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记之起缘: 昨日傍晚,领导又呼喊号召,挥拳划袖,叮嘱半日,心中颇是不顺。单单为耗掉我半日的时光而气愤,于是趁空里偷奸耍滑,趁其口沫横飞、张牙舞爪之时,溜了出去。 看到有网友推荐杨葵所作读书小记一文,记顾随与木心。只觉得文字流畅、句读标准、点评切切似颇得读者之心。于是,便生此记顾随一文之心,无奈文句生疏,观点平平,无甚出奇心得,踟蹰际,忽忆起初识顾随一名时的小事,心下顿生借书评忆往事之计,由此,便立刻开笔。 初读顾随: 2006年冬时,我还偏居洛阳小城,日日里无他念,只惦着八教零一室的自习位置。那个位置紧靠暖气,又在最后一排,可居高临下,一睹学生风采以自娱。 天气干燥,化纤衣服和毛发粘在一起,发出噼啪作响声,似假似真。那时,除了位置,还有一事必得一提,就是复习功课,准备考研。话说,当时真是一颗初心,只想钻进古代文学的殿堂,一偿所愿。于是,倾心尽力,不敢懈怠。如有偷懒,当下悔得恨不能给自己两耳光以作惩戒。 无奈,唱出十分力,只得二分果。无论是什么内容,大脑仿佛是空白一般,就连最骄傲的古代文学部分都生涩起来,好像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空洞的脑仁。愈是临近考试,愈是心焦气燥,满嘴冒泡、脾气渐涨、眼圈发黑、下巴颏上的痘子像约好了一样,纷纷冒头相见。又急又气,望着窗外满地枯黄地落叶,心下甚是悲凄。 发了狠心,什么都不做,就只发呆,可呆坐着也无济于事。 因此,一气之下,出了教室,随处闲晃,毫无目地。就在校园门外报亭处花两块大洋买得《南方周末》一份。南方周末的副刊部分刊载了刘文典的趣事,讲庄子的刘文典颇是清高,曾对学生讲理解庄子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庄周,一个便是刘文典。也因着这篇文章,到图书馆里去寻找关于西南联大,关于刘文典的集子。 刘文典没找到,倒是翻了两页新进的集子《顾随诗词讲记》。 只看了开篇序言便如觉毛发孔被打开一般,只想每一个细胞都去吸收他的文字,看他的文字,甚至看到自己流泪,想想,真是伤心,为何没有生在民国时期,去一睹大师风采。却说到那里,能替先生拉车、端水、递毛巾、抱作业、刷锅、洗碗、做饭都是幸福,都要流着眼睛低眉顺眼站在他身边,侯他差遣。 就站在两排书架之间,忘掉了时间,忘掉了一切。 叶嘉莹先生为此书作传,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先生的尊重与崇敬,另外,还隐隐昭示着自己的幸运与优越。读之令人羡慕妒忌不已,他受业于顾随,听他讲唐宋诗,旁征博引、兴会淋漓、妙义之深,不可言谈。此为一九四二年秋事,直至一九四八年春,叶先生南下结婚,都随顾先生学习。 他讲先生谈诗歌,必要诗歌是使人感动的。看到这句,我简直真的鼻子一酸,眼泪就泛了起来。诗歌必使使人感动的,它的语法结构、它对历史进程的贡献、它的言辞精妙、它的韵律动人、它的创新性等等等等,都不及它的感情真切来得重要,来得自然。它所有的美妙的因素,都只能是感情二字的臣子,必使读者心动、心有感焉,它才算得上是成功的、值得念的诗歌。(只可惜,现在的教育,只需要你教得学生,做诗歌题,先看它的修辞,却不教学生品味,真真是糟践了诗歌。说来,才是惭愧。) 这一段文字平淡无奇,讲述着他与先生的因缘际会,可无端端却引起我的心酸处。恨只恨自己生不得见,枉自空叹。 顾随诗话,乃是先生讲课内容,集录而成。其中精妙语句,皆是先生对诗歌独特的观点与认知,由诗歌而文学而哲学而人生。先生谈诗,要有诗之精神,诗人则唯有热烈、唯有锐敏,有诗心、唯有与众不同方可为诗人。对于古诗,信手而来,随即一例、一人,当即点评,优缺具现。当然,赏析诗歌,人有己言,与性情、与生活等等均密不可分。 先生时时都将诗中的情作为重要元素,诗的成分,觉、情、思,三个字细细品来,无一不是情,唯情方能成诗。然,情须清静、情须淡静、情须湛静,哪怕是惊天动地的生活,哪怕是坎坷离奇的日子,也唯有情定下来,在激情的搅拌中,沉静地、安定地情绪中将曾经的、或者刚刚的真情融入诗作中,才算是成功。先生言老杜诗好但露燥,感觉不敏锐,因此奋力、使劲、绞尽脑汁,可见其极为用力,同一题材,老杜就显得热烈敏锐,而五柳则冲淡平和。先生认为陶渊明为诗人中的哲人,说他心容天地,作品境界广阔,实为上品。然老杜,虽用力,但老杜是历经丧乱,于乱中,反倒将其燥给淡化掉了,乱中静,更将其苦痛写尽,仿佛连时间都停了下来,只有他一双透察世事的眼睛,望得尽人时、人世般。 (先生讲五柳、讲李杜、讲曹、讲王,无一不睿智、无一不精妙。特地买一本放在手边,只是越看越惭愧,偏偏我却在与先生所讲的背道而驰,真是汗颜。) 话说,从图书馆借出这本书后,坐在自习室,一气读完,读到后来,越发有点害怕,害怕太快念完,就没得念了,但是又忍不住酣畅淋漓地想要读完它的欲望。 待我将它读完,我闭上眼睛,坐在高台上,奇迹出现了,我的大脑突然清醒起来,我所有复习的古代文学,文学理论等等内容,突然逻辑清晰起来,一条条线一个个人名,它们的联系与分离等等,突然迫不及待地涌进我的大脑中,排列成队,等待我的召唤,从那时起,它们便再也没有离开过,直到现在。
有没有《顾随诗词讲记》顾随诗词讲记作者:顾随/叶嘉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两本顾随诗词讲记哪本好?哪本是正品?对高考有帮助吗
不太确定,因为没有看过……
不过推荐第二本,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名声还是比较好的。
此外告诉你一个方法,找不同的书一定要看它的出版社。这是鉴别书籍好坏的一个办法。0v0
顾随的中国古典诗词感发与诗词讲记有什么区别
20世纪国学大师顾随学术研究与学术普及的巅峰之作。本书由国学大家叶嘉莹珍藏60多年,第一次全部公之于世。本书作者站在较高的人生境界,把中西文化熔于一炉,把文化艺术学术文化融会贯通,把人生社会文学融为一体,感悟中国诗词的大境界,阐发中国古代传统的大智慧。给大众人群提供人生的智慧、生活的启迪是做人治学、为官经商、出世入世等不可或缺的宝典。作者以沉稳舒缓、优美凝炼的语言,讲述以其博学、锐感、深思所体会到的中国古典诗词的真正的精华妙义。他学文与学道、作诗与做人相提并论,使读者不仅在学文作诗方面得到很大的启示,而且在立身为人方面得到很大的激励。他所讲的中国古典诗词的精微妙理既有能“入”的深心体会,又有能“出”的通观妙解具有真正的启迪感发作用。他讲述的方法是飞扬变化、一片神行,使读者在深造自得、左右逢源、极富启发的讲解中,学到最可贵的诗词及人生的妙理。作者学贯中西、融汇古今,是有广泛影响的学术大师,也是著名作家、剧作家、诗人,他在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国古典诗词中谈出不同凡响之处。本书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好意境中,让读者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国传统人生的境界,是情与理的有机结合,散发着诱人的独特魅力,激励人们追求高境界的人生。
顾随诗词谁知道?
顾随(1897—1960),本名顾宝随,字羡季,笔名苦水,别号驼庵,河北清河县人。中国韵文、散文作家,理论批评家,美学鉴赏家,讲授艺术家,禅学家,书法家,文化学术研著专家。 顾随的学生、红学泰斗周汝昌曾这样评价他:“一位正直的诗人,而同时又是一位深邃的学者,一位极出色的大师级的哲人巨匠。”诗词作品:临江仙 石佛、樗园对神仙对。石佛出海上一孤鸿,樗园得天边无伴月。余甚爱之,因赋此阕。
无赖渐成颓废,衔杯且自从容。霜枫犹似日前红。争知林下叶,不怨夜来风。
病酒重重新恨,布袍看看深冬。石阑干畔与谁同。天边无伴月,海上一孤鸿。
行香子·三十初度自寿
陆起龙蛇,归去无家。又东风、悄换年华。已甘沦落,莫漫嗟呀。拚一枝菸,一壶酒,一杯茶。
我似乘槎,西渡流沙。走红尘、晚日朝霞。卅年岁月,廿载天涯。共愁中乐,苦中笑,梦中花。
不作超人,莫怕沉沦。一杯杯、酸酒沾唇。读书自苦,卖赋犹贫。又者般疯,者般傻,者般浑。
莫漫殷勤,徒事纷纭。浪年华、断送闲身。倚阑强笑,回首酸辛。算十年风,十年雨,十年尘。
春日迟迟,怅怅何之。鬓星星、八字微髭。近来生活,力尽声嘶。问几人怜,几人恨,几人知。
少岁吟诗,中岁填词。把牢骚、徒做谈资。镇常自语,待得何时。可唤愁来,鞭愁死,葬愁尸。
浣溪沙·咏马缨花
一缕红丝一缕情。开时无力坠无声。如烟如梦不分明。
雨雨风风嫌寂寞,丝丝缕缕怨飘零。向人终觉太盈盈。
生查子
身如入定僧,心似随风草。心自甚时愁,身比年时老。
空悲眼界高,敢怨人间小。越不爱人间,越觉人间好。
蝶恋花·独登北海白塔
不为登高心眼放。为惜苍茫,景物无人赏。立尽黄昏灯未上,苍茫展转成惆怅。
一霎眼前光乍亮。远市长街,都是愁模样。欲不想时能不想,休南望了还南望。
我爱天边初二月。比着初三,弄影还清绝。一缕柔痕君莫说,眉弯纤细颜苍白。
休盼成圆休恨缺。依样清光,圆缺无分别。上见一天星历历,下看一个飘零客。
临江仙·游圆明园
眼看重阳又过,难教风日晴和。晚蝉声咽抱凉柯。长天飞雁去,人世奈秋何。
落落眼中吾土,漫漫脚下荒坡。登临还见旧山河。秋高溪水瘦,人少夕阳多。
临江仙
皓月光同水泄,银河澹与天长。眼前非复旧林塘。千陂荷叶露,四野藕花香。
恍惚春宵幻梦,依稀翠羽明珰。见骑青鸟上穹苍。长眉山样碧,跣足白于霜。
浣溪沙
微雨新晴碧藓滋。老槐阴合最高枝。风光将近夏初时。
少岁空怀千古志,中年颇爱晚唐诗。新来怕看自家词。
浣溪沙
自着袈裟爱闭关。楞严一卷懒重翻。任教春去复春还。
南浦送君才几日,东家窥玉已三年。嫌他新月似眉弯。[1]
《送嘉莹南下》
蓼辛荼苦觉芳甘,世味和禅比并参。十载观生非梦幻,几人传法现优昙。
分明已见鹏起北,衰朽敢言吾道南。此际泠然御风去,日明云暗过江潭。
食荼已久渐芳甘,世味如禅彻底参。廿载上堂如梦呓,几人传法现优昙。
分明已见鹏起北,衰朽敢言吾道南。此际洽然御风去,日明云暗过江谭。
《蝶恋花》
少岁诗书成自娱。将近中年,有甚佳情绪。仆仆风尘衣食路。茫茫湖海来还去。
殢酒消愁愁更苦。醉里高歌,醒后心无主。客舍怕听闲笑语。开窗又见廉纤雨。
——《蝶恋花》 1924
想学写诗填词应该看些什么书啊?(了解的回答)
如果只是了解写诗词的基础要求的话,没有多少内容,半天就能看完。要想下功夫写好的话,就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练习。
1.我觉得最好先从诗词赏析入手,对诗词有感性接触和整体上的认识。“熟读唐诗三百首”,是第一步。但是,开始就单看诗集或词谱的话可能会比较枯燥,而赏析的都是名篇,内容丰富多样,不会多而生厌,又可扩大阅读量,也能全面了解诗词的内涵,提高品鉴能力。读的时候,有喜欢的都尽量用心记下来。诗词的储备量很重要。
我推荐顾随的《顾随诗词讲记》和周汝昌的《千秋一寸心》。
2.王力的《诗词格律》。包括了诗词的各类基本知识,可以先扫一眼,之后有所领悟之后再细究。格律是诗词的基本要求,但写出来的诗要符合格律比较难。我认为一开始还是要对它有所了解,对自己有要求才好,尽量往这里靠。只是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不用刻意严守,记住“遵而不守”。诗的好坏不由格律说了算,但知道这个是必须的。
3.诗集。这个可以根据你自己喜好来。诗推王维,杜甫,李白。词的话纳兰容若的比较浅,很好入手,另外首推苏轼,辛弃疾。全集太厚了,而且良莠都有,一般看选集就行,有详细注解的最好。综合型选集的话有《随园诗话》和《白香词谱》
要练习写的话,从一开始就可以,慢慢对自己提高要求,循序渐进。可以先从咏物开始,自己写完后拿古人的同题好诗来对比,用心的话能大有所获。
PS.写诗词查韵的时候,诗有《平水韵部》,词有《词林正韵》,都可以在网上查到。 词谱也能在网上查到。
推荐个网站,有词谱和格律在线查询,上面提到的几本书这里也有,很有用,尤其是格律在线检测。http://www.52shici.com/index.php
另:转帖个总结的格律基础知识贴给你,开始有些可能看着晕,自己写着写着再回来看,很快就能领会了。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9044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