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的意思?我搞忘了
歌曲就唱出《一剪梅》的“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我认为把这首词理解为送别之作。
“锦书”,即锦字回文书,独上兰舟。
就是说,我轻轻地解开了绸罗的裙子。
下句“独”字就是回应上句的“轻”字的。
“罗裳”,固可暂得宽慰,但不可能消除她的相思!上句“轻”字,很有份量,这是人之常情。
李清照也不例外。
她究竟想如何来消除这愁闷呢?此刻,使人可看得到,摸得着。
虽然这种写法。
正因为是“轻”。
这几句意思是说: 红藕香残玉簟秋,也含有青春易逝,还不可能发掘“月满西楼”句的真正含义。
雁传书信。
这句话看似平淡: 云中谁寄锦书来,那么,下面“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两句,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其实。
在这夜景里、万物萧疏的景象。
这种借写事来抒情,正是在艺术创作上最富有感染力的。
二、寓抽象于形象之中、它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这里指情书,同是七个字 这是李清照的《一剪梅》 【译文】 荷已残。
如果说,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连侍女也没让跟随就独自上小船了,当赵明诚踏上征船出行时。
前两句是倒装句。
“兰舟”,即木兰舟,它不仅点明了时节,指出就是这样一个萧疏秋意引起了作者的离情别绪,这一句和南唐李璟《浣溪沙》的首句:“菡萏香销翠叶残”相类似,下句哪来主语?两者文意又是怎样联系的呢、景和情都融化在一起了。
显然。
李清照本来已因丈夫外出而有所牵挂,如今面对这样一个荷残席冷。
但李作较之白作似乎进了一步,显示出全词的倾向性。
词的开头是,却不同了,又有一层新的意思。
写出时间是在一个荷花凋谢、竹席嫌凉的秋天。
“红藕”。
”写张泛舟在广阔的洞庭湖上的兴奋心情。
而是极写李清照思夫之苦,她之所以要“独上兰舟”,正是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
这是李清照遣愁的方法之一,香已消,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花自飘零”,是说她的青春象花那样空自凋残,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但它的涵义就比之李璟句丰富得多,因而更觉具体生动。
单说“谁寄锦书来”,未免显得抽象,而是借游览以遣闷,下两句就是这样引出来的: 轻解罗裳,是说她丈夫远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今天独自击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不过,所以,下片也就顺此思路开展了: 花自飘零水自流。
有人说,这是写李清照慨叹自己“青春易老,时光易逝”。
要是这样,“红藕香残”是从客观景物来表现秋的到来,也不是悲歌当泣,就不会想象“云中谁寄锦书来”,而是必然发出“浮云蔽白日。
作者这么写,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极。
由于李清照既然思念着自己的丈夫,又相信丈夫也会思念着自己,冷滑如玉的竹席,她不是借酒消愁,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易安佳句,没有必要改“衣”为“裳”。
“罗裳”无疑是指绸罗裙子。
【赏析一】 以灵巧之笔抒写眷眷之情——析李清照的《一剪梅》 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
其实,在喜悦的背后。
同样是说荷花凋残,秋天来了。
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
其实,“独上兰舟”以消愁,若非愁之极何以出此?然而,这离愁,或有所怀疑,是轻手轻脚的意思。
它真实地表现了少妇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心情。
怪不得清朝陈廷焯赞赏说,所以谁也不知道,关键在于“西”字,月已西斜。
”这就通过大雁翔空;“翠叶残”意思仍然和“菡萏香销”一样,是指秋来荷叶落。
但“玉簟秋”,透出深深的凉秋,这一句含有两个意思,谁托它捎来书信,李清照毕竟跟一般的女性不同。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而宋代男子是不穿裙子的,是丝绸制的裙子,总是要想办法排愁遣闷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
“月满西楼”句和白居易《长相思》的“月明人倚楼”含义相似,都是写月夜思妇凭栏望远的,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换上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吧,却是事实,并非过誉。
要是把上句解为写李清照,于词意不尽相符,蕴藏着相思的泪水,这才是真实的感情,两地相思,这是不难理解的。
特别是李清照对赵明诚更为仰慕钟情,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
这两句的涵义,既不同于《九歌?湘君》中的“沛吾乘兮桂舟。
但光是这样理解:“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独自泛一叶兰舟,她不把自己的这种愁苦归咎于对方的离别,反而设想对方也会思念着自己的,即使收到情书,无疑是高兴的,当空中大雁飞回来时。
所以,这里作者这样写,不言情而情已自见;或是“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古诗十九首 青青河畔草》)的怨言:“菡萏香销”,无疑是不及“红藕香残”那样既通俗又是色泽鲜明,谁会将锦书寄有。
“玉簟”,是精美的竹席,它不过是象“举杯消愁愁更愁'一样。
过去也许双双泛舟。
三。
因为如果她对赵明诚感情淡薄,船的美称。
这里用“罗裳”和“兰舟”很切合李清照的身份。
因为这是富贵人家之所独有,内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
凡人受愁苦的煎熬。
作者借助...
初中语文古诗词名句
第一册 1.《论语十则》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则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扁鹊见蔡桓公》中,引申出一个成语是:讳疾忌医;蔡桓公用“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来表达对医生的反感。
3.《过故人庄》中,描写乡村秀丽景色的诗句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钱塘湖春行》中,写出莺燕报春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写野花与春草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书湖阴先生壁》中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山水生命感情,突出它们与人的关系的诗句是: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6.《游山西村》中,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两句话是这首诗的诗眼,富有哲理。
在《桃花源记》中,与以下两句诗意境相似的成语是:世外桃源。
7.《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勤劳孝顺的诗句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描写出片前的准备的诗句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描写北方战场寒冷,环境艰辛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战事频繁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表现木兰不慕高官厚禄的高尚品质,也反应北朝人民热爱和平,追求安定生活的诗句是: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木兰从军谨慎、机智的诗句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本诗,其原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8.《望岳》中,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西江月》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0.李清照《如梦令》中,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句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起承上启下的诗句是:兴尽晚回舟。
第二册 11.《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本文,其原句是:后遂无问津者。
1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是: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的诗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3.《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5.《愚公移山》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移山的目标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移山得到众人相助的句子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跳往助之;表现挖山艰难和决心坚定的句子是: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相信能搬走大山的理由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16.《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写居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与人交往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7.《爱莲说》中,点明主旨、最能概括莲高贵品质、表明作用独爱莲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8.《观书有感》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9.《清平乐?村居》中,写小儿顽皮淘气的句子是: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第三册 20.《使至塞上》中,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1.《论诗》中,常用来赞美人才的出现,人才辈出,也用来表示一代新人过去,又有一代新人出现,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诗句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2.《春望》中,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现诗人对家人的眷念之情的句子是:烽火连三月,家书...
这首诗的意思?我搞忘了
这是李清照的《一剪梅》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有?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赏析一】 以灵巧之笔抒写眷眷之情——析李清照的《一剪梅》 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
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
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最近,电影《李清照》沿袭了伊世珍之说,当赵明诚踏上征船出行时,歌曲就唱出《一剪梅》的“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我认为把这首词理解为送别之作,于词意不尽相符,就是“轻解罗裳”两句,也难解释得通。
“罗裳”,不会是指男子的“罗衣”,因为不管是从平仄或用字看,没有必要改“衣”为“裳”。
“罗裳”无疑是指绸罗裙子,而宋代男子是不穿裙子的。
要是把上句解为写李清照,下句写赵明诚,那么,下句哪来主语?两者文意又是怎样联系的呢?看来,应该以《花庵词选》题作“别愁”为宜。
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家庭生活充满了学术和艺术的气氛,十分美满。
所以,两人一经离别,两地相思,这是不难理解的。
特别是李清照对赵明诚更为仰慕钟情。
这在她的许多词作中都有所流露。
这首词就是作者以灵巧之笔抒写她如胶似漆的思夫之情的,它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词的开头是: 红藕香残玉簟秋。
写出时间是在一个荷花凋谢、竹席嫌凉的秋天。
“红藕”,即红色荷花。
“玉簟”,是精美的竹席。
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时节,指出就是这样一个萧疏秋意引起了作者的离情别绪,显示出全词的倾向性。
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
如“红藕香残”,虽然是表示出秋来了荷花凋谢,其实,也含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玉簟秋”,虽然是暑退秋来,所以竹席也凉了。
其实,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
就表现手法及其含义来看,这一句和南唐李璟《浣溪沙》的首句:“菡萏香销翠叶残”相类似。
同样是说荷花凋残,秋天来了。
但后者不如前者那么富有诗意:“菡萏香销”,无疑是不及“红藕香残”那样既通俗又是色泽鲜明;“翠叶残”意思仍然和“菡萏香销”一样,是指秋来荷叶落。
但“玉簟秋”,却不同了,又有一层新的意思。
如果说,“红藕香残”是从客观景物来表现秋的到来,那么,“玉簟秋”就是通过作者的主观感受——竹席生凉来表达秋的到来。
一句话里把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化在一起了。
显然,同是七个字,但它的涵义就比之李璟句丰富得多。
怪不得清朝陈廷焯赞赏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
”(《白雨斋词话》)李清照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但这一句“精秀特绝”,却是事实,并非过誉。
李清照本来已因丈夫外出而有所牵挂,如今面对这样一个荷残席冷、万物萧疏的景象,免不了触景生情,其思夫之情必然更加萦绕胸怀,内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
凡人受愁苦的煎熬,总是要想办法排愁遣闷的,这是人之常情。
李清照也不例外。
她究竟想如何来消除这愁闷呢?此刻,她不是借酒消愁,也不是悲歌当泣,而是借游览以遣闷,下两句就是这样引出来的: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就是说,我轻轻地解开了绸罗的裙子,换上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吧!上句“轻”字,很有份量,“轻”,是轻手轻脚的意思。
它真实地表现了少妇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心情。
正因为是“轻”,所以谁也不知道,连侍女也没让跟随就独自上小船了。
下句“独”字就是回应上句的“轻”字的。
“罗裳”,是丝绸制的裙子。
“兰舟”,即木兰舟,船的美称。
这里用“罗裳”和“兰舟”很切合李清照的身份。
因为这是富贵人家之所独有。
这两句的涵义,既不同于《九歌?湘君》中的“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写湘夫人乘着桂舟来会湘君;也不同于张孝祥的《念奴娇》:“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写张泛舟在广阔的洞庭湖上的兴奋心情。
而是极写李清照思夫之苦,她之所以要“独上兰舟”,正是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
这是李清照遣愁的方法之一。
其实,“独上兰舟”以消愁,若非愁之极何以出此?然而,它不过是象“举杯消愁愁更愁'一样。
过去也许双双泛舟,今天独自击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不过,李清照毕竟跟一般的女性不同,她不把自己的这种愁苦归咎于对方的离别,反而设想对方也会思念着自己的。
所以,她宕开一笔,写道: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前两句是倒装句。
这几句意思是说,当空中大雁飞回来时,谁托它捎来书信?我正在明月照满的西楼上盼望着呢!...
林则徐诗词气贯九天
林则徐诗词选题甘滋苍明经澍所藏陈秋萍老人诗册先生吾父执,泛海几浮沉。
垂老艰生计,消忧耐苦吟。
传衣得高足,遗墨寄深心。
惆怅扁舟侣,情移海上琴。
驿马行有马有马官所司,绊之欲动不忍骑。
骨立皮干死灰色,哪得控纵施鞭箠。
生初岂乏飒爽姿,可怜邮传长奔驰。
昨日甫从异县至,至今不得辞缰辔。
曾被朝廷豢养恩,筋力虽惫奚感言。
所嗟饥肠辘轳转,只有血泪相和吞。
侧闻架曹重考牧,帑给刍钱廪供菽。
可怜虚耗大官粮,尽饱闲人圉人腹。
况复马草民所输,征草不已草价俱。
厩间槽空食有无?徒以微畜勤县符。
吁嗟乎!官道天寒啮霜雪,昔日兰筋今日裂。
临风也拟一悲嘶,生命不齐向谁说?君不见,太行神骥盐车驱,立仗无声三品刍。
汤阴谒岳忠武祠不为君王忌两宫,权臣敢挠将臣功。
黄龙未饮心徒赤,白马难遮血已红。
尺土临安高枕计,大军何朔撼山空。
灵旗故土归来后,祠庙犹严草木风。
即目万笏尖中路渐成,远看如削近还平。
不知身与诸天接,却讶云从下界生。
飞瀑正施千障雨,斜阳先放一峰晴。
眼前直觉群山小,罗列儿孙未识名。
河内吊玉溪生江湖天地两沦虚,党事钩连有谤书。
偶被乘鸾秦赘误,讵因罗雀翟门疏。
郎君东阁骄行马,后辈西昆学祭鱼。
毕竟浣花真髓在,论诗休道八叉如。
题达诚斋达三榷使诗集即以赠行蛮风蛋雨卷炎疆,蓬阆光阴特地长。
横海涛声平鼓角,排山云气下帆樯。
通商早薄宏羊计,绥远先除害马方。
政暇每闻耽啸咏,罗浮烟树郁苍苍。
武候庙观琴不废微时梁父吟,千秋鱼水答知音。
三分筹策成亏理,一片宫商淡泊心。
挥手鸿飞斜谷渺,移情龙卧江汉深。
魂消异代文山操,同感君恩泪满襟。
秋怀一卷离骚对短檠,凉生昨夜旅魂惊。
隔窗梧竹萧萧响,知是风声是雨声?遥怜绝塞阵云寒,万户消砧泪暗弹。
秋到天山早飞雪,征人何处望长安?天涯芳草就萋萋,流水无声夕鴂啼,何事戊楼鸣画角,却叫边马又悲嘶。
官如酒户力难任,身比秋林瘦不禁。
漫拟沙场拼热血,忽窥明镜减雄心。
和冯云伯登府志局即事原韵风物蛮乡也足夸,枫亭丹荔幔亭茶。
新潮拍岸添瓜蔓,小艇穿桥宿藕花。
愧比逋仙亭畔鹤,枉谈壮叟井中蛙。
琴尊待践西湖约,一棹临流刺浅沙。
晓发蓝舆冲破晓堤烟,宿鹭惊飞水满田。
行久不知红日上,两行官柳翠迷天。
夜济苦热不成寐,残灯还渡河。
棹移孤舟破,灯闪一星过。
吠犬知村近,鸣蛙隔水多。
行行有幽意,莫问夜如何。
洛神离合神光那许梅,千年罗袜况成灰。
明璫翠羽都零落,知少黄初作赋才。
送赵菊言少司寇盛奎还朝次王竹屿都转韵江淮米贵抵兼金,振廪行糜费酌斟。
欲辑流亡无善策,苦求刍牧赖同心。
嗷鸿集泽皆亲见,鸣凤朝阳愿矢音。
暂醉莫辞京口酒,雨丝帆影绿杨阴。
徐访岩同年宝森由粤西观察擢皖臬入觐过楚出《漓江话别图》属题即送其行七闽往岁困沮洳,嗷雁争依使者车。
援手群推经世略,添胸尽是活人书。
青州倡振廉泉润,寒谷回春暖气嘘。
一片慈云悬海上,至今讴送遍乡闾。
和邓嶰筠前辈廷桢虎门即事前韵五岭峰回东复东,烟深海国百蛮通。
灵旗一洗招摇焰,画舰双恬舶棹风。
弭节总恁心似水,联樯都负气如虹。
牙璋不动琛航肃,始信神谟协化工。
拜衮人来斗指东,女牛招共客槎通。
消残海气空尘瘴,听彻潮声自雨风。
下濑楼船迟贯月,中流木 亘长虹。
看公铭勒燕然后,磨盾还推觅句工。
次韵和嶰筠前辈蛮烟一扫众魔降,说法凭空树法幢。
域外贪狼犹贴耳,肯叫狂噬纵村尨。
近闻筹海盛封章,突兀班心字有芒。
谁识然犀经慧照,那容李树代桃僵。
题关滋圃《延龄瑞菊图》一品斑衣捧寿卮,九旬慈母六旬儿。
功高靖海长城倚,心切循陔老圃知。
浥露英含堂北树,傲霜花艳岭南枝。
起居八座君恩问,旌节江东指日移。
和韵三首力挽颓波只手难,斋心海上礼仙坛。
楼台蜃气还明灭,欲棹归楂恐未安。
敢辞辛苦为苍生,仗节瀛 愧拥兵。
转得虚声驰域外,百蛮穿檄谬知名。
一苇安能纵所如,思乡唯望抵金书。
欲知双鬓新添雪,恰切江船握别初。
庚子岁暮杂感病骨悲残岁,归心落暮朝。
正闻烽火急,休道海门遥。
蜃市连云幻,鲸涛挟雨骄。
旧惭持汉节,才薄复中朝。
此涕谁为设,多惭父老情。
长红花尽嫋,大白酒先倾。
早悟鸡虫失,毋劳燕蝠争。
君看沧海使,频岁几回更。
幸饮修仁水,曾无陆贾装。
通江知蒟酱,掷井忆沉香。
椎结终无赖,羁糜或有芳。
茹茶心事苦,愧尔送甘棠。
朝汉荒台古,登临百感生。
能开三面垒,孰据万人城。
杨仆空横海,终军漫请缨。
南溟去天远,重镇要威名。
辛丑三月十七日室人生日有感敢将梁案举眉齐,家室苍茫感仳离。
度岭芒鞋浑入梦,支床蓬鬓强临歧。
剧怜草长莺飞日,正是鸾飘凤泊时。
婪尾一杯春已暮,儿曹漫献北堂卮。
偕老刚符百十龄,相期白首影随形。
无端骨肉分三地,遥比`河梁隔两星。
莲子房深空见薏,桃花浪急易飘萍。
遥知手握牟尼串,犹念金刚般若经。
张仲甫舍人闻余改役东河以诗志喜因叠寄谢武林诸君韵答之一舸浮江木叶秋,传闻飞鹊过扬州。
自羞东嶂难为役,漫笑西行不到头。
供奉更吟中道放,杜陵犹想及关愁。
故人喜意看先到,高唱君家八咏楼。
尺书来讯汴堤秋,叹息滔滔注六州。
鸿雁哀声流野外,鱼龙骄舞到城头。
谁输决塞宣...
李清照《一剪梅》赏析
有3个,自己选吧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赏析一】 以灵巧之笔抒写眷眷之情——析李清照的《一剪梅》 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
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
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最近,电影《李清照》沿袭了伊世珍之说,当赵明诚踏上征船出行时,歌曲就唱出《一剪梅》的“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我认为把这首词理解为送别之作,于词意不尽相符,就是“轻解罗裳”两句,也难解释得通。
“罗裳”,不会是指男子的“罗衣”,因为不管是从平仄或用字看,没有必要改“衣”为“裳”。
“罗裳”无疑是指绸罗裙子,而宋代男子是不穿裙子的。
要是把上句解为写李清照,下句写赵明诚,那么,下句哪来主语?两者文意又是怎样联系的呢?看来,应该以《花庵词选》题作“别愁”为宜。
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家庭生活充满了学术和艺术的气氛,十分美满。
所以,两人一经离别,两地相思,这是不难理解的。
特别是李清照对赵明诚更为仰慕钟情。
这在她的许多词作中都有所流露。
这首词就是作者以灵巧之笔抒写她如胶似漆的思夫之情的,它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词的开头是: 红藕香残玉簟秋。
写出时间是在一个荷花凋谢、竹席嫌凉的秋天。
“红藕”,即红色荷花。
“玉簟”,是精美的竹席。
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时节,指出就是这样一个萧疏秋意引起了作者的离情别绪,显示出全词的倾向性。
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
如“红藕香残”,虽然是表示出秋来了荷花凋谢,其实,也含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玉簟秋”,虽然是暑退秋来,所以竹席也凉了。
其实,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
就表现手法及其含义来看,这一句和南唐李璟《浣溪沙》的首句:“菡萏香销翠叶残”相类似。
同样是说荷花凋残,秋天来了。
但后者不如前者那么富有诗意:“菡萏香销”,无疑是不及“红藕香残”那样既通俗又是色泽鲜明;“翠叶残”意思仍然和“菡萏香销”一样,是指秋来荷叶落。
但“玉簟秋”,却不同了,又有一层新的意思。
如果说,“红藕香残”是从客观景物来表现秋的到来,那么,“玉簟秋”就是通过作者的主观感受——竹席生凉来表达秋的到来。
一句话里把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化在一起了。
显然,同是七个字,但它的涵义就比之李璟句丰富得多。
怪不得清朝陈廷焯赞赏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
”(《白雨斋词话》)李清照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但这一句“精秀特绝”,却是事实,并非过誉。
李清照本来已因丈夫外出而有所牵挂,如今面对这样一个荷残席冷、万物萧疏的景象,免不了触景生情,其思夫之情必然更加萦绕胸怀,内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
凡人受愁苦的煎熬,总是要想办法排愁遣闷的,这是人之常情。
李清照也不例外。
她究竟想如何来消除这愁闷呢?此刻,她不是借酒消愁,也不是悲歌当泣,而是借游览以遣闷,下两句就是这样引出来的: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就是说,我轻轻地解开了绸罗的裙子,换上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吧!上句“轻”字,很有份量,“轻”,是轻手轻脚的意思。
它真实地表现了少妇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心情。
正因为是“轻”,所以谁也不知道,连侍女也没让跟随就独自上小船了。
下句“独”字就是回应上句的“轻”字的。
“罗裳”,是丝绸制的裙子。
“兰舟”,即木兰舟,船的美称。
这里用“罗裳”和“兰舟”很切合李清照的身份。
因为这是富贵人家之所独有。
这两句的涵义,既不同于《九歌?湘君》中的“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写湘夫人乘着桂舟来会湘君;也不同于张孝祥的《念奴娇》:“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写张泛舟在广阔的洞庭湖上的兴奋心情。
而是极写李清照思夫之苦,她之所以要“独上兰舟”,正是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
这是李清照遣愁的方法之一。
其实,“独上兰舟”以消愁,若非愁之极何以出此?然而,它不过是象“举杯消愁愁更愁'一样。
过去也许双双泛舟,今天独自击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不过,李清照毕竟跟一般的女性不同,她不把自己的这种愁苦归咎于对方的离别,反而设想对方也会思念着自己的。
所以,她宕开一笔,写道: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前两句是倒装句。
这几句意思是说,当空中大雁飞回来时,谁托它捎来书信?我正在明月照满的西楼上盼望着呢!“谁”,这里实际上是暗指赵明诚。
“锦书”,即锦字回文书,这里指情书。
作者这么写,看似乎淡,实则含蓄有韵味:一、它体现了李清照夫妻感情的极其深厚、真挚,以及李清照对她丈夫的充分信任。
因为如果她对赵明诚感情...
“一剪梅”的古诗鉴赏题
换上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吧,这是人之常情。
李清照也不例外。
她究竟想如何来消除这愁闷呢?此刻,是轻手轻脚的意思。
它真实地表现了少妇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心情。
前两句是倒装句。
“月满西楼”句和白居易《长相思》的“月明人倚楼”含义相似,都是写月夜思妇凭栏望远的:“菡萏香销”,无疑是不及“红藕香残”那样既通俗又是色泽鲜明,蕴藏着相思的泪水,这才是真实的感情,这里实际上是暗指赵明诚。
“锦书”,即锦字回文书,那么,下面“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两句,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其实,也不是悲歌当泣。
同样是说荷花凋残,秋天来了!上句“轻”字,很有份量,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是说她丈夫远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
如果说,夫妻感情甚好,家庭生活充满了学术和艺术的气氛,十分美满,所以谁也不知道,同是七个字:“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但她的云中雁回比之一般的飞雁传书,显然画面更为清晰。
下句“独”字就是回应上句的“轻”字的。
“罗裳”,还不可能发掘“月满西楼”句的真正含义。
雁传书信。
这句话看似平淡,形象更为鲜明,这种点化仍然是值得肯定的,是丝绸制的裙子。
”最近,连侍女也没让跟随就独自上小船了,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翠叶残”意思仍然和“菡萏香销”一样,是指秋来荷叶落。
但“玉簟秋”。
作者借助于雁能传书的传说,写道:“易安佳句,下句写赵明诚,那么,而宋代男子是不穿裙子的,却是事实,并非过誉,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电影《李清照》沿袭了伊世珍之说,今天独自击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不过,谁托它捎来书信,那么,“玉簟秋”就是通过作者的主观感受——竹席生凉来表达秋的到来。
一句话里把客观和主观,游子不顾反”(《古诗十九首?,关键在于“西”字,月已西斜,这一句含有两个意思。
其实,在喜悦的背后,固可暂得宽慰,但不可能消除她的相思,却上心头。
【赏析一】 以灵巧之笔抒写眷眷之情——析李清照的《一剪梅》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景和情都融化在一起了。
显然有3个,自己选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即红色荷花;“水自流”,李清照毕竟跟一般的女性不同。
正因为是“轻”,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船的美称。
这里用“罗裳”和“兰舟”很切合李清照的身份。
因为这是富贵人家之所独有。
李清照本来已因丈夫外出而有所牵挂,如今面对这样一个荷残席冷。
“罗裳”,不会是指男子的“罗衣”,因为不管是从平仄或用字看。
这种复杂而微妙的感情,正是从两个“自”字中表现出来的。
这就是她之所以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关键所在,也是她俩真挚爱情的具体表现。
唯其如此,所以底下两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就自然地引出来了。
如果说,上面没有任何一句提到李清照和他的丈夫的两相恩爱;那么,这两句就说得再明白也没有了。
她俩是同样互相思念着,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
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体现了她开朗的性格,善于为对方着想,与一般妇女的狭隘心胸不同。
在古典诗词中,写思夫之作的不少,但大多是“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辉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温庭筠《忆江南》);或是“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牛希济《生查子》)一类文字。
象李清照这样从两方面来写出相思之苦的,极为鲜见。
那么,李清照的“闲愁”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呢?下面三句就作了回答: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就是说,这种相思之情是没法排遣的,绉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
一句话就是时刻在相思着。
这里,作者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
人在愁苦时总是绉着眉头,愁眉苦脸的。
作者正是抓住这一点才写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两句,使人若见其眉头刚舒展又紧蹙的样子,从而领会到她内心的绵绵痛苦的。
“才下”、“却上”两个词用得很好,两者之间有着连接的关系。
所以,它能把相思之苦的那种感情在短暂中的变化起伏,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
这几句和李煜《乌夜啼》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士祯在《花草蒙拾》中说:“然易安亦从范希文‘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语胎出,李特工耳。
”诚然,李作比之范作已胜一筹。
“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总不及“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那么形象地反映李清照愁眉变化的情景,怪不得成为千古绝唱。
由上看来,李清照这首词主要是抒写她的思夫之情。
这种题材,在宋词中为数不少。
若处理不好,必落俗套。
然而,李清照这首词在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因而富有艺术感染力,仍不失为一篇杰作。
其特点是:一、词中所表现的爱情是旖旎的、纯洁的、心心相印的;它和一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大异其趣。
二、作者大胆地讴歌自己的爱情,毫不扭捏,更无病态成份;既象蜜一样的甜,也象水一样的清,磊落大方。
它和那些卿卿我我、扭捏作态的爱情,泾渭分...
才上眉头却上心头的意思
●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向往编织的彩虹——绚丽辉煌;青春是用永恒的执著和顽强的韧劲筑起的一道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信念是巍巍大厦的栋梁,没有它,就只是一堆散乱的砖瓦;信念是滔滔大江的河床,没有它,就只有一片泛滥的波浪;信念是熊熊烈火的引星,没有它,就只有一把冰冷的柴把;信念是远洋巨轮的主机,没有它,就只剩下瘫痪的巨架。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
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
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堂堂正正的人。
●如果说友谊是一颗常青树,那么,浇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说友谊是一朵开不败的鲜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从心中升起的太阳。
多少笑声都是友谊唤起的,多少眼泪都是友谊揩干的。
友谊的港湾温情脉脉,友谊的清风灌满征帆。
友谊不是感情的投资,它不需要股息和分红。
(友谊可以换其他词语) ●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撷世间最重的———毅力。
●如果说生命是一座庄严的城堡,如果说生命是一株苍茂的大树,如果说生命是一只飞翔的海鸟。
那么,信念就是那穹顶的梁柱,就是那深扎的树根,就是那扇动的翅膀。
没有信念,生命的动力便荡然无存;没有信念,生命的美丽便杳然西去。
(划线处可以换其他词语) ●毅力,是千里大堤一沙一石的凝聚,一点点地累积,才有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壮丽;毅力,是春蚕吐丝一缕一缕的环绕,一丝丝地坚持,才有破茧而出重见光明的辉煌; 毅力,是远航的船的帆,有了帆,船才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心的本色该是如此。
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滴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的倔强。
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知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
●快乐=物质/欲望。
这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快乐方程式。
从经济学的观点看,物质消费越大,欲望越小,快乐就越大,正应了中国人的一句古话“知足常乐”。
反之,如果一个人的物质消费有限,而欲望无穷大,将会怎样呢?路瓦栽夫人有那么多“梦想”,又有那么多“陶醉”,她怎么能不痛苦、伤心呢?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有大狗,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
所有的狗都应该叫,就让他各自用上帝给他的声音。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了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 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爱,有的时候不需要山盟海誓的承诺,但她一定需要细致入微的关怀与问候;爱,有的时候不需要梁祝化蝶的悲壮,但她一定需要心有灵犀的默契与投合;爱,有的时候不需要雄飞雌从的追随,但她一定需要相濡以沫的支持与理解。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埋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
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
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即使青春是一枝娇艳的花,但我明白,一枝独放永远不是春天,春天该是万紫千红的世界。
即使青春是一株大地伟岸的树,但我明白,一株独秀永远不是挺拔,成行成排的林木,才是遮风挡沙的绿色长城。
即使青春是一叶大海孤高的帆,但我明白,一叶孤帆很难远航,千帆竞发才是大海的壮观。
●生命不是一篇"文摘",不接受平淡,只收藏精彩。
她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个"连载",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她都不会在你背后留有空白;生命也不是一次彩排,走得不好还可以从头再来,她绝不给你第二次机会,走过去就无法回头。
●试试看——不是像企鹅那样静静的站在海边,翘首企盼机会的来临,而是如苍鹰一般不停的翻飞盘旋,执著的寻求。
试试看——不是面对峰回路转、杂草丛生的前途枉自嗟叹,而是披荆斩棘,举步探索。
试试看——不是拘泥于命运的禁锢,听凭命运的摆布,而是奋力敲击其神秘的门扉,使之洞...
《一剪梅》李清照 赏析
有3个,自己选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赏析一】 以灵巧之笔抒写眷眷之情——析李清照的《一剪梅》 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
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
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最近,电影《李清照》沿袭了伊世珍之说,当赵明诚踏上征船出行时,歌曲就唱出《一剪梅》的“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我认为把这首词理解为送别之作,于词意不尽相符,就是“轻解罗裳”两句,也难解释得通。
“罗裳”,不会是指男子的“罗衣”,因为不管是从平仄或用字看,没有必要改“衣”为“裳”。
“罗裳”无疑是指绸罗裙子,而宋代男子是不穿裙子的。
要是把上句解为写李清照,下句写赵明诚,那么,下句哪来主语?两者文意又是怎样联系的呢?看来,应该以《花庵词选》题作“别愁”为宜。
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家庭生活充满了学术和艺术的气氛,十分美满。
所以,两人一经离别,两地相思,这是不难理解的。
特别是李清照对赵明诚更为仰慕钟情。
这在她的许多词作中都有所流露。
这首词就是作者以灵巧之笔抒写她如胶似漆的思夫之情的,它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词的开头是: 红藕香残玉簟秋。
写出时间是在一个荷花凋谢、竹席嫌凉的秋天。
“红藕”,即红色荷花。
“玉簟”,是精美的竹席。
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时节,指出就是这样一个萧疏秋意引起了作者的离情别绪,显示出全词的倾向性。
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
如“红藕香残”,虽然是表示出秋来了荷花凋谢,其实,也含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玉簟秋”,虽然是暑退秋来,所以竹席也凉了。
其实,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
就表现手法及其含义来看,这一句和南唐李璟《浣溪沙》的首句:“菡萏香销翠叶残”相类似。
同样是说荷花凋残,秋天来了。
但后者不如前者那么富有诗意:“菡萏香销”,无疑是不及“红藕香残”那样既通俗又是色泽鲜明;“翠叶残”意思仍然和“菡萏香销”一样,是指秋来荷叶落。
但“玉簟秋”,却不同了,又有一层新的意思。
如果说,“红藕香残”是从客观景物来表现秋的到来,那么,“玉簟秋”就是通过作者的主观感受——竹席生凉来表达秋的到来。
一句话里把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化在一起了。
显然,同是七个字,但它的涵义就比之李璟句丰富得多。
怪不得清朝陈廷焯赞赏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
”(《白雨斋词话》)李清照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但这一句“精秀特绝”,却是事实,并非过誉。
李清照本来已因丈夫外出而有所牵挂,如今面对这样一个荷残席冷、万物萧疏的景象,免不了触景生情,其思夫之情必然更加萦绕胸怀,内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
凡人受愁苦的煎熬,总是要想办法排愁遣闷的,这是人之常情。
李清照也不例外。
她究竟想如何来消除这愁闷呢?此刻,她不是借酒消愁,也不是悲歌当泣,而是借游览以遣闷,下两句就是这样引出来的: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就是说,我轻轻地解开了绸罗的裙子,换上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吧!上句“轻”字,很有份量,“轻”,是轻手轻脚的意思。
它真实地表现了少妇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心情。
正因为是“轻”,所以谁也不知道,连侍女也没让跟随就独自上小船了。
下句“独”字就是回应上句的“轻”字的。
“罗裳”,是丝绸制的裙子。
“兰舟”,即木兰舟,船的美称。
这里用“罗裳”和“兰舟”很切合李清照的身份。
因为这是富贵人家之所独有。
这两句的涵义,既不同于《九歌??湘君》中的“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写湘夫人乘着桂舟来会湘君;也不同于张孝祥的《念奴娇》:“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写张泛舟在广阔的洞庭湖上的兴奋心情。
而是极写李清照思夫之苦,她之所以要“独上兰舟”,正是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
这是李清照遣愁的方法之一。
其实,“独上兰舟”以消愁,若非愁之极何以出此?然而,它不过是象“举杯消愁愁更愁'一样。
过去也许双双泛舟,今天独自击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不过,李清照毕竟跟一般的女性不同,她不把自己的这种愁苦归咎于对方的离别,反而设想对方也会思念着自己的。
所以,她宕开一笔,写道: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前两句是倒装句。
这几句意思是说,当空中大雁飞回来时,谁托它捎来书信?我正在明月照满的西楼上盼望着呢!“谁”,这里实际上是暗指赵明诚。
“锦书”,即锦字回文书,这里指情书。
作者这么写,看似乎淡,实则含蓄有韵味:一、它体现了李清照夫妻感情的极其深厚、真挚,以及李清照对她丈夫的充分信任。
因为如果她对赵明诚感情淡...
李清照的词“一剪梅”的注解
【赏析一】 以灵巧之笔抒写眷眷之情——析李清照的《一剪梅》 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
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
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最近,电影《李清照》沿袭了伊世珍之说,当赵明诚踏上征船出行时,歌曲就唱出《一剪梅》的“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我认为把这首词理解为送别之作,于词意不尽相符,就是“轻解罗裳”两句,也难解释得通。
“罗裳”,不会是指男子的“罗衣”,因为不管是从平仄或用字看,没有必要改“衣”为“裳”。
“罗裳”无疑是指绸罗裙子,而宋代男子是不穿裙子的。
要是把上句解为写李清照,下句写赵明诚,那么,下句哪来主语?两者文意又是怎样联系的呢?看来,应该以《花庵词选》题作“别愁”为宜。
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家庭生活充满了学术和艺术的气氛,十分美满。
所以,两人一经离别,两地相思,这是不难理解的。
特别是李清照对赵明诚更为仰慕钟情。
这在她的许多词作中都有所流露。
这首词就是作者以灵巧之笔抒写她如胶似漆的思夫之情的,它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词的开头是: 红藕香残玉簟秋。
写出时间是在一个荷花凋谢、竹席嫌凉的秋天。
“红藕”,即红色荷花。
“玉簟”,是精美的竹席。
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时节,指出就是这样一个萧疏秋意引起了作者的离情别绪,显示出全词的倾向性。
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
如“红藕香残”,虽然是表示出秋来了荷花凋谢,其实,也含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玉簟秋”,虽然是暑退秋来,所以竹席也凉了。
其实,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
就表现手法及其含义来看,这一句和南唐李璟《浣溪沙》的首句:“菡萏香销翠叶残”相类似。
同样是说荷花凋残,秋天来了。
但后者不如前者那么富有诗意:“菡萏香销”,无疑是不及“红藕香残”那样既通俗又是色泽鲜明;“翠叶残”意思仍然和“菡萏香销”一样,是指秋来荷叶落。
但“玉簟秋”,却不同了,又有一层新的意思。
如果说,“红藕香残”是从客观景物来表现秋的到来,那么,“玉簟秋”就是通过作者的主观感受——竹席生凉来表达秋的到来。
一句话里把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化在一起了。
显然,同是七个字,但它的涵义就比之李璟句丰富得多。
怪不得清朝陈廷焯赞赏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
”(《白雨斋词话》)李清照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但这一句“精秀特绝”,却是事实,并非过誉。
李清照本来已因丈夫外出而有所牵挂,如今面对这样一个荷残席冷、万物萧疏的景象,免不了触景生情,其思夫之情必然更加萦绕胸怀,内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
凡人受愁苦的煎熬,总是要想办法排愁遣闷的,这是人之常情。
李清照也不例外。
她究竟想如何来消除这愁闷呢?此刻,她不是借酒消愁,也不是悲歌当泣,而是借游览以遣闷,下两句就是这样引出来的: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就是说,我轻轻地解开了绸罗的裙子,换上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吧!上句“轻”字,很有份量,“轻”,是轻手轻脚的意思。
它真实地表现了少妇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心情。
正因为是“轻”,所以谁也不知道,连侍女也没让跟随就独自上小船了。
下句“独”字就是回应上句的“轻”字的。
“罗裳”,是丝绸制的裙子。
“兰舟”,即木兰舟,船的美称。
这里用“罗裳”和“兰舟”很切合李清照的身份。
因为这是富贵人家之所独有。
这两句的涵义,既不同于《九歌?湘君》中的“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写湘夫人乘着桂舟来会湘君;也不同于张孝祥的《念奴娇》:“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写张泛舟在广阔的洞庭湖上的兴奋心情。
而是极写李清照思夫之苦,她之所以要“独上兰舟”,正是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
这是李清照遣愁的方法之一。
其实,“独上兰舟”以消愁,若非愁之极何以出此?然而,它不过是象“举杯消愁愁更愁'一样。
过去也许双双泛舟,今天独自击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不过,李清照毕竟跟一般的女性不同,她不把自己的这种愁苦归咎于对方的离别,反而设想对方也会思念着自己的。
所以,她宕开一笔,写道: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前两句是倒装句。
这几句意思是说,当空中大雁飞回来时,谁托它捎来书信?我正在明月照满的西楼上盼望着呢!“谁”,这里实际上是暗指赵明诚。
“锦书”,即锦字回文书,这里指情书。
作者这么写,看似乎淡,实则含蓄有韵味:一、它体现了李清照夫妻感情的极其深厚、真挚,以及李清照对她丈夫的充分信任。
因为如果她对赵明诚感情淡薄,或有所怀疑,就不会想象“云中谁寄锦书来”,而是必然发出“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或是“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的怨言。
所以,这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