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唐宋元明清诗词 唐宋元明清古诗(各一首)

时间:2020-06-11   作者:互联网搜集整理

《咏史》

年代:【唐】 作者:【高适】 体裁:【五排】 类别:【怀古】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扬子江》

年代:【宋】 作者:【文天祥】 体裁:【七绝】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梅花》

年代:【元】 作者:【王冕】 体裁:【七绝】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滴。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荒村》

年代:【明】 作者:【于谦】 体裁:【五律】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

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

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

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过许州》

年代:【清】 作者:【沈德潜】 体裁:【七绝】

到处陂塘决决流,垂杨百里罨〔yǎn掩〕平畴。

行人便觉须眉绿,一路蝉声过许州。

唐宋元明清现代著名诗词

清代纳兰性德的《木兰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古诗三百首带唐唐宋元明清各两首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杜牧:赠别二首之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林逋《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春 日 秦 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元

  赠吴王

  金陵使者过江来,漠漠风烟一道开。

  王气有时还自息,皇恩无处不昭回。

  信知海内归明主,且喜江南有俊才。

  归去叮咛频嘱咐,春风先到凤凰台。

  史天泽诗词二首

  愿洗干戈作太平[1] [元] 史天泽

  使相函香至此诚,愿将海水救群生。

  慈悲可谓消诸恶,征伐容将息大兵。

  金色圆光开宝髻,玉毫妙相络珠缨。

  手中示现杨枝露,愿洗干戈作太平。

  明

  石灰吟1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1.诗人以石灰自喻,表示宁为玉碎,不断瓦全的志气。

  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1

  陈子龙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2,只有花难护。

  梦里相思, 故国王孙路3。春无主4,杜鹃啼处,泪染胭脂雨。

  1.借惜花怀人,为亡国哀痛与复国希望。

  2.“几番”句:指清兵地下后的一系列事变。

  3.“王孙”,对尊礼、思慕者的称呼,如淮南小山招隐士的“王孙游兮不归”,这里疑指鲁王、唐王。

  4.“春无”三句:叹复国不易。

  清

  〔清〕 弘历

  宿少林寺(用唐沈佺期韵)

  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

  心依六禅静,寺据万山深。

  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

  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

  〔清〕 顾嗣立

  宿少林寺

  山游访古刹,荆棘苦蒙密。

  入寺眼忽明,当门拱少室。

  老柏翠参天,疏影漏斜日。

  碑版多唐宋,斑驳映玉质。

  广庭岚气袭,单衣骤凛栗。

  何处发钟声,凉飙助萧瑟。

求一首藏头诗

最是千年缘分定

爱意绵绵似海重

你心婉转我心懂

的确良辰伴美景

是非不问情最浓

我心一生只为卿

关于唐诗宋词的古诗词鉴赏书推荐几本

作者:楚云飞

来源:知乎

我想楼主这个提问,也是对所有想读一读甚至有些深入了解唐宋诗词的人有意义的。作为一个中文系研究方向为词的人说详细一点吧,只是小硕多有不足~~

首先很多人提到了上海古籍的鉴赏辞典系列。这套书的优点很明显,多请名家专业撰写,深入浅出,内容全面。但也有一些不足,比如体例不一致,有的篇目名家的水准呵呵(可能是弟子代笔),还有就是携带不便,看着好大一本没有闲翻的欲望了。另外如果买这套的词建议买唐宋词的上下册,而不仅仅是宋词的上下册,因为唐五代有很多精彩的词纯宋本没有收。

其次唐诗三百首这样的普及本也被提及,我想这是本人所共知的书,来问或者其他关注这个问题的朋友这个回答基本上没有太多用处~~当然我仍觉得这本书闲翻不错。

那么其他推荐的我想也是我主要要说的类型,带有较好分析而非过于专业艰深分析的书────

1.唐诗小史,罗宗强著。这是一本我一读再读的小书。如果想了解唐诗的全貌,并且了解唐诗不同时期的特点及唐诗的成就为何能成为诗歌巅峰的,这本书是非常好的选择。书不厚,文字通俗可读性极强,推荐。

2.人间词话,王国维著。这是一本我从中学读到研究生的小书,但知名度也是极高的。对文史稍有了解的人一定知道王国维的份量。我觉得这本书是初学者能得到很多启发,研究者能得到很多滋养的词学著作。薄薄一本,分条陈述,每条短的不过几十个字,哪怕带到旅途慢慢咀嚼一条,也别有风味。著名的人生三境界即由此出,何妨读下不多的全文呢?

3.唐宋词十七讲,叶嘉莹著。叶嘉莹先生有颇多著作,如果对杜甫,李商隐,陶渊明,王国维等有兴趣可以读她的专著。这本书我认为是最适合第一次阅读的先生的书。先生的书以女性独特的敏感细腻解析唐宋词的美感,特别讲究诗词中的兴发感动,可以说风格在诸家中独树一帜。

4.杜甫评传,莫砺锋。将我与我同学的一句话合体,那就是现在讲杜甫的有两个人打动我们,一个是叶嘉莹,一个是莫砺锋。莫先生作为南京大学著名教授,在杜甫研究方面很有心得~~这本书比较厚重,却是比较全面的介绍了杜甫的诗与人的。

5.唐宋名家词选,龙榆生。诗歌的选本如果推唐诗三百首,词我较推重这本。或许因为一些政治原因,龙榆生相对不为大众知晓,但他的选本无论在篇目还是在音韵上,都蕴含很多东西。另外不仅局限于阅读唐宋词的朋友可以读读他的近三百年来名家词选,明清词会让我们刮目相看的。

6.唐诗杂论,闻一多。我一直觉得中学语文课本与政治历史课将闻一多平面化了。其实他的古典文学研究别有成就。闻一多论唐诗感情浓郁想象丰富,读起来特别热烈,特别富于色彩。

唐宋诗词值得推荐的书有太多太多,手机党码字这么多也是真心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读古典诗词,感受诗词之美。

“中国进士第一乡”是怎样读成的

最近有一篇叫《中国考取进士最多的地方竟然是莆田》的文章刷爆朋友圈,这次莆田是以莆田县这个具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的地名出现在公众面前,并且是以正能量的方式出现在网站、微信公众号上。多少莆田人津津有味地转发这篇帖文,非常高调地评论,压抑在心中近一年的莆田系乌云,终于被这股清新的文化之风吹散了。如果用扬眉吐气这一个成语来形容此时一些莆田人的心情,一点也不为过。在农历丁酉年立春刚刚来临之际,这篇贴文如同一场春雨,打湿了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自豪与自信。

我仔细阅读这篇《中国考取进士最多的地方竟然是莆田》的文章,它的文章来源是一个神奇的数据库(CBDB),从这个收录约390000人传记资料中,选择历代进士的籍贯分布情况,以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通过科举获得进士功名的人,而且严格按正常科举的分类,即进士和科举:正奏名进士。首先我从这篇文章所提供的唐宋元明清五个部分按时间顺序来梳理莆田人进取功名光辉的历史。

唐朝考取进士最多的10个地方为长安、洛阳、吴县、安平、河南、宜春、华源、莆田、河东和潮州。

南北宋三百二十年,总共开科一百一十八次,取进士39711人,宋朝考取进士最多的地方依次为莆田、闽县、鄞县、吴县、侯官、晋江、永嘉、仙游、临海、临川等10县。

元朝自元仁宗(公元1313年)下诏恢复科举取士,共举办十六次取进士1139人,元朝考取进士最多的地方为庐陵、平阳州、婺源州、哈剌火州、鄞县、吉水州、茶陵州、丰城、上饶和天台。

明朝二百七十七年开科八十九次,取进士24536人,明朝考取进士最多的地方是莆田、余姚、晋江、华亭、鄞县、闽县、安福、丰城、吉水和长洲。

清朝二百六十七年间开科一百一十二次,进士26000人。清朝考取进士最多的地方为大兴、仁和、钱塘、闽县、宛平、侯官、武进、吴县、临桂和昆明。

根据各个朝代汇总数据的统计结果,考取进士最多的5个县为莆田、闽县、鄞县、吴县和钱塘。

两宋王朝,福建在文化教育上奋起直追,吹响了科举进仕集结号,这个朝代福建籍进士有7609人,名列全国第一,兴化府有1756人,为福建省进士总数四分之一,其中莆田县有1084人。一县占全省进士总数14%。无数的莆田学子在宋朝折桂攀龙,金榜题名,实现了封建时代最为光辉的青春梦想,踏上忠君报国之路。而面对蒙古族的铁腕统治,莆田知识分子以只读书、不科举、不出仕的集体行为,抗议着元王朝的黑暗压迫。明代,莆田人继续其辉煌的科举之路,以眼花缭乱的数字再次证明这一方人独特的士子品格和优异的教育环境。明王朝,福建籍进士共有2374人,其中兴化府有535人,莆田县有522人。唐(五代)宋元明清,莆田县有进士1678名,其中正奏名进士有1084人,位列全国第一。

兴化府有莆田县、仙游县、兴化县(明前期裁撤)三县,面积也只有4119平方公里,千年时间人口一般只保存在十几万人左右,却有着数量如此庞大的进士群,不能不讲这是中国古代科举史上的最大奇迹。莆田籍进士的含金量也是非常高的,在宋元明三个朝代中,共有9人中状元,6人中榜眼,4人中探花。其中还有1人诸科状元,宋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刘景阳、莆田县人,诸科进士“第一人”。还有5人特奏名状元,郑测,莆田县人,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特奏名“第一人”。林洵美,莆田县人,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特奏名第一人。方镐,莆田县人,宋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以特科魁天下。王声叔,莆田县人,宋端平二年(公元1135年)特奏名“第一人”。彭彝甫,莆田县人,宋淳祐七年(公元1247年)特奏名“第一人”。

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也是最高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此三甲皆是正奏名进士。科举考试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因皇家盛事或推恩科,增加科次,每次有六千多举人参加,取三百名进士。从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的进士科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正式废除,整整延续存在1300年。在漫长的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或因战争或改朝换代停止,或因重大事件暂停,历史上共产生不到600名状元,10多万人进士,还有数百万人由省试产生的举人。

莆田以区区的弹丸之地,以祖国的海滨之隅,“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以气势磅礴的进取心,滔滔不绝的读书声,在中国封建社会演绎了一场语惊四座的进士秀。络绎不绝的莆田籍进士带着浓浓的莆仙方言,以其锦绣文章、安邦定国之策,中状元、摘榜眼、携探花、取进士,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一员,成为每一个时代人之翘楚,不仅实现了学子平生的抱负,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他们以每一个优异的生命个体融入了整个社会前进的潮流,提升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气质。

莆田是中国进士举人人数密度最高的一个城市,也是诞生状元最多的一个城市。二千四百多个进士,数以万计的举人、秀才,密密麻麻,分布在一千多年的时间脉络上,分布在数百个的乡村里。每一个祠堂、每一个里社都供奉着我们祖宗的牌位,每一个牌位上都镌刻着他们曾经的光荣与梦想。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他们的梦想化为绵延不绝的精神血脉,一代一代渗透下来,诗礼传家,薪火相承。我们的祖先不仅仅有举人的诗词文赋,也有进士的满腹经纶,我们的骨髓里流淌着祖先的四书五经,奔腾着不息的文化力量,氤氲着千年不散的书香……

2

莆田人为何会在古代科举中肆无忌惮地考取进士,以一连串漫长的姓名排列在进士表上,成为不折不扣的“进士之乡”、“举人之乡”,那么莆田人是从何而来?他们的血脉或基因是否有着特殊的文化源代码?

西晋永嘉年间,中原军阀纷争,战争烽火连绵不断,黄河两岸陷入了长期的动乱之中,人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的状态。那时候,一些中原士族的有识之士有感于眼前不安定的社会局面,开始启动南迁的路线图,也就是从这个历史时间点开始,中原名门望族携妻带子,带着一家家眷,甚至一个家族,浩浩荡荡地向南迁徙。永嘉中原望族的大规模南迁被视为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浩大的文化迁徙,对改变南方诸省,主要是福建的历史文化进程起到非常重要的人文影响。

八姓入闽,改写了八闽大地的文化场景。九姓入莆,莆田文化有了历史上一次最华丽的转身。正是这些满腹诗书的中原士族,以其不凡的文化气质、聪慧的文化内涵、卓越的文化高度,入主山青水秀的莆田大地,成为这块土地崭新的、有文化的主人。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数以万计的人口数量,也有中原先进的儒家思想和士族阶层从未放弃的文化追求。九姓入莆,可以说是莆田人文历史的一座里程碑,在莆田的历史矗立着,并指示着我们骄傲地行进在历史浩浩荡荡的进程中。

林、陈、黄、郑、詹、丘、何、胡等八姓,是历史资料上所说的八姓入闽。陈林半天下,郑黄满大街。这是流行在八闽各地一句最普通的民谣。八闽林氏、陈氏、郑氏、黄氏都是名门望族,这些家族中都诞生过上百个进士,几百个举人,或许不足为奇。如果我们去莆田西天尾龙山九牧祖祠,从那副对联上就可以读到林氏一脉曾经的科举辉煌。这是林氏的骄傲,也是莆田人的骄傲。莆阳十八陈,而陈氏每一脉的家族都有着非常显赫的家史。浮山陈东阳一脉,人口不足千人,在明清两朝,总共产生了十一进士、二十八个举人,父子进士,兄弟进士,祖孙进士,叔侄进士,细小的族群,不凡的成就。东阳浮山陈以其一盏盏举世瞩目的家灯,悬挂着一个家族的荣光,至今仰望仍让人感慨万千。

“仙溪地方百里,科第蝉联,簪缨鼎盛,甲与他邑!”这是宋朝黄岩孙撰写的《仙溪志》所记载的莆阳科甲盛况。仙游枫亭蔡垞村,蔡氏一族,从宋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蔡兖考中进士始,一直到南宋淳佑七年(公元1247年)蔡仪国被录取进士的二百二十年间,这个家族共贡献出二十三名进士,其中一名榜眼蔡佃,三名宰执即蔡京、蔡卞、蔡攸,兄弟宰相,父子宰相,蔡襄、蔡京、蔡卞还是北宋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书法家。仙游罗锋傅氏,也是一个诗礼传家的名门,在两宋王朝也诞生了二十五名进士,成为莆阳的望族。

山青水秀的莆田,既有山脉纵横、沟谷连绵的山区,也有沃野百里、沟渠如织的平原,也有波涛汹涌、水产丰富的海湾,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着无数优秀的名人择居莆阳,成为莆田优秀的开宗始祖。在这条并不漫长的时光河流上,停泊着众多入莆始祖伟岸的身影,他们的到来提升着莆田整体的文化素质。

翁氏入莆始祖翁何,唐德宗时曾任散骑常侍,其四世孙翁承赞于唐乾宁三年(公元896年)丙辰科中进士第三名,为莆阳第一个探花郎。翁承赞堂侄翁乾度,官左补阙,共生六个儿子,长子翁处厚、三子翁处易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同登进士第。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翁处朴、翁处廉又中进士第。宋雍熙二年(公元985年),翁处恭、翁处体再中进士。六个兄弟分三科同中进士,这在古代科举史上绝无仅有。赵氏在大宋开朝之际,莆阳翁氏以这么光辉的科举佳话,定格了莆田人特别的文化追求与令人陶醉的科举进仕不屈不挠的梦想。从此之后,莆田人还有十七对兄弟同科及第,不同科及第的兄弟进士多达一百十二对。

许氏入莆始祖许稷,是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进士,官至衡州刺史。许氏在莆阳人口不多,但也是望族,其世孙许稹,自许稹起一家连续六代登进士第,这是莆阳一族祖孙连续六代登进士第,可以说登峰造极。其他家族也有连续三代、四代、五代登进士第。朱氏入莆始祖朱玑,官居古田令,卜居黄石琳井,其后人也有数十人中进士。余氏入莆始祖余镐,唐懿宗成宗十年(公元869年)进士及第,官居除校书郎,黄巢兵乱之后,回壶公山下的东埔余定居,其后人也有数十人中进士。莆阳大地之上,数十个村庄一姓氏有数十人中进士第,成为农耕社会乡村文化的奇观,这也说明在封建社会莆田人以全方位进军进士第,才能以数量如此之多的进士摘取天下第一的头衔。

龙虎榜上孙嗣祖,凤凰池上弟连兄。这是宋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状元,延寿人徐铎高中状元时同科进士敬题的贺词。因为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后梁太祖登基开科,唐乾宁元年(公元894年)的进士徐寅又参加恩科考试高中状元,祖孙相隔一百六十九年,两中状元,因此有了这么前一句。而在徐铎榜上,他的亲哥哥徐锐也登进士第,兄弟同榜进士,因此有了这么后一句。徐氏一族在莆阳开创了一个历史,成为古代科举史上的优美的传说。

历史并不遥远,距现在只有百年之远的封建社会,莆田人的血脉里一直奔腾着读书科举进仕的梦想,他们矢志不渝的身影是古代乡村最美丽的风景,是农耕社会一个青年所能表现的最佳的价值取向,他们的刻苦、努力、勤奋是那个社会光明正大的正能量。正是一代又一代的莆田人怀抱着奔腾不息的梦幻,流淌着学富五车的书香,我们呼啸的血脉中才有一个永恒的声音,永远呼唤着积极向上的生命追求,永远昭示着书香莆田的文化自信。

夕阳西下,窗外的读书声依然此伏彼起,打破了正月十七的莆田、元宵节尚未散去的喧哗与热闹,或许莆田人的祖先不是进士,就是举人,对读书永怀着虔诚的心志,对文化永存着敬畏的心理。我们的莆田人无论在哪一个历史关口的转向,无论从事什么职业,献身什么事业,我们身上沸腾的血液总会让我们敢为天下争、勇夺冲天冠的基因汹涌澎湃。他们每一次华丽转身,都有着莆田人特有的自信、自觉、自豪。

3

莆田人绝大多数源自中原望族的后裔,天生有着正统的儒家思想和坚固的文化基因。但这还不够,据相关材料证明,中国人百分之八十的祖先来自中原,来自黄河两岸。中原是中国人共同的老家,我们的身上共同流淌着炎黄的血脉,共同烙印着中华民族一样浅黄色的胎记,浸染着五千年文明的力量与信仰。

在书桌上几本厚厚的书籍上,我一直在寻找一个答案,或者说是一个谜底。莆田人如何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优异的有着高度文化涵养的族群,成为一支引人注目的生命集体。在那些数量丰富的文字记录中,我努力寻找出一种合理的缘故,或者说站得住脚的说法。我想,完善的教育机构,健全的教育网络,让所有读书人有地方读书,一千三百多年前,莆田先人就用这样具有前瞻性的思想布局了教育机构,才能让莆田人的书声一直洋溢在莆田大地上。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唐王朝下诏复置莆田县。五年之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创建莆田县学,称莆田县夫子庙学,并请当时名士张九龄先生题写夫子庙学匾额。

唐圣历二年(公元699年)置清源县(742年改为仙游县),同时,唐圣历年间(公元699—704年)创建县学,宋成平五年(公元1002年)迁县学于今址,仙游文庙以其保存完整的古建筑风格,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移兴化军至莆田县,筑军城、子城、谯楼。十五年之后,宋成平元年(公元998年),诸生方仪、陈诩捐钱30万倡建兴化军学。

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人口寥落的兴化县,创建兴化县学。在这个人口常年不到二万人的山区小县(下县),共有一百一十二人考取进士,其中有文科状元郑侨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和武科状元薛奕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

平海卫于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置建,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创建平海卫学。

著名历史学家朱维干先生在他的《福建史稿》教育一篇中,曾经指出莆田的军学、县学、卫学总是比其他州军先行一步创建,比一些县学创建的时间会早一百年。作为军县两级的官方教育机构,对当地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成熟的教学结构,完善的官方教学,兴化军的教育水平一直处于全国的前列,领先于福建其它军州。

在我仔细浏览兴化军学的沿革及发展过程中,不得不发出由衷的赞叹,无论是改朝换代,或是战争的毁灭,或是毁于人灾,莆田地方官员总是不遗余力,重新筑建、创办,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不断增建学堂、教育设施,比如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置学田,建忠怒堂、十斋舍、经史库及祭器库。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建会膳堂、米廪、神厨、宰牲所。兴化军学在宋绍兴十九年(公元1149年),有学舍480间,兴化军参加贡试的生员达六千多人,这只是一个三个县的兴化军,这些庞大的学生数量足以培养出庞大的举人、进士。这些数量的学舍、学馆和生员、贡生、太庠生,也足以“冠甲闽郡”。

“十室九书堂”这是莆田学习浓厚,全社会崇教兴学的生动写照。在我那些有限的材料中,自从郑露、郑淑、郑庄创湖山书堂,开辟民间办学的先河,书院、书堂、精舍、草堂、义塾等民间教育机构层出不穷,遍布兴化大地。如此浓厚的民间教育氛围,如此广泛的民间教育机构,从而尽最大可能接纳最广泛的生员,加入科举进仕的大军。据有关数据统计,宋代,莆田著名的书院书堂已达三十多所,数量已是全省第一。在莆田籍举人、进士中,大多数是从乡村的书院、书堂、书社中走出,他们沐浴着莆阳四季如春的教育之风,吮吸着具有草根精神的教育精华,才有这么好的人生机遇,从乡村直接走向殿堂。

即使在元代初期,元朝廷为严禁民声,压低民智,禁止在民间设书院、书堂,聪明的莆田人把书院、书社全部转为社祠,在社祠创办社学,让每一个家族的子弟,在社学接受教育。莆田人开创了以祠学为民间教育的先河,或许从这个朝代开始,每一个家族乡老协商置祠田或社田,少则十几亩,多则近百亩,把祠田的田租作为维护私垫先生的报酬及祠学的杂项开支,形成一个可以循环维持祠学的良性发展的机制。每一个家族的子弟不因家庭的贫困而失学,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有机会踏上充满鲜花与掌声的进士之路。

“自井邑而达于田野,弦诵之声远迩相闻”,莆田广阔的民间或已形成非常浓厚的读书识字氛围,全社会或无白丁,这不仅仅提升了莆田整个社会的教育水平,让每一个人都能识字写书,而且从更大的范围内培养最大可能中试的秀才、举人、进士,这就是莆田能以绝对的进士数量著称于世的重要原因。

4

“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莆田县玉湖人陈俊卿中一甲进士第二名,即榜眼,在金銮殿中回话宋高宗皇帝的“卿土何宜”,这句话成为莆田人非常励志的名言,并且世世代代流传下来。在我对古代莆田,特别南宋时期的莆田,进行必要的统计调查后,发现在两宋时期,莆田人的生活水平远高于其他州军,在全国名列前茅。

石兴化,这是史书中对兴化军城的简单概括。兴化军城经过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的大规模维修,外城、内城全部使用石头,石砌的造价十分浩大,但莆田人还拥有全省规模最大的军学,设备非常完整的县学,甚至镇所的文庙,黄石文庙、涵江孔庙的建筑水平都是很高,几乎都是用一等石料精细加工构筑起来的。四通八达的驿道、驿站、亭榭,三个县城之间相互贯通,驿路等级高,从遗存下来的何岭或萩芦梅洋寨,平整、宽阔、坚固,从这些资料真实存在的物质文化遗产上,莆田有着雄厚的物质基础。

北宋中后期,以王安石、蔡京为代表的新派在皇帝宋神宗、宋徽宗大力支持下,展开了一场中国历史上最为浩大、最为彻底、最有成效的变革,特别是农田水利法,这项涉及到农业根本的水利工程方案,以其科学而又灵活的政策措施,让民间资本引入农田水利建设,既解决朝廷财政短缺的问题,又让民间资本有利可图,即古代版的BOT。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上马水利工程,据不完全统计,在短短二十年里,北宋国土上完成五万多个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至今仍有一万多个工程依然发挥着灌溉、排涝、泄洪等效益。在那个繁忙的年代,全国古代最大的综合水利枢纽工程之一——木兰陂,还有南安陂、太平陂、延寿陂等三十多个工程在莆阳大地之上建成,这些利在千秋的水利工程,不仅给莆田带来了一个千年的“兴化粮仓”,面积达二十万亩的兴化平原,而且给古代莆田奠定了丰衣足食、五谷丰登的物质基础,正是这稻米飘香的粮仓,莆田学子才那样心无旁骛读圣贤书,一心一意向往科举进仕,去实现心中忠君报国的伟大梦想。

家贫子读书,在陈俊卿的心中,是普通贫民子弟也能在儿童时代勤奋、刻苦地读书,也有机会登上金銮殿和皇帝进行零时空的对话,这是一个平民百姓梦寐以求的人生幸事。如果说这是一个青年学子的精神追求,也是一个普通读书人的向往,这才是陈俊卿所表达的真实意思。

“披锦黄雀美,通印子鱼肥”,这是那科状元黄公度的回答,许多文人对这句话的理解,认为不如陈俊卿的那句话,不如陈俊卿那样的精神境界。其实,黄公度只是从莆田人所处的地理位置,境内所蕴藏的特产,是天下其他州军所没有的。子鱼、紫菜、海蛎、荔枝,这四种莆田特产的确是其他地方所不能比拟的。莆田所在的地理纬度,年降雨量、日照、平均气温、绝对低温及绝对高温等对农产物的生长、营养及糖分都有很大的影响。正是莆田所处的地理位置,一年四季,瓜果飘香,春季有“天下第一”的枇杷,夏天有“荔城之美”的荔枝,秋天有“兴化桂圆甲天下”的龙眼,冬天有红心文旦柚。或许这些营养丰富、口感特好的水果孕育了莆田学子心中最美的梦想。莆田兴化湾或湄洲湾都是溪流入海口,木兰溪、萩芦溪、延寿溪流入兴化湾,枫慈溪、沧溪流入湄洲湾,子鱼(鲫鱼)、紫菜、海蛎习性于淡水与海水交汇的海湾,具有特殊鲜美的营养,这是一定纬度的海水含盐量及淡海水交织而产生的具有特殊地理标识的海产品,点燃了这个殿试第一名的黄公度略嫌谦逊的表述。如果从这一个角度解读黄公度的回答,那么黄公度先生所讲述的莆阳特产无疑是莆田科举能够甲天下的丰富的物质基础。

在两宋王朝三百一十九年时间里,莆田耕地遍野,物产富饶,既有广袤的山区,藏不尽的山珍奇品,也有辽阔的平原,一年三熟,稻麦相间,五谷杂物皆有,菜畦遍地,沟渠纵横,其间也蕴含着取之不竭的水产品。更何况,莆田滨海临洋,海上贸易发达,勤劳、聪明的莆田人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大海,绝不会甘心过贫穷的生活。因而,在许多著作、文章中对莆田生活水平的解读是缺乏科学依据,依照陈俊卿的“地瘦”与“家贫”来推测莆田的贫与穷,那更是大错特错。在朱维干的《福建史稿》,黄仲昭、周瑛的《兴化府志》,或者更早时期的李俊甫《莆阳比事》和《仙溪志》,我们从中可以窥视到古代莆田人的幸福生活,可以读到刘克庄笔下富饶、美丽、安康的莆田。

莆田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莆田具有丰富的物产,有山,有平原,有海。在千年的时间里,莆田人人均有三亩的耕地,这些水田大部分可以一年三熟,应该说粮食自给自足没有问题。莆田的亚热带气候,年均降雨量16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7℃,既没有极端天气,夏天没有出现过40℃以上高温,冬天也没有0℃以下的低温,在一块四季如春的土地上,我们可以尽情地享受大自然倾心的眷恋,以自己的勤劳、刻苦、努力,耕读渔樵,做一个幸福的莆田人。

时间已逝去了八百多年,不知陈俊卿还记得那句留给天下人误读莆田的名言,多少心怀叵测的小人总是喜欢用陈俊卿的“瘦”与“贫”给力、刻薄,嘲笑莆田人是因为太穷了,才那样绞尽脑汁去“坑蒙拐骗”,连篇累牍地攻击莆田人。其实陈俊卿心里明白,每一个读书人,无论是乡村贫穷的学子,还是城里清贫的子弟,莆田人总会举全家之力,举全族之力,甚至举全莆田之力,为他实现人生抱负铺垫一切的可能,这才是莆田科甲冠天下的真实原因。

5

有多少人津津有味地谈论兴化府天下第一的举人进士无穷无尽的往事与轶闻,也有无数的文章在攻击莆田人的“莆田系”“阿骚”、“无中生有”。但是,在厚重的历史典籍上,在无数记载着莆田人往事的书本上,莆田是作为一个“文献名邦”而存在在福建灿烂的历史上,莆田县更是作为一个中国最有文化的“进士县”毫无争议地占据着“中国科举第一县”。历史就是历史,不是什么文人或是墨客用所谓杜撰的“历史故事”所能诬陷的。在灿如星辰的科举天空上正是那些注明着莆田县籍贯的莆田籍进士,以他们不可掩盖的文化光芒,正在叙写着莆田历史。

在《史记》中所记载的莆田籍第一人,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金鲤进取士第,成为莆籍进士第一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开端,怀抱着士子文化情怀的莆田人一点也不惧怕任何的挫折,他们以虔诚的宗教徒的精神信仰,毫无惧色地拥抱一种宗教,一种他们也不熟悉的教义、信仰,甚至信教的法定程序。不知为了什么,这些人以坚定的政治信仰,以忠诚的文化崇拜,纷纷走入民间信俗崇拜的氛围。在每一个春节的早晨或黄昏,我只能看见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

从唐朝林藻中进士第始,莆田人正是以一种不安分的精神状态,以舍我其谁的文化牺牲精神,义无反顾地踏上一条人间英雄的不归路。他们是否抱着为了某种信仰宁愿牺牲自己生命的英勇气概。这是为什么那么多,知府、知县,还有无数热爱文化的官员,他们会不遗余力构建这么优越的教育环境,他们会倾尽一切构造这么完善的教育模式。这是莆田人用一切的可能全力以赴地把教育放在第一位,每一个莆田人新的生命之始终将在阳光下开始妩媚而又灿烂的绽放。

找 类《青花瓷》的江南歌词、诗词

青花瓷

珍珠白沁就烟雨

孔雀蓝映著月光

莹透的素颜

朦胧了琴弦上一缕檀香

释:

第一二句是描绘青花瓷的美丽。珍珠般的素胎上有青色的线条如烟雨般勾勒,孔雀蓝即是青花的原料,蓝色的图纹下是如月光般净白的胎胆。此二句两两对应反复摹写,突出青花瓷的柔美清净质感。

第三四句试图营造一个古典的意象,青花瓷瓶,古琴,檀香,瓷瓶莹净,声音柔和,香气清郁,一切都带了点朦胧,如熏如醉。

急!一个有关古城绍兴的历史故事。

绍兴历史

概述

  从新石器时代中期开始,绍兴至今已有约8000年历史。越国古都建于公元前490年,距今已有2500年。   绍兴是夏朝开国之都,春秋五霸之越国首都,两晋的会稽国都、吴越国东都、南宋故都和南明政权首都,夏商周春秋时期成名已久,也是魏晋、南北朝、隋、唐、宋等时期的大都会,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绍兴亦是中国文化第一城,三次士大夫南下的积淀,以至文风鼎盛誉满天下。   春秋时期,於越民族以今绍兴一带为中心建越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定江南,

绍兴历史(10张)降越君,以越地置会稽郡,推行郡尉分治模式,怕越国复兴而尉治山阴(因会稽郡是边防大镇,尉治更重要),辖今江苏南部和浙江大部20余县。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会稽郡领26县,在今浙江境内有18县。东汉永建四年(129),分会稽郡置吴郡,钱塘江以南仍为会稽郡,郡尉皆治山阴(今绍兴)。晋太康二年(281),以会稽地封骠骑将军孙秀,以郡为国,称会稽国。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年),以会稽、东阳、永嘉、临海和新安五郡置东扬州,升任东扬州刺史,州治山阴;隋开皇九年(589)平陈,省郡县,废会稽郡。同时并山阴、永兴、上虞、始宁为会稽,并余姚、勤、鄮入句章县,设吴州,州治会稽县,领原扬州五郡,辖会稽、诸暨、剡、句章4县。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废吴,以原吴州境置越州,辖境不变。唐代作为东南第一都,设越州总管府、中都督府、浙江东道节度使,管越、睦、衢、婺、台、明、括、温八州;五代设越州大都督府和东都,驻山阴,管越、睦、衢、婺、台、明、处、温八州;北宋设两浙路、越州大都督府,镇东军节度,大观元年,升为帅府,驻山阴,管越、衢、婺、台、明、处、温七州。南宋建炎四年(1130),高宗驻跸越州,升越州为绍兴大都督府和行都,治山阴,管越、衢、婺、台、明、处、温七州;辖山阴、会稽、诸暨、萧山、余姚、上虞、嵊县、新昌8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称绍兴路。明、清复为绍兴府。民国24年(1935),设绍兴行政督察区。1949年10月设绍兴专区,1952年1月撤销,1964年9月复设绍兴专区。1983年7月撤地建市,设省辖绍兴市。

史前绍兴

  小黄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文化) 考古人员在绍兴甘霖镇小黄山,发现了小黄山文化遗址。从出土文物推断,早在10000—8000年以前,小黄山的先民就开始了定居生活,采集、狩猎所得是他们的主要食物来源。大量陶器的出土,使小黄山文化独具考古价值。

古越文明

  绍兴地处东南沿海,是我国古代越民族的生息之地,古越文明的中心。专家们普遍认为,东起东海,西至浙西皖东,北到江淮,南达闽粤的辽阔区域,都受到古代越文明的辐射和影响,古越文明的范围涵盖上述地区。

开国大典

  舜会百官、禹会诸侯发生在绍兴,古人曰:“越,舜禹之邦也。古有三圣,越兼其二焉。”《史记》“夏本纪”记载: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又载:禹会诸候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大禹在会稽成立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是夏朝开国大典之地,并把天下分成九州,九州的扬州东南到海滨,中心在会稽。会稽山,是中国历代帝王加封祭祀的著名镇山,秦始皇上会稽,祭大禹,望于海,李斯立石刻颂秦德,这就是著名的“会稽刻石”,又见东南之地有王者之气,因此掘剡山而泄王气。   华夏历史对山脉的崇拜,始于会稽山。《吕氏春秋·有始》和《淮南子·地形》,尊会稽为中华九大名山之首。会稽山也是山水诗的重要发源地,历代文人雅士留下了众多诗文佳作。公祭大禹陵作为国家级祭典,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春秋霸都

  公元前490年,越国大夫范蠡受命兴建越国都城。范蠡先选择在府山兴建句践小城。随后又在小城以东兴建了山阴大城。后人赞绍兴城得山水之利而无旱涝之忧,能攻易守而基业可据,堪称古代城建史上的经典之作。 其后吴越争霸,阖闾阵亡,夫差报仇,句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一雪前耻,越灭吴,拓地至江淮,疆域包括山东东南部,江苏、安徽的南部,江西东部和浙江福建等,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王侯将相,文种范蠡,越国的奋发图强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继舜禹之邦后,会稽再度名扬华夏。此后秦始皇东巡绍兴,留下“会稽刻石”,东汉绍兴成为中国青瓷CHINA的发源地、鱼米之乡。

六朝大都

  魏晋时期,会稽人阜物殷,与建康东西相峙,地位相当于今天的上海,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和绢、米、纸等物品的交易中心,是整个中国最有魅力的城市,作为繁华的商业、手工业中心城市,号为天下繁剧,一度改郡为国,会稽世家大族的豪奢和富有达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出则千骑簇拥高牙,入则列鼎锦衣玉食。同时会稽具有特殊的军事政治地位,王马共天下的时代,栖居会稽的门阀士族人物,其动静出处,在政治上极具影响。晋元帝赞誉绍兴“今之会稽,关河之重”,是晋王朝“皇基所讬”的“泱泱大邦”。绍兴有全国最发达的商品经济,豪奢的庄园,所谓“王公妃主,邸舍相望”;天下名士在会稽竞逐风流,人文之盛、无出其右。东晋后期,会稽占扬州大区人口40%,为东晋第一大郡。    史籍记载,东晋咸和四年(公元329年),首都建康在经历苏峻之乱后,破败不堪。当时朝廷提出迁都会稽,虽最终未能成行,也体现了会稽与建康分庭抗礼的地位。南朝刘宋年间,朝廷设置“扬州”,州治在山阴,其后数度称为东扬州,魏晋的绍兴,可以叫山阴、会稽,也可以叫扬州、东扬州。

魏晋风流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和政治中心南移,大批黄河流域的居民纷纷避乱江南,会稽郡成为世家大族的移民聚居地,王谢家族纷纷定居会稽,十八高士云集沃州,是整个东晋最大的明星聚居地,人文鼎盛,冠于江左。以至于《世说新语》里随处可见会稽一地发生的故事,留下了大量的典故,如东床快婿、曲水流觞、东山再起、乘兴而来等。会稽成为六朝文化中心、山水文化的发祥地,预示一个艺术新时代的来临。六朝会稽名士在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成就卓越,并延续到唐宋时期,成为中国审美的高峰。

富甲天下

  自魏晋以来,会稽大兴,是南方最富庶的地区,又得运河之终点,在隋唐,仍是国际性的大都会和全国重要的经济商业中心。大运河的开通也是为了方便对南方经济中心会稽的控制,会稽又是华夏圣都,隋炀帝欲东巡会稽,效法夏禹、秦皇的故事。   隋朝越国公杨素,以越州系其封邑,将郡城加广至周围45里,名曰罗城。作为全国的丝绸陶瓷等产 东南第一都

业中心,“绍兴制造”远销海外,是海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陶瓷之路发源地,作为手工业和重要的商业中心,冶金业、高级丝织品业、青瓷业、造纸业、制盐业、造船业、外贸业均兴盛一时,因经济发达,各地草市甚多,城中商旅往来,络绎不绝,皇甫政形容“城中富商来集,大陈伎乐,百万之众,鼎沸惊闹”,作为东南第一大都市,唐朝中期后,绍兴成为经济最发达地区,关系着全国的经济盛衰,在唐末被称为“雄剧之藩”。白居易说“因思在越,官重事殷” ,孙逖曰“会稽郡者,海之西镇,国之东门,都会蕃育,膏肆兼倍“;杜牧赞“机杼耕稼,提封七州,茧税鱼盐,衣食半天下”;崔元翰更称越州“铜盐材竹之货殖,舟车包篚之委输,固已被四方而盈二都”,是唐朝最重要的赋税来源和经济中心。   唐代绍兴繁雄奢华,商贾云集、名流汇集,作为综合性大都会,园林数量、唐诗数量、名流数量均为唐代三甲,也是宗教中心之一,回纥的摩尼寺在绍兴建立、日本数度来绍兴求佛法,有唐一朝,论综合影响力,当推长安、洛阳、越州。唐朝宰相元稹,一再夸赞越州风景的美丽、州宅的宏伟、城市的繁华,写下“会稽天下本无俦”的诗句来赞美越州。诗仙李白四入会稽,百余首诗赞美绍兴,占其诗歌总数十分之一,为最多的城市,吟出了“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的绝句。 其他400多位诗人如杜甫、白居易、孟浩然、崔颢、刘禹锡、贾岛、罗隐、温庭筠、孟郊等,倾慕会稽风华,在绍兴留下几千首宝贵的诗作,文化号召力惟东西二都可比。

南宋故都

  从五代的吴越国东府,到北宋的大都督府,越州“其地襟海带江,方制千里,实东南一大都会”。南宋时期,宋高宗赵构,于建炎三年(1129)十月来到越州,以州治为行宫,建都越州,越州成为南宋的政治、经济中心。绍兴元年,赵构将越州升为绍兴府,寄托中兴国统之意,以绍兴为行都。绍兴作为帝王的陵寝所在,皇家大族的重要聚居地,大理寺、六宫和宫学均在绍兴,城中还有天庆宫、天长观等行宫和皇室重要建筑,宋理宗等都曾是绍兴市民,也是全国文化出版中心,其地位高出其他各府。在朝廷当时宣布的40个“大邑”中,绍兴名列其首。南宋一代,绍兴仍为全国第二大城市。谓八百里湖山,十万户人家。每年正月十五的灯市,“傍十数郡及海外商贾皆集,玉帛、珠犀、名香、珍药、组绣、髹藤之器,山积云委,眩耀人目;法书、名画、钟鼎、彝器、玩好、奇物,亦间出焉”。

文化巨邦

  明清时期的五百年,是中华帝国在彷徨中痛苦徘徊,饱受风霜侵凌的五百年。绍兴,也正经历着实现近代化之前的阵阵苦痛。徐渭、王冕、陈洪绶、王守仁、刘宗周等等,他们的文化成就,构成了明清时期绍兴文化的主线,在曲艺、绘画、诗词、文学、思想界等领域都有重要代表人物出现。明清绍兴是全国文化思想中心,明末文艺复兴的萌芽在绍兴产生,经济方面仍是浙东之首、江南地区的富庶城市。1790年朝廷绘制大运河全图《九省运河泉源水利情形图》,绍兴是中国大运河的南端,表明在全国城市中的地位。康熙、乾隆等多次游访绍兴。

近代风云

  昏睡百年,龙的子孙在猛然间醒来。风雨如磐,山河破碎。在风起云涌的革命斗争中,绍兴人民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徐锡麟、秋瑾、陶成章,史称辛亥三杰,他们轰轰烈烈的斗争事迹,见证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绍兴的光复会,是这个时代中了不起的盛举。民族沉沦,彷徨中迸发出一声有力的呐喊,永不陨落的文坛巨星——鲁迅,成了近代绍兴人最大的骄傲!蔡元培、马寅初、陈建功、竺可桢……绍兴文明的航船,依旧承载着“大师叠出”的自豪。

会稽王气

  绍兴现存三个王陵区:大禹陵、宋六陵、印山越国王陵,另有东吴孙坚墓、吴越国钱王墓等,彰显了绍兴的历史地位、传奇色彩和中华象征。秦始皇不远千里来会稽、祭大禹,对这座出一帝一霸从而兼有“天子之气”和“霸王之气”的会稽表示敬意;历代重量级名人赞颂绍兴可谓多不胜数,比如陆游的“今天下巨镇,惟金陵与会稽耳”!元稹的“会稽天下本无俦,任取苏杭作辈流”;毛泽东的“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李商隐的“昔闻咸阳帝,近说稽山侬”;苏轼的“此方定是神仙宅,禹亦东来隐会稽”等。

声明:内容仅供参考,图片和文章选取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