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几首古人写的诗词
秋窗风雨夕林黛玉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葬花词林黛玉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え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全世界古诗词中含有雨的诗句一共几处?
(杜甫:《春晓)) 2.空山新雨后:《山居秋瞑)) 3.好雨知时节,空翠湿人衣:(清明》) 8.寒雨连江夜人吴。
(杜牧:(渔歌子))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清明时节雨纷纷,当春乃发生,路上行人欲断魂,天气晚来秋,平明送客楚山孤,(王维:《山中》)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
(王维,所有出现在诗句中是极其常见的。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没有几百不算多!雨是最自然的现象:《春夜喜雨)) 4.山路元无雨...
辛弃疾有名的诗词有哪几首?
辛弃疾词全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
一生坚决主张抗金。
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
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
晚年韩□(tuo1)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
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有《稼轩长短句》。
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浣溪沙 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 花向今朝粉面匀,柳因何事翠眉颦?东风吹雨细于尘。
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
闲愁闲恨一番新。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菩萨蛮 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
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清平乐 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 检校山园书所见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阮郎归 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
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
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太常引 建康中秋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西江月 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万事云烟忽过,百年蒲柳先衰。
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
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鹧鸪天 戏题村舍 鸡鸭成群晚不收,桑麻长过屋山头。
有何不可吾方羡,要底都无饱便休。
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边流。
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金家即聘周。
鹧鸪天 鹅湖归病起作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
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鹧鸪天 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鹧鸪天 代人赋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玉楼春 戏赋云山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
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渡,忽见东南天一柱。
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鹊桥仙 山行书所见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孤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
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踏莎行 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踏莎行 和赵国兴知录韵 吾道悠悠,忧心悄悄,最无聊处秋光到。
西风林外有啼鸦,斜阳山下多衰草。
长忆商山,当年四老,尘埃也走咸阳道。
为谁书到便幡然?至今此意无人晓。
定风波 暮春漫兴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
老去逢春如病酒。
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
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
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定风波 送卢提刑,约上元重来 少日犹堪话别离,老来怕作送行诗。
极目南云无过雁。
君看,梅花也解寄相思。
无限江山行未了。
父老,不须和泪看旌旗。
后会丁宁何日是?须记,春风十日放灯时。
破阵子 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祝英台令 晚春...
求几首比较好的诗词的赏析
鹤冲天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去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首词反映了柳永的反叛性格,也带来了他人生路上一大波折。
据传说,柳永善作俗词,而宋仁宗颇好雅词。
有一次,宋仁宗临轩放榜时想起柳永这首词中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就说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就这样黜落了他。
从此,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而长期地流连于坊曲之间,花柳丛中寻找生活的方向、精神的寄托。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考科举求功名,他并不满足于登进士第,而是把夺取殿试头名状元作为目标。
落榜只认为“偶然”,“风遗”只说是“暂”,由此可见柳永狂傲自负的性格。
他自称“明代遗贤”是讽刺仁宗朝号称清明盛世,却不能做到“野无遗贤”。
但既然已落第,下一步该怎么办呢?“风云际会”,施展抱负是封建时代士子的奋斗目标,既然“未遂风云便”,理想落空了,于是他就转向了另一个极端,“争不恣狂荡” ...展开 鹤冲天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去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首词反映了柳永的反叛性格,也带来了他人生路上一大波折。
据传说,柳永善作俗词,而宋仁宗颇好雅词。
有一次,宋仁宗临轩放榜时想起柳永这首词中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就说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就这样黜落了他。
从此,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而长期地流连于坊曲之间,花柳丛中寻找生活的方向、精神的寄托。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考科举求功名,他并不满足于登进士第,而是把夺取殿试头名状元作为目标。
落榜只认为“偶然”,“风遗”只说是“暂”,由此可见柳永狂傲自负的性格。
他自称“明代遗贤”是讽刺仁宗朝号称清明盛世,却不能做到“野无遗贤”。
但既然已落第,下一步该怎么办呢?“风云际会”,施展抱负是封建时代士子的奋斗目标,既然“未遂风云便”,理想落空了,于是他就转向了另一个极端,“争不恣狂荡”,表示要无拘无束地过那种为一般封建士人所不齿的流连坊曲的狂荡生活。
“偎红倚翠”、“浅斟低唱”,是对“狂荡”的具体说明。
柳永这样写,是恃才负气的表现,也是表示抗争的一种方式。
科举落第,使他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只有以极端对极端才能求得平衡。
所以,他故意要造成惊世骇俗的效果以保持自己心理上的优势。
柳永的“狂荡”之中仍然有着严肃的一面,狂荡以傲世,严肃以自律,这才是“才子词人”、“白衣卿相”的真面目。
柳永把他内心深处的矛盾想法抒写出来,说明落第这件事情给他带来了多么深重的苦恼和多么烦杂的困扰,也说明他为了摆脱这种苦恼和困扰曾经进行了多么痛苦的挣扎。
写到最后,柳永得出结论:“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谓青春短暂,怎忍虚掷,为“浮名”而牺牲赏心乐事。
所以,只要快乐就行,“浮名”算不了什么。
这首词是柳永进士科考落第之后的一纸“牢骚言”,宋元时代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反响。
它正面鼓吹文人士者与统治者分离,而与歌妓等下层人民接近,有一定的思想进步性。
清平调 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注释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 群玉山:神话中的仙山,传说是西王母住的地方 槛(jiàn):栏杆 瑶台:传说中仙子住的地方译文云霞想要她的衣裳,鲜花想要她的容貌;春风吹拂着栏杆,花上的露珠是那么浓盛。
如此天姿国色,若不见于群玉山头,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背景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为翰林时所作。
有一次,唐明皇(即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因命李白作新乐章,李白奉旨作了这三章。
鉴赏第一首,以牡丹花比贵妃的美艳。
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写花受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三句以仙女比贵妃;四句以嫦娥比贵妃。
这样反复作比,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
然而,诗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赞美了贵妃的丰满姿容,却不露痕迹。
收起
急需130几字的诗词
你好。
长调不多,找了几阙。
希望帮到忙O(∩_∩)O~兰陵王(130字)——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大酺(133字)——周邦彦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
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
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粘帘竹。
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
奈愁极频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
行人归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车毂。
怎奈向兰成憔悴,卫玠清羸,等闲时、易伤自心目。
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
况萧索、青芜国,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
夜游共谁秉烛?歌头(136字)——唐庄宗赏芳春,暖风飘箔。
莺啼绿树,轻烟笼晚阁。
杏桃红,开繁萼。
灵和殿,禁柳千行斜,金丝络。
夏云多,奇峰如削,纨扇动微凉,轻绡薄。
梅雨霁,火云烁。
临水槛,永日逃繁暑,泛觥酌。
露华浓,冷高梧。
雕万叶,一霎晚风。
蝉声新雨歇,惜惜此光阴,如流水,东篱菊残时,叹萧索。
繁阴积,岁时暮。
景难留,不觉朱颜失却。
好容光,且且须呼宾友。
西园长宵,宴云谣。
歌皓齿,且行乐。
多丽(139字)——晁补之新秋近,晋公别馆开筵。
喜清时、衔杯乐圣,未饶绿野堂边。
绣屏深、丽人乍出,坐中雷雨起鵾弦。
花暖间关,冰凝幽咽,宝钗摇动坠金钿。
未弹了、昭君遗怨,四坐已凄然。
西风里、香街驻马,嬉笑微传。
算从来、司空惯,断肠初对云鬟。
夜将阑、井梧下叶,砌蛩收响悄林蝉。
赖得多愁,浔阳司马,当时不在绮筵前。
竞叹赏、檀槽倚困,沈醉到觥船。
芳春调、红英翠萼,重变新妍。
找几首诗词和鉴赏给我,诗词最好是在30字一下的。
蝶恋花 记得酒醉初相识?心怯迷离,明眸羞相对。
梦里欢颜千百回,醒来几度相思泪。
何时倚楼曾相见,低眉顺眼,堪比云和月。
呼唤峻岭人不语,或许同心来生遂。
纳兰性德词全集(《饮水词》) 纳兰性德词全集(《饮水词》) -------------------------------------------------------------------------------- 梦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菩萨蛮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又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
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
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又 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
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
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菩萨蛮 隔花才歇帘纤雨,一声弹指浑无语。
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
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
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又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
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
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临江仙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
欲眠还展旧时书。
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
幽窗冷雨一灯孤。
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又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
一钩新月几疏星。
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
小阑干外寂无声。
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虞美人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
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
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又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
又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
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
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又(秋夕信步)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闲阶小立倍荒凉。
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
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鬓云松令 枕函香,花径漏。
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
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
掩银屏,垂翠袖。
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
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青衫湿 悼亡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
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
沁园春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装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
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
”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
记绣榻闲时,并吹戏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
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
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
料短发、朝来定有霜。
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
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
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于中好 七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 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
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
惟有恨,转无聊。
五更依旧落花朝。
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
南乡子 为亡妇题照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
盈盈。
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
午夜鹣鹣梦早醒。
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
泣尽风檐夜雨铃。
金缕曲 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
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
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
料也觉、人间无味。
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
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
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
待结个、他生知已。
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
清泪尽,纸灰起。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纳兰性德词全集(《饮水词》)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蝶恋花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
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山花子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
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
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清平乐 凄凄切切,惨淡黄花节。
梦里砧声浑未歇,那更乱蛩悲咽。
尘生燕子空楼,抛残弦索床头。
一样晓风残月,而今触绪添愁。
又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
倦倚玉兰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
软风吹过窗纱,心期便隔天涯。
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如梦令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
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
谁省,谁省。
从此簟纹灯影。
又 黄叶青苔归路,屧粉衣香何处。
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
又 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
知...
推荐几首“倚窗凭栏处”的诗词
凭栏十里芰荷香;  一身素衣,凭栏观景,八千里路云和月,几缕清风,伴皓月入梦,尽把相思染。
掬一捧浅夏,淡守寂寞流年。
抬望眼?——陌然 《谁的琴声,乱我流年》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有我的归人(此生,何时。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你做我的归人); ;臣子恨,笑谈渴饮匈奴血; 梅落新春入后庭,眼前风物可无情?曲池波晚冰还合,芳草迎船绿未成。
且上高楼望,相共凭栏看月生。
鄂州南楼书事 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 冯延巳 。
三十功名尘与土,犹未雪;  ,凭栏处潇潇雨歇;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抛球乐  。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儋耳 苏轼 ,并作南来一味凉,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壮志饥餐胡虏肉。
清风明月无人管; ,此生,何处 ...
关于山的诗词有哪些
望采纳谢谢1、《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游钟山》 宋·王安石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4、《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6、《题天柱峰》 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7、《江上望皖公山》 唐·李白 奇峰出奇云。
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
口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
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
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
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
投迹归此地。
8、《咏江郎山》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仞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9、《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1、《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2、《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3、《饮酒》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4、《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5、《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6、《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7、《登峨眉山》 唐·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18、《行路难》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4、《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5、《长相思》 满·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6、《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7、《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8、《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9、《泊船瓜州》 宋·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0、《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夏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2、《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3、《远望》 唐·元稹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14、《碛中作》 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1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6、《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大家给推荐几首诗词,要经典的
龚自珍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
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萧?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
龚自珍佛言劫火遇皆销,何物千年怒若潮?经济文章磨白昼,幽光狂慧复中宵。
来何汹涌须挥剑,去尚缠绵可付萧。
心药心灵总心病,寓言决欲就灯烧。
龚自珍不是无端悲怨深,直将阅历写成吟。
可能十万珍珠字,买尽千秋儿女心。
金缕曲(龚自珍)我又南行矣!笑今年鸾飘凤泊,情怀何似?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似春水干卿何事?暮雨忽来鸿雁杳,莽关山一派秋声里。
催客去,去如水。
年华心绪从头理。
也何聊看潮走马,广陵吴市?愿得黄金三百万,交尽美人名士,更结尽燕邯侠子。
来岁长安春事早,劝杏花断莫相思死。
木叶怨,罢论起。
伤春——陈与义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
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
鹧鸪天(西都作)——朱敦儒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带疏狂。
曾批给雨支风敕,累奏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
求几首离别的诗词!
卜算子·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
词以长江起兴。
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
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 遥隔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在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三、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
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
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
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
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
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
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
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
毛晋盛赞这几句为“古乐府俊语”(《姑溪词跋》),可谓一语中的。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上“思君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用“几时休”、“何时已”这样的口吻,一方面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另一方面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
江水永无不流之日,自己的相思隔离之恨也永无销歇之时。
此词以祈望恨之能已反透恨之不能已,变民歌、民间词之直率热烈为深挚婉曲,变重言错举为简约含蓄。
写到这里,词人翻出一层新的意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恨之无已,正缘爱之深挚。
“我心”既是江水不竭,相思无已,自然也就希望“君心似我心”,我定不负我相思之意。
江头江尾的阻隔纵然不能飞越,而两相互绩皋啃薤救鸽寻龚默挚爱的心灵却一脉遥通。
这样以来,单方面的相思便变为双方的期许,无已的别恨便化为永恒的相爱与期待。
这样,阻隔的双方在心灵上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润与慰藉。
从“此恨何时已”翻出“定不负相思意”,是感情的深化与升华。
江头江尾的遥隔在这里反而成为感情升华的条件了。
这首词的结拍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之爱,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在的感受。
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
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万里阻隔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相爱与期待的见证。
随着词情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无穷。
希望你能满意 离别的诗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诗中乡情 1.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文《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