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中国诗词大会飞花令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飞花令都用了哪些字

时间:2020-07-25   作者:互联网搜集整理

第2 场 花

第3场 春

第4场 月

第5场 风

第6场 夜

第7场 人

第8场 山

第9场 云

第10场 酒 武亦姝胜王子龙

望采纳

中国诗词大会比赛规则是什么?

中国诗词大会比赛规则:

每场比赛都由个人追逐赛和擂主争霸赛两部分组成。通过抽签产生的五位挑战者,将参加个人追逐赛的比拼,百人选手团与挑战者共同答题,如果百人选手团答错,其面前的战船将会被击沉,每道题的沉船数量即为挑战者的得分。

每位挑战者最多可答十道题,五位挑战者中总分最高的一位,与百人选手团中答题正确率最高且最快的选手(从第二集起为守擂擂主),将进入擂主争霸赛,争夺本场擂主席位。

扩展资料: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科教推出的一档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大型文化类演播室益智竞赛节目。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示精神,为让古代经典诗词,深深印在国民大众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通过演播室比赛的形式,重温经典诗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作组在诗词题目的甄选上注重“普及性和专业性并重”,邀请诗词领域的专家学者历时近一年组建诗词题库。

入选诗词题目几乎全部出自中小学课本,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咏物、咏怀、咏史等各个类别,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带领观众在“熟悉的陌生题”中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精髓,透过诗词之美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于2016年2月12日(正月初五)起每周五晚20:00播出,至2016年4月15日,主持人是董卿,总共有10期,每期90到100分钟。

2016年6月10日,《中国诗词大会》获得第22届上海电视节最佳综艺栏目奖。

参考资料:央视网--《中国诗词大会》赛事规则

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特色是什么?

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一样,《中国诗词大会》是基于对文化的继承和传播,更是发展和创新。

把中国最影响深远的诗歌搬上综艺的舞台,以比拼竞赛的形式,寓教于乐,让更多人潜移默化地接受这种意见表达方式。

这样的表达方式,相比之于同类型的综艺节目,她不卖腐、不卖笑、不卖故事,所有人除了简单的介绍,都是靠实力对阵,没有半点所谓迎合大众之类的其他意图。

而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看这一档节目是轻松的,有意思的,没太大压力的。

本身的文化底蕴,赋予了节目不可或失的色彩,引人注目。

2

节目环节新颖,大众参与度高

同样地,这档节目的形式也是很新颖的。

一共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个人追逐战,场上选手和场下百人答题团一同答题。场下百人答题团未答对人数计为场上选手答题得分。每人九道题,一共四个场上选手,最后按分数高低留下一个人。

第二个环节是争夺攻擂资格的飞花令。场下答题正确率最高的和在个人追逐战中获胜者轮流说诗。在给定的概念词中,一人一句,答不上者输。

第三个环节是的对擂赛,以抢答的方式展开,先拿五分者获胜。

不得不说,这样的形式,无论是场上场下,乃至于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能参与其中,饶有趣味。

3

主持嘉宾阵容卓绝,文化底蕴浓重

而《中国诗词大会》的主持由董卿接任,嘉宾则由康震、蒙曼、郦波、王立群四位教授级专家构成。

专业的文化素养,对诗歌的解读,乃至和选手的互动都显得游刃有余,合理而不违和。

尤其是既有高文凭,又有多年主持经验的董卿,扮演好了她的起承转合各项工作,让整个节目看上去连贯风趣。

4

视觉效果好,细节处理精良

节目用不用心,视觉和细节可见一斑。

《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主打蓝色调,古风与中国特色相结合。

无论是视觉还是场面,都显得极其大气磅礴。

而细节的处理上,不管是镜头,还是后期配字,都显得极其雅韵、有格调。

中国诗词2018年诗词大会最后一场在什么时候

前晚,掀动了文化类综艺这股荧屏“清流”的《中国诗词大会》迎来了第三季,在CCTV-10正式开播。接下来至4月1日,该节目每晚7:30播出,100多位诗词达人将在此以诗为剑,决出最后的总冠军。本季《中国诗词大会》延续“人生自有诗意”这个主题,旨在用有趣的题目、紧张的对抗、精彩的解读以及温暖的深情,把古典诗词这一中华文化精华传达给观众。节目第一集即引发了观众追看热潮,“倍感古诗词魅力无限,每晚都要带着孩子看。”在唤起人们内心深层的对中国古典诗词、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同时,关照当下的生活和人生,不少网友表示,“每个选手都有故事,真的是人生自有诗意。”    

难度升级,《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有新玩法

《中国诗词大会》是火爆全国的文化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延续“人生自有诗意”的主题,而且亮点更多。

和前两季相比,第三季诗词的题库有所扩大,涵盖数百篇经典诗词。在前晚播出的第一集中,出现了关于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和《忆秦娥·娄山关》的考题。总导演颜芳表示,题库整体难度并没有增加,均在初中知识范围以内,不少还是小学课本上的内容。

第三季的比赛环节难度升级,新增了“诗词接龙”和“超级飞花令”两项全新玩法。去年春节,《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带动了“飞花令”的流行。节目中,出题者选择一个古代诗词中的高频词,如“春”“月”“夜”等,两位选手则会在舞台中间轮流背诵含有选定的关键词的诗句,直到一方重复或卡壳。从前的飞花令是你一句我一句,中间还有思考的时间,而这一季的“超级飞花令”不给选手中间思考的时间,节奏更快,一个人说完另一个人要马上反应出诗句,实现无缝衔接,更加考验选手的心理素质和知识储备。首期节目中以“年”为关键词的“超级飞花令”,两位选手你来我往仅一分多钟时间,就对出了8个来回。在“诗词接龙”环节,场上两位选手轮流说出一句诗词,每一句诗词的首字要与对手说出的诗词的尾字字音相同,无法接句即为失败。

另外,此次是分团而战:“新百人团”由12岁以下的少儿团、12岁以上在校学生的青年团、社会各行各业的百行团、参赛者亲属的家庭团四个团组成。同时开设了由40人预备团组成的第二现场,这样一来更加公平。据悉,每个选手都是千里挑一,而挑选的标准,一是诗词水平,二是人生感受。

都有故事,平凡的人生自有诗意

古诗词所表达的人心和人或许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诗词大会》反复强调“人生自有诗意”这几个字,节目的所有玩法、规则都是为了表达这一内容——传达诗词之美以及喜欢诗词的这些人背后的故事。

总导演颜芳表示,“这一路走来,我们发现老百姓里真是卧虎藏龙,他们展现的不仅仅是诗歌,还有人生的诗歌故事”。

前晚播出的第一集中,“10后”小朋友沈子扬是来填补节目之前没有“10后”选手的空白的,6岁半的稚童因为年幼理解力尚有差距,8道题目没有回答完,但已经充分体现了“自小多才气,平生志气高”。

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的乌克兰小伙曾子儒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来自江苏南京的新婚夫妻朱琳与李昂一起来参加比赛,朱琳台上比赛,李昂在百人团里答题。他们的爱情就像是古诗词里爱情的现实版:在“东风夜放花千树”的元宵节相遇;在古诗词的柔情里相知;在“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誓言里携手此生……网友纷纷表示:“果然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虽然被秀一脸恩爱,但是越看越甜,这大概就是爱情最美的样子吧!”

而勇敢与病魔做斗争的刑警夏鸿鹏则成为当晚节目中的“泪点”。夏鸿鹏在诗词大会现场,念出来的第一首诗是“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强烈的乐观精神,夏鸿鹏对此有极为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去年6月,他因胃癌切除了全胃,成了一个“无胃人”。在心情陷入低谷时,是他从小钟爱的古诗词给予了他巨大的精神支撑。夏鸿鹏没有被疾病打垮,他还要履行一个承诺:和女儿一起参加《中国诗词大会》。“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里面的“长久”究竟指的是“亲情长久”还是“寿命长久”?犹豫之后,他最终选择了“寿命长久”,人们只有健康长寿,才能和家人、朋友团圆。他答对了,恐怕现场没有哪一位能比夏鸿鹏对“寿命长久”有更刻骨铭心的理解。

主持人董卿寄语夏鸿鹏:“我记得有一位西方的哲人说过,命运无法妨碍我们去欢笑,即便它在胁迫我,我也要笑着面对它。”不少网友也表达了对夏鸿鹏的敬佩,“我们就是用诗来记录感情,来书写内心的感悟。”“当你埋怨生活的不公时还有勇士桀骜前行,一言不发地抵抗命运的风暴而不妥协。”

业内说法:

在有声朗读的氛围中, 培养人文素养

前日,小北路小学语文教师石凌燕就在班级群里提醒家长和学生观看当晚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她在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节目的前两季我都看了,也推荐学生去看。我们生活在一个诗歌的国度,真的很幸福。”

如今经典诵读很火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石凌燕乐见其成,她认为古诗词对青少年的人格塑造和人文素养都大有裨益。“首先,培养了孩子的爱国情怀。比如很多边塞诗,既写了壮阔山河,又表达了诗人情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短短几句,孩子读几遍就能感受到其中的情怀。”

诗词还能陶冶情操。“很多诗词都是借物抒情的,特别是李白的诗非常有想象力,小孩子在诵读中可以将想象进行无限延展。”语文素养需要不断积淀,诵读诗词对孩子的语感、美感都是很好的培养。“经典诗词时隔千百年,但依然能感染到现在的人们。比如,‘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中的快乐是那样的鲜活,小孩子很容易就能感知。‘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本来是诗人抒发不得重用的郁闷,却用很放松的心态来写,孩子们觉得清新,但是在知道背景之后就会恍然大悟。”

石凌燕认为,古诗词意境美,表达精炼,对孩子们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思维的开拓都非常有益。尤其是中国诗词中有很多传统文化,比如对节日的描写,春节有“千户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宵节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中秋节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对古诗词的吟咏中,传统文化也烙印在了我们的血液里。

石凌燕认为,中国诗词平仄押韵,朗朗上口。“小学生不能够理解古诗词中的每一个字的含义,但是他们会抓住关键字去想象。”石老师前几天带着儿子去公园,看到木棉树下有很多落花,7岁的儿子居然脱口而出“化作春泥更护花”。石老师表示,“一字一句地跟孩子去解释古诗词,他可能并不感兴趣,所以要让他们多读,读多了就会印在脑海里,然后抓住生活中他熟悉的一个画面,我想这首诗他就不会忘记了。”

《中国诗词大会》火了之后,飞花令成为不少中小学学生喜欢玩的游戏,这在学校中也形成了很好的诵读古诗词的氛围。小北路小学每年都有经典诵读比赛,对比教学也引发了不少孩子对古诗词的喜欢,比如都是写月亮,不同的诗人在不同的背景、心境之下,会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在分享的氛围中进行有声朗读,很有必要。”石老师表示,每天午读时间都会让学生朗读15分钟诗词,“从古诗词中汲取营养,这一切都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

另类综艺清流《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是什么节目

《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是文化类综艺节目。

文化类节目不仅要成为知识的载体,更要集趣味性、审美性于一体,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融入节目的主题选择、情景设置、规则制定等各环节,充分调动舞美、动画、音乐等视听手段,诗情画意地展示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之美、境界之美、形式之美,满足观众的审美要求。比如,《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设计配以卷轴效果,让诗词在画面呈现中灵动起来,第一季以“草船借箭”为理念设计赛制,“战船”“射箭”妙趣横生,第二季“飞花令”对诗环节悬念十足。

在传播手段上寻找规律,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实现多屏联动,进一步推动全民互动,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媒体传播矩阵。比如,《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播出全程开启移动端,吸引了四五十万观众与现场选手同步答题、吟诗作赋,实现了以大屏带动小屏、以小屏深化大屏的传播效果。《见字如面》先将读信单曲放在互联网上引发裂变式效应,形成热点话题,随后在电视和网络上同步推出合集版,引发新一轮收视热潮。适应新的传播格局,电视文化类节目要主动出击,要素先行,使多样化的节目信息在网络社群中扩散、延展,获得更广泛的传播面和更强的受众黏性。

中国诗词大会为什么这么火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自播出以来好评如潮,获得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被誉为电视界的一股清流,成为年初电视节目中一匹最大的“黑马”。前晚,节目总决赛落下帷幕,“00后”复旦女孩武亦姝不负众望夺得了冠军。综艺和鲜肉霸屏的今天,一档诗词类文化节目为何如此火爆?为此,不少专家从各个角度点评了《中国诗词大会》口碑与收视齐飞的原因。“中国人诗心不死”,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中国诗词大会》专家嘉宾、原百家讲坛的主讲人蒙曼认为,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的诗词基因还在,一旦有一种形式把它展示出来,就会形成一种喷发。

蒙曼(现场嘉宾)

中国诗词大会打到了鼓点上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几年前曾有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帖称,这两句诗自己特别喜欢,但恨才华不够,希望有人能续写两句。“中国人诗心不死,这就是很好的例证”,蒙曼回忆称,帖子发出后最终有上百万人在跟帖。“从诗经开始,人们非常习惯诗词这种审美方式,愿意用这个来表达感情,虽然这样的文学形式逐渐被放弃了,但是基因还在,《中国诗词大会》打到了鼓点上,一下激发了中国人的诗词基因。”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00后”选手武亦姝也得到了网友大量的关注。在蒙曼看来,武亦姝的走红和诗词大会成功的道理相近,因为他们都激发了中国人内心的一种情感共鸣,而并不是因为她夺得了最后的冠军。因为早在节目刚刚播出时,武亦姝凭借强劲的实力和淡定的心态,就在“飞花令”环节一战成名。当时的主题字是“月”,武亦姝微笑着将《诗经·豳风·七月》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脱口而出,令大量网友折服其气度和才情,也让不少人高呼,这才是“00后”的正确打开方式。

蒙曼认为,激发人们心中埋藏最深的情感,往往会得到奇迹般的喷发,诗词如此,人亦如此。“我们都喜欢那种国民好闺女形象,谁家里有这么一个姑娘,心里都会觉得特别开心”,蒙曼坦言,“我们心目中对一个女孩不就是这样期盼的吗?希望她很文静,有高雅的品位,学问好,人不做作,落落大方,人淡如菊,中国人对于年轻女性的审美品位,武亦姝都囊括了。”

靳智伟(媒介专家)

文化的痛点常成传播的热点

关于诗或词,中国人有着独特的文化情结。一部中国历史始终伴随着中国的诗歌史。盛世必言诗,“大江东去”形成唐宋诗词创作的顶峰,“红军不怕远征难”体现着当今中国人的豪情;节日必言诗,所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入世必言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出世必言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触景时言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生情时言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闲适时言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在媒介专家靳智伟看来,虽然在现代诗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自古当中国人遇到天大的困难或灾难时,甚至当我们一无所有时,我们还有诗。

“文化的‘痛点’常常可以转化为传播的‘热点’与多媒体‘槽点’”,靳智伟认为,《中国诗词大会》紧紧抓住了中国受众的诗词文化情结,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给予了精准的电视阐释。“《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正是抓住了这样的民族文化基础,通过电视传播手段,让电视受众以‘会诗’的形式与选手对话,与前人对话,与历史对话,与生活对话,并在这一过程中锤炼自己的审美情操”,在靳智伟的眼中,中国古典诗词的多元文化信息,与电视手段的有机结合,也使得《中国诗词大会》形成了诗样传播调性与多元文化传播形态。“这使得节目充满了诗情画意,在强化哲理的同时没有酸腐的道学气味。”

■第二季亮点

改进赛制

武亦姝若在首季也许走不到最后

赛制的创新性是《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关键之一,它不仅仅可以选拔优胜者,还构成了本节目叙事结构的框架,是节目形成悬念和传播趣味点的重要手段。《中国诗词大会》则以独创形式的赛制结构——“内循环搏击擂台赛”博得了不少观众的眼球。节目通过海选形成现场百人团成员,百人团通过擂主争夺战形成当期擂主,攻擂失败者重新回到百人团。这种循环赛制使得比赛形成富有弹性的趣味结构。对于攻擂的选手来说,题目的难度实际上是把双刃剑。因为高难度的题目可以更多地击败百人团选手获得更高的分值,但也可能将自己打败。低难度的题目自己可以轻松驾驭,但可能无法获得攻擂的分值而导致自我淘汰。这样的场内循环打分结构,成为节目的一大亮点。

然而,这样的双刃剑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总决赛时就产生了爆冷门的情况。当时,李子琳从节目刚开始便像武亦姝一样因出色的诗词储备量和冷静的头脑获得了网友极大的关注。而后,李子琳一路“过五关,斩六将”一直杀到决赛,却被在最后一期节目中首次攻擂的殷怡航击败屈居亚军。第一季结束后,很多观众感到大赛的赛制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因此最后的选手获胜名次难以服众。因此,第二季将赛制修改成积分制,比赛一共十场,前九场是通常的比赛,最后一场即第十场则是让前九场表现较优的守擂者、攻擂者和挑战者集中起来同场较量,然后决出整个大赛的获胜名次。之前,武亦姝被百人团突围而出的李宜辛刷下,原本很难再战,新的赛制成就了节目的同时也成就了武亦姝。

新增环节

“飞花令”强势圈粉无数

除积分制外,第二季节目新增的“飞花令”等环节更是让今天的年轻观众大开眼界:原来今天玩的“空当接龙”的游戏结构,中国古代早已成型且玩得如此高雅。

“飞花令”源自古人的诗词之趣,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得名于唐代诗人韩翃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在本季《中国诗词大会》中,节目组引进并改良了“飞花令”,为每场比赛设置一个关键字,不再仅用“花”字,而是增加了“云”“春”“月”“夜”等诗词中的高频字,在场上选手完成答题后,由选手得分最高者和百人团答题成绩的第一名,来到舞台中间,轮流背诵含有关键字的诗句,获胜者直战擂主。“飞花令”是真正高手之间的对抗,挑战者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完整说出一联诗句,这不仅考察选手的诗词储备,更是临场反应和心理素质的较量,因而“飞花令”的竞赛感很强,电视观赏性很高。(韩英楠)

文字类游戏,比如飞花令,接成语,要搞活动用的,感谢

飞花令

先看“飞花令”,什么意思?

简单说,诗句中必须含有“花”字,“花”字出现位置同样有要求。

行令人要一个接一个,例如:花间一壶酒,第一字是花;落花时节又逢君,第二字是花;取次花丛懒回顾 ,第三字是花;人闲桂花落,第四个字是花;一日看尽长安花,第五个字是花。等等

当然,如今行“飞花令”,能做到既有“花”,还能数清楚位置,估计绝大多数人脑子不够用,所以能背就行,有“花”即可。

成语作为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着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多来自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有的成语不仅意思精辟,还自成意境。一个词、四个字,再简单不过,却绘出了一幅绝美画面。这类成语的出处也颇为唯美,读起来仿若就有画面在眼前铺开。

先来看看节目中,那些来源诗词的成语吧~

  • 卷土重来

  •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唐·杜牧《题乌江亭》

  • 绝世独立

  •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汉·李延年《李延年歌》

  • 倾国倾城

  •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汉·李延年《李延年歌》

  • 河东狮吼

  •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 豆蔻年华

  •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唐·杜牧《赠别两首》

  • 青梅竹马

  •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唐·李白《长干行》

  • 两小无猜

  •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唐·李白《长干行》

  • 无可奈何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 朝朝暮暮

  •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 美人如玉

  •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清·龚自珍《夜坐二首》

  • 冰雪聪明

  • 生知七曜历,手画三军势。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

  • 美目盼兮

  •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先秦《硕人》

  • 云淡风轻 傍花随柳

  •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宋·程颢《春日偶成》

  • 覆雨翻云

  • 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清·顾贞观《金缕曲二首》

  • 不拘一格

  •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 万马齐喑

  •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 相煎何急

  •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汉·曹植《七步诗》

  • 天生丽质

  •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唐·白居易《长恨歌》

  • 英姿飒爽

  •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唐·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 柔情似水

  •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 回眸一笑

  •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白居易《长恨歌》

  • 粉身碎骨

  •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 一日三秋

    • 形容思念的殷切。出自《诗·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 窈窕淑女

    • 指文静、姣美的女子。出自《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辗转反侧

    • 形容心中有事,翻来覆去不能入睡。出自《诗·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 梦寐以求

    • 睡梦中也在追求,形容愿望的迫切。出自《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 新婚燕尔

    • 形容新婚欢乐。燕,古作“宴”,安乐之意。出自《诗·邶风·谷风》:“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 凤凰于飞

    • 凰,亦作“皇”。用以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亦用为祝人婚姻美满之辞。出自《诗·大雅·卷阿》:“凤皇于飞,翙翙其羽。”

    • 琴瑟之好

    • 比喻夫妻间感情十分和谐。《诗·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 天作之合

    • 出自《诗·大雅·大明》:“文王初载,天作之合。”毛传:“合,配也。”原意为文王娶太姒是上天配合的,后用为祝人婚姻美满之辞。

    • 瓜瓞绵绵

    • 《诗·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瓞,小瓜。沮、漆,水名。谓周的祖先像瓜瓞的岁岁相继一样,历传到太王才奠定了王业的基础。后因用为祝颂子孙昌盛之辞。

    • 寿比南山

    • 祝颂语。祝福长寿。出自《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 万寿无疆

    • 千秋万世,永远生存。祝福、祝愿之语。旧时常用以祝颂帝王。出自《诗·豳风·七月》:“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 甘棠遗爱

    • 用以称颂地方官的仁爱。出自《诗·召南·甘棠》。召公与周公共同理政辅佐周王,治理得当,人民和睦。召公去世后,人们怀念他,连他种的树都不忍心破坏,后人便作此诗来纪念他。

    • 高山景行

    • 《出自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止,语助。后因以“高山景行”指崇高的德行。

    • 遇人不淑

    • 谓女子所嫁的丈夫不好。出自《诗·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条其啸矣;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淑矣。”郑玄笺:“淑,善也。”

    • 信誓旦旦

    • 誓言极为诚恳可信。出自《诗·卫风·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 小心翼翼

    • 形容恭敬谨慎。出自《诗·大雅·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 忧心忡忡

    • 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出自《诗·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 载沉载浮

    • 指在水中上下沉浮。出自《诗·小雅·菁菁者莪》:“泛泛杨舟,载沉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 皂白不分

    • 黑白不能分辨。比喻分不清是非。 谆谆教诲 指恳切、耐心地启发和开导。出自《诗·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 一倡一和

    • 亦作“一唱一和”。谓一个先唱,一个和声,形容两人感情相通,相互配合,彼此呼应。出自《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 未雨绸缪

    • 比喻事先作好准备。出自《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 逃之夭夭

    • 出自《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和“逃”同音,后人用“逃之夭夭”表示逃跑,多带有诙谐或嘲讽之意。

    • 投桃报李

    • 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出自《诗·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 他山之石

    • 他,本作“它”。本谓别国的贤才可以为本国的辅佐,好像别的山上的石头可用来做琢磨玉器的砺石一样。后用以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外力,一般多指朋友。出自《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 同仇敌忾

    • 指共同一致地抱着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和愤怒。出自《诗·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 硕大无朋

    • 出自《诗·唐风·椒聊》:“彼其之子,硕大无朋。”谓貌壮德美,无与伦比。后引申为巨大无比。

    • 鸠占鹊巢

    • 同“鸠居鹊巢”。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或占据别人的位置。出自《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 耳提面命

    • 形容教诲殷勤恳切。出自《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 风雨飘摇

    • 在风雨中飘荡摇摆。后用以比喻动荡不安。出自《诗·豳风·鸱鸮》:“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

    • 惩前毖后

    • 以前事作为惩戒,使以后可以谨慎,不致重犯。出自《诗·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毛传:“毖,慎也。”

    • 绰绰有裕

    • 同“绰有余裕”。用以形容宽裕、富余。出自《诗·小雅·角弓》:“此令兄弟,绰绰有裕。”毛传:“绰绰,宽也。”

    • 暴虎冯(píng)河

    • 谓有勇无谋,冒险行事。出自《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暴虎,徒手打虎;冯河,徒步渡河。《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与,赞成。

      • 哀鸿遍野

      • 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出自《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序》云:“《鸿雁》,美宣王也。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

      • 不可救药

      • 病重到无药可治,比喻无法挽救。出自《诗·大雅·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孔颖达疏:“多行惨酷毒害之恶,熇熇然使恶加于民,不可救止而药治之。”亦作“不可救疗”。

      • 战战兢兢

      • 畏惧谨慎貌。出自《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毛传:“战战,恐也。兢兢,戒也。”

      • 如履薄冰

      • 比喻戒惧敬慎的心理。出自《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毛传:“恐陷也。”

      • 遵养时晦

      • 谓顺应时势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出自《诗·周颂·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

      • 自求多福

      • 自己去寻求更多的福祉。出自《诗·大雅·文王》:“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 亿万斯年

      • 极言年代的久长。出自《诗·大雅·下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 优哉游哉

      • 形容从容自得,悠闲无事。出自《诗·小雅·采菽》:“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 天高地厚

      • 谓天地广大辽阔。出自《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后多以“天高地厚”比喻事物的复杂和艰巨。亦形容恩情极为深厚。

      • 夙夜匪懈

      • 亦作“夙夜匪解”。亦作“夙夜不解”。形容日夜辛劳,勤奋不懈。出自《诗·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 人言可畏

      • 言,言语,指流言蜚语。流言蜚语是可怕的。出自《诗·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 孔武有力

      • 勇猛有力。出自《诗·郑风·羔裘》:“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 进退维谷

      • 言进退两难。谷,比喻穷困之境。出自《诗·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毛传:“谷,穷也。”孔颖达疏:“谷谓山谷,坠谷是穷困之义,故谓谷穷。”朱熹集传:“言上无明君,下有恶俗,是以进退皆穷也。”

      • 风雨如晦

      • 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犹如黑夜。出自《诗·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后比喻于险恶处境中不改变气节操守。

      • 风雨凄凄

      • 风雨交加,凄凉清冷。出自《诗·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 爱莫能助

      • 对别人虽同情却无力帮助的意思。出自《诗·大雅·烝民》:“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毛传:“爱,隐也。”郑玄笺:“爱,惜也。”

阅读理解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综艺节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全民审美情趣引导;重燃对传统文化的自信;打击韩流;等等

声明:内容仅供参考,图片和文章选取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