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晚,陈晓旭因患癌不治在深圳去世,享年42岁。
据悉,陈晓旭遗体于16日晚送往深圳殡仪馆,将于17日火化。
========================================================
红楼疑案:林黛玉到底是怎么死的
作者:小乔出嫁了7018
在《红楼梦》后四十回里,很多人认为林黛玉之死的描写,显得过于仓促而不完整,并且其中也有许多的疑点。
在书中,林黛玉显然是病死了,得病时知道宝玉结婚的消息,一气而亡。
多年以来,关于林黛玉之死,有了很多说法,红学家们也聚公不断。
有人说她是赴水而死,也有人说她是上吊自杀,也有人说她是被人谋杀……
我们搜集了有关的各种说法,与读者共享……
莫怨东风当自嗟黛玉悲伤至死
作者:佚名
八十回后的贾府发生重大变故"事败,抄没".宝玉遭祸离家,淹留于"狱神庙"不归,久无音讯,吉凶未卜.黛玉急痛忧忿,日悲夜泣,中"泪尽而亡".程高续稿中,黛玉临死误解宝玉负心,我认为不是很好."泪还露债"是处于黛玉对宝玉无限的爱怜,而不是因为误解.忽略了宝黛知心知己的前提下,也把这段感情看的太低了.脂披云"盖宝玉一生行为,颦知最确..."在《枉凝眉》中"一个枉自槎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留到夏."还有"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唐多令》中"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我认为黛玉是春末亡命的,当时宝玉并不在贾府,而是在"狱神庙".事后,到秋天时,宝玉回来以人去楼空了.在第二十七回探春给黛玉取"潇湘妃子"的别号说"将来他想林姐夫时,那些竹子也要变成斑竹的."在二十八回中"宝玉听了忙撤身出来,黛玉向外头说\'阿弥陀佛!赶你回来,我死也罢了!\'"这话后有脂批云"何苦来,余不忍听."也可说明宝玉不再贾府.黛玉是怎样死的,我认为有投水自尽的可能.从《枉凝眉》中"一个枉自槎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还有《葬花词》中"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与污掉陷渠沟".还有元春归省时,龄官唱的<<相约《和<<相骂》都是出自《钗钏记》,其中女主角史碧桃也是投水自尽的.
林黛玉:“莫怨东风当自嗟!”
林黛玉并非她自己,而是一个精灵。
古今所有不得志者的魂灵、精神聚合成一个人。
从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的身影,她代表了一类人,如同精卫鸟。
从她写的诗词中,可以明白这种代表意义。
虽然她个人并非最杰出的人,诗词并非是最美的诗词,但我们能够深深地被她的故事打动,超过了我们看单个人如屈原、曹植、贾谊等人的故事。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她是这一类人的综合,她虽然才华比不上他们,但她在“伤感”方面的才能是无可比拟的,因为她是女儿,可以尽情伤感,而不会有人奇怪。
男儿却不行,他们无论如何不能流一滴眼泪,无论心中如何痛苦,说出来的依然是豪言壮语,是悠闲自在。
而我们总是容易被表面迷惑或者赞赏他们有泪不轻弹。
从林黛玉身上,我们看见了他们心中的斑斑血痕。
她把其他人不方便表达的感情表达出来了。
林黛玉是代表的“有才补天,生不逢时”一类人。
那么,书中的真宝玉应该是林黛玉!贾宝玉居陪衬。
甄宝玉则是“陪衬的陪衬”。
大石上的“无才可去补苍天……”也是送给林黛玉(她代表的那一批人)的。
再从另外一个方面,若《红》中缺了林黛玉,代以另一人,再省去黛玉所说的一些话、诗词等,《红》的意境就立刻会差一大截,变成了普通的才子佳人小说了。
可见其中的主角(灵魂)确是黛玉。
可是林黛玉究竟与其它小说中的人物如崔莺莺有何区别呢?我以为,林对自己的要求时非常严格的,并且她的任何一事都是诗化的,雅极。
因而与其它小说中的人物分辨开,二者正是那些有才之人与普通人的区别。
假若林黛玉也弄出什么“后花园私订终身”还有一些缠绵悱恻的话语、行动,那将失去她的特殊的美黛玉之所以能打动人,并非因为她的爱情悲剧,而是因为她的高贵品格,她的人格美!
在新时代的“红学”论坛上,“尊林抑薛”派无疑已东风压倒了西风,宝钗被被归于“奸人”,并由于人们对宝黛悲剧的深刻同情而加深了对宝钗的不满乃至愤恨。
事实上,当感情因素剔除后我们无法否认,宝钗是“宝二奶奶”的唯一合适人选。
这不仅是由于家道剧变的贾家,当时更需要一个“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能主持大局的宝姐姐而不是只会哭哭啼啼的林妹妹,更重要的是,即使贾府仍然繁华如昔,“宝二奶奶”也要肩负新一代管理家务,在这一方面的才能,宝黛二人孰优孰劣,恐不需赘言了吧!
宝钗是绝对有理由成为许多人倾慕的对象的:她的美貌比黛玉有过之而无不及;她的才华比起黛玉的仅仅表现在诗词上的“仙才”来说,宝钗可谓“全才”,如博学杂收无所不能;在人情练达方面,宝钗更有惊人的表现----古语云:“事上谄者,临下必骄。
”而宝钗竟可以两全,以至贾府上下,除了宝玉、紫娟等少数只重感情不讲实际的人以外,竟没有希望黛玉胜出的。
连深爱黛玉的作者也忍不住赠了黛玉一句:“莫怨东风当自嗟!”是啊,黛玉的失败不是宝钗的错。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最终是不幸作结的。
宝玉出家、黛玉悲死、宝钗守寡,他们同成了封建礼教的殉葬品。
尽管宝玉对黛玉爱得死去活来,终究不了黛玉一死的命运,尽管宝玉如何的与宝钗不融合,也终究免不了娶她为妻的结局。
他们的力量毕竟太小了,何况又还时时希望得到封建势力的认可,也就只有苟延残喘的分了。
封建势力最终是胜利了,这是《金陵十二钗》中预示好的。
这位封建文人最终放不下对统治者的幻想,放不下对封建势力的维护,用自己的笔残酷地为他们三人的挣扎划上了句号,从而让整个梦最终成为一场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