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端午节为主题的诗歌题目
竞渡曲 (唐)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耆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车注。
...请你围绕活动主题,将下面所给的词和短语组成一幅对联.世博端午盛...
一、端午形象词 1、龙(四尺斗方) 2、诗(四尺斗方) 3、涛神(四尺横幅) 4、诗神(四尺横幅) 二、主题词 5、爱国(四尺横幅) 6、复兴(四尺横幅) 二、核心词(集句) 7、飞舟竞渡,科学发展。
(四尺横幅) 8、鼓曳长风,民族复兴。
(四尺横幅) 9、举贤授能,执政兴国。
(四尺横幅) 10、沫兰归宁,社会和谐。
(四尺横幅) 三、关键词(一) 11、中华龙(四尺横幅)。
12、民族魂(四尺横幅)。
13、扬正气(四尺横幅)。
14、剑兰(四尺横幅) 15、竞雄(四尺横幅) 16、天问(四尺横幅) 17、怀沙(四尺横幅) 18、破浪(四尺横幅) 19、竞渡(四尺横幅) 20、论衡(四尺横幅) 21、沐兰(四尺横幅) 22、民族(四尺横幅) 23、归宁(四尺横幅) 24、龙魂(六尺斗方) 25、龙腾(六尺斗方) 26、龙舞(六尺斗方) 27、龙飞(六尺斗方) 28、龙舟(六尺斗方) 29、龙日(六尺斗方) 四、关键词(二) 30、中华龙(六尺对开) 31、民族魂(六尺对开) 32、龙精神(六尺对开) 33、龙魂(六尺对开) 34、龙腾(六尺对开) 35、龙舞(六尺对开) 36、龙飞(六尺对开) 37、龙的传人(六尺对开) 五、格言 38、中华龙魂(六尺斗方) 39、破浪迎潮(六尺斗方) 40、龙舟竞渡(六尺斗方) 41、鼓曳长风(六尺斗方) 42、举贤授能(六尺斗方) 43、富国强兵(六尺斗方) 44、沐兰归宁(六尺斗方) 45、和谐社会(六尺斗方) 六、端午节的来历(华夏编撰): 46、诗神:纪念屈原(六尺横幅) 端午节的来历之一:纪念屈原。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是我国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47、涛神:纪念伍子胥(六尺横幅) 端午节的来历之二:迎涛神,出自东汉《曹娥碑》。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五月五日被弃尸于钱塘江后,化为涛神。
从此,钱塘常起怒潮,逢五月五日,潮势更大,扑向越国境内,伍子胥的女儿曹娥驾舟迎潮,拜见父亲。
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端午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48、竞雄:纪念女诗人秋瑾(六尺横幅) 端午节的来历之五:纪念女诗人秋瑾。
秋瑾,字竞雄,号鉴湖女侠,擅诗、词、歌、赋,喜骑马、击剑, 28岁参加革命,在策划起义时,被清军所捕。
视死如归,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后人为敬仰她的诗,哀悼她的忠勇事迹,与端午诗人节合并来纪念她,鼓励妇女自清自尊,崇尚光明。
49、龙日:龙的节日(六尺横幅) 端午节的来历之三:龙的节日,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
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食,而竞则是龙舟。
且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风俗,这应是“五彩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50、归宁:恶日避疫(六尺横幅) 端午节的来历之四:恶日。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
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
《吕氏春秋》中《仲夏记》、《夏小正》,《史记?孟尝君列传》、《风俗通》、王充的《论衡》都记载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
在此日要插菖蒲、艾叶以驱鬼,熏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
后借此日告诫人们从善如流。
51、夏至:(六尺横幅) 端午节的来历之六:夏至。
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未提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风俗,而是列入夏至节中。
隋代《玉烛宝典》则把竞渡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而“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也与屈原无关。
《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
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众说之中,仍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
归结于屈原贡献卓绝,人格超群。
七、端午节诗词: 52、端午 (唐朝李隆基685)(四尺长幅)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53、竞渡诗 (唐朝卢肇818)(四尺长幅)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54、五月五日(北宋梅尧臣1002)(四尺长幅)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55、浣溪沙(南宋苏轼1037)(六尺对开)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
...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诗词集锦(2分)请...
活动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分)活动二:现象:传统民俗文化在不断丧失,越来越多的人崇尚西方文化。
(1分)原因:①媒体宣传不够②有关部门没有定期组织相关的活动③西方文化的影响④审美价值的多元(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答出两条即得1分)活动三:①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
②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有在家门口挂菖蒲、蒿草、艾叶习俗,是为了驱除瘟疫。
③还有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毒虫、消毒等。
(答到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校开展了“庆世博,迎端午”主题实践活...
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构建和谐社会赵金霞(学员) 发布时间: 2010-11-21 10:33:58 一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意义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向社会和文化及伦理方面的扩展。
在教育领域,除了对受教育者进行具备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外,与可持续发展观相对应,教育的内涵也需要丰富和拓展,涵盖环境教育、发展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文化多样性教育等多种领域。
这些教育领域将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相适应,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多样性是指文化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传统节日则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节日是人们通过对自然的把握而形成的,包括固定的节期和特定的文化活动。
节日与一个民族的文明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关系,节日文化实际上就是民族文化。
如果一个民族的人民对自己的节日不知道、不了解、没有记忆、没有感情,预示着该民族文化根基的消失,文化记忆与传承的中断,可持续发展教育战略在这个民族也将无法实现。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等,它们都是通过历史传承下来的。
这些传统的节令风俗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的经济状况、生活习惯,体现了亲情、团聚,以及伟大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这些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然而,我国传统节日的生存环境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严峻挑战,西方文化逐渐深入,对我国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冲击,传统节日日益被年轻人冷落,相当多的青少年学生已不知道或者漠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而热衷于过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
因此,教育工作者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非常紧迫。
我们有必要通过教育工作,使学生了解传统节日中蕴涵的传统习俗和传统道德。
使学生通过过节,能够接受传统美德的影响与教育,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总之,继承、弘扬、发展中国传统节日,用中华传统美德影响青少年一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贯彻可持续发展教育战略的义务和责任,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如何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1、寓传统节日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在中学阶段课程中,有很多内容都是涉及中国传统节日教育的,我们要深刻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通过教学,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充分挖掘政治、历史、语文、地理等学科中蕴涵的丰富的民族文化,进行传统节日及传统美德教育。
如:利用语文教材中重阳节诗词开展教学,教师通过对杜甫的《登高》、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清照的《醉花阴·重阳》、毛泽东的《采桑子 重阳》等诗词的背景、内容的分析,既能够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由来、象征意义、重阳节的节庆活动,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体验人们对家庭团圆、社会祥和的向往,又能让学生从这些重阳节诗词中感受到文人墨客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激励学生们积极向上,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寓中国传统节日教育于主题实践活动之中 课外活动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我们利用特定的传统节日,积极开发其中蕴涵的教育资源,组织和指导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究,亲身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在体验中增长知识,情感得到净化与升华,并外化为具体行动。
如结合“端午节”我们在初中开展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走一程“端午之旅”,做一个“端午香囊”,演一回“端午传说”,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端午习俗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在春节开展“过中国年”活动,让学生抄写春联和拍摄反映春节节庆活动的照片,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会浓浓的“中国味”和醇醇的“中国情”,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元宵节开展“闹元宵猜灯谜”活动;在重阳节开展爱老敬老教育活动及重阳赏菊活动;在中秋节开展赏月赛诗会等,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培育精神。
这些活动既能使学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了解中华文明的传统美德,对构建和谐社会大有益处。
我们还在原有节庆活动形式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大胆创新。
以往在清明节开展活动时,我们总是采用踏青、祭扫烈士墓等形式,学生对这种过节的形式不太满意。
于是我们开展了清明节祭文、墓志铭评比活动,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可以让学生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还可以让学生更珍惜生命,懂得尊敬逝去的人。
家长们对于此项活动非常满意,给予了大力支持。
3、寓传统节日教育于环境创设之中 环境往往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因此我们还要积极创设节日环境,营造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浓厚校园氛围。
第一、我们在校园中布置了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展板,展示每个传统节日的由来与传说、风俗习惯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凸显民族文化主题,揭示了民族发展的内在...
金秋诗词欣赏解释
江势涛1933年生,湖北浠水人。
高级政工师。
离休干部。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诗词学会、东坡赤壁诗社理事,浠水县文联、作协名誉主席、顾问,浠水清泉诗社名誉社长。
诗作在《中华诗词》、《诗词之友》、《华夏吟友》及省、地诗刊发表约300余首。
出版有诗集《笔花诗集》,自撰和编辑其它书籍约200万字。
农村春日情趣春暖花开春意浓,备耕战鼓震长空。
田平似镜微波漾,泥烂如浆沃土松。
嫩绿秧苗将出嫁,芳香肥料已分工。
催耕布谷飞来晚,旧调迟啼脸也红。
蔡河行绿色工程何处觅?时逢重九蔡河行。
茶桑园圃连千亩,柑橘人家聚万金。
漫架葡萄垒硕果,成荫松竹掩新村。
无边景色迷人眼,犹把金秋误作春。
赠县政协副主席陈寿曾光荣离休同君共事胜从师,恨遇时迟慰是时。
除弊不辞当诤友,兴农岂惜费神思。
风云无改鲲鹏志,岁月难更战士姿。
谁信人生随职易,清流激处好吟诗。
浠水县闻一多纪念馆开馆感怀今朝馆启叶归根,壮士归兮故土馨。
红烛照明先哲帜,文章哺育后来人。
胸怀广阔通千艺,铁笔纵横抵万军。
一代宗师风范在,清泉白石榜先生。
江泽民1926年生,江苏扬州人。
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主席。
吉林雾凇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江绍芝1928 年生,湖北应城人。
师范毕业。
退休教师。
应城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
在全国40多家书刊发表诗联作品200余副。
传入《中国传统文学选集·对联卷》、《中国对联年鉴》、《中华诗词十五年年鉴》、《中国当代诗词艺术家大辞典》、《中华当代诗词家大典》、《中华诗词家宝鉴》等。
元宵十五良宵景万千,火龙几路舞狂颠。
山城今夕人潮涌,欢度辉煌不夜天。
赞教师桃李芬芳园丁栽,精心培育栋梁材。
教鞭逐赶残冬去,得意春风带笑来。
咏菊百态千姿满月台,年年秋菊重情开。
花馨喜得群芳羡,晚节保持香自来。
游园垂柳芳草耀春光,城港弦歌绕画廊。
茉莉花丛鸠唤雨,蔷薇架上蝶寻芳。
爷孙牵手童心荡,伴侣联翩舞兴狂。
人在画中嫌日短,动人怀感是诗乡。
江茂鹏1928 年生,福建泰宁人。
北师大毕业。
中学高级教师。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曾任县老年法律服务中心主任,关工委副主任、杉阳诗社副社长等职。
爱好诗词,其作品在《中国当代诗词》、《当代千家诗词选》等书刊发表。
传略辑入《中国大百科专家人物传集》、《中华英模大辞典》等辞书。
农村新貌农家昔日苦辛尝,改革今朝意气扬。
少妇骑车奔大道,老翁着履入高堂。
家家足食呈新貌,户户层楼换旧妆。
应感中枢多善政,黎元十亿乐无疆。
园丁颂莫道园丁淡且穷,春风化雨暖心胸。
施肥浇水蓓蕾茂,培土修枝花朵红。
科教兴邦邦旺盛,英才治国国昌隆。
欣看桃李齐争艳,笑煞夕阳胜彩虹。
江诗炎土家族,1932年生,湖北长阳人。
副研究员。
1951年入伍赴朝参战。
归国后毕业于汉口高级步校。
曾主编《抗美援朝亲历记》一书。
先后有50余首诗词发表。
瞻仰毛主席遗容伟人安卧簇鲜花,仰瞻凝望泪沾纱。
薪传三代承遗志,领袖英灵耀中华。
忆就读汉口高级步校各路精兵聚军校,熔炉锤炼铸英豪。
国魂卓绝真如铁,习武研文一代骄。
武落钟离山廪君颂武落山颠向王庙,悠悠千载系巴魂。
清江碧浪浮沤处,土舫依稀逐白云。
志愿军颂金刚鸭绿艳如霞,美帝贪婪欲采花。
抗美援朝伸正气,保家卫国击狂鸦。
三年激战犹拉朽,五次鏖兵似切瓜。
莫道美军装备好,铁拳揍得叫哇哇!四方洞水电站群山峻岭水源寻,万丈落差惊鬼神。
七洞导洪威力大,双流跨越布局新。
平湖高峡苍岚秀,翠谷飞旋机电轮。
直上云梯九千步,工程宏伟众人钦。
西江月·重阳秋色染红枫叶,滴滴露润黄花。
艳阳九九倍光华,情醉琴棋书画。
柳荫闲庭信步,欣逢老友拉呱。
谈今论古漫无涯,心系振兴华夏。
江冠英又名绪明,字映月,号东村耕夫。
1947年生,福建连城人。
农民。
姑田农民诗社副社长。
诗联、谜、书等作品入编各类大型专辑。
著有《高山流水》、《耕庐汇稿》诗文集。
西山游记(五首选三)耸峙西陲气势昂,巍然亭阁立苍茫。
奇松百尺风涛涌,怪石千方神态扬。
日映清潭花弄影,烟笼翠幕鸟梳妆。
红霞春色迷人醉,举手攀天挽夕阳。
花明柳暗路重重,景物斑斓触思浓。
古迹无存遗石鼓,新亭半壁唱松风。
谁怜鸟雀缚篁树,可叹僧尼迷磬钟。
举首云天舒雁字,高峰欲上觅诗踪。
江勇勐1963年生,辽宁岫岩人。
中华诗词学会团体会员,富锦市诗词协会理事。
著有诗集《边草》。
望山偶题他山突兀此山平,有负游人一望中。
问汝同乡谁死后,丰碑堪上当奇峰。
与友人会饮祝辞总是无暇话友情,奔忙生计各西东。
难逢眼下三杯尽,一笑人间万事轻。
缭乱愤忧从酒散,峥嵘志气作山横。
胸怀日月空为耳,大义何当试请缨!登山感题奋力殊途共一登,山头感受岂相同?云争兴致山争势,我养丹心汝养容。
既敞胸襟怀旷远,还舒羽翼造长空。
人间自有高风在,不入低俗想象中!沁园春·暮春登乌尔古力山望远咏怀万古山川,复此登临,感慨如歌。
叹光阴荏苒,沧桑变换;晃然吾至,壮岁时节。
数术文章,痴迷少小,立志何宏奈窘多!终于是、落犁前钝骨,虚共蹉跎。
今逢盛世家国。
这既往沉沦且莫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