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字是之的古诗
《酬杭州白使君,兼寄浙东元大夫》 作者:张籍
相印暂离临远镇,掖垣出守复同时。一行已作三年别,两处空传七字诗。越地江山应共见,秦天风月不相知。人间聚散真难料,莫叹平生信所之。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战城南》 作者:李白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诗歌如何写结尾?
古诗词创作中常用下列方法进行结尾:
第一种用景语结尾。
第二种以情结尾。以情语结尾,在诗里要注意首尾呼应,词里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节奏感等
第三种升华主题的结尾。在我国古典诗歌写作中,许多诗歌常常采用前面写景、叙事铺垫,而在结尾的地方使主题陡然升华的方法,这也很值得我们在写作现代诗时加以借鉴。
第四种疑问结尾。采用疑问式结尾,能起到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的作用。这也是古典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方法。
诗歌的结尾怎么写
凤头:开头华丽。猪肚:内容充实。 豹尾:结尾有力,隽永。古人云,好诗圆转寰美如弹丸,重在开头,收在结尾。非胸罗万卷者不能有气象。
你字结尾的古诗
理短被他欺,理长不奈你。——寒山
一朝有乖张,过咎全归你。——拾得
多争理在伊,少争理在你。——石沆
往来诸用不相知,生死谁能碍你。——张伯端
不避晓行并早起,此情都为你。——辛弃疾
写古诗词全篇最后一句诗句可不可以用‘下’结尾!
可以。押韵,意思能通顺即可。举个例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谢了,还举个例子,非常感谢,因为我第一句‘鱼戏群荫下’所以我想了想最后一句下就没用下了,改为'清水藏芙蕖'应该要比‘清水芙蕖下’来得好!
关于“春”的诗词结尾有哪些?
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多)步(走)于庭,被发缓形(意喻不受束缚),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春阳:因春天阳光温和明媚,令人神往陶醉,故而得名;陈子昂诗“白日每不归,春阳时暮矣”。就是描写春阳的诗句。
阳春:春天的美称。唐朝诗人李白诗中就有“阳春召我以烟景”的诗句。[1]
芳春:因春天草木萌动,百草新生,大地草绿如茵,繁花似锦,故而得名。陆机诗“烈心厉劲秋,丽服鲜芳春”。将芳春的特点,写得入景入神。
蠢:古时“春”“蠢”同音同意,春来虫动,形声兼会。
春天
春天(5张)
青春:因春天草木青青而得名。杜甫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艳阳:因春季阳光灿烂而得此荣名。清代华广生辑俗曲集《白雪遣音·艳阳春》有句云:“艳阳天,和风荡荡,杨柳依依”。
三春:因为春季包涵了一、二、三月,而合称“三春”。孟郊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九春:按民间习俗,十天为一春,春季有90天,故又称“九春”。诗人阮籍有诗:“说怪若九春,磐折似秋霜”。
踏青:又叫春游、探春等。中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唐代诗人杜甫就曾记载皇家游春踏青的盛景,“三月三日天地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千百年来,踏青渐成了一种仪式,仿佛只有行了这种仪式,才真正拥有了春天。“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白居易的《春游》诗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