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节诗词 关于气节的诗词

时间:2020-12-12   作者:互联网搜集整理

气节诗词

有关民族气节的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 游>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 游>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唐?杜牧> 4、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 5、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清?秋 瑾> 6、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宋?辛弃疾 7、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 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宋?范仲淹> 10、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唐?杜甫 1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1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

崇高气节的诗句

杜牧>7、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宋;9,家祭无忘告乃翁、商女不知亡国恨?徐锡麟>6、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清;&gt、但使龙城飞将在、王师北定中原日;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宋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隔江犹唱>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 唐;泊秦淮>>5、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gt?辛弃疾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

宋?陆 游&lt...

表现做人气节的古诗句有哪些?

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焉(李白) 粉身碎骨魂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于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

有关行中华民族气节的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 陆 游>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 陆 游>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唐 杜牧> 4、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 徐锡麟> 5、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清 秋 瑾> 6、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宋 辛弃疾 7、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 文天祥> 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 王昌龄>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宋 范仲淹> 10、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唐 杜甫 1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1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

赞美有气节人物的诗句有?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2、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3、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 诗歌《囚歌》(叶挺)现代 题名是:六面碰壁居士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5、 在狱咏蝉 骆宾王(唐)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6、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 (谭嗣同)《狱中题壁》清朝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希望满意~...

崇高气节的诗句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 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 游<<示儿>>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5、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出塞>>6、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清?秋 瑾<<对酒>>7、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宋?辛弃疾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扬子江>>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有哪些赞美竹之气节的诗词?

1、《竹石》清代: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坚劲 一作:韧)2、《新竹》清代:郑燮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下年 一作:明年)3、《绝句》元代:王庭筠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4、《满江红·咏竹》明代:陆容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

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

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

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

问华胄,名淇澳。

寻苗裔,湘江曲。

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

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

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

5、《石竹咏》唐代:王绩萋萋结绿枝,晔晔垂朱英。

常恐零露降,不得全其生。

叹息聊自思,此生岂我情。

昔我未生时,谁者令我萌。

弃置勿重陈,委化何足惊。

...

有关民族气节的诗句有哪些?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____高蟾《金陵晚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____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____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____陆游《金错刀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___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____杜牧《泊秦淮》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____屈原《国殇》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____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____陆游《病起书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____杜甫《春望》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____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____屈原《离骚》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____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____文天祥《扬子江》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____陆游《示儿》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

____严遂成《乌江项王庙》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____王昌龄《出塞二首》...

体现一个人的气节的诗句

(一)惜时,读书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 《长歌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等闲:轻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清/钱鹤鸿《明日歌》 蹉跎:时间白白过去.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学而不厌,诲人不卷.——《论语 述而》 诲:教导.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宋/赵恒《劝学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清/孙洙《唐诗三百首集》爱 国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气节:123.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124.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25.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126.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127.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义,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为自己分内的事. 128.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12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130.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131.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在灾难与危险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气节. 132.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133.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134.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 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声明:内容仅供参考,图片和文章选取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