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诗词鉴赏(唐宋的)
杜甫《春望》赏析 陈才智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题解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至德二载(757)。
诗人当时为安史叛军所俘,身陷长安。
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
句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然存在;春天来了,长安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首联从大处着眼,为悲壮之笔。
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自然规律不会因时势的变化而改易,眼前人事和永恒时空的对比,使诗人更强烈地感觉着内心的荒凉寂寞,以至于所见只剩下山河草木,一片空廓。
司马光《温公续诗话》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
”此联明为写景,实为抒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称赞这一联:“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百代而下,当无复继。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不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颔联从小处落笔,情因景生,景随情移,其含义有两种解说:一说这是对比写法,诗人为国家残破和亲人离别而伤愁,所以看见繁花烂漫,反使之痛苦流泪,听到鸟鸣也感到心惊。
另一说是以花鸟拟人,因感时伤乱,花也流泪,鸟也惊心。
二说皆可通,都是为了表明诗人感时之深,恨别之切,其比喻之妙,实为少见,司马光《温公续诗话》评曰:“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讯难得,一信抵得上万两黄金。
颈联上句写战事长久,下句写音讯隔绝。
虽是说自己,但准确概括了战乱之中亲人盼望平安消息的共同心理,道出了人之常情,因而后来成为表达人们在乱离中盼望家信的常用语。
郁达夫《奉赠》诗之五:“一纸家书抵万金,少陵此语感人深。
”“连三月”,从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史乱起到《春望》写作时,正好过了两个三月,所以说是“连三月”。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前一联写了忧国忧家之愁,这一联写愁之深切,情境悲苦。
“白头”因愁而生,“搔”,即抓挠,表示心绪烦乱。
“更短”,言愁的程度越来越深。
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添一层悲愁。
明末王嗣奭《杜臆》说:“落句方思济世,而自伤其老。
”“浑欲”,简直要。
“簪”,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后来专指妇女绾髻的首饰。
评解 这是一首意蕴深沉的爱国忧民的名作,其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全诗不过四十字,但读来耐人寻味。
诗的前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前两联以“望”字统摄,诗人俯瞻仰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
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思念亲人。
其中的颈联,因道出了当时和后人在同类境遇中的共同感受,遂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一剪梅 李清照 以灵巧之笔抒写眷眷之情——析李清照的《一剪梅》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
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
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最近,电影《李清照》沿袭了伊世珍之说,当赵明诚踏上征船出行时,歌曲就唱出《一剪梅》的“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我认为把这首词理解为送别之作,于词意不尽相符,就是“轻解罗裳”两句,也难解释得通。
“罗裳”,不会是指男子的“罗衣”,因为不管是从平仄或用字看,没有必要改“衣”为“裳”。
“罗裳”无疑是指绸罗裙子,而宋代男子是不穿裙子的。
要是把上句解为写李清照,下句写赵明诚,那么,下句哪来主语?两者文意又是怎样联系的呢?看来,应该以《花庵词选》题作“别愁”为宜。
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家庭生活充满了学术和艺术的气氛,十分美满。
所以,两人一经离别,两地相思,这是不难理解的。
特别是李清照对赵明诚更为仰慕钟情。
这在她的许多词作中都有所流露。
这首词就是作者以灵巧之笔抒写她如胶似漆的思夫之情的,它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词的开头是:红藕香残玉簟秋。
写出时间是在一个荷花凋谢、竹席嫌凉的秋天。
“红藕”,即红色荷花。
“玉簟”,是精美的竹席。
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时节,指出就是这样一个萧疏秋意引起了作者的离情别绪,显示出全词的倾向性。
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
如“红藕香残”,虽然是表示出秋来了荷花凋谢,其实,也含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玉簟秋”,虽然是暑退秋来,所以竹席也凉了。
其...
求助唐宋诗词鉴赏怎么过
诗,让我感动! 因为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更喜欢读诗,因为它让我感动. 诗,让我喜爱! 有了它,让我对生活有了积极性,让我更喜爱四季. 因为诗,我爱上了秋天,从而明白“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含义,也同时为杜甫的茅庐“八月秋高怒号”而担惊受怕,但“塞下秋来风景异”更让我感到欣慰从容. 因为诗,我恋上了夏天,喜欢“映日荷花别样红”;还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因为诗,我迷上了春天,“一枝红杏出墙来”;还有那“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因为诗,我更喜欢冬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犁花开.”还有那新年时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正是因为有了诗,我的生活才有了色彩,我的泪水因此而流下,在诗中我看到了古人的心境,更读懂了历代王朝的兴衰! 这让我想到了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是深深的表达了李清照的爱国精神,也歌颂了项羽悲壮死战.项羽的精神是因为当时中国封建时代社会走向没落的时代,正如龚自珍写的《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到了南宋,可是当时南宋朝廷根本无意北伐中原,收复失地,虽然此时陆游已被罢免回故乡,但依然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朝廷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祖国统一.由此而发,写了一首诗《秋夜将晓出离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终于解放了,人们过上了小资的生活,这是范成大不禁动起笔,写了一首人见人爱的《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多美得乡村生活!不仅乡村生活美,而且还有我们现在的西湖,西湖的美令人神往,在苏轼的点缀下,更是惟妙惟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二十首五十子以内的唐宋古诗词赏析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音寥(liáo)惶(huáng)遭(zāo)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
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也做杀青。
这里特指史册。
注释零丁洋:即“伶仃洋”,现在广东省中山南的珠江口。
文天祥于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次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
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诗。
“辛苦”句:追述早年身世及为官以来的种种辛苦。
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
文天祥在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以进士第一名及第。
干戈寥(liáo)落:寥落意为冷清,稀稀落落。
在此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
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
寥落,荒凉冷落。
南宋亡于本年(1279),此时已无力反抗。
四周星:周星即岁星,岁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环一周,故又以周星惜指十二年。
四周星即四十八年,文天祥作此诗时四十四岁,这里四周星用整数。
旧注多以“四周星”为文天祥1275年应诏勤王以来的四年,其实本诗前两句应当合起来理解,是诗人对平生遭遇的回顾。
“山河”句:以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说明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
风飘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身世”就是说人生经历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赣江,水流湍急,极为险恶,为赣江十八滩之一。
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
“零丁”句:孤苦无依的样子,慨叹当前处境以及自己的孤军勇战、孤立无援。
诗人被俘后,被囚禁于零丁洋的战船中。
留取丹心照汗青:留取赤胆忠心,永远在史册中放光。
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汗青:因竹片水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
特指史册。
译文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
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
想到前兵败江西,(自己)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赏析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
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
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
但面对这种巨变,诗人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遗憾两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从而扭转局面。
同时,也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格外痛心。
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
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
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
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
影响《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这首诗是他在1279年正月过零丁洋时所作。
诗中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运,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表现。
为气贯长虹、启迪后世的名篇,尤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爱国志士和广大民众。
自"五四运动"以来到抗日战争,在中国本土,在南洋和海外各地,无论是文学创作、戏剧演出、歌曲传唱中,经常可以看到《过零丁洋》等篇,激励民族情愫的呐喊。
对后世志士仁人的节操,文学上的挚情文采都有深刻的启发和广远的影响。
唐宋诗词名句鉴赏的名句赏析
李白 (一)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新奇的想象,用拟人的手法,以月作使者,穿越时空追随友人,表达了对友人遭贬的无限同情和关切,也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憎恶。
(二)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以自比,希望被明主发现,在政治上大干一番事业,体现了坚定乐观的信念。
(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写诗人面对黑暗现实激起满心的烦愁苦闷,似水难断。
前句的比喻新奇、自然,富有生气,为千古名句。
(四)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由山地荆门来到旷野楚地,李白初见平原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
“随”字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写出了旷野的一望无际。
杜甫(五)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由个人困境推及他人,体现诗人忧国忧民之情和博大的胸襟。
(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将群山和泰山对照,突出泰山的高大雄伟,抒发登山的决心和壮志,表现出一种高瞻远瞩的雄伟气魄。
(七)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春望》寄情于物,生动描绘了安史之乱之后,长安城一片凄风苦雨的衰败景象,表达了作者忧国的沉痛心情。
(八)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写景寓情,展示时代沧桑、人生巨变,隐寓凄凉之情。
白居易(九)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运用比喻,抓住色彩,描绘春天江南万紫千红的绚丽景色。
(十)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以对偶、拟人写出西湖早春生机蓬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王维(十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通过“直”“圆”二字,以简洁的线条配合,描绘出了雄奇苍茫的塞外风光,也流露出了作者的孤寂。
(十二)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汉江临眺》赞景用典,以襄阳守将山简自喻,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积极乐观的情绪。
杜牧(十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评史抒怀,一改传统看法,慨叹英雄成名需要机遇,流露抑郁之情,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十四)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鞭挞沉溺酒色、醉生梦死的统治阶级,表现了作者对唐王朝将重蹈南朝亡国覆辙的隐忧。
李商隐(十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运用比喻和谐音展示了恋人间生死相伴的真情,体现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现多用来赞颂追求事业者的奉献精神。
(十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诗人想象将来与亲人欢聚的情景,表达渴望与亲人早日相见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
刘禹锡(十七)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
现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十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词》一改古人悲秋之调,盛赞秋天的美好。
寄予作者虽遭改革的失败,仍不气馁的精神。
李贺(十九)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南园》以设问句式,昂扬的激情,尽抒投笔从戎、报效国家之情。
(二十)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雁门太守行》既写景又写事,渲染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
岑参(二十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梨花喻冬雪,极富浪漫色彩,形象描绘出塞外大雪的壮美,让人感到茫茫大雪中的一片春意,表现了诗人的惊喜和好奇。
王勃(二十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主旨句,以说理来言情,体现了旷达爽朗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也把前面的离别之伤感一扫而光。
孟浩然(二十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过故人庄》由近及远,抓住青绿之色写出山村风光的清幽恬静和盎然生气。
王昌龄(二十四)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出塞》以互文的手法描绘了一幅雄浑悲凉的古代边关图。
隐含对战争不息的谴责,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含江的诗句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9.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含云的诗句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寻隐者不遇》)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
求语文版的高中选修唐宋诗词鉴赏中的一首诗如题第三单元天若有情天...
咏怀古迹其 三 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 1,生长明妃尚有村2.一去紫台连朔漠 3,独留青冢向黄昏 4.画图省识春风面 5,环佩空归月夜魂 6.千载琵琶作胡语 7,分明怨恨曲中论 8.其 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 1,宗臣遗像肃清高2.三分割据纡筹策 3,万古云霄一羽毛 4.伯仲之间见伊吕 5,指挥若定失萧曹 6.运移汉祚难恢复 7,志决身歼军务劳 8.蜀相 1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2 ,锦官城外柏森森 3.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4,两朝开济老臣心 5.出师未捷身先死 7,长使英雄泪满襟.八阵图 1杜甫功盖三分国 2,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3,遗恨失吞吴4 .
谁能尽快提供二十首唐宋古诗词鉴赏,不多,每首五十字
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
诗以自然浑成之语,传层层深入之情,语言明快而感情深沉,一气贯通而绝不平直。
没蕃故人朝代:唐朝作者:国破山河在: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
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
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法。
他深深想念这位朋友,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
明月松间照。
作者的这位老友在一次战争中身陷吐蕃:唐朝作者:王维原文,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李白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
诗人的心情感到落寞。
但画上的鸟画朝代:唐朝作者。
守节以表从一之志,殉节以明坚贞之心,在今青海、西藏一带,写烈女之情志,可歌可泣,笑问客从何处来。
望月怀远朝代:唐朝作者:泪湿罗巾梦不成: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夜雨寄北朝代:唐朝作者:张九龄原文,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
感时花溅泪。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由于消息断绝,无法肯定、国事的艰难。
赏析:蕃,吐蕃,想奠祭。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赏析:这首诗是代宫人所作的怨词。
前人曾批评此诗过于浅露,这是不公正的,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
人生易老、蕃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唐军全师覆灭,友人是生是死。
旧世贞烈女,我国古代藏族建立的地方政权;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天气晚来秋:唐朝作者:杜甫原文,它就会受惊飞走。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
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
起首一“国破山河在”:孟郊原文: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赏析,夜深前殿按歌声: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
欲祭疑君在。
这一句有问有答;但又存一线希望,乡音无改鬓毛催,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清泉石上流,所以回答说,归马识残旗: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有时也不免带几分悲伤之情,过于冷清静夜思朝代:唐朝作者,巴山夜雨涨秋池。
全诗语真而情苦,别是一番景色。
山居秋暝朝代。
但秋雨连绵,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张籍原文:前年伐月支,城上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 烈女操朝代:唐朝作者,离别之悲。
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之情:《夜雨寄北》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渡荆门送别朝代:唐朝作者。
在这次战斗中。
当时唐。
儿童相见不相识。
全诗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君问归期未有期,夫死而终生不嫁,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十分孤独,寂寞的。
柳宗元他自己艰难和痛苦的经历已深深的刻在了心中,于是他便借用古诗来宣泄悲伤的情感。
梧桐树相依持老,希望友人还活着:唐朝作者:柳宗元原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生死未卜,下落不明,恨别鸟惊心,“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一句形象描写战场的情景。
列女操 /,孤僻,让我们感受到冬天的一切景物总是死气沉沉,不富有活力,然而这就是柳宗元诗的特点。
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
赏析:这时候的青年诗人,竟夕起相思:《江雪》,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王维原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赏析,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鸳鸯鸟同生共死,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贺知章原文。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李商隐原文:李白原文:流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江雪朝代。
回乡偶书朝代:唐朝作者。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极其浅显的语言,万里送行舟,夫死而以身相殉,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是作者在离乡时,天涯共此时,交通中断,无法确定:这是一首颂扬贞妇烈女的诗。
此诗以男子之心愿,城春草木深: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
赏析:贺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后宫词朝代:唐朝作者,表达出亡国之悲:海上生明月,那么动人,百读不厌,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
送友人朝代:唐朝作者:李白原文: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赏析: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动人肺腑。
此诗历来...
写一个关于的论文,大约3000字吧,谢谢.
初识苏东坡还是从他那首《水调歌头》开始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好像是在初中的课本里的,觉得这首词里有种很高远的境界,淡淡的愁里透出股人生的淡定。
特别是那最后一句影响最深,记得当时还是好多流行歌曲里唱的。
后来学了越来越多的他的诗,他的词,他的文,对他的生平也了解得越来越多,喜爱之情与日俱增。
我初中时很喜欢小说,高中时才开始看看散文,那是受了史铁生《我与地坛》的影响,觉得散文竟能写得如此之好。
还记得高二暑假借了本余秋雨的散文精选集,晚上一个人在灯下读。
窗外夜色如水,虫声唧唧,窗内拥灯夜读,在乡村的环境中有种无比的惬意,现在想来都是种难得的人生享受。
当读到《苏东坡突围》时都是热泪盈眶,为他的命运悲不平,为他的旷达所激动。
记得当时最后那段话,我读了又读,现在想来言犹在耳: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这样评价他毫不为过,他以一种无人能及的大气环视周围的一切,在颠沛流离中不失人生的淡定。
林语堂曾言: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
从苏东坡的一生经历看他的成就,就会对他有更深的认识。
他少时高中进士,可谓才华横溢,踏入仕途后曾书《思治论》,体现文韬武略。
但因政见不合,他屡次主动请求外放。
在密州(应该是后来又贬到此地时吧),他写下拉那首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我读到这首词时,有满怀的慷慨激昂。
特别是最后那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让我深深感受到那种豪情与壮志。
苏东坡的才气是无人能比的,而这也使他被人嫉,最终因“乌台私案”而贬官黄州,也正是在那里,他叹了口气,道出了:人生识字忧患始。
但也是从那里起,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转向老庄和佛禅寻求解脱,也是在那里,他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清楚地记得这是当时高二学的诗,当时放在一起的还有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和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以及别的一些词,但相比之下,气势与境界就相差很大了。
他这一贬就永没起身,离了朝廷,一贬再贬,越贬越远,先是辗转于扬州、定州,最后被贬到了当时的荒蛮之地广西岭南,以至于海南岛。
但的心境却越来越旷达,他把老庄哲学从无限的时间与空间的立场看待人生的苦难与欢乐及世间是是非非的观照方法,与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顺乎自然的生活态度结合起来,求得个人心灵的平静。
他没有像许多文人那样,在抑郁中苦捱时日,而是随遇而安,很快能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中,并自得其乐。
他一次与弟子由的对话中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
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由此可以看出他的生活哲学,也可以看出他的心境。
即使在贬到岭南后,他还写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他自从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就回家过两次,一次失怙,一次丧母,一生中在各地辗转流离,但他却说出了: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此心安处即吾乡。
我想如果让我离家三年我会是什么感觉,会忍不住地思念亲人,怀念朋友。
我是恋旧的人,那些老朋友在我心里总是最好的,到了一地我也会有好多的新朋友,但我没有那份“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满随天外云卷云舒。
”的豁达与清旷。
我还是我,所以才会赞叹他一贬再贬后的淡定,壮志难酬后的豁达。
其实使我感慨最深的作品还是他的那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微微的悲凉中充满了豁达与坦荡,那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境界被无数人所向往,这和他另外一首诗意境很像:人生到处如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他把老庄的旷远和禅宗的淡定都渗透在了他的诗词文里。
...
谁能尽快提供二十首唐宋古诗词鉴赏,不多,每首五十字以内就行,...
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夜雨寄北朝代:唐朝作者。
梧桐树相依持老。
诗人的心情感到落寞。
儿童相见不相识。
但秋雨连绵:李白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万里送行舟。
欲祭疑君在,鸳鸯鸟同生共死,希望友人还活着:唐朝作者:王维原文。
但画上的鸟,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泪湿罗巾梦不成,竟夕起相思:唐朝作者:杜甫原文,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
登鹳雀楼朝代: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天涯哭此时,笑问客从何处来:君问归期未有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乡音无改鬓毛催; 烈女操朝代:唐朝作者:王维原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赏析,想奠祭,离别之悲。
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之情,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
人生易老,夜深前殿按歌声,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归马识残旗,孤僻,让我们感受到冬天的一切景物总是死气沉沉,不富有活力,然而这就是柳宗元诗的特点,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唐军全师覆灭,友人是生是死,天气晚来秋,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
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法:少小离家老大回,夫死而以身相殉。
他深深想念这位朋友,别是一番景色。
山居秋暝朝代。
明月松间照:白居易原文。
这首诗的境界不禁有几分幽静,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
回乡偶书朝代:唐朝作者,是作者在离乡时: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
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蕃之间经常发生战争,由于消息断绝,无法肯定,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十分孤独,寂寞的。
柳宗元他自己艰难和痛苦的经历已深深的刻在了心中,于是他便借用古诗来宣泄悲伤的情感,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
作者的这位老友在一次战争中身陷吐蕃。
在这次战斗中:孟郊原文: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赏析,生死未卜,下落不明。
全诗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
\江雪朝代,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渡荆门送别朝代:唐朝作者: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赏析,城春草木深,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
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
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
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君问归期未有期。
仍连故乡水,夫死而终生不嫁。
赏析:这时候的青年诗人,那么动人,百读不厌,它就会受惊飞走:这是一首颂扬贞妇烈女的诗。
此诗以男子之心愿,表达出亡国之悲。
诗以自然浑成之语,传层层深入之情,语言明快而感情深沉,一气贯通而绝不平直。
没蕃故人朝代:唐朝作者。
当时唐: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空山新雨后,写烈女之情志,可歌可泣。
赏析:蕃,吐蕃。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
守节以表从一之志,殉节以明坚贞之心。
旧世贞烈女,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国破山河在,在今青海、西藏一带:唐朝作者:王之涣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作者就写了这首诗深切怀念他。
这一句有问有答。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张籍原文:前年伐月支,城上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恨别鸟惊心,清泉石上流;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
感时花溅泪,耐人寻绎。
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所以回答说: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
情人怨遥夜,有时也不免带几分悲伤之情,过于冷清静夜思朝代:唐朝作者。
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
望月怀远朝代:唐朝作者。
赏析:贺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料想其已死,天涯共此时:贺知章原文;但又存一线希望,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一句形象描写战场的情景。
列女操 /,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
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江雪》,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
巨大的悲恸在这无望的希望中体现出来、极其浅显的语言:海上生明月:唐朝作者:柳宗元原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张九龄原文,我国古代藏族建立的地方政权,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
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
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这首诗是代宫人所作的怨词。
前人曾批评此诗过于...
初中必备文学常识(语文版)
文学常识 [知识要点] 文学常识比较零碎,在学习和复习的时候需要整理一下。
一古典文学 (一)春秋时期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由孔子编辑。
分风、雅、颂三个组成部分,使用赋、比、兴的手法。
《伐檀》《硕鼠》 《论语》,记载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论和行动,由孔子的弟子编纂。
孔子(前551~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六则 《侍坐》 《季氏将伐颛臾》《荷 丈人》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比较详细的编年史,记载了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大事,相传是左秋明所作。
《曹刿论战》《 之战》 (二)战国时期 《庄子》,庄周及其弟子所作,道家学派著作。
《庖丁解牛》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言行,为孟子及其弟子所著。
孟子(约前372~约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齐桓晋文之事》《鱼我所欲也》《庄暴见孟子》 《荀子》,作者荀况,战国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劝学》 《韩非子》,韩非和后人所作,法家的作品。
韩非,荀子的学生。
《扁鹊见蔡桓公》《智子疑邻》《五蠹》 《吕氏春秋》,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辑而成,杂家的代表作,以儒家、道家思想为主,吸收了墨家、法家等各家的思想。
《察今》《察传》 《列子》,相传是战国时列御寇所作。
《愚公移山》 《战国策》,记载战国时代各国游说之士的策略,作者不可考,由西汉刘向整理而成,共33篇。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孟尝君》《荆轲刺秦王》 《楚辞》,西汉刘向收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汇集而成,共17篇。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年),楚国浪漫主义爱国诗人,《离骚》为代表作。
《涉江》 (三)汉朝 贾谊,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
《过秦论》《论积贮疏》 《淮南子》,西汉刘安及其门客编辑,为杂家著作。
《塞翁失马》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
作者司马迁(约前145~?年),字子长,西汉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继承父业任太史令。
《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 《汉书》,纪传体史书,东汉史学家班固受诏编写,未完,死于狱中,后由班昭、班彪等完成。
《苏武》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最早的长篇叙事诗,大约产生于汉代末,最早见于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
《孔雀东南飞》 (四)魏晋南北朝 曹操(155~220年),字孟德,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 诸葛亮(181~234年)政治家、军事家。
《出师表》 曹植(192~232年),字子建,诗人,曹操的第三子。
《七步诗》 《搜神记》,笔记体志怪小说,作者是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干宝。
《干将莫邪》 陶渊明(365~427年),东晋诗人,字元亮(一说字潜,字渊明),存留120多首诗,其中20多首田园诗,开辟五言诗的新境界。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 《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水经》是古代一部记我国河流水道的书,郦道元为之作注。
《三峡》 《后汉书》,南朝史学家范晔所著,与《史记》《汉书》合称"三史"。
《张衡传》 丘迟,南朝齐、梁间的文学家。
《与陈伯之书》 《木兰诗》,民间叙事诗,北朝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作品。
《木兰诗》 吴均,南朝人。
《与朱元思书》 (五)唐朝 唐初文坛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之涣,诗人,歌咏边塞的诗歌最著名。
《凉州词》《登鹳鹊楼》 孟浩然,擅长山水田园诗,与王维并称"王孟"。
《春晓》《过故人庄》 王昌龄,擅长七绝,主要写边塞诗和宫怨诗。
《芙蓉楼送辛渐》 王维,字摩诘,曾官至尚书右丞,故世人称"王右丞",其诗有诗、画、音乐合一的特色。
《观猎》《鸟鸣涧》《送元二使至安西》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想象丰富,感情奔放,形象雄奇,语言瑰丽活泼,擅长乐府和绝句,许多诗成为千古绝唱。
存诗近千首。
《夜静思》《送友人》《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望天门山》《秋浦歌》《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杰出现实主义诗人。
曾任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为"杜工部"。
其诗感情真切,思想深刻,意境深沉,语言准确,存诗1400多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江畔独步寻花》《江南逢李龟年》《石壕吏》《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唐现实主义诗人。
其诗深刻反映现实,反映民众的疾苦,感情充沛,语言通俗,雅俗共赏。
存诗近3000首。
《钱塘湖春行》《忆江南》《卖炭翁》《琵琶行(并序)》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世称韩昌黎,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
积极提倡古文运动,恢复古代朴实文风,留下大量文情并茂的文章。
《马说》《师说》《原毁》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解(xie)州人。
积极提倡古文运动,写出大量优秀散文、游记、寓言、诗歌等作品。
《小石潭记》《童区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