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如何练习硬笔书法
一开始练习时可以从描帖开始,司马的书法帖基础楷书贴比较适合,从点、横、撇、捺练起,慢慢增加字体难度。
等到手熟了,可以临帖了,对照书法书,用书法练习纸临摹。
记住,小学生练字,最好用钢笔,签字笔、圆珠笔等效果并不明显,除此之外,有一些注意事项:一、写字的环境 1.孩子平时最好有专门的学习空间,在初学写字时是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尽量不要让电视、CD或者大声说话等声音影响孩子写字。
2.要注意选择写字的桌子和椅子,桌子和椅子要能摆的稳,不要摇晃,要注意桌子和椅子的高度合适孩子的身体高度。
3.写字前要注意整理好书桌,尽量把与写字无关的东西清理掉,特别是玩具不要放在书桌上或者出现在学习场所的视线内,这样既有舒适的写字空间又可以避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4.为了保护孩子的视力,要注意写字学习场所的采光,如果条件允许白天尽量采用自然光线,如果需要光源照明,尽量用普通白炽灯泡采光,普通白炽灯泡无频闪,是现有最绿色护眼的照明光源。
市场在销售所谓的“护眼灯”实际上根本起不到保护眼睛的作用(笔者曾经做过这方面的课题研究试验)。
光源最好安装在孩子写字座位的左边,光线不要太强或太弱。
一次写字时间不要太长,中途最好到室外看看远方或者做做眼保健操。
二、准备工作 1.铅笔的准备。
写字前要先削好铅笔,铅笔削的不要太细,不要太粗,不要太长,不要太短。
选择的铅笔不要太硬(太硬,虽然耐用,但太淡,写不出笔锋)也不要太软(太软的,虽然较浓,但不耐写,笔画粗),一般建议选择HB的(汪老师的建议),本人建议如果手势偏重的选择HB的铅笔,如果手势偏轻的可以考虑选择B的铅笔。
另外,练习写字或者做作业尽量不要让孩子用活动铅笔,孩子容易当玩具玩。
2.写字本的准备。
小学低年级写字本主要有三种,要根据情况选用:(1)写字同时要抄写拼音,就选用带拼音格子的田字格本。
(2)专门练习写字时,就选用田字格本。
(3)写字有了一定基础,做语文练习时,就选用方格本。
特别提示:不要让孩子在白纸上面练习写字(汪老师在家长会上的特别教导)。
选择写字本时要注意格子大小要合适,刚开始练习写字,田字格要大些,一般以14平方毫米为好,而后可以缩小到13平方毫米。
方格一般是12平方毫米。
3.为了保证书写的整洁,比较顽皮的或者卫生习惯不是很好的孩子建议写字前洗手(为了确保图纸干净,笔者学习机械制图时,曾经经常洗手)。
三、写字的姿势(摘自硬笔书法练习) 1.头要正,头要放正,不要歪斜。
2.肩放平,肩不放松,两肘同时弯曲,平放于桌面之上。
3.脚平,双脚稍分,膝盖弯曲,脚掌平行落地。
4.胸挺,前胸挺起,身子略向前倾,身子与桌子的距离为一拳。
5.视线一尺,眼睛与笔尖的距离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
6.左手按纸,右手写字,是指书写用纸放平,左手轻轻按住,不使纸张左右移动,已便用右手书写。
7.力求自然,心静气平,姿势自然,大方,不拘谨。
写 字 姿 势 歌(写字教科书) 头摆正,肩放平; 腰挺直,脚踏地; 手握笔,一寸间; 胸离桌,一拳头; 眼看纸,一尺远; 一尺一寸一拳头; 三个一字要牢记; 养成习惯最要紧。
四、执笔的方法(摘自硬笔书法练习) 1.硬笔执笔一般采用“三指虎口”执笔法,大拇指按在笔竿的上方,食指按在笔竿的右前方,中指在内侧,无名指贴在中指旁,抵住中指,小指贴在无名指旁,要做到指实,掌虚。
2.执笔的角度一般以45度左右为宜,执笔不要太低。
五、书写的基本方法 1.写好基本笔划。
要想写好汉字,先从笔划练起。
记住笔划名称,看清它的样子。
描描写写比比,认真耐心仔细。
2.写好独体字。
书写汉字有规律,练好独体写合体。
字的样子要记清,格子位置看仔细。
写一写,比一比,不要忘记“照镜子”。
3.写好合体字。
我们书写合体字,偏旁部首要注意。
结构比例掌握好,写写比比不忘记。
4.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不能偏上也不能偏下。
字不能写的太小也不能写的太大,四周应该留有一点空白。
田 字 格 歌(写字教科书) 田字格,四方方; 我写字,它来帮; 横中线,竖中线; 写字时,看仔细。
5.写字时如果有拼音,最好默读一遍这个字,观察一下这个字的总体结构,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在专门练习写字,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说说它的偏旁,数数它的笔划,先仔细观察例字在田字格中的摆放位置,看好它的笔划顺序,再开始写字。
6.刚开始练习写字时要先求好,然后再求快。
7.注意培养孩子平时作业的书写规范。
有的孩子在专门练习写字时能够把字写好,但在做作业应用时写的字质量就明显下降。
六、小技巧 1.刚刚削好的铅笔如果太尖就在费纸上轻轻的划几下,如果写粗了,可以转动铅笔,换方向写。
2.要想写好字,一定要削好铅笔,铅笔不要削的太尖也不要太粗。
七、养成整洁的好习惯 1.削铅笔的时候,注意不要把铅笔屑落在本子上面,手上沾了黑铅,就要洗手。
2.写字时要把本子放平,放正,注意不要把本子的角压皱。
3.如果字写错了,要将错字擦干净之后重新再写,不能马虎的擦一下,一团黑。
同时应注意...
适合一年级书法比赛的诗词歌赋
□艾方成 瞻仰平江起义旧址彭德怀铜像 彭公铜像立平江, 便忆义军上井冈。
五次反围皆主力, 百团大战总担纲。
延安保卫蒋胡怕, 朝鲜打援韩美慌。
岂止横刀兼立马, 万言书上更辉煌。
参观天岳关抗日遗址 湘鄂赣边天岳攀, 当年日寇死亡滩。
同胞身影虎般出, 鬼子头颅瓜样翻。
敢用汉阳挡大炮, 不教胡马渡雄关。
高峰仰止埋忠骨, 气壮山河震宇寰。
七律长征的硬笔书法格式
1、首先硬笔书法格式由毛笔书法格式演变,可以多看看名家条幅、中堂、横幅等,从中吸取。
2、硬笔书法格式由于现代审美要求高,其变化多于毛笔,而且字小,变化方便。
3、一般有竖线、横线格式纸,楷书行书可以用方格或田字格纸。
4、如果自己划线,为了变化和美观,可以将方格分成左右两个部分,将落看写在中间;也可以将方格按六边形、圆形、心形等排列,排多少方格以你书写的正文诗词字数而定,落款可以再方格内,也可以在方格外。
美观即可。
5、所有书法都必须落款,写完正文诗词后,另起行落款。
落款一般是诗词名称、作者、书写者的时间姓名,有的可以加译文或书写用意以及送给人等等,没有固定要求。
6、加盖印章,名章在落款下方,起首章(闲章)在诗词右上。
一般整幅作品总章为单数。
盖章必须注意呼应、以及起到平衡作品和增色的作用。
最后:不管用什么形状的格式,7律的正文必须等于或大于56个字,再加上落款即可。
...
一年级小学生硬笔书法练习写什么古诗好?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宋代·邵雍《山村咏怀》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唐代·王维《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代·李白《静夜思》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唐代·骆宾王《咏鹅》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唐代·孟浩然《春晓》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代·高鼎《村居》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清代·袁枚《所见》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代·杨万里《小池》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宋代·苏轼《赠刘景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代·杜牧《山行》...
毛泽东的诗词,反映长征的文字、图片资料
1934年8月,红军第六军团奉命西征,拉开了长征的序幕;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纵横14个省,跨越万水千山,粉碎国民党的围追堵截,战胜无数的艰难险阻,于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会宁城,宣告了长征胜利结束。
1935年9月,红军北上甘南通渭时,毛泽东在红军副排长以上干部会上讲话,最后他说:“我写了首诗读给你们听听,不知行不行。
”接着便朗诵了《七律·长征》这首诗。
此诗最早发表于北平东方快报印刷厂1937年3月秘密出版的《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由青年学生王福时担任总编辑,是根据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陕北革命根据地和毛泽东的有关报道翻译汇编的。
斯诺为此书提供了32幅照片、10首红军歌曲和毛泽东的《长征》诗。
后经作者亲自审定,正式发表于《诗刊》1957年一月号。
这首诗是毛泽东诗词中流传最早、影响最大,诗人最得意之作,也是广大读者最喜爱的作品。
这首诗的手书现在所见有7件之多。
1936年,斯诺访问延安时,毛泽东第一次将自己的书法作品《七律·长征》赠送给外国人,后来又曾书赠给王炳南的妻子、德国人王安娜,还赠给江西农垦文工团演员邢韵声以及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等。
所有这些书作,最值得称道的是书赠给李银桥的一件手迹,书写于1964年4月20日,即李银桥即将离开毛泽东调往天津工作之时。
后来,河北省委书记林铁曾借去看,1966年“文革”爆发,林铁被造反派抄家,原件再也找不到了。
现在所见是当时林铁推荐发表在一张省报上的照片。
“这件手书为竖写横幅,行草字体,取大草气势。
有标点、作者署名、书写时间,形式比较完整。
通篇加标点符号,与文字浑然一体,成为作品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用笔以中锋为主,兼用侧锋,结字欹侧程度比从前减少,仍带有字体大小参差的风格。
用笔圆润遒劲,稍带涩笔,气魄浩大,自然流美,是‘毛体’书风成熟后的杰出的代表作。
”(季世昌、费枝美《书法家毛泽东》)。
“你看这幅《长征》诗,信笔书来,大小由之,错错落落,字距既小,行距又密,整幅作品字与字、行与行打成一片,但密中见疏,能留出不少‘活眼’似的空白,因此并不密得透不过气来,却给人们神完气足的感觉。
作品用笔有方有圆,中锋又兼用侧锋,有时点画峻拔刚断,有时线条流畅俊逸。
这些,都是心手交应的结果,所谓意兴所致,记录了他当时书写时的心态,也表现了他的书法艺术的造诣。
就门道来说,这幅作品坚挺处似欧阳询而不生硬,豪迈处似张旭而不枯涩,开张处似怀素而不疲细,遒劲处似二王而不妩媚。
这说明毛泽东的书法,既转益多师又不拘古法,继承中有所创新。
”(沈鸿根《现代书法名家作品鉴赏》)。
值得一提的,李银桥获得毛泽东赠送的这件手书后,回家发现“大渡桥横铁索寒”的诗句中少写了一个“索”字,第二天又请毛泽东提笔在“铁”字旁加了一个小小的“索”字。
后来郭沫若看了赞不绝口,并说“索”字加得犹如神来之笔,巧夺天工,还即兴写过一首诗。
而沈鸿根在《现代书法名家作品鉴赏》中却认为:“在传统的书法中,书法作品是不写标点符号的,而这幅作品却用了标点,这也是一种创举吧……那个‘索’是漏书,而后补上去的,所以写得特别小,这也是一种临时救急之法。
因此,我想,这幅作品如果不用标点符号,如果不漏‘索’字,也许气派更大,章法也更完美。
” 还有一点,我们平时所见的《长征》诗手迹,是被改动了的,包括文7邮票。
原作是“金沙浪拍”,而后改为了“金沙水拍”。
细心的读者兴许会发现,这个“水”字系同一幅中“万水千山”的“水”字移植放大而成的。
毛泽东的诗词或有关长征的作品快!!!!!!!!!!!!!
沁园春 长沙一九二五年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候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采桑子 重阳一九二九年十月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 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菩萨蛮 大柏地一九三三年春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行动上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七律 长征一九三五年十月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沁园春 雪一九三六年二月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妖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卜算子 咏梅一九六一年十二月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忆是县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沁园春《长沙》一九二五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物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人觉得以上几首比较脍炙人口更详细的可以去这个网址再看看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674625.html...
长征的诗歌
长征 作者: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该诗应该作于长征胜利结束之时。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逶迤】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走泥丸】《汉书·蒯通转》“阪上走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
【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岷山】又称大雪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五千米以上。
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鉴赏】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
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这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
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
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
“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
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
“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鼓掌的统帅风度。
“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
收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
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
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
在毛泽东诗词中,有很多直书地理名称,且大多是用来表示行军的路线。
例如『清平乐.蒋桂战争』“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蝶恋花.从汀洲向长沙』有“百万工农齐努力,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等等。
这些都是工农红军军事活动的真实记录。
那么,由此可看出毛泽东诗词是怎样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与其他诗词相比,以地名入诗的作法在本篇更为集中,所显示的空间距离也更大。
尤为不同的是:上面所例举的四句词,要强调的是红军行军速度迅猛,气势不可阻挡,红军在画面中具有强烈的动感;而在本词中诗人则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中心思想展开,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是红军指战员内心世界的呈现,所以描写红军是隐态的,借山水来反衬红军的壮举。
“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外显。
一般说来,以地名入诗很难,地名多了很容易出现败笔。
但毛泽东却运用得很成功,这不仅是他具备挫万物于笔端的诗才,更具备吐磅礴于寸心的诗情,同时也反映出毛泽东对祖国语言文字锤炼的功底。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一联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
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
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
“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则愈县红军之不怕。
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
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慨。
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
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
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
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
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
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
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
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慨,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