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咏·玄晏先生》
(唐)吴筠
士安逾弱冠,落魄未修饰。
一朝因感激,志学忘寝食。
著书穷天人,辞聘守玄默。
薄葬信昭俭,可为将来则。
吴筠 [唐](?~778):中国道教名人,唐代著名道士。字贞节(一作“正节”)。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少通经,善属文。性高洁,不随流俗。因举进士不第,乃入嵩山,师事潘师正为道士,传上清经法。开元(713~741)中,南游金陵,访道茅山。后又游天台,观沧海,与名士相娱乐,文辞传颂京师。玄宗闻其名,遣使召见于大同殿,令待诏翰林。问以道法,答曰: “道法之精,无如《五千言》,其诸枝词蔓说,徒费纸札耳”。又问神仙修炼之事,答以“此野人之事,当以岁月功行求之,非人主之所宜适意”。天宝(742~750)中,李林甫、杨国忠用事,纲纪日紊,知天下之将乱,乃坚求还嵩山,屡请不许,乃诏于岳观别立道院。不久,安禄山欲称兵,又求还茅山,玄宗许之。既而中原大乱,筠乃东游会稽,隐于剡中,逍遥泉石,与李白、孔巢父等相酬和。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卒于越中。弟子邵冀元等私谥为“宗玄先生”。
他的作品有:
1. 游倚帝山二首(作者:吴筠 朝代:唐)
2. 高士咏·商山四皓(作者:吴筠 朝代:唐)
3. 高士咏·鲁仲连(作者:吴筠 朝代:唐)
4. 高士咏·台佟管宁(作者:吴筠 朝代:唐)
5.高士咏·许先生(作者:吴筠 朝代:唐)
6. 题缙云岭永望馆(作者:吴筠 朝代:唐)
7.高士咏·樊先生(作者:吴筠 朝代:唐)
8.高士咏·玄晏先生(作者:吴筠 朝代:唐)
9. 高士咏·冲虚真人(作者:吴筠 朝代:唐)
10.高士咏·於陵夫妻(作者:吴筠 朝代:唐)
11. 过天门山怀友(作者:吴筠 朝代:唐)
12. 舟中遇柳伯存归潜山,因有此赠(作者:吴筠 朝代:唐)
13.高士咏·长沮桀溺(作者:吴筠 朝代:唐)
14. 秋日彭蠡湖中观庐山(作者:吴筠 朝代:唐)
15.高士咏·颜歜(作者:吴筠 朝代:唐)
16. 高士咏·董威辇(作者:吴筠 朝代:唐)
17. 高士咏·洞灵真人(作者:吴筠 朝代:唐)
18. 高士咏·广成子(作者:吴筠 朝代:唐)
19.高士咏·向子平(作者:吴筠 朝代:唐)
20. 胡无人行(作者:吴筠 朝代:唐)
21.高士咏·段干木(作者:吴筠 朝代:唐)
22.高士咏·鲁仲连(作者:吴筠 朝代:唐)
23. 酬叶县刘明府避地庐山言怀诒郑录事昆季苟尊(作者:吴筠 朝代:唐)
24.高士咏·东方曼倩(作者:吴筠 朝代:唐)
25. 缑山庙(作者:吴筠 朝代:唐)
26. 高士咏·洞灵真人(作者:吴筠 朝代:唐)
27. 登庐山东峰观九江合彭蠡湖(作者:吴筠 朝代:唐)
28. 高士咏·汉阴丈人(作者:吴筠 朝代:唐)
29. 听尹炼师弹琴(作者:吴筠 朝代:唐)
30.高士咏·荣启期(作者:吴筠 朝代:唐)
31. 胡无人行(作者:吴筠 朝代:唐)
32. 秋日彭蠡湖中观庐山(作者:吴筠 朝代:唐)
33.高士咏·高凤(作者:吴筠 朝代:唐)
34. 舟中夜行(作者:吴筠 朝代:唐)
35. 登北固山望海(作者:吴筠 朝代:唐)
36. 别章叟(作者:吴筠 朝代:唐)
37. 高士咏·玄晏先生(作者:吴筠 朝代:唐)
38.高士咏·荷莜晨门(作者:吴筠 朝代:唐)
39. 高士咏·庞德公(作者:吴筠 朝代:唐)
40. 高士咏·颜歜(作者:吴筠 朝代:唐)
41. 高士咏·文始真人(作者:吴筠 朝代:唐)
42.高士咏·壶丘子(作者:吴筠 朝代:唐)
43. 经羊角哀墓作(作者:吴筠 朝代:唐)
44.高士咏·司马季主(作者:吴筠 朝代:唐)
45. 高士咏·严子陵(作者:吴筠 朝代:唐)
46.高士咏·台佟管宁(作者:吴筠 朝代:唐)
47. 酬叶县刘明府避地庐山言怀诒郑录事昆季苟尊(作者:吴筠 朝代:唐)
48. 高士咏·荣启期(作者:吴筠 朝代:唐)
49. 高士咏·郭文举(作者:吴筠 朝代:唐)
50. 览古十四首(作者:吴筠 朝代:唐)
51. 晚到湖口见庐山作呈诸故人(作者:吴筠 朝代:唐)
52. 登北固山望海(作者:吴筠 朝代:唐)
53. 秋日彭蠡湖中观庐山(作者:吴筠 朝代:唐)
54. 高士咏·颜歜(作者:吴筠 朝代:唐)
55. 高士咏·荷莜晨门(作者:吴筠 朝代:唐)
56. 登庐山东峰观九江合彭蠡湖(作者:吴筠 朝代:唐)
57. 别章叟(作者:吴筠 朝代:唐)
58.高士咏·庞德公(作者:吴筠 朝代:唐)
59.高士咏·黔娄先生(作者:吴筠 朝代:唐)
60. 高士咏·冲虚真人(作者:吴筠 朝代:唐)
61. 胡无人行(作者:吴筠 朝代:唐)
62.高士咏·师金(作者:吴筠 朝代:唐)
63.高士咏·严子陵(作者:吴筠 朝代:唐)
64. 翰林院望终南山(作者:吴筠 朝代:唐)
65. 舟中遇柳伯存归潜山,因有此赠(作者:吴筠 朝代:唐)
66. 高士咏·於陵夫妻(作者:吴筠 朝代:唐)
67. 高士咏·通玄真人(作者:吴筠 朝代:唐)
68.高士咏·陶征君(作者:吴筠 朝代:唐)
69. 高士咏·河上公(作者:吴筠 朝代:唐)
70. 高士咏·南华真人(作者:吴筠 朝代:唐)
71. 高士咏·高凤(作者:吴筠 朝代:唐)
72. 高士咏·项橐(作者:吴筠 朝代:唐)
73. 高士咏·洞灵真人(作者:吴筠 朝代:唐)
74. 建业怀古(作者:吴筠 朝代:唐)
75. 高士咏·郑商人弦高(作者:吴筠 朝代:唐)
76. 高士咏·楚狂接舆夫妻(作者:吴筠 朝代:唐)
77. 高士咏·长沮桀溺(作者:吴筠 朝代:唐)
形容不知道该怎么选择的诗句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晏殊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酬张少府》王维
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将进酒》李白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其一》
斜睛若不眄,当转复迟疑。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西汉罗敷《陌上桑》
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先秦屈原的《离骚》
惟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荀子·礼论》
《蝶恋花》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 燕子双来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译文: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注释:⑴蝶恋花: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⑵槛(jiàn):古建筑常于轩斋四面房基之上围以木栏,上承屋角,下临阶砌,谓之槛。至于楼台水榭,亦多是槛栏修建之所。⑶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⑷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谙:熟悉,精通。离恨:一作“离别”。⑸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⑹凋:衰落。碧树:绿树。
《酬张少府》王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译文:人到晚年特别喜好安静,对人间万事都漠不关心。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国,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宽解衣带对着松风乘凉,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
注释:
⑴酬:以诗词酬答。张少府:当指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遭李林甫排挤罢相。少府,唐人称县尉为少府。从“君问穷通理”句看,张少府亦是诗人同道之人。⑵晚年:年老之时。唐包佶《发襄阳后却寄公安人》诗:“晚年多疾病,中路有风尘。”唯:亦写作“惟”,只。好(hào):爱好。⑶自顾:自念;自视。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李善注:“郑玄《毛诗笺》曰:‘顾,念也。’”长策:犹良计。《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靡毙中国,快心匈奴,非长策也。”
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请听水浦深处渔歌声音。
“天子呼来不上船”出自哪首诗?
1、“天子呼来不上船”出自杜甫的《饮中八仙歌》。
2、原文
饮中八仙歌
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辨惊四筵。
3、译文
贺知章酒后骑马,晃晃悠悠,如在乘船。他眼睛昏花坠入井中,竟在井底睡着了。
汝阳王李琎饮酒三斗以后才去觐见天子。路上碰到装载酒曲的车,酒味引得口水直流,为自己没能封在水味如酒的酒泉郡而遗憾。
左相李适为每日之兴起不惜花费万钱,饮酒如长鲸吞吸百川之水。自称举杯豪饮是为了脱略政事,以便让贤。
崔宗之是一个潇洒的美少年,举杯饮酒时,常常傲视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树临风。
苏晋虽在佛前斋戒吃素,饮起酒来常把佛门戒律忘得干干净净。
李白饮酒一斗,立可赋诗百篇,他去长安街酒肆饮酒,常常醉眠于酒家。天子在湖池游宴,召他为诗作序,他因酒醉不肯上船,自称是酒中之仙。
张旭饮酒三杯,即挥毫作书,时人称为草圣。他常不拘小节,在王公贵戚面前脱帽露顶,挥笔疾书,若得神助,其书如云烟之泻于纸张。
焦遂五杯酒下肚,才得精神振奋。在酒席上高谈阔论,常常语惊四座。
古代的诗词名人颠沛流离的生活
杜甫的
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拗。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还有具体写当时社会情况的三吏三别
新婚别
【题解】
杜甫“三别”中的《新婚别》,精心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此诗采用独白形式,全篇先后用了七个“君”字,都是新娘对新郎倾吐的肺腑之言,读来深切感人。
【原文】
菟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忽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白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垂老别
【内容】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无家别
【内容】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长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yè)城戍(shù)。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yù)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
傍晚投宿于石壕村,在夜里有官吏来捉人。老翁翻墙逃走,老妇走出去应对。
官吏喊叫的声音是那样凶,老妇啼哭的情形是那样凄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三个儿子都服役去参加围困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托人捎了信回来,其中两个最近刚战死了。活着的人暂且偷生,死的人永远逝去。家中再也没有什么人丁了,只有个吃乳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所以儿媳妇没有离开这个家,但进进出出没有一条完好的衣服。老妇我虽然身体衰弱,请允许我跟从您夜归。 赶紧应付河阳需要的劳役,现在还赶得上做早炊。”
入夜说话的声音也已经消失了,但好像听到低声哭泣抽咽。
天亮后我继续赶前面的路程,只能与逃走回来的老翁告别。
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译文】:
旅客走在新安县的大路上,听到按户籍册点兵。
请问新安吏:“难道因新安县小,壮丁已抽完,才抓这些不成丁的青年?”
“府帖昨夜才下达,并令没有壮丁就依次抽中男。”
“抽来的中男实在太小了,如可能守住王城呢?”
健壮的中男还有母亲相送,瘦小的由于父母在战乱中去世,可就孤苦伶仃。
河水日夜向东流,青山还留著哭声呢!
“不要让眼泪哭乾,收住你们纵横的泪水。
眼泪哭乾了会露出头骨,天地都不能改变这悲痛的安排,终归是无情的。
我们官军(指九节度使)攻取相州,日夜盼望收复其地。
可是贼心难料(指史思明已归唐,又支援安庆绪),致使官军溃败。
就去原先营垒就食(因离洛阳不远),练兵也依凭著洛阳。
挖掘壕沟也不会深得见水(指劳役不重),放牧军马的劳役也还算轻。
何况朝廷官军是符合正义的,一切必然顺利,爱护战士一目了然。
送行战士不要哭得那麼悲伤,长官(指郭子仪)本像你们的父兄。”
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译文】:
士卒劳役是多么的艰辛,在潼关要道筑城。
大城比铁还要坚固,小城也有万丈多。
我请问潼关吏:修道是为了防史思明军吗?(这是杜甫明知故问)
潼关吏邀请我下马步行,为我指着山隅说:
潼关高与云相连,城上堡垒把城墙区分成一格格战栅,飞鸟也不能越逾。
胡贼来犯只要守住,哪要担心西都长安。
您看这个要害的地方,狭窄到只能一辆车子通过。
艰难时刻就拿起长戟防守,因形势险要,利于防守,万古守关也只用一人。
“悲哀啊!桃林塞(即潼关之古称)那一仗,哥舒翰潼关之败死伤极多,惨死黄河。
请嘱咐防守潼关竹将领,谨慎啊!千万别学哥舒仓卒促应战的覆辙。”
杜甫的诗,诗名有哪些
《登高》《蜀相》《兵车行》 《望岳》《登岳阳楼》《天末怀李白》《佳人》《旅夜书怀》 《咏怀古迹·其一》《咏怀古迹·其二》《咏怀古迹·其三》《咏怀古迹·其四》《咏怀古迹·其五》 《兵车行》《春夜喜雨》。够了吗?
李白的《梦游太姥吟留别》描写的是福建福鼎太姥山吗?
不是,太姥山是太姥山。天姥山在浙江省新昌县境内
杜甫诗句的历史背景?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天宝六载,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10] 。
天宝十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有描写吟花咏木莱表达对某种精神的追求的诗句么?
“感遇” 张九龄兰也春葳蕤,桂花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是诗人遭受奸党李林甫、牛仙客的迫害,罢相被贬之后所作的《感遇》组诗,凡十二首。“感遇”者,有感于遭遇之谓也。“之一”选自组诗的第一首。此诗以春兰、秋桂自比,以喻”本心“,表达自己立身修德,恶邪守正之高尚品德。
诗的一二句:“兰也春葳蕤,桂花秋皎洁”,以物起兴,引出自比的对象。你看,春天的兰草迎春勃发,茂盛纷披,生机无限;秋天的桂花叶绿花黄,皎洁明净,馨香四溢。“葳蕤”与“皎洁”再现了春兰与秋桂勃发向上与高雅的风貌。
诗的三四句承接了一二句之意,指出春兰、秋桂之所以“欣欣此生意”,欣欣向荣,蓬勃生机,是因为“自尔为佳节”。自,各自;尔,如此之意。即是说它们各自在适当的季节(春、秋)而繁荣花开。显示“葳蕤”与“皎洁”的生命特点。这里,既点出春兰、秋桂各自适应“佳节”之特性;又暗示兰、桂按各自的本性生长荣枯,不媚人荣,不求人知的本质特性。
诗的五六句写人对兰、桂之欣赏。先用”谁知”一转,由前四句的物象转入对人的描写。那些“林栖者”,即居于山林之中的隐逸之士,常以兰、桂自喻,因而“闻风坐相悦”,闻到兰、桂的芳香,顿生爱慕之情。坐,久坐之意,意味爱慕之深、爱慕之殊。
诗歌的七八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综合前意,再次肯定了兰、桂不求人荣的高尚品质,尽管兰、桂被人欣赏、爱慕,但它们是不求(何求)“美人”(林栖者)来攀折、欣赏的。因为兰逢春而葳蕤,桂至秋而皎洁,这是它们的本性(“本心”)使然,并非为了博取“美人”的欣赏而如此。
全诗的意旨是:那些如春兰、秋桂的贤人君子洁身自好,进业修德,并非为了博取功名富贵,而仅是尽到了他作人的本分。自然,春兰、秋桂也是诗人的自喻,表明自己虽然遭奸人的排斥,仍具有坚贞清高的气节。
另外,说几句题外话,对诗的诠释和欣赏,并不一定符合作者的本意,只要读者自己能够有所感悟,并能言之成理,这也算有不小的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