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从“四库全诗”丛书的“匹夫爱国三部曲”系列诗集书籍<<铁血志:一个匹夫的阅兵令>>里摘出来的名篇名言名句,供参考吧:
千童
文/李者也
秦时沧海百之艟,徐福东渡千之童。
一衣带水近之邻,月色朣朣日曈曈。
美酒但敬友与客,刀剑当迎狼与獞。
文曾互溶语曾通,何苦成仇反目瞳。
【注】千童祠,位于河北省盐山县。秦始皇曾经派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乘楼船入海求仙,据说到了日本并定居融入当地社会,将中原先进文化、技术等传播到日本。一衣带水的邻居,本应如此互通互访互助,但日本却多次侵犯中土,至今都对二战侵略史不予正视。
郦波品最美情诗 喜马拉雅 有声课 郦波 诗词 网盘
是从“四库全诗”丛书的“匹夫爱国三部曲”系列诗集书籍>里摘出来的名篇名言名句,供参考吧:千童文/李者也秦时沧海百之艟,徐福东渡千之童。
一衣带水近之邻,月色朣朣日曈曈。
美酒但敬友与客,刀剑当迎狼与獞。
文曾互溶语曾通,何苦成仇反目瞳。
【注】千童祠,位于河北省盐山县。
秦始皇曾经派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乘楼船入海求仙,据说到了日本并定居融入当地社会,将中原先进文化、技术等传播到日本。
一衣带水的邻居,本应如此互通互访互助,但日本却多次侵犯中土,至今都对二战侵略史不予正视。
...
赏读古诗词的电视节目有哪些
1.河北卫视《中国好诗词》2.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3.陕西卫视的《唐诗风云会》节目简介:1.《中华好诗词》是河北电视台自主研发的一档文化类季播节目。
节目以弘扬中国传统诗词文化为宗旨,以寓教于乐为目标,集知识性和娱乐性于一体,通过全媒体的传播方式,是一档观众喜闻乐见、社会反响的品牌节目。
《中华好诗词第五季》于2017年8月5日起每周六21:15播出,口号延续常规赛“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著名主持人赵忠祥、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杨雨和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担任大学士。
2.《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3.《唐诗风云会》是以唐诗为载体,以知识竞答形式为节目主体,辅助紧张刺激的规则设置,全景展示及考察华夏文化。
节目主持人担任主考官,与身怀绝技的唐诗悍将终极PK,为观众带来精彩的风云对决。
三位夺人眼球、满腹经纶、幽默风趣的嘉宾明星化身“翰林学士“,与选手一起诵唐诗、听唐史、忆唐人,煮酒论剑、吟诗作对。
如何看待“诗词中国”原创诗词比赛
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大热 狂欢背后的思索当代诗词日益成为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
当前,公开发行的诗词刊物近10种,公开出版的诗词辑刊数量与此相当,非公开发行的诗词刊物(民刊)则不下2000种,数量也许在新诗刊物之上。
据公开报道,《中华诗词》的发行量已超过《诗刊》,成为当前发行量最大的诗歌刊物。
有人乐观地估计,近年来,仅每年发表于各类刊物的诗词数量,就比一部《全唐诗》还多。
令人不解的是,现当代诗词虽然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作者和作品,但并没有吸引研究者和评论者的应有注意,也似乎没有赢得相应的读者群,甚至“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的说法在诗词写作圈内仍然颇为流行。
何以百年来产生的海量诗词作品难以获得读者的青睐呢?何以号称300万之众的旧体诗词写作群体,即使每人每两个月写一首,每天也能写出一部《全唐诗》的数量,却仍然没有获得读者的认可呢?我们不妨从中央电视台近日开播的《中国诗词大会》中找找缘由吧!一、重磅打造:诗词文化的视听盛宴众人期待已久的《中国诗词大会》月初完成录制,终于在猴年大年初五的20点07分,由中央电视台一频道在黄金时段首播了!央视在春节期间,以如此高的规格推出一档诗词节目,体现了央视对诗词文化的高度重视,对普及诗词无疑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央视此举,对旧体诗词的日益升温,无疑将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据悉,《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
由著名主持人董卿担纲主持,康震、蒙曼、王立群、郦波等学者担任评点嘉宾。
节目共10期,每期约90分钟,将在随后的每周五晚,由央视相关频道连续播出。
从公开的报道来看,《中国诗词大会》作为“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其基本宗旨是“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对诗歌的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其设定的立足点不可谓不高,影响面不可谓不广。
节目在表现形式上也颇具匠心,在为数不多的诗词类电视节目中别开生面。
从全国范围内上千位报名者中挑选出106位“诗词达人”参加节目录制,场面十分震撼,体现了一定的“全民参与性”。
比赛机制和计分规则是:每位上台的选手最多可回答10道题,期间如果出现失误,便停止答题,选手得分以“诗词达人”百人团中每一题答错的人数叠加计算。
每场比赛,分为单人追逐赛和擂主争霸赛两部分,106位挑战者全部参赛。
5位选手参加单人追逐,累积击败人次最多者为该赛段优胜者,在擂主争霸赛部分与守擂擂主进行比拼,竞争该场比赛的擂主席位。
这场形式上颇有创新意味的诗词“比赛”活动,在飘荡着浓浓年味的空气里,带给了我们一场难得的诗词视听盛宴。
但是,看完节目,欣喜回味之余,却未免令人五味杂陈。
二、旧梦重温:我们一起背过的古代诗词本场“中国诗词大会”,主持人的雍容大度,选手的从容镇定,嘉宾评点的深入浅出,以及形式新颖的赛场设计,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是,从涉及的诗词作品及参赛选手的表现来看,在这场诗词视听狂欢的背后,也难免有不尽人意之处。
一是题库的取材范围有些保守,片面追求节目的“全民参与”性而忽视了必要的提高。
“爆竹声中一岁除”、“二月春风似剪刀”、“牧童遥指杏花村”、“春风又绿江南岸”、“春眠不觉晓”……当一句句耳熟能详的古诗从主持人和选手的口中跳出来时,令观众仿佛置身于小学语文课堂。
据笔者粗略核对,本场首轮比赛公之于众的诗词作品39首,主要是五绝和七绝,其中大约35首出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出自高中阶段的作品亦属寥寥。
注重节目的娱乐性未可厚非,但参赛作品的选材范围,几乎全部限定在中小学语文课学过的篇目之内,未免过于谨慎。
尤其是擂主争霸赛的题目,对于击败另外4位选手的四川大学本科生彭超和从百人团中脱颖而出的北京大学博士生陈更两位争夺擂主席位的选手来说,仍然过于简单,无以区分高下,以至于两人均可以轻易做到不假思索,提前确定答案。
其胜其负,完全取决于按抢答键的速度。
从陈更抢到了前六次答题机会来看,后来一次都没有抢到,可能是被授意或有意谦让,这也是不惬人意之处。
二是题目的设计流于单调,“考题”大多是直来直去,缺乏变化与美感,缺乏必要的中介性转换,甚至不少题目比语文课的考试题更加乏味。
本场单人追逐赛中,题目共分填空题和选择题两大类。
填空题,一类是根据给定的字数拼出诗句,从九字中找五言诗句,从十二字中找七言诗句;一类是根据一联诗的上句填下句或根据下句填上句。
选择题,一类是选一个字填空;一类是辨别诗句中的错别字;一类是解释个别词语。
本场擂主争霸赛中,分图片线索题与文字线索题,前者看图说出诗句,后者涉及诗词内容和诗人,形式稍微活泼一些。
三是选手答题不尽人...
请教这个诗词大会如何制作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于2016年2月12日(正月初五)起每周五晚20:00播出,至2016年4月15日,主持人是董卿,总共有10期,每期90分钟。
主持 董卿 董卿,中国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出生于上海。
先后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1999 届本科班和华东师范大学2002届硕士研究生班。
上海戏剧学院MFA艺术硕士学位。
连续七年排在央视挂历女主持人中前三甲。
担任多年央视春晚主会场主持人。
嘉宾 康震 康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博士后。
兼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
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诗词散文,唐宋文学研究。
兼任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王维研究会理事,北京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唐代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会员。
曾在《百家讲坛》主讲《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李清照》、《唐宋八大家》系列。
王立群 王立群,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
河南省省管专家,河南省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
先后出版《现代(文选)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选)成书研究》(商务印书馆)、《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代表性著作。
2006年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王立群读》系列。
郦波 郦波,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汉语言文学博士后。
2007年出现在江苏城市频道《万家灯火》节目,开创了该节目收视率的第二新高。
2009年10月初,他已在《百家讲坛》主讲《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
《大明名臣:抗倭英雄戚继光》、《大明名臣:于谦》,《曾国藩家书》。
蒙曼 蒙曼,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史及中国古代妇女史。
2007年以来,五次登上百家讲坛,主讲《武则天》、《太平公主》、《长恨歌》、《大隋风云》、《唐玄宗与杨贵妃》。
中国诗词大会郦波 师兄
郦波老师比康震老师年龄小一点(郦波1972年出生,康震1970年出生),两人都是师范大学毕业,康震比郦波毕业要早一点,郦波老师本身就是南京师范大学的老师,康震老师也曾在南京师范大学学习和工作过(2000年到2002年,康震老师在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因此郦波老师称康震老师为师兄。
这个称呼可以说是非常准确。
郦波:诗词无用的年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诗
历代前贤,志士仁人,莫不从一首诗、一句词里重塑过精神世界里伟大的“自我”。
正是因为有精神世界的人格追寻,才终于成就现实世界的人格魅力。
所以诗词的用处是什么?当人生得意时,我会提醒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人生失意时,我会提醒自己:“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当面临非议与诋毁时,我会在心底告诉自己:“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当在医院查出肿瘤时,我会笑着对安慰我的医生朋友说:“人生自古谁无死,我也有丹心照汗青。
”当人生踽踽独行、孤单寂寞,甚至孤独包裹、苍凉袭来时,我会在心底一遍遍地默念:“试问人间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所以,诗词从来不是决定输赢、彼此攻击,甚至提供炫耀、以资傲娇的力量。
诗词只给人以修养,给心灵以港湾,给灵魂以芬芳。
所以诗词是且只是一种抚慰心灵的力量、塑造精神的力量、滋养灵魂的力量!
荐读︱郦波:诗词到底有什么用
“诗词到底有什么用?”一位同学曾经这么直白地问我。
既然他这么直白,我也只好直截了当地告诉他:“没什么用!几乎没什么用!”不过,庄子也说过:“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在诗词大会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叫白茹云的大姐。
场上我称她为大姐,董卿和康老师也跟着叫大姐,结果她还不乐意了,说其实自己很年轻,比我们都小。
这时董卿说的一句话代表了我们的心声:“这声大姐喊的不是年龄,是我们的敬重!”就是这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女子,她务农为生、家境清贫、病痛折磨、现实沉重,但她始终过着“诗意的人生”。
白茹云六年前就查出了淋巴癌,丈夫在外打工,收入微薄,家中经济拮据,为治病欠下很多债。
弟弟自小脑中生瘤,一发作就拼命抓头,为了照看、安抚弟弟,她开始为弟弟念诗、唱诗,由此走上了热爱诗词的道路。
在生活的重重重压面前,白茹云一路走来,却没有丝毫的沮丧、不甘、愤懑与埋怨,她说因为有诗词一路陪伴,她说因为她喜欢那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当她在诗词大会上念出郑板桥的那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时,我感慨地评点说:“拥有如此淡定气魄的白大姐,真是我们每个人人生的一面镜子啊!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 16 岁的中学生姜闻页,在赛场失利后,在他人咄咄逼人的气势下,她淡定地说出:“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我既然怀有颗喜爱诗词的初心,又何须输赢和胜负来鉴定我对诗词的热爱。
”那一刻,我忍不住评价说:“诗者志也,诗者心也,在我眼里,你才是真正的赢家!”还有武亦姝,还有陈更,还有曹羽,还有彭敏,还有北师大校园里的“快递小哥”,还有油田钻井平台上的“诗词男神”……还有很多很多这样平凡却优秀的人,他们“腹有诗书气自华”,他们用诗词荡涤着灵魂,让世人看到即使在现实的重重迷惑中,仍有诗意的栖居,就在你我身旁!其实,不只是诗词大会上的选手们,我想,在生活的角角落落,在生命的时时刻刻,一定有很多因为热爱诗词而坚守自我灵魂的人。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柳宗元的那首《江雪》。
诗云:“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我们熟得不能再熟的诗了,可是说到这首诗的作用,很多人却未必明了。
柳宗元的这首《江雪》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当时柳宗元因“二王八司马”事件被贬谪湖南永州,即今湖南永州醴陵。
这一年的冬天,当地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身处流放、贬谪困境中的柳宗元遂提笔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江雪》。
所以,一直以来,后人多以为这首《江雪》表达的是诗人孤独、困苦的心境。
甚至还有好事者据此推测,说《江雪》是一首藏头诗,“千万孤独”四字,正是柳宗元的呐喊与彷徨。
可是如此一来,我们就会发现一个矛盾——不仅是历来的诗家、论家喜欢这首《江雪》,古来画家、丹青妙手们也尤喜以《江雪》意境入画。
所谓“寒江独钓”,禅境高妙,禅意与禅悦的表达正是由诗而画一脉相承的表现。
所以,甚至有论家以为,《江雪》一篇正是柳宗元禅悦思想的集中体现。
从呐喊与彷徨,到禅意与禅悦,理解大相径庭,差异何其之远!事实上,除了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解,还有政治批判说,以为寒江独钓是以严子陵高洁独钓自喻;又有政治希望说,甚至把寒江独钓比之姜太公垂钓渭水。
真是“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经典作品总是给人无比丰富的理解空间。
事实上,联系柳宗元的人生经历我们就会知道,在这首《江雪》里,苦楚与孤独一定有,但超越与升华也同样在。
其实,它最大的奥秘就在找回自我,达成与自我的和解。
柳宗元出身河东柳氏,是赫赫有名的名门望族,母亲则出身范阳卢氏,在看重门阀与贵族出身的唐代,这样的家世使得他少有凌云之志,久怀兼济之心。
加之年少扬名,二十出头又高中进士,所以意气风发,锐意进取,终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加入了永贞革新的改革。
可是命运却兜头浇下一盆冷水,改革失败,柳宗元携母远谪永州。
因气候恶劣,水土不服,柳母在永州不到一年就病逝了。
柳宗元终于被逼到了人生的绝境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一切生机全无,一切希望湮灭!可是,就是在人生最逼仄的困境里,一首诗、一首短短的五言绝句,却让柳宗元重新找回精神的自我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山山皆白,万径绝灭,当尘世的喧嚣与浮华成为被摒弃的背景,那个“久在樊笼中”的自我,那个“我”身上早已丢失的灵魂,才终于被完整地找回。
关于柳宗元通过一首《江雪》找回精神的自我并完成与自我的和解,还有一个关键的证据,即不论是在柳宗元个人文学创作历程还是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江雪》的出现都代表了一个重要的节点 — 就在《江雪》之后,柳宗元开始创作了奠定中国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基石的系列作品《永州八记》。
像《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有些篇章还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
游记散文的本质是带着自己的灵魂去发现山水的灵魂,柳宗元能终于从丧母之痛与政治悲情、人生困境里从容走出,一首小小的《江雪》,让他找回精神...
如何评价著名学者郦波和康震的诗词水平
风格不一样。
康震的点评比较有激情,但倾向于政治化。
蒙曼的点评知识容量丰富,干货多,但说的比较快,一般人跟不上她的思维。
王立群讲课慢条斯理,娓娓道来,是我比较喜欢的风格,毕竟爱看百家讲坛。
而郦波最大的优势,在于他善于和选手的沟通与互动,点评很有针对性。
我想请郦波老师给我讲解如何写诗词?
夜阑人静,独坐孤灯之下;明月当空,映照在古籍之上。
清风拂怀,沐浴在唐诗宋词之中。
如游鱼热爱碧水,似飞鸟热爱苍穹,在我的青春生命里,能够遨游在经典诗词的墨香中,领略前人的风骨,将是我最大的梦想。
“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偶然读到清代张朝这句话,心中竟开朗起来,我何不沐浴在前人的诗词歌赋之中,足不出庐而饱览天下锦绣。
于是,当我打开书时,只觉得字里行间,皆为层叠之青木潋滟之绿波了。
细细品味,便有满目的芳草萋萋,绿树栩栩,有满怀的烟岚缭绕,云霞灿烂,如闻淙淙泉声,清清松风,如临群峰俊峦古道边关,抱“落霞与孤鹫齐飞”,入“秋水共长天一色”,心中天地颇为开阔许多。
我在李白与杜甫身后寻觅,在苏轼与王勃的履痕上沉思,在陆游与白居易的吟诵中品味,那诗里诗外流露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向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怎样的人生境界;“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又是何等惊心动魄的壮观。
天地间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无不在那淡墨浓彩之中,或气势磅礴,或宁静幽谧,或奇光异彩,或形神灵动,或肆意挥洒,或精雕细刻。
渐渐的把我带入一个斑斓的世界,让我观其声韵,观其色彩,悟其真谛,从而心翔蓝宇,魂飘山川!你可以在任何地方,拥卷再手,那就是一种满目青山的大气。
你可以在桃花源里流连,在赤壁赋里沉醉,学那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上神仙,不问世事。
你可以领略“秦关汉月”的悠远,“大漠孤烟”的悲壮,在那诗中,在那词中,重游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那波澜壮观,磅礴大气的历史将会带给你心灵无与伦比的震撼!唐诗宋词,是你,让我幻化成庄周梦中的蝴蝶,云淡风轻的怡然轻舞;是你,让我幻化作牧童短笛的闲云野鹤,天马行空地无所羁绊。
你让我的生命化繁为简,心境归于平和,归隐于”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的田园,但觉人淡如花,一身宠辱皆忘。
如波涛难舍大海,白云眷念天空,对诗词的倾心一爱让我体会了悲欢离合,聆听了花开花落,品尝了人间冷暖,学会了搏击长空。
愿我们与唐诗宋词为伴,用生命去分享历史遗留下来的这份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