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气象的古诗

时间:2020-08-19   作者:互联网搜集整理

已凉

韩偓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初夏游张园

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寄陕州姚中丞

刘禹锡

八月天气肃,二陵风雨收。旌旗阙下来,云日关东秋。

禹迹想前事,汉台馀故丘。徘徊襟带地,左右帝王州。

留滞悲昔老,恩光荣彻侯。相思望棠树,一寄商声讴。 秋游原上

白居易 七月行已半,早凉天气清。清晨起巾栉,徐步出柴荆。

露杖筇竹冷,风襟越蕉轻。闲携弟侄辈,同上秋原行。

新枣未全赤,晚瓜有余馨。依依田家叟,设此相逢迎。

自我到此村,往来白发生。村中相识久,老幼皆有情。

留连向暮归,树树风蝉声。是时新雨足,禾黍夹道青。

见此令人饱,何必待西成。

与雨有关的古诗词 片段 文章 有赏析的最好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韩愈《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唐·杜甫《春夜喜雨》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甫《江南春绝句》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一会儿,粗大的雨点落下来了,打得玻璃窗啪啪直响。

雨越下越大。

窗外迷迷蒙蒙的一片,好象天地之间挂起了无比宽大的珠帘。

雨点儿落在屋顶的瓦片上,溅起的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对面的屋顶上。

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了线。

地上的水越来越多,汇合成一条条小溪。

——《雨》听听那冷雨作者: 余光中惊蛰一过,春寒加剧。

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

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

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

不过那—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

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

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

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

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

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

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

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

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

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

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

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

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

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

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恩聪的跳弓拨弦?还是安东尼奥尼的镜底勒马洲的望中?还是呢,故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柜内,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 杏花,春雨,江南。

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

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

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

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听听,那冷雨。

看看,那冷雨。

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

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

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

雨气空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林之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的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

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紧,那腥气。

第三次去美国,在高高的丹佛他山居住了两年。

美国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干旱,天,蓝似安格罗萨克逊人的眼睛,地,红如印第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鸟,落基山簇簇耀目的雪峰上,很少飘云牵雾。

一来高,二来干,三来森林线以上,杉柏也止步,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

落基山岭之胜,在石,在雪。

那些奇岩怪石,相叠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

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

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露入看无”的境界,仍须来中国。

台湾湿度很高,最饶云气氛题雨意迷离的情调。

两度夜宿溪头,树香沁鼻,宵寒袭肘,枕着润碧湿翠苍苍...

关于气象的古诗

与风有关的古诗词

1、大风起兮云飞扬。

——汉 刘邦《大风歌》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宋 柳永《雨霖铃》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 志南《绝句》 4、风急天高猿啸哀——唐 杜甫《登高》 5、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 王之涣《凉州词》 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史记·刺客列传》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 岑参《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宋 晏殊《蝶恋花》 11、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宋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12、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冯延巳《谒金门》 13、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宋 陆游《钗头凤》 1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 崔护《题都城南庄》 1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 李商隐《无题》 16、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 高鼎《村居》 1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唐 孟浩然《春晓》 18、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唐 严武《军城早秋》 19、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唐 令狐楚《少年行》 20、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雪作远游。

——近代 梁启超《太平洋遇雨》

与“阳光总在风雨后”有关的古诗词都有哪些?

1.《浪淘沙九首》唐·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2.《行路难 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答章孝标》唐 · 李绅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4.《小松》唐 ·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 ·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与池塘有关的古诗词

勃 【春庄】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王勃 【春园】 山泉两处晚,花柳一园春。

还持千日醉,共作百年人。

王勃 【登城春望】 物外山川近,晴初景霭新。

芳郊花柳遍,何处不宜春。

王勃 【夜兴】 野烟含夕渚,山月照秋林。

还将中散兴,来偶步兵琴。

王勃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王勃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王勃 【别人四首】 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

送君南浦外,还望将如何。

王勃 【赠李十四四首】 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

琴尊唯待处,风月自相寻。

王勃 【早春野望】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

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王勃 【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王勃 【寒夜思友三首】 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

复此遥相思,清尊湛芳绿。

王勃 【始平晚息】 观阙长安近,江山蜀路赊。

客行朝复夕,无处是乡家。

王勃 【扶风昼届离京浸远】 帝里金茎去,扶风石柱来。

山川殊未已,行路方悠哉。

王勃 【普安建阴题壁】 江汉深无极,梁岷不可攀。

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还。

董思恭 【咏李(一作太宗诗)】 盘根植瀛渚,交干横倚天。

舒华光四海,卷叶荫山川。

于季子 【咏项羽】 北伐虽全赵,东归不王秦。

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

陈子昂 【题田洗马游岩桔槔】 望苑长为客,商山遂不归。

谁怜北陵井,未息汉阴机。

张说 【又(一本此首同前第一首为二首)】 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时闲。

不酌他乡酒,惟堪对楚山。

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

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

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

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

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

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

赵冬曦 【和张燕公耗磨日饮(一作张说诗)】 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朝闲。

不酌他乡酒,无堪对楚山。

卢僎 【题殿前桂叶】 桂树生南海,芳香隔楚山。

今朝天上见,疑是月中攀。

蔡隐丘 【石桥琪树】 山上天将近,人间路渐遥。

谁当云里见,知欲渡仙桥。

周瑀 【临川山行】 朝见青山雪,暮见青山云。

云山无断绝,秋思日纷纷。

沈如筠 【寄天台司马道士】 河洲花艳爚,庭树光彩蒨。

白云天台山,可思不可见。

王泠然 【句】 陈兵剑阁山将动,饮马珠江水不流。

(咏八阵图送人) 孙逖 【句】 野烟出炉上,山花落镜中。

(《庐山》。

见《诗式》) 崔国辅 【渭水西别李仑】 陇右长亭堠,山阴古塞秋。

不知呜咽水,何事向西流。

王维 【辋川集·华子冈】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

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

王维 【辋川集·斤竹岭】 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

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

王维 【辋川集·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 【辋川集·木兰柴】 秋山敛馀照,飞鸟逐前侣。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王维 【辋川集·茱萸沜】 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

山中傥留客,置此芙蓉杯。

王维 【辋川集·宫槐陌】 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

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

王维 【辋川集·欹湖】 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

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

王维 【辋川集·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王维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 【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 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

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王维 【山中寄诸弟妹】 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

城郭遥相望,唯应见白云。

王维 【赠韦穆十八】 与君青眼客,共有白云心。

不向东山去,日令春草深。

王维 【送别(一作山中送别,一作送友)】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 【别辋川别业】 依迟动车马,惆怅出松萝。

忍别青山去,其如绿水何。

王维 【崔九弟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城隅一分手,几日还相见。

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

王维 【题友人云母障子(时年十五)】 君家云母障,时向野庭开。

自有山泉入,非因采画来。

王维 【山茱萸】 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

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

王维 【哭孟浩然(时为殿中侍御史,知南选,至襄阳有作)】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王维 【阙题二首】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缙 【别辋川别业】 山月晓仍在,林风凉不绝。

殷勤如有情,惆怅令人别。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华子冈】 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斤竹岭】 明流纡且直,绿筱密复深。

一径通山路,行歌望旧岑。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鹿柴】 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往客。

不知深林事,但有麏麚迹。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宫槐陌】 门前宫槐陌,是向欹湖道。

秋来山雨多,落叶无人扫。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北垞】 南山北垞下,结宇临欹湖。

每欲采樵去,扁舟出菰蒲。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竹里馆】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

出入唯山鸟,幽深无世人。

裴迪 【辋口遇雨忆终...

跟水有关的古诗词

1、《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竹枝词》唐·刘禹锡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3、《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4、《望海潮》宋·秦观星分斗牛,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

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

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

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

追思故国繁雄。

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

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

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

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拼千钟。

5、《水调歌头》宋·苏轼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6、《玩止水》唐·白居易动者乐流水,静者乐止水。

利物不如流,鉴形不如止。

凄清早霜降,淅沥微风起。

中面红叶开,四隅绿萍委。

广狭八九丈,湾环有涯涘。

浅深三四尺,洞彻无表里。

净分鹤翘足,澄见鱼掉尾。

迎眸洗眼尘,隔胸荡心滓。

定将禅不别,明与诚相似。

清能律贪夫,淡可交君子。

岂唯空狎玩,亦取相伦拟。

欲识静者心,心源只如此。

7、《如鱼水》宋·柳永轻霭浮空,乱峰倒影,潋滟十里银塘。

绕岸垂杨。

红楼朱阁相望。

芰荷香。

双双戏鸳鸯。

乍雨过、兰芷汀洲,望中依约似潇湘。

风淡淡,水茫茫。

动一片晴光。

画舫相将。

盈盈红粉清商。

紫薇郎。

修禊饮、且乐仙乡。

更归去,遍历銮坡凤沼,此景也难忘。

与莺有关的古诗词

春日年代:【宋】 作者:【朱熹】 体裁:【七绝】 类别:【记时】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偶成年代:【宋】 作者:【程颢】 体裁:【七绝】 类别:【记时】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元日年代:【宋】 作者:【王安石】 体裁:【七绝】 类别:【记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赤日炎炎似火烧年代:【宋】 作者:【白胜】 体裁:【七绝】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秋日年代:【唐】 作者:【耿玮】 体裁:【五绝】返照入闾巷,忧来谁共语?古道少人行,秋风动禾黍。

望庐山瀑布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山水】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天净沙 秋年代:【元】 作者:【白朴】 体裁:【散曲】 类别:【记时】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 春年代:【元】 作者:【白朴】 体裁:【散曲】 类别:【记时】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逢雪宿芙蓉山年代:【唐】 作者:【刘长卿】 体裁:【五绝】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忆江南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能不忆江南。

登鹳雀楼年代:【唐】 作者:【王之涣】 体裁:【五绝】 类别:【山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宿建德江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体裁:【五绝】 类别:【羁旅】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跟水路有关的古诗词

有关水路的古诗词1.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给功不较多。

2.汴水(胡曾)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

3.李利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4.七绝大运河(作者:冰雪红豆) 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潆涟, 寄语飞南归北雁,大河头尾是家川。

*秋水缠绵,牵动河畔漫步的游子,拾得小诗。

5.红楼诗词:桃叶渡怀古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6.《堤上偶成》 ——清·乾隆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

九里岗临御黄坝,曾无长策只心惊。

7.《登舟》 ——清·乾隆御舟早候运河滨,陆路行余水路循。

一日之间遇李杜,千秋以上接精神。

麦苗夹岸穗将作,柳叶笼荫絮已频。

最是篷窗心惬处,雨晴绿野出耕人。

8.《汴河怀古》作者:皮日休(唐)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

9.《堤上偶成》 ——清·乾隆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

九里岗临御黄坝,曾无长策只心惊。

10.桃叶渡怀古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11.隋炀帝挽舟者歌 【北朝】无名氏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

今我挽龙舟,又困隋堤道。

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

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

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

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声明:内容仅供参考,图片和文章选取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