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苏轼 教案
《水调歌头》教案 古云中学 岳胜利一、 引领情境在学生进入教室时就播放王菲的《但愿人长久》,引领学生进入古典文学的情境。
二、 情趣导入2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了许多有关月亮的诗歌,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你想起了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二生答是啊,在中秋佳节,遥望明月,人们会浮想联翩,李白留下了传诵千古的《静夜思》,那么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留给了我们写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欣赏苏轼的咏月名篇《水调歌头》。
( 出示学习目标 )三、 走近苏轼2首先让学生谈谈对苏轼的了解,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来谈,既可谈所查的资料,也可以谈自已的感受,最后再由师出示苏轼的资料。
1、学生汇报收集的材料。
2、教师补充介绍。
四、赏读诗歌10第一步、听配乐诵读,这个环节让学生闭上眼睛细心品味。
第二步、自由散读词作,猜测一下当时苏轼的心情。
(师做适当的朗读指导)第三步、学生单人配乐朗读,展示朗读技巧。
(配《春江花月夜》古筝曲)第四步、男生配乐朗读上阙,女生配乐朗读下阙。
五、 品味诗歌10问题一:如果时空倒流,你化身为苏轼本人,试将词中的文句变成平实的语言表述出来。
出示每个诗句的画面,同学描述,教师总结。
(教师图画激趣,学生分小组自主、合作完成)读完了课文,我们就初步理解了课文的意思。
要想读得声情并茂,我们还要学习课文的意思,深入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
根据课文注释,发挥想象,再现这首词描绘的情景。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不知道月宫中的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 分析:诗人问月问年,发挥了奇特的想象。
表达了对天上宫阙的向往。
为什么向往呢?因为作者政治失意,内心激烈的矛盾。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但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
分析:诗人为什么想要乘风归去?想要离开现实,幻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托。
但“又恐”,说明他又有所顾虑,未能忘情于现实。
这里,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矛盾之中。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哪比得上人间? 分析:月下起舞令词人陶醉,这里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生活的美好。
作者的思想由天上的幻境回到了现实。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光从朱红色楼阁的一面转到另一面,低低地挂在雕花窗户上,照着不眠之人。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月亮对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可是为什么它老是在人们离别时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有阴藏晴出,团圆残缺。
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问题二:在这首词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喜欢的理由。
自由发言,领会词意,词人的感情。
同学们可以据此展开想像:假如你通过时间旅行站在东坡大师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 (出示话题:读你的词,其实是在读你。
对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对你的人格,我最欣赏的是……) 生1:我能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一句的情感,你政治上不得意,感到非常孤独郁闷,想去月中宫殿,但终因害怕那儿的寒舍,所以打消念头。
酒醉后幻想超脱人世间,但心中又十分的矛盾。
生2:我最欣赏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中表现出来的人格。
你和弟弟多年不见,饱受离别之苦,但你还能想到天下更多的离别之人,并祝愿他们,你有一种旷达的胸怀。
生3:我会这样问东坡大师:既然政治生活让你感到愁苦郁闷,你为什么不像陶渊明那样辞去官职,回归田园,过着快乐的隐居生活呢? 师:你的提问很有深度。
实际上涉及作者在政治生活中的“进”与“退”的问题。
从词中来看,东坡对此是很矛盾的。
但从他为官的事实看,他没有学渊明的“退”,他选择了“进”!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他虽然只做地方官,但都是勤政爱民,多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百姓们尊称他为“苏公”。
所以,东坡的可贵就在于,他孤寂过,愁苦过,矛盾过,但他最终选择的是奋发!我们都应该学习他乐观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句写出了他对着自己的影子翩翩起舞,说明当时没有别人,表达他当时孤独心情,何似在人间的意思是不如在人间,表现诗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因为当时作者被贬官了,所以认为这里“何似在人间”,还有对现今的生活的满足,安于现状。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是表现作者对月亮的埋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对与弟弟天各一方的遗憾和无奈。
所以他用的悲欢离合,月的阴晴圆缺这一自然的普通规律来自我安慰,自我释怀。
这种胸怀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是表现诗人在中秋节饮酒时的发问,这句话的意思是明月是什么时候就有的,我端起酒...
苏轼诗词的风格是什么
从容豪放创新丰富多彩1、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
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
虽然柳永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他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
这个任务有待于苏轼来完成。
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
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 “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
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 的创作主张。
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县丞书》),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
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因而他不满意秦观“学柳七作词”而缺乏“气格”。
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
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
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
与苏诗一样,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
这种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
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苏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
继柳永、欧阳修之后,苏轼进一步使词作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体由分离走向同一。
苏词既向内心的世界开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
晚唐五代文人词所表现的生活场景很狭小,主要局限于封闭性的画楼绣户、亭台院落之中。
入宋以后,柳永开始将词境延利到都邑市井和千里关河、苇村山驿等自然空间,张先则向日常官场生活环境靠近。
苏轼不仅在词中大力描绘了作者日常交际、闲居读书及躬耕、射猎、游览等生活场景,而且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苏轼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表明:词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
词与诗一样,具有充分表现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功能。
由于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拓展了词的时空场景,从而提高了词的艺术品味,把词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学殿堂,使词从“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
“以诗为词”的手法则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
所谓“以诗为词”,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
苏词中较成功的表现有用题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
有了词题和词序,既便于交代词的写作时地和创作缘起,也可以丰富和深化词的审美内涵。
在词中大量使事用典,也始于苏轼。
词中使事用典,既是一种替代性、浓缩性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式。
苏词大量运用题序和典故,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对后来词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本质上说,苏轼“以诗为词”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苏轼写词,主要是供人阅读,而不求人演唱,故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虽也遵守词的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拘。
正因如此,苏轼作词时挥洒如意,即使偶尔不协音律规范也在所不顾。
也正是如此,苏词像苏诗一样,表现出丰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
虽然苏轼现存的362首词中,大多数词的风格仍与传统的婉约柔美之风比较接近,但已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体现出奔放豪迈、倾荡磊落如天风海雨般的新风格,如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两宋词风转变过程中,苏轼是关键人物。
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说:“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强化词的文学性,弱化词对音乐的依附性,是苏轼为后代词人所指出的 “向上一路”。
后来的南渡词人和辛派词人就是沿着此路而进一步开拓发展的。
2、诗作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
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
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
更可贵的是,苏轼...
《我们去看海》教学设计
《我们去看海》是诗人写的儿童诗,适合于朗诵。
全诗以“我们去看海”的呼唤贯穿始终,情绪饱满激昂。
去看海,既有对海的向往与追求,又是对生命的期望与启迪。
海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海汇百川,胸怀宽大;海蕴藏着财富,是取之不尽的宝库;海跃动着鲜活的生命,海永远不会停止呼吸……阅读这首诗,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仔细体会诗歌表达的热爱大海的思想感情,感悟大海给我们的启迪。
《致老鼠》是一首有趣的童诗。
小诗人用一颗童心,写出了和一般人眼中不同的老鼠:虽然老鼠要做坏事,但还是喜欢它们。
小诗人希望它们改正缺点,爱清洁,爱劳动,光明正大地做事。
如果改正了缺点,还可以和猫做朋友。
小诗人把老鼠当成了自己的朋友,对有缺点的朋友没有歧视。
让老鼠和猫交朋友,更是孩子美好的愿望。
阅读这首诗,学生一定能感受到童诗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爸爸的鼾声》是一首温情的童诗。
小诗人敏锐地捕捉到“爸爸的鼾声”,作为写诗的题材,因为他觉得爸爸的鼾声十分有趣。
小诗人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他觉得爸爸的鼾声“就像是山上的小火车”;爸爸的鼾声停了,他又觉得好像火车到了站。
全诗童趣盎然,充满父子亲情。
阅读这首诗,要让学生体会到“鼾声”也能做诗,生活中诗的题材无处不在。
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和联想,到处都有诗的素材。
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还有哪些地方也有诗。
《给诗加“腰”》说的是苏小妹出题,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
苏东坡说了前句“摇”,后句为“映”,就是“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小妹不屑,认为太平淡;黄山谷加为“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仍摇头。
后她吟出“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东坡玩味之后,不禁叫绝。
“扶”字恰到好处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与“轻”“细”十分和谐。
“扶”字又把风拟人化了。
月色淡淡,月下的梅花朦朦胧胧,“失”字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
诗是语言之艺术。
诗特别注重遣词用字,凝练而鲜明生动。
苏小妹加的是“诗腰”,因为它在诗句的中间,其实是“诗眼”,因为它仅用一字,却能出神入化。
阅读这篇文章,主要是激发学生搜集诗歌故事的兴趣,此外也要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故事的有趣,学会欣赏诗歌。
《诗中的“秋”》是台湾作家桂文亚回忆自己儿童时代读古诗的乐趣,侧重让学生学习读懂古诗和欣赏古诗的方法。
读诗贵在感受意境,作者回忆自己小时候在秋天读诗,风吹竹叶,萤火虫在纱窗外飞舞,着实富有诗意。
作者慢慢领悟到:联系生活来读古诗,就容易读懂;读诗时在头脑里描绘一幅幅画面,就能进入诗的意境;把不同的诗比较着读,可以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感情;如果了解诗人的身世际遇,我们就不难与诗人的心相通。
这篇文章以作者读诗的切身感受为内容,娓娓道来。
她所举的都是关于“秋”的古诗,诗中流淌着涓涓清泉,诗中洋溢着淡淡的思念,作者体会到了蕴涵在“秋”诗中的浓浓的亲情、友情和思乡之情。
这篇文章教会我们怎样读诗。
五、相关链接(一)诗歌的起源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
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
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
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尔吉、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二)诗歌的特点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三)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
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如,《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
”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如,《诗经》中的《螽斯》《硕鼠》等篇即用此法写成。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
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
苏轼《定风波》诗词
1、原文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
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
苏轼的经典诗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赏析:意气风发,豪气干云,发前人未发之语,寒风烈酒,尽洗绮罗香泽之态,大歌慷慨豪越之曲,此词也须执铁板唱来,方能入耳.气势如挟风雷,东坡为人豪爽豁达,才能作此等佳篇流传于世.
初中所学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所有的诗词
会挽雕弓如满月,左牵黄,何日遣冯唐。
莫道不消魂。
八百里分麾下灸,低绮户,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争渡,看孙郎。
大儿锄豆溪东。
《水调歌头》 宋·苏 轼 丙辰中秋,亲射虎。
《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 倾城随太守,照无眠,欢饮达旦,大醉,有暗香盈袖,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把酒问青天,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佳节又重阳,瑞脑销金兽,射天狼?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醉花阴》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西北望。
(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可怜白发生。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作此篇。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右擎苍,嬴得生前身后名,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五十弦翻塞外声。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描写战斗场面)了却君王天下事。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溪头卧剥莲蓬。
《浣溪沙》 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ZBKQ教案和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定风波》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2课,这个单元主要是诗词。
《定风波》是苏轼的代表作。
《定风波》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作于元丰五年(1082)谪居黄州时。
这首词及小序着力表现了吟啸徐行、任凭雨打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
诗词借雨中之事表现了诗人的洒脱、旷达的胸襟和超脱的人生态度。
学习本课要引导学生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感受苏轼的洒脱、旷达的个性,体会他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
二、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所面对的是高二下学期的学生,鉴赏诗词有一定的基础,高二的学生对于诗歌鉴赏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较难体会诗词中的人生哲理,需要教师的启发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诗歌教学要以朗读指导为基础,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据此设计如下两个目标:1、反复诵读,梳通文意。
2、体会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和表达的人生哲理。
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作者在诗歌中如何表现自己旷达的人生态度的。
教学难点:分析诗歌中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五、 教法学法:教法:1. 诵读法:“三分诗七分读”,通过朗诵,以声传情,以声达意,带领学生较快地走近诗人,走进文本,感受诗情。
2. 引导探究法:抓住关键字句,进行点拨,引导探究,展开想象,深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法:1. 吟诵法2. 探究法3. 自主合作法六、 教学时数:1课时七、 教学设计:第一步:导入 通过温故苏轼其他诗歌,引出他旷达的人生态度。
第二步:初读诗歌 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初步感知文本。
第三步:分析上片,找出关键字词,体会作者旷达态度。
第四步:分析下片,体会作者的政治态度和人生态度。
八、 教学反思:《定风波》 教学设计教学对象:高二下学期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梳通文意。
2、体会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和表达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分析作者在诗歌中如何表现自己旷达的人生态度的。
教学难点:分析诗歌中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对于诗歌鉴赏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较难体会诗词中的人生哲理,需要教师的启发和引导。
教学课时:1教学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时间一、 教学导入师:同学们,提到苏轼,大家都想到了什么呢?我们知道,苏轼一生称得上是颠沛流离,在我们眼中,苏轼可以说是很可怜了。
但是他却很乐观、旷达。
似乎到哪儿都能找到好吃的,好玩的。
贬到杭州,他说“故乡无此好湖山”,贬到黄州的时候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到了惠州,他又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我们刚学过他的《赤壁赋》,也表现出他非常达观的性格。
那么,在他的词中,这种达观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定风波》,来进一步体会苏轼的旷达。
板书:定风波 苏轼2二、提问,小组探究活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写这首词的时候,苏轼刚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
那么这首词记录了一件什么事情呢?从哪里找答案?明确:小序活动:一句一句分析,小序中告诉我们的信息。
师:原来,这首词就记录了一件游玩中遇到下雨的事情。
同行皆狼狈,苏轼独不觉,可见他确实非常乐观、旷达。
那么词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苏轼的旷达呢?小组讨论一下,老师一会提问。
明确:莫听,何妨,吟啸,徐行。
轻,谁怕?任。
(分别提问,赏析,15分钟)师:所以上片写的是:风雨中,踏雨吟啸,怡然自乐。
(板书)师:在雨中的苏轼是这样的,那么下片写了什么呢?明确:风雨后,蓦然回首,云淡风清。
(板书)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迎来了阳光和晴朗。
有一种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感觉。
师:老师觉得有句话很有意思: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怎样理解?明确:雨停了,一切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本无风雨,何来晴朗?探究: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雨中的遭遇和面对下雨时的态度,实际上有没有什么更深刻的含义?明确:除了写下雨,还用雨来比喻作者在政治上的境遇,这时他正处于人生中的逆境,在雨中的洒脱旷达,实际上也就是在政治生活中的旷达。
师:对了。
苏轼一生政治不得志,颠沛流离,但即使这样,他也一直保持了乐观的态度。
30三、总结师:抛开苏轼的政治生涯,这首词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呢?明确:写的是一种人生态度。
人生有顺境,有逆境,有荣辱,有福祸。
风雨之后就会出现阳光。
但是无论处于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用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面对它,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
只要坦然面对,一切都会过去。
师:这让老师想起了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实际上啊,我们的人生也只有两种天气,一个是晴天,一个是阴雨天。
在晴天的时候,我们自然很快乐,在雨天,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学习苏轼,努力做到旷达、乐观呢?师:那么最后,让我们化身苏轼,仿佛置身于中,用乐观、旷达的态度再朗诵一下这首词吧!8四、课外拓展与作业背诵《定风波》1板书:定风波苏轼上片:风雨中,踏雨吟啸,怡然自乐。
下片:风雨后,蓦然回首,云淡风清。
散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