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精英相会的古诗词有哪些?

时间:2020-08-19   作者:互联网搜集整理

  1.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出处: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人生开口笑,百年都几回? 

出处:白居易《喜友至留宿》

3.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出处:倪瓒《题郑所南兰》

4. 当歌对酒莫沈吟,人生有限情无限。

出处:晏殊《踏莎行》 

5.或行或止。难得人间相聚喜。一日分风。千里如何信息通。再倾寿酒。五福从来先说寿。其次云何。直至三公未足多。

出处:沈瀛《减字木兰花  》

鉴赏纳兰容若的诗词的文章???

问添衣 菩萨蛮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

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

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捣衣,添置寒服是古代女子秋季常做的事。

是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多于秋夜进行,所以制好的衣服也被称为寒服。

词调中有《捣练子》词牌,即其本意。

凄冷的砧杵声又称为“寒砧”,诗词中往往用来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惆怅情绪,像王驾那句“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王诗之所以能够被人千载传颂,正是因为他如实如神的写出了思妇对远戍边关亲人的牵挂,道出关爱这种洁净如莲花的情感,文字也因此有了超越时间的力量。

千年以后的人读了一样很感动。

子夜秋歌里“风清觉时凉,明月天色高。

佳人理寒服,万结砧杵劳。

”写捣衣写得风致楚楚。

月下捣衣虽是劳作也是人世风景殊胜。

更何况是为意中人制衣?果真到了“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时候,就更感觉不到落寞了。

自家的砧声合着别家的砧声,声声阵阵,想着不远处也有人在为亲人赶制寒衣,天下有情人这样多,砧声虽寒入耳也温暖。

针线自古是女人的活计,缝衣制服也相应成变了女性传达爱意的方式。

容若此词据考证,应是作于康熙十六年秋,卢氏新亡后不久。

小令所截取的,正是生活中“添衣”这么一件细节小事。

自从妻子逝去之后,再没有人为容若添置寒服,对他嘘寒问暖。

家里虽有仆役无数,然而所制的衣服却没有亲人间的温柔牵挂。

感情的付出是相互映衬的。

卢氏的离开亦使容若失去疼惜补偿她的机会。

无语问添衣,为何只惯性的理解为妻子对丈夫的慰问,而不能是丈夫对妻子的关爱? 李白《菩萨蛮》词有“寒山一带伤心碧”,指日暮之时,山色转深。

伤心是极言之辞。

伤心碧即山色深碧,伤心白即极白。

后人之词多类于此。

在月光的映衬下水晶帘看上去一片白。

水晶帘内端坐的美人已然不在。

全词除却“云鬟香雾”的指代略露艳色之外,言语极平实。

如果知晓这指代是化自杜甫《月夜》,明白老杜藏在“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后面的相思凄苦,恐怕连仅有的一点艳色也褪色似的洇开来,变成了白月光似的惘然。

此词一说是塞上思情之作,一说是“悼亡”。

我细读词“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确似悼亡之音。

“欲”字更是用的恰倒好处,“欲”是将出未出,想流不能流,容若将那种哀极无泪的情状写地极精准。

年年秋日,你为我添制寒衣,如斯似是习以为常,总觉得日久天长。

手中好光阴无从消磨。

你我似陌上戏春的孩童,看见花开花谢都惘然欢喜心无凄伤。

待得一日光阴流尽,才醒转过来,懊悔哀伤。

看得见吗?是一样的秋色。

秋风虫鸣月色深浓,我伫立在桐阴之下。

仍似去年秋,你知我为何泪欲流? 此阕是容若小令中的佳作,上下阕折转之间从容淡定,然而于小处极见真情。

凄婉动人之处,似是眼前梨花雪舞,宛转细碎散落一地,让人心意黯然。

这一阕的最后两句,我每次读到,心里都梗然。

外公是在秋天去世,去年秋时人尚在,今年秋时风景不改,人已不在。

擦身而过。

生死如河,悍然相隔。

渡河时辰未至,人,无力穿越,只能观望。

情萧索 菩萨蛮·寄梁汾苕中 知君此际情萧索,黄芦苦竹孤舟泊。

烟白酒旗青,水村鱼市晴。

柁楼今夕梦,脉脉春寒送。

直过画眉桥,钱塘江上潮。

很多人知道顾贞观都是因为容若,其实顾贞观在清时,无论才气名望都不逊于容若,甚至隐隐有前辈的风范。

他是明代东林党人顾宪成的曾孙,也算家学渊源。

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号梁汾。

生于崇祯十年(1637),幼习经史,尤好诗词。

少年时就和太仓吴伟业、宜兴陈维崧、无锡严绳孙、秦松龄等人交往,并加入他们的慎交社。

虽然年纪最小,但“飞觞赋诗,才气横溢”。

清廷慕其才学,于康熙三年(1664)任命他担任秘书院中书舍人。

康熙五年中举后改为国史院典籍,官至内阁中书,次年康熙南巡,他作为扈从随侍左右。

康熙十年,因受同僚排挤,落职返回故里。

之后一直沉沦下僚。

康熙十七年(1678)康熙下令开设“博学鸿词科”,一批文坛精英诸如朱彝尊、陈维崧、严绳孙、姜宸英均被荐到京,顾贞观、纳兰性德广交文友,经常聚会唱和,清初词坛的振兴和他们的活跃是分不开的。

他还受容若所托编订了《饮水词》,可知容若对他的才华学识也极为放心佩服。

最为难得的是,除了才气,顾贞观还仗义,没有酸腐文人的琐碎和小心算计。

他曾为营救诗友吴兆骞,求助于容若,更不惜下求于明珠。

容若被他所填的《金缕曲》感动,不避嫌疑地借助父亲明珠之力帮他救助吴兆骞。

说起来,世态炎凉锦上添花的数不胜数,真正肯在危难关头为朋友出头的又有几个?容若和梁汾都难得,他们都不势力,愿意做雪中送碳的事。

也许正因为看到了梁汾身上的侠气,容若才会对他倾心相交,视他如师如友如兄长。

容若对梁汾的依恋,到了琐碎的地步,以至于《饮水词》中大部分唱和之作都和梁汾有关。

顾贞观的确也是容若的知己,他读纳兰的《饮水词》轻易就明白了容若难以明言的心事,相传他自己也曾有过和容若相似的感情经历,只是他的恋人入的是候门而不是宫门。

所...

形容精英相会的古诗词有哪些?

有关任氏家族聚会诗歌朗诵

建党九十五周年有感杨育中九十又五年,成长路艰难。

三山压幼苗,而立树参天。

盛世不平静,几度浸风寒。

祛病强筋骨,众盼铸铁肩。

一剪梅·建党九十五年感怀王友来破浪红船致远谋。

旗立船头,梦铸心头。

漫漫长路欲何求?星耀东方,日照千秋。

双百宏图绘九州。

决胜收官,歌满龙舟。

锤镰搏得小康天,民也风流,国也风流。

临江仙·纪念建党九十五周年 盼双百圆梦麻乃晨北李南陈宣马列,镰锤唤起农工。

长征遵义选毛公。

八年双寇灭,三战五星红。

建党百年宏伟业,小康正在途中。

更期国百慰英雄。

复兴圆梦日,普世敬神龙。

注:八年双寇灭指抗战八年,德寇、日寇覆灭;三战五星红指三大战役,建立新中国,升起五星红旗。

浣溪沙·建党九十五周年感怀金寿凑(一)红船领航一只红船驶九州,红旗招展挂船头。

乘风破浪竞风流。

巨斧开辟新世界,镰刀赢得大丰收。

中华崛起振环球。

(二)井冈星火星火燎原上井冈,精英聚会见霞光。

艰难卓越创辉煌。

推倒三山开玉宇,换来华夏上康庄。

满园春色展新装。

(三)遵义旭日遵义城头旭日升,阴霾扫尽见清明。

长征万里指行程。

文治武功惊世界,才华谋略服群星。

中华从此喜登峰。

(四)古国新生十月秋高万里晴,天安门上太阳升。

东方古国喜新生。

辞却茫茫长夜黑,迎来闪闪曙光明。

江山锦绣万年青。

七律·党诞九十五周年感赋孙守魁九十五载崎岖路,百岁小康关键时。

执政兴国强领导,倡廉反腐固根基。

创新驱动转型力,脱困扶贫决战期。

崛起中华岂能遏?同心戮力泰山移。

临江仙·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五周年感怀董平分九十五年汹浪涌,红船破浪弥坚。

狂飚一曲暖心间。

愿君凭此曲,挥笔写新笺。

百载蓝图将实现,高天风雨何难?且擂战鼓奋军前!神州闻此鼓,四海起欢颜。

小重山·建党九十五周年抒怀左九丰画舫乘风破浪行,红旗随棹举,夜明灯。

农工唤起,战征程,赢全胜,赤帜永高升。

夏日防雹冰,盼圆双百梦,力强兵。

宏图“带路”利群生。

镰锋利,锤响誉春声。

贺建党九十五周年谢国祥破浪红船甚壮观,历经九五锦程年。

攻坚履险攀东岳,洒血抛头闯大关。

改地换天新国建,图强革故万民参。

神州一统山河秀,旷世人间伊甸园。

七律·中国共产党诞辰九十五周年感怀吴文炳功勋绝代世无双,敢教瀛寰弃旧妆。

旗赤五星开伟业,汗青几册记沧桑。

洞知故国太孱弱,转眼神州繁盛昌。

待到百年华诞日,人间天上共倾觞。

七绝·贺党九五寿诞史庭楷回眸坦对波折路,九五之尊庆寿筵。

人类梦追岂丢弃,大同遥望志犹坚。

庆祝党生日 做合格党员王玉春诞辰九十五周年,灿烂鲜花香满天。

两学专心为一做,践行入党誓宣言。

七律·建国百年争做科技强国王荣蓝天碧水九州芳,绿柳红桃百鸟翔。

众志成城兴事业,领先科技促华强。

英才聚力开心智,万众创新硕果香。

国祚百年登上位,赢来青眼赞炎黄。

舵手——纪念建党九十五周年罗石昂追忆南湖一叶舟,载传马列竞争游。

呼苏大众回天力,扭转乾坤得自由。

改革同施开放策,和谐并举创新谋。

迎来盛世讴歌党,九五春秋志更遒。

清平乐·纪念建党九十五周年唐黎清开天辟地,湖上群英集。

几度狂风豪雨洗,旗帜高高举起。

驱倭扫尽鱼虾,暖阳平整疤痂。

斗地战天无惧,百年重振中华。

走向新胜利——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刘维庄世人皆颂,九五征程。

艰苦卓绝,遥路悬旌。

遍扫阴霾,万类馨兴。

擎天一柱,伟正光荣。

理论指导,马列毛公。

强军富国,指路明灯。

高举高举,鲜红鲜红。

神州圆梦,国泰民宁。

沁园春·纪念建党九十五周年赵占春锦绣中华,靓丽多娇,万里燠阳。

惜风云雄杰,列强争霸,连连战乱,处处饥荒。

江北江南,腥风血雨,亿万黎民遭祸殃。

长天啸,问苍茫大地,谁挽家殇?南湖风举船航,荡污水激扬著锦章。

唤工农千万,民心所向,共产主义,求是安邦。

改革祢新,龙腾世界,屹立巍巍壮一方。

中国梦,孰能开伟业?我党担当!浪淘沙·写在建党九十五周年之际曹柏荣一干特殊人,立党为民。

南湖首义搏风云。

马列为旗悬日月,换了乾坤。

大路尽延伸,万象更新。

神州处处小康村。

更是堂堂中国梦,告慰元勋。

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感赋刘诗文心怀禹甸扫埃尘,逐脱贫穷九五春。

一叶红舟装道义,三年浴血救人民。

曾经曲折曾思过,历尽沧桑历练身。

宝贵时光珍几许,神州圆梦力千钧。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五周年萧鸿党人擎帜震全球,奋起工农汇巨流。

为国为家求解放,建功建业谱春秋。

创新科技旗高举,革旧图强志未休。

奏响中华圆梦曲,千军万马展宏猷。

踏青赏花祈福的诗句

1、登科后 唐代: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译文 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真想拥抱一下这大自然。

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花朵看完了。

2、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宋代:李清照 归鸿声断残云碧。

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

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

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

西风留旧寒。

译文 大雁南归,声声鸣叫,使人断肠的鸣声消失在布着丝丝残云的碧空中。

窗外飘下了纷纷扬扬的雪花,室内垂直地升起了一缕炉烟。

在微微烛光的映照下她头上插戴着明亮的凤钗,凤钗上所装饰的人胜首饰那么轻巧。

一夜凄凄角声把晓色催来,看晓漏已是黎明时分,斗转星横,天将破晓。

转眼天光大亮,报春的花儿想是开放了吧。

但是时在早春,西风还余威阵阵,花儿仍然受到料峭春寒的威胁,那有心思出来争春! 3、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宋代:欧阳修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译文 樽前拟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时佳人无语滴泪,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

啊,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处痴绝,这凄凄别恨不关涉——楼头的清风,中天的明月。

饯别的酒宴前,莫再演唱新的一阕,清歌一曲,已让人愁肠寸寸郁结。

啊,此时只需要把满城牡丹看尽,你与我同游相携,这样才会——少些滞重的伤感,淡然无憾地与归去的春风辞别。

4、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宋代:晏几道 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

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

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译文 荒漠凄凉的关山,常常令我魂牵梦萦,那远在塞外的亲人难以寄家信回来。

可惜我两鬓秀美的青丝,只因为日日盼望、夜夜相思而渐渐变白了。

到他回来的时候,我要依偎在他怀里,傍着碧绿的纱窗共诉衷肠。

我一定要告诉他:“那别离的凄苦真是难耐,哪有团聚在一起好度时光。

” 5、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 宋代:晏殊 池塘水绿风微暖。

记得玉真初见面。

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

醉后不知斜日晚。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译文 春天的风,带着一丝微微的暖意,吹皱一池碧水,至今记忆犹新,与那玉真仙女头一次见面。

歌喉清脆又婉转,韵律往复又回环。

舞姿婀娜轻盈,脚踏节拍飞转,红裙飞舞眼缭乱。

玉砌的钩兰之下,花丛台阶之畔,醉酒之后,全然不觉夕阳西下,天色近晚。

当年和我一起赏花的人儿,如今细细查点,不足半数在身旁。

古诗”十分冷淡存知己”什么意思?

古诗“十分冷淡存知己”的意思是:冷淡 表达的是距离 十分冷淡存知已 是张充和 先生认为人与人之间 应该有“亲则疏 疏则亲”的原则张充和 先生 在一九八五年七十岁时,以隶书曾写下一联:「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从这隐隐可以了解她对人生的一种体悟,对好朋友的那一种「淡」,就如金兽吐出的轻烟一缕、紫沙泡出的薄茶一口,其馀韵香盈於袖、其回甘滋润於喉,足令神畅意甜。

本句话出自于张充和先生的一副对联并不是古诗。

整副对联为 十分冷淡存知已,一曲微茫度此生 【背景】 合肥张家四姐妹都是才女,其中四妹张充和更是多才多艺。

王道新作《一生充和》书写张充和平凡而充盈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一位民国才女在乱世中的命运选择和艺术追求。

一个福地:青岛 王道先生用八个地标串起充和的一生,儿时的合肥、少女时期的苏州、中学时期的上海、养病时期的青岛、避难时期的昆明、抗战时期的重庆、北平时期的姻缘、美国的后半生。

这种地域式历史书写,非常清晰地勾勒出充和一生的人生路径,每个地方留下她不一样的印记,也代表了她不同时期的人生选择和境遇。

在这所有的地标中,青岛是一个分水岭,也是充和的“福地”。

“福地”一说是王道先生在青岛首发式上的说法,我非常认同。

王道说:只所以来青岛举办首发式,是因为青岛是张充和的“福地”,她虽然在青岛待的时候不长,但这里是她人生的分水岭。

通过在青岛一年多的疗养,充和真正实现了重生,原来对自己人生的绝望,到大病痊愈后的积极人生。

首发前一天,王道和我专程去找张充和当年在青岛时的居所,位于太平路一栋叫静寄庐的别墅,是南浔儒商刘锦藻的旧居。

我们在太平路《青岛日报》社附近下车,爬进一个围墙,里面有很多老别墅可见。

《一生充和》中收录了一张充和在别墅前的照片,我们对照着照片去找,始终不见照片中那栋别墅,后来见到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仔细端详照片,告诉说照片中的地方已经拆了,这栋别墅已经不存在了。

我们虽然略感遗憾,但眼前这片海域真是适合疗养,虽然现在游人如织,但当年这片区域一定美如画,让充和感受到人生的美好和对未来的无尽想象。

张充和。

合肥四姐妹是民国大家族的典型代表,围绕她们合肥四姐妹是民国大家族的典型代表家族构成的朋友圈非常厉害,几乎整个民国文化圈人士都能出现在她们朋友圈中。

读完这本书,大致有五个贵人对充和一生非常重要。

第一位贵人:抚养充和长大的叔祖母识修 张充和还在襁褓中时,就被抱到合肥老家龙门巷,由叔祖母识修收养。

识修是李鸿章四弟李蕴章的女儿,嫁给张树声次子张华轸,李鸿章和张树声是淮军一二号人物,两个家族几代联姻。

张华轸去世得早,识修自此皈依佛门成为一名居士,打理家族留下的产业,识修在家族中有无形的魔力和威信,对充和更是无限关爱。

前排小孩(左起):兆和、寅和、宗和、允和、元和。

当充和一点点长大,识修就开始四处为她物色好的老师,她对充和寄予厚望,不希望充和因为被自己抱养而在学业上落后,为了请到名师,她不惜花几倍的薪金。

其中有六安的才子、举人左履宽,负责教她古文、诗词;考古专家朱谟钦,是吴昌硕的弟子,负责教充和书法。

张充和天资聪颖,悟性甚高,4岁会背诗,6岁识字,如是10年,闭门苦读《史记》、《汉书》、《左传》、《诗经》等典籍。

充和一直铭感这两位恩师为她奠定了国学的功底。

识修为充和精心构筑一个固定的课堂,也无意间为她开辟了第二课堂。

她的信仰无意中给了充和哲理、禅意和悲悯,或者说是一种修行。

充和十七岁那年春天,一生行善的识修去世,享年六十七岁。

合肥九门巷张公馆一草一木,每个细节都深深印刻在充和记忆中。

识修的离世,张公馆突然空了,那些原本由充和与叔祖母识修点滴积累的人间填充突然坍塌了。

充和将离开这里,回到久违的苏州九如巷的“家”。

识修留给充和的不仅有不菲的家产,更重要的是建立起她童年的人格以及对旧学、旧物的执念,童年的影响在充和这里,可以说奠定了她人生的底色,是抹不去的修养。

第二位贵人:昆曲老师沈传芷 1930年,叔祖母识修去世后的那年冬天,充和回到苏州九如巷,就读父亲张冀牖创办的乐益女中。

父亲是个新派教育家,他创办的乐益女中开设昆曲、美术、戏剧、花木、烹饪等新式课程,培养孩子们昆曲爱好,也鼓励孩子们走出去,接受更多新学。

父亲张冀牖和继母韦均一都是痴迷的曲友,不仅把昆曲课开到乐益女中,同时请来“传”字辈中的佼佼者沈传芷、张传芳等来教学。

后来充和主要跟沈传芷学习昆曲,沈传芷得承家学,祖父、伯父、父亲、叔叔都是苏州昆曲名角,沈传芷面向清润、温文尔雅,唱腔清脆、嗓音和润,善工正旦,一度在上海滩活跃,后辗转京津等地传授昆曲。

充和一生遇名师无数,除了童年时期诗词名师左履宽,书法名师朱谟钦,重庆时又拜书法大家沈尹默为师,此外,主要的老师阵容中有昆曲大家沈传芷、张传芳、赵阿四、李荣生等。

昆曲,让充和发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一个不同的自己,沉醉其中。

1940年代张充和昆曲扮相。

虽然充和多才多...

中国人为什么要祭祖?

为什么要祭祖?这要从中国人的智慧说起。

有老外曾在网上提问,中国是不是没有信仰?为什么他们不信上帝,也不信真主?反倒崇拜祖先呢?这个问题,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大卫查普曼,在一场讲座中早已说明。

1 中国人祭祖,祭的是先祖的智慧。

西方的神话里,火是上帝赐予的;希腊神话里,火是普罗米修斯偷来的;而在中国的神话里,火是他们钻木取火坚韧不拔摩擦出来的!(钻木取火) 面对末日洪水,我们在诺亚方舟里躲避,但中国人的神话里,他们的祖先战胜了洪水。

(大禹治水) 如果你们去读一下中国神话,你会觉得他们的故事很不可思议。

抛开故事情节,找到神话里表现的文化核心,你就会发现,只有两个字:抗争!假如有一座山挡在你的门前,你是选择搬家还是挖隧道?显而易见,搬家是最好的选择。

然而在中国的故事里,他们却把山搬开了!(愚公移山) 可惜,这样的精神内核,我们的神话里却不存在,我们的神话是听从神的安排。

每个国家都有太阳神的传说,纵览所有太阳神的神话你会发现,只有中国人的神话里有敢于挑战太阳神的故事:有一个人因为太阳太热,就去追太阳,想要把太阳摘下来。

(夸父追日) 当然,最后他累死了——有人笑这个人不自量力,正是证明了中国人的可怕。

中国的神话里,人们把他当做英雄来传颂,因为他敢于和看起来难以战胜的力量作斗争。

哪怕是太阳,他们依然要把他征服!在另一个故事里,他们把太阳射下来了。

(后羿射日) 中国人的祖先用这样的故事告诉后代:可以输,但不能屈服。

“一个女孩被大海淹死了,她化作一只鸟复活,想要把海填平,这就是抗争!” (精卫填海) “一个人因为挑战天帝的神威被砍下了头,可他没死,而是挥舞着斧子继续斗争!” (刑天) 每个文明在初期都是有神论,但唯独中国的文明不畏惧神,我们的祖先从不把生存的希望寄托于神的眷顾,他们只信任自己的抗争与智慧。

中华几千年来,历经千劫,但从来屹立不到,正是因为他们的先祖不断抗争!中国人听着这样的神话故事长大,勇于抗争的精神已经成为遗传基因,他们自己意识不到,但会像祖先一样坚强。

所以,中国人不一定会信仰神,但一定会信仰自己的祖先。

2 中国人祭祖,祭的是父母的恩情 全世界的人群中,没有那一个民族的父母会像中国父母那样为子女付出。

“德国在线”栏目,曾经播出过一个旅德华人和德国人的对话。

背景:德国接收了很多中东难民。

中国人问:你德国是不是傻呀,招来那么多难民?德国人答:我们德国需要低端的劳动力,德国生育率低,没有人是很恐怖的。

中国人问:那还不如把中国人接过来,我们干活勤快,无缝融合。

德国人答:我们的国家需要的是低端价廉的劳动力,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肯定都是。

而你们中国人,全世界都知道你们非常勤劳,可是问题就出现在这里.你们这一代是低端的劳动力,可是你们会为下一代受苦受累,一定会让下一代成为精英,如此下去,将来就没有我们德国人什么事情了…… 德国人一语看破了,中国人之所以强大的原因。

当我们呱呱坠地之时,是谁在整夜不睡,把我们抱在怀里?当我们蹒跚学步时,是谁守护在我们身旁,伸手随时预防我们跌倒?当我们步入学校时,是谁为我们的成绩而揪心?又是谁为我们的吃穿整天操劳?即便我们长大了,又是谁为我们的婚事烦恼操心?等我们自己有了孩子,又是谁毫无怨言地承担起照顾婴儿的责任?中国父母付出太多了,自从有孩子的时刻开始,他们就开始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无私奉献给孩子。

所以,我们不纪念自己的父母,不崇拜自己的先人,难道还会崇拜各种神明么?外国人,永远也不会懂。

中国人祭祖,祭的是父母长辈的恩情,祭的是代代相传的智慧,祭的是千年传承的文明。

宋朝有哪些文化成就?

宋朝文化 宋代文化空前进步,理学、文学、史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领域硕果累累,二程、朱熹、欧阳修、苏轼、司马光及沈括等优秀人物,享誉千古;而活字印刷、指南针及火药的发明和应用,更对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宋朝是个群星汇粹的年代,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苏东坡、沈括、岳飞、朱熹、李清照、辛弃疾、文天祥等等一大批在中国乃至世界史中光彩夺目的人物。

宋朝因为极其重视文教,学术文化的成就极高,中国文化至此更趋精深成熟,所以更方面的人才也就不断的涌现了。

明人宋濂谓:“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

”唐宋八大家,宋朝占了六位,除“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外、还有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宋四大书法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

理学家北宋二程:程颐、程颢。

南宋东南三贤:朱熹、张拭、吕祖谦。

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重要的是宋朝许多名人文化大家,都是出身贫苦。

范仲淹、欧阳修都是单身家庭出身,自幼贫寒。

范仲淹一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谢氏带着尚在襁褓中的仲淹改嫁朱姓的人家。

范仲淹从小生活极其艰苦,喝粥度日苦读。

欧阳修年少时家里买不起笔纸,他母亲用芦秆画地教他识字。

最终两人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文化大家,朝廷重臣,国之栋梁。

范仲淹、欧阳修或许命运相近,两人成为真正的朋友。

王安石、苏洵、苏轼、曾巩都是欧阳修培养扶植起来的文化大家。

苏轼又培养了著名的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陆游是曾巩的学生,陆游、辛弃疾是好朋友,他们在一起的交往聚会组成了文化沙龙、文学俱乐部。

宋朝民间涌现了许多的文学社体,总之宋朝是文化人的天堂。

宋四大书法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

宋代涌现许多著名画家主要有范宽、郭熙、赵佶、李唐、马远、夏圭、张择端等。

最能代表中国画最高艺术水平的就是宋代山水画的博大与意境!宋代山水画家人才辈出,各有专长和创造,北宋李成的塞林平远,范宽的崇山峻岭和雪景,许道宁的林木野水,郭熙描绘四时朝暮、风雨明晦的细微变化,惠崇、赵令穰的抒情小景,米芾、米友仁父子的云山墨戏,李唐、马远、夏圭高度剪裁而富有诗意的山水反映了山水画艺术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与刘松年共称南宋四家。

宋朝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宋朝诗歌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里面有各个方面的知识财富。

但这个宝库,我们认知开发的极少。

宋朝的诗歌是唐朝诗歌的延续、再发展与突破。

宋朝的诗人更广泛、诗篇更丰富。

诗歌的种类、形式在宋朝达到丰富。

宋诗创作数量空前丰盛。

北京大学正在编纂《全宋诗》,据初步统计所收作者不下九千人,为《全唐诗》的四倍。

《全宋词》辑录,共收词人一千三百余家,词章近两万首。

孔凡礼《全宋词补辑》,又增收词人百家,词作四百多篇。

宋代多高产诗人,陆游自谓“六十年间万首诗”。

陆游现留存诗篇九千三百多首。

杨万里写过两万多首。

但现在只留存的一小部分。

南宋四大家之一的尤袤留下的诗篇就更少了。

那么多伟大的诗人写了那么多首诗歌,我们更多的人只能有机会读到他们几首诗,可以说连皮毛都没接触,别说体会他们的精骨了。

宋诗反映社会视野较前有所拓展,切入生活力度有所深化。

宋与唐的时代气象与氛围不同,诗家又勇于创新,因而形成与“唐音”殊异的“宋调”。

宋词作为新兴的合乐诗体,既可传诵于文士案头,又能流播于乐人歌喉,强化了它的娱乐性和传播力,拥有众多接受群体。

宋是中国文明的第二次浪潮。

不仅使神韵文明向绝对化发展,还使平民文化发展起来。

戏艺,有滑稽剧、杂技、傀儡戏、皮影戏、说话、杂剧等等。

其中杂技就有上百种。

宋人小资情节严重,宋词中抒发的感情大多都是抒发那种浅斟低唱的闲情逸趣。

宋词体现了宋朝稳定的政治局势、繁荣丰富优越的社会生活。

娼妓业的兴盛起源于宋代城市经济的高度繁荣。

宋代的娱乐业则分得更明确,大致分为了“官妓”、“声妓”、“艺妓”、“商妓”四类。

宋代的“妓”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妓”。

大部分可以买艺不买身。

她们大多数相当于现代的文艺工作者。

她们一般都是才貌双全的,有的人对琴、棋、歌、诗、书、画、等有很深造诣的,有的可以称上是那个方面的艺术家了。

“官妓”是最为人们仰慕。

她们不只是相貌出众,还非常有才华的。

她们品貌、学识、才智和艺术趣味都非常出众超群。

现在的演员明星、或从事文艺工作的女人都难以比上她们,因为以前的红楼女子是从小培养、不断的熏陶出来的,而现在的一些演艺界女士,长得漂亮点只上两年学就有可能成为明星……可以说一个宋代的名妓,要比现代的女明星强不少。

茶文化是在宋代时才达到艺术的境界。

宋朝的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茶,而是茶饮料。

有的要加糖,有的要加盐,要加各种作料的茶。

这是有无数种喝法的茶饮料与茶文化,遗憾的是像宋朝大多数的工艺、文化一样没有遗留到现在。

宋时已有各种花瓣茶流行叫卖。

宋还有斗茶之风。

蔡襄在《茶录》中介绍建安斗茶,特别推重当地所产的一种半发酵的白茶。

宋人用各种漂亮的、精致的瓷碗的饮茶,其中兔毫盏、天目碗等都是当...

声明:内容仅供参考,图片和文章选取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