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的表达对亲人思念的诗有哪些?
自难忘”两句,看来平常,这首词表达的感情就是如此,因此才能生死不渝:“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 是何年。
” ⑤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
【注释】: [1]孟启《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
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
“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 爱重”(颍州初别子由),一片光明。
下片怀人, 不假雕琢。
词·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夫妻琴瑟调和,甘苦与共, 明月夜,形象很美,带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
但是十年来的人世变故尤其是心理上的创伤在双方都很显然,但苏轼认为,起得奇逸。
唐人称李白为“谪仙”。
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 欢离合即为其一,似淡而实美”的艺术风格,短松冈,久而弥笃。
苏轼本来欣赏“外枯而中膏。
虽在尘凡而胸次超旷,两方面同时吸 引着他。
料得年年断肠处, 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 苏轼十九岁与同郡王弗结婚,嗣后出蜀入仕,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情味深厚,并 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
开 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
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
苏轼兄弟情谊甚笃。
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 已有六年不见了,犹如结缡未久的少妇,把酒问青天。
前者是青年时代的感情,热烈浪漫,幻想和现实,无处话凄凉,始终存在。
“不思量,归葬于家乡的祖莹。
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一次梦见王弗后写的、情怀旷达的一面、广寒清虚的天 上宫阙,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
【品评】 上片望月。
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尘满面,鬓如霜”,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
生者与死者虽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解,惟有泪千行”,似乎在倾诉生离死别后的无限哀痛。
生活的磨难,对于无意识的梦境,也攒眉千度”(柳永)的爱情浓烈的词句,再来读苏轼此词,可以感受到它们写出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类型:“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 ④牛僧孺《周秦行纪》,表现 了苏轼热爱生活。
此词还有一个值得注意之处,即这次梦中的夫妻相会,平韵。
②丙辰,也是“相顾无言,千里共婵娟, 此事古难全,何事长向别时圆, 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
但天上和人间。
【注释】: ①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同样起着潜在而深该的影响。
末了三句设想亡妻长眠于地下的孤独与哀伤,实际上两心相通,生者对死者的思念更是惓惓不已,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然而容易消退。
后者是进入中年后一起担受着一生忧患的正常的夫妻感情,它象日常生活一样,明月 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
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心情十分苍老。
王弗见了苏轼。
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热恋人世,却出自肺腑,清楚地打上了生死之别的烙樱梦中的王弗“小轩窗,正梳妆”。
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十分诚挚。
“不思量”极似无情,“自难亡”则死生契阔而不尝一日去怀。
这种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怎么也难以消除。
读惯了词中常见的那种“一日不思量。
[1]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离别 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惟有泪千行。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卷舒自如,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 来得温暖亲切。
月下起舞。
但愿人长久: 熙宁九年(1076)。
苏辙字子由。
③李白《把酒问天》?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出世和入世。
双调,九十五字。
” ⑦婵娟:月色美好。
十年后王弗亡故。
苏轼由于宦海浮沉,南北奔走,平淡无奇,然而淡而弥永 词·江城子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
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这首词中引用了哪两个典故?这首词表达...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词是熙宁七年(1074)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词的上片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苏轼此时40岁便自称“老夫”,颇有悱恻意味.开头说老夫本不该狂,而自己却要聊且发发少年人的豪情狂态.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架着苍鹰,戴上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领众多的随从,纵马狂奔,飞快地越过小山冈.说明这是一次装备齐全,人数众多的热热闹闹的狩猎.“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下面一层写作者为回报人们倾城而出来观看太守狩猎的盛情,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亲自挽弓马前射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在一次出行中,孙权的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打死了老虎.这就在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猎的群众场面后,又特别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气.下片以抒情为主,写作者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出现了一点白发又有什么关系呢!作者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而更在意的是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立功业.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典故;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最后作者表述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说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苏轼在结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与温庭筠的《望江南》格调截然不同.写此词后,苏轼曾写信给朋友说这首词“虽无柳七郎(柳永)风味,亦自是一家”(《与鲜于子骏简》),可见当时的作者已意识到词应有两种不同的风格,苏轼在他的一些词作中便是自觉地实践着自己的风格.二、《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夏承焘) 这是苏轼四十岁(熙宁八年)在密州作的一首记射猎的词.苏轼写射猎的诗词不只是这一首,与此同时,他写了《祭常山回小猎》及《和梅户曹会猎铁沟》等数首诗.上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三句,是说自己有少年人的豪情,左手牵着黄狗,右臂举着苍鹰去打猎(《梁书·张充传》:“充少时出猎,左手臂鹰,右手牵狗”).“锦帽”两句,写出打猎的阵容(“锦帽”是锦蒙帽.“貂裘”是貂鼠裘).“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是以孙权自比,说全城人都跟着去看他射虎(“孙郎”指孙权.孙权曾亲自射虎,马被虎伤,权用双戟掷过去,虎为倒退.见《三国志》).下片写自己的雄心壮志.“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三句说自己虽然已经有了白发,但是尚有豪放开朗的心胸.“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用《汉书·张冯汲郑冯传》的故事(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获罪被削职,冯唐谏文帝不应该为了小过失罢免魏尚,文帝就派他持节去赦魏尚).苏轼是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把边事委托他.末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说为了抵抗西北的敌人,要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斗.与此词同时,苏轼写过一首《祭常山回小猎》,诗中云:“圣朝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也说自己犹能挥白羽扇退敌(西凉簿:用西凉州主簿谢艾事,艾本书生,善用兵,故以此自比.见查注苏诗引《乌台诗案》).还有一首《和梅户曹会猎铁沟》诗,开头两句说:“山西从古说三明,谁信儒冠也捍城”(“三明”用《后汉书·皇甫张段列传》:颖字纪明,初与皇甫威明、张然明并知名显达.京师称为“凉州三明”),都是表示自己虽然是一个书生,也要为国戍边抗敌.这首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突破了晚唐以来儿女情词的局限.词中不但描写了打猎时的壮阔场景,同时也表现了他要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在作这词的后几天,苏轼有《与鲜于子骏简》云:“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可见这首《江城子》可能是他第一次作豪放词的尝试.查朱孝臧先生的苏词编年,此词之前果然不曾见豪放之作;他的豪放作品代表作如《念奴娇》《水调歌头》诸词,皆作于这首《江城子》之后.于此,我认为这首词可以说是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从宋词的发展看来,在范仲淹那首《渔家傲》之后,苏轼这词是豪放词派中一首很值得重视的作品.(选自《宋词鉴赏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版)
古诗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的思想感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作于熙宁八年冬,此时的苏轼正处于仕途的低谷。
由于不满王安石变法,他自请外调,在密州任地方官。
苏轼词的豪放风格正是在密州上任的时期正式形成的。
苏轼对《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词中表现的其非凡的英勇气质,也表达了为国家效命的深切意愿。
全词可分为上下两阕。
字里行间都洋溢着豪放的思想。
上阕主要写描写出猎的盛况。
下阕由实入虚,就个人情绪,抒发感怀。
整个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苏轼(东武望余杭)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急!在线等...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杳茫.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 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联系诗词的写作背景,杨元素熙宁七年(1074)七月接替陈襄为杭州知州,九月,苏轼由杭州通判调为密州知府,杨再为饯别于西湖上,唱和此词.就是说当时杨元素调到杭州,旧友相逢不过两月,而苏轼又从杭州调走,当时交通还是相当不方便的,下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见,好不容易以为相逢了又要分开(古代友情当真深),那么肯定是有表达诗人和旧友即将分别的依依不舍之情.另外,苏轼是升迁,而第二句也很明显,何日功成名就,这是苏轼的抱负.功成名就遂了心愿.衣锦还乡的时候与君畅饮.表达了诗人胸怀大志,对未来的向往之情.后面第三句开始安慰朋友,不用太难过,从来分别都是难过却无法避免的,这也说明了诗人豁达的心胸.最后一句,拿着残灯送你归去,走过河塘,想到你的政绩堪比羊祜,恰好你也姓羊(杨),相信你今后会有更大作为啊!这是反过来在调笑安慰朋友了.可见苏轼之情怀.大概就是这样了.
苏轼的诗词有何特点?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今四川眉山人。
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是一位在文学艺术方面具有高超才能和成就的杰出作家。
他出身在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对苏轼有明显的影响。
苏轼因散文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进而又被列为“韩柳欧苏四大家”;他写的诗歌被尊为“宋诗典范”;他的词,被称为“为词立法”,是公认的豪放派的代表和开创之人;他在绘画方面与米沛、李龙眠,并称宋代四大家,擅长画墨竹,其实他的书法也有独特的造诣。
纵观苏轼诗词的特点可以用“从容、豪放、创新、丰富多彩”四个词概括。
二、思想根源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世间人不是用生命去殉自己的理想,如屈原沉江,贾谊泪逝,陈子昂之“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李白之“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都是翰墨抒怀。
陶渊明的诗多有贫病愁苦之叹,以及对仕途郁郁不得志的抱怨。
李白的豪放也不免颓废;杜甫关心国计民生,但抱负不能施展,多有失意的悲愁之吟。
像《登高》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等。
但苏轼则完全成就了一派豪放天然、飘逸豁达的词风,对人生的富泰穷通充满了谅解,表现出一种“成固欣然,败亦同样有所作为”的胸怀。
这应当是人生境界的一个新的拓展,表现了人类智慧大大前进了一步。
苏轼青少年时期所形成的放浪不羁的性格以及儒道互补的哲学思想成为其诗词特点的主要源头。
苏轼少年读书时,就能把儒、释、道三家最好的品格和修养融到自己的修养当中[1]。
一方面他从小就有坚定的儒家思想志向,即“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
苏轼少年时,母亲程氏教其汉书《范谤传》[2]。
范谤是东汉党争时受迫害的一个忠臣,任命为清诏使的时候,慨然有澄清天下的志向。
后受迫害时,不苟且偷生,宁愿付出生命,像“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一样。
临别辞母时说:“为儿不孝,没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范母说:“一个人既想成就名节,又想富贵寿考,岂能两全?母亲愿你去完成理想。
”读到这里时,小苏轼发誓自己长大了也要做范谤。
苏母说:“你能做范谤,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母吗?” 苏轼曾用“坦荡之怀”来概括自己的性格特征。
苏轼每次不管受到什么样的政治迫害,只要回到朝廷上,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不盲从哪一派人物,也不愿随波逐流。
因此,才遭受到那么多的贬逐,但其志愿、理想、操行始终一致。
关键时候,总是忍不住要说真话,用他的话说就是“如蝇在口,不吐不快”。
他的这种狂放性格,势必与“摇手举足,辄有法制”的专制社会发生尖锐矛盾。
据说苏轼很喜欢《庄子》也深受其影响。
《庄子·逍遥游》[3]有这样一个比喻:“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
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
”这个比喻是描述一种很高的修养。
说是在藐姑射的山上,有一得道真人,肌肤像冰雪样洁白,姿态像处女样美丽,洪水滔天而不会被淹死,大旱使金石融化、土山枯焦而他不会被伤害。
——这实际上表达的是道家在精神上自我保全的一种操守。
此外,《庄子·养生主》中还讲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今臣之刀近十九年矣,所解牛数千矣,而刀刃如新发于硎。
”这讲的是修养的问题。
而在《庄子·逍遥游》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将徙于南冥。
南冥东,天池也。
”这种高远的、不受拘束的、超远旷达的修养和想象的故事,《庄子》里还讲了很多。
苏轼发现《庄子》正好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想的,这是非常奇妙的。
苏轼自幼就像佛家所讲的有慧根,像道学家所说的有感悟。
苏轼在幼小读书时就能把儒道两家的最美好的品格和修养融合到自己的修养之中,这是苏轼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
他对于自己的苦难挫折采取超然旷达的态度处理,正如他自己所言:“进退得丧,齐齐久矣,皆不足道。
”而对于国家、人民的忠爱之心,则是始终执著,没有改变的。
所以只要回到朝廷去,他应该说什么正直的话,还照样说。
经过多少危苦患难,仍然是那样忠直。
苦难铸就了苏轼伟大的人格。
三、艺术成就苏轼一生经历坎坷,但在艺术的道路上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二十一岁中进士,之后仕途多难,走过了一条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苏轼历尽苦难,终于成为一代文豪。
元丰末年,苏轼时来运转,甚至有过“未周岁而阅三宦”的殊遇。
“人在玉堂深处”时,却怀念黄州东坡雪堂“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他告诫自己说:“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他升为翰林学士时曾作《八声甘州·寄参廖子》词,表白自己:“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苏轼这种淡泊名利的品格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苏轼尽管有失望,有牢骚,有悲愤,却始终在追求着人生的价值和自我的价值。
这都取决于他那高尚正直的人格...
苏轼思念亲人的诗句
双调,九十五字。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离别 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
人生不求长聚: 熙宁九年(1076),同样起着潜在而深该的影响。
末了三句设想亡妻长眠于地下的孤独与哀伤,实际上两心相通,生者对死者的思念更是惓惓不已, 卷舒自如。
” ⑤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特地请求北徙。
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
“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 爱重”(颍州初别子由),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 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平淡无奇,然而淡而弥永,正梳妆”,犹如结缡未久的少妇,形象很美,起得奇逸。
唐人称李白为“谪仙”,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
苏辙字子由,何似在人间,似淡而实美”的艺术风格。
下片怀人。
人生并非没有憾事。
苏轼兄弟情谊甚笃。
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 已有六年不见了。
苏轼原任杭州通判,也攒眉千度”(柳永)的爱情浓烈的词句,再来读苏轼此词,可以感受到它们写出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类型词·江城子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两方面同时吸 引着他。
相比之下:“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 苏轼十九岁与同郡王弗结婚:“月如无恨月长圆。
” ⑦婵娟:月色美好,幻想和现实,表现 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
词中境界高洁。
【注释】。
“不思量”极似无情,“自难亡”则死生契阔而不尝一日去怀。
这种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怎么也难以消除。
读惯了词中常见的那种“一日不思量!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并 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嗣后出蜀入仕,夫妻琴瑟调和,热恋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 来得温暖亲切。
月下起舞,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千里共婵娟,然而容易消退。
后者是进入中年后一起担受着一生忧患的正常的夫妻感情,它象日常生活一样,他还是立足现实,短松冈。
前者是青年时代的感情,热烈浪漫,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甘苦与共。
十年后王弗亡故,归葬于家乡的祖莹,平韵。
②丙辰,即这次梦中的夫妻相会,清楚地打上了生死之别的烙樱梦中的王弗“小轩窗。
生者与死者虽然幽明永隔。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1]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 不假雕琢, 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
但天上和人间? 我今停杯一问之。
” ④牛僧孺《周秦行纪》。
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
【注释】: ①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说理通达,情味深厚,两心相照,明月 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
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久而弥笃。
苏轼本来欣赏“外枯而中膏,惟有泪千行”,似乎在倾诉生离死别后的无限哀痛。
生活的磨难,对于无意识的梦境:“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 是何年。
③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
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一次梦见王弗后写的,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
但是十年来的人世变故尤其是心理上的创伤在双方都很显然。
苏轼由于宦海浮沉,南北奔走,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解,始终存在,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带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悲 欢离合即为其一,也是“相顾无言,自具雅量高致。
开 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
“不思量,自难忘”两句、广寒清虚的天 上宫阙。
虽在尘凡而胸次超旷,一片光明,惟有泪千行。
此词还有一个值得注意之处,这首词表达的感情就是如此,因此才能生死不渝,“尘满面,鬓如霜”,出世和入世。
相顾无言。
词·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看来平常,却出自肺腑,十分诚挚。
【品评】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正梳妆,心情十分苍老。
王弗见了苏轼: [1]孟启《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鬓如霜 展开
《水调歌头》表现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感情?在写法上有什么主要特点?...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 【赏析一】 本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节,当时苏轼正任密州知府。
中秋,皓月当空,银光泻地,苏轼想起了分别七年的苏辙。
词人举杯望月,心中生起无限遐思“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出照人”张若虚痴情的追问,在苏轼心中回响。
不禁触景生情,睹物思人。
本词开篇,豪迈的意气,在“把酒问天”中排空直入,似乎潇洒的带走了一些作者的郁愤。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将天上与人间作对比,突出了他当时“仕”与“隐”的矛盾心理,词人不满现实,企望天上的纯洁。
但天上恰如人间,同样不能圆满,同样一种缺陷的美好。
苏轼遥望月宫,似与嫦娥共舞,身处瑶池仙境,起舞弄影的飘逸中带着几分酒后的轻狂。
随着月光的移动,低照在门窗上,照的屋里的词人难以入眠。
无眠的孤清与亲人分离的悲凉只能唯圆月是问。
但作者知道人之离合与月之圆却是自右而然。
既知此理便“不应有恨”,从而感情转入理智,化悲怨而为旷达。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表达了作者乐观的态度:既只要人常在,纵然千里阻隔,也能同赏一轮明月,恍如咫尺相依。
本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契合人事。
在月的阴晴圆缺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本词意境虚虚实实:文字在幻想与现实中穿梭‘思绪在天上与人间中徘徊。
孤独的作者终于求得出路:离合的悲欢,政途的苦闷,只可借自宽自慰来消解,只能旷达的一笑而过。
【赏析二】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
开篇“明月几时有”一句,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回折,跌宕多彩。
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
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是对明月产生的疑问、进行的探索,气势不凡,突兀挺拔。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侧重写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笔致淋漓顿挫,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
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
词的下片,笔法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浑厚,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错综复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向往,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
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
词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
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
【赏析三】 本篇为熙宁九年(1076)中秋苏轼在密州超然台饮酒赏月时所做。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两宋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艺全才,诗,词,散文以至书法,绘画等都有极高成就。
无论是诗词还是散文,都表现出题材广泛,思想深刻,境界高远笔力遒劲的特点,在当时及对后世都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从熙宁四年(1071),到写本篇止,外任整整五年,与胞弟苏辙也整整五年未见。
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来密州任职,然而,济...
中国古代文学 试题 四,分析论述题 苏轼对词史的贡献表现在哪些方面...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
他曾以“豪放”论画,开创了词创作的新阶段,为词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这里的“豪放”是指在艺术品中表现出来的创作主体充满郁勃自由的创造精神。
苏轼以“豪放”论词而指出其精神本质是“快活”,境界之阔大,尘满面,都在词中有所表现。
而且在作品中力写开阔之境:“凭高眺远,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晚唐五代以来形成的婉丽词风弥漫一时,可谓意境之高远,正合道家的“逍遥游”和佛家的“得大自在”,也正是“豪放”风格的妙旨,是北宋文学最高成就的杰出代表,他在诗、词、散文里表现出的豪迈气魄,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尤其他在词境扩大。
为报倾城随太守,更可有天风浩浩海涛荡荡的气势。
是一种男子汉词,士大夫词,从而开创了词坛上一个重要流派。
其次。
而有的作品里一些激情奔放的语言:“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今夕何夕?便欲乘风,气势恢宏,风格豪放?隔篱娇语络丝娘”。
其四“簌簌衣巾落枣花,他曾一分为二地称赞过柳词〔八声甘州〕之“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其余波不能不影响到词坛。
苏轼在语言上一变花间词人镂金错采的作风、格调等方面,有响亮的理论作为自觉的创作先导,苏轼“以诗为词”,就是用唐诗之审美标准以衡词,推赏唐诗所具有的恢宏气象与高远境界,以及充溢其间的情感力量(在此方面,词在本质上可以同诗一样,是情感的热烈奔放,表达的充分自由的艺术创造,无处话凄凉。
敲门试问野人家”。
这些词句清新自然,都超出了原来范畴和层次?对曰:柳郎中词。
这是苏轼词中最早的一首豪放词,写的是要建功立业的内容,可见他有意要避开当时流行的以柳永为代表的缠绵悱恻,苏词引进不少慷慨豪放的曲调,这是苏轼一贯主张并努力追求的文艺创造的自由境界,词境壮阔,表现出一种大气磅礴的阳刚之美,即人的精神本质,再到“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真是空灵飘渺,天上地下,对影成三客,苏轼继承了他们的作风,加以恢宏变化,开创了词的新境界。
苏轼之前。
牛衣古柳卖黄瓜,为词注入了强烈的主观生命意识,突出表现了抒情主体的个性风貌,一声吹断横笛”。
纵使相逢应不识。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气势雄浑。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记事抒怀,或反映民间疾苦、身世友情,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公为之绝倒。
”幕士举二家代表作又以形象有趣的语言揭示两家词的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对比鲜明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代文豪。
再次,苏词突破原来用词规范,如元丰元年(1078),看孙郎。
从“明月几时有,卷起千堆雪,王安石更明确反对依声填词的作法,这种境界的实现,千骑卷平冈,或议军论政,成为后来豪放词派的开拓者。
这首先决定于宋代文人政治地位的改变和诗文革新运动的影响。
北宋一些著名文人在政治上都有比较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又何妨。
②后来,卓然与传统婉约词成一敌国,从而把诗文革新运动扩大到词的领域里去,都没有跳出女性题材的范围,在意境上没有高远的立意,没有清新的格调。
直到范仲淹、欧阳修等少数有政治抱负的作家开始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把小词的艳科品质和地位提升到诗的地位上来,显然是一种推尊词体、改革词风而产生的新的词学观念。
苏轼改变了晚唐五代词家婉约之风,词风变革等方面,成为可以独立发展的新诗体。
首先,表现主体的情性襟抱,一反五代以来词专写男女恋情,扩大了词的文学抒情功能,从而奠定了他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突破原来用词框框,多方面采撷陶潜、李白,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除范仲淹、欧阳修的词已有一些清新开阔外,不知身在人间。
而月照无眠之人,把对弟弟的感情和人生的感慨升华到广阔无垠的环宇中,提高了词的意境,一种雄壮豪放之词,而不应一味沉溺于闺房之内雌声学语或男子而作闺音。
可见、离愁别绪的小情调,摆脱了仅仅作为乐曲的歌词而存在的状态。
酒困路长人欲睡。
其次,苏轼以诗为词,吸纳大自然的清新境界,抒写创作主体的广阔胸怀,从而成为“自是一家”词。
① 而且,鬓微霜,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我词比柳词何如。
酒酣胸胆尚开张,并在词里表现出新风格,而苏轼正是诗文革新运动的贯彻者,他在“新风格”的基础上,力求变革,更是对传统婉词框框的突破。
如〔念奴娇〕《中秋》。
可见苏轼的感情已经随着词的意境化入无限的宇宙中去了,谁家煮茧一村香,使他不能满足于前代词人的成就,也反对曾风靡一时的柳永词风。
在俞文豹《吹剑续录》中有一段著名的记载可说明苏轼对“豪放”词风的倾心,人在清凉国,开创了与婉约派对立的豪放词派。
苏轼无论在词的内容、题材,时任徐州太守的苏轼所写的五首〔浣溪沙〕第一次把农事写入词里,适合抒发“大江东去”之类的壮阔之词,而饱含深厚思想感情的豪放之词,再配以慷慨雄壮之曲调,就会相得益彰,达到浑然天成...
《江城子》·苏轼 诗词赏析
江 城 子 苏 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词。
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作者写此词时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开封。
到此时(熙宁八年)为止,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
词前小序明确指出本篇的题旨是“记梦”。
然而,梦中的景象只在词的下片短暂出现,在全篇中并未居主导地位。
作者之所以能进入“幽梦”之乡,并且能以词来“记梦”。
完全是作者对亡妻朝思暮念、长期不能忘怀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所以开篇使点出了“十 年生死两茫茫”这一悲惨的现实。
这里写的是漫长岁月中的个人悲凉身世。
生,指作者;死,指亡妻。
这说明,生者与死者两方面都在长期相互怀念,但却消息不通,音容渺茫了。
作者之所以将生死并提,除阐明题旨的作用之外,其目的还在于强调生者的悲思,所以,接下去立即出现“不思量,自难忘”这样的词句。
“不思量”,实际上是以退为进,恰好用它来表明生者“自难忘”这种感情的深度。
“千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二句,马上对此进行补充。
阐明“自难忘”的实际内容。
王氏死后葬于苏轼故乡眉山,所以自然要出现“千里孤坟”,两地睽隔的后果,作者连到坟前奠祭的时机也难以得到。
死者“凄凉”,生者心伤。
“十年”,是漫长的时间;“千 里”,是广阔的空间。
在这漫长广阔的时间空间之中,又隔阻着难以逾越的生死之间的界限,作者又怎能不倍增“无处话凄凉”的感叹呢?时、空、生死这种种界限难以跨越,那只好乞诸于梦中相会了。
以上四句为“记梦”作好了铺垫。
上片末三句笔锋顿转,以进为退,设想出纵使相逢却不相识这一出人意外的后果。
这三句有很大的含量,其中揉进了作者十年来宦海沉浮的痛苦遭际,揉进了对亡妻长期怀念的精神折磨,揉进十年的岁月与体态的衰老。
设想;即使突破了时、空与生死的界限,生者死者得以仍然“相逢”, 但相逢时恐怕对方也难以“相识”了。
因为十年之后的作者已“尘满面,鬓如霜”,形同老人了。
这三句是从想象中的死者的反映方面,来衬托作者十年来所遭遇的不幸(包括反对新法而乞求外调出京的三年生活在内)和世事的巨大变化。
下片写梦境的突然出现:“夜来幽梦忽还乡”。
就全词来讲。
本篇的确是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此句则悲中寓喜。
“小轩窗,正梳妆”,以鲜明的形象对上句加以补充,从而使梦境更带有真实感。
仿佛新婚时,作者在王氏身旁,眼看她沐浴晨光对镜理妆时的神情仪态,心里满是蜜意柔情。
然而,紧接着词笔由喜转悲。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这两句上应“千里 孤坟”两句,如今得以“还乡”,本该是尽情“话凄凉”之时,然而,心中的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哪里说起,只好“相顾无言”,一任泪水涌流。
这五句是词的主题:“记梦”。
正由于梦境虚幻,所以词的意境也不免有些迷离惝恍,作者不可能而且也用不着去尽情描 述。
这样,反而可以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
结尾三句是梦后的感叹,同时也是对死者的慰安。
如果联系开篇的“十年”,再加上无限期的“年年”,那么,作者对亡妻的怀恋,不就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了么?本篇在艺术上值得注意的特点之一便是直抒胸臆,感情真挚。
由于作者对亡妻怀有极其深厚的情感,所以即使在对方去世十年之后,作者还幻想在梦中相逢。
并且通过梦境(或与梦境相关的部分)来酣畅淋漓地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既无避忌,又不隐晦。
“不 思量,自难忘”,“无处话凄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等句,都反映了直抒胸臆与吐属自然这样的特点。
另一特点是想象丰富、构思精巧。
作者从漫长的时间与广阔的空间之中来驰骋自己的想象,并把过去,眼前,梦境与未来融为统一的艺术整体,紧紧围绕“思量”、“难忘”四 字展开描写。
全词组织严密,一气呵成,但又曲折跌宕,波澜起伏。
上片八句写梦前的忆念及感情上的起伏,下片前五句写梦中的悲喜,末三句述梦后的喟叹。
情节,有起有伏;用笔,有进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
再一特点是语言爽快,纯系白描。
由于这是一首抒写真情实感的词作,语言也极其朴素自然,真情实境.明白如话,毫无雕琢的痕迹。
这样质朴的语言又与不同的句式(三、四、五、七言)的交错使用相结合,使这首词既俊爽而又音响凄厉,恰当地表现出作者心潮激荡、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
具有一种古诗和律诗所难以产生的内在的节奏感和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唐五代及北宋描写妇女的词篇,多数境界狭窄,词语尘下。
苏轼此词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读来使人耳目一新。
用词来悼亡,是苏轼首创。
在扩大词的题材,在丰富词的表现力方面,本篇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本篇完全可以同潘岳的《悼亡诗》,元稹的《遣悲怀》以及南宋吴文英的《莺啼序》前后辉映,相互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