,那可能是她们这辈子最后的相见)9、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跟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给我感觉差不多)10、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十年来的浑浑噩噩,都是我心中不如意的发泄)11、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等知道珍惜的时候,就只能一遍又一遍的想想了)

古龙写花满楼的诗

“风雨欲来花满楼”是那首诗?

纠正一下是 山雨不是 风雨..那只是后人杜撰的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许浑的这首《咸阳城东楼》,写的是在咸阳城头登临远眺所引起的感慨。

古诗中往往有这种情况:有的,整首诗都不错,且不乏名句;也有的整首诗很难说多么好,但某些句子却写得很精彩。

许浑的这首诗就属于后面这种情况。

诗中“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句,就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开头说,登上咸阳城楼,城外的一切,引起我登高怀远的哀愁。

芒荻(蒹葭)和杨柳,都使我想起与它很想象的那个水中的汀洲。

这里,主要是自然环境的某些特点,引起作者对两个不同地方的联想。

从句中“万里愁”“似汀洲”这些语言来看,似乎是指江南水乡,作者是丹阳人,很可能指的就是他家乡的某个地方。

“万里愁”也可以说就是作者怀念老家的乡愁。

“溪云初起日沉阁”,据作者自注,句中的“溪”,指咸阳城南的皤溪,“阁”是指城外西边的慈福寺阁,写的是咸阳城楼所见。

意思是说,乌云开始从皤溪上起来,太阳从西城外的慈福寺阁后沉落下去。

这说明了时间已是傍晚,而且开始显出了雨意。

下句“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全诗的警句。

周围的群山,雨意越来越浓,大雨即将到来,城楼上,已是满楼的狂风。

全句只有寥寥七个字,却十分形象地写出了山城暴雨即将来临时的情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因为这里作者准确地抓住了暴雨到来前狂风满楼的这种自然界变化的特点。

但是,作者并不仅仅只是写自然界的变化,而是包含着另外一层意思。

这个时候,唐皇朝的统治,已经面临着崩溃在即的危机。

社会也是到了大变动的前夕了。

这种社会大变动的征兆,已经反映得极为明显。

也是出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面。

所以作者才能写出这个概括性极强又十分形象的诗句。

由于自然界的变化与社会的大变动具有某些共同性的特点,所以这种比喻的含义,就比较容易理解,它的引申意义,就被后人在许多场合引用来说明社会大变动即将到来的某种征兆。

第三联“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这两句说的是同一个内容:在傍晚飞鸟停息和秋天寒蝉长鸣的荒草杂树丛生的地方,原来是秦汉时代的旧宫苑。

但是,上下句的意思,又有所区别:上句“鸟下”,主要是写动态;下句“蝉鸣”,则是写声音。

而且,上下句的对仗,对得非常工整,鸟下对蝉鸣,绿芜对黄叶,秦苑夕对汉宫秋,在语言的声调,含义,词性等等都很严谨地相对。

第三联,是接着前面咸阳古城来说的。

这是秦代的都城,汉代京城长安与它只有一河之隔,登上咸阳城楼,就自然联想起秦宫汉苑。

它跟第二联又有含义上的内在联系。

第二联是写大变动在即的预感,这一联则是写历史上皇朝没落的不可避免。

当年何等繁华的秦宫汉苑,现在只留下乱草杂树中的宿鸟和鸣蝉了。

唐皇朝的前景如何?它也已显示出了衰败没落的征兆,整个形势已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

它的前景必将与历史上兴盛一时的秦汉皇朝一样,留下来的,也只能是乱草杂树,一片荒凉了。

这种内在联系在末联清楚地表现了出来。

作者说,过往的行人们,不必去问过去历史上的事,社会在不断地变迁,秦汉却已经成为过去的事了,只有渭水却依旧不息地东流。

这结尾虽然是发议论,但却没把意思说尽,而是给人留下了联想和想象的余地。

形容古代很冷酷的帅男生的句子,不要诗句,更不要词语

一米八几的身高,肤色白皙,一袭略微紧身的黑衣将完美的身材展露无遗,亚麻色的头发漂亮得让人咋舌,光洁白皙的脸庞,透着棱角分明的冷俊;低垂着的长长的睫毛下,像黑水晶一样闪烁着的深邃双眸,高挺的鼻,绝美的唇形,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气质好复杂,像是各种气质的混合,无一不在张扬着高贵与优雅,又有着他自己独特的空灵与俊秀!特别是左耳闪着炫目光亮的钻石耳钉给他那帅气的脸添加了一丝不羁。

狂野不拘。

邪魅性感。

身上还飘散出一股淡淡的清香……

有没有一些形容风雨欲来之势的词,古诗词都行,大雅小雅。

风雅诗...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

梧桐树,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小楼一夜听春雨 阅读短文答案

(1)不一样,第一个笼是动词,笼罩着的意思。

第二个笼修饰烟,与烟一同做了名字笼烟。

(2)听风,听雨,听歌谣,不同的心思便能听出不同的景致情怀;听风,听雨,听心音,不同的人便能听出不同的人生姿态;听风,听雨,听人生,同样的雨也能听出不同的生命之歌;帘外的雨,淅淅沥沥,滤去红尘的浮躁,涤净积郁的阴霾。

帘内的雨,缠缠绵绵,呵护怒放的生命,丰盈如歌的岁月(3)听风,听雨,听歌谣,不同的心思便能听出不同的景致情怀;听风,听雨,听心音,不同的人便能听出不同的人生姿态;听风,听雨,听人生,同样的雨也能听出不同的生命之歌。

作者引用:吴侬软语的细腻委婉、才子佳人的缠绵心绪、思念故乡的游子心声、漂泊天涯的孤独寂寥、借酒浇愁的无奈寄托、相思欲寄无处寄的凄凉彷徨、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落寞无助,来表达凄然可愁;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稼轩公;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豪杰、那壮志未酬、热血在胸、低吟着“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老人来表达亦复悠然可喜。

(4)作者掬起一瓣瓣玲珑剔透的珠玑妙句,在芬芳万载的满袖书香中,跟随着古往今来的听雨者的脚步,寻觅浅吟高唱背后的悠悠传说。

用古今来对比,更形象,更详细的描述了听雨。

让文章更丰满,生动,更鲜活。

对联的特点

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古代汉语的词性分类与现代汉语不同),就是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3、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对联的平仄要求为“仄起平收”,即上联韵脚为仄声的话,那么下联韵脚便要平声收尾,谓之“仄起平收”。

至于对联中,偶有“平起仄收”之现象,但应视为变格,不应视为对联的常例。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宜相互衔接,不宜重复。

(无情对不在此列) 扩展资料: 分类 一、按用途分 1、春联:新年专用之对联。

如: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

2、贺联: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

如:一对红心向四化;两双巧手绘新图。

(喜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寿联) 3、挽联:哀悼死者用。

如:著作有千秋,此去震惊世界;精神昭百世,再来造福人群。

4、赠联:颂扬或劝勉他人用。

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5、自勉联:自我勉励之用。

如: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6、行业联:不同行业贴于大门或店内之用。

如: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

(屠户)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

(书店)虽是毫发生意;却是顶上功夫。

(理发店)欢迎春夏秋冬客;款待东西南北人。

(旅店) 7、言志联:道出志向之用。

如: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

(杨邦乂)大泽龙方蛰,中原鹿正肥。

(袁世凯) 8、祝寿联: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有庆。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二、按位置分 1、楹联:挂于楹柱之上,住宅、机关、传统建筑等处所用。

2、门联:贴于大门之上 3、中堂联:挂于客厅、居室醒目处配合字画的对联。

三、按艺术特点分 1、叠字联:同一个字连续出现。

如: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风风雨雨,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上海豫园)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秦皇岛孟姜女庙) 2、复字联:同一个字非连续重复出现。

如: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地;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人。

(朱元璋) 3、顶真联: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

如:无锡锡山山无锡;平湖湖水水平湖。

(唐寅) 4、嵌字联:包括嵌入序数、方位、节气、年号、姓氏、人名、地名、物名(如药名)等。

如:鸡鸣茅屋听风雨;戈盾文章起斗争。

(老舍赠茅盾) 5、拆字联: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有人细分为“拆字、合字、析字”等。

如: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成烟夕夕多。

6、音韵联:包括同音异字、同字异音和叠韵。

如:树上桐子,树下童子,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屋前园外,屋内员外,员外扫园外,园外净员外静。

7、谐趣联:取诙谐幽默之意。

如: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乾隆);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纪晓岚)。

8、无情对:上下联意思毫不相干,但每一个字词却对仗工整。

多数无情对都非常有趣,完全可以同时归入谐趣联。

如:公门桃李争荣日,法国荷兰比利时。

三星白兰地;六月黄梅天。

(何淡如) 9、回文联:顺读,倒读,意思完全一样。

如:马歇尔歇马,华来士来华。

(事件报纸标题)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

10、最长的对联:作者是清末重庆府江津县的秀才锺云舫,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在成都狱中为抒发愤懑而写的《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上下联合计1612字。

历史 从秦汉时起便有悬挂桃符的习惯,五代时开始在桃符上刻字,后蜀孟昶命翰林学士辛寅逊在桃符板上题写吉祥词句。

以后对联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三千年前,中国先民就已使用对偶句了。

商周两汉以来诗人的对偶句及魏晋南北朝以来辞赋中的骈俪句,为后来对联的产生在文字上做了原始积累。

汉语词义和汉字字形的特点决定了使用汉语、书写汉字的文人对于“对偶”的修辞手法情有独钟。

盛唐以后形成的格律诗、律赋,对偶严格精密,对偶句已经是诗文的组成部分,它们的独立性在渐渐加强。

对联就是由格律诗的对偶句和骈赋的俪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

因此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早在秦汉以前,中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

以驱鬼压邪。

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开始把联语写在桃木板上。

根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则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宋代以后,中国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北宋诗人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过年盛况的真实写照。

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

武侠小说里最文艺的人名是哪个

芷若,是金庸笔下最美丽的名字之一。

芷为白芷、若为杜若,都是古代香草名。

古代多把香草和美人、志向高洁之士并喻。

描写最多的是屈原的楚辞:“扈江离与薜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杂杜衡与芳芷”,“沅有芷兮澧有兰”、“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顺便多说两句,这里还可以看出黄药师之妻子阿衡这个小名的出处,“杂杜衡与芳芷”,杜衡也是香草,可见阿衡之名也是拿香草来比拟绝代佳人。

“怀兰蕙与衡芷兮,行中野而散之”,衡与芷也是并称的!可见金庸笔下,芷若是与阿衡一样优秀的女子!“芷”是香草最多描写入诗句的一种,经常和兰花并提,“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有趣的是,确实有种芷草叫做薛芷,屈原有诗:“扈江蓠与薛芷兮”,而周姑娘曾提到“家母姓薛”,这被许多人当成把周女比喻薛宝钗的证据,看过本文之后,周迷要记得毫不客气的反驳他们,红楼梦出自清朝,人家芷若早在几百年之前,怎么可能与之有丝毫相同之处? “家母姓薛”,从名字上来猜测,正确的联想应该是她的母亲叫薛芷,本名就与香草相符,而把女儿取名为“芷若”,就像南兰的母亲把女儿取名为“若兰”一样。

不过大家千万不能把芷若的‘若’也当成好象的意思,以为芷若就是“若芷”,那可就错了。

因为这个若--杜若香草也有她自己独特的个性。

杜若个性刚烈,一夜间灿然绽放,隔日便悄然凋零。

其花貌似坚强,实则柔弱,它绽放得太过刚烈,虽然枝叶强韧,但花瓣脆弱,一旦全力绽放,便注定颓败。

这就够了,因为如泰戈尔所说,“毕竟在天空中留下痕迹。

” 作为武侠小说之“集大成者”与“创新者”,金、古二人洋洋洒洒的几千万字的作品中,涉及到的人名真可谓不少。

在对人物的取名上,二人皆妙笔生花,各有千秋。

(一) 朴实与华丽 作为起初的一个历史学者,金庸身上承载的更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在取名上更中正持平一些,人名大多朴实敦厚,如郭靖、杨过、令狐冲、乔峰、狄云、陈家洛、袁承志、陈近南……一个个四平八稳的,带有很强的仿真性,也就是说,在现实的生活中,这些名字一样可能会出现,而且几率还很高。

作为后起之秀的古龙,新武侠主义的创新者,在取名上当然就不能再落窠臼,加之古龙的浪子情怀,所以他笔下的人名往往飘逸出尘,极具诗意美感,如楚留香、西门吹雪、花满楼、叶孤城、中原一点红、花无缺、秋凤梧、萧别离……这些名字跟金庸笔下的比较,就显得虚幻了许多,像不食人间烟火似的,直楞楞地就从虚空中走出来,华袍锦服,丰神俊朗…… 简言之,金庸:传统仿真而朴实;古龙:现代虚幻而华丽。

(二)男女有别 在对待女性角色上,金庸往往大度、宽容、欣赏得多。

因而在对其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取名时,个人感觉金老是花了大功夫的,至少比为男性角色取名时更用心。

其笔下清丽脱俗的佳名比比皆是,“袁紫衣”之飘逸,“木婉清”之灵气,“王语嫣”之俏兮,“周芷若”之淡雅,“小龙女”之高贵,“霍青桐”之清幽、“程灵素”之脱俗、“苗若兰”之娟秀、“凌霜华”之冷寂、“岳灵珊”之轻盈……字字珠玉,为我们打开一幅群葩争芳的佳人图。

古龙则是一个十足的大男子主义者。

他的小说跟吴宇森的电影一样,更多的是在讲述男人们的故事,兄弟情、生死义,女人永远只是点缀。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在这种信条下,古大侠对笔下的红颜之名,往往显得漫不经心,随意而为。

如:苏樱、丁灵琳、红袖、甜儿、朱七七、铁心兰、林仙儿、田思思……一看就是可爱的邻家女生。

相比金庸考究的态度来,显得内涵底蕴不够。

但也有一些不俗的名字,高雅如林诗音(感觉在借用林微因捏)、沈璧君;空灵如明月心;飘逸如蝶舞;诗意如翠浓…… 在对女性角色的取名时,金庸引用了许多古诗词等传统文化典故,如: 袁紫衣——鲁迅之“月光如水照缁衣”,紫衣即缁衣,暗示了袁紫衣的最终命运 木婉清——《诗经?国风?郑风》“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王语嫣——“语笑嫣然” 周芷若——《汉书》“衡兰芷若”,芷为白芷,若乃杜若,皆是香草。

李白亦有诗云:“始向蓬莱看舞鹤,还过芷若听新莺” 程灵素——古医药典籍《黄帝内经》中的《灵枢》《素问》二章 李沅芷——屈原的《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苗若兰——《洛神赋》“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而在其不同作品中,同是被叫做妖女的几个女孩,青青、盈盈、素素,同样的聪明、任性、泼辣,其名字均出自《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盈盈楼上女”、“纤纤出素手”。

可见,金庸对笔下的女孩子是很喜欢的,取名时恐其不美不雅,引经据典的,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再看古龙笔下的女孩,取名上就几乎没有用什么典故,基本上都是洋溢着现代气息的名字,动感、活泼、甜美……相反,对其笔下的男性角色,取名就认真得多,甚至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也用典,如: 萧十一郎——唐崔郊“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西门吹雪——元代诗人虞集“剑吹白雪妖邪灭,袖拂春风槁朽苏” 叶孤城——王之涣《凉州词》“一片孤城...

声明:内容仅供参考,图片和文章选取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