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嵊州的诗句作者及出处

时间:2020-07-10   作者:互联网搜集整理

嵊州

嵊州,位于浙江东部,北邻杭州150公里,东靠宁波110公里。全市总面积1784平方公里,总人口74万,辖17个乡镇、4个街道。1995年8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嵊县设嵊州市,是著名的“越剧之乡”、“领带之乡”、“围棋之乡”、“茶叶之乡”、“竹编之乡”。

嵊州古称剡县,历经了2148 年历史。这里早在秦汉之际就建县称剡,有秦始皇东巡时挖剡坑以泄王气的遗迹。唐初曾设嵊州,北宋年间改称嵊县。嵊州自古以来就名声遐迩。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的剡指的就是嵊州。嵊州的秀美山水,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贤士名流人剡揽胜。王羲之、戴逵等人在嵊定居终老剡地;李白、杜甫、陆游等诗人多次来嵊州游历,留下了不少咏剡的佳作绝句。“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等著名诗句,就是对嵊州秀美山水的由衷赞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嵊州的青山、剡溪的绿水哺育了这里众多仁人志士和优秀人才。这里是海内外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理论家马寅初的故乡,音乐家任光、辛亥革命志士王金发、近代山水画家郑午昌、当代画坛名家刘文西、著名优家魏金枝、理论家邢贲思、围棋国手马晓春、琵琶演奏名家章红艳都是土生土长的嵊州人,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王文娟等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也都是嵊州人。

嵊州是海内外闻名的“越剧之乡”。嵊州是越剧的发源地,越剧既是嵊州的特色文化,又是嵊州的传统产业。古有“锣声响响,田稻长长”之说,今有“嵊州人,人人都能唱越剧;越剧团,团团都有嵊州人"之誉。越乡已被人们作为嵊州的代名词。嵊州儿女创造了越剧艺术,越剧已成为嵊州人民的宝贵财富,并且使嵊州进人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市)”、“浙江省文化先进县 (市)之列"。

葬花吟原唱什么唱法

  后,出现了一批勇于改革,积极创新的著名演员。她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博采众长,不断丰富越剧唱腔和表演程式,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逐渐形成了各具艺术特色的越剧流派。 越剧流派是演员表演艺术的总体,它包括剧目、唱、念、做等多种艺术因素,集中体现在所塑造的典型艺术形象中。其中,唱腔所具有的独创性最强,特点最突出,影响也最大,因此,人们称之为流派唱腔。越剧流派唱腔由曲调和唱法两大部分组成,在曲调的组织上,各派都有与众不同的手法和技巧,通过旋律、节奏以及板眼的变化,形成各自的基本风格。特别是起调,落调,句间、句尾的拖腔,以及旋律上不断反复、变化的特征乐汇和惯用音调等,更是体现各流派唱腔艺术特点的核心和关键。在演唱方法上,则大都集中在唱字、唱声、唱情等方面显示自己的独特个性,通过发声、音色以及润腔装饰的变化,形成不同的韵味美。有些细微之处,还包括着不少为曲谱难以包容,也无法详尽记录的特殊演唱形态,却更能体现各流派唱腔的不同色彩。一个剧种,流派唱腔越丰富,它的生命力就越强,剧种也就越繁荣、越成熟,表演范围也越广。目前,越剧有袁雪芬创立的“袁派”、尹桂芳创立的“尹派”、范瑞娟创立的“范派”、傅全香创立的“傅派”、徐玉兰创 立的“徐派”、戚雅仙创立的“戚派”及“王派”、“陆派”、“毕派”、“张派”、“吕派”、“金派”等其它流派。

  一、袁派: 袁派由袁雪芬创立。她演出的多是善良、端庄而带悲剧色彩的妇女形象,唱腔旋律淳朴而委婉。袁雪芬的嗓子,音色并不特别亮,音域也不特别宽,她以真情实感取胜,重视以情动人,唱腔的节奏变化多端,唱法上重视润腔、气口运用、力度对比,因而从容自如,韵味很浓。 袁雪芬演过一百多出戏,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特点的妇女形象。例如,祝英台、崔莺莺、祥林嫂、花木兰、梁红玉、秋瑾等等。袁派形成后,学袁派戏,唱袁派腔的人愈来愈多,包括有成就的名演员如戚雅仙、张云霞、金采凤、吕瑞英、筱月英、朱东韵等。

  二、尹派: 尹派由尹桂芳创立。尹桂芳多扮演风流潇洒、文雅温柔的书生。朴实而不呆板,聪颖而不轻佻,潇洒而不飘浮。 尹桂芳音域不宽,唱腔多在中音区运行,很少用高音;她的鼻音较重,演唱时按“字重腔轻以情带声”的原则把字音吐清而别具风味,又善于运用重音和音色、速度的变化表达人物感情的起伏。尹派特色是深沉隽永,流畅舒展,缠绵柔和,代表作有《盘妻索妻》的“洞房”,《沙漠王子》的“算命”,《浪荡子》的“叹钟点”等。尹派传人有尹小芳、筱桂芳、宋普南、赵志刚、茅威涛等等。

  三、范派: 范派由范瑞娟创立。范瑞娟戏路较宽,善演梁山伯、焦仲卿、郑元和、贾宝玉这类正直、厚道、儒雅的古代书生,也善演文天祥、韩世忠、李秀成这样的忠臣良将,还善演贺老六、扎西这样的近现代人物。她的嗓音实,声宏亮,中气足,音域宽,演唱追求刚劲的男性美。作为[弦下腔]的创始人之一,她的唱腔中的[弦下腔]规范,又独标一格,成为显示流派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 范派的特点是朴素大方,稳健轩昂,咬字坚实,旋律起伏多变,带男性气质,有阳刚之美。范派弟子在观众中较有响的有丁赛君、陈琦、邵文娟、史济华、张志明、方雪雯、章瑞虹等。

  四、傅派: 傅派由傅全香创立。其主要特点是:唱腔俏丽多变,跌宕婉转,富有表现力;表演激情充沛,细腻有神,有感人以形、动力以情的魅力。傅派代表作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祝英台,《劈山救母》的华山圣母,《情探》的敫桂英,《杜十娘》的杜十娘,《孔雀东南飞》的刘兰芝,《李娃传》的李亚仙,《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等。 傅全香的嗓音条件很好,而且真假嗓结合,曲调波澜起伏,重视收放开合与花腔的润色,唱腔美若呖呖莺声,被誉为“金嗓子”,“越剧花腔女高音”,是越剧花旦唱腔中的重要流派。傅派传人有:薛莺、徐涵英、陆梅英、张蓉华、胡佩娣、洪芬飞、张腊娇、张金月、何英、陈颖、颜恝、陈岚、陈飞等。其中何英、陈颖这两位傅派新秀,在国内外已具有一定影响。

  五、徐派 徐派由徐玉兰创立。她演出的多是倜傥热情、豪爽多才的人物。 徐玉兰嗓音条件好,音哉宽,在曲调方面吸收了绍剧粗犷悲壮的特点,京剧刚健、坚实的技巧,又融合了越剧早期男玉唱腔中朴实、淳厚的因素,在气息控制、共鸣运用、板式转换等方面,都有别出心裁的创造。 徐派的特点是华采俊逸,洒脱流畅,奔放高亢,感情炽热,曲调大起大落,跌宕明显。代表作有《北地王》的刘谌,《西厢记》的张生,《春香传》的李梦龙,《红楼梦》的贾宝玉,《追鱼》的张珍,《西园记》的张继华等。 徐派的传人 有金美芳、徐小兰、刘丽华、汪秀月、翁荔英、刘觉、徐持平、钱惠丽等。

  六、戚派 戚派由戚雅仙创立。戚派是从袁派中衍化出来的。 戚雅仙的嗓音条件不是很好,音域不宽,旋律多在中、低音区迂回。戚派的特点是感情真挚浓厚,曲调朴实,花腔不多,用音范围不广,但组织严密,节奏鲜明,音型简练并经变化反复出现,形成给人印象深刻的特征音调,易学易记。 戚派的代表作有《血手印》中的王千金,《玉堂春》中的苏三,《琵琶记》中的赵五娘,《白蛇传》中的白素贞,《王老虎抢亲》中的王秀英等,主要传人有周雅琴、朱祝芬、金静、徐洁和、周美姣等。

  七.王派 由王文娟创立。王文娟师承竺素娥,以善于表演人物神态、传达内心感情著称,扮相清秀,表情细腻,动作优美。唱腔上受姚水娟、王杏花、支兰芳等影响。王文娟博采众长,刻意求新,逐步形成了自然流畅、平易质朴、情意真切、韵味醇厚的风格。她塑造的艺术形象有《红楼梦》的林黛玉,《追鱼》的鲤鱼精,《春香传》的春香,《孟丽君》的孟丽君等。王派传人有钱爱玉、姚建平、钱世娥、王志萍、徐璐等。

  八.陆派 由陆锦花创立。陆锦花师承张福奎,又受马樟花影响,熔铸吸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流派艺术。擅长扮注儒生、穷生、巾生。她的演唱不尚华丽,不喜雕琢,朴实清丽,自然流畅,其塑造的艺术人物有《珍珠塔》的文卿,《彩楼记》的吕蒙正,《盘夫索夫》的曾荣,《情探》的王魁等。陆派传人主要有曹银娣、陆文治、许杰,以及越剧新秀夏赛丽等。

  九.毕派 由毕春芳创立。毕春芳擅长演喜剧,她发声清脆且富有弹性,音域较宽,善于运用唱法的变化来塑造人物形象,她吸收了范派和尹派的唱腔精华,袁派的表演技巧,融汇贯通,自成一格。在塑造《三笑》的唐伯虎,《王老虎抢亲》的周文宾,《血手印》的林招得,《玉堂春》的王金龙都有所创新。毕派传人有杨文蔚、丁莲芳等。

  十.张派 由张云霞创立。张云霞师承袁雪芬,又拜昆曲名角方传靶为师。她从摹仿到发展到创新,左顾右盼,兼收并蓄,终于脱颖而出。至建国后自立门户,形成了张派艺术。代表作有《秦香莲》、《李翠英》、《春草》、《貂蝉》等。张派唱腔的主要特点是:曲调细腻婉转,情意浓;音色柔和甜润,韵味足。目前有不少青年旦角学习张派艺术,如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的何赛飞,就是其中佼佼者。

  十一.吕派 由吕瑞英创立。吕瑞英初跟袁雪芬学艺,后以其绚丽多彩,雍华花俏的唱腔,在旦角中自成一格。吕瑞英的嗓子音域较宽,音色较亮,多扮演一些聪慧少女和巾帼英雄,如红娘、金枝、薛宝钗、穆桂英、梁红玉等。她的唱腔在质朴细腻、委婉深沉的袁派基础上,向活泼稚嫩、昂扬明亮、富于激情的方向扩展。她的唱腔乐感强,有“越剧界抒情女高音”之称誉。目前,不少新秀喜欢学唱“吕派”,其中浙江的吴素英、黄依群、陈辉玲等已在观众中产生一定影响。

  十二.金派 由金采风创立。金采风师袁雪芬,并吸收施银花、范瑞娟、傅全香各家精华,融汇一体。她擅演大家闺秀,如《盘夫索夫》中的严兰贞、《碧玉簪》的李秀英、《西厢记》的崔莺莺等。她运腔婉转回荡,抑扬顿挫;吐字清晰,字字送听;运气自然,富于韵味。特别是她的代表作有《盘夫索夫》及《碧玉簪》中的某些唱段,在群众中流传甚广。

  张桂凤、吴小楼、徐天红等,都是著名的老生演员。她们的演唱刚健质朴、富有感情、苍劲教练、激昂高亢,为越剧老生腔的建立,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当今活跃在越剧舞台上的优秀青年演员,如赵志刚、茅威涛、何英、钱惠丽等,在国内外已有一定的影响,他(她)们在表演和演唱上,已有自己的特色,他(她)们的风格也在逐渐形成之中。

  怎样喊嗓练声

  第一阶段:

  未曾出声先练气研究资料表明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16—19次,每次呼吸过程约3、4秒钟,而演唱时,有时一口气要延长十几秒,甚至更长,而且吸气时间短,呼出时间长,必须掌握将气保持在肺部慢慢呼出的要领,所以要先做:

  (一)“深吸慢呼气息控制延长练习”。

  其要领是:先学会“蓄气”,先压一下气,把废气排出,然后用鼻和舌尖间隙像“闻花”一样,自然松畅地轻轻吸,吸的要饱,然后气沉丹田,慢慢地放松胸肋,使气像细水长流般慢慢呼出,呼得均匀,控制时间越长越好,反复练习4—6次。

  (二)“深吸慢呼数字练习”

  我们把第一步骤称为“吸提推送’,“吸提”的气息向里向,“推送”的气息向外向下,在“推送”同时做气息延长练习。我们推荐三种练法:

  A.数数练习:“吸提”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快速地数数字“ 12345678910”,——口气反复数,数到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反复数多少次。

  B.“数枣”练习:“吸提”同 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出 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竹竿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 (吸足气)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 四个枣五个……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数多少个枣。反复4—6次。

  C.“数葫芦”练习:“吸提” 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念:“金葫芦,银葫芦,一口气数不了24个葫芦(吸足气)一个葫芦二个葫芦三个葫芦……”,这口气气尽为止,反复4—6次。

  数数字、“数枣”、“数葫芦”控制气息,使其越练控制越,千万不要跑气。开始腹部会出现酸痛,练过一段时间,则会自觉大有进步。

  (三)“深吸慢呼长音练习”

  经过气息练习,声音开始逐步加入。这一练习仍是练气为主,发声为辅,在推送同时择一中低音区,轻轻地男生发“啊”音(“大嗓”发“啊”是外送与练气相顺),女生发“咿”音(“小嗓”咿”是外送)。一口气托住,声音出口呈圆柱型波浪式推进,能拉多长拉多长,反复练习。

  (四)“托气断音练习”

  这是声、气各半练习。双手插腰或护腹,由丹田托住一口气到额咽处冲出同时发声,声音以中低音为主,有弹性,腹部及横膈膜利用伸缩力同时弹出,我们介绍三种练习:

  A.一口气托住,嘴里发出快速的“噼里拍啦,噼里拍啦”(反复)到这口气将尽时发出“嘭一啪”的断音。反复4—6次。

  B.一口气绷足,先慢,后快地发出“哈工哈)—(反复)(加快)哈,哈,哈……”锻炼有进发爆发力的断音,演唱中的“哈哈…”大笑、“啊哈”、“啊咳”常用。

  C.一口气绷足,先慢后快地发出“嘿—厚、嘿—厚”(反复逐渐加快)“嘿厚,嘿厚……”加快到气力不支为止,反复练习。

  经过这一阶段练习,气为声之本,气为声之帅的气息,已基本饱满,“容气之所”已基本兴奋、活跃起来,而声音一直处于酝酿、保护之中,在此基础上即可开始准备声音练习了。

  第二阶段:气、声、字的练习

  戏曲演员尤其京剧演员包括戏曲爱好者在喊嗓练声上容易犯急于求成的毛病,恨不能很快地就能喊出又高又亮的嗓音来,急着喊高音,猛喊甚至瞎喊乱喊,这往往是事与愿违的。我们在研究喊嗓练声时,有意地先练气息不急于发声,是利于发声练习,要大家明确一个循序渐进的规律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在这第三阶段,我们建议还是不急于爬音阶喊高音,而从气、声、字结合练起。这三者关系应排成这样一个顺序:气为音服务,音为腔服务,腔为字服务,字为词服务,词为情服务。从这个顺序中,我们可以看到字的位置居于中心,前面牵着“音”和“腔”,后面联着“词”与“情”。当中一塌,满盘皆输。字音的真切,决定着声音的圆润,“以字行腔”正是这个理儿。在喊嗓练声中的字、音、气的关系,应是托足了“气”,找准了“音”,咬真了“字”。具体方法是:用汉语拼音的方法把字头、字腹、字尾放大放缓,以字练声,然后加快,同时练嘴皮子和唇齿牙舌喉的灵活性。

  ①唇音练习:(先放慢,放大念一遍逐渐加快到念绕口令)

  八一百一标一兵一奔—北一坡一

  北一坡一炮一兵一并一排一跑—

  炮一兵一怕一把一标一兵一碰一

  标一兵一怕一碰一炮一兵一炮一

  ②齿音练习(方法同上)

  四——是四,

  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

  四十——是——四十,

  不要把十四——说——四十,

  也不要把四十——说——十四,

  ③舌音练习(方法同上)

  六十六岁刘老六,推着六十,

  六只大油篓,

  六十六枝垂杨柳,

  拴着六十六只大马猴。

  ④喉音练习(方法同上)

  山前有只虎,

  山下有只猴,

  虎撵猴,猴斗虎,

  虎撵不上猴,

  猴也斗不了虎

  ⑤舌音牙音练习(方法同上)

  街南来了个瘸子,右手拿着个碟子,左手拿个茄子;街上有个撅子,橛子绊倒了瘸子,右手摔了碟子,左手扔了茄子

  ⑥十三道辙字音练习

  风(中东)一催(灰堆)一暑(姑苏)一去(一七)一荷(波梭)一花(发花)一谢(乜斜)

  秋(由求)一爽(江阳)一云(人辰)一高(遥条)一雁(言前)一自(支思)一来(怀来)

  俏(遥条)一佳(发花)一人(人辰)一扭(由求)一捏(乜斜)一出(姑苏)一房(江阳)一来(怀来)

  东(中东)一西(一七)一南(言前)一北(灰堆)一坐(波梭)

  这样一练,你哪路音圆润,哪路音干瘪,分得清,找得准。气、音、字练习非常实用有效。

  第三阶段:吟诗、吟唱练习

  把吟诗、吟唱放在第四阶段目的是练习和挖掘“低音宽厚,中音圆润,高音坚韧"的嗓音素质,不盲目拔高、爬高,而是巩固中音、低音,使其音色华美、音质纯正,保住一条好听好用的嗓子,同时锻炼高音的坚韧有弹性。此时的念白练唱都是无伴奏的,演唱更难,要求更高,在第三阶段练,有气、音、字垫底,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爬上来的,嗓音并不疲劳,练习有实效,把握性大。

  ①吟诗:一般选各个行当的定场诗,因为角色刚刚上场,要给观众留下第一印象,并使他们停止议论,安静下来,所以定场诗应是声调较高,不急不慢,是角色自己兴趣志向的自我剖析,韵律性极强,必须好好练,又适合于喊嗓、练声、练习。比如《击鼓骂曹》祢衡的定场诗,“口似悬河语似流,全凭舌尖压诸侯,男儿何得擎天手,自当谈笑觅封侯”;再如《挑华车》中岳飞的定场诗“明亮亮盔甲射人斗牛宫,缥缈缈旌旗遮住太阳红,虎威威排列着明辅上将,雄纠纠胯下驹战马如龙”。在万物苏醒,万象更新的清晨你可以尽情发挥练嗓。

  ②吟唱:具有念白吟诵相夹,半唱半念交相辉映的特点,比吟诗更难,其情感更宜抒发,其音律更宜舒展,正好用来喊嗓发声。半吟半唱如引子,例如,《宇宙锋》赵艳容上半吟(念)“杜鹃枝头泣,(吟唱)血泪暗悲啼。”再如阳平关》曹操(半吟念)“只手(吟唱)独擎天,奇勋已早建,(半吟念)虚名扶汉祚,(吟唱)时势魏将迁”。直接吟唱如《秦琼卖马》“好 汉英雄困天堂,不知何日回故乡”,再如《清风亭》“年纪迈,血气衰,年老无儿绝后代”,“听妈妈高声唤悲哀,想必是为姣儿失却了夫妻恩爱”。

  ③京白:(普通话)吟诗:为现代戏表演念词而练习,如用吟诗的旋律,念《毛主席诗词》“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等。再如念现代戏一些经典道白,“久旱的禾苗逢甘霖,点点记在心”,“千枝万叶一条根,都是受苦人”等,都是喊嗓练声的好素材。传统大段念白及一些贯口练习也可在这一阶段锻炼气息和发声。

  第四阶段:弧形气声练习

  这是京剧里非常独特的一种发声技巧,它像舞蹈里的弹跳,跳起来蹲下去又弹起来,也像体育里的掷铅球,转起来,缩回来,再掷出去,气息和声音推出形成一条/型,抛物线,拉回来,再抛出去。

  如武生:啊/咳/

  老生:马/来/

  花脸:酒/喔啊\来/

  丑:啊/哈/

  青衣:苦/哇/

  容⌒禀/

  这类双弧形气、声,如不好好练,极容易出“岔音”,“转”或“呲花”。一般要领是:运好气——托好字(像“汉语拼音”一样分解字音)——抛出去——收——再抛出去,控制好气息、音量,选出最佳音色,一环扣一环,相得益彰。尤其程派吟诵的“容——禀”似断不断、细若游丝、欲断又起至饱满地送到家。归音归韵更是需要努力练习和掌握的。

  第五阶段:爬音阶及高难音练习

  “嘎调”、“翻高”、“高腔”是演唱中不可缺少的,我们称其为高难音。在喊嗓练声中练习这路音,注意不可多练,关键是找方法找位置,如果拼命去喊去叫,前面练习的会全部做废,还会伤及嗓子。练习这路音最忌挤、卡、捏、压、强努、硬拼横气。老先生说“如字要高唱不必用力反呼(使拙劲去喊),惟将此字做狭做细,做锐,做深,则音自高矣……,凡遇高扬之字照上法将气提起送出……则听者已清晰明亮,唱者又不费劲。”这里有窍门,有方法,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去摸索,去探求。

求越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 记得草桥两结拜歌词...

歌名: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

类型:越剧

歌词:

记得草桥两结拜,同窗共读有三长载,

情投意合相敬爱,我此心早许你梁山伯。

可记得,你看出我有耳环痕, 使英台面红耳赤口难开;

可记得,十八里相送长亭路, 我是一片真心吐出来;

可记得,比作鸳鸯成双对; 可记得,牛郎织女把鹊桥会;

可记得,井中双双来照影;可记得,观音堂前把堂拜。

我也曾,留下聘物玉扇坠, 我是拜托师母做大媒;

约好了相逢之期七巧日, 我也曾,临别亲口许九妹;

我指望有情人终能成眷属, 想不到美满姻缘两拆开。

梁兄啊!我与你梁兄难成对,爹爹是允了马家媒;

我与你梁兄难成婚,爹爹收了马家聘;

我与你梁兄难成偶,爹爹饮过马家酒;

梁兄啊!爹爹之命不能违, 马家势大亲难退。

扩展资料: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自东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1700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1952年《梁山伯与祝英台》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剧本奖、演出一等奖、音乐作曲奖、舞美设计奖,主演范瑞娟和傅全香获演员一等奖、张桂凤获演员二等奖、吕瑞英获演员三等奖。

据中国民俗协会有关人员介绍,全国大约有10多个地方自称“梁祝”故里,在联合申报“世遗”的几处,关于“梁祝”,也是各说各的故事。在1953年,《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成第一部国产彩色戏曲艺术片。一经面世受到广大戏曲友人的喜爱,也成为一部经典的制作。

京剧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以马彦祥根据川剧移植的《柳荫记》和程砚秋晚年的名作《英台抗婚》流传最广。《柳荫记》由王瑶卿设计唱腔,杜近芳、叶盛兰在1953年首演。被公认为是建国初期戏曲推陈出新的代表作。

在越剧中的唱腔的形容词?

越剧诞生于1906年,时称“小歌班”。其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艺术——落地唱书。艺人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曲调沿用唱书时的〔呤哦调〕,以人声帮腔,无丝弦伴奏,剧目多民间小戏,在浙东乡镇演出。

1910年小歌班进入杭州,1917年到达上海,1920年起,演出用丝弦伴奏,因板胡定弦1—5两音,称〔正宫调〕。20年代初,剧种被称为“绍兴文戏”。1923年7月,在嵊县施家岙开办了第一个女班。1925年坤伶施银花在琴师王春荣的合作下,产生了6

3定弦的〔四工调〕,成为绍兴文戏时期的主腔。30年代初,女班大批涌现。这时期,除男班、女班外,还有男女混合演出的形式。1938年名伶姚水娟吸收文化人参与对越剧的变革,称“改良文戏”。这时期,最有名的演员是被称为越剧四大名旦的“三花一娟”,即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小生为竺素娥、屠杏花、李艳芳;青年演员如筱丹桂、马樟花、袁雪芬、尹桂芳、徐玉兰、范瑞娟、傅全香等,都已崭露头角。主要编剧有樊篱、闻钟、胡知非、陶贤、刘涛等。

1942年10月,袁雪芬吸收新文艺工作者参加,对越剧进行比较全面的改革,被称为“新越剧”。编导有于吟、韩义、蓝流、白涛、肖章、吕仲、南薇、徐进等。1944年9月起,尹桂芳、竺水招也在龙门大戏院进行改革。此后,上海的主要越剧团都走上改革之路。

“新越剧”重要标志之一,是编演新剧目,使用完整的剧本,废除幕表制。内容大都是反封建、揭露社会黑暗和宣扬爱国思想。1946年5月,雪声剧团首次将鲁迅小说《祝福》改编为《祥林嫂》搬上戏曲舞台,标志着越剧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46年9月,周恩来副主席到上海,在看了雪声剧团演出后,指示地下党要做好戏曲界的工作。此后,地下党派了党员钱英郁、刘厚生、李之华及党的外围组织成员吴琛等,到越剧界担任编导。在1946年袁雪芬被流氓抛粪事件中,1947年越剧“十姐妹”联合义演《山河恋》及为筱丹桂申冤的斗争中,进步文艺界、新闻界都给予了支持。

唱腔方面,越剧改革有重大的突破。“新越剧”在实践中扩大了表现内容,原来较明快、跳跃的主腔〔四工腔〕已不能适应。1943年11月袁雪芬演《香妃》时,1945年1月范瑞娟演《梁祝哀史》时,都在琴师周宝财的合作下,分别创造出柔美哀怨的〔尺调腔〕和〔弦下腔〕。后来这两种曲调皆成为越剧的主腔,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各自的流派唱腔。

表演方面,一是向话剧、电影学习真实、细致地刻划人物性格、心理活动的表演方法;二是向昆曲、京剧学习优美的舞蹈身段和程式动作。演员们以新角色的创造为基点融合二者之长,逐渐形成独特的写意与写实结合的风格。 舞台美术方面,采用立体布景、五彩灯光、音响和油彩化妆,服装式样结合剧情专门设计,色彩、质料柔和淡雅,成为剧种艺术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40年代的越剧改革,建立起正规的编、导、演、音、美高度综合的艺术机制。越剧观众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除原来的家庭妇女外,还吸引来大批工厂女工和女中学生。上海解放前夕,从事“新越剧”的几个主要剧团如“雪声”、“东山”、“玉兰”、“云华”、“少壮”,都受到中国共产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拥有大量观众。

1949年上海解放,7月便举办了以越剧界人员为主的第一届地方戏剧研究班。1950年4月12日,成立了第一个国营剧团——华东越剧实验剧团。1951年国营的浙江越剧实验剧团建立。1955年3月24日,上海越剧院成立。

党和政府重视民族戏曲,尤其是周恩来总理,对越剧艺术给予热情关怀。建国初,为扩大越剧的表演手段,适应时代的需要。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和浙江的越剧团进行了男女合演的实验,创作演出了《风雪摆渡》、《未婚妻》、《斗诗亭》、《争儿记》、《山花烂漫》、《十一郎》等剧。从50年代到60年代前期,创作出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艺术精品,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西厢记》、《红楼梦》。除此之外,还有一大批优秀剧目蜚声大江南北。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追鱼》、《碧玉簪》、《红楼梦》等被搬上银幕。从50年代初起,相继有一批越剧团从浙江、上海走向各地。到60年代初,越剧已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1954年起,上海市戏曲学校开设了越剧班和越剧音乐班。1958年起,浙江艺术学校也开办了几届越剧班。1960年上海越剧院开设了学馆和舞台美术班。上海市虹口、南市、静安等区,也办起了学馆或戏校。有计划地培养出一大批越剧专业人才。

1977年1月起,一大批优秀传统剧目陆续恢复上演。上海越剧院还相继创作演出了新剧目《忠魂曲》、《三月春潮》、《鲁迅在广州》,塑造了现代史上历史伟人的形象。浙江的越剧团,创作演出了《五女拜寿》、《汉宫怨》、《胭脂》、《春江月》、《桐江雨》、《花烛泪》等一大批优秀剧目。南京市越剧团也创作演出了《莫愁女》、《报童之歌》等好戏。1978年,男女合演的《祥林嫂》被摄制成彩色宽银幕电影。《五女拜寿》、《莫愁女》、《春江月》、《桐江雨》、《花烛泪》等剧,相继被搬上了银幕。

一些五六十年代已成名的演员如陆锦花、王文娟、张云霞、吕瑞英、金采风、毕春芳等,艺术上继续提高,风格更加鲜明,继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戚雅仙之后,形成新的流派唱腔。 80年代中期起,越剧界陆续试行了体制方面的改革。上海、浙江和江苏大力培养新一代青年演员。赵志刚、钱惠丽、方亚芬、陈颖、韩婷婷、单仰萍、章瑞虹、王志萍、茅威涛、董柯娣、何赛飞、方雪雯、陶琪等新秀,已蜚声海内外。

这种新的演剧风格的出现,对中国戏曲的发展至少有以下三点意义。

第一,它是对近代条件的一次成功的自觉运用。虽然改革者在起步时未见得有明确的蓝图,但在对近代条件的运用上又是比较自觉的。近代条件有:1、外来演剧文化的参照(包括形式、观念、技巧);2、新型剧场的物质,技术装备;3、具有新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的各种专门人才。三者之中尤以人才最为重要;没有对于人才条件的自觉运用,前两个条件虽有若无,都是抓不住的。那时,袁雪芬愿意拿出自己十分之九的"包银"聘请一批"外行先生",他们大多是年轻的话剧、电影工作者或爱好者。这种结合所带来的知识结构的变化,决定了新越剧的基本走向。由于当时双方都年轻,都未成为"大家",所以没有包袱,胆子挺大,矛盾较少,能够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切磋,互相补充,互相依靠,共同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子,改造了旧越剧,创造了新越剧。

第二,它是戏曲古典形态向自由、多样的现代形态过渡中间一个有启发性的实例。我们有些戏曲改革运动的领导者曾希望"重建"一种"伟大的民族歌舞剧"○21,这种新歌舞剧是"平剧等各地方剧优点的综合,甚至吸取各民族剧的优点。"○22那么,这种新歌舞剧的形态是怎样的呢?是以新的单一化替代旧的,古典的单一化,还是由单一化变成了多样化呢?世上能否创造出一种可以综合一切戏剧之优点的伟大剧种呢?都不甚明确。从本世纪初开始就对戏曲有种种争论,现在快到世纪末了,原先有些预言家断定必死的东西并未死去,有些理想家呼唤着要创造出来的东西也未能如愿实现。实际的状况是多样并存,而且将会更加多样化。旧东西的魅力远比某些预测的寿命要长,还会延续下去;新东西的创造,也决不能囊括一切优点,因而需要多种多样的新东西。任何综合都有限度,任何优势都是相对的,越剧就是这样的一个实例。它在今天和未来的多样化格局中,只是一种形态、一种风格。它确是地方剧和话剧间交流与综合的产物,有它的相对优势,但也并非一切优点的集中。例如,它在表演上,唱有相当高的成就,做有自己的特色,然而淡化了(也就是舍去了)做、打中的某些高难度技术要求。如用昆、京、梆等剧种唱、念、做,打的全能化要求来衡量越剧表演,它是不够全面的。因而它的行当也是不够全面的。但这无损于它的存在。减轻某些技术重负,冲淡某些程式规范,却可增强它在表现生活上的某种自由度和写实力,同现代新艺术形式、新传播手段如电影、电视的"联姻",也比较方便、自然些。越剧这个实例可以给我们一种启示:把似乎板结的戏曲特征进行松动、稀释,保持选择的主动性,从而接纳某些非戏曲的因素,以构成一种新的演剧风格。其实,戏曲的艺术特征是多层次的动态结构,并不板结;板结的只是某些欣赏心理和理论主张。好在越剧在进行改革的年代,碰到的主要阻力,是看惯了"大戏"的观众一时总瞧不起它,及至真正改出个模样来,也就渐渐承认"越剧确已有了新的形式和内容,非仅是皮相的改革而已。"○23今后,戏曲的创造应更加多样,更加自由,通过松动、稀释,进行吐纳,扬弃,达到选择性的重新建构,将是实现多样化的必由之路。

第三,它自身也可以提供一种独特的美。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上述两点意义就毫无说服力了。过去总结越剧的经验,有这样两句话:靠改革起家,靠综合取胜。这当然很对,编、导、演、音、美的全面综合,确实是越剧的艺术优势,但我觉得还可以再深入讨论下去。现在,全面综合的戏已不算稀奇了,如何把越剧同其他也有这种综合优势的戏曲相区别呢?我认为,越剧还有一种过去谈得较少的优势,就是民间性、古典性与现代性的兼备。这是比舞台表现诸因素的全面综合,更深层也更有意味的一种综合。谈到这儿,想起建国初期的一次讨论:1952年冬,前苏联木偶艺术大师谢·奥布拉兹卓夫在我国南北各地旅行,对各种戏曲进行观摩和调查之后,于北海公园的团城开了一个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欧阳予倩、梅兰芳、田汉以及从事各种戏剧专业的专家和若干戏剧机构的领导人。会上讨论的问题之一,是哪些戏曲剧种适合于使用"古典的"这个"光荣的形容词"?在大家一致回答京剧是"古典的"之后,也谈到了越剧:

"那末,越剧--也是古典的吗?"有些人说"是",有些人说"不"。发生了一场小小的争论,最后大家都同意了,越剧也应当被认为是古典的戏剧。○24

多么有意思!其时,新越剧的形成才10年。它在京剧"老大哥"面前是个"小妹妹",竟也获得了"古典的"这个"光荣的形容词"。为什么会发生一场小小的争论呢?因为越剧毕竟不同于昆曲(当时尚未"救活"),京剧这些真正的古典艺术。"古典的"这个形容词并不能概括越剧的性质,应当说,它是古典性、现代性和民间性的统一,这"三性"渗透在越剧的各种构成因素之中。越剧表演因有"两个奶娘",可以说是一种带有古典色彩的现代表演。越剧的唱腔音乐具有民间曲调的单纯性、隽永性,而伴奏音乐"可以和西欧歌剧中的主导旋律相比喻,甚至在某些乐词中有交响乐的味儿"○25,不是够现代的吗?越剧古装人物的扮相,是富于现代感的古典美。越剧的布景灯光是现代手段,其色彩观念和装饰趣味又是古典的、民间的。越剧的文学语言,尤其是一些优秀作品的唱词,兼有民歌和古典诗词的双重美色等等。像这样"三性"兼备的戏曲剧种,真还不多。再深一层说,越剧是柔和优美的女性戏曲。越剧过去有过男女合演,现在也在作男女合演的实验,但就其主体而言,它是由女性扮演、善于表现妇女命运、最博女性观众喜爱的女性戏曲。女性戏曲之能够确立,关键是"女小生"的产生。培养女小生的难度要比花旦大,也最为女性观众所注目。美丽的女性能装旦的不一定能装小生,对女小生的要求是俊美,是清奇脱俗,潇洒飘逸,富于书卷气;切忌卖弄女相,一味取媚。由于小生由女性扮演,也就决定了这个剧种的题材以"生旦传奇"为主,其风格基调以柔和优美取胜。概而言之,越剧是全面综合、"三性"兼备的女性戏曲。只要它能同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演出内容(体现在剧本创作中),做到尽可能完善的结合,它所释放出来的美,是非常独特的,也是不可替代的。所以,这位风姿绰约的"小妹妹",在戏曲大家族中相当突出,也颇受钟爱。大家族中也有一些缺乏个性和活力、有它不多没它不少的成员,但不能想象可以没有越剧这个"小妹妹"!

最后,谈谈对越剧现状的思考。

1986年,我在北京看了上海越剧院从巴黎归来演出的《红楼梦》,这次来上海又看了《西厢记》,有这样的感想:十年浩劫之后的上海越剧,在青年演员的培养上成绩显著,在艺术风貌上变化不大,有点"吃老本"的味道。这话可能说得不对,但我确是这样想的。新越剧是在上海诞生的,因而我们也有理由要求,在深化艺术改革上,上海能起带头作用。

50年代的越剧为什么能有大的发展?除了社会条件起了深刻变化之外,越剧界的创作心态也比较好。那时,人们对旧社会持有激烈的批判态度,连带着对于40年代的改革成果并不自满,故能充分利用党和国家的重视这个优越条件,不停顿地对越剧进行了一番新的整合和提高,造成越剧史的一个辉煌的新阶段。等到有了50年代以来创造的"四大精品"之后,能否继续开拓前进,这就不大容易了。一是起点高了,再上新台阶的难度自然大了;二是40年代几乎没有摹本,全在于探索、创造,现在有了一批精品和流派创始人作为摹本,为了不失去已经得到的艺术成果,要求青年演员"原样传承",也是必要的,但长时间醉心于此,让青年演员满足于当名家的"替身",也会弱化她们的创造能力;三是已往的精品似乎成了一种凝固的模式,艺术改革有点深化不下去的样子。这是我对"吃老本"现象的一点分析,当然还有其他复杂原因。

但是,另外一种改革的呼声一直比较高,那就是要搞男女合演。早在1947年,十分关心越剧改革的田汉说过:"提倡男女合演也是一种反封建运动。这有待于越剧工作者的断然的勇气。"○26建国以后,这种提倡更具权威性,并在实验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因此,从理论上研究越剧的艺术个性时,只能谈全面综合之类,这是历史性的光荣;女性戏曲这个要素成了需要革除的对象。如有篇题为《越剧小问答》的文章说,某越剧团"已恢复了男扮男、女扮女的正常形式,上海越剧团也正在培训之中,想来不久也会改为男女合演的了。"○27言下之意,越剧全由女子扮演是非改不可的"反常形式"。

谈到越剧界的这个敏感话题,我赞成马彦祥先生的态度。他在80年代初给袁雪芬同志的一封信上说,女子越剧与男女合演的越剧,是"两种可以并存,而且在艺术上可以开展竞赛"的"艺术形式。"○28雪芬同志在复信中表示同意这个意见○29。这样的态度比较开明,至少不把女子越剧看作"反常形式"了。我要补充的是:既然把男女合演的越剧,作为越剧的又一种"艺术形式",就应当更充分地允许、支持、鼓励它对女子越剧的艺术风格,作若干重要的变革,正如当年女班对男班越剧作过许多变革那样。如果只是让男小生唱得跟女小生一样,这样的"合演"就没有多大意义了,要与女子越剧开展竞赛,必须同它适当拉开一些距离,才显出自己存在的必要性。如果只是贴近,又要竞赛,那是非常困难的。我们欢迎这种实验继续进行下去。

对于女子越剧来说,"反常形式"这个包袱完全可以不背了。演剧艺术的本性是通过假扮创造出有审美意义的动作形象。无论男扮男、女扮女,还是男扮女、女扮男,都是假扮,都合乎演剧艺术的本性,其艺术价值的高低,在于所创造的形象具有多大审美意义,并不在于演员与角色的性别是否一致。戏曲是假定性程度比较高的演剧样式,因而对于假扮者留有宽裕的创造余地。还应当承认,在特定样式或特定题材的范围内,变更性别的扮演,往往更能显示艺术家的非凡本领,所以梅兰芳成了国际上公认的艺术大师。作为女性戏曲的越剧,包含不包含它的若干局限性呢?当然是包含的,但观众的审美心态是可以调节的,可以既承认你的局限性,又要欣赏你所提供的独特的美。对于这种审美心态,古人早已论及,明代散文家、戏曲鉴赏家张岱在《刘晖吉女戏》一文中说:"女戏以妖冶恕,以啴缓恕,以态度恕,故女戏者全乎其为恕也。"○30这段话的意思是:女戏有很多局限,但妖冶的打扮,舒缓的情调,迷人的姿态,又使人原谅其不足而乐于观赏。张岱看的不是越剧,他的欣赏趣味也与我们有出入,然所论之审美心态颇有古今相通之处。看越剧也要心存一个"恕"字,如果你不能"恕",不善于调整欣赏角度,要求越剧除演文戏也演武戏,除有好的唱、做还要有做、打上的许多高难度技术,除有好的小生、花旦、老生、老旦还要有好的小丑和大花脸等等。那我就劝你别去看越剧,还是去看绍兴大班或京剧吧。但在绍剧和京剧那里你是感受不到越剧的那种美的,你对越剧的这种"全面"的"爱",最终会毁了越剧。风格上的求全,只能导致风格的毁灭,不善于调整欣赏角度的观众,审美趣味必然会狭隘化。其实,何止越剧有局限性?文艺之所以要百花齐放,不就是因为任何艺术品种都含有自身的某种局限性,因而需要有其他品种的各种不同的相对审美优势来互相补充吗?

我国有300多个男女合演的戏曲剧种,唯独越剧由女子扮演,保持这份特殊性,恰恰有利于它的生存、发展。从20年代起搞的女子越剧,已于封建主义无多大关系,有关系的倒是商业主义,所以越剧身上也留有不少迁就小市民观众口味的庸俗习气。越剧从40年代起,逐步获得近代品格和综合优势,50年代到60年代中又有新发展,但所有这些都是历史的、具体的,需要一浪一浪似地继续把它推向前进。换句话说,越剧也有一个通过深化艺术改革,使之进一步现代化的任务。文化市场如同其他市场一样,走俏的总是"名、特,优"产品,"特"是基础,"特"而"优"则"名",越剧作为女性戏曲的特色是明显的,应当保护,现在要紧的是进一步优化。当年田老把越剧看作可以同京剧、话剧"三分天下",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兴戏曲,越剧界应当有志气,继续优化剧种的艺术个性以争夺"天下"。

个剧种的艺术个性,反应在观众的感受中就是欣赏的特殊性,或者说是能够吸引、能够征服观众的某种审美优势。上文谈到越剧可以提供一种独特的美,正是谈的越剧的艺术个性问题。我讲的全面综合、"三性"兼备、女性戏曲,三者不可缺一,三者的有机结合,才是1942年以来开创的新越剧。那么,所谓优化者,也就是进一步强化这三者的有机关系。前面两点的强化,可以提高女性戏曲的审美品位。但前面的两点又是可以宽泛化的,不是越剧一家能够独占的,所以女性戏曲这一点也很重要,甚至带有根本性。正是基于这个根本,前面两点的具体表现才不一般化,才有越剧自己的鲜明特色。

那么,女性戏曲这一点如何强化呢?答曰:青年化,即充分重视发挥女演员的青春魅力。香港一位评论家说,1983年秋,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第一次赴港演出,"一出《五女拜寿》……将素有"越剧霸主"之称的上海越剧院在香港戏迷心目中的"声誉",一夜之间给压了下去!"○31这种情绪性反应不无道理。这不就是青春优势与艺术优势相结合的特殊效应吧?"小百花"去日本演出,被日本观众称之为"中国版宝冢"○32,这也给我启发:可否把越剧团办得更少女化些,让越剧充满青春活力,成为我国的一种青春戏曲呢?越剧是最有条件这样做的,因为它以文戏为主,注重唱工,又多用本嗓演唱,这都决定它的人才培训周期较短,而江南盛产佳丽,是越剧取之不尽的"资源",多办些少女越剧团是并不困难的,困难的还是不断取得新的艺术优势。

越剧的艺术优势,归根到底要在全面综合,"三性"兼备上继续做文章,做出新水平来。上文说过,这两个特点的形成,乃是地方剧与话剧--扩而言之,乃是中西戏剧文化交流与综合的产物。这种交流与综合,是随着我们艺术视野的扩大,理解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深化,是无有底止的。试以舞台装置的运用为例,40年代的新越剧在引进话剧的装置手段时,基本上不大考虑戏曲"场子活泼',时空灵活这个美学特点,甚至把它当作过时的、落后的东西抛弃,田老对此曾有批评。到了50年代就前进了一步,积极想办法让舞台装置去适应戏曲的这个特点,于是出现了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十八相送",用三变背景的办法,把时空搞活一些,但布景与表演的结合仍不够贴切。最近看了"小百花"的《西厢记》,舞台装置的运用又前进了一步。这个转台用得多么活!可以说是密切地结合了动作,用出了戏剧性。这里有西方新构成主义的技巧、原理,但形象是中国的,合乎戏剧规定情境的,而且与戏曲流动空间的美学原理相融通,给这出古典名剧的演出增添了现代感。从越剧舞台装置的演进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戏剧上跨文化交流的结合点是移动的,这是一个由照搬到选择,拼接到熔铸、外加到内化的不断深化的过程。交流与综合的本质是重构,是创新,成功的创作,既可使外国技巧具有中国特色,又可使传统的美学原则获得新的艺术生命,越剧的表演同样也要继续深化当年袁雪芬提出的"中和"原则。话剧的"心理写实"技巧并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昆曲的"形体美化"也不是就这么几下子,越剧表演的风格是确实存在的,然而有深刻表现力的例子不能说很多。现在的青年演员很需要重温前辈们提出的奋斗目标,下功夫去深入实践,否则,也不是没有可能流于一种浅薄的新的程式主义。最近看到茅威涛扮演的张生、陆游,我以为是女小生表演上的一次突破,值得高兴。此外,我还希望越剧在继续丰富唱腔曲调和提高声乐技巧的同时,把器乐的音乐氛围搞得更浓厚些。希望越剧音乐家们继续沿着刘如曾先生开辟的路子走下去,"悉心揣摩戏曲音乐的特点,又努力从国际视野提高它的音乐品格,使之既保持深厚的原味又具备更广泛的可鉴赏性。"○33我有一种遐想,越剧在音乐上的进一步发展,最有可能成为国内外观众所喜爱的中国的音乐剧。

演员的年轻化与艺术改革的深化并不矛盾,袁雪芬树起新越剧的旗帜时才20岁!尹桂芳看到大来剧场"正在尝试新越剧",于是感觉到"我也应该负起这个使命"○34,成为继起的革新家,也只有25岁。"十姐妹"中还有一些革新家也很年轻。她们在舞台上富于青春魅力,又能够在艺术上出奇制胜,是因为她们有着"勇敢地猛烈地无保留地接受新要素的精神"○35,因而能够自觉地同新文艺界各方面人士团结合作,今天同样地需要这种精神,这种合作。演员队伍的年轻化,艺术创作队伍(编、导、音、美)的择优组合,抓住这两条,就会有"名、特、优",不愁在文化市场上没有竞争力。演员们心里一定要明白,光靠自己身上的技术,不同"外行先生"们合作,想再造一个辉煌阶段,是绝对办不到的。当然,现在的青年演员是拿不出"包银"来请"先生"的了,但可以依靠文化主管部门,或依靠社会如成立基金会,办文企联合体等来解决创作资金问题,只要能搞出"名、特,优",办法总是有的。戏曲改革需要内行与外行的结合,田老说得好:"在外行变成内行(掌握其一切技术),内行变成外行(理解戏剧以外的事物,获得新的世界观、艺术观)的时候,当是这一艰难的改革运动初步收功的时候。"○36越剧的近代化是如此,越剧的进一步现代化也将如此。我们期待越剧掀起一个深化艺术改革的新浪潮,谁来带这个头?现在还看不分明,上海是最有条件也最应该起带头作用的。但上海也有它的难处:权威多,要求高,压力大,探索的勇气也可能反而小,而且摊子也大,力量分散。也许会从另外什么地方冲出一支革新劲旅来,不管是哪一路的,只要作出了成绩,我们都要张开双臂,满腔热情地去迎接!

我们现在听到的越剧基本曲调,都是女班的创造。早期女班创造了〔四工调〕以取代由男班传下来的、不大适应女声的〔丝弦正调〕。〔四工调〕清新、流畅,富于跳跃性,长于表现喜悦情绪,但作为主腔又显得单调,越剧题材尤以表现妇女悲苦命运为多,更显出这种主腔的局限性。这个缺陷,新越剧作了弥补,那就是1943年、1945年〔尺调〕和〔弦下调〕的相继出现。〔弦下调〕是〔尺调〕的反调。〔尺调〕之成为新的主腔,"是越剧音乐的一大革命"○11这两种新曲调的共同点是优美抒情,委婉细腻,尤善抒发哀怨缠绵、深沉激愤的情绪,正可补〔四工调〕之不足,又可与之形成对比。越剧有了〔四工调〕和〔尺调〕、〔弦下调〕,犹如京剧之有〔西皮〕和〔二黄〕、〔反二黄〕那样,可以经过板式的变化和旋律的丰富,组成有表现力的成套唱腔,比较能够塑造剧中人物的音乐形象了。又因为这些基本曲调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演员可以结合自己的条件加以创造性的发挥,从而形成有高度声乐技巧的丰富多彩的流派唱腔,使无数观众为之着迷。

乐队伴奏方面的改革比较曲折。早先取消打击乐之后曾用广东音乐或流行曲调像电影那样搞"配音",或放唱片,或弹钢琴、拉小提琴。这是贴上去的"丰富",显然新鲜,但缺少有机性。

如演《祥林嫂》,用陶行知《锄头舞歌》唱片通过扩大器配音,显然不合适。越剧一度"中乐主歌唱伴奏,西乐主帮助情绪,其间还没有很好的艺术上的融和统一"○12。如果说,1943年〔尺调〕的产生是越剧声乐的一大转折,那么,1948年《珊瑚引》演出的伴奏当是越剧器乐的一大转折。此剧全部采用民族乐器伴奏,作曲是受过西洋音乐高等教育的刘如曾。乐师周宝财回忆说:"伴奏用了四只琵琶,还用了三弦、凤凰箫、笛子。乐队高兴得不谈,劲头非常足,通宵达旦地排练……刘如曾教大家简谱,曲谱的上面用工尺谱,下面写简谱,这也是过去没有过的。演出轰动了上海,其他越剧团,申曲、江淮戏剧团,都赶来看。"○13周宝财是越剧主奏乐器--越胡的演奏家,曾对〔尺调〕、〔弦下调〕的创造作出过贡献;"高兴得不谈",正表达了这位乐师参加新型乐队的激动心情。这次实验,对越剧的乐队建制和伴奏音乐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乐器是民族的,富于江南丝竹特色,其作曲、配器的方法和技巧又是参照了西方歌剧或交响音

名家名段的三字部

01 祥林嫂 问天 花旦 袁派 徐琼  02祥林嫂洞房小生范派张伟忠  我老六……03祥林嫂捐门槛花旦袁派袁雪芬 04祥林嫂千悔恨万悔恨花旦袁派袁雪芬 05 西厢记 琴心 花旦 袁派 袁雪芬  06西厢记拷红花旦吕派陈湜 07 西厢记 酬韵 小生 尹吕 茅威涛/陈辉玲 老音像 08 西厢记 夜听琴 花旦 张派 何赛飞  09 西厢记 落红成阵 花旦 傅派 何英  10何文秀桑园访妻小生尹派王君安易学样板戏11 何文秀 心连心 对唱尹王  王君安/李敏 12 何文秀 算命 小生 尹派 赵志刚  13 桃花扇 追念 小生 尹派 王君安  14 桃花扇 香祭 小生 尹派 茅威涛  15 山河恋 送信 对唱 尹袁 尹桂芳/袁雪芬 老音像 16 陈三两 骂堂 花旦 吕派 吕瑞英  17 沉香扇 游园 花旦 袁派 朱东韵  18 双烈记 夸夫 花旦 袁派 袁雪芬  19 一缕麻 洞房 花旦 袁派 朱东韵 洞房自叹20一缕麻洞房小生范派徐铭 21杜十娘投江花旦  傅派洪芬飞 22 琵琶记 扫松 老生 徐派 徐天红  23 珍珠塔 夸富 老旦  金艳芳  24珍珠塔赠塔对唱傅毕傅全香/毕春芳 25 珍珠塔 唱道情 小生 陆派 夏赛丽  26李清照想当年花旦傅派傅全香 27 秦楼月 秦楼月 对唱 尹王 王君安/李敏  28 孟丽君 游上林 对唱 徐王 郑国凤/王志萍  君臣上马缓缓行29 孟丽君 见画像 花旦 王派 何炯华  30 孟丽君 见书房 花旦 王派 郑全  31 孟丽君 望丹青 小生 范派 王柔桑  32 北地王 哭祖庙 小生 徐派 杨婷娜  33 钗头凤 断肠人 花旦 袁派 楼明迪  34 宝莲灯 宿庙题诗 小生 陆派 张宇峰  35 宝莲灯 对月思家 小生 范派 吴凤花  36 西园记 隐居西山 老生 徐派 徐天红 隐居西山懒送迎 37 西园记 郊原春色太憨狂 花旦 王派 王志萍  38 西园记 满园春色不胜收 小生 徐派 郑国凤  39 西园记 数花问卜朵朵双 小生 徐派 郑国凤  40 尤三姐 鸳鸯宝剑喜成双 花旦 王派 夏艺奕  41 忠魂曲 记得当年清水塘 花旦 王派 王文娟  42 是我错 千错万错是我错 小生 徐派 郑国凤  43 玉卿嫂 手浸水中知水温 花旦 袁派 方亚芬  44 玉卿嫂 我本是清白人家出身好 花旦 袁派 方亚芬  45杨贵妃马嵬坡自缢对唱金张谢群英/吴群 46 蝴蝶梦 劈棺 花旦 吕派 赵海英  47 白蛇传 祭塔 花旦 戚派 戚雅仙  48 白蛇传 断桥 花旦 戚派 金静  49 白蛇传 合钵 花旦 戚派 金静  50 白蛇传 哭梦娇 花旦 戚派 金静  51 白蛇传 西湖山水还依旧 花旦 金派 黄美菊 何英(傅派) 52 白蛇传 为妻是千年白蛇峨眉修 花旦 戚派 戚雅仙  53 祥林嫂 青青柳叶蓝蓝天 花旦 金派 金采风  54 蝴蝶梦 顺乎自然是大道 对唱 徐王 钱惠丽/王志萍  55蝴蝶梦 萍聚萍散已看透花旦王派王志萍 56 碧玉簪 手心手背都是肉 老旦 周派 周宝奎  57 碧玉簪 归宁 花旦 金派 谢群英  58 碧玉簪 夜归 老生 张派 王晓玲  59 碧玉簪 送凤冠 花旦 张派 张云霞  60 双玉蝉 菱花镜 花旦 傅派 何英  61 沉香扇 书房会(老夫真是目不明) 老生  钱妙花 83年访港返沪 62浪荡子叹钟点小生尹派赵志刚 63西园记摘梅小生徐派郑国凤 64西园记赵小姐花旦 孟莉英 65玉堂春游园小生毕派杨文蔚 66玉堂春关王庙对唱戚毕朱蔺/李晓旭关庙会67玉堂春游园初遇对唱戚毕杨童华/王毓梅 68玉堂春苏三起解花旦戚派金静 69玉堂春三堂会审花旦戚派戚雅仙 70李娃传曲江责子对唱张范吴群/王柔桑楼慧琴/吴凤花71李娃传重阳祭祖老生张派张桂凤 72李娃传莲花落小生范派王少楼乐清市越剧团73画中情  一个情字小生  徐派陈娜君舟山小百花越剧团74桃李梅黔驴技穷对唱吕吴周妤俊/金红09年吕派专场75桃李梅花园会花旦吕派沈于兰 76血手印花园会小生毕派杨童华 77血手印法场祭夫花旦戚派金静周美姣/陈筱珍78血手印有了金有了银花旦戚派金静 79血手印良辰美景艳阳天花旦戚派戚雅仙 80血手印你不问情由破口骂花旦戚派金静 81钗头凤断肠人越想越断肠花旦袁派方亚芬 82玉蜻蜓听他言正好比霹雳晴空对唱戚毕戚雅仙/毕春芳 83玉蜻蜓夺子花旦戚派戚雅仙 84红丝错夜访小生毕派孟阳英浙江诸暨越剧团85玉簪记偷诗对唱徐傅钱惠丽/裘丹莉 86李娃传剔目对唱范傅盛舒扬/章瑞虹06年越女争锋87春香传爱歌对唱徐王郑国凤/王志萍06年戏曲春晚88打金枝闯宫对唱范吕范瑞娟/吕瑞英 89红楼梦新黛玉葬花花旦戚派徐宁生07年创作90红楼梦葬花花旦王派单仰萍 91红楼梦劝黛花旦王派王志萍 92红楼梦想当初小生徐派钱惠丽 93红楼梦笞宝玉老生徐派徐天红笞(chi)杖打94红楼梦读西厢对唱徐王钱惠丽/单仰萍 95红楼梦金玉良缘小生徐派郑国凤 96红楼梦黛玉焚稿花旦王派王文娟 97红楼梦宝玉哭灵小生徐派徐玉兰 98红楼梦良药苦口利于病花旦吕派吕瑞英 99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对唱徐王郑国凤/王志萍易学样板戏100红楼梦我与你廊下并肩把曲弹对唱尹王王君安/李敏 101 紫玉钗 借本 小生 范派 王柔桑  102 紫玉钗 玉钗 小生 范派 王柔桑  103 是我错 洞房 对唱  张小君/王婕  104 海明珠 献宝 对唱 王张 王志萍/乐彩珍  105 珍珠塔 前见姑 对唱  何惠丽/楼明迪 诸暨市越剧团 106 白兔记 望东方 老生 张派 华渭强  107 信陵君 关山寒月 小生 尹派 王君安  108 文天祥 朔风怒吼暮云高 老生 商派 胡国美 商芳臣 109孟丽君  认女儿还须要三思而行老生徐派徐天红 110生死牌三人义烈世间稀老生商派商芳臣 111虞美人伤心泪渗透男儿魂老生张派董柯娣 112蝴蝶梦开尽黄花秋已凋老生张派章海灵 113血手印日前堂上已退婚老生张派章海灵 114争儿记怎能忘记苦根本老生吴派吴小楼 115祥林嫂祥林一死已半年老生张派张桂凤 116祥林嫂妇道人家多唠叨老生吴派吴小楼 117祥林嫂康梁变法已荒唐老生吴派吴小楼 118打金枝不由我怒气满胸膛老生吴派吴小楼 119打金枝孤坐江山非容易老生张派张桂凤 120梅花魂挥泪敬你酒三巡老生吴派吴小楼 121窦娥冤张驴儿是在下贱命老生吴派吴小楼 122彩楼记为父当朝官一品老生吴派吴小楼 123灰阑记我马家世居郑州有名望老生张派陈晓曙 124木棉红刺史暗中欲称王老生张派张国华 125小刀会弹痕累累老生张派华渭强 126选驸马阮国世子人倜傥老生张派郑曼丽 127紫玉钗爱女如花文武双老生张派裴燕 128花烛恨拨乱反正报圣朝老生张派张晨英 129杨贵妃自从大唐定天下老生张派王金萍 130汉宫怨可恨你倚势骄横心毒狠老生商派胡文哲   131  李清照你一生闺中勤学诗词相伴老生商派盛月芳 132双玉蝉船到江心补漏难老生张派陈亚敏 133桃花梦你看那女子选婿尚重德老生张派厉丹红 134百花江要死容易求生难老生张派杨慧月 135拜月记元蒙兴兵犯京师老生张派苏苏

戏剧的内涵(要具体,不要泛泛而谈)

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她以极富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不仅如此,它还在世界剧坛上享有很高声誉,让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为之倾倒。戏曲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大的魅力,与其自身的文化内涵是分不开的,因为它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方向,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戏曲发展至今,从汉朝开始的原始歌舞到现在成熟的各种剧种,其内在包含的文化内涵,是其继续散发魅力,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

关键字:戏曲 文化 传承 传统 舞台 对比

一 中国古典戏曲的起源与发展

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在汉代,民间就出现了具有表演成份的“角抵戏”,尤以《东海黄公》为著。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唱形式。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市民娱乐场所──“瓦舍”和“勾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戏”。元代,北方形成“北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

戏曲真正形成后,就到了所谓的中国古典戏曲的时期。这个时期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戏曲的基本形式。

宋元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它形成于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温州(古称永嘉)一带的民间,时称捻兰卧泳鐢。它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融和南方民间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形成的。以体制庞大、曲词通俗质朴为其特点,已粗具戏曲的基本艺术特征。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如我们熟悉的《赵贞女蔡二郎》、《宦门子弟错立身》、《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赵氏孤儿》、《牧羊记》、《琵瑟记》等剧本都是那时留传下来的,虽然有很多剧本已经和现在的内容不一致,但那时候戏曲对后来戏曲发展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一个重要时期,它以元曲闻名于世,而元曲中影响最显著者,唯北杂剧(亦称元杂剧)。北杂剧之文学,以质朴自然胜,后世的戏曲文学无法达到这个高度;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杂剧作家,使北杂剧成为一代文学的典范。北杂剧表演则显示出戏曲在形成之初的朴实和浓郁的民间气息。

明清传奇,源于宋元南戏,是它成熟化与规范化的结果。明中叶以后,传奇代替杂剧成为戏曲舞台上的主角。其剧本文学曲词典雅,体制庞大,名篇佳作不胜枚举,为戏曲文学的绝盛之时。表演上则日趋成熟,多用昆曲演唱。这时候就出现了著名的明代四大声腔系统。这四大声腔包括浙江海盐腔、浙江余姚腔、江西弋阳腔和江苏昆山腔。明代戏曲,在音乐上出现明显的地方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地方声腔的崛起。对后世戏曲影响最大的是后两种,即弋阳腔和昆山腔,前者发展为全国影响广泛的高腔系统,如现在的赣剧和京剧都用了这种声腔;后者则发展成典雅细腻的昆曲。

自清代前期起,戏曲舞台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戏曲的民间化和通俗化。先是昆曲、高腔折子戏的盛行,后是地方戏的兴起。从此,戏曲舞台不再是传奇戏的天下,昆曲与高腔有了来自民间的竞争者。戏曲的表演场所也由厅堂氍毹变为了茶肆歌台。这位戏曲的民间化和通俗化提供了条件。

二 传承性和传统性

昆曲,是当今戏曲界最古老的剧种,有“万戏之母”之称。其他戏曲在发展的时期,都向昆曲学了很多。如我们熟悉的京剧,旦角的舞台表演就借助了许多昆曲的精华,老一辈京剧艺术家们在学京剧的同时,还学习昆曲。梅兰芳先生为了弘扬昆曲,居然一口气学了30多部昆曲剧目,程砚秋先生对昆曲也娴熟得很。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傅全香说过:“越剧有两个奶娘,昆曲和话剧。昆曲告诉了越剧表演的重要性;话剧告诉了越剧要演故事。”越剧老一辈表演艺术家不仅能表演越剧,昆曲也是她们的强项。黄梅戏一代宗师严凤英为了让黄梅戏更具表演性,就向其他戏曲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昆曲就是其中的一种,她学习了昆曲的身段表演,打破了黄梅戏的只是“上半身”的表演,让黄梅戏具有更大的舞台表现力。

昆曲,源于元末年间,由最早的清唱到后来的舞台表演,一直发展至今,已经有了600多年的历史。昆曲的记谱不像现在的音乐记谱而是用工尺记谱,和以前的记谱方式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这是昆曲传承古老传统的一种表现形式。

昆曲最早是流行于市井之间,后来繁盛时期走向雅化的路子,表演形式更加成熟起来,并且因此而使得文人创作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名家名作层出不穷。这个时候,在戏剧史和文学史都很有名的作品有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尤以《牡丹亭》为著;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其他的还有沈景的《义侠记》、高濂的《玉簪记》、周朝俊的《红梅记》等优秀剧本,这些剧本为昆曲更添了一份文学涵养。加上昆曲自身发展兼收并蓄,使得昆曲的舞台更加广阔,从而得以发展至今。

通过看戏曲的剧本我们可以得到,现在戏曲的剧本除了一些改编的现代主题,大多数都为古代题材。这些题材中包括表现历史事实的史学题材,如:京剧中的《赵氏孤儿》《负荆请罪》等,越剧中的《寒情》《陆游与唐婉》等,粤剧中的《楚河汉界》等。也有表现神话传说的题材,如:黄梅戏中的《牛郎织女》《天仙配》等,越剧中的《追鱼》《白蛇前传》《柳毅传书》等,京剧中的《白蛇传》《大闹天宫》等。还有表现战争传奇题材的,豫剧中的《花木兰》被很多人熟知,京剧中也有《洪洋洞》《珠帘寨》《四郎探母》《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一类的剧目,越剧中同样有《穆桂英挂帅》《木兰别传》《马龙将军》一类的戏。古典传奇故事也是戏曲善于表现的题材之一,《梁祝》在很多戏曲中都有表现,京剧程派新排戏就有《梁祝》,越剧黄梅戏在发展之初就排了《梁祝》,现在已成为戏曲界的经典,尤其是越剧中的《十八相送》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越剧《红楼梦》已成为众多戏迷心中的经典,神圣的地位不容改变,而《女驸马》现在已成为黄梅戏的经典了,一曲“为救李郎离家园”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耳熟能详了。《孟丽君》《蝴蝶梦》《秦淮烟云》《玉堂春》《李娃传》《孔雀东南飞》等一些表现古代妇女独立、自由人格的戏也被许多剧种改编搬上舞台,这些戏以一种古老的题材、现代的手法向今人描绘着一个个形象动人的人物性格,新颖大胆而又不失古趣。

当然,才子佳人的题材也是戏曲表现的题材之一,但这种题材改变了以前的腐化成分,已然成为具有新时期鲜明特点的故事剧了,昆曲中的《西厢记》《牡丹亭》相信很多人不陌生,“原来这姹紫嫣红开遍”已经成为昆曲中的代表,真是看昆曲必看《牡丹亭》,看《牡丹亭》则必听“皂罗袍”“好姐姐”。越剧继承昆曲不少衣钵,《西厢记》也是越剧的代表剧目,俏皮的红娘、傻呆呆的张君瑞、大家闺秀的崔莺莺以及严厉的老太太都是其中的经典形象。看过越剧的必看过《唐伯虎落第》,雅致的唱词、优美的旋律、典型的人物及风趣的念白都是观众记住这部戏的理由。评剧中的《花为媒》,一出幽默的戏曲小品,可爱的人物形象,漂亮聪慧的李月娥、聪明贤淑的张五可、还有滑稽可笑的阮妈,让这部戏成为评剧中的经典,其中的《报花名》《夸月娥》把张五可这个人物形象刻画得是栩栩如生。川剧中的《玉簪记》《柳荫记》用其特有的方式吸引了不少观众。

戏曲中还有表现其他特殊题材的剧目,表现作家作品的,新派越剧《孔乙己》《家》《第一次亲密接触》等,京剧《黑旋风李逵》等,黄梅戏《雷雨》;表现时代主题的,如文革时期的八大样板戏、京剧程派新剧《江姐》,越剧新派剧目《疯人院之恋》《被隔离的春天》等;将西方作品融入中国戏曲的,越剧中有《茶花女》《王子复仇记》,京剧中有《公主图兰朵》等。

这些题材大多数为古典题材,这和中国文化遗产的丰富性是分不开的,中国这片土壤适宜戏曲的形成和发展。戏曲不仅从题材上传承了古典文化,在唱词讲究上也深受古典诗词的影响。京剧《霸王别姬》有这样几句唱词“战英勇,盖世无敌。灭赢秦,废楚帝,争长华夷”,这几句唱词有秦赋的印迹;还有一句著名的西皮二六“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解君忧闷舞婆娑。赢秦无道把江山破,英雄四路起干戈”,这几句受到唐诗七律的影响,而且后面的押韵很有规律,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规范。越剧《唐伯虎落第·画誓》有这么一句“一弯冷月照寒窗,秋风瑟瑟落叶黄,欲举杯酒邀月饮,酒尽壶空意茫茫”,押韵和一个个古诗的意象尽在其中,“冷月”“秋风”“落叶”,哪个不是古代诗人笔下的意象?观遍现有戏曲,哪个不是用诗般的语言在吟唱,哪个不是在画般的意境中登台?且看戏曲服饰,哪个不是对古代服饰进行写意的复古?

古时的一切一去不复返,但是仍有这样的艺术在传承着古代的文化,这应该是我们作为华夏儿女的骄傲,只有中国才能产生这种独特的艺术,古人已然不在,但是古人的精神却通过戏曲这种载体一直承载下来,古典文化也通过这种方式在一直延续着。

三 地方性和统一性

每个人看到自己家乡的地方戏,都会有一种发自心底的亲切感。这和许多地方戏用自己方言吟唱是分不开的。地方戏深深扎根于产生它的家乡,与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成长与家乡有着密不可分的影响。京剧是我们国家的国剧,相信每一个在国外的游子一听到《四郎探母》中“思老母不由人肝肠痛断,想老娘不由人泪洒在胸前”的旋律一定会深刻地体会到海外的孤苦无依。

悦耳动听的越调一定能够让越乡人感慨万千,一曲“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曾让多少人为之痴迷。一句“树上的鸟儿成双对”也让无数徽人感到无比自豪……,戏曲的地方性首先就表现在取材的地方性、吟唱的方言化及服饰的地方化。

越剧的取材大多为钟灵秀慧的南方,如《白蛇传》《梁祝》,这些故事发生地点就是西子湖畔的杭城。而《西厢记》《百花江》《孔乙己》《秦淮烟云》取材也是越乡周围,这些故事只有经越剧改编,然后再用吴侬软语吟唱,才能体味出那种情感,如果这样细腻的爱情故事用北方的戏曲来吟唱,就会感觉出一种不伦不类,而温婉的越剧去唱大气的北方故事也会让人有一种别扭的感觉。黄梅戏自田野而来,她就像一位未加修饰的美丽村姑,热情大方,让人容易靠近。它有很多来自乡土的题材,看一看《打猪草》,农村人会因此感到亲切;看一看《天仙配》,人们会对那男耕女织的农村生活怀有无限的向往;看一看《徽州女人》,那无限真切的乡土热情会朝你铺天盖地地涌来。

香软的昆曲则钟情于才子佳人题材,幽深的府邸、鸟语花香的后花园、精致的服饰,这是其他剧种都无法比拟的。铿锵的京剧则选择了豪情的战争、忠义题材,用尽智谋的《珠帘寨》、贴面无私的《铡美案》、趣味横生而又不失威严的《乌盆记》、不枉私情的《赤桑镇》、忠肝义胆的《江姐》、饱含真情的《锁麟囊》……。产于河南的豫剧似乎也秉承了北方特有的大气,看《穆桂英挂帅》,是不是让你真正感受到了女将五十三岁出征的英姿;而《花木兰》是不是把你的思绪唤到了木兰女扮男装大夫出征的那个时代?川剧以其“变脸”绝活响誉中外,其实这种绝活何尝不是地方赋予的呢?想象古代的西南,一定是傩戏流行,面具是做戏人的必备道具,所以“变脸”中一定要利用面具来装饰。花鼓戏和乡土联系紧密,所以它的取材也十分具有泥土气味;采茶戏源于采茶之余,它的取材十分贴近大自然,如莺莺鸟语,响彻在茶山上下。

地方戏因为产于各个地方,在他产生之初只是为了娱乐当地人们,所以方言吟唱肯定是其一大特点。听听我们熟悉的京剧,虽然它为国剧,但它并不是用普通话来唱的,因为京剧在发展的时候吸收了许多地方的名伶,且其前身为徽班,所以有些咬字肯定带有独特的方言特色。如《凤还巢》中有一句“人生不知顾脸面”中的“脸”要咬成“jian”,还有《霸王别姬》中有“轻移步走向前荒郊站定”中的“轻”要唱成“亲”,这是深受南方方言中没有后鼻音的影响。还有现在中国的第二大剧越剧是用嵊州话来演唱的,不管是念白还是唱,都有浓浓的越乡味,所有的词唱起来都没有翘舌和后鼻音,也没有圆唇,还有一些字也有很明显的南方特色,如《红楼梦》中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个”应该读成“guo”,“想当初妹妹从江南初来到”中的“南”应读成“nuan”,声调也发生了变化。黄梅戏因是用安庆话来唱,安庆话属于北方方言,大多数话和普通话比较接近,但是还有少许字音有些不同,,如《女驸马》中有“我也曾打马御街前”的“街”就应读作“jiai”,还有就是黄梅戏念白很有安庆调。豫剧典型的是用河南话来唱的,其每字每腔都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河南味。昆曲源于苏州昆山腔,但是由于后来的不断发展,不少地方都有具有代表性的昆剧院。因为各地的地方性不一样,导致昆曲念白特色发展不一样,北昆带有很强的京白,苏昆是典型的苏白,而浙昆则有一定成分的浙白味道。广东的粤剧则是用粤语来唱,福建的高甲戏用的又是特点鲜明的闽语来演唱。但由于所有的方言都能归一到共同语中来,所以虽然用的是方言来吟唱,仍然具有很大的统一性,每个剧种都有能吸引其他地方人们的综合因素。

  所有的戏曲服饰都有很鲜明的能吸引观众的特征,但是由于地方的不同,戏服的制作又有特殊的学问,看越剧和昆曲的服饰就有很强的苏绣杭绣的特征,精致的刺绣,清新淡雅的服饰之美真是显于其中。黄梅戏的服饰比起越剧和昆曲来,就多了一份真切感和田野感,一点都不矫揉的服饰,和安徽的民风浑然一体。粤剧的服饰则多了一份南国的野性,明显带有古代少数民族的特色。

四 舞台装饰的想象性和内容情节的矛盾性

  戏曲不像其他的舞台艺术,其具有更强的想象性和规范性,戏曲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在这个舞台上,有唱、念、做、打,每一门都是艺术,要做好这门艺术,演员们需要有深厚的艺术功底。有点戏曲知识的人都清楚,戏曲艺术更重要的是写意,而非写实。初次看戏的人都会被戏中的一些莫名其妙的细节弄得团团转。在戏曲中,生旦净末丑都有特殊的化妆,尤以京剧最为规范,且各种角色饰什么样的人也有特殊规定,如京剧中,饰小生的,化妆时要在脑门中间抹一缕红;花脸饰的人一般都是奸臣或者是包公之类的角色,还有老生一般饰中年男子等。

  在戏曲的道具中,都是具有写意化的。那些刀枪都市用木头做的,而非真刀真枪,不想我们平常看的电视剧和电影中的道具都有很强的写实意味。如果骑马则用一马鞭来代替,老生专门带髯口以区别其他行当。在戏曲中,周围的很多场景无法用道具来表明,这就需要靠演员来演,这也是测试演员功底的一个重要方面,像昆曲《林冲夜奔》中,要在明亮的舞台上演出那是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着实需要功夫,于是昆曲界有一说法“男怕夜奔,女怕思凡”。这就需要台上演员和台下观众互动,才能把这折戏演好,演员要演出这是一黑夜,观众要想象这是一黑夜,能调动观众的想象也是演员的一大本事。

  在戏曲中,虽然舞台只是一个舞台,但是演员的表演却能让舞台成为很多场景,舞台上没有门槛,演员把适当的地方想象出一个门槛,要到另一个地方去,只要走几个圆场,就可以改变地点,这时候想象是不可少的。演得让观众都觉得是真的,就体现出这个演员的功底不一般。

  在戏曲中,光有道具和好的演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好的剧本,能够将整个故事情节整合起来吸引人。《红楼梦》在越剧可谓已成经典了,其中有一折《金玉良缘》让众多戏迷百看不厌,首先是林黛玉的焚稿,后来是宝玉和宝钗的洞房,再就是宝玉的哭灵,三出戏的设置让人感觉反差十分之大,正是从这种反差中,我们才能看出整个故事的矛盾发展。黛玉焚稿的冷清,洞房的热闹之后就是悲情万丈的哭灵,洞房就好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也好像是夕阳西下的无限美好,抑或是回光返照,故事中包含着另一故事,情节中融入了其他情节。看越剧《百花江》,故事中矛盾重重,本来的仇人却是以前救自己母亲的恩人,真是情仇两难分,后来的结局更是令人大跌眼镜,自己的丈夫反而不如自己所谓的仇人。在这个故事中,人物的好坏已经很难确定了,有的只是情和义,戏曲告诉我们的何尝不是真实的人生呢,用一部部戏来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

  处在梨园的边缘地,看着戏曲文化的深层内涵,心里不禁有一种辛酸的感觉,试想,现代人,有哪个真正关注了我们曾经深深自豪的国粹艺术呢?

声明:内容仅供参考,图片和文章选取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