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象与意象
古代诗文理论中,"物象"与"意象"是两个较为常见的审美范畴,而"意象"更为当代诗论所推重。
物象,原指具体事物的形象或景象,如曹植《七启》:"独驰思乎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物象"一词用于诗文理论,见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称李白:"予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南宋魏庆之所编《诗人玉屑》卷四谓:"摹写景象,巧夺天真,探索幽微,妙与神会,谓之物象。"可见,模写物象所要求的,不仅有外观的形似,更有内在的神似。
诗文创作,离不开模写物象,"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礼记·乐记》)。物象的获得,不是凭空虚构;凭空虚构,是创作不出生动具体的物象的。陆机说:"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文赋》)生活,是获取物象的源泉。但物象并不等同于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物状,"物象"所指,是艺术作品中模写的事物形象或景象,它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它浸透着艺术家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理解。《文赋》说:"体有万殊,物无一量,纷纭挥霍,形难为状。"这揭示了:由于作家才性气质各不相同,因而观察事物就有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出现在作品中的物象也就千变万化,复杂多样,即刘勰所谓:"物有恒姿,而思无定检,或率尔造极,或精思愈殊。"(《文心雕龙·物色》)
物象的创造,离不开艺术的想象,只有借助想象的翅膀,才能"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文赋》)。否则,刻舟求剑,只能是一堆死物体、死景象。
物象既离不开艺术的想象,同时也离不开情感的注入,前者出乎外,后者游乎内。刘勰说:"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物象的色彩和音响的安排,取决于作者的主观情感,而不是随便的涂抹和搭配。梅尧臣《答裴送序意》:"安取唐季二三子,区区物象磨穷年。"物象创作之艰苦,由此可以想见。
在诗文作品中,物象是通过语言文字而呈现的。以语言文字刻画模写物象,则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技巧。"物色虽繁,而析辞尚简,使味飘飘而轻举,情哗哗而更新。"《文心雕龙·物色》)物象的创造,要做到既有"味"又有"情",就需要文字的熔炼剪裁。刘勰还说"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所追求的就是超出文字之外的物象之"味"之"情"。唐末司空图也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与极浦书》);清代王士禛说:"咏物之作,须如禅家所谓不粘不脱,不即不离,乃为上乘。"(《蚕尾文》)所强调的不仅是物象的外观,而且包括内在的神韵。这些都是对物象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比物象更高一个层次的是意象。意象指意义的形象,或谓化意义为形象。在古人看来,"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王弼《易略例·明象篇》)意变,象也变,故意象非同物象之普通可见,而常常显得独特非凡。"白发三千丈"就是一个典型的意象,读者获得的是诗人心中痛苦持久的愁恨感觉,所以白发三千丈的"象"就显得次要而易"忘"。
物象注重于外观,故修辞上多运用比喻;意象强调在心内,故修辞上常运用夸张。物象的视角关注是由外及内,而意象则更多的是由内向外。由外及内易陷入摹仿,由内而外则需要创造,所以元稹的提法是"模写物象"。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首次用"意象"一词论述陶钧文思:"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可见,意象不是一般庸才能够创造的。唐末司空图《诗品》也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新奇与意象是紧密相连的。岑参描写西北边塞的诗,极富新奇的夸张,所以宋代刘克庄《后村诗话》评道:"郊、岛辈月锻旬炼而成者,参谈笑得之,辞语壮浪,意象开阔。"宋代姜夔也提倡作诗要"意中有景",正是意象的另一说法。
结合具体作品来看物象与意象的差别,宋代范温有一段话可以举隅反三。他说:"形似之意,盖出于诗人之赋,'萧萧马鸣,悠悠旆旌'是也;激昂之语,盖出于诗人之兴。'周余黎民,靡有孑遗'是也。古人形似之语,如镜取形,灯取影也。故老杜所题诗,往往亲到其处,益知其工。激昂之语,孟子所谓'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初不可形迹考,然如此乃见一时之意。余游武侯庙,然后知《古柏诗》所谓'柯如青铜根如石',信然,决不可改。此乃形似之语。'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此激昂之语,不如此则不见柏之大也。"(《潜溪诗眼》)写法上,物象常表现于赋,而意象则表现于兴。
物象,要在写物;意象,重在达意。物以象明,意以象传,两者都离不开象。但物象如画桥碧荫,容易绮丽;意象却如悠悠花香,追求蕴藉。物象偏于露,意象侧于藏。露之过甚,变为浅显;藏之过深,反生晦涩。前者如白居易、元稹的某些诗,后者有李商隐的《锦瑟》可为代表。
无象,也无以成境界;得象,境界始以开拓。模写物象,易生实境;创造意象,常变虚境。王国维所谓的"写境"与"造境"之分,实际上还是基因于"象"的不同。
物象与意象的区别不是绝对的。模写物象,不能不托物寓意,以求生动活泼。创造意象,同样要借物达意,以免空洞无味。
诗词中“风雨” 意象有哪些
意象?简单地理解:就是喻意之象,是借用客观物象来寄托主观情思的一种创作手段;这个属于中国诗学和美学的专用名词,两 个字含盖的也是两方面的内容。
即“意”与“象”。
意,即:立意,是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象,即:取象,是作者特意选取的用来“煽情”的“道具”。
这些“道具”都是一个一个十分具体的客观形象。
(关于意象一词的文本解释:它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化或固化后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和统一;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借客观物象表现主观情意;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也是审美创造结晶,及情感意念载体;是生活的外在景象与诗人的内在情思的统一;是诗人感情外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有特殊或深刻意义的形象。
) 笼统地说,意象是思想情感与具体物象的完美结合。
而“意”处于主导地位,“意”决定了“象”,“象”反映了“意”;意源于内心并借助象为依托来表达。
意在象中若隐若现,又仿佛呼之欲出,象却似有心似无意的一勾一画一点一染,却为意而增彩而绽放。
所谓“意的暗示,象的契合”就是这个道理。
意象作为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汇与统一,学者们从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美学、创作与鉴赏学等的层面,都可以为意象组建成一支繁复庞杂的系统。
比如:构成意象的物象、表象、心象、语象等,细述起 来就非常的复杂了。
不过在此可以重点说说“物象”这个概念,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和大自然的广泛接触中,最直观最先入为主的就是“物象”,它可以说是组建成作品意象的地基。
我们已经知道:“象”是客观之“象”,即景象、物象、事象。
原指具体事物的形象或景象。
“象”是具体可感的客观事物。
那么”物象”便是”象”的一个重要成份。
物象是客观存在的各种人、物、景的具体形象及其发展变化的状态,或各种社会生活的形态。
它是作家、艺术家观察的对象,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基础。
物象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客观的自然存在物象,它是客观的,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
比如说杜甫的名诗“春望”写战乱国破时的怆凉场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其中的“花”与“鸟”便是自然景物,花开花落,鸟宿鸟飞都有着它们各自的生长规律和生活习性,本来是不会因人的情绪变化而有何感应变化的;二是“意象”中之物象,是艺术家注目、发现的能够表达“意念”而选择的相应的纯自然事物。
是作者在作品里借助语言形式表现的客观物质和人文的类存在物,由具体名物构成。
那么同样是以杜甫这句诗为例,由于这“花”与“鸟”都被作者选用入诗,成为了作者为达意而取之象,那么这“花”就不再是原先生长在土壤中的花儿,“鸟”自然也不再是单纯意义中林野之间的鸟儿了,它们被作者赋予了思想和情感,由于具备了“:人性”,即人的心理和情商,所以,花儿会因伤感忧思而泪洒如雨,鸟儿也因离愁别恨而心胆俱裂。
其实弦外之音,是作者内心因充满了沉痛忧虑才看花瓣落而潸然泪溅,闻鸟悲啼而心愈惊惧。
物象在意象成分中是意象的物质外壳,是主观内容的载体。
它是客观现实的、形象的、鲜明的,将为展开联想和发挥想象创设了巨大的空间。
在诗文创作中,离不开模写物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实写。
“心境万物生”,作者的感情活动不可能抽象地进行,必须“神与物游”,附丽于物。
艺术家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自然物象进行选择和取舍,找寻思想情感的依附物,从而确立“意象”中之物象。
物象的获得,不是凭空虚构的,凭空虚构,是创作不出生动具体的物象的。
生活,是获取物象的源泉。
当然,很多作品中,意象并非都是思想情感与具体物象的完美结合。
“意”与“象”并非绝对的统一,有时意象重心在“象”,此时意象在文学本文中呈现为物象,特指由具体名显的景物事物构成的纯意象作品,称为”立象尽意”.如:王昌龄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便是一首物象诗,一共杂合了六种景物,即:黄鹂翠柳 白鹭 青天 积雪和泊船,却活泼而生动地把一幅欣喜盎然的早春图勾画在我们面前;有时意象重心在“意”,又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意象在文学本文中呈现为“语象”(表情达意时的点缀式意象作品);我姑且将其称为”点 象尽意”.如:刘禹锡的“秋日”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这首诗从一开篇到末尾,除了第三句用了一个自然物象,即“排云上”的“一鹤”之外,其它三句全是直抒作者情思,看似单一的物象描绘,却更加突显了作者的豪迈洒脱。
同样起到了情景交融的目的。
另一种以“意”为重心的情况,在众多的文学鉴赏中被称为“直言其意”或“直抒胸臆 ”其实这种说法是偏颇的,本身就是意象概念的含混。
就算作品中没有直接的事景物象的描写或点缀,但就作品此时呈现出来的“事象”而言,(事象即事件,事物,事理所表现出来的形象)它本就是“象”的一种,怎能就被看作透明的,说是“直言其意”哩?象我们熟知的乐...
诗词创作中如何运用意象技巧
诗歌意境的最小艺术结构单位是一个意象。
诗歌的写作常常是从作者对生活中某个人、事、景、物、理产生了独特的诗美体验而获得的第一个意象开始的。
诗歌创作的灵感就是诗歌作者对情感能够具象化,主观情志能够文字化的一种突然顿悟和把握。
无形的情绪突然有了有形的形象,抽象的观念突然有了具象,这使得诗歌作者的心理结构和语言结构有了豁然的改组更新。
这种诗歌的写作灵感有短暂性、突变性和不可重复的特点。
诗歌灵感出现后,应迅速准确地将灵感体验到的内容及时地意象化,灵感体验意象化后,应及时准确地将意象化为诗语和诗句。
这就是诗歌写作“灵感——寻象——寻言”的三个阶段。
相当多的人不能完成这三个阶段的写诗过程。
有的人虽有灵感体验,但未能及时地将诗美体验化为诗歌意象;有的人在脑海里虽然形成了诗歌意象,但不能及时准确地将诗歌意象词语化、文字化,这样一首诗仍然活跃在作者的脑海里而不能物化成形。
诗歌中的意象到底是什么?举个例子。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
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
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
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
?意象的运用自然因人、物、时、情的不同而不同。
总体观之,营构意向的方法可分为三类:赋、比、兴。
? 赋,即平时所说的直写其事,某一物象在作者看来已经具备了能够表达他的情感的特质,便直接加以运用,使这一个意象直射出感情来。
这类意象在我国的诗歌创作中是十分常见的,如选入课本中的辛弃疾的词《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月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可以说全词都是铺陈意象,以一连串的意象直接勾画出一幅恬静的乡村夜景图,描写景物不着一情字,但又处处可见那浸润其中的作者之情。
? 比,即我们常说的打比喻,通过不同的方式将作者的感情比做它物,或明喻,或暗喻,或象征,把自己的情思直接喻为人或物,使之具有人或物的特征。
李白的“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就是将青丝、雪这样的意象直接拿来比喻头发,从而使读者的联想一下子清晰起来,明朗起来,生动起来,给读者以无比鲜明的感受。
舒婷的诗“我是你额上破旧的老水车”一句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原因就在于用老水车这一意象来象征“我”与祖国的某种血肉联系,从而使整首诗作细腻而含有丰富的象外之意。
? 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兴必须依附于某一事物,要有一个能引起兴的具象,然后使这个具象渗透进作者的感情,从而营造一种意境。
创作中白描的使用往往就可看作是一种兴,如臧克家的诗《老马》就是典型的例子。
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塑造了一个老马的形象,它让大车“装个够”“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只是把头“沉重的垂下”,在这里,老马已经是一种象征,是一种直接的兴起对象,作者以这个形象来寄托不屈的民族个性和作者的赞美之情。
所以,兴这种创作手法是既省笔墨又含义深刻。
诗歌主要靠意象来构成诗的意蕴,而诗歌中意象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 并列式组合 将有关的几组具象罗列出来,如杜牧的《江南春》“水村山郭酒旗风”就是并列了水村、山峦、酒、旗、风几组物象,从而让我们领略到了江南春天的特有风情。
? 对比式组合 选取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物象,互为对立,互为映衬,如高适的《燕歌行》“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一边是拼杀的血腥,一边是醉生梦死的沉迷,从而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 通感式意象 即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几种意象沟通起来,互为转化。
如舒婷的《路遇》“自行车的铃声悬浮在空间”“铃声把碎碎的花香抛在悸动的长街”,前一句听觉铃声转化成为视觉悬浮,后一句听觉嗅觉与心理感觉交织转换,沟通组合,从而形成了一个非常奇妙的境界,铃声能浮,铃声抛花香,使读者不禁为诗人的丰富想像而拍案叫绝。
? 荒诞式组合 将不合事理逻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组合,也即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在心理感觉中却能够实现。
如李贺的《秋来》“秋坟鬼唱鲍家诗”,“鬼唱”二字石破惊天,它仿佛让人听到秋坟中的鬼魂在吟唱鲍照当年抒发“长恨”的诗,以此来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沉痛与凄清。
诗笔新奇,诡谲多姿,荒诞虚幻中暗合了李诗的鬼才之意。
古诗中所有意象的的概括
在中国文学史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巳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或者说是约定俗成的意象群,了解这些意象群无疑对鉴赏古代诗歌、准确捕捉古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譬如,情感类别:哀怨、激愤、向往、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等。
要深入了解这情感,就要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发掘出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寻撷到诗中的情感载体。
如:杨柳——(代表)惜别、菊花——傲视、圆月——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古迹——怀旧等等。
而古诗中的情感载体——意象——解读这些意象群,就成了古诗词鉴赏的突破口。
所谓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就古典诗词而言,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而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以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对之进行多维解读,是鉴赏诗歌的钥匙之一,本文拟就古典诗词中一些常见的意象进行解读,供广大朋友参考。
1、落花 自然是人类永远的认识对象和审美对象。
自然的形式丰富多彩,人类对美的撷取也无穷无尽。
山川草木“莫不有性情”。
情感与这些形式的遇合,故有意象产生。
我国历史上优秀诗词数不胜数,本文我只想撷取其中的一朵奇葩——含有“落花”意象的诗词,来略谈一二。
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自然规律,但在我国古诗词中却赋予了它们以情感和生命。
归纳起来,“落花”意象有这样几层意思。
A、一是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构成一种优美的意境。
“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翃《寒食》),给人的感觉是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各种颜色的花儿在风中轻扬曼舞,美妙极了。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伴随着风雨之声,落花片片,满地缤纷,可以想见春天的美好和童子的天真烂漫之趣。
B、一是面对落花,唏嘘感叹:叹年华易逝,美丽不再。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从中可以看出国破家亡之恨,无可奈何之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抒发了浓浓的郁闷之情,幽幽的相思之苦。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词。
花落巳葬,己去谁葬,暗含自己的命运还不如落花,道尽了心中的绵绵的悲苦。
C、还有一种是以落花寓意昂扬向上的精神。
“花落春常在”清道光年间考生俞樾在礼部复试,以此句为诗开头,寓意希望在人间。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
”(王安石《北陂杏花》)暗寓诗人宁可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粉身碎骨,也不愿委曲求全同流合污。
2、流水 A、因水具有柔和清冷的特点,故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 的事物。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诗人借水的清冷,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B、又因水的剪切不断、永不停歇与愁绪的无始无终、无止无休正好吻合,故诗人又常以水喻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词人经历亡国之痛后,尝尽了人生的愁苦滋味,他用东去的“一江春水”抒写愁恨,让读者看到那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腔幽愤尽泻如注,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3、“捣衣”和“砧声” A、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
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
单调悠长的砧声有助于摒除外虑,心志专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
正因为这些原因,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
”(李白《捣衣》) “不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
”(杜甫《捣衣》)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
”(宋??晏几道《少年游》) B、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杜甫的《秋兴》,就是以白帝城的砧声寄寓自己客居漂泊中对故乡的思念: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C、古典诗歌表现了捣衣与砧声意象,也塑造了这种意象。
它不仅感染、感动着置身情境之中的思妇与游子,即使平常诗人,也往往喜欢把这种声音作为自己诗歌的背景音乐,表达种种复杂的情感: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十国南唐??李煜《捣练子》) “砧清秋巷迥,灯白夜堂凉。
此意无人会,重城醉梦乡。
”(林景熙《夜意》) 4、雁 相传鸿雁能够传书。
李煜在《清平乐》中说:“雁来音信无凭”,春天大雁从南方飞归北方,主人公眼见南方...
古诗写作手法
一、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二、表达技巧:(一)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二)虚实相生或虚实结合。
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三、修辞方式法:"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寄托) (一)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二)联想和想象: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
(三)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
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比喻象征: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
(五) 夸张: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
合理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理,却符合情理。
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
扩展资料: 写作方法,也叫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
包括: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扬先抑、衬托(烘托)、夸张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对比等。
修辞手法,也叫修辞方法,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对所使用的语言进行修饰、加工、润色,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
包括: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借代、反问、设问、对偶、反复等。
参考资料:写作手法-百度百科...
中国古诗词中的“月”
唐诗中月的意象 今人陈植锷在《诗歌意象论》中曾指出,“一首诗歌艺术性的高低,取决于语言意象化的程度如何。
”作为诗歌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意象之于诗歌无疑是关键的,而作为意象物质外壳的语言形象也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也曾指出,“诗人应该选择‘特征’的东西”,也只有“特征”的东西,才能给读者深刻、鲜明的印象,迅速真切地唤起读者的想象、联想。
月作为一种意蕴而想象的视觉、感觉的自然景物,能够为意象的塑造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意念,从而阐释、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
也正因为月具有这鲜明丰富的语言形象,所以月在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的地位十分显赫。
先秦已有“嫦娥奔月”的传说,先秦故人曾通过“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分别发出了“劳心悄兮,劳心骚兮,劳心惨兮”之叹,“僧敲月下门”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明月何皎皎》以“明月”演义出一代复一代骚客才子的怨夫思妇之作。
而“披月踌躇”、“揽月自赏”、“望月凝思”、“抚月痴想”……这些从古籍古典中衍生演化出来的词语成语,莫不流淌着中国古人一分难释的生命情怀。
莫不激发古人情爱思恋的浩歌。
“三五明月夜,四五蟾兔缺”(《孟冬寒气至》),月的意象是生命的时间飞逝,是美的烟波,是人生悲欢离合的演绎,是情爱的寄寓和沐浴。
月在唐朝中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峰,据学者统计。
李白作诗1059篇其中341篇提到月,也就是说,李白每写三首诗,笔触就要融入月的意象。
李白最爱月,李白之死,就是为捉水中之月而死。
“李白著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
”(唐·王定保《摭言》),尽管后人考证此说不可信,但李白为伟大的月光诗仙,却是毋庸置疑的,月里更洁,月里更黑,人生有时,月光无极。
李白、杜甫、王昌龄、李商隐、孟浩然……常是一卷在手,餐风饮月,月下窗前,精心细品,或惑之,或寄之,或怀之,或思之,或忆之,沐一身月辉,纳一空月光,旨趣益远,抒胸中浊气、释天地愁绪,法自然天趣,得万物之灵。
由此,月与诗人构成了千载佳话,万世景观,同时也造就了唐诗的盖世名声,在唐代,诗的显赫地位实在离不开月的激扬、推动和烘托。
首先,月在一定程度上孕育和生成了唐诗。
唐诗的题目有一大批沐浴在月光的滤洗和浸润中,如《入朝洛堤步月》、《江亭夜月送别》、《关山月》、《望月怀远》、《古朗月行》、《拜新月》、《把酒问月》、《月下独酌》、《月夜》、《月夜忆舍弟》、《江楼月》、《霜月》、《静夜思》、《江楼感旧》、《枫桥夜泊》、《春江花月夜》、《春色山夜月》、《十五夜望月》、《峨眉山月歌》、《正月十五日夜》、《夜下征虏亭》、《嫦娥》……难以尽数,可以说,是月给了唐诗以丰富意蕴,给诗人以美妙的灵感,创造了唐诗的艺术题材和艺术生命,给唐诗提供了博大阔远的艺术空间和宇宙意识。
若无月意象的沾溉,就没有上述诗题,也使诗人们失去了艺术灵感和艺术创造的审美空间,会使诗坛上失去最美丽的仙葩,丧失一大批不朽的诗作。
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白《静夜思》、《把酒问月》、张继《枫桥夜泊》、赵暇《江楼感旧》、杜甫《月夜》等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名作也就无缘产生了。
其次,从诗的内容上说,月成为唐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月在唐诗意境的追求历程中,实现了“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
月在唐诗意境的构造上广泛而多样。
唐诗中的月意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月的边塞意象。
丹纳说,“自然界供给的比人工创造的更美”(《艺术哲学》)。
月在文学作品中构成的富有美感的独特环境,是人工做创造的环境所无法比拟的。
马克思指出,“对象如何对他来说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
”“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好“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的本质,因而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边塞”、“明月”“关”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性质的制约,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因而边塞诗的创作往往离不开“明月”与“关”的塑造。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里就有《关山月》、《乐府古题要解》说:“《关山月》,伤离别也。
”无论征人思家、思妇怀远,,月作为一种寄托是诗人惯用的手法。
早在唐代以前古诗人就有“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和“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的思愁绵绵,唐诗也不甘落后。
唐诗中有“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的啜泣诉说,有“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杜甫《后出塞五首·其二》)的惨凄寂寥,有“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沈全期《杂诗三首·其三》)的绵藐深沉,有“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幽怨悲亢,有“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悲凉凄婉。
同时,唐诗人又发展了...
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诗词中的意境
(一)走进作者,探知意境诗词的创作,特别是古代诗词,距离我们的年代久远,而作品又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反映,正所谓“诗言志”,至于“言”何“志”,那就有必要对作者的生平及生活背景有所了解,这有助于学生更快进入诗词的意境。
例如,在教读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这首诗,我没有介绍作者及作品的背景,只是要求学生先熟读几遍,然后就逐句解释,特别重点讲解了“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讲明这两句流露出浓重的伤感情调,抒发伤感国事,心系家人的悲愁,学生听着记着,但一问他们是否真正理解诗人的感情,诗歌的意境,他们却无法说清。
因为他们对作者及写作背景一无所知,只是被动地听记,对作品内涵并没有真正理解,于是我向学生补充韩愈写此诗的背景。
当听了背景的补充介绍后,学生们不再显得迷茫,对诗中包含的悲愁之情也能领会。
通过上面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引导学生探知诗歌的意境,走进作者,走进其写作背景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走进关键词,领会意境读任何作品,都不能把作品肢解分析。
读诗词亦然。
那种一句一句分析,甚至用白话解释诗词句的方法,破坏了作品的意境美,无任何意义。
领会诗词的意境,应该抓关键词语,由词语入手,分析作品写了那些事物,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事物的,理清这些事物是如何联系起来,由此,在脑中形成一幅完整的图画,进而走进这幅画面所传递出的意境。
例如,杜甫的《春望》中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若从字面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再直白不过,不就写国都沦陷,山河还在,京城的春天草木荒凉。
不错,但要真正领会此中的意境,就要引导学生抓关键的几个词,再驱遣着想像去看,国都沦陷用了一个“破”字,可谓“国破”的残垣断壁,让人触目惊心,紧随一个“深”字,又让人满目凄凉。
“城春”本应明媚悦人,这里却是“草木深”的荒凉之景,所以,这两句为全诗渲染了一种浓烈的悲愁气息。
诗人面对眼前的局势,所以看花也流泪,听鸟鸣也惊心。
再读后两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个“连”字,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烧的时间长,一个“抵”字道出了作者渴盼“家书”切切的思家之情。
再注意尾联,国都破败,烽火连遍,家信不通,诗人的白发更加稀少,以致髻子都插不上。
这样,抓住了整首诗的几个关键词语,加以分析,我们的眼前会出现一个于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中日益衰老﹑白发苍苍的诗人形象。
可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那么对诗词意境的理解就会更加真切和深刻。
(三)走进意象,体味意境诗歌的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而意境则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因此,说到诗歌的意境,就不能不谈诗歌的意象,因为它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或条件。
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其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瘦马”,这些都是典型的意象,作者用意象与意象叠加的方式,渲染一种萧杀荒凉的氛围,从而体现了主人公落寞的心境。
这种看似简单的意象组合,却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撞击人们的心扉,真可谓“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由此可见,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词意境的关键。
(四)走进联想和想象,开拓诗词意境如果说诗歌是翱翔高空的鸟,那么联想和想像往往是一双不可缺少的翅膀,一旦失去其一,就相当于失掉一半的生命力。
作者在创作中,总是将其思想感情由联想﹑想像化为具体的形象,诉诸于语言文字。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这些文字,运用联想和想像去开拓诗词意境呢?其一,启发学生的再造想象,深入理解诗情画意。
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欣赏的再创造。
读意境优美的诗词,就要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在丰富的想象中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几幅优美的移动图画,把读者带入静美的意境,融情于景,读者在产生丰富想象中分享词人对自然美的感受,理解词人闲适的情感和心境;作者以美的语言、美的形象来营造美的意境。
列举一些诗歌或古诗中具有暗示性的意象。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