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一词,源于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在藏传佛教的发展史上,其一直作为"净王"的最高境界而被广泛提及,在现代词汇中它又是"伊甸园、理想国、世外桃源、乌托邦"的代名词。据藏经记载,其隐藏在青藏高原深处的某个隐秘地方,整个王国被双层雪山环抱,由八个成莲花瓣状的区域组成,中央耸立的同环雪山,初称为卡拉巴王宫,宫内居住着香巴拉王国的最高领袖。传说中的香格里拉中是具有最高智慧的圣人,他们身材高大,拥有自然力量,至今仍从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借助于高度发达的文明通过一种名为"地之肚脐"的隐秘通道与世界进行沟通和联系,并牢牢地控制着世界。事实上长期以来,这条"地之肚脐"的神秘通道,一直作为到达香格里拉王国的唯一途径而成为寻找香格里拉的关键。
http://baike.baidu.com/view/22180.htm
香格里拉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英文SHANGRI-LA的汉语音译,英语发音则源于香格里拉的腹地的藏语方言。
这里生活着藏、僳僳、汉、纳西、彝、白、回等13等种民族,他们团结和睦,在生活方式、服饰、民居建筑以及婚俗礼仪等传统习俗中,都保持了本民族的特点,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风情。
"香格里拉"一词,是1933年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在小说《失去的地平线》("Lost Horizon")中所描绘的一块永恒和平宁静的土地。是个有雪峰峡谷、金碧辉煌且充满神秘色彩的庙宇、被森林环绕着的宁静的湖泊、美丽的大草原 及牛羊成群的世外桃源。而迪庆却惟妙惟肖的拥有着詹姆斯· 希尔顿(James Hilton)书中描写的一切,更加巧合的是,"香格里拉"一词是迪庆中甸的藏语,为"心中的日月"之意,它是藏民心目中的理想生活环境和至高至尚的境界。迪庆高原就是人们寻找了半个世纪的"香格里拉"。
赞美香格里拉的句子有哪些?
1、走进香格里拉,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那里的白云、阳光、蓝天、草原、牛羊、杜鹃花,至今,仍令我梦笔生花。
2、更使我难以忘怀的是,她那甜美的笑容,动人的舞姿,一直缭绕着我的心。
赞美香格里拉的句子:
1、五月的香格里拉,是杜鹃花盛开的季节。山脚下,漫山遍野的杜鹃花,蓝的、白的、绿的,汇成一片花的海洋。
2、走进香格里拉,最动人之处是跳傣族舞我爱你,当我们来到闻名的阿诗玛故乡时,傣族男女跳起民族舞欢迎我们。
3、提笔写下香格里拉这四个字后,想到了好多美的词,却怎么也找不到一个可以配的上她的词语,曼妙,青春,静谧……
4、香格里拉,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南段北端。
5、香格里拉的天空纯净静美,好像是佛的眼睛俯视着苍生,怜悯着苍生,所有见过那里人都会爱上这个自由。
6、香格里拉风催急, 茶马古道悲声吟。 千年古城一夜焚, 万物不复成灰烬。 烽火连营四百间, 深冬午夜寒噤心。 试问火烧为哪般, 上苍何苦引火煎?
7、耳畔飘扬着容中尔甲的“香格里拉”,思绪一下子被拉到了今年四月的那趟世外桃源之旅,很庆幸,早早地就来到梦萦魂牵之地,走进这幅无以伦比的画卷,静静地感受着她的魅力,她的神韵。香格里拉,消失的地平线,是我们这次调研的最后一站,也是最让我们期待的一站,挥去了之前的疲惫,精神抖擞,带着温暖的心,走进了神洁的圣地。
8、出香格里拉,向西北德钦的梅里雪山挺进,须翻过海拔5137米的白茫雪山——中国十大最美森林之一,此地最有名的当数漫山遍野如火绽放的高山杜鹃群
9、进白茫雪山前,路过金沙江大拐弯观景点,不远的对岸就是四川得荣的太阳谷,一条公路如黑色的腰带蜿蜒系在山上,临渊拍照,罡风猎猎,吹得人摇摇欲坠,更显大江东去的雄奇。
10、晨观“日照金山”是造访梅里的重头节目,能看到卡瓦格博真容的人是幸运的。那天正气喘吁吁地走在明永冰川的栈道上,山谷间突然传来一声巨响,如放炮般,久久回荡,后来才知原来恰遇梅里主峰雪崩,而梅里的大小雪崩多的时候一天会有二三十次,非常壮观。
香格里拉 诗词
(一)
走进香格里拉,
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那里的白云、阳光、蓝天、
草原、牛羊、杜鹃花,
至今,仍令我梦笔生花,
如同天籁隐约在耳畔。
可是,更使我难以忘怀的是,
她那甜美的笑容,
动人的舞姿,
一直缭绕着我的心。
五月的香格里拉,
是杜鹃花盛开的季节。
山脚下,
漫山遍野的杜鹃花,
蓝的、白的、绿的,
汇成一片花的海洋。
这罕见的花世界,
深深地迷住了她,
一位被藏族导游称为美丽的“多玛”。
此时,她在旅游车上早已坐立不稳了,
多么想立即飞过去,
用自己那阔广的胸膛拥抱,
这五彩缤纷的世界。
香格里拉的来由
来源自藏语中的中甸方言。1933年被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引用于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后顿时中外沸扬,世人向往.小说描写了这样的内容:由于巴司库(虚构的地名)的一场暴乱,驻当地的英国领事康韦,副领事马里森,传教士布琳克洛小姐和美国人巴德纳4人乘坐一架小型飞机离开时,飞机没按原订路线飞行,却转向了东方。在10个小时的飞行之后,由于没有了油,飞机在迫降时,飞行员受到了意外的撞击,已奄奄一息。精通汉语的康韦只从飞行员嘴里得知这里是中国藏区的某个地方,叫香格里拉,附近有一座喇嘛寺院。之后,飞行员就死了。正当他们不知如何摆脱厄运时,阳光下走来了一对东方僧人,由精通英语的老人张先生带他们到了山上的寺院。康韦发现:统治香格里拉的高僧竟是17世纪初从欧洲来的传教士;一位看上去是东方少女的罗珍已有90多岁了。在整个香格里拉,信仰和平共存,人们奉行适度的原则,即使对待欢乐也不例外。特殊的环境和草药可使人青春长驻,寿命延长。人们有充足的时间从事自己有兴趣的事情,而不用当心时间不够用。丰富的金矿开采容易,可从外界交换一切用品,生活无忧。香格里拉就是一个自然景色中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金矿及纯净空气的汇萃地,是美丽,明朗,安然,闲逸,悠远,知足,宁静,和谐等一切人类美好理想的归宿,灵魂的家园。喇嘛高僧在与康韦经过几次禅宗式的长谈后,决定将香格里拉的衣钵传给康韦,但最后康韦没有能够经受住马里森的诱惑,一起逃出了香格里拉。等他幡然醒悟后,又踏上寻找香格里拉的漫漫旅途。书中最后问到“您认为康韦最终能找到香格里拉吗?”小说发表后,人们纷纷踏上了寻找香格里拉的旅程。有人说在印度,在尼泊尔,西藏,四川,云南中甸,丽江……1997年,云南省在中甸召开新闻发布会,向世界宣布:香格里拉就在中甸。从人文景观,地理风貌,甚至于香格里拉一词的发音(注:英语shangri-la译为:世外桃源,只有在中甸的藏语中才有它的准确发音,意为“心中的日月”)等都与小说中有惊人的相似。世界上只有一个地方能同时看到壮丽的峡谷、巍峨的雪山、纯净的湖泊、广阔的草甸、艳丽的花海、融东西方文化为一体的人文景观,那就是香格里拉――迪庆。200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甸县正式改名为香格里拉县,香格里拉地名的归属终于尘埃落定。
"香格里拉"象征什么意义?
香格里拉的由来
香格里拉(shangri-la)一词,意为心中的日月,英语发音源于康方言
南路十语群体中甸的藏语方言。"香格里拉”一词早在一千多年以前藏文献资
料中就有记载,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作"xamgyinyilha”意为"心中的日月
”。香格里拉一词的含义与中甸县古城藏语地名"尼旺宗”相一致。后业,"
香格里拉”这一词汇被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介绍引用后成为一个特有地名。
美籍英国著名作家詹姆斯·希尔顿(1900——1954年)于1933年写成小
说《失去的地平线》一书。书中描写了中国藏区一个香格里拉的地方。
书中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大约在60年前,几个英国人因为一次意外而
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显然这里是藏区,四面雪山环绕,大峡谷的谷底有金矿
,在这个似乎与世隔绝的地方,他们受到了极好的接待,在这里时间似乎失去
了意义,他们觉得自己正处在东方文化的神秘核心。随着了解的深入,他们知
道在这里时间确实失去了意义,这里的人们惊人的长寿,在这里多种宗教并存
,在一个喇嘛寺院中,他们见到了当地的精神领袖——一个活佛,在活佛的影
响下,他们中的一些人被东方文化所折服,他们觉得世界已向他们展开了令人
惊奇和敬畏的一面,在峡谷中人们活得逍遥自在,静静地享受阳光和雪山的赏
赐,却对峡谷的黄金不屑一顾,喇嘛寺领导着整个山谷,形成香格里拉社会,
香格里拉居住着以藏民族为主的居民,他们的信仰和习俗各不相同,有儒教、
道教、佛教等教派,但彼此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幸福安康。在香格里拉的所
有领域,在处理各教派、各民族、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都遵守着"适度
”的美德,认为人的行为有过度、不及和适度三种状态,过度和不及都是罪恶
的,只有适度才是最完美的,香格里拉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多种
气候、多种地理兼容并存的地方。
从此,这一名词成了一种永恒、和平、宁静的象征。当时,权威的《不
列颠文学家辞典》特别称此书的功绩之一是为英语词汇创造了"世外桃源”一
词。好莱坞制片公司买下版权将《失去的地平线》搬上银幕,立刻风磨全球,
"香格里拉”一词更广为人知。电影主题歌《这美丽的香格里拉》很快唱遍了
全球。香格里拉这一"世外桃源”的象征成了人们追求寻觅的理想境地。后来
,香格里拉一词被香港企业家郭氏家族买断,成为酒店的商号,进而风靡世界
,成为世界酒店品牌的至高象征之一,这从侧面印证了《消失的地平线》在人
文学上的伟大意义。《消失的地平线》成了西方人的《桃花园记》,《消失的
地平线》伟大的意义在于,为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植入了人间乐土的意境。
从此,这片想象中的人间乐土就成了"伊甸园”、"世外桃源”、"乌托邦”
的代名词。
香格里拉究竟在何地,一直是世界的一个谜。詹姆斯·希尔顿给读者创
造了一个人类理想的天地,也为人们留下了一个值得寻觅深解的谜。谁也不知
道,这个地方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只知道这个地方藏民叫它"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在哪里呢?
在人类即将离开20世纪的时候,中国云南迪庆揭开了这个世界之谜。
1996年,云南省人民政府组织了调研组,对"香格里拉”为期一年的研究,从
七个方面进行论证,得出"香格里拉就在云南迪庆”的结论,
并于1997年9月14日在迪庆召开新闻发布会向世界宣布这一结论,引起了
国内处对迪庆——香格里拉的极大关注。
香格里拉从语言上进是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英语发音源于中甸
藏语土方言,其次近百年来,我们香格里拉除了盛行藏传佛教外还有东巴教、
儒教、道教、苯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存;另外只有我们香格里拉
才会拥有如此优雅的民俗,我们香格里拉人民继承了藏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的优
良传说,摒弃了拒绝现代科技成果的旧观念,成为全国最富裕的藏区之一,迪
庆摒弃了贫穷落后,继承和发扬了各兄弟族和谐相处的风俗,如此论证,希尔
顿是以迪庆为原型创作了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也只有迪庆才可以当之无愧
的叫做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什么意思?
香格里拉的由来
"香格里拉"一词,源于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在藏传佛教的发展史上,其一直作为"净王"的最高境界而被广泛提及,在现代词汇中它又是"伊甸园、理想国、世外桃源、乌托邦"的代名词。据藏经记载,其隐藏在青藏高原深处的某个隐秘地方,整个王国被双层雪山环抱,由八个成莲花瓣状的区域组成,中央耸立的同环雪山,初称为卡拉巴王宫,宫内居住着香巴拉王国的最高领袖。传说中的香格里拉中是具有最高智慧的圣人,他们身材高大,拥有自然力量,至今仍从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借助于高度发达的文明通过一种名为"地之肚脐"的隐秘通道与世界进行沟通和联系,并牢牢地控制着世界。事实上长期以来,这条"地之肚脐"的神秘通道,一直作为到达香格里拉王国的唯一途径而成为寻找香格里拉的关键。
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记叙了康韦等四位西方人士,在战时从南亚次大陆一个叫巴司库(作者虚构的某国城市名字)的地方,在乘机转移去白沙瓦时,被一个神秘的东方劫机者劫往香格里拉蓝月山谷的神奇经历。在小说中所描写的整个香格里拉 ,各种信仰和平共存 ,四处遍布着基督教堂、佛教寺庙、道观和儒教祠堂。人们奉行适度的原则,对任何事情都保持一种适度的原则,即使对待欢乐也不例外。香格里拉就是一个自然景色——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财富——那里富含金矿和纯净空气的汇萃地,是美丽、明朗、安然、闲逸、悠远、知足 、宁静 、和谐等一切人类美好理想的归宿。在这里,其实香格里拉已经是成为了一个理想中的国度了,一种和谐、宁静充斥其间。当1934年4月英国伦敦麦克米出版公司出版该小说时 ,令出版商和作家始料不及地在欧洲引起了轰动,并很快畅销到美、日等国。小说出版后,立刻被独具慧眼的好莱坞制片公司摄制成电影,影片风靡全球,主题歌"香格里拉"唱遍全球。后来,香格里拉一词被香港—新加坡企业家郭氏家族买断,成为酒店的商号,进而风靡世界,成为世界酒店品牌的至高象征之一,这从侧面印证了《消失的地平线》在人文学上的伟大意义。《消失的地平线》成了西方人的《桃花源记》,《消失的地平线》伟大的意义在于,为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植入了人间乐土的意境。正如《不列颠文学家辞典》在评述《消失的地平线》时所指出的:它的功绩在于为英语词汇创造了"世外桃源"一词——香格里拉。从此,这片想象中的人间乐土就成了"伊甸园"、"世外桃源"、"乌托邦"的代名词。
就这点在东西方上认识是大致一样的,"世外桃源"、"乌托邦"在中国也同样是如此,那都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的事物的追求,对一种宁静和谐的向往。香格里拉最先兴起是在西方,首先值得注意的是 :《消失的地平线》是在一战过后,二战待发的时候 ,此时的西方经济不是很繁荣,人民普遍处在一种心灵迷漫的状态中,这点可以从希特勒的上台得到社会背景方面的佐证。人们普遍希望富强、繁荣,只是现实中 却还不能够得到这种的满足,这是一种心灵的渴求。也正是《消失的地平线》出现并引起轰动的深层次社会背景。一如当今现实的社会中反腐巨片及清宫秘史的热播中可以看出人们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渴望与无奈的心情。话题撤远了。回归正题,这当中首先要说的是:A、宁静和谐是香格里拉的主题,这是个很抽象的东西,可以存在于人们的心灵中,想象中,渴望中。但是不一定需要很真实。因为詹姆斯·希尔顿是个作家,不是历史学家,不是史官。B、詹姆斯·希尔顿本人没到过这地方,他的小说的素材来自美国人奥地利血统的洛克的探险照片、日记、记录。讲到这里就不能不提洛克,他是美国夏威夷大学的植物学教授,应《国家地理》杂志的稿约而来到中国的西南边陲地方进行植物学的研究的,在中国的二十年代就深藏中国的丽江古城里,只是被当地的淳朴人文、厚重历史、多样民俗所深深吸引,一呆呆了近三十年,直到解放前才恋恋不舍的离开。C、还值得一提的是,此篇小说的结尾与中国的桃花源记有异曲同工之秒,同样是那四个西方人士离开后,想要再次返回的时候,已经无法返回了,无法找到旧时的道路了。D、同样值得重视的是,小说中提到了道家和儒教、基督教。佛教不足为其,因为藏传佛教在中国的雪域高原上广为流传。其中的道家和儒教可以说是中国所特有的人文静观。基督教在中国的西南边陲中 同样存在,西方的传教士在19世纪的时候已经在中国的西南边陲从事此项活动,现今的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一些地方还保存有基督教堂,著名的如:茨中教堂。E、文中提到的香格里拉是藏语中的香巴拉的音译,文中也提到他的含义是宁静美好、心中的日月的意思,与藏语香巴拉的意思完全吻合。
综合以上几点,现今的学者普遍认为,香格里拉是一种向往的地方,是心灵中的理想国度,未必真实存在,一如中国的桃花源一样。不过其原型在中国西南的横段山脉中,因此现今人们普遍认为:在云南、四川、西藏交界的藏区为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概因当年的洛克就在这一地区活动了数十年。此川滇藏地区的范围大致包括:丽江、泸沽湖、香格里拉(云南迪庆中甸)、梅里雪山、虎跳峡、最后的香格里拉(四川稻城亚丁)、四川泸沽湖、贡嘎山、丹巴美人谷、太阳谷(四川得荣)、乡城、西藏芒康、昌都、波密、墨脱、雅鲁藏布江这一大片域。这一带的风景与《消失的地平线》中描述的总体一致,特别是书中提到的很有特点的东西在这里都能够找到。如;梅里雪山、稻城亚丁三神山等。但是不是具体提到某个地点。
现在云南有个叫香格里拉的地方是迪庆藏族自治州的州府中甸于2001年批准更名而来的。这倒不是说书中说的香格里拉是在这个地方,而是当地政府出自开发旅游经济上的考虑而做出的决策。说起这个香格里拉还有个趣闻:早在七八是年代,就有消息不断传出,香格里拉已经被找到了,在印度在尼泊尔等等,但是后来都被认为是旅游经济上的需要而进行的炒作,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认证得来的。云南可以说是很早就认识到开发旅游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比方99年的世博会。他最早提请中央政府批准香格里拉的更名,当四川政府认识到旅游经济的重要性的时候,香格里拉的名称命名已经不可更改了 ,于是四川政府就 在四川境内的稻城亚丁的日瓦乡更名为香格里拉乡,这还不够,还将稻城亚丁加个前缀—最后的香格里拉,这还不够,还将最原汁原味的香巴拉名称授予稻城亚丁,因为县级城市的更名需要中央政府的批准而不好擅自更该,于是就在四川境内以香巴拉的名称来称呼稻城亚丁。这是一段国内香格里拉的纷争的由来及内幕。当然说这么多的香格里拉,将我们本土生产的桃花源给遗忘在一旁很不 应该,当然中国的桃花源更早,只是近代中国的经济实力还没能够左右世界经济的时候,古代文化上的先行优势不一定能够被世界所充分了解。套用中国一句老话: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现今的香格里拉的美丽风景已经深入到每个到过该地区的人的心中,在这片雪域高原之中,有举世闻名的梅里雪山、稻城亚丁三神山、一望无际的高原草甸、风格各异的民族歌舞、独具魅力的民间传统艺术、神秘的多宗教文化,众多独特民族、多彩的民俗等等将一直激励着人们寻找自己的香格里拉—不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理想中的
参考资料:大榕树论坛-社会科学-香格里拉的由来
参考资料:希望对您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