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词作:满江红】【岳飞·满江红】南宋·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作品译文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
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洗雪。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发誓吃敌人的肉,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作品鉴赏岳飞的这首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
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前四字,即司马迁写蔺相如“怒发冲冠”的妙,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独上高楼,自倚阑干,纵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
——而此时秋霖乍止,风澄烟净,光景自佳,翻助郁闷之怀,于是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志。
着“潇潇雨歇”四字,笔锋微顿,方见气度渊静。
开头凌云壮志,气盖山河,写来气势磅礴。
再接下去,作者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个字,出乎意料,令人叫绝,此十四字,如见将军抚膺自理半生壮志,九曲刚肠,英雄正是多情人物。
功名是我所期,岂与尘土同埋;驰驱何足言苦,堪随云月共赏。
(此功名即勋业义,因音律而用,宋词屡见。
)试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识见!过片前后,一片壮怀,喷薄倾吐:靖康之耻,指徽钦两帝被掳,犹不得还;故下言臣子抱恨无穷,此是古代君臣观念。
此恨何时得解?功名已委于尘土,三十已去,至此,将军自将上片歇拍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之勉语,说与人体会。
雄壮之笔,字字掷地有声!以下出奇语,现壮怀,英雄忠愤气概,凛凛犹若神明。
金兵入据中原,亦可能败退“匈奴”实不足灭,踏破“贺兰”直捣黄龙并非夸大其辞。
“饥餐”、“渴饮”一联合掌;然只有如此才足以畅其情、尽其势。
未至有复沓之感者,以其中有真气在。
有论者设:贺兰山在西北,与东北之黄龙府,遥距千里,有何交涉?那克敌制胜的抗金名臣老赵鼎,他作《花心动》词,就说:“西北欃枪未灭,千万乡关,梦遥吴越”;那忠义慷慨寄敬胡铨的张元干,他作《虞美人》词,也说:“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这都是南宋初期的爱国词作,他们说到金兵时,均用“西北”、“楼兰”(汉之西域鄯善国,傅介子计斩楼兰王,典出《汉书·西域传》),可见岳飞用“贺兰山”和“凶奴”,是无可非议。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腔忠愤,丹心碧血,倾出肺腑。
用文学家眼光视之结束全篇,神气十足,无复豪发遗憾,令人神旺,叫人起舞。
然而岳飞头未及白,金兵自陷困境,由于奸计,宋皇朝自弃战败。
“莫须有”千古奇冤,闻者发指,岂可指望他率军协同中原父老齐来朝拜天阙哉?悲夫。
词不以文字论长短,若以文字论,亦当击赏其笔力之沉厚,脉络之条鬯,情趣之深婉,皆不同凡响,倚声而歌,乃振兴中华之必修音乐艺术课也。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满江红》创作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
词中有多处可以用来证明这一观点“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这两句历来是考证《满江红》作者问题最为关键的内容,但几乎所有的解释都不够准确。
认为《满江红》是岳飞所作的,都把时间定于岳飞第一次北伐,即岳飞30岁出头时。
如邓广铭先生就持此说。
这一观点其实是错误的,理由有五:二是岳飞当时对功名非常重视,并在其诗词中经常有所流露。
如写于绍兴二、三年秋屯驻江州时的《题翠岩寺》中“功名直欲镇边圻”,以后的《小重山》中“白首为功名”,表明当时岳飞头发已白,仍然有心功名。
直至绍兴十年大破金军前,岳飞在《寄浮图慧海》中依然表明“功业要刊燕石上”。
这些同期及以后的诗词表明,当时的岳飞非常重视功名。
四是不理解“三十”与“八千”。
这是关键中的关键,几乎所有研究此词的学者都把“三十”看作是“三十岁”,因此认定此词作于岳飞30岁出头。
实际上这里是指“三十年”,即三十年的功名。
封建社会的功名是从幼时求学开始的,并非一出生就能追求的。
岳飞自幼时习武读书到入狱前,正好30年上下,是个约数。
“八千”也是个约数,只是表示征战路程的艰辛和漫长。
五是不理解“尘与土”与“云和月”的含义。
前者是指一钱不值,因为岳飞到入狱时才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历来非常重视的功名原来毫无价值。
后者是指竹篮打水,岳飞十年征战,功毁一旦。
如此,此二句就一目了然了:一生追求的功名其实一钱不值,一生漫长的征战最后前功尽弃。
由此可以大致框定:《满江红》应该诞生在岳飞于绍兴十年七月下旬奉诏被迫班师到入狱之间的一年多时间里。
“怒发冲冠”和“仰天长啸”。
此二句从未有人做过详细考证,却是界定《满江红》具体创作时间的重要依据之一。
从字面看,显示岳飞的愤怒到了极致。
在那段时间里,岳飞究竟何时最为愤怒?在班师途中,岳飞撕心裂肺悲愤交加:“所得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随后,岳飞又被剥夺了兵权,听命于可耻屈辱的和谈。
但真正令岳飞“怒发冲冠”的,当是得知对自己的陷害之时。
有位好心的部将设法通知正在庐山的岳飞关于王俊上告张宪“背叛”的消息。
岳飞立刻明白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从不许胜利到屈膝求和,再到陷害忠良,要加害自己,此时的岳飞终于忍不住“怒发冲冠”而“仰天长啸”,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查张宪入狱应该是在绍兴十一年九月上旬后,岳飞是十月上旬下庐山的。
因此,《满江红》的诞生理当就在其间的二十多天里。
“潇潇雨歇”。
此句亦从未有人考证,诗词是情景交融的,“潇雨”一词诗人总是用来形容秋天的冷雨,“歇”显然是指雨的断断续续。
于是此句也就清楚了:秋雨绵绵时断时续。
此句既点明了作者是在秋雨中创作,也反映了作者心情的郁闷和沉重。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人们历来总是把“等闲”看作虚词,其实不然,它应该是岳飞当时真实处境的具体写照。
在此前数年岳飞所作的词中,已有“白首为功名”,表明岳飞那时的头发已经斑白。
在随后军事上指挥的一系列重大战役,以及在政治上受到的一系列沉重打击,显然在催白岳飞的头发。
因此,岳飞当然不甘心少年时就有的理想就此破灭。
查岳飞一生征战,三十岁时正忙得不可开交,谈何“等闲”,唯独到快四十岁时却成为一个无职无权之人而被迫闲散在野,其内心之悲切和壮志之不已的激烈冲突可想而知。
上述考证表明,《满江红》的内容完全符合岳飞入狱前的年龄、心情和处境。
岳飞创作《满江红》的具体地点是在庐山东林寺,解读的密码,就隐藏在词的字里行间东林寺建于东晋大元九年(384年),南面庐山,北倚东林山,环合四抱,有如城廓,是佛教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源地。
岳飞与庐山有不解之缘。
绍兴六年,岳飞因母亡守丧,岳母坟就在庐山。
绍兴七年,也因故回到庐山。
岳飞与东林寺主持慧海关系非常密切,曾专门作诗《寄浮图慧海》。
《满江红》中有三处“密码”可以用来界定其诞生地点就在东林寺。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历来都公认《满江红》是登高而作,却不知岳飞的具体所处,只得含糊解释成某处高楼,其实当时岳飞就在东林寺,因为《满江红》的开篇就隐藏着创作地点的秘密。
庐山东林寺有一则著名的典故。
东林寺门口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名虎溪,要进东林寺就必须经小溪上的虎溪桥。
据传说,东晋时东林寺主持慧远在寺院深居简出,人们称之为“影不出山,迹不入俗”。
他送客或散步,从不逾越寺门前的虎溪。
如果过了虎溪,寺后山林中的神虎就会吼叫起来。
有一次,慧远与来访的诗人陶渊明和道士陆修静谈得投机,送行时不觉过了虎溪桥,后山的神虎立刻就长吼不止,三人相视大笑。
这个文坛佳话,称为“虎溪三笑”,一直流传至今。
由于此虎是守寺护僧之神,因此在虎溪桥畔有一头石虎怒目而视凭栏而踞。
了解了虎溪桥畔的神虎和这则典故,就很容易看出,岳飞看着秋雨中威武不屈的石虎触景生情,利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把自己比作了护国看家的神虎,眼看着赵构...
诗人赞美庐山的诗词?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 白 我本楚狂人, 狂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 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 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 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 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 鸟 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 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 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 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 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 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 愿接卢敖游太清。
望庐山瀑布水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宿香山寺石楼 李 颀 夜宿翠微半, 高档闻暗泉。
渔舟带远火, 山馨发孤烟。
衣拂云松外, 门清河汉边。
峰峦依枕席, 世界接人天。
蔼蔼花出雾, 辉辉星映川。
深林暑莺满, 惆怅欲言还。
送东林廉上人还庐山 王昌龄 石溪流已乱, 苔径入渐微。
日暮东林下, 山僧还独归。
常为炉峰意, 况与远公违。
道性深寂寞, 世情多是非。
会寻名山去, 岂复无清机。
远 公 龛 王 维 松路向精舍, 花龛归老僧。
闲云揿锡杖, 落日低金绳。
入夜翠微里, 千峰明一灯。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别草堂三绝句 白居易 正听山鸟向阳眠, 黄纸除书落枕前。
为感君恩须起, 炉峰不拟住多年。
久眠褐被为居士, 忽挂绯袍作使君。
身出草堂心不出, 庐山未来动移文。
三间茅舍向山开, 一带山泉绕舍回。
山 色泉声莫惆怅, 三年官满却归来。
?〔白居易简介〕白居易,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祖上迁居下(今陕西渭南县)。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诞生于河南新郑县一个小官僚家庭。
十二三岁,避知越中(今浙江)。
由于是在政治混乱、民不聊生的岁月中长大,对普通老百姓的疾苦有所了解。
白居易十五六岁初到长安就试,当他拿着诗文谒见菱郎顾况时,顾况用他的名字和他开玩笑:“长安米价正贵,‘居’也不‘易’!”及至看了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后,大加赞赏:“能做这样的好诗,‘居’亦‘易’矣。
”29岁时,参加进士考试,以第四名及第。
后授官周至县尉、朝霞林学士左拾遗等,因直言敢谏,元和十年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司马,在九江居留3年多的时间内,经常往游庐山,吟咏很多,并在北香炉峰下,修筑草堂。
后出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及刑部尚书。
晚年,他随遇而安,息事宁人,极言直谏的拾遗风采消失在“乐天知命”的状态中。
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卒,年75岁。
著有《白氏长庆集》71卷。
他的诗反映人民疾苦,语言平易通俗,明白如话,极受推崇,是我国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庐 山 独 夜 元 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 苍苍树里闻。
峡 石 西 泉 韩 愈 居然鳞介不能容, 石眼环环水一钟。
闻说旱时求得雨, 只疑蝌蚪是蛟龙。
峡石西泉 韩 愈 居然鳞介不能容, 石眼环环水一钟。
闻说旱时求得雨, 只疑蝌蚪是蛟龙。
?〔韩愈简介〕韩愈,字退之。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
生于唐大历三年(768),殁于唐长庆四年 (824)。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寄白阁默公 贾 岛 已知归白阁, 山远晓晴看。
石室人心静, 冰潭月影残。
微云分片灭, 古木落薪乾。
夜后风飘磬, 西峰绝顶寒。
庐 山 瀑 布 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杜荀鹤 仙径闲寻采药翁, 草堂留话一宵同。
若看山下云深处, 直是人间路不通。
泉领藕花来洞口, 月将松影过溪东。
求名心在闲难遂, 明月马蹄尘土中。
聪 明 泉 皮日休 一勺如琼液, 将愚拟圣贤。
欲知心不变, 还似饮贪泉。
庐 山 寺 马 戴 白茅为屋宇编荆, 数处阶墀石叠成。
东谷笑言西谷响, 下方云雨上方晴。
鼠惊樵客缘苍壁, 猿戏山灵撼紫柽。
别有一条投涧水, 竹筒斜引入荣铛。
双 剑 峰 来鹄 倚天双剑古今闲, 三尽高于四面山。
若使火云烧得动, 殆应农器满人间。
石 门 山 泉 郑 谷 一脉清泠任所之,萦莎漱藓入空池。
云边野客穷来处,石上寒猿见落时。
聚沫绕槎残雪在,迸流穿树堕花迟。
烟春雨晚闲吟去,不复远寻星子陂。
白 鹿 洞 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 周情孔思正追寻。
栗 里 颜真卿 张良思报韩, 龚胜 事新。
狙击不肯就, 舍生悲缙绅。
呜乎陶渊明, 奕叶为晋臣。
自以公相后, 每怀宗国屯。
题诗庚子岁, 自谓羲皇人。
手持山海经, 头戴漉酒巾。
兴逐孤云外, 心随还鸟泯。
?〔颜真 卿简介〕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生于唐中宗李显景龙二年(708),开元进士,累迁侍御史,因遭杨国忠排斥,出为平原(今山东陵县)太守,“度安禄山必反,...
岳飞写满江红的背景
《满江红》创作的具体时间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
词中有多处可以用来证明这一观点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这两句历来是考证《满江红》作者问题最为关键的内容,但几乎所有的解释都不够准确。
认为《满江红》是岳飞所作的,都把时间定于岳飞第一次北伐,即岳飞30岁出头时。
如邓广铭先生就持此说。
这一观点其实是错误的,理由有五: 一是当时的岳飞无论就其阅历资历还是心境,根本不具备写出像《满江红》那样悲愤交加、气势磅礴的内涵与底气。
那时的岳飞正仕途辉煌踌躇满志,怎么可能满腔悲愤“怒发冲冠”?怎么可能觉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又何来气度“待重头收拾旧山河”? 二是岳飞当时对功名非常重视,并在其诗词中经常有所流露。
如写于绍兴二、三年秋屯驻江州时的《题翠岩寺》中“功名直欲镇边圻”,以后的《小重山》中“白首为功名”,表明当时岳飞头发已白,仍然有心功名。
直至绍兴十年大破金军前,岳飞在《寄浮图慧海》中依然表明“功业要刊燕石上”。
这些同期及以后的诗词表明,当时的岳飞非常重视功名。
三是《满江红》一经问世即广泛流传,如此非同寻常之作,如果真是岳飞三十岁青云直上之时所作,岂能就此湮没不见踪影? 四是不理解“三十”与“八千”。
这是关键中的关键,几乎所有研究此词的学者都把“三十”看作是“三十岁”,因此认定此词作于岳飞30岁出头。
实际上这里是指“三十年”,即三十年的功名。
封建社会的功名是从幼时求学开始的,并非一出生就能追求的。
岳飞自幼时习武读书到入狱前,正好30年上下,是个约数。
“八千”也是个约数,只是表示征战路程的艰辛和漫长。
五是不理解“尘与土”与“云和月”的含义。
前者是指一钱不值,因为岳飞到入狱时才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历来非常重视的功名原来毫无价值。
后者是指竹篮打水,岳飞十年征战,功毁一旦。
如此,此二句就一目了然了:一生追求的功名其实一钱不值,一生漫长的征战最后前功尽弃。
由此可以大致框定:《满江红》应该诞生在岳飞于绍兴十年七月下旬奉诏被迫班师到入狱之间的一年多时间里。
“怒发冲冠”和“仰天长啸”。
此二句从未有人做过详细考证,却是界定《满江红》具体创作时间的重要依据之一。
从字面看,显示岳飞的愤怒到了极致。
在那段时间里,岳飞究竟何时最为愤怒?在班师途中,岳飞撕心裂肺悲愤交加:“所得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随后,岳飞又被剥夺了兵权,听命于可耻屈辱的和谈。
但真正令岳飞“怒发冲冠”的,当是得知对自己的陷害之时。
有位好心的部将设法通知正在庐山的岳飞关于王俊上告张宪“背叛”的消息。
岳飞立刻明白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从不许胜利到屈膝求和,再到陷害忠良,要加害自己,此时的岳飞终于忍不住“怒发冲冠”而“仰天长啸”,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查张宪入狱应该是在绍兴十一年九月上旬后,岳飞是十月上旬下庐山的。
因此,《满江红》的诞生理当就在其间的二十多天里。
“潇潇雨歇”。
此句亦从未有人考证,诗词是情景交融的,“潇雨”一词诗人总是用来形容秋天的冷雨,“歇”显然是指雨的断断续续。
于是此句也就清楚了:秋雨绵绵时断时续。
此句既点明了作者是在秋雨中创作,也反映了作者心情的郁闷和沉重。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人们历来总是把“等闲”看作虚词,其实不然,它应该是岳飞当时真实处境的具体写照。
在此前数年岳飞所作的词中,已有“白首为功名”,表明岳飞那时的头发已经斑白。
在随后军事上指挥的一系列重大战役,以及在政治上受到的一系列沉重打击,显然在催白岳飞的头发。
因此,岳飞当然不甘心少年时就有的理想就此破灭。
查岳飞一生征战,三十岁时正忙得不可开交,谈何“等闲”,唯独到快四十岁时却成为一个无职无权之人而被迫闲散在野,其内心之悲切和壮志之不已的激烈冲突可想而知。
上述考证表明,《满江红》的内容完全符合岳飞入狱前的年龄、心情和处境。
岳飞创作《满江红》的具体地点是在庐山东林寺,解读的密码,就隐藏在词的字里行间 东林寺建于东晋大元九年(384年),南面庐山,北倚东林山,环合四抱,有如城廓,是佛教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源地。
岳飞与庐山有不解之缘。
绍兴六年,岳飞因母亡守丧,岳母坟就在庐山。
绍兴七年,也因故回到庐山。
岳飞与东林寺主持慧海关系非常密切,曾专门作诗《寄浮图慧海》。
《满江红》中有三处“密码”可以用来界定其诞生地点就在东林寺。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历来都公认《满江红》是登高而作,却不知岳飞的具体所处,只得含糊解释成某处高楼,其实当时岳飞就在东林寺,因为《满江红》的开篇就隐藏着创作地点的秘密。
庐山东林寺有一则著名的典故。
东林寺门口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名虎溪,要进东林寺就必须经小溪上的虎溪桥。
据传说,东晋时东林寺主持慧远在寺院深居简出,人们称之为“影不出山,迹不入俗”。
他送客或散步,从不逾越寺门前的虎溪。
如果过了虎溪,寺后山林中的神虎就会吼叫起来。
有一次,慧...
满江红写作背景
《满江红》创作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
词中有多处可以用来证明这一观点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这两句历来是考证《满江红》作者问题最为关键的内容,但几乎所有的解释都不够准确。
认为《满江红》是岳飞所作的,都把时间定于岳飞第一次北伐,即岳飞30岁出头时。
如邓广铭先生就持此说。
这一观点其实是错误的,理由有五: 一是当时的岳飞无论就其阅历资历还是心境,根本不具备写出像《满江红》那样悲愤交加、气势磅礴的内涵与底气。
那时的岳飞正仕途辉煌踌躇满志,怎么可能满腔悲愤“怒发冲冠”?怎么可能觉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又何来气度“待重头收拾旧山河”? 二是岳飞当时对功名非常重视,并在其诗词中经常有所流露。
如写于绍兴二、三年秋屯驻江州时的《题翠岩寺》中“功名直欲镇边圻”,以后的《小重山》中“白首为功名”,表明当时岳飞头发已白,仍然有心功名。
直至绍兴十年大破金军前,岳飞在《寄浮图慧海》中依然表明“功业要刊燕石上”。
这些同期及以后的诗词表明,当时的岳飞非常重视功名。
三是《满江红》一经问世即广泛流传,如此非同寻常之作,如果真是岳飞三十岁青云直上之时所作,岂能就此湮没不见踪影? 四是不理解“三十”与“八千”。
这是关键中的关键,几乎所有研究此词的学者都把“三十”看作是“三十岁”,因此认定此词作于岳飞30岁出头。
实际上这里是指“三十年”,即三十年的功名。
封建社会的功名是从幼时求学开始的,并非一出生就能追求的。
岳飞自幼时习武读书到入狱前,正好30年上下,是个约数。
“八千”也是个约数,只是表示征战路程的艰辛和漫长。
五是不理解“尘与土”与“云和月”的含义。
前者是指一钱不值,因为岳飞到入狱时才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历来非常重视的功名原来毫无价值。
后者是指竹篮打水,岳飞十年征战,功毁一旦。
如此,此二句就一目了然了:一生追求的功名其实一钱不值,一生漫长的征战最后前功尽弃。
由此可以大致框定:《满江红》应该诞生在岳飞于绍兴十年七月下旬奉诏被迫班师到入狱之间的一年多时间里。
“怒发冲冠”和“仰天长啸”。
此二句从未有人做过详细考证,却是界定《满江红》具体创作时间的重要依据之一。
从字面看,显示岳飞的愤怒到了极致。
在那段时间里,岳飞究竟何时最为愤怒?在班师途中,岳飞撕心裂肺悲愤交加:“所得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随后,岳飞又被剥夺了兵权,听命于可耻屈辱的和谈。
但真正令岳飞“怒发冲冠”的,当是得知对自己的陷害之时。
有位好心的部将设法通知正在庐山的岳飞关于王俊上告张宪“背叛”的消息。
岳飞立刻明白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从不许胜利到屈膝求和,再到陷害忠良,要加害自己,此时的岳飞终于忍不住“怒发冲冠”而“仰天长啸”,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查张宪入狱应该是在绍兴十一年九月上旬后,岳飞是十月上旬下庐山的。
因此,《满江红》的诞生理当就在其间的二十多天里。
“潇潇雨歇”。
此句亦从未有人考证,诗词是情景交融的,“潇雨”一词诗人总是用来形容秋天的冷雨,“歇”显然是指雨的断断续续。
于是此句也就清楚了:秋雨绵绵时断时续。
此句既点明了作者是在秋雨中创作,也反映了作者心情的郁闷和沉重。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人们历来总是把“等闲”看作虚词,其实不然,它应该是岳飞当时真实处境的具体写照。
在此前数年岳飞所作的词中,已有“白首为功名”,表明岳飞那时的头发已经斑白。
在随后军事上指挥的一系列重大战役,以及在政治上受到的一系列沉重打击,显然在催白岳飞的头发。
因此,岳飞当然不甘心少年时就有的理想就此破灭。
查岳飞一生征战,三十岁时正忙得不可开交,谈何“等闲”,唯独到快四十岁时却成为一个无职无权之人而被迫闲散在野,其内心之悲切和壮志之不已的激烈冲突可想而知。
上述考证表明,《满江红》的内容完全符合岳飞入狱前的年龄、心情和处境。
岳飞创作《满江红》的具体地点是在庐山东林寺,解读的密码,就隐藏在词的字里行间 东林寺建于东晋大元九年(384年),南面庐山,北倚东林山,环合四抱,有如城廓,是佛教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源地。
岳飞与庐山有不解之缘。
绍兴六年,岳飞因母亡守丧,岳母坟就在庐山。
绍兴七年,也因故回到庐山。
岳飞与东林寺主持慧海关系非常密切,曾专门作诗《寄浮图慧海》。
《满江红》中有三处“密码”可以用来界定其诞生地点就在东林寺。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历来都公认《满江红》是登高而作,却不知岳飞的具体所处,只得含糊解释成某处高楼,其实当时岳飞就在东林寺,因为《满江红》的开篇就隐藏着创作地点的秘密。
庐山东林寺有一则著名的典故。
东林寺门口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名虎溪,要进东林寺就必须经小溪上的虎溪桥。
据传说,东晋时东林寺主持慧远在寺院深居简出,人们称之为“影不出山,迹不入俗”。
他送客或散步,从不逾越寺门前的虎溪。
如果过了虎溪,寺后山林中的神虎就会吼叫起来。
有一次...
关于庐山的诗词
[分享]★历代庐山诗词欣赏★ 游庐山慧远崇岩吐气清,幽岫栖神迹。
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
有客独冥游,迳然忘所适。
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
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 慧远超兴非有本, 理感兴自生。
忽闻石门游, 奇唱发幽情。
褰裳思云驾, 望崖想曾城。
驰步乘长岩, 不觉质自轻。
矫首登灵阙, 眇若凌太清。
端坐运虚轮, 转彼玄中经。
神仙同物化, 未若两俱冥。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谢灵运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入彭蠡湖口谢灵运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
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
乘月听哀 , 露馥芳荪。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
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灵物郄珍怪,异人秘精魂。
金膏灭明光,水碧缀流温。
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望石门鲍照访世失隐沦,从山异灵士。
明发振云冠,升峤远栖趾。
高峰隔半天,长崖断千里。
氛雾承星辰,潭壑洞江汜。
崭绝类虎牙, 象熊耳。
埋冰或百年,韬树必千纪。
鸡鸣清涧中,猿啸白云里。
瑶波逐空开,霞石触峰起。
互非一形, 参差悉相似。
倾听凤管宾,缅望钓龙子。
松桂盈膝前,如何秽城市。
从冠军建成平王登香炉峰江淹广成爱神鼎,淮南好丹经。
此山具鸾鹤,往来尽仙灵。
瑶草正翕鹤,往来尽仙灵。
绛气下萦薄,白云上杳冥。
中坐瞰蜿虹, 伏视流星。
不寻遐怪极,则知耳目惊。
日落长沙渚,层阴万里生。
藉兰素多意,临风默含情。
方学松柏隐,羞逐市井名。
幸承光诵末,伏思托后旌。
游庐山观道士石室 吴迈远蒙茸众山里,往来行迹稀.寻岭达仙屋,道士披云归。
似著周时冠,状披汉时衣。
安知世代积,服古人不衰。
得我宿昔情,知我道无为。
游简寂观张正见三梁涧本绝,千仞路犹通。
即此神山内,银牖映仙宫。
镜似临峰月,流如饮涧虹。
幽桂无斜影,深松有劲风。
惟当远人望,知在白云中。
寒食江州蒲塘驿宋之问去年上已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
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吾肠。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张九龄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飞流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孟浩然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宿香山寺石楼李颀夜宿翠微半,高楼闻暗泉。
渔舟带远火,山磬发孤烟。
衣拂云松外,门清河汉边。
峰峦依枕席,世界接人天。
蔼蔼花出雾,惆怅欲言还。
送东林廉上人还庐山王昌龄石溪流已乱,苔径入渐微。
日暮东林下,山僧还独归。
常为炉峰意,况与远公违。
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
会寻名山去,岂复无清机!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我本楚狂人,狂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人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迦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 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望庐山瀑布水(其一)李白日照香炉子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五老峰李白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远公龛王维松路向精舍,花龛归老僧。
闲云移锡杖,落日低金绳。
入夜翠微里,千峰明一灯。
栗里颜真卿张良思报韩,龚胜 事新。
狙击不肯就,舍生悲缙臣。
自以公相后,每怀宗国屯。
题诗庚子岁,自谓羲皇人。
手持山海经,头戴漉酒巾。
兴逐孤云外,心随还鸟泯。
忆李十二白读书匡山杜甫不见李生久,佯狂殊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庐山瀑布歌送李颀顾况飘白霓, 挂丹梯。
应从织女机边落,不遗浔阳潮向西。
火雷劈山珠喷日,五老峰前九江溢。
九江悠悠万古情,古人行尽今人行。
老人也欲上山去,上 深山无姓名。
简寂观西涧瀑布下作韦应物淙流绝壁散,虚烟翠涧深。
岩际松风起,飘来散尘襟。
窥萝玩猿鸟,解组傲云林。
茶瓜邀真侣,觞酌洽同心。
旷岁怀兹赏,行春始重寻。
聊将横吹笛,一写山水音。
江行无题钱 羽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江上送客游庐山张继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惬心...
《满江红》
满江红·写怀朝代:宋代作者:岳飞原文: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 通:阑)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壮志 一作:壮士;兰山缺 一作:兰山阙)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注释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
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词的创作时间,有人认为是岳飞第一次北伐,即岳飞30岁出头时所作。
如邓广铭先生就持此说。
有人认为是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
绍兴六年,岳飞第二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
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
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镇守鄂州(今武昌)时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满江红》创作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
词中有多处可以用来证明这一观点“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这两句历来是考证《满江红》作者问题最为关键的内容。
第三种说法理由有五:一是北伐时的岳飞无论就其阅历资历还是心境,根本不具备写出像《满江红》那样悲愤交加、气势磅礴的内涵与底气。
那时的岳飞正仕途辉煌踌躇满志,怎么可能满腔悲愤“怒发冲冠”?怎么可能觉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又何来气度“待重头收拾旧山河”? 二是岳飞当时对功名非常重视,并在其词中经常有所流露。
如写于绍兴二、三年秋屯驻江州时的《题翠岩寺》中“功名直欲镇边圻”,以后的《小重山》中“白首为功名”,表明当时岳飞头发已白,仍然有心功名。
直至绍兴十年大破金军前,岳飞在《寄浮图慧海》中依然表明“功业要刊燕石上”。
这些同期及以后的诗词表明,当时的岳飞非常重视功名。
三是《满江红》一经问世即广泛流传,如此非同寻常之作,如果真是岳飞三十岁青云直上之时所作,岂能就此湮没不见踪影? 四是不理解“三十”与“八千”。
这是关键中的关键,几乎所有研究此词的学者都把“三十”看作是“三十岁”,因此认定此词作于岳飞30岁出头。
实际上这里是指“三十年”,即三十年的功名。
封建社会的功名是从幼时求学开始的,并非一出生就能追求的。
岳飞自幼时习武读书到入狱前,正好30年上下,是个约数。
“八千”也是个约数,只是表示征战路程的艰辛和漫长。
五是不理解“尘与土”与“云和月”的含义。
前者是指一钱不值,因为岳飞到入狱时才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历来非常重视的功名原来毫无价值。
后者是指竹篮打水,岳飞十年征战,功毁一旦。
如此,此二句就一目了然了:一生追求的功名其实一钱不值,一生漫长的征战最后前功尽弃。
根据第三种说法可以大致框定:《满江红》应该诞生在岳飞于绍兴十年七月下旬奉诏被迫班师到入狱之间的一年多时间里。
“怒发冲冠”和“仰天长啸”。
此二句从未有人做过详细考证,却是界定《满江红》具体创作时间的重要依据之一。
从字面看,显示岳飞的愤怒到了极致。
在那段时间里,岳飞究竟何时最为愤怒?在班师途中,岳飞撕心裂肺悲愤交加:“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随后,岳飞又被剥夺了兵权,听命于可耻屈辱的和谈。
但真正令岳飞“怒发冲冠”的,当是得知对自己的陷害之时。
有位好心的部将设法通知正在庐山的岳飞关于王俊上告张宪“背叛”的消息。
岳飞立刻明白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从不许胜利到屈膝求和,再到陷害忠良,要加害自己,此时的岳飞终于忍不住“怒发冲冠”而“仰天长啸”,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查张宪入狱应该是在绍兴十一年九月上旬后,岳飞是十月上旬下庐山的。
因此,《满江红》的诞生理当就在其间的二十多天里。
“潇潇雨歇”。
此句亦从未有人考证,诗词是情景交融的,“...
描写庐山的古诗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大林寺桃花 (此诗造就了庐山美景“花径”)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庐山桂 白居易 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 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
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
生为石上桂,叶如剪碧鲜。
枝干日长大,根 日牢坚。
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
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
不及红花树,长栽温室前。
别草堂三绝句 白居易 正听山鸟向阳眠,黄纸除书落枕前。
为感君恩须 起,炉峰不拟住多年。
久眠褐被为居士,忽挂绯袍作使君. 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要动移文。
三间茅舍向山开,一带山泉绕舍回, 山色泉声莫惆怅,三年官满却归来。
寄白阁默公 贾岛 已知归白阁,山远晓晴看。
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
微云分片灭,古木落薪乾。
夜后风飘磬,西峰绝顶寒。
庐山独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勉爱行送小季之庐山二之一 李贺 洛郊无俎豆,蔽厩惭老马。
小雁过炉峰,影落楚水下。
长船倚云泊,石镜秋凉夜。
岂解有乡情,弄月聊呜哑。
行经庐山东林寺 杜牧 离魂断续楚江 ,叶坠初红十月天。
紫阳事多难暂息,青山长在好闲眠。
方趋上国期干禄,未得空堂学坐禅。
他岁若教为范蠡,也应须入五湖烟。
庐山瀑布 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 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聪明泉 皮日休 一勺如琼液,将愚拟圣贤。
欲知心不变,还似饮贪泉。
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杜荀鹤 仙径闲寻采药翁,草堂留话一宵同。
若看山下云深处,直是人间路不通。
泉领藕花来洞口,月将松影过溪东。
求名心在闲难遂,明月马蹄尘土中。
庐山寺 马戴 白茅为屋宇编荆,数处阶墀石叠成。
东谷言笑西谷响,下方云雨上方晴。
鼠惊樵客缘苍壁,猿戏山灵撼紫柽。
别有一条投涧水,竹筒导引入茶铛。
宿庐山白云峰重道者院 李中 绝顶松堂喜暂游,一宵玄论接浮丘。
云开碧落星辰近,月出沧洲世界秋。
尘里年光何急急,梦中强弱自悠悠。
他时书剑酬恩了,愿逐鸾车看十洲。
望庐山 沈 彬 东过匡庐忍醉眠,双眸尽日挂危巅。
压低吴楚肴函水,约破云霞独倚天。
一面峭来无鸟径,数峰狂欲趁渔舡。
江人莫笑偏凝望,卜隐长思瀑布前。
寄怀东林寺匡白临寺 齐已 南岳别来无约后,东林归住有前缘。
闲搜好句题红叶,静敛霜眉对白莲。
雁塔影分疏桧月,虎溪声合几峰泉。
修心若似伊耶舍,传记须 十几贤。
瀑布 江为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万里朝沧海,千寻出白云。
寒声终自远,灵派孰为分。
除却天台后,平流莫可群。
谷帘泉 王禹 泻从千仞石,寄逐九江船。
迢递康王谷,尘埃陆羽仙。
何当结茅室,长在水帘前。
游庐山 范仲淹 五老闲游依舳舻,碧梯云径好和途。
云开瀑影千门挂,雨过松簧十里铺。
客爱往来何所得,僧言荣辱此间无。
从今愈识逍遥旨,一听升沉造化炉。
送方进士游庐山 梅尧臣 长风沙浪屋许大,罗刹石齿水下排。
历此二险过湓浦,始见瀑布悬苍崖。
系舟上岸入松径,三日踏穿新蜡鞋。
路盘深谷出岭望,后山日照前山霾。
偶逢风雨恐衣湿,侧倚石胁人相乖。
雨收不觉在高处,却见僮仆提携偕。
水声不绝鸟声好,药草香气人人怀。
老僧避俗去足跣,野客就涧开门为。
树 隐映见寺刹,层层杳杳跻云阶。
坞田将获鸟雀横,秋果正熟猴猿 。
东林淡 应似旧,唯此足以待尔侪。
子心洒落撇然往,我主尘垢难磨揩. 庐山高歌 欧阳修 庐山高哉, 几万仞兮, 根盘几百里; 峨然屹立乎长江。
长江西来走其下, 是为扬澜左蠡兮, 洪涛巨浪日夕相冲撞。
云消风止水镜净, 泊舟登岸而望远兮, 上摩青苍以 霭, 下压后土之鸿庞。
试往造乎其间兮, 攀缘石磴窥空欲。
千崖万壑响松桧, 悬崖巨石飞流淙。
水声聒聒乱人耳, 六月飞霜洒石 。
仙翁释子变往往而逢兮, 吾尝恶其学幻而言 。
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 晨钟暮鼓杳霭罗幡幢。
幽花野草不知其名兮, 风吹雾湿香涧谷, 时有白鹤飞来双。
幽寻远去不可极, 便欲绝世遗纷 。
羡君买田筑室老其下, 插秧成畴兮酿酒盈缸。
欲令浮岚暖翠千万状, 坐卧常对乎轩窗。
君怀磊 有至宝, 世俗不辨珉与 。
策名为吏二十载,青衫白首困一邦。
宠荣声利不可以苟屈兮, 自非清泉白石有深趣, 其意 何由降? 丈夫壮节似君少, 嗟我欲说安得巨笔如长杠! 锦绣谷 王安石 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
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 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东林寺 黄庭坚 白莲种出净无尘,千古风流社里人, 禅律定知谁束缚,过溪沽酒见天真。
胜地东林十八公,庐山千古一清风。
渊明岂是难拘束,正与白莲出处同。
白鹤观 秦观 复殿重楼隳杳冥,故基乔木尚峥嵘。
银河不改三千尺,铁马曾经十万兵。
华表故应终化鹤,谪仙未解独骑鲸。
林泉一二儿童旧,白发衰颜只自惊。
登庐山 晁补之 丹碧沉沉虎豹闲,松幢引度九重关。
人间未觉浑无路,天上还惊更有山。
瑶草红泉供挹酌,金风白露送跻攀。
良游自叹平生误,便欲归家鬓已斑。
望庐山 李纲 多年不...
描写“最真心真挚”的诗句有什么?
描写“最真心真挚”的诗句有: 一:卜算子 (蔡伸):春事付莺花,曾是莺花主。
醉拍春衫金缕衣,只向花间住。
密意君听取。
莫逐风来去。
若是真心待于飞,云里千条路。
二:病懒 (黄庭坚):病懒不喜出,收身卧书林。
纵观百家语,浩渺半古今。
空蒙象外意,高大且闳深。
闻有居覆盆,岂能逃照临。
一马统万物,八还见真心。
乃知善琴瑟,先欲绝弦寻。
三:送旻上人游天台 (皎然):真心不废别,试看越溪清。
知汝机忘尽,春山自有情。
月思华顶宿,云爱石门行。
海近应须泛,无令鸥鹭惊。
四:老学庵 (陆游):老学衡茅底,秋毫敢自欺。
开编常默识,闭户有余师。
大节艰危见,真心梦寐知。
唐虞元在眼,生世未为迟。
五:庐山东林寺夜怀 (李白):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
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
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
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
湛然冥真心,旷劫断出没。
一:读音:真心真挚:[zhēn xīn zhēn zhì]。
二:解释词语意思:一般用来形容感情很真诚,诚恳。
三:近义词:诚心诚意 诚心诚意的读音:[chéng xīn chéng yì] 诚心诚意的释义:诚:真实的心意。
真心诚意。
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
也作“诚心实意”。
诚心诚意的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回:“正是无虑无忧来佛界;诚心诚意上雷音。
” ...
满江红 岳飞 原文
封建社会的功名是从幼时求学开始的,并非一出生就能追求的,名虎溪,却是界定《满江红》具体创作时间的重要依据之一。
从字面看,岂能就此湮没不见踪影?四是不理解“三十”与“八千”。
有位好心的部将设法通知正在庐山的岳飞关于王俊上告张宪“背叛”的消息。
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一生追求的功名其实一钱不值,当时的岳飞非常重视功名,笑谈渴饮匈奴血。
此句既点明了作者是在秋雨中创作,怎么可能满腔悲愤“怒发冲冠”?怎么可能觉得“三十功名尘与土。
靖康之变的耻辱。
这两句历来是考证《满江红》作者问题最为关键的内容。
第三种说法理由有五:一是北伐时的岳飞无论就其阅历资历还是心境。
东林寺门口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朝天阙(què)!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而且《满江红》正是步了《庐山东林寺夜怀》的韵,特别是“阙”、“月”和“歇”这三个押韵的字都是来自李白的诗。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满江红》中有“壮怀”与“壮志”。
按理说,同一首诗词中用两个相同的字是犯忌的,因此比较少见。
但李白的诗却有“天香”与“天乐”。
两个“壮”对两个“天”,显然绝非巧合。
而且,还能明显看出《满江红》的“天阙”也应该是受到了李白两个“天”的影响。
李白在东林寺还写过另一首诗,名为《别东林寺僧》:“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 《满江红》中也可以看出追随这首诗的痕迹。
“凭栏处”正是“送客处”的模仿,“长啸”无疑是“猿啼”的翻版。
《满江红》中的神虎精神更是与李白“过虎溪”的畏惧形成鲜明比照。
“朝天(金)阙”。
此句隐藏着解读《满江红》诞生地点的第三个秘密。
此句自《满江红》现世以来从未见有人作出过合乎逻辑的解释,因为不了解其中也隐藏着一个东林寺的典故。
一般寺院的主殿称为大雄宝殿,但东林寺的主殿称“神运宝殿”。
相传慧远初到庐山选择结庐之处,认为东林寺址在丛林之中,无法结庐,打算移到香谷山去结庐。
夜梦神告:“此处幽静,足以栖佛”。
是夜雷雨大作,狂风拔树。
翌日该地化为平地,池中多盛良木,作为建寺之材。
“神运”之名,由此而来。
有了这则典故和前述的铺垫,此句就能理解了,其实很简单,也很直白,就是在功成之日再来朝拜东林寺的“神运宝殿”,因为神是天神,“神运宝殿”就象征着天上的宫阙。
岳飞自比神虎,理当朝拜天阙。
还要解释一下,此句为何历来有“天”与“金”二说。
很可能岳飞在奋笔疾书一气呵成《满江红》之际,于最后收笔时有了点犹豫。
他先用了“金”字,当然决不是朝拜皇帝的金銮宝殿,而是朝拜金碧辉煌的神运宝殿。
岳飞在诗词中把佛像称为“金仙”,如建炎四年四月十二日《广德军金沙寺壁题记》中的“陪僧僚谒金仙”。
毕竟是身在佛寺,理当朝拜佛祖金身。
但岳飞继而又改为“天”字,一来以避深恶痛绝的“胡虏”之“金”,二来受李白的影响以映衬东林寺神运宝殿的典故,三来更能暗合自比的神虎形象。
由于“天”与“金”在词中的基本含义相通,就不能排除岳飞原作中的修改,而抄者忠于原词照录的可能。
由于后来者在誊抄或刻录时只能二选其一,于是有了“朝天阙”与“朝金阙”两种版本。
《满江红》蕴含的典故,清楚地表明其诞生地就在庐山东林寺。
多少年来,人们研究《满江红》,为寻找岳飞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费尽周折而不得。
对《满江红》的上述破解,终于使人看到了岳飞真实的内心世界。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赏析一 于右任书《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此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
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前四字,即司马迁写蔺相如“怒发上冲冠”的妙,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独上高楼,自倚阑干,纵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
——而此时秋霖乍止,风澄烟净,光景自佳,翻助郁勃之怀,于是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志。
着“潇潇雨歇”四字,笔致不肯一泻直下,方见气度渊静,便知有异于狂夫叫嚣之浮词矣。
开头凌云壮志,气盖山河,写来气势磅礴。
再接下去,倘是庸手,有意耸听,必定搜索剑拔弩张之文辞,以引动浮光掠影之耳目——而乃于是却道出“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个字,真个令人迥出意表,怎不为之拍案叫绝!此十四字,微微唱叹,如见将军抚膺自理半生悲绪,九曲刚肠,英雄正是多情人物,可为见证。
功名是我所期,岂与尘土同轻;驰驱何足言苦,堪随云月共赏。
(此功名即勋业义,因音律而用,宋词屡见)试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识见!过片前后,一片壮怀,喷薄倾吐:靖康之耻,指徽钦两帝被掳,犹不得还;故下言臣子抱恨无穷,此是古代君臣观念之必然反映,莫以现代之国家观念解释千年往事。
此恨何时得解?功名已委于尘土,三十已去,至此,将军自将上片歇拍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之痛语,说与天下人体会。
沉痛之笔,字字掷地有声!以下出奇语,寄壮怀,英雄忠愤气概,凛凛犹若神明。
盖金人猖獗,荼毒中原,止畏岳家军,不啻闻风丧胆,故自将军而言,“匈奴”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