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学习“溶化 熔化 融化“这三个词语的时候,老师很喜欢拿它们来拟选择题,让同学们伤透脑筋。其实,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要分辨这三个词语一点也不困难。
工具/材料
字典
在这三个词语中,有一个相同的“化”字,“化”字的意思很好理解,因此,想要正确分辨这三个词语,就必须得充分理解这三个róng字的释义。我们先来看看字典对这三个词语中不同的róng字是怎么解释的。
溶:①动词,冰雪等化为水。例如:冰溶雪化;②动词,在液体中化开。例如:溶解,盐能溶于水。
熔:动词,固体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变成液体,例如熔铁,熔炉,熔点。
融:①动词,冰雪等化为水,例如融化,消融。②动词,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调和。
早期的“熔”写作“镕”,特指金、银、铜、铁等金属在高温的炉火中化作液态,因为跟火有关,慢慢地“镕”就被写作“熔”了。而原本的“镕”字,用来特指盛装这种高温液体的容器了。了解了这个字的演变历史,一般就不会出现错误的使用,相应的,“熔化”的意思也就一目了然。
我们来看几个例句:
钢铁厂的大熔炉内装满被熔化了的铁水。
火山大爆发的时候,地底下的岩石全都熔化成了岩浆,从地表裂缝中喷涌而出。
部队是个大熔炉,战士们都被熔化了,炼成了钢铁战士。
难以分辨的是“溶”和“融”,因为它们有一个完全相同的释义,那就是都可以指冰雪化为水。这就让人有点迷糊了。很多同学就会说,这两个字可以通用。这种说法也不能说完全不对,因为冰在融进水中时,确实和盐溶进水中的状态相似,但从两个字后面的释义中,我们明白,溶是一种物质渗透进入一种液体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溶解,在溶解后,存在两种物质,按两种物质所占的比例,我们能得出一定的浓度。而且,一种物质溶于一种液体中,不需要特定的温度条件。
我们来看几个例句: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的战士为了通过敌人的封锁线,他们把盐溶化在水中,浸到衣服里带入敌占区。
将父母的爱溶化在生命里,让它支撑着我一路前行。
冰雪消融,却是单一的物质变化,是水分子从固态转化成液态,需要一定温度条件的支持。(当然这个温度,远远不需要达到“熔”字要求的高度)。约定俗成的,“融”字用来特指冰霜雪的形态变化。
我们来看几个例句:
在亲人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下,他那颗坚冰一样的心,终于慢慢地融化了。
堆积了一个冬天的厚厚冰层,在春天到来的脚步声中,渐渐地融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