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诗句的最后一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许多事情看似无望,实则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
形容游山玩水的诗词
1、《望洞庭》 唐代: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
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
真的令人浮想联翩。
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2、《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唐代: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译文:放眼遥望巴陵地区洞庭湖一带的秋景,成天看到的就是这孤独的君山漂浮在水中。
传说这君山上曾居住着神仙可惜未能得见,我的心潮随着那荡漾的湖水绵远悠长。
3、《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代: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译文 :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4、《大林寺桃花》 唐代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5、《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
山或水的优美诗词
王维 五言诗《涓溪》: 言入黄花川, 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 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 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桨, 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 清川淡如此。
诸留盘石上, 垂钓将已矣。
孟浩然的代表作《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王维的代表作《谓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苍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
雉雒麦苗季,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张继的六言绝句《山家》: 板桥人渡泉声, 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 却喜晒谷天晴。
王建的七绝《雨过山村》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看中庭栀子花。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首中》: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蟑。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
建安时期曹操所写的《观沧海》: 东临碍石,以观沧海。
水何潺潺,山岛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雨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咏志。
孟浩然的七言诗《夜旧鹿门山歌》: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秀才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
(杜甫《春望》)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田园田居》)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锝《竹枝词》)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回答者: 冰凌0702 - 试用期 一级 1-7 09:38 我来评论>>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太棒了相关内容 ? 描写我国山水好的现代诗 ? 辛弃疾有那些描写山水田园风光的词作呢? ? 送领导诗词 ? 有“汲”字的诗词,悬赏20分 ? 近代与西湖有关的诗词、散文、歌词等有哪些 查看同主题问题:山水 诗词 资料 其他回答 共 1 条 万林如海涌波涛。
林深无人鸟相呼。
峰多巧障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
(杜甫《春望》)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田园田居》)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锝《竹枝词》)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形容游山玩水的诗词
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过故人庄 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游山西村 [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清平乐·村居作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作首联交待了事情的缘由后,颔联即写诗人进村时所见的自然风景。
诗人好似信手拈来农村常见的风景,但平淡之中可见深厚的功力和精心的锤炼。
这两句不仅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村边棵棵浓密的绿树,村外坡坡横斜的青山,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鲜明的山村风景画;而且一个“合”字,一个“斜”字,更将绿树环抱山村,青山横斜村外的神态点化出来,仿佛自然景物同山村人家融洽和谐,依依相合,洋溢着浓厚的情韵,极富亲切感和感染力。
颈联写进屋后主客畅谈的情景。
如果说,颔联是描绘整个村庄大环境的话,颈联即是勾画故友农家的小环境:室外是打谷的晒场和菜园,室内是农家的酒菜和农事的谈吐,一股浓洌的田家风味和盘托出。
诗人面对窗外典型的农家风光,屋内丰盛的农家饭菜,内心怡然欢快;加上主客知交,情味相投,频频举杯对饮,声声畅谈桑麻,心境是何等畅快温暖。
尾联则述他日之约,情韵深长。
诗作的人情物景都融入了一片天籁之中。
其次,诗人笔下的山水草木、鸟语花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形成了充满生命意识的画面。
且看杜甫以诗为画之作—《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句一开始,就从大处着笔,描绘出在初春灿烂的阳光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最具特征的动态景物来勾画。
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
春日融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从景物的描写来看,这一句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三、四两句又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从而反映了诗人经过长期的颠簸流离后,暂时得到安宁生活的畅淡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的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愉情怀的表露。
再者,也是更重要的,诗人笔下的所有山水说到底还是为了其中人物感情的抒发服务的。
如杜甫的即景小诗《绝句》: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是一首安史之乱平定后,杜甫得知故友严武还镇成都消息后写的一首小诗。
诗的上联是一组对仗句。
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欢愉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
“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出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
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
这两句连用四种鲜明的颜色,构成一幅绚丽的图景。
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这些都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诗下联也由对仗句构成,上句写凭窗远眺雪岭。
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而雪山只有在空气澄清的晴日才能清晰看见。
观赏到如此难得见到的美景,诗人心情的舒畅不言而喻。
下句写向门外一看,可见到停泊在江边的船只。
江船本是很常见的,但“万里船”却意味深长。
因为它们来自“东吴”。
多年战乱,水陆交通为兵戈所阻,船只一般是不能航行万里的。
而战乱平定,交通恢复,才看到来自东吴的船只,诗人如何不喜上心头呢?这两句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诗人身在草堂,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次是何等的开阔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过故人庄 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清平乐·村居作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鸟鸣涧》人闲...
反映了中国民风民俗的诗句是?四个选项!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鹊楼》) 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
(阮籍《咏怀》) 黄河九曲天边落,华岳三峰马上来。
(黄滋《送李佑之赴陕西参议》)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同上)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李白《公无渡河》)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李白《北风行》)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刘禹锡《浪淘沙九首》 )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几簸自天崖。
如今直上银河去,直到牵牛织女家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久为客,不辨是他乡。
览百川之洪壮兮,莫尚美于黄河。
潜昆仑之峻极兮,出积石之嵯峨。
登龙门而南游兮,拂华阴于曲阿。
凌砥柱而激湍兮,逾洛汭而扬波。
体委蛇于后土兮,配灵汉于苍穹。
贯中夏之能甸兮,经朔北之遐荒。
历二周之北境兮,流三晋之南乡。
秦自西而启壤兮,齐据东而画疆。
殷徒涉而永固,卫迁济而遂疆。
赵决流而却魏,嬴引沟而灭梁。
思先哲之攸叹,何水德之难量。
关于黄河的诗词歌谣 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等大量文学经典,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也都产生在黄河,它们是黄河文明中闪闪发光的瑰宝。
李白诗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赠《裴十四》) 王之涣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 王维诗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艄公号子声声雷,船工拉纤步步沉。
运载好布千万匹,船工破衣不遮身。
运载粮食千万担,船工只能把糠馍啃。
军阀老板发大财,黄河船工辈辈穷。
” “一条飞龙出昆仑,摇头摆尾过三门。
吼声震裂邙山头,惊涛骇浪把船行。
” “三气周瑜在江东,诸葛亮将台祭东风。
祭起东风连三阵,火烧曹营百万兵。
”黄河船工祖祖辈辈生活在黄河上,漂泊在木船上。
他们对黄河了如指掌,把船只视为家珍。
在与黄河风浪搏斗的生活实践中,船工们创作出了丰富多采、独具特色的黄河号子。
声声号子,抒发了船工们复杂的感情,反映出他们的喜、怒、哀、乐、忧、怨、悲、欢。
黄河船工号子,伴随着船工的劳动,是船民生活的旋律。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浪淘沙九首》诗中的第一首中的前两句。
后两句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东坡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凉洲词》王之涣 黄河二首 作者:【杜甫】 年代:【唐】 体裁:【七绝】 类别:【未知】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黄河二首 作者:【杜甫】 年代:【唐】 体裁:【七绝】 类别:【未知】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作者:【韦应物】 年代:【唐】 体裁:【未知】 类别:【未知】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注释】:唐德宗建中四年(783),韦应物从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
他在夏末离开长安赴任,经洛阳,舟行洛水到巩县入黄河东下。
这诗便是由洛水入黄河之际的即景抒怀之作,寄给他从前任洛阳县丞时的僚友。
反映唐代盛衰的诗词
长恨歌 作者: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到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回,珠箔银屏逦迤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摇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鲁山山行诗句的赏析,以及含义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 ,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注释译文 ①鲁山:在今河南鲁山县。
②适:恰好。
野情:喜爱山野之情。
惬(qiè):心满意足。
③随处改:(山峰)随观看的角度变化而变化。
④幽径:小路。
⑤熊升树:熊爬上树。
⑥何许:何处,哪里。
⑦云外:形容遥远。
一声鸡:暗示有人家。
【译文一】 鲁山层峦叠嶂,千峰竞秀,一高一低,蔚为壮观,正好投合我热爱大自然景色的心情。
走到一处可以看到一座好峰,再走向另一处,又可以看到另一座奇岭,一个人在山间小路上行走,曲曲弯弯,走着走着,连自己也不知走到哪里去了,有时竟迷失了方向。
山林空荡,冰霜下落,熊爬上树;透过稀疏的树缝,还看到野鹿在山溪旁饮水。
在山中走着走着,幽静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见炊烟,自己也怀疑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问一声,“人家在何处”;正在沉思的时候,忽听得从山间白云上头传来“喔喔”一声鸡叫。
原来住家还在那高山之顶。
【译文二】 恰恰和我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千万条山路崎岖时高时低。
一路攀登的山峰,(山峰)随着观看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幽深的小路,令我孤独迷路。
傍晚,霜叶落下,熊爬上树,树林清静下来,鹿悠闲地在溪边饮水。
人家都在哪里?云外传来一声鸡叫,仿佛在回答。
【鉴赏】 本诗是作者梅尧臣登山的一个过程,首先表达的是登山抒怀的一种喜悦,看到奇美的景色作者感到无比的惊喜与心旷神怡,但是到了最后作者才发现有人家的地方还很远很远。
在山中走着走着,幽静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见炊烟,自己也怀疑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问一声“人家在何许(何处)”;正在沉思的时候,忽听得从山间白云上头传来“喔喔”一声鸡叫。
噢,原来住家还在那高山顶哩。
这最后一句“云外一声鸡”,非常自然,确实给人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感觉。
首联:看见了山野非常喜爱,心中很满足,群山连绵起伏的,时高时低,一个惬字,足以体会出当时作者心满意足的心情。
鲁山层峦叠嶂,千峰竞秀,一高一低,蔚为壮观,正好投合“我”爱好大自然景色的情趣。
这就是开头两句诗的意思,说明所以要登鲁山游览,是因为内合情趣,外有好景,也就成行了。
颔联:优美的山峰波浪起伏,走在幽静的小路上,仿佛走进了迷宫似的,一个迷字,说明诗人当时被路高迷糊了的优雅心情。
走到一处可以看到一种好峰,再走向另一处,又可以看到另一种奇岭,所以说“随处改”。
“随处改”这个“改”字下得妙,如果在山中坐立不动,总是一个角度看山,好峰就不“改”了,因为“行”,所以好峰才处处改,由一个画面换成另一画面。
以“改”字体现“行”,正切合诗题“山行”的意思。
一个人在山间小路上行走,曲曲弯弯,走着走着,连自己也不知走到哪里去了,有时竟迷失了方向。
“幽径独行迷”,“迷”的原因正是诗中说的,一是曲径幽深,容易走错路,二是独行,自己一个人,无人指路,也容易走错路,于是“迷”了。
这里把一个人游山的体验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颈联:霜落了下来,隐隐约约好像看见熊在上树,鹿在喝水,独特的视觉感受,让读者如临其境。
因为秋天才有霜,霜冻使得树叶都落光了,使得山中的树木一棵棵都光秃秃的,好象空荡荡的。
这种“林空”的感觉,是秋天才有的。
山林空荡,所以能看到熊瞎子爬到光秃秃的树上;透过稀疏的树缝,还看到野鹿在山溪旁饮水。
这一联勾画出了一幅很动人的秋日山林熊鹿图。
这画面是动的,熊在爬树,鹿在饮水,可是诗意却是静的,表现了山中人迹罕至、非常幽静的境界,这也是所谓动中有静的写法。
尾联:巧妙的运用了设问手法,写出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语境,移步换景,一幅原生态的画面映入眼帘,表达出诗人超脱,淡泊的闲适恬静心态。
在山中走着走着,幽静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见炊烟,自己也怀疑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问一声“人家在何许(何处)”;正在沉思的时候,忽听得从山间白云上头传来“喔喔”一声鸡叫。
噢,原来住家还在那高山顶哩。
这最后一句“云外一声鸡”,非常自然,确实给人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感觉。
【主题】 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意向,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深秋时节,霜降临空,诗人在鲁山中旅行。
山路上没有其他行人,诗人兴致勃勃,一边赶路一边欣赏着千姿百态的山峰和山间的种种景象。
反映南京跨江梦想的古诗词
你们领导要的可能是这个:登金陵凤凰台 作者: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另外还有:南乡子 作者: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金陵三首(一) 作者:李白 晋家南渡日,次地旧长安。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
醉客回桡去,吴歌且自欢。
金陵三首(二) 作者:李白 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
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
亡国生春草,离宫没古丘。
空余后湖月,波上对江洲。
金陵三首(三) 作者:李白 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
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阳多。
古殿吴花草,深宫晋绮罗。
并随人事灭,东逝与沧波
诗词赏析:欧阳修的诗有哪些
欧阳修一生写了500余篇散文,各体兼备,有政论文、史论文、记事文、抒情文和笔记文等。
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深入浅出,精炼流畅,叙事说理,娓娓动听,抒情写景,引人入胜,寓奇于平,一新文坛面目。
他的许多政论作品,如《本论》、《原弊》、《上高司谏书》、《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等,恪守自己“明道”、“致用”的主张,紧密联系当时政治斗争,指摘时弊,思想尖锐,语言明快,表现了一种匡时救世的怀抱。
他还写了不少抒情、叙事散文,也大都情景交融,摇曳多姿。
他的《释秘演诗集序》、《祭石曼卿文》、《苏氏文集序》等文,悼念亡友,追怀往事,情深意挚,极为动人;他的《丰乐亭记》、《 醉翁亭记 》诸作,徐徐写来,委婉曲折,言辞优美,风格清新。
总之,不论是讽世刺政,还是悼亡忆旧,乃至登临游览之作,无不充分体现出他那种从容宽厚、真率自然的艺术个性。
欧阳修还开了宋代笔记文创作的先声。
他的笔记文,有《归田录》、《笔说》、《试笔》等。
文章不拘一格,写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并常能描摹细节,刻画人物。
其中,《归田录》记述了朝廷遗事、职官制度、社会风习和士大夫的趣事轶闻,介绍自己的写作经验,都很有价值。
欧阳修在诗歌创作方面也卓有成就。
他的诗在艺术上主要受韩愈影响。
《凌溪大石》、《石篆》、《紫石屏歌》等作品,模仿韩愈想象奇特的诗风;其它一部分诗作沉郁顿挫,笔墨淋漓,将叙事、议论、抒情结为一体,风格接近杜甫,如《重读〈徂徕集〉》、《送杜岐公致仕》;另一部分作品雄奇变幻,气势豪放,却近于李白,如《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
但多数作品,主要学习韩愈“以文为诗”,即议论化、散文化的特点。
虽然他以自然流畅的诗歌语言,避免了韩愈的险怪艰涩之弊,但仍有一些诗说理过多,缺乏生动的形象。
有的古体诗因此显得诗味不浓,但部分近体诗却比兴兼用,情景相生,意味隽永。
在内容上,他的诗有一部分反映人民的疾苦,揭露社会的黑暗,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例如,在《答杨子静祈雨长句》中,描写了“军国赋敛急星火”,“然而民室常虚空”的社会现实;在 《食糟民》中,揭露了官吏“日饮官酒诚可乐”,而百姓“釜无糜粥度冬春”的不合理现象。
不过,他写这些诗的目的是很明白的:“因吟君赠广其说,为我持之告采诗”,为的是规劝统治阶级修明政治,维护封建秩序。
他还在诗中议论时事,抨击腐败政治,如《奉答子华学士安抚江南见寄之作》。
其他如《明妃曲和王介甫作》、《再和明妃曲》,表现了诗人对妇女命运的同情,对昏庸误国的统治者的谴责。
更多的是写景抒情作品,或清新秀丽,或平淡有味,多抒发诗人的生活感受。
如《黄溪夜泊》中的“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中的“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等。
总的来看,他的诗歌风格还是多样的。
欧阳修不仅善于作诗,且时有新见,其最后一部作品《诗话》(由于诗话从专名演变为一种文体,后人为区别称《六一诗话》),是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话。
后人郭绍虞说:“诗话之称,固始于欧阳修,即诗话之体,亦可谓创自欧阳氏矣”(《宋诗话考》)。
欧阳修的诗话,改变了以前的论诗或重在吕评、或重要格例、或重在作法、或重在本事的做法,而是兼收并蓄,细加抽绎,以随便亲切的闲谈逸事的方式评叙诗歌,成为一种论诗的新形式。
他在评论诗的时候,虽然不废雕琢,但主张归于自然。
在《梅圣俞诗集序》中,他提出诗“穷者而后工”的论点,发展了杜甫、白居易的诗歌理论,为宋诗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当时和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欧阳修还在宋初的词坛上占了一席重要的位置。
他创作了很多词,内容大都与“花间”相近,主要内容仍是恋情相思、离情别绪、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并善于以清新疏淡的笔触写景。
《采桑子》十三首,描绘颍州西湖的自然之美,写得恬静、澄澈,富有情韵,宛如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
另一些词的“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玉楼春》),“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浣溪沙》),“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朝中措》)等,也都是写景的佳句。
由于作者对事物体察入微,看似随意写出,却是无限传神,没有炉火纯青的工夫,是不能达到这种艺术境界的。
而他偏重抒情的词,写得婉曲缠绵,情深语近,例如《踏莎行》中上下阕的最后两句“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通过春水春山,从思妇眼中写征人,情意深远,含蓄蕴藉,给人以新颖别致的感觉,感情亦非常深挚。
他还有一些词,虽然颓唐叹老、牢骚不平,却直抒胸臆,表现出襟怀豪逸和乐观的一面。
还有一些艳词,虽写男女约会,也朴实生动;当然,其中也不免有浅薄庸俗的作品。
此外,欧阳修还打破了赋体的严格的格律形式,写了一些文赋,他的著名的《秋声赋》运用各种比喻,把无形的秋声描摹得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