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覆是一种什么游戏?
“藏钩”和“射覆”是李商隐《无题》 诗中提到的两种游戏。
射覆 是最早的酒令游戏。
射是猜度的意思,覆是隐藏遮盖的意思。
射覆就是用 盐盂碗等把某物件事先隐藏遮盖起来,让人猜度。
早在西汉就有射覆的游 戏,如《汉书?东方朔传》记载:“上尝使诸数家射覆。
”颜师古注释 为:“于覆器之下而置诸物,令暗射之,故云射覆。
”可知汉代皇宫中已 经流行射禝游戏。
射覆藏的东西大多是生活用品,如手巾、扇子、笔墨、 盒罐等。
在《无题》诗中,藏钩和射覆不是实指,而是用以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场面。
有哪些诗词app
飞花令——目前史上第一款也唯一一款飞花令手机app,这款“飞花令”app既可以让你痛快的玩诗词游戏,飞花令、双飞燕、射覆等诗词游戏的人机对战与人人对战模式都已经具备或在开发中,又可以让你全方位地学习诗词,里面具有强大的诗词量,结合语文教材的分类,以及诗词配有的“听”、“读”、“背”、“测”四大功能,还给大家提供了原创诗词的发表展示与评价交流的平台。
该app在各大手机里的应用商店、应用宝以及个应用市场网站里就可搜索下载,名字就叫“飞花令”。
...
送钩和射覆在古代指的是什么游戏?
李商隐的诗《无题》中提到了这两种游戏。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送钩”不是游戏的正确名称,正确的名称是“藏钩”。
钩,是妇人们佩戴的戒指、圆环一类的饰物。
周处《风土记》中记载: 腊日饮祭之后,叟妪儿童为藏钩之戏。
分为二曹,以较胜负。
若人偶即敌对,人奇即人为游附,或属上曹,或属下曹,名为“飞乌”,以齐二曹人数。
一钩藏在数手中,曹人当射知所在。
大意是说,把参加游戏的人分为两队,如果人是偶数自然好说,如果人是奇数,有一人可以既可以在这一队,也可以在那一队,被称作“飞乌”。
然后把戒指、圆环之类的小物件藏在某人手中,让另一队的人来猜。
从李商隐“隔座送钩”来看,似乎被藏的东西还可以悄悄转移。
这个游戏,考验的主要是“弄虚作假”的能力,钩在自己手中的,偏偏要安之若素,不在自己手中的,偏偏要大声呼喝,故弄玄虚,吸引并转移大家注意力,而猜的人,就要在形形色色的人中,仔细分辨出谁是打掩护,谁才是那个握钩的人。
这个游戏起源的时间非常早,据说和汉武帝妃子钩弋夫人有关。
钩弋夫人姓赵,生下来六年手还握着。
汉武帝去了她家,才给她展开,手里面就藏个玉钩。
以后逐渐演变为藏钩的游戏。
“射覆”,就是把一个东西盖起来,然后让人们猜。
这个游戏比较高级,因为很多时候得用卜筮的方法,显得有几分神异。
《西游记》就有这样的情节。
唐僧师徒过车迟国,与三大仙赌赛,其中鹿力大仙提出要“隔板猜枚”,想来就是“射覆”的一种。
说到这儿,想起来,王后把“山河社稷袄,乾坤地理裙”放到柜中,不想被孙悟空换成“破烂溜丢一口钟”。
需要说到,电视剧中,编导们果然就拿出了一口破钟,其实却不知,“一口钟”理应是破烂僧衣。
射覆的游戏是怎样的?
“射覆”,是古时《易经》占卜的学习者 所玩的一种卜测性质的游戏。
“射”是猜度之 意,“覆”是覆盖之意,“射覆”的直义就是 猜测被遮藏的为何物。
游戏的时候,覆者用盆 碗杯盂等器皿覆盖某一物件,射者通过占筮的 途径来进行猜度。
覆盖的一般都是生活中常见 的物品,有时也写下一个字来让人卜测。
汉代 的东方朔就是一位射覆大家,晋代的郭璞、梁 元帝萧绎、唐代的李淳风、宋代的邵雍等也都 是史上有载的一流_手。
射覆在古代是一项十 分流行的游戏,在诗词典籍中多有所见,如李 商隐《无题》诗中写道:“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 对宝玉、宝钗、探春、香菱等进行的射覆游戏 更是描写得非常详细。
射覆需要运用到非常玄 妙的易学知识,蕴涵着全息道论的奥义,但也 表现出通常思维所不可理解的一面。
带出处的古诗词APP
射覆"是古时《易经》占卜学习者为了提高自己的占筮技能而玩的一种高超而又有趣的游戏,“射”是猜度之意,“覆”是覆盖之意。
覆者用瓯盂、盒子等器覆盖某一物件,射者通过占筮等途径,猜测里面是什么东西。
《汉书·东方朔传》:“上尝使诸数家射覆。
”颜师古注曰:“于覆器之下置诸物,令闇射之,故云射覆。
”射覆所藏之物大都是一些生活用品,如手巾、扇子、笔墨、盒罐等等。
" 射覆是古代雅士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高超而有趣的玩乐方式。
纵观史料,射覆游戏历史悠久,早在汉代时期已经流行于皇宫中。
游戏类似于猜谜游戏只是谜面为各自所得的卦象,根据易经八卦的象、数、理从无限种可能的事物中推断出某种具体事物来。
射覆可以无心“玩占”也可以考验易者的功力,成为古今易占家的一种高难度游戏。
射覆趣味性和交互性很强且寓教于乐,马上可以验证卦象,无论射中与否,都可以加深对易象的思考理解和启发,是练习占测能力和自信心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乍看起来,射覆无任何规律,所覆之物从一枚钉子到一只小鸟,从一颗珠宝到一片碎玻璃都有可能,没有任何的参数可供推测,此时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都不会发生作用,猜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一般人的聪明才智在这种游戏上都不起作用。
但从全息论角度来看,时间与空间构成了时空全息网。
宇宙中万事万物与时间、空间及人的意识、思维都是全息的。
而沟通和揭示其全息性的媒介就是易卦之象数。
某人在什么时间、什么方位、什么次序、什么情况下隐藏什么东西,是受易理所阐述的规律性制约的。
因此,理论上只要抓住时空网络中任何一个结点,我们都可以拎起整张全息网。
他们说的不太形象易懂。
举个例子吧,我们俩射覆,我覆,你射的话,我看见窗户,说:“雪。
”是用了“窗寒西岭千秋雪”的典。
你环顾周围,寻找与“雪”有关的东西,看到窗户,你猜出我是在说“窗寒西岭千秋雪”的典故,猜出我覆的是窗了,你便也想一个关于窗的典故。
你想起了“小轩窗,正梳妆”的典,便说:“妆。
”我再一点头,这便表示我知道你射着了。
你便成功了...
以长相思为题目的诗词
瓜州即瓜州渡,在今扬州府南,期待会合的举动白居易《长相思》赏析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诗文赏析】 这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
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
第四句用一“愁”字,留下一些内容让读者去玩索体味。
象这一联,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即使是律诗的起联,也往往不愿意写得过于明显直遂,未知 何指,写少女醒后细品梦中的情景,必然若失: 1.无题:唐代以来,皆谈钱塘景.baidu,是一种织有凤纹的薄罗;碧文圆顶。
李商隐写诗特别讲求暗示,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
“东风”句点了时节,但 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
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 生气。
第二首,指有青碧花纹的圆顶罗帐。
第一首起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
凤尾香罗,甚至连主人公的性别与身份都不作明确交代,就越发感到失去那次机缘的可惜,而那次相遇的情景也就越加清晰而深刻地留在记忆中。
所以这一联不只是描绘了女主人公爱情生活中一个难忘的片断,而且曲折地表达了她在追思往事时那种惋惜、怅惘而又深情地加以回味的复杂心理。
起联与颔联之间,在情节上有很大的跳跃,最后一次照面之前的许多情事(比如她和对方如何结识、相爱等)统统省略了。
颈联写别后的相思寂寥。
和上联通过一个富于戏剧性的片断表现瞬间的情绪不同,这一联却是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概括地抒写一个较长时期中的生活和感情,具有更浓郁的抒情气氛和象征暗示色彩。
两句是说,自从那次匆匆相遇之后,对方便绝无音讯。
已经有多少次独自伴着逐渐黯淡下去的残灯度过寂寥的不眠之夜,眼下又是石榴花红的季节了。
“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寸相思一寸灰”,那黯淡的残灯,不只是渲染了长夜寂寥的气氛,而且它本身就仿佛是女主人公相思无望情绪的外化与象征。
石榴花红的季节,春天已经消逝了。
在寂寞的期待中,石榴花红给她带来的也许是流光易逝、青春虚度的怅惘与伤感吧?“金烬暗”、“石榴红”,仿佛是不经意地点染景物,却寓含了丰富的感情内涵。
把象征暗示的表现手法运用得这样自然精妙,不露痕迹,这确实是艺术上炉火纯青境界的标志。
末联仍旧到深情的期待上来。
“斑骓”句暗用乐府《神弦歌·明下童曲》“陆郎乘斑骓……望门不欲归”句意,大概是暗示她日久思念的意中人其实和她相隔并不遥远,也许此刻正系马垂杨岸边呢,只是咫尺天涯,无缘会合罢了。
末句化用曹植《七哀》“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诗意,希望能有一阵好风,将自己吹送到对方身边。
李商隐的优秀的爱情诗,多数是写相思的痛苦与会合的难期的,但即使是无望的爱情,也总是贯串着一种执着不移的追求,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式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
希望在寂寞中燃烧,我们在这首诗中所感受到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感情。
这是他的优秀爱情诗和那些缺乏深挚感情的艳体诗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也是这些诗尽管在不同程度上带有时代、阶级的烙印,却至今仍然能打动人们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起第一首,第二首更侧重于抒写女主人公的身世遭遇之感,写法也更加概括。
一开头就撇开具体情事,从女主人公所处的环境氛围写起。
层帷深垂,幽邃的居室笼罩着一片深夜的静寂。
独处幽室的女主人公自思身世,辗转不眠,倍感静夜的漫长。
这里尽管没有一笔正面抒写女主人公的心理状态,但透过这静寂孤清的环境气氛,我们几乎可以触摸到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感觉到那帷幕深垂的居室中弥漫着一层无名的幽怨。
颔联进而写女主人公对自己爱情遇合的回顾。
上句用巫山神女梦遇楚王事,下句用乐府《神弦歌·清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意思是说,追思往事,在爱情上尽管也象巫山神女那样,有过自己的幻想与追求,但到头来不过是做了一场幻梦而已;直到现在,还正象清溪小姑那样,独处无郎,终身无托。
这一联虽然用了两个典故,却几乎让人感觉不到有用典的痕迹,真正达到了驱使故典如同己出的程度。
特别是它虽然写得非常概括,却并不抽象,因为这两个典故各自所包含的神话传说本身就能引起读者的丰富想象与联想。
两句中的“原”字、“本”字,颇见用意。
前者暗示她在爱情上不仅有过追求,而且也曾有过短暂的遇合,但终究成了一场幻梦,所以说“原是梦”;后者则似乎暗示:尽管迄今仍然独居无郎,无所依托,但人们则对她颇有议论,所以说“本无郎”,其中似含有某种自我辩解的意味。
不过,上面所说的这两层意思,都写得隐约不露,不细心揣摩体味是不容易发现的。
颈联从不幸的爱情经历转到不幸的身世遭遇。
这一联用了两个比喻:说自己就象柔弱的菱枝,却偏遭风波的摧折;又象具有芬芳美质的桂叶,却无月露滋润使之飘香。
这一联含意比较隐晦,似乎是暗示女主人公在生活中一方面受到恶势力的摧残,另一方面又得不到应有的同情与帮助。
“不信”,是明知菱枝为弱质而偏加摧折,见“风波”之横暴;“谁教”,是本可滋润桂叶而竟不如此,见“月露”之无情。
措...
“射覆”是古人的猜谜语游戏吗
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一)赏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②。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③。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④。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⑤。
【注解】:1、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2、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3、送钩:也称藏钩。
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
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分组。
5、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
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6、鼓:指更鼓。
7、应官:犹上班。
8、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
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
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韵译】: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象随风飘转的蓬蒿。
① 诗当作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诗人时在京城任秘书省校书郎。
这是一个“方阶九品,微俸五斗”的小官,诗人在政治上仍然是沉沦下僚。
原题共两首,另一首是七绝,其中有“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之句,可知诗人怀想的当是席间的一位贵家女子。
清代查为仁以为是指“王茂元家妓”(《莲坡诗话》),赵臣瑗以为是指“其闺人”(《山满楼笺释唐人七言律》),可供参考。
② 画楼、桂堂,指贵家华丽的楼宇居室。
③ 灵犀,有灵性的犀牛角。
相传犀角上有一道白纹,由角端直通大脑,感应异常灵敏,此喻相爱双方心灵的感应与暗通。
④ 送钩,古代宴席间的游戏,又称藏钩,以猜中此钩藏于何人手中为胜。
分曹,分组。
射覆,亦宴席间的游戏,将物品放在巾盂等的下面让人猜,猜不中者罚酒。
⑤ 听鼓,唐时五更二点则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响天明,即须上班应差。
兰台,汉代藏图书秘籍的宫观,唐高宗时曾改秘书省为兰台。
转蓬,蓬草无根,随风飘转,喻身不由己的处境。
这是一首恋情诗。
诗人追忆昨夜参与的一次贵家后堂之宴,表达了与意中人席间相遇、旋成间阻的怀想和惆怅。
首联由今宵之景触发对昨夜席间欢聚时光的美好回忆。
在这个星光闪烁、和风习习的春夜里,空气中弥漫着令人沉醉的幽香,一切似乎都与昨晚在贵家后堂宴饮时的景况相同,而席间与意中人相遇的那一幕却只能成为难以重现的回忆了。
诗人并未直接叙写昨夜的情事,而是借助于星辰好风、画楼桂堂等外部景物的映衬,烘托出昨夜柔美旖旎的环境气氛,语句华美流转,富于唱叹的情致,将读者带入温馨浪漫的回忆中。
颔联抒写今夕对意中人的思念。
自己此刻虽然没有彩凤般的双翅,得以飞越重重阻碍与意中人相会,但相信彼此的眷恋之心当如灵异的犀角暗中相通。
“身无”、“心有”,一退一进,相互映照,是间隔中的契合与沟通,怅惘中的喜悦与慰藉,表现了诗人对这段美好情缘的珍视和自信。
两句比喻新奇贴切,剖划深刻细致,展示了诗人抒写微妙矛盾的心理感受的高超才力。
颈联具体追忆昨夜与意中人共预盛会的场景,而诗人此际落寞抑郁情怀自在言外矣。
诗人回想昨晚宴席之间,灯红酒暖,觥筹交错,藏钩射覆,笑语喧阗,场面是何等热烈醉人啊!“春酒暖”和“蜡灯红”,不但传神地刻画出宴会间热烈融洽的欢乐气氛,也使读者联想到烛光掩映下女子的红晕面颊,彼此的目成心会已不言自明,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尾联回忆今晨离席应差时的情景和感慨。
昨夕的欢宴彻夜到晓,楼内笙歌未歇,楼外鼓声已响,诗人自叹像随风飘转的蓬草,身不由己,不得不去秘书省应差,开始了又一天寂寞无聊的校书生涯,而与席上的意中人则后会难期了。
岂独相思苦,长叹业未成。
恋情阻隔的怅惘与身世沉沦的感叹交汇于诗人胸中,使此诗的内涵和意蕴得到了扩大和深化,在绮丽流动的风格中有着沉郁悲慨的自伤意味。
全诗感情深挚缠绵,炼句设色,流丽圆美。
诗人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以华艳词章反衬困顿失意情怀,营造出情采并茂、婉曲幽约的艺术境界。
诗中意象的错综跳跃,又使其主旨带有多义性和歧义性,诗人对心灵世界开掘的深度和广度,确实是远迈前人的,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便取决于这类无题诗所产生的巨大而持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