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代: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
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2、《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
唐代:温庭筠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胜曲尘 一作:蒙曲尘)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译文:
一袭深红色的长裙日子久了便蒙上了淡黄色,自古以来旧的东西就比不得新的东西讨人喜欢。
你我原本应该像合欢核桃一样坚贞不移,哪里想到你的心里原来已经有了别人,让我对你终究有了恨意。(其一)
深夜里点亮烛火深深的嘱咐你,此去路途遥远不要忘了归期。
小巧精致的骰子上嵌入那意喻相思的红豆,相思入骨你是否知道?
3、《新雷》
清代: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译文:大自然虽然默默无言,但却有情,寒尽而带来春天,悄悄地安排好万紫千红的百花含苞待放
大自然早已安排好了万紫千红,只等春雷一响,百花就将竞相开放。
4、《新柳》
宋代: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译文:百尺长的柳条轻拂过闪耀着银光的水塘,柳色尚且还不是深青的,只是浅浅的黄。
未必柳条能蘸到水,那是因为水中的柳影将它拉长了。
5、《新竹》
清代: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译文: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新诗和古诗的区别
2007新年新诗会《情感的花朵》 节目单 第一章:美丽之吻 主持人:朱军、董卿 1、《蕙的风》——汪静之 朗诵:杨柳 2、《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徐志摩 朗诵:张泽群 3、《蛇》——冯至 朗诵:朱军 4、《姑娘》——陈辉 朗诵:月亮 5、《我是不会变心的》——何 达 朗诵: 马斌 6、《那时》——杨晓民 朗诵:任志宏 第二章:人间至情 1、《纸船——寄母亲》——冰心 朗诵:鞠萍 2、《干妈》(节选)——叶延滨 朗诵:敬一丹、李修平 3、《我的记忆》——苏金伞 朗诵:赵忠祥 4、《大堰河——我的褓姆》——艾青 朗诵:任志宏、海霞 第三章:望乡之路 1、《望大陆》——于右任 朗诵:陈铎 2、《一片槐树叶》——纪弦 朗诵:方琼 3、《红玉米》——痖弦 朗诵:董浩 第四章:家园之魂 1、《河》——何其芳 朗诵:徐俐 2、《无题》——阿垅 朗诵:康辉 3、《简历》——顾城 朗诵:曾湉 4、《在哈尔盖仰望星空》——西川 朗诵:李佳明 5、《寄自高原》——林莽 朗诵:董卿 第五章:祖国之恋 1、《香山红叶》——国风 朗诵:欧阳夏丹、郎永淳、杨晨、长啸 2、《炉中煤——眷恋祖国的情绪》——郭沫若 朗诵:赵赫 2、《教我如何不爱她》——韩笑 朗诵:撒贝宁、管彤、小鹿、 4、《中国,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曹汉俊 朗诵:罗京、李瑞英、王世林参考资料: http://hsk1976.bokee.com/viewdiary.14313734.html你可以凭借这个题目去找
20年代白话新诗的贡献论述题
五四时期,新诗是最先成长起来的一种现代文体。
新诗为什么能在新文学初期走在其他各类创作之前,最先引起新文学倡导者的注意,并在尝试中显示出文学革命的实绩呢? 首先,五四时期是一个激情洋溢、充满幻想的时期。
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时代要求,召唤新诗迅速传达时代的狂飙突进之声。
新文学的倡导者感受到的反封建以及改造社会的要求,在初期很大程度上主要体现为一种强烈而急切的时代情绪,而不是周正、严密、深刻的思想。
于是,寻找合适的抒情方式就显得尤为迫切。
其次,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已登峰造极,规范和禁锢太多,不适合表现新时代的新内容和新精神。
于是,新文学倡导者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新诗,他们纷纷进行白话新诗的创作。
那时,胡适写过《白话诗八首》,李大别写过《山中即景》,陈独秀写过《除夕》,鲁迅以唐俟为笔名也写过白话诗。
这些早期白话新诗虽然没有摆脱旧诗体式的束缚,甚至还残留着旧诗的语句,但为现代诗的产生开拓了一条新路。
再次,五四时期,不仅是那些尝试白话新诗创作的作者非常兴奋,读者们也乐于从新诗中去感受时代的新情绪。
新诗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读者的情感和想像力。
在当时,读者与作者相互推波助澜,迅速形成过一种写新诗、读新诗的风气。
胡适在《谈新诗》一文中说,从1917年以来到1919年,“报纸上所载的,自北京到广州,自上海到成都,多有新诗出现”。
新诗创作风气和阅读风气的结合,使它得到了许多其他各类文体没有得到的发展机遇。
因此,五四时期新诗能够在短时期内迅速崛起。
五四时期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期,也是一个文化发展上呈现多元、开放特征的时期。
这种时代特点鼓励新诗在艺术上的多方面探索,由此形成五四新诗坛异彩纷呈的繁盛格局。
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回顾了现代新诗在第一个十年间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白话新诗的成就和风格,提出“若要强立名目。
这十年来的诗坛就不妨分为三派:自由诗派、格律诗派、象征诗派”。
这种主张不仅把握住了五四时期社会历史发展特点.而K出准确地理清了这一。
时期的新诗发展脉络。
自由诗派是五四文学革命时期最早出现而且影响很大的诗歌流派。
在新诗冲破旧诗词的词牌曲牌、格律、平仄形式束缚、力倡自由的历程中,曾涌现出了初期白话诗、小诗、情诗、政治抒情诗等类型。
从1917年2月《新青年》杂志开始刊发白话情诗作开始,白话诗创作渐成风气。
那时的《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星期评论》等刊物都曾经发表过白话新诗。
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刘大白、周作人、朱自清等都曾经积极投身白话诗歌创作。
白话新诗创作运动是在“文体解放”的理论引领下展开的,当时的诗人们相信,直白地描写生活,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突破传统的诗体形式,才对能实现言文一致。
胡适1919年发表的《谈新诗》曾明确地说:“形式上的束缚,使精神不能自由发展,使良好的内容不能充分表现。
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此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
”同此,初期白话诗从语言文字文体方面的解放着手,来开拓新诗发展的道路。
初期白话诗的作者们村新诗历史任务的理解从总体上看有一致之处,他们几乎都赞同新诗白话化,但在具体的艺术主张下又有各自不同的认识,这些认识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到了初期白话诗的创作面貌。
康白清在《新诗底我见》一文中对初期白话诗的形式特点作过描述:“旧诗大体遵格律,切自然的音节而不必拘音韵,贵质朴而不讲雕琢,以白话入行而不尚典雅。
新诗破除、一切桎梏人性的陈套,只求其无悖诗底精神罢了。
”在康白情眼里,新诗在形式上突破旧诗,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历史进步,但仅仅驻足于此,那是不够的,新诗应该在诗意的创造方面有所作为。
在初期白话诗创作中,作者们在思想和艺术上的尝试虽然未必是深人的,但探索的范围很广泛。
从思想和艺术上看,初期白话诗留下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历史特点。
首先,相当数量的白话诗作反映着诗人们的现实情绪,或者说是由现实直接引发的情绪。
这时的诗作与其说是表述着某种人道主义或民主主义思想,还不如说是抒发着以这些思想作为认识起点来看待现实时产生出来的情感。
诗主情,诗言志,表述思想主题不是诗的所长。
这种关注现实的情感取向,表明初期白话诗受过五四时期“劳工神圣”思潮的洗礼。
胡适、沈尹默的同题诗《人力车夫》在内容上明白地表述着对人力车夫悲惨生活的同情。
刘半农的《相隔只有一层纸》描绘在天寒地冻的时节,富人担心火炉“烤坏了自己”,穷苦的乞丐却在寒风中颤抖,表现了一种阶级的不平等。
刘大白的《卖布谣》、《田主来》表现对劳动人民的一种同情,对地主剥削农民的不满。
对五四精神的表现,也是初期白话诗的一大重要内容。
周作人的《小河》、胡适的《老鸦》、康自情的《草儿》等诗作都不同程度地表现了五四时期那种追求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压迫的时代主题。
《小河》以农夫筑堰挡住小河为线索,写出了“田里的稻”、“田边的桑树”、“田里的草和虾蟆...
新时代新少年新诗篇童诗(六行诗词)写题目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晚清,其形式已不能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
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谭嗣同﹑夏曾佑等人有过“诗界革命”的呼吁,黄遵宪又首倡“新派诗”,都为随后的“五四”新诗运动起了前导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胡适大力推崇新诗。
最初试验并倡导新诗的杂志是《新青年》。
这个刊物继发表新月诗社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之后,于1917年2月2卷6号上刊出胡适的白话诗8首。
这是中国诗歌运动中出现的第一批白话诗。
4卷 1期又集中刊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三人的白话新诗 9首。
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是新诗中出现得最早的同情底层人民生活并揭示人道主义主题的作品。
沈尹默的《三弦》,开始以新的语言和方式表现生活,并注重音韵的动听和谐。
与刘半农相近的是刘大白,他著有《旧梦》﹑《邮吻》,大多表现民间疾苦,《红色的新年》﹑《劳动节歌》则表达了对新世界的憧憬。
他很注意对民谣的借鉴。
1920年3月,胡适的《尝试集》出版,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胡适认为古今文学革命运动总是从文体的大解放入手,因此提出:“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谈新诗》)。
他作为倡导以白话写诗的第一人,主张新诗的文体是自由的和不拘格律的观点,对新诗的创立有积极意义,并直接导致了“五四”新诗最初的自由诗派的形成。
当时以《新青年》为基本阵地的最早一批新诗尝试者,除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等外,尚有陈独秀﹑鲁迅﹑周作人﹑李大钊等人。
他们致力于创立自由体的白话诗。
其中标志著完全摆脱了旧诗词影响而卓然自立的,当推周作人的《小河》。
这首诗以明白恬淡的口语构成隐喻,暗示着因违逆自然规律而导致的悲剧性冲突,抒写了个性解放的思想和要求。
继《新青年》之后,《新潮》﹑《星期评论》等刊物也团结了一批新诗开拓者,如写《冬夜》的俞平伯,写《草儿》的康白情,写《踪迹》的朱自清,写《童心》的王统照,写《晚祷》的梁宗岱等。
文学研究会中的诗人,更以郑振铎﹑周作人﹑俞平伯﹑徐玉诺﹑郭绍虞﹑叶绍钧﹑刘延陵﹑朱自清的合集《雪朝》显示了创造实力。
他们抱着“为人生而艺术”的宗旨和“自然”﹑“率真”的追求,使底层生活的实际场景融入朴实清新的诗句,从而壮大了现实主义在自由体白话诗中的力量。
由于文学研究会诸诗人的积极实践,开辟了早期新诗注重社会生活,面向人生,揭露黑暗,以新诗作为干预人生手段的现实主义倾向。
朱自清是其中成绩显著的诗人。
他的《毁灭》以长篇抒情的方式,写“五四”退潮之后的青年“颇以诱惑的纠缠为苦,而亟亟求毁灭”的矛盾心境,留下了“一个个分明的脚步”。
他在《踪迹》中的诗篇,已超越尝试之作而趋于成熟,表现诗人积极正视现实的精神。
王统照也有《这时代》问世,集子里的诗透过朦胧的意象,传达了人间的苦味。
冰心也是文学研究会中较早开始创作活动的作者之一,除小说﹑散文外,擅长以小诗的形式写刹那间涌现的哲理思考的断片。
她的代表作《繁星》﹑《春水》深受泰戈尔的影响,晶莹清丽,浸透着在人性主题下的母爱和童心。
这些由智慧和情感的珍珠缀成的人生经验的短诗,内容自由活泼,形式不拘一格,从侧面传送出“五四”时代思想开放的自由气氛。
也与新诗独立于旧诗之后扬弃模式化的抒情转向重视理性的阐发的追求相衔接,一时写者甚多,形成了新诗史上的小诗运动。
其中以宗白华的《流云小诗》较有影响。
“五四”时期青年男女渴望挣脱封建旧礼教的束缚,湖畔诗社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的合集《湖畔》﹑《春的歌集》因此为世人注目。
汪静之尚有《蕙的风》和《寂寞的国》。
这些作品显示出争取婚姻自由,反对封建主义的勇气和激情。
您认为新诗该如何写呢
唐古拉山冒出了,一涓细流,有人说,那是黄河。
年轻的胡适,写了一首叫做《蝴蝶》的白话诗有人说,那是新诗。
挣脱了一切语言的枷锁,扫平了一切修辞的羁绊,这个新时代的精灵,在广袤的宇宙间,在古老的中国,自由地飞翔。
不是有人说新诗失败了吗?不是有人说新诗灭亡了吗?不是有人说新诗到头了吗?新年新诗会,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时代需要新诗,人民需要新诗,中国需要新诗,世界需要新诗!你从在河之洲走来,你从漫漫修远之路走来,你从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走来,你从望断的天涯路走来。
你从一洼死水中出来,你从凤凰涅盘处出来,你从血沃的中原出来,你从橘子洲头出来。
哦,新诗,在冬天,你没有死,没有失败,你顽强地活下来,活得很好,比任何一个时候都好。
你如金,金子般闪闪发光,你如木,万木葱笼竞芬芳,你如水,滋润生命添动力,你如火,燃烧自己暖生灵,你如土,万物在你身上扎根!啊,新诗,你的生命力如此顽强,你的魅力锐不可挡!现在,你的春天又来了,互联网给你插上新的翅膀,让我们为你欢呼,为你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