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
作者:李白 (唐代)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诗配画
《峨眉山月歌》原文和译文:峨眉山月半轮秋: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
影入平羌江水流: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
夜发清溪向三峡: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你啊!注释:⑴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⑵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⑶影:月光的影子。
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⑷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
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⑸君:指峨眉山月。
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顺流而下。
渝州:治所在巴县,今重庆一带。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作。
...
古诗配画
杨柳枝词白居易一树春风千万枝, 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 尽日无人属阿谁?注释:①一树句:棵棵柳树经春风吹拂,柳枝迎风飞舞。
②嫩于句:柳色嫩黄,其色嫩黄,其色似金,柳枝条条柔软如丝。
阿谁,即“谁”。
峨眉山月歌诗人哪个哪个书里的古诗文
月夜(杜甫) 今夜鄜(fū)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是最喜欢的一首;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昧道《正月十五夜》)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无名氏《孟冬寒气至》)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李白《忆东山二首》) 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张先《菩萨蛮》)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欧阳修《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出天山,茫茫人海间(李白《关山月》)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曹植《怨歌行》)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燕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姜夔《扬州慢》)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州》)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李白《军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清平调词(其一)》)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晓随残月行,夕与新月宿(白居易《客中月》) 画图省时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杜甫《咏怀古迹》)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苏轼《后赤壁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张继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锦瑟》李商隐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后赤壁赋》苏轼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无名氏《孟冬寒气至》)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晓随残月行,夕与新月宿(白居易《客中月》)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虞美人》李煜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白居易 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江楼有感》赵嘏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出塞二首》王昌龄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无名氏《孟冬寒气至》)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商山早行》温庭筠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登太白峰》李白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燕字回时,月满西楼。
《一剪梅》李清照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李益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忆扬州》徐凝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刘禹锡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清夜录》俞文豹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寄人》张泌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舌弟》杜甫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昧道《正月十五夜》)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李白《忆东山二首》)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陶渊明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孟浩然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州》王安石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南园十三首》李贺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忆秦娥》李白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扬州慢》姜夔 画图省时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咏怀古迹》杜甫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山园小梅》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雨霖铃》柳永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满江红》岳飞 人生得意须...
古诗词大全600首
1,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唐朝。
诗名:《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解释:小时侯,年少无知,误将月亮当作又圆又亮的白玉作的盘子!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宋诗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解释: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传说神仙世界里只过几天,地下已是几千年,故此设问。
)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诗名:静夜思解释:映照在井栏上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
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ps. 床是井栏的意思,不是卧室的床4,野旷天低树,江青月近人:孟浩然 唐诗名: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青月近人解释:这首诗写了江边夜景,表现了诗人的旅愁。
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即移动小船;“泊”指停泊夜宿;“烟渚”,烟雾朦胧的小洲。
这一句点了题,介绍了诗人观赏景物的立足点。
次句“日暮客愁新”,“日暮”即黄昏时分,“客愁新”是指诗人客居他乡,增添了忧愁。
这句写了诗人欣赏景物的心情。
第三句写江边的远景。
“野旷天低树”,诗人站在船头,极目远眺,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
第四句写江中的近景。
“江清月近人”,江水清澈,倒映在江中的月影,似乎更加靠近船上的诗人。
这特殊的景象,只有立足于船上才能领略到。
在这十分成功的对比描写中,表现了诗人含而不露的淡淡哀愁。
此诗前两句是触景生情,后两句是托景抒情。
全诗淡而有味,耐人咀嚼。
5,月落乌蹄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诗名:枫桥夜泊解释:这首诗的题目就很精练。
“枫”是季节;“桥”是地点;“夜”是时间;“泊”是时间。
四个字,该介绍的都介绍了,“吝啬”到了极点。
然后首句直接进行景物描写。
“月落乌啼”,有声有色有情。
在古诗词中,凡用“月”“乌”者不外乎“凄愁悲苦”四字,太阴西坠,乌鹊哀鸣,张继的哀怨之气与郁闷之气贯注其中,不解人意的霜气偏偏充盈天地,为这浓秋之夜和张继心中洒下丝丝凉意。
视觉、听觉、触觉三管齐下,恰如其分地现出了他的心境。
同样的景色在不同心境的人心中有不同的感觉。
同样是秋夜对月独处孤舟,李白苏轼二人定是要“举杯邀明月”、“把酒问青天”了。
但换了失意的人,不过是“独步漫长宵,风过花零,遥望月空鸣”而已。
因此,作者在第二句中用一个“愁”字点出全诗主旨,一切描述都是为了突出这个“愁”字。
寒水微波粼粼,江中渔火点点,再加上秋风的低吟,一片片枯败枫叶划过张继心头落在水面,恰恰勾起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对前途的迷茫,他的心中仅剩下一种感情--愁。
秋风送寒,独卧小舟,辗转反侧无法入睡,这“对愁眠”甚至有几分“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孤苦伶仃了。
一个落第书生形象跃然纸上。
6,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姜江水流:李白诗名: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解释:此诗是李白初离蜀地时所作,表现了对故乡山水与友人的依恋之情。
首二句写月,以“峨眉山”修饰“月”,则月成为峨眉山独占之月,可见爱月缘于乡情,而将高悬于秋夜天穹之月同时引入平羌江水之流,则江、天、山、月互映,诗境顿生。
平羌江,即今青衣江。
后二句承江水写舟行,由清溪向三峡,明月相随,而思君不见,怀人之情顿生,未点月而月恒在,写怀人而月为媒。
通篇写月,实亦写人,峨眉山月,亦即峨眉山人。
此外,四句中嵌入五地名,却流畅自如,略无斧凿牵强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