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诗句
孤剑床头铿有声:“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白了少年头,千载谁堪伯仲间. 想当年,金戈铁马、“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 岳飞 28,家祭无忘告乃翁。
人生自古谁无死,直把杭州作汴州、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金错刀行》陆游 10,死亦为鬼雄。
山河破碎风飘絮,毁于一旦!所得州郡。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身老沧洲! 诉衷情(陆游) 4.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5.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书 愤(陆游) 6.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关山月》陆游 7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关山月》陆游 8。
”(辛弃疾《鹧鸪天》 17.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
南乡子(辛弃疾) 18.了却君王天下事,家祭无忘告乃翁。
破阵子(辛弃疾) 19,父老年年等驾回、“十年之功;陆游《病起书怀》) 15:“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1.死去无知万事空、千年史册耻无名,后天下之乐而乐。
暖风熏得游人醉,空白一分头、生当作人杰,与诸君痛饮耳” 岳飞 30、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 临 安 邸(林升) 31,补天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范成大《州桥》、“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陆游《陇头水》) 13.王师北定中原日。
” 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几时真有六军来’” 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死亦为鬼雄,零丁洋里叹零丁、先天下之忧而忧、莫等闲,无人会,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辛弃疾)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文天祥) 21.把吴钩看了,南望王师又一年、夜阑卧听风吹雨、辜负胸中十万兵, 但悲不见九州同。
示 儿(陆游) 2、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3。
” 杨济翁 25:“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林升《题临安邸》,换得东家种树书。
读陆放翁集四首(梁启超) 32, 登临意. 《水龙吟》辛弃疾 22、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文天祥《过零丁洋》!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 29、“直捣黄龙府,不肯过江东,干戈寥落四周星,留取丹心照汗青。
至今思项羽,西湖歌舞几时休。
看试手!生子当如孙仲谋,百无聊赖以诗鸣、逆胡未灭心未平、“可怜报国无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 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
《《书愤》陆游 11,铁马冰河入梦来,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泪空流。
惶恐滩头说惶恐。
(宋?李清照《乌江》) 26,嬴得生前身后名,但悲不见九州同! 满江红 (岳飞) 27、 “却将万字平戎策、出世一表真名世、胡未灭。
《金错刀行》陆游 9。
忍泪失声问使者,五千仍岳上摩天。
王师北定中原日。
” 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空悲切, 栏干拍遍。
遗民泪尽胡尘里。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陆游 12,为先生寿. 辛弃疾 24。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6。
” 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辛弃疾 23、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身世浮沉雨打萍。
——陆游《示儿》 1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
” 陆游《示儿》,鬓先秋,一片丹心报天子 你去百度一下吧,那很多的~ 李清照《夏日绝句》
宋代诗文的革新运动
北宋诗文革新,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唐代古文运动以后的又一次文风改革,北宋继唐代古文运动而起的文学革新运动,主要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文风。
这场文学运动同时对诗、文进行革新。
宋代立国,一些文人,满怀国忧,要求改革政治,倡导写作“传道明心”的古文,强调韩愈的“文从字顺”,推崇李白、杜甫、白居易反映现实的诗歌。
后来以范仲淹等人为代表,认为写作诗文的根本目的在于“警时鼓众”、“补世救失”,使运动形成高潮。
最后王安石等人又把诗文革新作为推行“新法”的一个重要部分。
又一次把古代文学,特别是诗、文的发展推进了一大步。
欧阳修(1007-1072)是这场革新运动的领袖。
宋代的诗人(十个)
辛弃疾 1104~1207年,南宋诗人。
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人。
耿京聚兵山东,节制忠义军马,留掌书记。
绍兴三十二年,令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
宁宗朝累官至浙东安抚使,加龙图阁待制,进枢密都承旨卒。
曾寓居江西上饶、铅山达十余年。
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有《稼轩长短句》。
<<-- 欧阳修 1007~1072年,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江西)人。
天圣进士。
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
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
有《欧阳文忠集》,词集有《六一词》、《近体乐府》及《醉翁琴趣外编》。
<<-- 周邦彦 1056~1121年,北宋词人。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漂水县等。
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兴大晟府。
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
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
长调尤善铺叙。
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
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
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
<<-- 吴文英 1212~1272年,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人。
一生未仕,但平生所交,皆一时显贵,作词较多,是一位重要词人。
其词典丽而工,多雕琢,音律合谐。
今传有《梦窗词》。
<<-- 李清照 1084~?,南宋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人。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于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词调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性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王灼云:若本朝妇人,当推词采第一。
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阁巷荒谣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
(碧鸡漫志) <<-- 史达祖 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人。
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
韩败史受黥刑,死于贫困中。
今传有《梅溪词》。
其词工于咏物。
<<-- 王安石 1021~1086年,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
宋神宗时宰相。
创新法,改革旧政,世称王荆公。
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诗方面,词作不多,但其词能够“一洗五代旧习”,境界醒豁。
今传《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
<<-- 王沂孙 ?~约1290年,南宋词人。
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会稽人。
宋亡,归隐,在西湖结社唱和。
有《花外集》、一名《碧山乐府》。
碧山词多咏物,寄托遥深,哀婉动人。
<<-- 晏几道 约1040~1112年,北宋词人。
字叔原,号小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晏殊第七子。
历任颖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
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
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
有《小山词》。
<<-- 晏殊 991~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人。
北宋景德中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
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性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
原有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
又编类书《类要》,今存残本。
后人称之为“词人宰相”。
<<-- 苏轼 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
嘉佑进士,官至礼部尚书。
在政治上属旧党,累遭贬黜。
其文汪洋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词属豪放一派,意境开阔。
其书画也自成一家。
<<-- 周密 (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
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
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
入元不仕。
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
善书画音律,能诗,尤好藏弃校书。
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 范仲淹 (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人。
宋真宗大中祥八年(1015)进士。
官司至参知政事。
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庆历新政”的主要主持者。
也是有名的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词只存五首。
<<-- 张孝祥 (1132-1169) 字安国,号于湖居士,简州(今属四川)人,卜居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
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廷试第一。
曾因触犯秦桧,下狱。
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
隆兴元年,为建康(今南京市)留守,因赞助张浚北伐而被免职。
后任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治水有政绩。
进显谟阁直学士致仕。
其词早期多清丽婉约之作,南渡后转为慷慨悲凉,多抒发爱国思想,激昂奔放,风格近苏轼;但有些词作也有不够清新生动,远离生活之弊。
其中代表作有...
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词
晓出净慈寺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伤春 杨万里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初夏睡起 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寄陆务观 杨万里 君居东浙我江西,镜里新添几缕丝。
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两相思。
不应李杜翻鲸海,更羡夔龙集凤池。
道是樊川轻薄杀,犹将万户比千诗。
春晴怀故园海棠 杨万里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过杨村 杨万里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新柳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晚风 杨万里 晚日暄温稍霁威,晚风豪横大相欺。
作寒作冷何须怒?来日一霜谁不知。
晚风 杨万里 晚风不许鉴清漪,却许重帘到地垂。
平野无山遮落日,西窗红到月来时。
春晴怀故园海棠 杨万里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
读严子陵传 杨万里 客星何补汉中兴,空有清风冷似冰。
早遣阿瞒移汉鼎,人间何处有严陵!戏笔 杨万里 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天公支予穷诗客,只买清愁不买田。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昭君怨 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归去来兮引/归去来兮 杨万里 侬家贫甚诉长饥。
幼稚满庭闱。
正坐瓶无储粟,漫求为吏东西。
偶然彭泽近邻圻。
公秫滑流匙。
葛巾劝我求为酒,黄菊怨、冷落东篱。
五斗折腰,谁能许事,归去来兮。
老圃半榛茨。
山田欲蒺藜。
念心为形役又奚悲。
独惆怅前迷。
不谏后方追。
觉今来是了,觉昨来非。
扁舟轻扬破朝霏。
风细漫吹衣。
试问征夫前路,晨光小,恨熹微。
乃瞻衡宇载奔弛。
迎候满荆扉。
已荒三径存松菊,喜诸幼、入室相携。
有酒盈尊,引觞自酌,庭树遣颜怡。
容膝易安栖。
南窗寄傲睨。
更小园日涉趣尤奇。
尽虽设柴门,长是闭斜晖。
纵遐观矫首,短策扶持。
浮云出岫岂心思。
鸟倦亦归飞。
翳翳流光将入,孤松抚处凄其。
息交绝友堑山溪。
世与我相违。
驾言复出何求者,旷千载、今欲从谁。
亲戚笑谈,琴书觞咏,莫遣俗人知。
邂逅又春熙。
农人欲载菑。
告西畴有事要耘耔。
容老子舟车,取意任委蛇。
历崎岖窈窕,丘壑随宜。
欣欣花木向荣滋。
泉水始流澌。
万物得时如许,此生休笑吾衰。
寓形宇内几何时。
岂问去留为。
委心任运无多虑,顾皇皇、将欲何之。
大化中间,乘流归尽,喜惧莫随伊。
富贵本危机。
云乡不可期。
趁良辰、孤往恣游嬉。
独临水登山,舒啸更哦诗。
除乐天知命,了复奚疑。
念奴娇 杨万里 老夫归去,有三径、足可长拖衫袖。
一道官衔清彻骨,别有监临主守。
主守清风,监临明月,兼管栽花柳。
登山临水,作诗三首两首。
休说白日升天,莫夸金印,斗大悬双肘。
且说庐陵传盛事,三个闲人眉寿。
拣罢军员,归农押录,致政诚斋叟。
只愁醉杀,螺江门外私酒。
好事近 杨万里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
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昭君怨 杨万里 偶听松梢扑鹿。
知是沙鸥来宿。
稚子莫喧哗。
恐惊他。
俄顷忽然飞去。
飞去不知何处。
我已乞归休。
报沙鸥。
武陵春 杨万里 长铗归乎逾十暑,不著鵕鸃冠。
道是今年胜去年。
特地减清欢。
旧赐龙团新作祟,频啜得中寒。
瘦骨如柴痛又酸。
儿信问平安。
水调歌头 杨万里 玉树映阶秀,玉节逐年新。
年年九月,好为阿母作生辰。
涧底蒲芽九节,海底银涛万顷,酿作一杯春。
泛以东篱菊,寿以漆园椿。
对西风,吹鬓雪,炷香云。
郎君入奏,又迎珠幰入修门。
看即金花紫诰,并举莆常两国,册命太夫人。
三点台星上,一点老人星。
忆秦娥 杨万里 新春早。
春前十日春归了。
春归了。
落梅如雪,野桃红小。
老夫不管春催老。
只图烂醉花前倒。
花前倒。
儿扶归去,醒来窗晓。
春游 杨万里 不知春向雨中回, 只到春光未苦来。
老子今晨偶然出,李花全落杏花开。
宋代诗人杨万里写过什么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体裁:【七绝】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伤春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体裁:【七绝】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 小池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初夏睡起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体裁:【七绝】 类别:【记时】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新柳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体裁:【七绝】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宿新市徐公店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体裁:【七绝】 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晚风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体裁:【七绝】 晚日暄温稍霁威,晚风豪横大相欺。
作寒作冷何须怒?来日一霜谁不知。
舟过安仁 【 杨万里】 一夜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
古代诗词的发展
诗歌在中国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
早在西周至春秋时代,我国诗歌就已产生了大批辉煌篇章,其标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
《诗经》收诗305篇,分“风”、“雅”、“颂”3部分,都是可以配乐演唱的。
《诗经》的篇章大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人民性,善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句式以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句,为后世文学创作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和艺术底蕴。
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产生了一种具有楚文化独特风采的新诗体——楚辞(骚体)。
楚辞句式长短参差,以六言、七言为主,多用“兮”字。
楚辞的奠基人和主要作者屈原,运用这种形式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等不朽诗篇,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
其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宏伟瑰丽的长篇抒情诗。
屈原之后有宋玉、唐勒、景差等楚辞作家。
楚辞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发展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阶段。
《诗经》和楚辞,是后世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共同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驾齐驱、融会发展的优秀传统,并垂范于后世。
汉代前期,文人诗坛相对寂寥,民间乐府颇为活跃。
“乐府”原指国家音乐机构,后代将乐府所收集与编辑的可以配乐演唱的歌辞也称为“乐府”。
汉乐府民歌是汉乐府的精华。
汉乐府民歌继承《诗经》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传统,多“感于哀乐,缘事而发”,通俗易懂,长于叙事,富有生活气息,句式以杂言和五言为主,体现了诗歌艺术的新发展。
《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叙事诗的代表作。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长篇叙事诗,凡353句,1 765字,被称为“长诗之圣”、“古今第一首长诗”。
在汉乐府的影响下,文人五言诗逐渐发展成熟,其标志是东汉末年出现的《古诗十九首》。
这是—组由寒门文人创作的抒情短诗,情调感伤,言短情长,委婉含蓄,质朴精练,被誉为“一字千金”、“实五言之冠冕”。
汉末魏晋时期,文学进入自觉时代。
建安时代,“世积乱离,风衰俗怨”,文人诗歌却呈现了“五言腾踊”的大发展局面,以“三曹”父子和王粲等“建安七子”为中心组成邺下文人集团。
他们的诗作大多反映时代动乱和人民疾苦,抒写个人理想抱负,具有“慷慨以任气”、“志深而笔长”的风格,此即后世称道的“建安风骨”。
建安诗歌以曹植和王粲的成就最为杰出。
魏晋之交,世风变易,“竹林七贤”是正始时期的代表诗人群体,其中阮籍、嵇康名声最著,成就最高。
阮籍的82 首《咏怀诗》是我国第一部规模较大、内容丰富的个人抒情五言组诗,嵇康则开拓了四言诗的新境界。
西晋太康年间,诗坛上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之称。
陆机、张协、潘岳等人的作品追求丽辞缛采,开中国诗歌雕琢堆砌的流风;左思则独树一帜,继承建安文学传统,其《咏史》8首借咏史来抒怀,情调高亢,笔力矫健,有 “左思风力”之称。
东晋玄言诗泛滥一时,直到东晋末年陶渊明的出现,才使诗坛骤添异彩。
陶诗多写田园生活,风格自然冲淡,“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苏轼语),对唐代山水田园诗派有直接影响。
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代表诗人有谢灵运、谢、鲍照等。
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实现了玄言诗向山水诗的转变。
谢受其影响,正于描写山水,与谢灵运合称为 “大小谢”。
鲍照擅用七言古体抒发愤世嫉俗之情,风格俊逸豪放,为唐代七言歌行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北方最有成就的诗人是由南入北的庾信,他以刚健之笔写乡关之思,融合南北诗风,成为六朝诗歌的集大成者。
南北朝乐府民歌足与汉乐府前后辉映。
南朝民歌清丽婉转,代表作是《西洲曲》;北朝民歌粗犷刚健,代表作是《木兰诗》。
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诗体完备,流派各异,名家辈出,成就卓著。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和稍后的陈子昂,上承汉魏风骨,力扫齐梁宫体颓靡诗风,发出清新健康的歌唱,为唐诗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盛唐时期首先出现两大诗歌流派:一是以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多摩山范水,抒写闲情逸致,风格清新自然;二是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多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或慷慨悲壮,或雄奇瑰丽。
接着李白、杜甫横空出世,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雄视古今的“双子星座”。
“诗仙”李白继承和发扬中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歌颂祖国大好河山,表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情奔放炽烈,风格豪放飘逸。
“诗圣”杜甫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现实主义精神,其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代风貌,被誉为“诗史”,感情内在深沉,风格沉郁顿挫。
李、杜分别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成就而成为泽被百代、彪炳千秋的伟大诗人。
安史之乱后,进人中唐时期,经过短期的过渡,唐诗呈现第二次繁荣。
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倡导了一场新乐府运动。
他们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作了《新乐府》、《秦中吟》等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白居易的《长...
宋朝的诗和词有何区别?
唐诗 目录·【初唐诗歌】 ·【盛唐诗歌】 ·【边塞战争诗】 ·【诗仙、诗圣】 ·【杜甫的诗】 ·【中晚唐诗歌】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
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
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无数诗人,象满天的星斗一样。
这些诗人,今天知名的就还有二千三百多人。
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也还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
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
有的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此外,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爱慕之情的,有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的等等。
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是题材。
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
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
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
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
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
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
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的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
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
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宋词 宋词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南唐后主李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岳飞等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对剧小说输送了有机成分。
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词的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像曾因写过"且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得罪了当时皇帝的柳永,郁郁不得志,一生就流连于歌坊青楼之间,给歌妓们写写词,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必有柳词"之说,以至于宋朝的一个宰相(他的名字我不太记得了,好像叫什么宴殊的在当上宰相之后,他对于以前所做的词都不承认是他写的.我们也都知道,宋朝的艳妓之多,水平之高为其他朝代所罕有,她们和宋朝的士大夫们一起,构成了宋朝的享乐主义,虚华的文化. 一个朝代,一个国家,若强盛,那么它在文与质两方面是并重的,这里文指的是文风或者说一个社会的风气吧,我们知道,一个人若专门读书,钻研学问的话,那么就必须脱离生产劳动,也不能去打仗,这在宋朝就叫做"养士""八股"确立之后,天下的秀才就专门来钻这个东西捞取功名利禄养活自己,所以也就没得工夫去思考事情,去造反了,如果一个国家"文风"越盛,那么做实事的人就越少,这个国家也就会出问题了.历朝写诗的人很多,宋诗也很有名,为什么独独诗以 "唐"命名呢?唐诗就算是歌颂风花雪月,也有一股质朴的美,透露出这个民族质朴,粗野与宏伟的气魄,而宋词则是比较多矫饰浮夸的文风,一个国家的文化若是推动这个国家的发展的,那么它就是强势的,有生命力的, 在进化论和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如果”和“假设”,只有残酷的现实,宋朝被野蛮民族灭掉,这就是结果,而士大夫群体人格的堕落,从这个帮闲享乐的社会就开始出现征兆了。
词牌名的来历 渔歌子:又名《渔父》。
唐教坊曲名,词调由张志和创制。
潇湘神:又名《潇湘曲》。
唐代潇湘地带祭祀湘妃的神曲。
长相思: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原唐教坊曲名。
望江南:本名《谢秋娘》,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作,因白居易词中有“能...
【带有诗图景象的诗词】关于宋代开封繁荣景象的诗词描写宋代当时...
晏殊的词集名《珠玉词》二晏,是指宋代的两位大词人晏殊和他的儿子晏畿道。
晏殊的词集名《珠玉词》,晏线道的词集名《小山词》,合称“二晏词”。
他们两人的词不仅在宋代名震一时,就是在整个词史上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晏殊甚至被后世评论者推为北宋倚声家初祖,而晏畿道的成就更在其父之上。
论者以为他精力尤胜,措词之妙,一时独步。
晏殊词集谒金门 (秋露坠),破阵子 (海上蟠桃易熟),又 (燕子欲归时节),又 (忆得去年今日),又 (湖上西风斜日)。
浣溪沙 (阆苑瑶台风露秋),又 (三月和风满上林),又 (青杏园林煮酒香),又 (一曲新词酒一杯),又 (红蓼花香夹岸稠),又 (淡淡梳妆薄薄衣),又 (小阁重帘有燕过),又 (宿酒才醒厌玉卮),又 (绿叶红花媚晓烟),又 (湖上西风急暮蝉),又 (杨柳阴中驻彩旌),又 (一向年光有限身),又 (玉梳冰寒滴露华)。
更漏子 (葬华浓),又 (塞鸿高),又 (雪藏梅),又 (菊花残)。
鹊踏枝 (槛菊愁烟兰泣露),又 (紫府群仙名籍秘)。
点绛唇 (露下风高)凤衔杯 (青蒴昨夜秋风起),又 (留花不住怨花飞),又 (柳条花额恼青春)。
清平乐 (春花秋草),又 (秋光向晚),又 (春来秋去),又 (金风细细),又 (红笺小字)。
红窗听 (淡薄梳妆轻结束),又 (记得香闰临别语)。
采桑子 (春风不负东君信),又 (红英一树春来早),又 (阳和二月芳菲遍),又 (樱桃谢了梨花发),又 (古罗衣上金针样),又 (时光只解催人老),又 (林间摘遍双双叶)。
喜迁莺 (风转蕙),又 (歌敛黛),又 (花不尽),又 (烛飘花),又 (曙河低)。
撼庭秋 (别来音信千里)少年游 (重阳过后),又 (霜华满树),又 (芙蓉花发去年枝),又 (谢家庭槛晓无尘)。
酒泉子 (三月暖风),又 (春色初来)。
木兰花 (东风昨夜回梁苑),又 (帘旌浪卷金泥凤),又 (燕鸿过后莺归去),又 (池塘水绿风微暖),又 (玉楼朱阁横金锁),又 (朱帘半下香销印),又 (杏梁归燕双回首),又 (紫薇朱槿繁开后),又 (舂葱指甲轻拢捻),又 (红绦约束琼肌稳)。
迎春乐 (长安紫陌春归早)诉衷情 (青梅煮酒斗时新),又 (东风杨柳欲青青),又 (芙蓉金菊斗馨香),又 (数枝金菊对芙蓉),又 (露莲双脸远山眉),又 (秋风吹绽北池莲),又 (世间荣贵月中人),又 (海棠珠缀一重重)。
胡捣练 (小桃花与早梅花)滞人娇 (二月春风),又 (玉树微凉),又 (一叶秋高)。
踏莎行 (细草愁烟),又 (祖席离歌),又 (碧海无波),又 (绿树归莺),又 (小径红稀)。
渔家傲 (画鼓声中昏又晓),又 (荷叶荷花相间斗),又 (荷叶初开犹半卷),又 (杨柳风前香百步),又 (粉笔丹青描未得),又 (叶下薅鹊眠未稳),又 (罨画溪边停彩舫),又 (宿蕊斗攒金粉闹),又 (脸傅朝霞衣剪翠),又 (越女采莲江北岸),又 (粉面啼红腰束素),又 (幽鹭慢来窥品格),又 (楚国细腰元自瘦),又 (嫩绿堪裁红欲绽)。
雨中花 (剪翠妆红欲就)瑞鹧鸪 (越娥红泪泣朝云),又 (江南残腊欲归时)。
望仙门 (紫薇枝上露华浓),又 (玉壶清漏起微凉),又 (玉池波浪碧如鳞)。
长生乐 (玉露金风月正圆),又 (阆苑神仙平地见)。
蝶恋花 (一霎秋风惊画扇),又 (紫菊初生朱槿坠),又 (帘幕风轻双语燕),又 (玉梳冰寒消暑气),又 (梨叶疏红蝉韵歇),又 (南雁依稀回侧阵)。
拂霓裳 (庆生辰),又 (喜秋成),又 (乐秋天)。
菩萨蛮 (芳莲九蕊开新艳),又 (秋花最是黄葵好),又 (人人尽道黄葵淡),又 (高梧叶下秋光晚)。
秋蕊香 (梅蕊雪残香瘦),又 (向晓雪花呈瑞)。
相思儿令 (昨日探春消息),又 (春色渐芳菲也)。
滴滴金 (梅花漏泄春消息)山亭柳 (家住西秦)睿恩新 (芙蓉一朵霜秋色),又 (红丝一曲傍阶砌)。
玉堂春 (帝城春暧),又 (后园舂早),又 (斗城池馆)。
临江仙 (资善堂中三十载)燕归梁 (双燕归飞绕画堂),又 (金鸭香炉起瑞烟)。
望汉月 (千缕万条堪结)连理枝 (玉宇秋风至),又 (绿树莺声老)。
破阵子 (燕子来时新社)玉楼春 (绿杨芳草长亭路)诉衷情 (幕天席地斗豪奢),又 (喧天丝竹韵融融)。
总评晏几道词集临江仙 (斗草阶前初见),又 (身外闲愁空满),又 (淡水三年欢意),又 (浅浅馀寒春半),又 (长爱碧阑干影),又 (旖旎仙花解语),又 (梦后楼台高锁),又 (东野亡来无丽旬)。
蝶恋花 (卷絮风头寒欲尽),又 (初捻霜纨生怅望),又 (庭院碧苔红叶遍),又 (喜鹊桥成催凤驾),又 (碧草池塘春又晚),又 (碾玉钗头双凤小),又 (醉别西楼醒不记),又 (欲减罗衣寒未去),又 (干叶早梅夸百媚),又 (金翦刀头芳意动),又 (笑艳秋莲生绿浦),又 (碧落秋风吹玉树),又 (碧玉高楼临水住),又 (梦入江南烟水路),又 (黄菊开时伤聚散)。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又 (一醉醒来春又残),又 (梅蕊新妆桂叶眉),又 (守得莲开结伴游),又 (斗鸭池南夜不归),又 (当日佳期鹊误传),又 (题破香笺小砑红),又 (清颍尊...
宋朝有哪些著名的诗人
一、著名的诗人:辛弃疾 范仲淹 朱熹 陆游 王安石 林升 文天祥 范成大 李清照 欧阳修 叶绍翁 程颢 杨万里 白胜 张俞 梅尧臣 岳飞 胡铨 柳永 张轼 晁说之 郑会 王禹 僧志南 刘季孙 谢枋得 徐元杰 曹豳 朱淑贞 王淇 刘克庄 叶采 王令 司马光 沈括 翁卷 传徐矶 曾几 戴敏 黄庭坚 林逋 苏舜钦 文同 苏轼 朱弁 陈与义 戴复古 郑思肖 谢翱 雷震 杨朴 刘翰 周必大 蔡确 洪咨夔 林稹 杜耒 白玉蟾 卢梅坡 牧童 蔡襄 王硅 邵雍 晏殊 赵鼎 高翥 李纲 秦观 陈与兴 寇准 李之仪 王观 晏几道 张先 赵佶 周邦彦 杨亿 米芾 谢克家 黄裳 章楶 潘阆 蔡伸 姜夔 刘辰翁 史达祖 唐琬 吴文英 严仁 张元干 周密 朱淑真 赵师秀 袁去华 刘子翚等等。
二、简介(节选):1、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诗人。
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
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2、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
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洴塘村)。
南宋大诗人。
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
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
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里。
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
3、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
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
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
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
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
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生平 宋祁幼年与兄随父在外地读书,日子艰辛,稍长4、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5、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
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市涪城区内),祖籍:江西永丰,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字永叔,谥 欧阳修像号文忠,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与(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柳,欧,苏(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北宋欧阳修、苏轼)。
6、王安石(1021年1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号半山。
逝世后追谥号“文”,世人称其为王文公。
小字獾郎,晚年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
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qiú)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
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
7、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
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
8、秦观,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
曾任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
政治上倾向旧党,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徙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
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号称为“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
秦观生性豪爽,洒脱不拘,溢于文词。
他十五岁丧父,自幼研习经史兵书。
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最初任定海主簿、蔡州教授。
元祐初(1086),苏轼举荐他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预修《神宗实录》。
9、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字耆卿,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
原名三变,字景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