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3.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
8.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9.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
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
11.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嘏《江楼感旧》
1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13.暮雨不来春不去,花满地月朦胧--宋.贺铸《江城子》
14.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唐朝--岑参《暮秋山行》
1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1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17.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朝.杜牧《秋思》
18.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19.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朝.刘长卿《别严士元》
20.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元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
2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2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3.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内树,若个是真梅--唐.东方虬《春雪》
24.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朝.李白《北风行》
2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描写环境幽静的成语
【风静浪平】静:安静;平:安定。
风已平息,浪已安静。
指没有风浪。
比喻平静无事。
【海内澹然】海内:四海之内;澹然:安静从容的样子。
形容国家安定,生活秩序正常。
【鸡犬桑麻】形容乡村的安静生活。
【清清静静】安安静静,不嘈杂。
【万赖俱寂】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万籁俱寂】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万籁俱静】籁:古代的一种箫,泛指声音;万籁: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静:安静。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万籁无声】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万赖无声】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冬山如睡】冬天的山林象睡着了一【柳门竹巷】指幽静俭朴的住宅。
柳门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
【扫地焚香】形容清闲幽静的隐逸生活。
【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
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
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月白风清】形容幽静美好的夜晚。
【云窗月户】指华美幽静的居处。
【云窗月帐】指华美幽静的居处。
【月下星前】指清爽幽静的环境。
借指谈情说爱的地方。
...
关于环境描写的摘抄 快200字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山顶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哗哗地流着。
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金光像利剑一样,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秋天,白桦和柞树的叶子变黄了,枫树的叶子火一般红,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黑熊不得不躲进大树洞里。
五年级桥 一课中描写环境的句子
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
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唐)杜荀鹤 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宋) 苏舜钦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元)吴西逸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元) 维则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明) 文徵明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清)徐崧蕉叶半黄荷叶碧, 两家秋雨一家声。
(宋)杨万里飞虹眺秦河,泛雾弄轻弦。
(宋) 鲍 昭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唐)王维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张继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清)汪琬高高下下天成景,密密疏疏自在花。
(宋) 陆游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
(清)王赓言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清)徐崧花源一曲映茅堂,清论闲阶坐夕阳。
(唐)韩翃 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
(清)乾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宋)杨万里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
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
(唐)刘希夷桥寒金雁落,林曙碧鸡飞。
(唐)宋之问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
(唐)李隆基园林意境: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感,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
园林意境对内可以抒己,对外足以感人。
园林意境强调的是园林空间环境的精神属性,是相对于园林生态环境的物质属性而言的。
园林造景并不能直接创造意境,但能运用人们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所具有的社会文化积淀,充分发挥园林造景的特点,创造出促使游赏者产生多种优美意境的环境条件。
从忧伤变为豁然开朗的环境描写
明媚的秋天哪,这里,再也不是焦土和灰烬,这是千万座山风都披着红毯的旺盛的国土.那满身嵌着弹皮的红松,仍然活着,傲立在高高的山岩上,山谷中汽笛欢腾,白望在稻田里缓缓飞翔.当峭厉的西风把天空刷得愈加高远的时候;当陌上呼头的孩子望断了最后一只南飞雁的时候;当辽阔的大野无边的青草被摇曳得株株枯黄的时候—一当在这个时候
描写“三叠泉”的诗词有哪些?
描写“三叠泉”的诗词如下:1、东林山上三叠泉,一朝飞溅出两边。
任得山石层层阻,年年奔赴向人间。
——陈祥炎《题三叠泉》2、九层峭壁划青空,三叠鸣泉飞暮雨。
寒入山谷吼千雪,派出银河轰万古。
——白玉蟾《三叠泉》释义:立于泉下盘石向上仰观,但见抛珠溅玉的三叠泉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又如百幅冰绡,抖腾长空;万斛明珠,九天飞洒。
经阳光折射,五光十色,瑰丽夺目,恰似银河九天飞来。
3、三峡巴江似直流,叠溪屏障几曾收。
冰绡翦破裁云幔,银汉倾斜作玉沟。
——方以智《三叠泉》4、忽雨急风过五桥,冲峡白浪碧潭消。
一流百丈三叠瀑,不恋高层下九霄。
——李祚忠《七绝·登观庐山三叠瀑》
用环境描写,侧面烘托人物心情悲伤的句子、段落
秋雨打着她们的脸。
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
已经是深秋了,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它身上的皱纹。
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衣裳,它们只好枯秃地站在那里。
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早晨像露珠一样新鲜。
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澄清又缥缈,使人想听见一阵高飞的云雀的歌唱,正如望着碧海想着见一片白帆。
夕阳是时间的翅膀,当它飞遁时有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
于是薄暮。
晚秋底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了凋敝的颜色。
多明媚的秋天哪,这里,再也不是焦土和灰烬,这是千万座山风都披着红毯的旺盛的国土。
那满身嵌着弹皮的红松,仍然活着,傲立在高高的山岩上,山谷中汽笛欢腾,白望在稻田里缓缓飞翔。
当峭厉的西风把天空刷得愈加高远的时候;当陌上呼头的孩子望断了最后一只南飞雁的时候;当辽阔的大野无边的青草被摇曳得株株枯黄的时候—一当在这个时候,便是秋了,便是树木落叶的季节了。
秋后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秋末的黄昏来得总是很快,还没等山野上被日光蒸发起的水气消散.太阳就落进了西山。
于是,山谷中的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山下游荡;而山峰的阴影,更快地倒压在村庄上,阴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为一体,但不久,又被月亮烛成银灰色了。
将圆未圆的明月,渐渐升到高空。
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的遮住月光,田野上面,仿佛笼起一片轻烟,股股脱脱,如同坠人梦境。
晚云飘过之后,田野上烟消雾散,水一样的清光,冲洗着柔和的秋夜。
秋夜,天高露浓,一弯月牙在西南天边静静地挂着。
清冷的月光洒下大地,是那么幽黯,银河的繁星却越发灿烂起来。
茂密无边的高粱、玉米、谷子地里,此唱彼应地响着秋虫的唧令声,蝈蝈也偶然加上几声伴奏,吹地翁像断断续续吹着寒茄。
柳树在路边静静地垂着枝条,荫影罩着蜿蜒的野草丛丛的小路。
……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
从前人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真有点儿!云越来越厚,由他罢,懒得去管了。
可是想,若是一个秋夜,刮点西风也好。
虽不是真松树,但那奔腾澎湃的“涛”声也该得听吧。
西风自然是不会来的。
临睡时,我们在堂中点上两三枝洋蜡。
怯怯的焰子让大屋顶压着,喘不出气来。
我们隔着烛光彼此相看,也像蒙着一层烟雾。
外面是连天漫地一片黑,海似的。
只有远近几声犬吠,教我们知道还在人间世里。
蔚蓝色的天空.在深秋时节,一尘不染,晶莹透明。
朵朵霞云照映在清澈的嘉陵江上;鱼鳞的微波,碧绿的江水,增添了浮云的彩色,分外绚丽。
凉爽清明的秋夜里,明亮而发红的火星在星空中为我们增添了不少的光彩和趣味。
近来每晚八点钟以后,火星就从东南方的地平线升起。
它比附近天空中的任何一个星星都亮,不论你在哪里,都很容易找到它。
北国的落叶,渲染出一派多么悲壮的气氛!落叶染作金黄色,或者竟是朱红绀赭罢。
最初坠落的,也许只是那么一片两片,像一只两只断魂的金蝴蝶。
但接着,便有哗哗的金红的阵雨了。
接着,便在树下铺出一片金红的地毯。
而在这地毯之上,铁铸也似的,竖着光秃秃的疏落的树干和枝桠,直刺着高远的蓝天和淡云。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
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的长大起来。
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形容“夜凉如水”的诗词有哪些?
1、《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唐代:李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炉火照彻天地,紫烟中红星乱闪。
炼铜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响彻了寒峭的山谷。
2、《夜坐》宋代:张耒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寂静的前庭空无一人,只有秋月仍旧明亮。
夜里的清霜将要落下,空气中也充满了清朗的气息。
梧桐树矗立在庭前,也不甘就此衰落。
树上的梧桐叶迎风摇摆,发出了些许声音。
3、《太湖秋夕》唐代:王昌龄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宿在太湖的一条小船上,月光下,小船在水上慢慢地移动。
夜是如此地安静,湖面泛起一片寒气,洞庭山落下一层微霜。
似睡非睡,似梦非梦,隐隐地感到海风吹过,听到远远的地方有大雁南飞的声音。
4、《十二月十五夜》清代:袁枚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闷声的更鼓从远处一阵紧一阵地传来,忙碌的人们陆续入睡,市井的吵闹声慢慢平息下来,我也吹灭油灯准备入睡,但灯灭后却发现房间更亮了,原来因为夜空正高悬明月,大地又撒满白雪,明亮的圆月与白雪交相映照在窗上,使房间显得比吹灯前还要明亮。
5、《游洞庭湖五首·其二》唐代:李白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秋天夜晚的南湖水面水澄澈无烟,(不由生出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上天”之念),可怎么能够乘流上天呢?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痛快地赏月喝酒。
小海蒂中有关环境,动作描写的句子(只要五句,短点的,不要太长) ...
每一株草都被染上了淡淡的金色,连上边的大岩石都显的金灿灿的。
金黄的阳光洒遍牧场,也洒向远处的山谷。
下面到处传来家畜铃铛的响声。
对面的山峰在太阳下,到处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法尔克斯山上那块高塔般的岩石笔直的冲向天空。
清风静静的吹过阿鲁姆的山顶,蓝色吊钟草,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把小脑袋一摇一摆的。
外面皎洁的月光铺洒在白茫茫的雪地上,把黑暗的夜幕照得有些发亮。
春天来了,山上融化的雪水汇成小溪,流进山谷。
阳光照着阿鲁姆,山上的牧场又变绿了,最后一点残雪也融化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