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昆曲的诗词

时间:2020-08-04   作者:互联网搜集整理

(一)

春光漫漫梦中情,

梦景依依竟忘形。

玉立亭亭追梦女,

姗姗入梦牡丹亭。

你细细听这出昆曲,

听出了它是那古镇的,

声声拗的天籁之音了吗?

这一昆曲出唱的是《霸王别姬》,

是《西厢记》,是《牡丹亭》,

还是

《桃花扇》....或者都是?

这些曲艺的声音拗拗上口,

百转千回,

声声天籁,

清明悠远,

让听的人回味无穷,

百听不厌。

你是不是也沉醉在,

这样的天籁之音里了?

我在古镇,昆曲,

灯火等等一切的历史风华里,

等待凤凰涅槃一样的人生。

我也终于走过那些愁绪,

走到了今天的一点光明,

很感谢角直古镇的那一夜灯火,

让我徜徉人生,

让我积蓄力量,

迎接未来。

------

(二)

爱昆曲的唱词,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一段段唱词就像一首首婉约的诗,

字字玑珠,句句经典。

爱昆曲的唱腔,

丝竹悠扬、

妙喉婉转、

吴侬软语、

一唱三叹。

唱出了百转情思,

唱出了千般哀怨。

爱昆曲的舞姿,

裙裾翩飞、

轻盈梦幻,

于身姿摇漾、

颦笑顾盼之间暗香浮动,

勾人魂魄、

撩人心弦。

爱昆曲的……

爱上昆曲,

尽管至今为止,

我看过的昆曲,

仅仅是网上搜来的几个片段。

昆曲就像徐徐吹来吹来的清风,

拂去我心灵的尘土;

昆曲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

滋润我几近干涸的心田。

让我能够在忙碌的工作中,

放慢脚步、

放松心情,

在喧嚣浮躁的生活中,

给自己一份释然淡定的心境。

------

(三)

很喜欢昆曲,

迤逦在她悠扬的曲调中,

常常让我流连忘返。

侧耳细听她的唱词:

“花落水流红,闲情万种!”

这是何等的缠绵悱恻,

何等的流丽悠远!

闭眼的那一当儿,

禁不住会看见红楼女儿们,

自远处袅娜而来,

她们或是眼圈微红,

或是香腮带赤,

那一种软怯娇羞,

轻怜痛惜之情竟难以言语形容。

只可惜今日懂她的人太少,

读不出那“水磨调”里的韵味。

看不明那眼神里饱含的清雅。

生活太绚丽,

以至于少了耳根的清净。

对此,

我无言亦无语!

生活本来就是平淡的,

有时清晨醒来,

听见窗外悦耳的鸟鸣,

心中便会升腾起一种莫名的感动。

那才是属于大自然的律动。

平凡却真切。

昆曲是属于自然的,

她不经修饰,

没有激昂的曲调,

我却能从她咿呀的唱腔中,

听见风婆娑着竹叶,

看见雨亲吻着芭蕉。

我却能感受到满地的白雪正在那儿:

“皑皑轻趁步,剪剪舞随腰!”

赞美昆曲的文章有哪些?

诗词有《牡丹亭》文章:白先勇的《只因相思有相牵》白先勇的《只因相思有相牵》中关于昆曲的文段。

“一样的话题,白爷爷已经说了不下百遍了。

”从北大到师大,再到国家大剧院,“白牡丹”的粉丝如是说。

白先勇自己也知道,“我讲过很多次,大家大概已经听过了。

但我还是要讲,我把自己当成传教士,一遍遍地讲,讲到大家都相信,昆曲跟宋瓷、青铜器一样,是国宝。

”不管别人信不信,观众们看来是信了,否则也就不会对这场演了八年的戏如许追捧。

《牡丹亭》中关于昆曲的描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赞美昆曲的诗词

急求赞美戏曲的诗句

1.“你穿上凤冠霞衣,我将眉目掩去,大红的幔布扯开了,一出折子戏……”浓妆重彩的背后是张什么样的脸,华丽戏服里又缝着怎样的故事,生活里有的,故事中讲的,聚散离合,悲喜忧愁,酸甜苦辣,阴晴圆缺,统统搬上舞台,流淌成有声有色的历史,满足了多少平淡而不甘平庸的心。

2.《老残游记》里小玉唱绝四座、余音绕梁的境界,可不是一朝一夕的成就,每个名角的成长都是一部血泪斑驳的书,大部头的书才成就这一亮相便惊艳四方的绝活儿。

弦索胡琴伴奏下的婉转曲折,倾倒了爷孙几代,风靡了数个王朝。

这哪是人间音响,分明是域外天籁! 3.正如老歌适合于用黑胶唱片来收藏一样,戏曲还是要在舞台上发扬光大的。

泛黄纸张上记载的文字只能作为案头文学,供文人赏玩;而再动听的呼吁,如果失去了鲜活的文化载体,也起不到拯救传统的作用。

若有心,请停下匆忙的步履,找一间戏院,品一壶香茗,和着古老的曲调,放松一回自己的身心吧。

4.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

5.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

6.戏曲是我们的国宝,戏曲是我们的国粹,戏曲是我们的国剧呀!我们怎能忘记它们?戏曲的艺术魅力,我们怎可忘记?我们要多去欣赏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让它永远永远放光芒,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7.从著名导演陈凯歌的电影《霸王别姬》,到流行歌手李纹的歌曲《刀马旦》;从台湾作家白先勇编导的青春版《牡丹亭》轰动半个中国,到叛逆小天王周杰伦捏着假嗓在《霍元甲》中唱京剧……不经意间,戏曲这种艺术形式正悄悄地浸染着我们的生活。

8.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城,一城一味,一城一曲,一城一个故事。

煮一杯茶,西湖柳瘦;翻一本书,红楼春秋;听一出戏,最爱黄梅。

9.我不会唱戏,但我喜欢看着一个个角色包容着一切的悲欢离合,那些小情绪,在舞台上不断放大,可能现实生活中几秒的思绪,会演变成几分钟的演绎。

人生里的相遇,本来就带着欢乐,在戏曲里就像是民歌的对答。

你看着它,就知道它有恒久的生命力。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10.戏曲毕竟不是生活,但正如于丹所说,她爱昆曲这种生活方式。

在一出出戏目中,一段琴音就能挑起一缕情丝,佳节观灯也能观出那么多乐事。

戏曲本身就是一种品位,一种享受,很难得,荡涤了千年的时光,还有这样的艺术能让我们细细品尝。

我喜欢经得住时间里荡涤的东西,更淳更深刻。

11.沉醉百年采茶调,衣襟总带黄梅香。

诸君漫说登场好,曲部风流斗巧妆。

12.虚拟的表演如水墨丹青的纵横之笔,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无画处皆成妙境”;写意的舞台简约空灵,无花木却见春色,无波涛可观江河;唱念坐打中“汇千古忠孝节义、成一时离合悲欢”,处处体现着戏曲自身诗的艺术表现和诗的抒情美 13.“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中国戏曲宛若一位待字香闺的古典佳人,伴着唐风宋韵的高叹低吟,沿着南戏、元杂剧的历史轨迹一路莲步轻移而来。

正是传统文化的烛照濡染,使戏曲“离形取意”,不求形似而求神似 14.水袖并不易运用得好。

欠则暗淡无力,过则猛而无姿,只有理解了它,掌握了其中的规律,才能做到出神入化,让心绪与水袖一同飘飞。

正如母亲教我儿时所做的那古老而又简单的游戏,需要那反反复复的重叠,周而复始的轮回,然后挥收自如,也就达到了最高境界。

15.每当戏中的女子情到深处,牵挂便如水袖般若即若离;而悲到切处,恨,也在拂袖而去那一霎那间凝固。

那份深沉的情感,则在台上久久不息,令人荡气回肠。

姐姐又说,这古女子的心思就如同水袖一般含蓄,即使是郎情妾意难分难舍,那思思量量的心事也像是女子的纤纤玉手,总要被水袖层层叠叠地遮掩了去,哪怕是顾影自怜,抑或回眸一笑,也需水袖若有若无地涵盖着。

赞美戏曲的句子有哪些?

1.“你穿上凤冠霞衣,我将眉目掩去,大红的幔布扯开了,一出折子戏……”浓妆重彩的背后是张什么样的脸,华丽戏服里又缝着怎样的故事,生活里有的,故事中讲的,聚散离合,悲喜忧愁,酸甜苦辣,阴晴圆缺,统统搬上舞台,流淌成有声有色的历史,满足了多少平淡而不甘平庸的心。

2.《老残游记》里小玉唱绝四座、余音绕梁的境界,可不是一朝一夕的成就,每个名角的成长都是一部血泪斑驳的书,大部头的书才成就这一亮相便惊艳四方的绝活儿。

弦索胡琴伴奏下的婉转曲折,倾倒了爷孙几代,风靡了数个王朝。

这哪是人间音响,分明是域外天籁!3.正如老歌适合于用黑胶唱片来收藏一样,戏曲还是要在舞台上发扬光大的。

泛黄纸张上记载的文字只能作为案头文学,供文人赏玩;而再动听的呼吁,如果失去了鲜活的文化载体,也起不到拯救传统的作用。

若有心,请停下匆忙的步履,找一间戏院,品一壶香茗,和着古老的曲调,放松一回自己的身心吧。

4.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

5.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

6.戏曲是我们的国宝,戏曲是我们的国粹,戏曲是我们的国剧呀!我们怎能忘记它们?戏曲的艺术魅力,我们怎可忘记?我们要多去欣赏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让它永远永远放光芒,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7.从著名导演陈凯歌的电影《霸王别姬》,到流行歌手李纹的歌曲《刀马旦》;从台湾作家白先勇编导的青春版《牡丹亭》轰动半个中国,到叛逆小天王周杰伦捏着假嗓在《霍元甲》中唱京剧……不经意间,戏曲这种艺术形式正悄悄地浸染着我们的生活。

8.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城,一城一味,一城一曲,一城一个故事。

煮一杯茶,西湖柳瘦;翻一本书,红楼春秋;听一出戏,最爱黄梅。

9.我不会唱戏,但我喜欢看着一个个角色包容着一切的悲欢离合,那些小情绪,在舞台上不断放大,可能现实生活中几秒的思绪,会演变成几分钟的演绎。

人生里的相遇,本来就带着欢乐,在戏曲里就像是民歌的对答。

你看着它,就知道它有恒久的生命力。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10.戏曲毕竟不是生活,但正如于丹所说,她爱昆曲这种生活方式。

在一出出戏目中,一段琴音就能挑起一缕情丝,佳节观灯也能观出那么多乐事。

戏曲本身就是一种品位,一种享受,很难得,荡涤了千年的时光,还有这样的艺术能让我们细细品尝。

我喜欢经得住时间里荡涤的东西,更淳更深刻。

11.沉醉百年采茶调,衣襟总带黄梅香。

诸君漫说登场好,曲部风流斗巧妆。

12.虚拟的表演如水墨丹青的纵横之笔,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无画处皆成妙境”;写意的舞台简约空灵,无花木却见春色,无波涛可观江河;唱念坐打中“汇千古忠孝节义、成一时离合悲欢”,处处体现着戏曲自身诗的艺术表现和诗的抒情美13.“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中国戏曲宛若一位待字香闺的古典佳人,伴着唐风宋韵的高叹低吟,沿着南戏、元杂剧的历史轨迹一路莲步轻移而来。

正是传统文化的烛照濡染,使戏曲“离形取意”,不求形似而求神似14.水袖并不易运用得好。

欠则暗淡无力,过则猛而无姿,只有理解了它,掌握了其中的规律,才能做到出神入化,让心绪与水袖一同飘飞。

正如母亲教我儿时所做的那古老而又简单的游戏,需要那反反复复的重叠,周而复始的轮回,然后挥收自如,也就达到了最高境界。

15.每当戏中的女子情到深处,牵挂便如水袖般若即若离;而悲到切处,恨,也在拂袖而去那一霎那间凝固。

那份深沉的情感,则在台上久久不息,令人荡气回肠。

姐姐又说,这古女子的心思就如同水袖一般含蓄,即使是郎情妾意难分难舍,那思思量量的心事也像是女子的纤纤玉手,总要被水袖层层叠叠地遮掩了去,哪怕是顾影自怜,抑或回眸一笑,也需水袖若有若无地涵盖着。

乐府诗歌《木兰辞》中,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中华大地流传1000多...

下文摘自邓万祥先生的文章 “木兰”其人出自北朝民歌《木兰诗》,在这首长达300多字的叙事诗中,生动地描绘出少女木兰替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而归的传奇故事,也成功地塑造了“木兰”忠孝双全、机智勇敢、不慕荣利的巾帼英雄形象。

我们现在说的“木兰”,通常是指“花木兰”,即木兰姓“花”。

然而,《木兰诗》里对这位女主人公的身份并没有特意说明,只是用“木兰”二字做了最简单不过的描述。

其中,关于人物的姓名、出生、籍贯、家世等信息都未曾提及。

《木兰诗》里的“木兰”二字到底指的是姓木名兰,或是名字叫木兰,还是其他什么称谓呢?而根据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五中,最早收录《木兰诗》的南朝陈代僧人智匠《古今乐录》里“木兰不知名”的记载来看,民歌中最初传唱的“木兰”,不过是个笼统的称呼罢了。

既然连最初的材料都不曾交代清楚“木兰”的真实身份,那么,后世家喻户晓的“花木兰”是从何而来的?“木兰”究竟姓什么呢? 千百年来,木兰女扮男装保家卫国的故事早已为人们所熟知,源于对木兰的深切爱戴,历朝历代或赋诗吟咏、或撰文立传、或作史实考证来赞美木兰,文人墨客在《木兰诗》的基础上,对原有人物和情节不断地进行润色、加工和改造,以至于在民歌本身流传的过程当中,也同时出现了许多近似《木兰诗》的“仿作”,这些不同版本之间的种种“差异”,也便形成了历代关于木兰姓氏的诸多争论,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说法。

木兰姓“花”,此说始于明代。

明末文学家徐渭在杂剧《四声猿》第三折《雌木兰》中,第一次给木兰冠以“花”姓,戏中唱道:“妾身姓花,名木兰,祖上在西汉时,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俺父亲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作品中,徐渭不仅将木兰本人交代得一清二楚,连家庭成员的情况也介绍得非常详尽,父亲花弧,母亲姓袁,“当户理红妆”的阿姊称为花木莲,“磨刀霍霍向猪羊”的小弟则叫花雄。

由于史料上缺乏相应的佐证,“花”姓木兰显然是徐渭“改编”而来的。

给木兰取“花”姓,为的是突出戏剧中木兰女性美的艺术效果,这一观点在清代《曲海总目提要·雌木兰》中得到了证实:“木兰事虽详载古乐府。

按明有韩贞女事,与木兰相类,渭盖因此而作也。

木兰不知名,记内所称姓花名弧及嫁王郎事,皆系渭撰出。

” 明清以后,经过几百年的艺术再创作,“花木兰”的艺术形象日臻完美。

迄今为止,上演过木兰戏的剧种有京剧、越剧、粤剧、昆曲、秦腔、平剧、川剧等20多种,特别是豫剧大师常香玉《花木兰》的全国巡演,“花木兰”在民间的影响更加深远,“花木兰”这个称谓在人们心中也逐渐“固定”下来。

再说“朱”姓木兰。

唐白居易在《戏题木兰花》中云:“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

”杜牧也写有《题木兰庙》一诗:“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推上祝明妃。

”这说明木兰的故事在唐代已经脍炙人口了。

杜诗里的木兰庙在今湖北武汉黄陂区木兰山上,山上至今还有木兰祠、木兰墓和将军坊等遗址。

据《黄陂县志》记载:“唐贞观年间,山北双龙镇千户长朱异得一女,十八岁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英勇征战十二载……封为将军,她不受朝禄,回归故里,终年九十,葬于木兰山北。

”明代焦绂在《焦氏笔乘》中也说:“木兰,朱氏女子,代父从征。

今黄州黄陂县北七十里,即隋木兰县。

有木兰山、将军冢、忠烈庙,足以补《乐府题解》之缺。

”根据上述史料,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木兰应姓“朱”。

“魏”姓木兰之说则源于碑刻记载,在河南虞城县营廓镇内,现存有记录木兰生平故事的古碑刻两通。

一通为元代《孝烈将军祠像辩证记》碑,碑文详细记载了木兰的身世和历代修祠情况,此碑立于元宁宗时期(约公元1332年前后),经鉴定确属元代石刻真品,这也是目前发现记载木兰事迹的最早碑刻;另一通为清代《孝烈将军祠辩误正名记》碑,立于明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碑文上言:“营廓镇北二里许孝烈将军祠,乃隋末魏氏女,讳木兰,未字真人,闺阁奇英者也……”上世纪90年代,虞城县开始举办中国木兰文化节,与会专家在分析了《木兰诗》和现存碑刻后认为,木兰应姓“魏”,故乡在河南虞城。

此外,还有“韩”姓木兰、四川阆中人,复姓“木兰”、鲜卑族人等说法。

“木兰”究竟姓什么呢?查阅最具权威性的《辞海·词语分册》,其解释为:“木兰姓氏或作花,或作朱,也作木,均无确证。

”也就是说,木兰具体姓啥,至少在今天仍然还是个未解之“谜”。

的确,《木兰诗》作为一首口口相传的民歌,本身就是在无数民间艺人相互传唱、改编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原始档案”尚不清晰、又缺乏正史记载的情况下,怎么可能考证出“木兰”真实的身份呢?仅凭一些地方县志或碑刻记载,便一口咬定木兰姓甚名谁、家乡何处,看似是为木兰找到了“身份证”,却不免陷入了附会和争抢名人的怪圈当中。

有鉴于此,既然“花木兰”这个名字已经为大众所接受,而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巾帼英雄的形象代言人,那么,木兰还是姓“花”的好。

中国的虎文化有哪些

虎的形象在我国几千年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占居颇为显著的地位,常常与龙并称,在许多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

在《周易·乾卦文》中就有:“云从龙,风从虎”的说法。

因为龙飞于天,虎行于地,所以虎与龙结合一起成为雄伟强盛的象征和美化权威的典型形态,是人崇拜并畏惧的对象,有时也充当逐妖、怯邪、镇宅的角色,构成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民族风俗文化特质。

自古以来,人们也习惯用“生龙活虎”、“龙腾虎跃”、“虎背熊腰”、“藏龙卧虎”、“如虎添翼”、“虎头虎脑”、“虎背熊腰”、“将门虎子”、“虎老雄心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虎虎有生气”等词语,赞扬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物,表达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民族性格和民族自我意识,并且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虎文化。

虎文化作为古代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了我国人民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和内涵极为鲜明的民族心理特征。

我国虎文化的内容也非常丰富,无论文字、语言、诗歌、文学、雕塑、绘画、小说、戏曲、民俗,以及更为广泛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儿歌等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中,虎的形象无所不在,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古老中华民族的图腾之一。

在上古的甲骨文中,“虎”字就是一只造型优美可爱的象形虎。

1987年在河南省濮阳西水坡一带发掘出土了一对蚌塑龙虎,距今大约为6000年,伴于一位祖先遗骨的东西两侧,依照方位,恰与后世盛行的“四方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相吻合,被誉为“中华第一虎”。

此后从殷商、西周、春秋、战国,到秦朝、汉朝的石雕、石刻和画像石,以及青铜器、铁器、金银器、玉器、瓷器中,以虎为原型的艺术品的纹饰、造型更加丰富。

例如在青铜器中,商代的龙虎尊的主题纹是“虎口衔人”;司母戊大鼎的鼎耳的外廓饰着一对虎纹,虎口相向,口中含着人头;妇好墓出上的铜钺上也有“虎钉衔人”纹;特别是一件名叫“虎食人卤”的商代作品,卤的三个支点是虎的两条后腿和尾巴,虎的前爪抱持一人,张口欲啖人首,形象生动,撼人心魄。

不过,这个造型反映的并不是虎吃人,而是古代人对虎的崇拜。

被虎抱着的人是一个巫师,他与虎相抱,并且将头放入虎口之中,是其获得超自然力量的一个途径。

在我国历史上,以虎为题的工笔画、写意画、漆画等更是不胜枚举。

在年画、泥塑、皮影、剪纸、布玩具等民间美术作品中,虎的形象则有很多不再是凶猛的野兽或者权威的象征,而是一种可亲可爱的动物,其中也不乏堪称世界经典的作品。

汉朝时,人们都在除夕之夜在门上画虎以驱鬼魅。

因为《山海经》中说道:在沧海之中有一座大山,名叫“度朔”。

山上有一株魁伟的桃树,其枝叶盘曲舒张,覆盖三千余里。

可是在它的东北面却有一处间隙,这就是供众鬼出入的“鬼门”。

山上还住着两位神仙,一个名叫神荼,一个名叫郁垒,是专门负责监管众鬼的。

凡是遇到为非作歹的恶鬼,二神就用绳子把它捆上,然后投给老虎吃掉。

所以在最正宗的门神画上,除有神荼、郁垒二神外,都还绘有老虎。

我国民间还认为“虎毒不食子”,因此为了儿童的安全、健康生长,还常把小孩的鞋帽上绣上虎头等装饰,称为虎鞋、虎帽,以讨吉利,驱邪避祸。

著名现代文学家鲁迅先生也写过:“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兔。

”的诗句赞美虎的爱子之心,这里的“小於兔”就是虎的幼仔。

由此也可以看到我国人民善良、达观的心态和博大的胸怀。

虎前额上的花纹构成中国的“王”字,事实上,中国的“王”字就是因了老虎而来的。

虎是森林之王,因此中国人巧妙地以它前额上的花纹作为一个汉字,意思是统治者。

如今,这个字已成为了百家姓中的一个了。

虎是一种极具阳刚之气的动物,它具备勇敢与威严,虎也被人们认为是山大王,传说它能够驱除一切邪恶。

在战争年代,虎头被绘制在战士的盾牌上用以吓阻敌人。

在中国的传说中,人们相信虎是极其有力的动物,它们能驱除家庭的三大灾难:火灾、失窃和邪恶。

虎画经常被挂在墙上并正对着大门以使恶魔因害怕而不敢进入。

乃至在当代中国,也有儿童戴着虎头帽、穿着虎头鞋用以驱邪,还有的人睡虎头枕以使自己更加强壮。

在虎年,孩子们的头上都写上了红色的“王”字看似能增强他们的精力与活力。

在早期的中国,老虎是主要的动物神灵,人们认为它能驱除旱灾,还有人相信一头虎在500年后将变得雪白,然后还能再活1000年,当它们死后,它的灵魂将渗透入地下变为琥珀,这便是“琥珀”一词的由来,意思是“虎之魂”。

虎是高尚威望的象征,在早期的中国法庭上能见到“回避”、“肃静”的字样。

虎符:虎形的木块是表示由帝王直接下达的军令的标志;古代的强盗首领也将虎皮铺在自己的座位上以显示自己的至高地位。

带虎字的中国成语:龙腾虎跃、虎虎生威、如虎添翼…… 〖兽中之王〗 虎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它一直被当作是权力和力量的象征,也一直为人们所敬畏。

虎在中国生肖中排位第三,并被认为是世上所有兽类的统治者,出生于虎年的人被认为是英勇的、乐观的,...

京剧的主要角色名称和四大名旦

京剧的主要角色分“生、净、丑、旦”四大行当。

在京剧艺术表演中,梅兰 芳、程砚秋、尚小云、旬慧生四 位京剧表演艺术家被誉为“四大 名旦”。

他们以风格独特的演技 在京剧舞台上尽领风骚数十年, 为京剧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很大 的贡献。

梅兰芳(公元1894—1961年),工旦。

出生于梨园世家,祖籍江苏泰州,长期居于北京。

在京剧表演艺术上精心钻研,勇于革新,创造了很多优美的艺术形象,发展了大量优秀剧目,改革与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

国内观众对其十分欢迎和喜爱,“梅派”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程砚秋(公元1904~1958年),工青衣。

满族,生于北京。

6岁学艺,11岁开始登台,12岁参加营业演出。

先后师从众多京剧名家,并广泛涉猎文学及多种艺术。

其表演艺术突飞猛进,声誉日隆。

他的表演功力非常深厚,表情细腻,艺术上富于独创性,逐渐形成了个人的艺术风格,创立了“程派”。

尚小云(公元1900~1976年),工旦。

祖隶汉军旗籍,河北南宫人。

幼为北京三乐科班学生,初习武生,后改正旦,以演青衣戏为主,并取得一些成绩。

尚小云的唱腔字正腔圆、刚劲高亢,尤其是念白,爽朗明快、流丽大方、字清音朗、极富感情色彩。

尚小云排演了大量新戏,创造了众多巾帼英雄、侠女烈妇的艺术形象。

在艺术上独树一帜,形成了“尚派”。

旬慧生(公元1900—1968年),工花旦、闺门旦。

河北东光县人。

首次于天津登台。

1910年人京,师从梆子演员侯俊山。

19岁时(公元1918年),参加喜群社,从此专演京剧。

旬慧生功底深厚、戏路宽广,又出身于梆子班,所以能吸取梆子旦角艺术之长,将京剧青衣、花旦、闺门旦、刀马旦的表演熔于一炉,兼收京剧小生、武生等行当的技艺,从唱腔、念白、身段到化妆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造,并逐渐形成风格新颖、独树一格的“旬派”艺术。

...

音乐家的资料

陈钢陈钢 (1935-) 上海市人。

从小跟父亲陈歌辛学音乐,十岁起随匈牙利钢琴家伐勒学钢琴。

建国后入部队文工团,十五岁开始音乐创作,曾经写过一些无伴奏合唱和钢琴间奏曲等作品。

1955年进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从师于丁善德、桑桐和苏联专家,毕业后留校任教。

大学四年级时,与何占豪合作写了蜚声国内外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以后又编写了《苗岭的早晨》、《我爱祖国的台湾》、《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清水江恋歌》等小提琴作品以及其他器乐作品。

贺绿汀贺绿汀 (1903-1997) 湖南邵阳县人。

1923年入长沙岳云学校艺术专修科,随陈啸空等学习音乐。

大革命期间曾参加湖南农民运动、广州起义。

1928年创作的《暴动歌》曾在海陆丰一带流传。

1931年入上海国立音专,从著名音乐家黄自学习理论作曲,从查哈罗夫、阿克萨可夫学习钢琴。

1934年所作钢琴曲《牧童短笛》和《摇篮曲》在亚历山大·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评选中获第一奖。

此后进入电影界,参加歌曲作者协会,为左翼进步影片《风云儿女》、《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写音乐,其中《春天里》、《天涯歌女》等插曲广为传唱。

“八·一三”事件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一队,后到重庆,任教于育才学校音乐组。

这时创作了《游击队歌》、《垦春泥》、《嘉陵江上》等风格清新的歌曲。

1941年去新四军,1943年到延安,创建了中央管弦乐队。

解放战争期间,继续教学和创作。

合唱《新世界的前奏》,秧歌剧《刘德顺归队》,管弦乐小品《森吉德玛》、《晚会》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解放后,贺绿汀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和中国音协副主席,主要从事培养人才,但仍坚持创作,写有大量声乐作品和电影音乐。

半个世纪以来,贺绿汀共创作了三部大合唱、二十四首合唱、近百首歌曲、六首钢琴曲、六首管弦乐曲、十多部电影音乐以及一些秧歌剧音乐和器乐独奏曲,并著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华彦钧华彦钧 (1893-1950) 民间音乐家。

小名阿炳,江苏无锡东亭人,当地雷尊殿道士华清和之子。

华清和号雪海,擅长演奏各种民间乐器,尤精于琵琶。

华彦钧自幼从其父学习音乐。

他四岁丧母,二十一岁患眼病,三十五岁时双目失明。

在无锡市以沿街卖唱和演奏各种乐器为生,饱尝人间的苦难。

阿炳的器乐演奏深为群众欢迎,其超群技艺,早在十八岁时就已被当地的道教音乐界看好。

他曾广泛学习各种民间音乐,能超脱狭隘的师承和模仿,根据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创作、演奏各种器乐曲。

但他一生中的大部分作品,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流传于世。

仅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等得以保存下来,并成为中国民族音乐殿堂中的瑰宝。

1950年,他所演奏的六首乐曲曾被录音,并由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将其记录整理,编成《阿炳曲集》(音乐出版社1956年出版)。

雷振邦雷振邦 (1916--1997)是我国著名的电影音乐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能够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音乐协会付会长、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16年5月,雷振邦出生于北京,满族人。

由于家庭生活比较优裕的,使他很小就接触到京戏。

七八岁时,便能哼唱京剧小段,还能用胡琴拉京戏以及一些歌曲。

1928年9月,雷振邦来到沈阳奉天公立学校读小学,后入南满中学。

在音乐老师的熏陶下,雷振邦学会吹得一口动听的口琴,加入学校口琴队,并成为该队的指挥。

他常把一些歌曲改成口琴合奏,并指挥演出。

1939年1月雷振邦去日本求学。

在东京,他进了日本高等音乐学校作曲系预科。

不到半年的时光,雷振邦便完成了预科专业,校长允许他跳级,转年便成为作曲系本科学生。

1943年雷振邦回到祖国,先后在北平女子中学和惠中女子中学做音乐教员。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他在课余组织起一个五十多人的业余交响乐团。

雷振邦曾把中国古曲《悲歌》改编成管弦乐的曲子,供业余交响乐团演出,这是公开演出的雷振邦的第一部作品。

1949年6月雷振邦来到中国电影乐团从事专业作曲,,从此踏入影坛。

1955年4月雷振邦被调到长春电影制片厂任作曲,此后他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0多年间,他谱写的电影歌曲一百余首。

他坚持深入生活,向民间艺人学习,创作了大量的形象鲜明,优美抒情,具有强烈的民族地方色彩和散发着扑鼻的生活芬芳的音乐作品,形成他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

如他为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影片《五朵金花》、《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景颇姑娘》、《芦笙恋歌》等谱写的乐曲,都具有上述音乐特点。

1960年在第二届百花奖中,他为影片《刘三姐》的谱曲,荣获最佳音乐奖。

以后他为影片《冰山上的来客》、《吉鸿昌》和《小字辈》谱写的乐曲,也分别在1964年和198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举办的第一、二届“小百花奖”中获最佳作曲奖。

几十年来,雷振邦创作的故事影片音乐主要有:《董存瑞》、《马兰花开》、《芦笙恋歌》、《花好月圆》、《五朵金花》、《金玉姬》、《达吉和他的父亲》、《刘三姐》、《万木春》、《...

戏曲大舞台,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作文

戏曲与人生 俗话说得好:"人有爱好,百事不烦。

"人的一生谁没有几项业余爱好呢?有的喜欢种花养鸟,有的喜欢琴棋书画,有的喜欢吟诗颂词,有的喜欢体育竞技,而对我来说,读书与听戏是我的最爱。

从小到大,书本和戏曲就始终伴我成长至今。

读书养人,"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也倒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可是说起爱听戏,就令人有些费解了,因为祖上既不是优伶戏子,出身也非什么梨园世家,自己怎么回喜欢上那节奏缓慢,咿咿呀呀的戏曲呢?这也许就是天生的一份情缘吧。

记得小时侯,家乡那个小镇有个规模不大的电影院,经常上映电影,对于当时文化生活极端贫乏的我们来说,每逢放一场电影就像是过节一样兴奋。

邀上两三个小伙伴,只需花上五分钱,便可进得场来,占上一个靠前排的好座位,嘴里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包五香瓜子,或是妈妈事先给烤熟的一捧香喷喷的玉米粒,一边聚精会神地盯着银幕上的一举一动、一花一树。

小伙伴们大都喜欢看《红孩子》、《小兵张嘎》、《小花》等故事情节生动曲折的儿童片或武打片,而我呢?却独独偏爱那唱腔优雅、风韵独具的戏曲影片,什么《卷席筒》啦,《铁弓缘》啦,《花为媒》啦,《窦娥冤》啦…… 小伙伴多受不了那缓慢咿呀的唱腔,而我则看得如痴如醉,有时还难免为剧中人物悲惨的遭遇而撒上一掬同情的眼泪呢!偶尔赶上省京剧团到我们小镇来演几场戏,我更是心花怒放,激动不已。

现在想起那情景来,还是历历在目。

有时想想,到底是戏剧的什么地方吸引了我儿时的视线呢? 哦!原来是舞台上那优美熟稔的水袖功夫,那魅力独具的说唱道白,那五彩缤纷的油彩以及那精彩纷呈的舞蹈及武打场面令我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虽然当时的我并不真正懂得戏曲的内涵,但那出色的表演却令我如沐春风,如饮甘泉,那种美妙的滋味啊,深深地印在我的 脑海中,恐怕我今生今世也难以忘怀了。

哦!我儿时的梦与欢乐…… 就这样,伴着悠扬的戏曲声,我慢慢地长大。

19岁那年离家上了大学。

学校倒是有影院,规模也不算小,可是从未演过戏。

所幸的是,学校开设了"戏曲理论"这门课程,于是我便毫不犹豫地选修了这门课。

给我们授课的王文彬教授是个不折不扣的戏迷。

课上,只见他眉飞色舞,滔滔不绝,每每讲到动情处,还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咿咿呀呀地来上几段,真让我们大开眼界,也受益匪浅,更加迷上了戏曲。

受王老师影响,在异彩纷呈的戏曲种类中,尤其喜爱京剧。

因为老师告诉我们:京剧无论从创作思想、表演形式,还是到审美价值和欣赏态度,都和西方的话剧、歌剧、舞剧大相径庭,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

的确如此,我听过歌剧,光唱不说更没有舞,话剧是光说不唱,舞剧则不说不唱,而京剧却是集诗歌、音乐、舞蹈、武打、美术等多种艺术样式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在世界艺术殿堂内都有它的一席之地,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因为,只有我们这个古老优秀的民族才能创造出如此灿烂夺目的艺术,令人叹为观止。

正如一首歌唱到的:"四击头一亮相,美极了,妙极了。

简直OK顶呱呱。

"连外国人都赞叹不已,何况我们中国人呢?有什么理由不去喜爱自己的"国粹",不去欣赏那出神入化的表演呢? 闲暇时,经常和同寝好友从老师那里借来道具,在脸上勾勾画画,涂涂抹抹,披衣甩袖,模拟戏曲里人物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

摇曳着一头的凤冠,飘荡着两腮的笑靥,挥洒着满腔的柔情,那一举手一投足还真有模有样,满像那么回事。

这时候的寝室,满溢着甜脆的笑声,萦绕着莺啼燕语,那种欢乐呵,是今生也难以抹去的记忆。

哦!我黄金般珍贵、清露般美好的大学时光…… 如今的我,已步入中年,外界的很多事物已经不再能吸引我了,年轻时的许多爱好也已荡然无存,变得平静深沉了许多,然而对于戏曲的喜爱却丝毫未减,反而与日俱增。

在人世繁杂浮躁、快节奏的生活中奔走、忙碌的我,闲暇时听上一段京剧,那便是难得的享受了。

戏剧中那缓慢从容的旋律,曼妙典雅的舞姿,悲欢离合的演绎使我那颗常常被周围所充斥的狂歌劲舞、泡沫文化所包围的心灵重新归于淡泊平静。

中年看戏,不仅读懂了京剧那通俗化、大众化的风格,也更深刻地参悟了京剧那具有高层次的美学特征和美学价值。

京剧行腔之完美,是无与伦比的:有的柔美,有的高亢,有的清丽,有的苍劲,有的飘逸洒脱,英姿勃发,有的似行云流水,一泻千里:京剧那极具程式化的舞蹈和动作,是玄妙多姿的,你看那演员在台上:圆场、走边、起霸、亮相、两军交战、跃马摇船,甚至一举手一投足都程式俱备,极为讲究,令人赞叹不已;再加上那魅力独具的念白,精彩纷呈的水袖,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武打场面无不散发着中华戏曲特有的魅力,让人留连忘返,叹为观止。

我敢说,京剧即使和汉文、晋书、唐诗、宋词、元曲、明画相提并论,也毫无逊色之处。

怪不得国际友人将京剧称为我国的"国粹",实不为过也。

最喜欢程派弟子--张火丁的演唱,最难忘那次在天津大剧院亲耳聆听、亲眼目睹了张火丁声情并茂的演出,真是令人叫绝,让我过足了戏瘾。

记得她唱的那出戏是著名古典剧目《玉堂春》,...

蒙古歌曲特点

蒙古歌曲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

其内容非常丰富,歌颂英雄,歌颂儿女,歌颂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最多还是歌颂他们的大草原,这些民歌生动地反映蒙古社会的风土人情。

内蒙古地域辽阔,生活方式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演唱风格,蒙古音乐可以分为民间音乐、古典音乐、宗教与祭祀音乐三大类。

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旋律优美、气息宽阔、感情深沉、草原气息浓厚。

蒙古族的音乐具有孤独意蕴,反映着蒙人对宇宙人生的深刻的哲学思考。

深邃悠长的蒙古草原长调,常常透露出孤独的感受。

很多不熟悉蒙古族音乐的人常认为,蒙古人的音乐会像他们的性格那样,充满着彪悍的气息,但这可能是一种误解。

蒙古族民间有这样的谚语:“牙齿掉了咽到肚里,胳膊断了藏在袖里。

”这种性格的内倾向体现在歌曲中乃至整个艺术审美观念上。

扩展资料: 曲调起伏较大,常用六、七、八、九、十度的大跳;音域也较宽,一首歌曲常常包含十四、五度,给人以辽阔、奔放的感觉,表现了蒙古人民豪放的性格特征。

演唱方法为真假嗓分别使用,并且由于定调较高,更显得音调高亢、嘹亮、富有变化。

因此,可以说,蒙古民歌是一种"曲调性强、节奏性弱"的歌曲。

蒙古常用的乐器是马头琴、火不思、四胡、三弦、蒙古筝、蒙古琵琶、胡笳、兴隆笙以及笛子等。

蒙古器乐的特点是柔和、安静。

上述乐器中马头琴是最有代表性的乐器,音色低沉柔美,音量不大,表现力丰富。

参考资料: 蒙古族民歌 百度百科 蒙古音乐 蒙古音乐 蒙古歌曲 百度百科...

我想要知道白蛇传的典故到底是怎么回事

白蛇传奇的林林总总《白蛇传》故事在中国民间传说和文学传统中酝酿、萌芽,经过千年的发展,形成了我们现在所普遍接受的白蛇故事。

从发展脉络和内涵上看,这个过程,是白蛇形象一步步褪去“妖性”而蜕变成人的过程。

一、酝酿与萌芽关于蛇的传说,在中国是由来已久。

传说中的女娲、伏羲都是人首蛇身,足以见其源流之长。

而有关白蛇的记载,在《山海经》中就已经出现。

如《山海经?北次三经》中说:“神囷之山,其下有白蛇。

”同书《中次十二经》称:“柴桑之山,……多白蛇。

”等等。

但是白蛇变人的故事,最早却只能追溯到唐文言小说《李黄》(出自《博异志》,载《太平广记》卷四五八)。

据《太平广记》卷四五八载: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陇西书生李黄于长安东市窥一牛车中白衣寡妇甚美,女自称姓袁,李黄为其所惑,跟随至袁女寓所,受到礼遇,并与袁女同居三日。

第四日李黄归家,仆人便闻到他身上有一股蛇腥气味,李黄当天即感头疼,不久病沉,对其妻说:“我起不来了。

”一边说,一边下半身便化为浓水,最后只剩下一颗头。

家人寻至袁女处,发现是废园。

据当地人说:这里常常见一条巨大的白蛇盘在树上。

见《太平广记》卷四五八《李黄》、《李琯》。

)这两个故事,大约是白蛇变人的最初传说。

其后,这类传说才多了起来,但大抵类似。

这些传说中,白蛇都是令人憎恶的的丑恶形象,充满了蛇性、妖性。

她们变成美女,诱惑男人,然后吸干人血,诱而害命。

这些形象的深层意义是要说明女人是祸水,是被封建卫道士用来充当说教工具的一种模型与标本。

在这些早期的白蛇故事中,白蛇妖性十足,人性十分淡薄,同后世流传的《白蛇传》大相径庭。

但是,正是这些传说,为白蛇故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生存的空间、种下了文化基因,直接酝酿了《白蛇传》故事。

《白蛇传》故事的真正起源,是南宋话本《西湖三塔记》(另说起源于唐宋传奇《白蛇记》)。

这个话本,讲的是三妖害人,道人作法将它们收服,并造三塔将三怪镇于西湖湖底的故事。

虽然它同我们熟悉的《白蛇传》故事大不一样,但以下两个情节为以后的《白蛇传》故事所引用:一是白蛇化身为白衣娘娘,爱上了人;二是白蛇后被镇压于塔下。

此二情节构成了后世《白蛇传》故事的两个主要的基本情节。

基于此,我们将《西湖三塔记》视为《白蛇传》故事的起源、萌芽。

当然,《西湖三塔记》也仍然只是一个雏形,还不能算是真正完整的、成了型的《白蛇传》故事,它没有活色生香的人物形象,也没有曲折感人的故事架构,只是充满喋喋不休的说教。

所以,我们在讨论《白蛇传》故事的流变的时候,只把它作为《白蛇传》故事的最初的文字形态而提起,并不认为它有多大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二、发展与定型《白蛇传》故事萌芽之后,经过三次大的改造,才形成了活跃在人们心中的“白蛇义妖”的形象,才促使白娘子(白素贞)成为千百年来舞台上、文学创作中长盛不衰的绝唱,成为永恒的题材。

这三次改造,分别由冯梦龙、方成培和田汉完成。

(一)冯梦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白蛇传》故事的第一次完整化《白蛇传》故事的完整化,得力于明代作家冯梦龙,这是第一篇由文人独立创作的有关白蛇故事的文艺作品:《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载《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以下简称冯氏《白蛇传》)。

冯梦龙第一次把白蛇故事编得有头有尾,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主要人物形象比较鲜明。

完整的形式,促进了《白蛇传》故事的传播,也为后继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文字依据、宝贵的改编经验,使他人对白蛇故事的继续改编“有据可循”。

事实上,这篇以白蛇故事为题材的小说,对后世戏剧、影视创作影响极大,以至于以后有关“白蛇”的戏曲,大多以他的这篇小说为蓝本。

冯梦龙创作这个白蛇故事,原意并不是为了歌颂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大胆追求。

恰恰相反,他的原意本是为了“警世”,即如小说中法海所念的诗句:“奉劝世人休爱色,爱色之人被色迷。

心正自然邪不扰,身端岂有恶来欺。

但看许宣因爱色,带累官司惹是非。

不是老僧来救护,白蛇吞了不留些。

”冯氏《白蛇传》中,白蛇的形象被美化了。

她成为一个美貌多情、忠于爱情的妇人。

她不以色迷许宣,而是真诚地爱他。

为此,她还像常人一样,几次试探许宣的性格和感情,确知他老实善良后才提出婚姻,还要“寻一个媒证”,说明她的慎重。

冯梦龙新颖的创作方法,巧妙的编故事的手段,以及客观上塑造了一个不害人的痴情的蛇妖形象,使人们读了他的小说之后,不仅没有被他所设置的“蛇妖”所吓倒,反而同情蛇妖,效仿白娘子那样去追求自由的爱情和婚姻,这恐怕是他所始料未及的。

冯氏《白蛇传》中还有一些难以自圆其说的破绽。

比如,白娘子可以和许宣同床共枕而不被许察觉,却又会在出恭、纳凉时显出本相等等,这明显是作者思虑不周或者有意安排。

当然,这些小小的瑕疵是无法掩盖小说的成就的。

总之,《白蛇传》故事至冯梦龙才算真正地定了型,以后的发展,虽然在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方面和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不甚相同,但...

声明:内容仅供参考,图片和文章选取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