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博姆的《送行》 送行比尔博姆赏析

时间:2020-06-16   作者:互联网搜集整理

比尔博姆的《送行》

  文章描写勒罗,先写勒罗送别的场面,接着插叙勒罗的经历,然后写勒罗的谈话。

刻画勒罗的形象,一是通过车站送行的动作神态的描写,此时“我”并不知道勒罗是受雇送客,因而完全被他的形象所感动。

勒罗真诚而慈爱,充满感情,几乎像那位美国小姐的父亲;勒罗极有风度,穿着得体大方,像个银行家;勒罗是有教养的,他见到“我”之后的举止温文尔雅。

在他和“我”的交谈中,读者可以对勒罗有进一步的了解。

勒罗是聪明的,他选择了这样一个职业;勒罗是敬业的,他出色而认真地完成每一次送行;勒罗是有自己主见的,他并不认为送行是纯粹的演戏;勒罗也是精明的,他知道自己已经是送行人中的行家里手,可以借助这方面的技巧来赚钱。

除了勒罗送行的动作神态描写以外,还有几个细节值得注意。

如他还记得在七八年以前借过别人微不足道的“半克朗钱”,说明他是一个诚实的人;当“我”提出要学习送行时,“他翻了翻一本精美的记事本又说道”,让人感到他是一个认真的人。

  二、“不动声色”的幽默手法。

  文章作者把一件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写得一本正经,甚至理直气壮,让人感到了幽默的魅力。

文章写送行的尴尬,说“互相注视着就像不会开口的动作瞧着人一样”,“只盼着车警吹哨开车来结束这一出滑稽戏”;被送者出现在列车上时,“已像是一张陌生人的脸--一个巴望讨好、哀哀求助的、笨拙的陌生人”,把他的尴尬写得惟妙惟肖。

写勒罗在车站与美国小姐告别假戏真做的动作神态,出神入化;而勒罗的教养风度,则又反衬出“我”这样的知识分子的没有见识。

这种幽默的写法使文章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

  这篇散文,作者以幽默的笔法调侃生活中的窘事:真正送行者反而尴尬,扮演的送行者却能动真情,真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假的东西不一定没有价值。

对生活中虚应故事的繁琐礼节暗含针砭。

  第一部分(第1-3段),写送行活动中虚应故事的尴尬。

  第二部分(第4段到结束),写勒罗作为送行人的精彩演出。

这一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这篇幽默散文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在生活中,人们往往有感情而不懂得如何表达,所以常常是事与愿违,会在一些场合出现尴尬,而勒罗受雇扮演“送行者”却表现出令人感动的真情。

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故事,通过幽默传达了人与人渴望真实情感的愿望。

声明:内容仅供参考,图片和文章选取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