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节目每周几播出?
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节目每周五晚20:00播出《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是一档由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大型演播室季播节目。
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邀请全国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参与诗词知识比拼。
这个节目每周五晚20:00播出。
对这类节目感兴趣的还可以去看一下同系列的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也很精彩。
...
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亮点
陈昂应节目组邀请创作的诗词,《诗与词的邂逅》“红豆是/南国的思念/诗与词的邂逅/相约在最美的地点/温度源于/唤醒记忆的瞬间/渴望一场远行/与诗词为伴” 。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选参赛者,并从上千位报名者中挑选出106位诗词达人参加节目录制.hiphotos.baidu.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49657a8bff1986184112e7827add024b/b812c8fcc3cec3fd067d589fd188d43f8694279d,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年纪最大的55岁,让节目录制现场更添诗意,其中甚至还有外国朋友 .hiphotos.baidu.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20ca803729738bd4c474ba3594bbabe0/b812c8fcc3cec3fd067d589fd188d43f8694279d.jpg" esrc="http。
|发布于2016-05-18 01:18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火热是否能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
p>说实话个人认为 这种节目实在是对中国诗词的不尊敬 当风度翩翩的诗人写下如此隽永的诗句 三人行必有我师 何况bxj能人众多 让孩子们对古诗词产生最基本的感性认识 诗词何人均可为 不是说你是哪个大学的教授 那个寺里的方丈才能写 大家要爱上诗词就一定要自己写诗词 有好的老师加以教导 完全可以精益求精 ,边塞梨花旸欲容。
伊人浅笑故园里;是为了诉说自己的心境 诗词的继承应该存在于初级的教育 小孩子肯定读不懂古诗词 而是对哪位诗人哪位词人的这首诗有新的理解 那是一种不能用比赛 考试考题能衡量的东西 更应该深埋在人心底 将古诗词里的故事做成孩子们喜爱的方式 不要再看什么喜羊羊 熊出没(当然羊该干就干) 最后 诗词在于宣传 我觉得中国人口众多 我们就要让他读懂 谁谁好女神 符合一切对于女神的幻想云云 却从未见关于诗词的讨论 实属道路不正 真正的诗词继承存在于交流之中 要让大家真正认识古诗词 不是看谁谁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的表现从而记住这个人 画风不要过于奇葩 互相交流 你可以看看现在网上关于诗词大会的消息报道多半是里面的选手文采多么出众 细致的刻画古诗里面的画面故事还有作者写这首诗的心境 当然这都需要丰富的古诗词修养 小生不才 提次拙见 希望多多指正互相交流 最后附上自己写的一首献给女友的不才小诗 抛砖引玉 南国红豆月映彤;其中喜欢动漫的朋友也很多 而动漫是一种相对创造可以完美化的东西 从不缺少交流的机会 再其次  ...
另类综艺清流《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是什么节目
《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是文化类综艺节目。
文化类节目不仅要成为知识的载体,更要集趣味性、审美性于一体,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融入节目的主题选择、情景设置、规则制定等各环节,充分调动舞美、动画、音乐等视听手段,诗情画意地展示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之美、境界之美、形式之美,满足观众的审美要求。
比如,《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设计配以卷轴效果,让诗词在画面呈现中灵动起来,第一季以“草船借箭”为理念设计赛制,“战船”“射箭”妙趣横生,第二季“飞花令”对诗环节悬念十足。
在传播手段上寻找规律,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实现多屏联动,进一步推动全民互动,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媒体传播矩阵。
比如,《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播出全程开启移动端,吸引了四五十万观众与现场选手同步答题、吟诗作赋,实现了以大屏带动小屏、以小屏深化大屏的传播效果。
《见字如面》先将读信单曲放在互联网上引发裂变式效应,形成热点话题,随后在电视和网络上同步推出合集版,引发新一轮收视热潮。
适应新的传播格局,电视文化类节目要主动出击,要素先行,使多样化的节目信息在网络社群中扩散、延展,获得更广泛的传播面和更强的受众黏性。
“诗词大会”凭什么火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自播出以来好评如潮,获得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被誉为电视界的一股清流,成为年初电视节目中一匹最大的“黑马”。
前晚,节目总决赛落下帷幕,“00后”复旦女孩武亦姝不负众望夺得了冠军。
综艺和鲜肉霸屏的今天,一档诗词类文化节目为何如此火爆?为此,不少专家从各个角度点评了《中国诗词大会》口碑与收视齐飞的原因。
“中国人诗心不死”,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中国诗词大会》专家嘉宾、原百家讲坛的主讲人蒙曼认为,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的诗词基因还在,一旦有一种形式把它展示出来,就会形成一种喷发。
蒙曼(现场嘉宾) 中国诗词大会打到了鼓点上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几年前曾有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帖称,这两句诗自己特别喜欢,但恨才华不够,希望有人能续写两句。
“中国人诗心不死,这就是很好的例证”,蒙曼回忆称,帖子发出后最终有上百万人在跟帖。
“从诗经开始,人们非常习惯诗词这种审美方式,愿意用这个来表达感情,虽然这样的文学形式逐渐被放弃了,但是基因还在,《中国诗词大会》打到了鼓点上,一下激发了中国人的诗词基因。
”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00后”选手武亦姝也得到了网友大量的关注。
在蒙曼看来,武亦姝的走红和诗词大会成功的道理相近,因为他们都激发了中国人内心的一种情感共鸣,而并不是因为她夺得了最后的冠军。
因为早在节目刚刚播出时,武亦姝凭借强劲的实力和淡定的心态,就在“飞花令”环节一战成名。
当时的主题字是“月”,武亦姝微笑着将《诗经·豳风·七月》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脱口而出,令大量网友折服其气度和才情,也让不少人高呼,这才是“00后”的正确打开方式。
蒙曼认为,激发人们心中埋藏最深的情感,往往会得到奇迹般的喷发,诗词如此,人亦如此。
“我们都喜欢那种国民好闺女形象,谁家里有这么一个姑娘,心里都会觉得特别开心”,蒙曼坦言,“我们心目中对一个女孩不就是这样期盼的吗?希望她很文静,有高雅的品位,学问好,人不做作,落落大方,人淡如菊,中国人对于年轻女性的审美品位,武亦姝都囊括了。
” 靳智伟(媒介专家) 文化的痛点常成传播的热点 关于诗或词,中国人有着独特的文化情结。
一部中国历史始终伴随着中国的诗歌史。
盛世必言诗,“大江东去”形成唐宋诗词创作的顶峰,“红军不怕远征难”体现着当今中国人的豪情;节日必言诗,所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入世必言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出世必言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触景时言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生情时言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闲适时言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在媒介专家靳智伟看来,虽然在现代诗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自古当中国人遇到天大的困难或灾难时,甚至当我们一无所有时,我们还有诗。
“文化的‘痛点’常常可以转化为传播的‘热点’与多媒体‘槽点’”,靳智伟认为,《中国诗词大会》紧紧抓住了中国受众的诗词文化情结,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给予了精准的电视阐释。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正是抓住了这样的民族文化基础,通过电视传播手段,让电视受众以‘会诗’的形式与选手对话,与前人对话,与历史对话,与生活对话,并在这一过程中锤炼自己的审美情操”,在靳智伟的眼中,中国古典诗词的多元文化信息,与电视手段的有机结合,也使得《中国诗词大会》形成了诗样传播调性与多元文化传播形态。
“这使得节目充满了诗情画意,在强化哲理的同时没有酸腐的道学气味。
” ■第二季亮点,改进赛制,武亦姝若在首季也许走不到最后 赛制的创新性是《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关键之一,它不仅仅可以选拔优胜者,还构成了本节目叙事结构的框架,是节目形成悬念和传播趣味点的重要手段。
《中国诗词大会》则以独创形式的赛制结构——“内循环搏击擂台赛”博得了不少观众的眼球。
节目通过海选形成现场百人团成员,百人团通过擂主争夺战形成当期擂主,攻擂失败者重新回到百人团。
这种循环赛制使得比赛形成富有弹性的趣味结构。
对于攻擂的选手来说,题目的难度实际上是把双刃剑。
因为高难度的题目可以更多地击败百人团选手获得更高的分值,但也可能将自己打败。
低难度的题目自己可以轻松驾驭,但可能无法获得攻擂的分值而导致自我淘汰。
这样的场内循环打分结构,成为节目的一大亮点。
然而,这样的双刃剑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总决赛时就产生了爆冷门的情况。
当时,李子琳从节目刚开始便像武亦姝一样因出色的诗词储备量和冷静的头脑获得了网友极大的关注。
而后,李子琳一路“过五关,斩六将”一直杀到决赛,却被在最后一期节目中首次攻擂的殷怡航击败屈居亚军。
第一季结束后,很多观众感到大赛的赛制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因此最后的选手获胜名次难以服众。
因此,第二季将赛制修改成积分制,比赛一共十场,前九场是通常的比赛,最后一场即第十场则是让前九场表现较优的守擂者、攻擂者和挑战者集中起...
诗词大会需要的诗词
中国诗词大会仅仅进行了一季,《中国诗词大会》即是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演播室比赛的形式,重温与普及涵盖中小学课本的经典诗词,带领观众在“熟悉的陌生题”中领会中华诗词的文化精髓。
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
官方还没有确定会标,不过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个人理解标志,海上明月,天涯共此时,突出中国诗词博大精深,深邃意境,和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参与之情愫。
中国诗词大会
节目名称:中国诗词大会英文名称:Chinese poetry Conference所属地域:中国大陆节目类型:文化类播出频道:CCTV-1、CCTV-10播出时间:2016年2月12日至4月15日播出频率:每周一次主持人:董卿节目嘉宾:康震、蒙曼、郦波、王立群出品公司:中央电视台总导演:颜芳制片地区:中国拍摄地点:中国首播时间:2016年2月12日
《古诗词大会》所获 作文
而在最后一题中。
在第一期的节目中,第一位选手就是一个小女孩,用诗歌来熏陶生活,生活会更充满诗意。
”就让我们以诗歌为生活的指航灯,挑战选手和百人团同时听题答题,最后以击败百人团的人数为选手分数。
后面的选手更是越来越厉害,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残疾人彭超成为擂主。
在比赛中。
在我看来,唐诗就像巍峨挺拔的泰山,而宋词就像玲珑如玉的桂林山水,叫李尚荣。
她在前面的九题中连连告捷:“喝水虽能解渴,但是喝茶更能品出它那独特的幽香。
这个寒假,中央电视台举办了“中国诗词大会”,千里共婵娟”的思乡之情,评委老师的点评画龙点睛,从而选出擂主。
这个节目中真是藏龙卧虎啊,节目组从各地选出了热爱古诗词的达人共一百个,包括外国学子,古稀老人。
”说的多好啊!“黄河走东溟,他们组成百人团。
所以,我一定要多背古诗,飘忽不相待,只能偶尔答对几题,这让自诩为“经典专家“的我汗颜。
我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如诗词功底还不够扎实,有很多诗词不能很好地理解,有的诗词我还没有背诵过等等,在他们面前我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学生”!百人团中高手如云,而挑战者更是功底扎实,文采飞扬,让我受益匪浅,击败了许多百人团的大人选手中国诗词大会心得体会——700字我热爱诗歌,特别喜爱唐诗宋词,多积累,品味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的亡国之恨,领悟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让它点亮我们的人生之路吧!加油,隔江犹唱后庭花”这句诗句中“商女”意思而失误,不过也成功赢得了一百二十四分的好成绩,逝川与流光,白日落西海,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放情感,就像台上的一位大姐姐说。
我努力与台上的选手同步答题。
这个节目主要以打擂台的形式为主,因为不理解“商女不知亡国恨。
每逢空闲之时,我都会躲在自己的书房中高声吟诵,体会苏轼“但愿人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