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是三国中少有的几位文武双全的武将之一,是继吕布之后的三国第一猛将,单骑救主即是其能力真实写照!但其谋略也相当了得,是刘备最为器重的大将。从事小心谨慎,人称常胜将军! 三国演义中,刘备亲赐五虎大将军的称号予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赵云仅次于关张位居第三。细数演义里赵云武勇的事迹,其武艺高超,遭遇强敌无数而未尝一败,不妨比较一下成书较早的三国志平话中的描写。按平话中的赵云已经是五虎大将之一,但仍然依照史实列于五人之末;而赵云在平话中用的枪虽有涯角枪的美誉──谓其天涯海角无对也,却败于张飞的丈八神枪在先、又被铁臂将军张益击败于后。由张飞听到赵云被张益击败的消息之后「大怒出战」张益的情节,更隐隐透露出了早期三国故事中赵云所扮演的角色。赵云虽然不像演义中所描写的那么光芒万丈,仍不失为一员良将。
赵云的优点:
1.深明大义。
2.直言不讳。
这件事告诉我们,赵云的头脑比同时的许多人清醒,他不仅能从刘备集团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而且注意争取民心。无怪乎刘备马上采纳了他的建议。这从反面证明了赵云意见的正确。综观蜀汉集团的历史,在众多武将中,其他人都不曾象赵云那样,从根本大计上直言规谏刘备,这又是赵云识见过人之处。
3.公而无私。赵云追随刘备多年,总是克己奉公,不徇私情。在这种情况下--云白先主活之,荐兰明于法律,以为军正。而他一直兢兢业业,秉公理事。相比之下,好恶由己,褒贬任情的杨仪之流就差得太远了。
4.为人处世,谦虚谨慎。赵云在蜀汉集团中,资格仅次于关羽,张飞,又有救护刘禅之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从不争名夺利,对后来居上者也能友好相处。诸葛亮对此十分赞赏,要赏赐赵云所部将士。这时,赵云毫无沾沾自喜之态,而是诚恳地说:“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透过这番真挚的话语,其律己之严格,胸襟之开阔,均可洞然而见。
从历史上评价赵云?
其实赵云在史书里面是一个相对普通的大将,其战功主要是救出了刘备的老婆孩子,其他没有什么亮点了。
之所以后来被塑造成了完人,是因为赵云没有太大的性格缺陷,没有太大的错误。
正如陈寿所评价:评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
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
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马超阻戎负勇,以覆其族,惜哉!能因穷致泰,不犹愈乎!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也就是说关张马都因性格缺陷死了,但是黄忠赵云却没有。
但是陈寿也将赵云列为“灌、滕之徒”。
看看三国志里的赵云传吧,还是比较客观的:《三国志》里面的《赵云传》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
本属公孙瓒,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
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迁为牙门将军。
先主入蜀,云留荆州。
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
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
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
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
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
五年,随诸葛亮驻汉中。
明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
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
云、芝兵弱敌强,失利於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
军退,贬为镇军将军。
七年卒,追谥顺平侯。
初,先主时,惟法正见谥;后主时,诸葛亮功德盖世,蒋琬、费祎荷国之重,亦见谥;陈祗宠待,特加殊奖,夏侯霸远来归国,故复得谥;於是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及云乃追谥,时论以为荣。
云子统嗣,官至虎贲中郎,督行领军。
次子广,牙门将,随姜维沓中,临陈战死。
评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
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
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马超阻戎负勇,以覆其族,惜哉!能因穷致泰,不犹愈乎!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先主曾赞其勇:“子龙一身都是胆!”
赵云的生平简介和历史评价
简介:赵云(?-229),三国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字子龙。
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
曹操取荆州,刘备败于当阳长阪,他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备子刘禅。
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军将军,从攻汉中。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以众寡不敌,退回汉中,次年卒。
他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刘备誉为“一身都是胆”。
评价:他可是百家讲坛里评的在三国演义中两大完人之一:文诸葛,武赵云。
他高瞻远瞩、武艺精湛、品德高洁、敢于直谏,是十全十美但又能被人们所接受的人物。
赵云人称常胜将军 此生唯有一次败笔 街亭战役 原先诸葛亮整个战役的部署是 让赵云引少数兵力从斜谷出装作蜀军主力 魏国主力迎面而击 诸葛亮则亲率大军绕道 从背后围击魏军 后因街亭失守导致整个战役失败 赵云由于兵力悬殊 力难克敌 最后被打的兵士尽散 回来后赵云还自贬一级 承担失败的全责! 诸葛亮也自贬了 用人不当 愧对先帝
对赵云的历史评价
赵云,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着力刻画的人物,堪称全书中最完美的英雄形象。
赵云是除关羽、张飞之外最早追随刘备的人物,以至于人们几乎把他加到了桃园结义的兄弟之中,在有的京戏里干脆就让他成了“四将军”。
从古至今,不少评论家对赵云忠义的评价甚至超过了关羽和张飞。
赵云有勇有谋,他不仅能从刘备集团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而且注意争取民心。
综观蜀汉集团的历史,在众多武将中,其他人都不曾象赵云那样,从根本大计上直言规谏刘备,这又是赵云见识过人之处。
历史上的赵云,虽然在功业上不能冠冕群雄,却具有人所不及的美德。
关于赵云的评价
赵云是三国时期蜀汉仅有的十二位被赐予谥号的大臣之一①,但他在名位上远远不及其他十一位大臣,为什么年资在前,仕宦却不及诸人呢?我们将从历史的角度来对其一生进行探讨和给予评价。
赵云本来是奋武将军公孙瓒的部下,公孙瓒派遣别部司马刘备跟随自己私自署置的青州刺史田楷与冀州牧袁绍争夺青州,赵云从这时起被划拨到刘备的麾下,被刘备任命为主骑。
②在从龙之臣中,资历仅次于关羽、张飞。
刘备在青州因军功升至平原相,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分辖军队③,而赵云未见升赏。
东汉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司空曹操表荐刘备为左将军,关羽、张飞为中郎将④,而亦未有赵云。
后来曹操派刘备到徐州讨伐僭号的袁术,冀州牧董昭劝阻曹操委派刘备,也只说“备勇而志大,关羽、张飞为之羽翼”,不曾提起赵云,可见赵云不为时人所重。
按说此时刘备南征北战,戎马倥偬,赵云不可能没有机会立功受赏,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赵云担任的主骑一职,不是从事冲锋陷阵,而是作为刘备的侍卫长,保护刘备的安全。
但是赵云终于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时来运转。
曹操平定了盘踞冀、青、幽、并四州的袁氏父子,自为丞相,南征荆州。
刘备仓皇南撤,被曹操骑兵追上,不得不丢弃妻子儿女逃跑。
赵云保护刘备身边唯一的儿子刘禅及其母甘氏,得以免难。
因此在刘备平定荆州江南诸郡以后,封拜元勋,提拔赵云为牙门将军⑤,赵云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统率的军队。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受益州牧刘璋邀请入蜀,讨伐割据汉中的张鲁。
以军师中郎将诸葛亮,襄阳太守、荡寇将军关羽留镇荆州,赵云则被划归到诸葛亮的麾下,受其节制。
第二年,刘备南攻刘璋,召诸葛亮和南郡太守、征虏将军张飞入蜀,参与平定益州。
由于诸葛亮从未指挥过作战,因此从鱼复到江州都是由张飞指挥。
从张飞对巴郡太守严颜的生杀予夺的处置权上,可知其并不受制于诸葛亮,二者地位略等⑥。
平定江州以后,张飞与诸葛亮分定各郡,张飞从江州溯嘉陵江北上,攻克垫江,再从这里溯涪江而西攻克德阳,最后在成都与刘备会合。
⑦诸葛亮、赵云从江州溯长江而西攻克江阳,诸葛亮继续西溯长江平定僰道、南安、武阳,而分遣赵云从江阳北上平定汉安、资中、牛髀,在成都归还到诸葛亮的建制。
⑧益州平定以后,诸葛亮晋升为军师将军,署理左将军府事,负责处理政事。
赵云晋升为翊军将军,不再受诸葛亮节制。
蜀汉建兴元年(公元223年),诸葛亮执政,以赵云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不久又升迁为镇东将军⑨。
或许诸葛亮很看重赵云,但赵云似乎辜负了他的期望。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诸葛亮北伐魏国,扬言将从斜谷道攻取郿县,魏明帝派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诸军屯守郿县。
诸葛亮派赵云和中监军、扬武将军邓芝为疑军,据守箕谷,抵御曹真;自己亲率主力进攻祁山,陇右三郡纷纷响应诸葛亮,魏国朝野震动,魏明帝西镇长安,以左将军张合驰援陇右。
诸葛亮以丞相参军马谡守街亭。
马谡部署错误,不据守街亭城,而是依山为营。
张合断绝其水道,蜀军缺水大乱,被张合大败。
而赵云、邓芝疏于戒备,在箕谷与曹真对垒时以优势兵力失利,烧毁褒斜道赤崖以北的阁道,迫使魏军停止追击。
诸葛亮退回汉中,上表自劾,对于北伐失利的原因进行总结,马谡是“街亭违命之阙”,赵云是“箕谷不戒之失”,而自己则是“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咎皆在臣授任无方。
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
马谡的失败导致陇右三郡得而复失,而且军队损失惨重,被处死;赵云虽然战败,但军队损失不大,贬为镇军将军;诸葛亮以用人失察,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
建兴七年(公元229年),镇军将军赵云去世。
终其一生,他的业绩很平凡也很普通。
甚至后来追谥了五个将军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也没有赵云。
时朝野舆论认为赵云曾经救过刘禅,应当赐谥,最后终于成为十二个大臣中最后一个被赐谥的大臣。
三国历史上对赵云的评价
赵云又名赵子龙2、常山赵子龙常山赵子龙可以说是最受三国迷欢迎的人气角色,文韬武略,机谋胆色,赵将军无不是上上之选。
作为一员虎将,他实在完美。
长坂坡一战,赵子龙纵横曹营几万大军之中,出入自如,斩杀曹军50多员将领,竟然全身而退,没有受伤,虽然曹操在战斗中期曾经下令不许射箭,但毕竟以一敌万!一人一骑在千军万马中往来奔突,如入无人之境,通篇三国之中,除子龙之外又有谁能够?论冲锋陷阵能力、防御能力堪称三国第一!但是,赵云无论是在三国志中还是在三国演义中,其实都很不得重用,甚至可以说一生郁郁不得志。
...
如何评价赵云赵子龙这个人
在我们熟知的《三国演义》中,赵云被罗贯中写成了一个近乎于完美的人物。
自古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奇怪的是,历代读者不但接纳了赵云,而且深深地喜爱着这样一个人物。
罗贯中先生在作品中为什么偏爱赵云。
史书中赵云的原型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
重读“三国”,我们又会有哪些新的感悟。
北京语言大学周思源教授走进百家讲坛和我们一起客观解读三国人物“赵云”。
《三国演义》当中,有俩个人物是按照完人来塑造的。
文的就是诸葛亮,武的就是赵云。
常山赵子龙,是《三国演义》数以百计的人物中,最得人心者之一。
有许多人都说,我最喜欢的人就是赵云。
确实,赵云武艺超超群,品德高尚,稳重多谋,他是作为儒将的艺术典型和完人来塑造的。
也许有人会说,赵云不是有一次打了败仗,还受了降级处分吗?怎么能算是完人呢?任何一个人,一生都不可能不犯错误,所谓完人,并不是永远不犯错误,要看两条一性质,二态度。
赵云确实打过败仗,而且受了降级处分。
那是哪年的事情呢,是蜀汉建兴6年,就是公元228年,那时候已经是后主阿斗了,刘禅。
也就是失街亭的那次战役,这次战役诸葛亮事先放风他说我要由斜谷道,(这个斜谷道在现在陕西西南部的箕谷,一直到现在的陕西的眉县,长470里)诸葛亮就故意放风:我的主力要出斜谷道。
他派了两员大将,就是赵云为首,邓芝作为他的副将。
实际上是带领了少数的兵力,假装这是主力,以此来吸引曹魏的主力迎战。
而诸葛亮自己带了蜀汉的主力,他准备绕道迂回到背后包抄曹魏的主力,他是这样一个战术。
结果呢,由于赵云和邓芝的部队人数太少,而曹魏的兵力太强大,因此寡不敌众,赵云没有完成任务。
因为这470里,要打通这条道很不容易,结果他没有能够出斜谷,他的部队被打散了,打散了以后他很快把部队集中起固守箕谷,把它固守住了。
结果整个战役失败,是由于街亭失守,导致了这个战役失败。
赵云之所以受处分,是情有可原,因为兵力悬殊,他没有完成出斜谷的任务,所以他受处分令人同情,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诸葛亮军纪严明,令人敬佩。
胜败乃兵家常事,所以这件事情,赵云有记载的败绩就是这么一件,并不影响赵云这个人的整体评价。
从各方面来讲,赵云依然不失为一个完人形象。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2222989_1.html/ ] 赵云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着力刻画的人物,堪称全书中,最完美的英雄形象。
赵云是除关羽,张飞之外最早追随刘备的人物。
以至于,人们几乎把他加到了桃园结义的兄弟之中,在有的京戏里干脆就让他成了“四将军”从古至今不少评论家对赵云忠义的评价甚至超过了关羽和张飞。
那么在《三国演义》中是如何描写赵云忠肝义胆的英雄形象,罗贯中演绎的故事跟史实会不会有很大的出入呢? 史料与演绎中的赵云 赵云在当阳救阿斗,在历史上确有其事。
当时刘备由于带着十几万百姓,他行动缓慢,后来队伍整个被打散了,三千多军马只剩下一百余骑(一人一马为一骑)。
剩一百多个骑兵了,当时《三国志》上是这么写的“有人言云已北去者”但是到底谁说没写,有人对刘备说:“我看见赵云往北去了。
”往北去就是投奔曹操了,投降了。
刘备一听生气了,就拿起手里的戟,打那个人,他说“子龙不弃我走也”(赵子龙绝对不会背弃我)过了一会果然赵云就来了,那么从这个细节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两条:第一刘备非常信任赵云,赵云值得信任,另外还有一条,历史上的刘备性子也是比较急的,我们以前不是说过鞭打督邮实际上是刘备,不是张飞,这个地方也是,一听说赵云的坏话,他拿起戟就打他。
这个细节挪到《三国演义》来以后,做了一些改动,刘备不打人了。
那么当时,是谁说这个话呢?是糜芳,糜芳身受重伤踉踉跄跄而来,报告刘备说:“赵子龙反投曹操去也”,他已经投奔曹操了,跑曹操那儿去了。
刘备说“子龙跟我是故交,我们是老朋友,他怎么肯背叛我呢?结果张飞头脑简单,张飞说:“他现在看见咱们,势单力薄也许就投降曹操去了,为了图富贵,他投降曹操肯定能够得富贵,升官发财。
”刘备说:”子龙从我于患难“他是在我患难时候,投奔我的,不是我发达的时候,我地位很高的时候投奔我的。
所以他说:”子龙是心如铁石。
“他对我是非常坚定的,忠心耿耿,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结果糜芳不是受伤了吗?他说“我亲眼看见他投西北去了”。
西北都是曹操大军,我亲眼看见他去了。
张飞说:“等我亲自去寻他,我看见了他,一枪把他刺死。
”刘备说;“你错怪赵云了。
”这个地方能看得出来,刘备确实是知人善任。
可是张飞不听啊,张飞就带了二十余骑,找赵云去了,见了赵云要杀他。
到哪去了呢?到了长坂桥。
实际上赵云当时军队被打散以后,他找不到甘夫人和阿斗。
他就说:“我好歹,我无论如何,一定要把主母和小主人找回来。
哪怕我死在疆场上。
我也要把他找到。
“所以赵云这个忠心耿耿,正是广大读者最敬重他的地方。
《三国演义》写这个故事,写得非常细致,这个地方就显示出这个作家的水平来了。
就是他的情节安排,非常合理,我们想赵云当时是单人独骑,胸前还...
对赵云的人物评价(200字)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
身长八尺,姿颜雄伟,蜀汉名将之一。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
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
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左右的时间,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
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除此,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
赵云死后,刘禅又下令追谥赵云,姜维以“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追谥赵云为顺平侯。
赵云开始跟随公孙瓒征讨,后投靠刘备,当年长阪三国演义恶战,赵云七进七出,杀得曹军闻风丧胆。
保护刘禅和甘夫人安全脱险。
刘备入西川,赵云随诸葛亮、张飞等人沿江而上作为援军,为平定益州做出了贡献。
刘备死后,赵云跟随诸葛亮北伐,子龙单骑退追兵。
为蜀汉立下赫赫战功。
在演义中,赵云英武潇洒,武力超群,数次成为孤胆英雄,被刘备赞为“一身都是胆”,是深受中国民众喜爱的小说人物之一。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以一个浓眉大眼,阔面重颜,相貌堂堂的英气少年形象出场。
他一登场即和河北名将文丑大战,救了公孙瓒,曾和多名三国名将对战,冲锋陷阵罕见败绩,长坂坡救阿斗时,连续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
智取桂阳时,更是展现了他过人的机智和出众的谋略。
随诸葛亮吊祭周瑜时,因赵云带剑相随,吴将无人敢动诸葛亮。
汉水救黄忠时,让魏国名将张合、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
刘备去世之后,曹魏五路犯蜀,赵云把守阳平关,一将当关,万夫莫开。
七十几岁时仍为蜀军前锋,阵前力斩被作者称为“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西凉大将韩德一门五将。
《三国演义》中刘备为汉中王时封赵云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五位将军为蜀汉的“五虎上将”,五虎将之名因此成为人人朗朗上口的三国勇将代名词。
而赵云又有许多机智应变、忠君为民的出色表现,因此在《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其形象是文武双全、近乎完美无缺的。
死后被后主追封大将军,谥顺平侯。
...
评价历史人物的成语
图穷匕现 荆轲 闻鸡起舞 祖逖 入木三分 王羲之 杀妻求将 吴起 负荆请罪 蔺相如 廉颇 纸上谈兵 赵括 将功补过 钱缪 草菅人命 贾谊 鞠躬尽瘁 诸葛亮 锦囊妙计 诸葛亮 不知所云 诸葛亮 初出茅庐 诸葛亮 得陇望蜀 岑彭 卧薪尝胆 勾践 兔死狗烹 勾践 不学无术 霍光 髀肉复生 刘备 后患无穷 刘备 如鱼得水 刘备与诸葛亮 虎踞龙盘 诸葛亮 集思广益 诸葛亮望梅止渴 曹操 才占八斗 曹植 七步之才 曹植 超群绝伦 关羽 一身是胆 赵云 坚壁清野 荀彧 如嚼鸡肋 杨修 老牛舐犊 杨修的父亲杨彪 势如破竹 杜预 车载斗量 赵咨 断头将军 严颜 兵贵神速 郭嘉 出言不逊 张合 大器晚成 崔琰 负重致远 庞统 刮目相看 吕蒙 吴下阿蒙 吕蒙 毛遂自荐 毛遂 三顾茅庐 刘备 庸人自扰 陆象先 负荆请罪 廉颇 讳疾忌医 蔡桓公 七步成诗 曹植 煮豆燃萁 曹植 文思泉涌 曹植 手不释卷 曹丕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见 司马昭 入木三分 王羲之 口蜜剑腹 李林甫 马革裹尸 马援 四面楚歌 项羽 闻鸡起舞 祖逖 乐不思蜀 刘禅 孺子可教 留侯 周郎顾曲 周渝 图穷匕现 荆轲 横行无忌 郭圯 一挥而就 苏轼 一鼓作气 曹刿 偃旗息鼓 赵云 养虎为患 项羽 养精蓄锐 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