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木兰舟 古诗词《木兰诗.》

时间:2020-07-04   作者:互联网搜集整理

木兰辞 【原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赏析】

??乐府《鼓角横吹曲》名。北朝乐府民歌。又称《木兰辞》。约作于北魏迁都洛阳以后,中经隋唐文人润色。最初录于南朝陈僧智匠《古今乐录》,长300余字。它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一篇优秀叙事诗。写的是女英雄木兰乔扮男装替父从军,最后光荣还乡的故事。在艺术上突破了汉代杂言体民歌的狭小篇幅,形成了自己的长篇巨制体式,对唐代七言歌行的发展起了示范性的推动作用。布局严谨,繁简得当,描写生动,语言丰富,浪漫主义色彩浓厚,对后世文学有较大影响。

木兰舟,春光美,一夜梨花送人归,是出自哪里的诗词?

应该是网友杜撰的诗。

因为不大合律,

春光美一字太俗,古人不屑为之。

唐诗本兰舟哪首'诗里写有木兰舟

木兰舟即木兰船,其出处有以下几处:

1、南朝 梁 刘孝威 《采莲曲》:“金桨木兰船,戏采 江 南莲。”

2、 唐 贾岛 《和韩吏部泛南溪》:“木兰船共山人上,月映渡头零落云。”

3、清 纳兰性德 《忆江南》词之四:“山水总归诗格秀,笙箫恰称语音圆,谁在木兰船。”

关于木兰花的诗词

1、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出处】:唐杜牧《题木兰庙》

【释义】:花木兰女扮男装去参军打仗,一去就是十二年。她在梦乡里,也会和女伴们一起对镜梳妆;只是为了替爷从军、保家卫国,多次想回家时竭力克制着自己与边关将士大碗喝酒。

2、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

【出处】:唐 白居易《戏题木兰花》

【释义】: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紫色的花苞绽开了,吐出了美艳的花瓣,其怒放之态,如同一座精巧玲珑的建筑被“拆”开了;柔嫩、洁白的花朵,如同施了脂粉的女郎细腻丰腴的肌肤,在微风吹拂下轻轻地改变着形态。

3、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出处】:南北朝 ·佚名

【释义】:织布机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织机停下来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

扩展资料

木兰之乡:

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木兰之乡”。人们为了纪念花木兰,在河南商丘虞城县内还建有木兰中学、木兰火车站、木兰宾馆、花木兰度假村、花木兰产业集团、花木兰民兵连、木兰巨型雕像等。

商丘市还组建有花木兰武术协会、花木兰盘鼓队、花木兰舞龙队。每年的四月初八,木兰的生日,人们前来祭祀,人山人海,庙会盛大。

诗词中的“兰舟”是什么意思?

【解释】:船的美称:用木兰树造的船,即木兰舟。

兰舟

【拼音】:lán zhōu

【出自】: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所做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词如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一个首先要辨明的问题。根据题名为元人伊世珍作的《琅嬛记》引《外传》云:“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有的词选认为,此说“和作品内容大体符合。上片开头三句写分别的时令和地点;下片起句‘花自飘零水自流’回应这三句。这些都是写分别时情景,其他各句是设想别后的思念心情”(见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选》)。有的选本则认为,“就词的内容考察,是写别后的思念,并非送别”;开头三句也是写“别离后”的情景(见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李清照诗词选注》、1982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选注》)。玩味词意,比较两说,似以后一说为胜。首先,《琅嬛记》的记述本不可靠,如王学初在《李清照集校注》(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所指出:“清照适赵明诚时,两家俱在东京,明诚正为太学生,无负笈远游事。此则所云,显非事实。”何况《琅嬛记》本是伪书,所引《外传》更不知为何书,是不足为据的。当然,更重要的是应就词句本身来寻绎它的内容、推断它的写作背景。从上阕开头三句看,决不像柳永《雨霖铃》词所写的“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那样一个分别时的场面,而是写词人已与赵明诚分离,在孤独中感物伤秋、泛舟遣怀的情状。次句中的“罗裳”,固明指妇女服装;第三句中的“独上”,也只能是词人自述。至于以下各句,更非“设想别后的思念心情”,而是实写别后的眼前景、心中事。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带有木兰的诗句

《苏州十咏其二·木兰堂》 宋代:范仲淹

却羡木兰花,曾见霓裳舞

《次韵何伯温三首》 宋代:洪咨夔

庭前木兰花,皦皦扶春阳。

《春日闲居》 明代:王女郎

庭草黄昏随意绿,子规啼上木兰花。

《新市杂咏十首》 宋代:华岳

一涧碧云流不去,木兰舟系木兰花。

《闽中春暮》 明代:张羽

倚遍阑干愁似海,杜鹃啼过木兰花。

《闽中春暮》 唐代:裴廷裕

倚遍阑干愁似海,杜鹃啼过木兰花。

《塘下行》 唐代:孟郊

徒将白羽扇,调妾木兰花。

红烛恍如花月夜,绿窗还似木兰舟。这诗句谁说的啊

钱谦益为柳如是写的

清樽细雨不知愁,鹤引遥空凤下楼;

  红烛恍如花月夜,绿窗还似木兰舟。

  曲中杨柳齐舒眼,诗里芙蓉亦并头;

  今夕梅魂共谁语?任他疏影蘸寒流。

红烛恍如花月夜,绿窗还似木兰舟。这诗句谁说的啊

钱谦益为柳如是写的清樽细雨不知愁,鹤引遥空凤下楼;  红烛恍如花月夜,绿窗还似木兰舟。  曲中杨柳齐舒眼,诗里芙蓉亦并头;  今夕梅魂共谁语?任他疏影蘸寒流。

声明:内容仅供参考,图片和文章选取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