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李白
〈草〉白居易
〈春山夜月〉于良史
《梅花》
〈过零丁洋〉
〈游山西村〉
〈示儿〉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望天门山》
〈望庐山瀑布〉
〈题西临壁〉
《题临安邸》
〈出塞〉
〈浪淘沙〉
〈冬夜读书示子聿〉
〈游园不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梅花〉
〈锄禾〉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春夜喜雨〉
〈清明〉
〈回乡偶书〉
〈早发白帝城〉
〈逢入京使〉
〈春晓〉
〈江雪〉
〈无题〉
〈春望〉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贫女〉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竹石〉
〈黄鹤楼〉
〈登观榷楼〉
〈行路难〉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古朗月行〉
〈上邪〉
〈江南曲〉
〈送孟浩然之广陵〉
〈赠汪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秋夕〉
参考这个 http://tieba.baidu.com/f?kz=280184031
小学和初中学过的古诗分别有什么?
咏鹅 (唐)骆宾王 风 (唐)李峤(qiáo) 咏柳 (唐)贺知章凉州词 (唐)王之焕 登鹳(guàn)雀楼 (唐)王之焕(huàn)春晓 (唐)孟浩(hào)然 凉州词 (唐)王翰(hàn) 出塞(sài) (唐)王昌龄芙(fú)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鹿柴(zhài) (唐)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静夜思 (唐)李白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赠汪伦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望天门山 (唐)李白别董大 (唐)高适(shì 绝句 (唐)杜甫 春夜喜雨 (唐)杜甫枫桥夜泊 (唐)张继 游子吟(yín) (唐)孟郊 江雪 (唐)柳宗元望洞庭 (唐)刘禹(yǔ)锡(xí) 赋(fù)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悯(mǐn)农 (唐)李绅(shēn)山行 (唐)杜牧 清明 (唐)杜牧(mù) 江南春 (唐)杜牧 乐游原 (唐)李商隐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惠(huì)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shì) 示儿 (宋)陆游 小池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春日 (宋)朱熹(xī) 游园不值 (宋)叶绍(shào)翁墨梅 (元)王冕(miǎn) 石灰吟 (明)于谦(qiān 村居 (清 )高鼎(dǐng)观沧海 曹操 饮酒 陶渊明 晋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唐 使至塞上 王维闻王昌龄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行路难 李白 春望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唐观刈麦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雁门太守行 李贺 唐赤壁 杜牧泊秦淮 杜牧夜雨寄北 李商隐无题 李商隐相见欢 李煜 南唐登飞来峰 王安石龟虽寿 曹操登飞来峰 王安石过零丁洋 文天祥 南宋己亥杂诗 龚自珍 清归园田居 陶渊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渡荆门送别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黄鹤楼 崔颢 唐题破山寺后禅院 王建 唐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秋词 刘禹锡忆江南 温庭筠唐别云间 夏完淳清论诗 赵翼清过故人庄 孟浩然竹石 郑燮 清过宋元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宋山中杂诗 吴均 梁望岳 杜甫游山西村 陆游竹里馆 王维观书有感 朱熹南宋峨眉山月歌 李白长歌行 汉乐府春野洛城闻笛 李白野望 王绩隋逢入京史 岑参滁州西涧 韦应物唐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唐约客 赵师秀南宋送友人 李白鲁山山行 梅尧臣北宋赠从弟 刘帧 汉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从军行 杨炯唐月下独酌 李白羌村三首 杜牧登楼 杜甫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望月有感 白居易月夜 刘方平唐商山早行 温庭筠
小学至初中学过的辛弃疾的诗词
竹枝词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乌衣巷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关于初中学过的古诗文作者年代
孔子语录/《论语》鱼我所欲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曹刿论战/《左传》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出师表/诸葛亮桃花源记/陶渊明三峡/郦道元杂说(四)/韩愈陋室铭/刘禹锡小石潭记/柳宗元岳翁楼记/范仲淹醉翁亭记/欧阳修爱莲说/周敦颐记承天寺夜游/苏轼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关睢/《诗经》蒹葭/《诗经》观沧海/曹操饮酒/陶渊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次北固山下/王湾使至塞上/王维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行路难/李白望岳/杜甫春望/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观刈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白居易雁门太守行/李贺赤壁/杜牧泊秦淮/杜牧无题/李商隐夜雨寄北/李商隐相见欢/李煜渔家傲/范仲淹浣溪沙/晏殊登飞来峰/王安石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水调歌头/苏轼游山西村/陆游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过零丁洋/文天祥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己亥杂诗/龚自珍这就够用了
小学语文的重要学习方法是什么?
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我们可将学习过程化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前预习阶段。
一、初读课文,标划出生字词,解决字词障碍。
对于生字,要注意从音、形、义之个方面进行学习。
1、音要写出其音序查字法之大写字母,要找出三个左右的同音字或近音字,进行比较性的组词。
所组的词语可在读懂字典或词典上的例词之后直接抄写下来。
2、形要写出该字的部首、剩余笔画,要知道该字的笔顺。
这时,可借助于字典写出学生自己认为易混淆的形近字,并参照工具书进行组词。
3、义要将该字在课文词语中的义项抄录下来,并能够进行口头解释。
并运用文章中包含该字的词语或课文上抄写一个例句或仿造一句或结合造出一个句子。
这里常用的工具应是:《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典故词典》。
二、再读课文,结合历史背景、人物经历、文学体裁常识,读懂课文,读取相关的大量信息。
1、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致的思想内容。
2、查找作者,了解作者一生经历,尤其是写作该文章时的思想状况及其文章中表达或包含思想感情的关系。
可查找中外文学教程,或《简明文学词典》。
3、根据作者,了解作者生活的历史社会状况,并思考社会环境与作者的思想及与文章中的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
可参照中外文学教程。
4、再读课文,以熟悉历史作者文章之间的关系。
可参照相关文学评论分析文章,学习该文章的表达方法。
以积累相关修养。
例如:我们在教《草船借箭》一文时,可采取如下步骤:1、粗读课文,可了解到:课文写的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凭借其博学多识,神机妙算战胜了周瑜想以造箭之难来谋害诸葛亮的阴谋的经过,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赞与敬,对周瑜的嘲笑。
2、查找作者。
经查,此文据《三国演义》原著的改编文,原著罗贯中,是历史学者。
著此书是他的愿望。
此书表达了他自己的历史观点。
3、结合历史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纷争未平。
《三国演义》所描述的也是诸国征战中的斗志斗勇之事。
4、再读课文,与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课本外的信息融入并与课文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吸收。
5、参读有关论文文章,学习写法。
学生可以查到这段文章运用了语言描写、环境描写等方法;在结构上是按时间顺序层次推进,结尾又用了画龙点睛的手法。
第二阶段,课堂的交流与展示阶段。
这是学生将预习到的信息表达出来的阶段,是都在释放而寄希望于碰撞出火花来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学习分两步完成:一、以小组为单位的信息交流活动。
这将占去第二阶段学习的多半时间。
组建小组的原则以自愿结合为主,应为四人一组,有分工,分别为组织、汇总、记疑、发言四人。
二、教师组织的全班信息交流活动。
教师作为组织者,对该项学习内容的交流组织起到的是提纲携领与引疑、解疑的作用。
第三阶段,确定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首先要有问题。
第二阶段的过程中,有大量的信息被释放出来,其间必然会产生碰撞,这就为学生思考问题提供了起码的客观条件。
再依据学生个体的差异,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以及思考的问题也就随之而异。
而有了“问题”,学生们就可以自主确定自己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从而制度研究的可行性计划,继而进行落实。
第四阶段,深入研究。
他们可以独立去研究,也可以自愿结组合作研究。
但无论哪种,教师都应给予其研究方案上的指导。
决定独立研究的同学。
要注意切实根据所研究的题目去查阅资料,确保实施步骤是清晰见效的。
合作研究的同学,除了实施步骤的合理,还要注意分工的严密。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可以请求家长的协助。
研究的途径除了前面提供的工具书、参考书,他们还可以借助于网络上的资源,也可以到图书馆去查找资料。
第五阶段,谋求反馈的阶段。
学生可以带着自己的研究报告乃至研究过程中所用的资料,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或者上交给老师,以求得研究的评价。
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得到的评价可能是积极肯定的,也可能有着重大分歧,但无论如何,学生都应记录下评价的结果,并获得评价方的评价依据,然后进行理智的核实,用自己的头脑,再次对信息进行理智的判断,这才是科学的做法。
教师,除了要认真批阅学生的研究“成果”外,更重要的则是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
无论是在研究的结论性报告上,还是搭建的课堂展台上,一定要把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放在第一位,把教给学生严肃认真的研究精神放在第一位。
小学升初中必备古诗词
离情别绪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风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别情。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京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一)、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二)、描写夏的古诗词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描写秋天的古诗词 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绩《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杜牧《秋夕》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四)、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唐·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高骈《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二、古诗词中的花鸟虫鱼 1、 带“花”字的诗句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唐·杜甫《春夜喜雨》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唐·李白《月下独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宋·张志和《渔歌子》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唐·杜甫《登楼》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带鸟的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四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宋·张志和《渔歌子》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柳宗元《江雪》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3、 绘虫的诗句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宋·乐雷发《秋日行村路》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马寅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
——清·黄景仁《杂感》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月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清·朱景素《樵夫词》 未悉前头花好否,且令蜂蝶作前驱。
——宋·杨万里《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园》 南窗一枕睡初觉,蝴蝶满园如雪飞。
——明·华幼武《睡起》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唐·杜甫《曲江对酒》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唐·杜牧《秋夕》 4、 绘鱼的诗句 一夜海潮河水满,鲈鱼清晓入池塘。
——元·宋禧《即事》 竟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
——清·朱凤翔《村处闲吟》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汉佚名《饮马长城窟行》 三、古诗词中的山水风光 1、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唐·李白《望天门山》 2、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 》 4、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
初一到初三所有的古诗词
一.七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背诵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二)、课外古诗词背诵 【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 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晏殊·宋)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南宋)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如梦令】(李清照·南宋)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观书有感】(朱熹·南宋)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七年级下册 (一).课内古代诗歌 【木兰诗】(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二)、课外古诗词背诵 【山中杂诗】(吴均·南朝)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王维·唐)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岑参·唐)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滁州西涧】(韦应物·唐)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唐)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约客】(赵师秀·南宋)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论诗】(赵翼·清)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三.八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 【望 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 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 壕 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如何复习?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方法:第一,梳理汇总。
这是基础知识复习首要的工作,把要掌握的字词以及成语俗语,还有要背诵的篇目整理到一起,这样把知识集中到一起,不仅能够做到一目了然,心中有数,又便于携带和记忆。
第二,合理规划,循序渐进。
语文基础知识部分的一个特点就是量比较大,并且许多内容需要进行识记,对于这样的学习内容而言,最有效的复习方法就是循序渐进,具体操作就是将这些知识进行分配,依据自己的具体复习情况合理地规划到每一天当中,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化整为零。
第三,找出重点难点,区别对待。
在复习的过程中,要依据自己的情况找出重点和难点,也就是那些自己没有记住或者记忆不清,甚至是存在偏差和错误理解的知识。
复习中,可以先自己进行理解,然后再对照词语或者成语的含义,对比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到位,那些理解准确的词语可以一带而过,理解上有问题的就需要重点记忆。
初一语文课外古诗的赏析
山中杂诗 吴均(南朝)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编辑本段]注释 山中杂诗 (南朝) 吴均 山际①见来烟, 竹中窥②落日。
鸟向檐③上飞, 云从窗里出。
①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②窥(kuī):从缝隙中看。
③檐(yán):屋檐,房檐。
[编辑本段]译文 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 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鸟儿欢快地在房檐上飞来飞去, 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编辑本段]赏析 这首小诗经单纯白描的手法,展出了一片山居的晚暮景象,俨然是一幅绝妙的写生画。
它是《山中杂诗》的三首之一。
描写诗人住在山中有趣的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密,鸟在人家屋顶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竟从窗里飘了出来。
全诗体现了诗人闲适宁静的心情。
沈德潜说它“四句写景,自成一格”。
赏析一: 这四句写景的小诗,自成一种格调。
每句之前,如果用“你看那”三字一气连读,在我们眼前,就会展现出一幅绝妙的图画,就会响起一曲优美的乐章。
杜甫《绝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放眼四望,触处生情,将不同的景物组合起来,用以形成一种特殊的环境,给人以新鲜的感觉。
用的就是这种格调。
赏析二: 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居然从窗里飘出来。
此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
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
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飘来荡去,这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
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
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高峻,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群鸟时时栖息于其檐前屋后,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
沈德潜说此诗“四句写景,自成一格。
”意谓这首小诗将所有的笔墨都集中在写景上,与一般由景到人或由景而抒情的结构不同,开了一种新的格式。
其实,这四句中虽句句是景,却时时有人在其中,如前两句中的“见”和“窥”,都说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写之景只是人所见之景,并不是纯客观地描绘。
至于三四句中的“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
而且在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吴均是写山水的高手,这四句小诗之所以能勾勒出山居的特征就在于作者观察角度的选择得当。
“烟”是由“山际”所见,“落日”是由竹中所见,“鸟”在檐上,“云”从窗出,这样,就不同与寻常的写山岚、落日、鸟和云,而带上了诗人山居所见的主观色彩,并有了典型的意义。
就象是摄影,摄取同一物象,却各人有各人的角度。
而一帧成功的作品,总是能取新颖巧妙的角度,摄出景物的特征与情趣,吴均的摹山范水也正是如此。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①里, 弹琴复长啸②。
深林③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编辑本段]诗词注释: ①幽篁(huáng):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②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类似于打口哨。
③深林:指“幽篁”。
《竹里馆》 [编辑本段]中文译文: 月夜,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子里, 一面弹弹琴,一边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 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编辑本段]诗词鉴赏: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
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
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
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
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
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这首小诗总共四句。
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
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
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