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有关描述人才的诗句。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词意探源 (1)指有才能的人。
如:人才辈出。
明 高攀龙《答袁节寰中丞》:“今天下难联者人心,难得者人才,难鼓者士气,得老公祖(袁可立)一点真精神不难矣。
” (2)指才学;才能。
杜甫《重送刘十弟判官》诗:“年事推兄忝,人才觉弟优。
” (3)指人的品貌。
《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马超纵骑持刀而出,……一来结束非凡,二者人才出众。
”基本解释 1. [talent]∶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6月6日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 具体到企业中,人才的概念是这样的: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能够胜任岗位能力要求,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员工。
企业的人才总量包括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
经营人才指企业的单位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是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技能岗位工作,具有高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或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
2. [beautiful]∶指美丽的容貌 颇有几分人才 3. 也作“人材”详细解释 1. 人的才能。
汉 王充 《论衡·累害》:“人才高下,不能钧同。
”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人才无定珍,器用无常道。
”《北史·崔亮传》:“立中正不考人才行业,空辨氏姓高下。
”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故知人才有殊,相去若是,校其优劣,讵可同年?” 2. 有才学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褒贤贵德,乐育人才。
”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则天下之人才,不胜用矣。
” 清 恽敬 《兵部侍郎裘公神道碑铭》:“今上加意人才,大臣多以公名举奏,升内阁侍读学士。
” 吕澄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二讲:“ 支谦 到 江 南以后,北方仍有宣扬佛学的人才。
” 3. 人的容貌。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七:“ 楷 人才寝陋,兼无德行。
”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一折:“有妻是 刘 家女,人见他生得有几分人才,都唤他做 玉天仙 。
”《三国演义》第六五回:“ 马超 纵骑持枪而出,狮盔兽带,银甲白袍,一来结束非凡,二者人才出众。
” 4. 指美貌女子。
茅盾 《子夜》八:“他常到某某屋顶花园巡阅,也为的是要物色人才。
”Ⅰ、人中之才 人中之才,即人才,有谋事之才、谋略之才、将帅之才、栋梁之才。
一国人才的众寡优劣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兴衰存亡。
一代又一代的人中之才在各自的历史时期里不辱使命地完成了自己的角色,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孙子·《计篇》中阐述到:战争是严酷的,治国是艰辛的。
虽然军事和治国的战略都从属于政治、从属于自然及社会和物质基础,然而导演战争、治国安邦的都是人。
而人中之才在社会发展的战略结构中伴演了至关重要而能动的因素。
时至今日,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并将竞争引向广泛、多元、高、精、深的方向发展。
时代予以了每个国家、每个企业、每个人飞速发展的机遇,但同时又以“优胜劣汰”的残酷法则驱驭着每一个参与竞争者——是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最终只能由人自己来回答。
在几千年的提问与回答中,我们听到了那些积极、坚定或是震撼人心的声音,这些声音的发出者便是人类社会的“人中之才”——他们发出倡导世界发展主流的声音,他们为国家献计献策,他们为企业的振兴群策群力,他们为发展科学与文明而欢呼,他们为消除无知与愚昧而呐喊,他们……。
在这些声音中,你可以听到最响亮的一群,它们来自世界的东方,长城脚下黄河之畔。
几千年来,他们不停地呐喊,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推动了中华文明的不断发展。
不幸的是,在这些响亮的声音中,你不时会听到,当他们大声地向“苍天”阐述完发自肺腑的见解后,总是不放心地加上一句——“您听到了吗?”封建体制下对知识分子的压抑可见一斑Ⅱ、人才是人 人才是人,人是有需要的。
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位有着不同的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马期洛把人的基本需要归纳为生理、安全、交往、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等级,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和发展。
“人才”是有着较强能力和较高自我意识的一群。
他们在前三项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便强烈地要求被尊重和充分的自我价值实现。
他们要求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他们极欲看到自己最大能力相称的工作。
可惜“人才”的这一优秀意识经常受到打击和压制,被冠以“出风头”、“好表现”、“争权夺利”的帽子。
最终,人才不能淋漓尽致的发挥其能量。
而社会、国家、企业也失去了许多发展的良机乃至产生危害。
战国时代,赵国有名将廉颇,秦国不敢犯其疆界。
几年后廉颇因故告老,秦兵闻息来犯。
赵王使人来问廉颇“廉颇老亦,尚能饭否?”廉颇虽老但一心向国,当着来使连吃三大碗饭。
但使者害怕廉颇出山损及其集团利益,遂回赵王廉颇已老。
赵王正疑虑老臣廉颇再次出山是否会拥兵自重,乐得意不...
人才培养的关键在哪里?
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人才的智能, 培养受教育者具备一套复杂的知识结构,以此来帮助受训者掌握 各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有效地驾驭知识并使之有用。
一句话,培养 的目的不是向受训者提供“黄金”,而是教会受训者的“点金术”。
意思就是培养人才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 力。
要培养出带有创造、创新、创见的人才,苦干、实干、敢想敢为、 有所贡献、敢于研究探索新领域发表新见解的人才。
培养人才的 另一个关键是管理人员必须明确:“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对待 科技人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加以爱护,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切实地为他们提供条件,改善他们的工资福利,而且反对嫉才之风、 压制人才、吹毛求疵、捕风捉影、搬弄是非、文字狱等。
反对把个人 主义、成名成家、个人英雄主义等帽子强加在别人的头上,当出现 一些问题时幸灾乐祸、落井下石等等。
一个有效管理者要在培养 人才中抓住三个结合:一是重点与普遍提高相结合。
二是釆用 “三同步”、“三配套”相结合,“三同步”就是培养人才、人才需要 的仪器设备材料、所需的空间同步进行,“三配套”就是技术人员 配套、仪器配套、专业配套。
三是当前与长远规划相结合。
“三同 步”、“三配套”的实质是处理好医学科学技术指标与科学技术发 展能力指标的关系。
医学科学技术指标指的是单项技术质量;科 技发展能力指标指的是产生高质量的本领,对于现代化卫生产业 部门来说,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
它是科学技术整体水平的体现, 不是为了一两项课题夺魁,而是在于通过一两项夺魁课题来提高 整个医学科学技术水平和能力,培养人才的关键是要卫生产业部 门人才必须有一个科学的结构。
应该是:首先是一个多序列、多层 次、多素质的动态综合体,其次是人才的年龄结构是老中青三结 合:经验丰富的老年、中流砥柱的中年、奋发有为的青年,最后是培 养人才应如何选人、用人,它是关键的关键。
人才的挑选是人才培 养的基础。
最重要的基层人选是关键。
主要从德、质、识、才、学、 体六个方面尤其是识、才两个方面,识是见识,是对事物发展的预 见、知己知彼的能力;才是才能,是能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使知识活 化和运用的能力。
用人要人尽其才,展其长,避其短,用人是用人 的长处,不是用人之短。
人尽其才,主要看这个人能否对国家对卫 生产业能不能有贡献,能不能有价值,绝不是用“老好人”,反对 “人尽其好”,“人专其才”,也不能用口头上老是“好好好”、“是是 是”、“行行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