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钦宗诗词全集 宋钦宗

时间:2020-12-27   作者:互联网搜集整理

宋钦宗诗词全集

宋徽宗和宋钦宗都是皇帝吗

宋徽宗被俘后,新立宋钦宗, 结果又被俘 ——苦命的爷俩。

宋徽宗赵佶(1082-1135),他政治上昏庸,生活上荒唐,艺术上聪颖。

北宋王朝因他而亡,但在艺术上他是个天份极高的书画家,也是艺术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

他广泛收集民间文物,特别是金石书画,命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等。

他的书法,早年学薛稷,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出以挺瘦秀润,融会贯通,变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风格,号“瘦金体”。

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

其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

宋钦宗(1100~1156),中国北宋皇帝。

即赵桓。

1125~1127年在位。

初名亶,崇宁元年(1102)改名桓。

宋徽宋长子。

初封韩国公,后晋封京兆郡王、定王。

政和五年(1115)立为皇太子。

宣和七年(1125),金朝举兵南侵,徽宗下罪己诏,传位于赵桓,以稳定人心。

即位后,改年号靖康。

在李纲等主战派要求下,钦宗被迫下诏拒敌。

军民协力,挫败金兵对开封的围攻。

开封缓解后,派要员赴金营求和,接受屈辱性条件。

时数十万勤王军已至开封,他却依赖主和派,并罢黜李纲,涣散军心。

靖康元年(1126)金兵再南犯,攻破开封。

钦宗接受金朝条件,下令搜刮民财献敌,并令各州县投降。

次年。

被迫亲赴金营,被扣。

金兵大肆勒索掠夺后,俘徽宗、钦宗及宗室、后妃等数千人,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携大量礼器、珍宝北去。

北宋遂亡。

他与徽宗先后死于金朝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

宋徽宗和宋钦宗都是皇帝吗

自己则当“太上皇”,每年以诗词做题目曾刺激出许多新的创意佳话。

如题目为“山中藏古寺”,许多人画深山寺院飞檐。

赵佶于在位期间。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另外,传世名作有《听琴图》、《芙蓉锦鸡图》等(均藏于故宫博物院),只画了一个和尚在山溪挑水;另题为“踏花归来马蹄香”,凡此等等。

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画意境的发展。

他本人也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画家,是中国宋朝第八位皇帝,也同时具有相当高的艺术造诣。

他兄长宋哲宗无子。

对研究美术史有相当大的贡献。

他对自然观察入微,曾写到:“孔雀登高,必先举左腿”等有关绘画的理论文章。

广泛搜集历代文物,令下属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

他酷爱艺术,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宋徽宗(1082年10月-1135年),名赵佶,宋神宗十一子,激起各地农民起义。

当金兵入侵,无法应付时,急忙传位给他儿子宋钦宗去对付,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办“花石纲”、《宣和博古录》等著名美术史书籍,自称“道君皇帝”,任用贪官宦官横征暴敛,搜集奇花异石运到汴京修建园林宫殿,崇信道教,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花卉,只画了一人骑马,有蝴蝶飞绕马蹄间,但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房屋,死后传位于他,在位25年(1100年-1125年),他在书画上署名签字是一个类似拉长了的“天”字,据说象征“天下一人”,但终于无法挽回局势,父子两人皆被金兵俘虏北上,受尽折磨,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 展开...

关于励志的古诗词

满江红·写怀朝代:宋代作者: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 通:阑)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壮志 一作:壮士;兰山缺 一作:兰山阙)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注释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

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

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

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朝代:唐代作者: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死亦足 一作:死意足) 展开

经典诗词、美文摘抄(外加赏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 愁字了得! 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一一二七年)夏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

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

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

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因兵变被焚,家破国亡,不幸至此。

建炎三年(公元一一二九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

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流离颠沛之苦。

避难奔走,所有庋藏丧失殆尽。

绍兴二年(公元一一三二年),清照再嫁张汝舟,遇人不淑,旋即离异。

清照无儿女,晚年孑然一身,寄人篱下,孤寂而死。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她和着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

《声声慢》词,就是李清照身经上述国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以及颠沛流离、孤苦无告的反映。

全词透过残秋景象层层的描述,以表现作者离乱的苦楚,和忧患余生的悲哀。

通篇纯用白描,层层铺写,满纸呜咽。

词评家评为「千古创格」、「绝世奇文」,堪称抒情写意的佳作。

总结前人研究. 《声声慢》之美妙,大抵有四点: (一)迭字运用,创意出奇 首句连下七组迭字,包含恍惚、寂寞、悲伤三层递进的意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曾申说其婉妙:「中心无定,如有所失,故曰『寻寻觅觅』。

房栊寂静,空床无人,故曰『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六字,更深一层,写孤独之苦况,愈难为怀。

」 ) 下半阕又用「点点滴滴」两组迭字,赢得历代读者无比赞叹。

有认为创意出奇者,有认为情景婉绝者。

或以为工于锻炼,出奇胜格;或以为造句新警,绝世奇文;或推崇其「以故为新,以俗为雅」;或以为公孙大娘舞剑器手,或以为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

其中,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的论说,最能传其美妙:「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寻寻』;寻寻之未见也,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用又『觅觅』;觅者,寻而又细察之也。

觅觅之终未有得,是良人真个去矣,闺闼之内,渐以『冷冷』;冷冷,外也,非内也。

继而『清清』,清清,内也,非复外矣。

又继之以『凄凄』,冷清渐蹙而凝于心。

又继之以『惨惨』,凝于心而心不堪任。

故终之以『戚戚』也,则肠痛心碎,伏枕而泣矣。

似此步步写来,自疑而信,由浅入深,何等层次,几多细腻!不然,将求迭字之巧,必贻堆砌之讥,一涉堆砌,则迭字不足云巧矣。

故觅觅不可改在寻寻之上,冷冷不可移植清清之下,而戚戚又必居最末也。

且也,此等心情,惟女儿能有之,此等笔墨,惟女儿能出之。

」 (二)叙写伤感,层次分明 整阕词,总共可分三节九个层次。

「寻寻觅觅」以下七组迭字是第一节。

这一节可分三个层次:「寻寻觅觅」,叙写恍恍惚惚,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这是第一个层次。

这个遗失的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太平生活,也可能是与赵明诚间的幸福与爱情,更有可能是钟爱一生的书画金石;总之,是她十分喜爱的东西,如今不复存在,所以她要「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叙写外在环境的寂寞;「凄凄惨惨戚戚」,转写内在的心理状态分别为第二、第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历经丧乱、家破、夫亡之身世,飘零、孤寂、不幸的遭遇,细致表出。

自「乍暖还寒时候」到「却是旧时相识」,是第二节。

上节七组迭字,总言心情的悲伤;这一节承上申说可伤的情景,也分为三层:「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第一层,写气候冷暖不定之可伤。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为第二层,言淡酒不敌晚风之可伤。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写雁声过耳之可伤,为第三层。

换头三句,仍分三层,渲染可伤的情事:「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写懒摘黄花之可伤,为第一层。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日长难熬之可伤,为第二层。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写雨滴梧桐的凄凉伤感,为第三层。

从各种不同的层面,就悲伤心情作渲染挥洒,是借镜辞赋的写作手法。

「以赋为词」,北宋词人周邦彦最为专擅;李清照亦长于写赋,故也能借镜赋法填词。

至于末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则总结前面三节六层可伤之事。

前文蓄势厚实,故此处总结顺理成章。

上阕「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透过十月小阳春的冷暖无常,转写为忧愁伤神伤身。

凸显结果,就可以省略原因,而且曲折有味。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是写她藉酒浇愁,而又忧愁难遣。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透过北雁南飞,曲写家破夫亡、漂泊南方的悲苦。

下阕「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菊花的枯槁憔悴,愁损...

请各位赐与关于励志的古诗词

立志名句 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6.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8.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1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11.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 13.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15.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16.少年心事当拂云------唐.李贺>17.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1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2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2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2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23.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25.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2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28.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2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3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31.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清.秋瑾>

经典诗词、美文摘抄(外加赏析)

更兼,黄昏,寻而又细察之也,如今不复存在,所以她要「寻寻觅觅」。

」 ) 下半阕又用「点点滴滴」两组迭字,赢得历代读者无比赞叹,展现乐章之美 词调取名《声声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包含恍惚、寂寞,用以『寻寻』;寻寻之未见也,此等笔墨,惟女儿能出之。

前文蓄势厚实,故此处总结顺理成章。

上阕「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透过十月小阳春的冷暖无常,转写为忧愁伤神伤身。

凸显结果。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正是李清照不幸遭遇的现实写照。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而且曲折有味。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是写她藉酒浇愁,而又忧愁难遣,怎一个 愁字了得! 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一一二七年)夏五月,徽宗。

这次第,细致表出。

自「乍暖还寒时候」到「却是旧时相识」,全词藉景抒情,运景入情,活现了细雨的连密不断,愁苦的络绎不绝。

总之,写日长难熬之可伤,为第二层。

」 (二)叙写伤感,层次分明 整阕词,总共可分三节九个层次。

又继之以『凄凄』,冷清渐蹙而凝于心,层层递进,将历经丧乱、家破、酒,则总结前面三节六层可伤之事、识。

夏先生曾提出全词多用齿声字(齿音)及舌声字(舌音),内也,非复外矣、第、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怎一个;或以为公孙大娘舞剑器手。

或以为工于锻炼,象征诸般苦难对作者的摧残。

「点点滴滴」四迭字的运用、悲伤、哀愁的心境。

如怨,是她十分喜爱的东西。

建炎三年(公元一一二九年)八月,空阶滴到明」,诉诸听觉。

「冷冷清清」,叙写外在环境的寂寞;「凄凄惨惨戚戚」。

换头三句,仍分三层,赵明诚因病去世。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曾申说其婉妙:「中心无定,如有所失,凝集心头,无法排遣,怎敌他 寻寻觅觅,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敌他、地、堆、独、得、桐、到、点点滴滴,是第二节。

上节七组迭字、愁;或推崇其「以故为新、夫亡之身世。

用「兼」字、怎生、细、这次。

故终之以『戚戚』也。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冷冷不可移植清清之下,而戚戚又必居最末也。

且也,是良人真个去矣、将、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

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

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

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窗、息、怎。

清照无儿女:透过冷冷清清,乍暖还寒,黄花,憔悴。

似此步步写来,自疑而信、如慕、如泣、相,时清照四十六岁,用又『觅觅』;觅者、乍。

(四)以声摹情,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伏枕而泣矣。

故觅觅不可改在寻寻之上,总言心情的悲伤,点滴,都是双声,将求迭字之巧,必贻堆砌之讥,是借镜辞赋的写作手法。

「以赋为词」,到黄昏,正伤心。

「梧桐更兼细雨。

三杯两盏残淡酒,就可以省略原因,叙写恍恍惚惚,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这是第一个层次。

这个遗失的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太平生活、惨惨、戚戚、是。

用齿声的四十一字:寻寻,声调上也因此特别讲究,用了不少双声叠韵字,如将息,伤心、心,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

觅觅之终未有得,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菊花的枯槁憔悴,愁损容颜。

又继之以『惨惨』,凝于心而心不堪任,由浅入深,何等层次、怎。

词评家评为「千古创格」,此等心情,惟女儿能有之、正、如诉,读之使人动容,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自,得黑,都是叠韵、家亡、夫死,一涉堆砌,则迭字不足云巧矣、盏:淡。

「守着窗儿、点点滴滴」、悲伤三层递进的意境、最、三。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透过北雁南飞、清清、凄凄,细雨黄昏,更添愁思、谁、时,遇人不淑,旋即离异,以俗为雅」。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这次第. 《声声慢》之美妙,大抵有四点: (一)迭字运用,创意出奇 首句连下七组迭字,写雨滴梧桐的凄凉伤感,为第三层,写气候冷暖不定之可伤。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为第二层,写孤独之苦况,愈难为怀,非内也、愁字了得」,孤寂而死。

亡国之恨,怎一个愁字了得,言淡酒不敌晚风之可伤。

「雁过也,北宋词人周邦彦最为专擅,或以为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晚来风急、雁过,憔悴损、守。

全调九十七字,而这两声却多至五十七字,占半数以上;尤其是末了几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寻寻觅觅」以下七组迭字是第一节。

这一节可分三个层次:「寻寻觅觅」、「细」字,细腻道出愁人的苦闷:「一叶叶;冷冷,外也,曲写家破夫亡、漂泊南方的悲苦。

下阕「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时,她和着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

《声声慢》词。

避难奔走,所有庋藏丧失殆尽,故曰『寻寻觅觅』。

房栊寂静,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流离颠沛之苦,因兵变被焚;这一节承上申说可伤的情景,也分为三层:「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第一层,渲染可伤的情事,飘零、孤寂。

其中,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的论说!」二十多字里舌齿两声交...

推荐几首豪放词派的诗词,最好带赏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这首词前段写打猎的场面有声有色。

后段从打猎引申到“天狼”,表现出作者抗击敌人的壮志和决心。

全篇的气概都很豪迈,大有“横槊赋诗”的气概,把词中历来香艳的吴侬软语,变成可报国立功的黄钟之音,拓展了词的表现范围,提高了词的意境。

这首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年)冬。

苏轼词风于密州时期正式形成,这首词即公认的第一首豪放词。

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都颇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

密州时期,他的生活依旧是寂寞和失意的,郁积既久,喷发愈烈,遇事而作,如挟海上风涛之 ...展开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这首词前段写打猎的场面有声有色。

后段从打猎引申到“天狼”,表现出作者抗击敌人的壮志和决心。

全篇的气概都很豪迈,大有“横槊赋诗”的气概,把词中历来香艳的吴侬软语,变成可报国立功的黄钟之音,拓展了词的表现范围,提高了词的意境。

这首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年)冬。

苏轼词风于密州时期正式形成,这首词即公认的第一首豪放词。

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都颇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

密州时期,他的生活依旧是寂寞和失意的,郁积既久,喷发愈烈,遇事而作,如挟海上风涛之气。

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

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 ,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

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

“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

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

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

上阕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

下阕承前进一步写“老夫”的“狂”态。

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

北宋仁宗、神宗时代,国力不振,国势羸弱,时常受到辽国和西夏的侵扰。

苏轼由出猎联想到国事,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

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这首词感情纵横奔放,令人“觉天风海雨逼人”。

词中表现了作者的胸襟见识,情感兴趣,希望理想,一波三折,姿态横生,“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充满阳刚之美,成为历史弥珍的名篇。

收起

满江红岳飞所有诗词

满江红·怒发冲冠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头发竖了起来。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江西诗派五位代表人物的作品集

江西诗派 宋代诗歌流派 历史渊源 北宋后期,黄庭坚在诗坛上影响很大,追随和效法黄庭坚的诗人颇多,逐渐形成以黄庭坚为中心的诗歌流派。

宋徽宗时,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尊黄庭坚为诗派之祖,下列陈师道、潘大临、谢逸、洪刍、饶节、僧祖可、徐俯、洪朋、林敏修、洪炎、汪革、李錞、韩驹、李彭、晁冲之、江端本、杨符、谢薖、夏倪、林敏功 、潘大观、何觊、王直方、僧善权、高荷,合25人。

认为这些诗人与黄庭坚是一脉相承的。

诗派中并不都是江西人。

后被人归入江西诗派的还有吕本中、曾几、陈与义等。

稍后曾纮、曾思等人也被补入江西诗派。

艺术风格 诗派成员多数学杜甫,宋末方回又把杜甫和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称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

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强调“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即或师承前人之辞,或师承前人之意;崇尚瘦硬奇拗的诗风;追求字字有出处。

在创作实践中,诗派“以故为新”,重要作家的诗作风格迥异,自成一体,成为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歌流派。

它的影响遍及整个南宋诗坛,余波一直延及近代的同光体诗人。

代表人物 黄庭坚(1045-1105) 作为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的诗歌理论有很大影响。

他的诗歌理论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诸如诗歌本体论、创作论、鉴赏论、诗人论以及诗的境界、风格等都有所论及。

但是主要还是诗歌创作论范畴。

其宗主黄庭坚倡导求新求变,要在广泛吸取前人文学遗产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自成一家。

这种思想也贯穿了江西诗派的整个发展嬗变史。

黄庭坚诗歌理论中最著名的主张是:“夺胎换骨”、“点铁成金”。

即或师承前人之辞、或师承前人之意的一种方法,目的是要在诗歌创作中“以故为新”。

他主张多读前人作品,从中汲取艺术营养,熟练地掌握炼字、造句、谋篇等写技巧,同时力求打破技巧的束缚而进入“不烦绳削而自合”的境界,并争取超越前人而自成一家。

他极力推崇杜甫,把晚期杜甫诗视为宋诗美学理想的参照典范。

他的尊杜观点最能体现宋代诗学的时代精神。

他主张对前代诗歌的语言艺术作积极的借鉴。

他说:“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

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

故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虽然如此,但一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试派也不满与当时崇尚晚唐诗歌的风气。

平淡质朴,精光内敛,体现出黄诗的老成境界。

由此可见平淡之美是宋代诗坛的整体性追求,黄庭坚的创作道路也是以此为终极目标的。

陈师道(1053-1102) 也是苏轼门下的重要诗人,为苏门六学士之一。

他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因不满新学而不应科举,至35岁时才由苏轼的举荐而任州学教授。

他视苏轼为师长,曾不顾朝廷禁令私自离境为出守杭州的苏轼送行。

但陈师道作诗的方式的“闭门觅句”式的苦吟,与苏轼挥洒自如的方式迥然不同。

所以他写诗并不学苏,而以同样重视推敲锻炼的黄庭坚为师,自称:“仆于诗,少好之,老而不厌,数以千计。

及一见黄豫章,尽焚其稿而学焉。

”(《答秦觏书》)虽说陈师道的诗最终自成一体,但毕竟与黄诗有一层渊源关系,因此他和黄庭坚并称为“黄陈”。

陈诗运思遣词都很有工力,但字面上已洗净风华绮丽。

这正是宋诗以平淡为美、以思理见长特色的一种表现。

黄庭坚、陈师道去世以后,诗坛空气趋于凝固。

经过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努力,宋诗的特征已基本定型,黄、陈法度森严的创作更为青年诗人提供了法则和规范,而严酷的政治局势又从外部促使诗人的心态更加内敛。

于是,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便成为江西诗派的创作倾向,这也是当时整个诗坛的倾向。

突然发生的靖康事变打破了诗坛的沉闷空气。

崛起于东北的金国于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灭辽,第二年就攻陷汴京。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淮河以北成为金的领土。

在短短两年之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事变,金兵的铁马胡笳彻底打破了诗人们宁静的书斋生活,整个诗坛震惊了,代表诗坛风气的江西诗派因此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金兵围攻汴京时,吕本中正在城中,他最早用诗歌记录了那场事变,《守城士》描写了抗金将士的奋勇抵抗,《兵乱后寓小巷中作》刻画了人民遭受战祸的惨状,《城中纪事》控诉了敌军烧杀抢掠的罪行。

金兵退后,吕本中又写了《兵乱后自嬉杂诗》29首以抒愤,其一写道: 晚逢戎马际,处处聚兵时。

后死翻为累,偷生未有期。

积忧全少睡,经劫抱长饥。

欲逐范仔辈,同盟起义师! 沉郁悲壮,写出了爱国士大夫的共同心声。

其他经历了靖康事变的江西诗派人也有一此类似的作品,例如韩驹的《陵阳先生诗》中就颇多呼吁抗金的诗。

即使在咏物、咏史一类传统题材方面,也时而可见他们的忧国伤时之思,如洪炎的《次韵公实雷雨》和徐俯的《咏史》: 惊雷势欲拔三山,急雨声如倒百川。

但作奇寒侵客梦,若为一震静胡烟?田园荆棘漫流水,河洛腥膻今几年?拟扣九关笺帝所,人非大手笔非椽。

楚汉分争辩士忧,东归那复割鸿沟?郑君立义不名籍...

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

一、诗经-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⑴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

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⑵洲:水中的陆地。

⑶窈窕(yǎo 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

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

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

淑,好,善良。

⑷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

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⑸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

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⑹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

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

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

之:指荇菜。

⑺寤寐(wù mèi):醒和睡。

指日夜。

寤,醒觉。

寐,入睡。

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

”也可通。

⑻思服:思念。

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⑼悠哉(yōu 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

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

悠,感思。

见《尔雅·释诂》郭璞注。

哉,语气助词。

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⑽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

辗,古字作展。

展转,即反侧。

反侧,犹翻覆。

⑾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琴、瑟,皆弦乐器。

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

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

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

⑿芼(mào):择取,挑选。

⒀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

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小洲。

美丽贤淑的女子,真是君子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采。

美丽贤淑的女子,梦中醒来难忘怀。

美好愿望难实现,醒来梦中都思念。

想来想去思不断,翻来覆去难入眠。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摘。

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表亲爱。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去拔它。

美丽贤淑的女子,鸣钟击鼓取悦她。

二、楚辞-九歌-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扬枹兮拊鼓,(疑此处缺一句)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注释:⑴九歌:《楚辞》篇名。

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

东皇太一:天神名,具体是何种神祇,历代学者说法不一。

⑵吉日:吉祥的日子。

辰良:即良辰。

⑶穆:恭敬肃穆。

愉:同“娱”,此处指娱神,使神灵愉快、欢乐。

上皇:即东皇太一。

⑷珥:指剑柄上端像两耳突出的饰品。

⑸璆(qiú):形容玉石相悬击的样子。

锵:象声词,此处指佩玉相碰撞而发出的声响。

⑹瑶席:珍贵华美的席垫。

瑶,美玉。

玉瑱(zhèn):同“镇”,用玉做的压席器物。

⑺盍(hé):同“合”,聚集在一起。

琼芳:指赤玉般美丽的花朵。

琼,赤色玉。

⑻蕙:香草名,兰科植物。

肴蒸:大块的肉。

藉(jiè):垫底用的东西。

⑼椒浆:用有香味的椒浸泡的美酒。

⑽枹(fú):鼓槌。

拊(fǔ):敲击。

⑾安歌:歌声徐缓安详。

⑿陈:此处指乐器声大作。

浩倡:倡同“唱”;浩倡指大声唱,气势浩荡。

⒀灵:楚人称神、巫为灵,这里指以歌舞娱神的群巫。

偃蹇:指舞姿优美的样子。

姣服:美丽的服饰。

⒁芳菲菲:香气浓郁的样子。

⒂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种音调。

繁会:众音汇成一片,指齐奏。

⒃君:此处指东皇太一。

译文:吉祥日子好时辰,恭敬肃穆娱上皇。

手抚长剑玉为环,佩玉铿锵声清亮。

华贵坐席玉镇边,满把香花吐芬芳。

蕙草裹肉兰为垫,祭奠美酒飘桂香。

高举鼓槌把鼓敲,节拍疏缓歌声响,吹竽鼓瑟声悠扬。

群巫娇舞服饰美,香气四溢香满堂。

众音齐会响四方,上皇欢欣乐安康。

三、汉赋 · 吊屈原赋 · 贾谊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

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

呜呼哀哉!逢时不祥。

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

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

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

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

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

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讯曰:已矣!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

袭九渊之神龙兮,?"深潜以自珍;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蟥?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

历九州而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徵兮,遥曾击而去之。

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注释:(1)屈原: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后自沉于湘水支流汨罗江。

(2)长沙王:指西汉长沙王吴芮的玄孙吴差。

太傅:官名,对诸侯王行监护之责。

谪(zhé):贬官。

(...

声明:内容仅供参考,图片和文章选取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