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南乡子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代: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译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
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
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
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急!急!谁有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诗词赏析!...
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赏析银蛇蜡象 南宋开禧二年(公元1106年),著名爱国词人,当时的镇江知府辛弃疾,写了堪与“辛词第一”《永遇乐》并读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词句,呼唤国魂、民族魂.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渡以后,一再借登临怀古抒发忧国之思和对投降派的愤慨,祖国的山川名胜以及与之有关的历史事件、英雄人物,常常引起他内心的激动.现在,他站在镇江北固山的北固亭上.镇江是“一水横陈,连冈三面,做出争雄势”的形胜之地.北固亭在长江南岸的北固山上.词人北望中原沦陷地,那里既有“献愁供恨”的群山(“玉簪螺髻”),也有词人年少时统领五十起义军官兵杀入金兵五万人大营,生擒投敌的张安国投奔南宋的“烽火扬州路”.这里还是个充满希望,令人振奋的地方,曾经涌现出不少英勇抗敌的英雄豪杰,如三国时,吴大帝孙权就曾建都于此,固守东南,与来自北方的强敌抗争.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历史上,多少朝代兴衰更替,都像悠悠长江水那样滚滚流去.在国家面临亡国惨祸之时,词人怀抱北方人民收复失地,重整河山的愿望,面对一味偏安求和的南宋朝廷,不禁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当年孙权,年方十九,就统率东吴军队固守东南,与曹操刘备的军队争战不休.这句词也是词人年少时豪迈气概的写照.词人曾上书,严词驳斥存在于士大夫间的“吴楚之脆弱不足以争衡于中原”的谬论.而南宋,占据东南,却只知妥协投降,苟且偷安,使中原大好河山惨遭蹂躏,相形之下,南宋统治者有何面目!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天下英雄”曹刘的敌手是谁?也就是说,谁敢跟“天下英雄”曹操、刘备抗衡?借指大敌当前,金人大兵压境,谁敢与之一较高下.词人把“曹刘”置于后句,利用词牌特定的格律做出顺序的变化,表现出蔑视敌人的英雄气概,先贬抑曹刘,然后才托出结句. “生子当如孙仲谋(仲谋是孙权的字)”,古书记载,曹操在一次与孙权作战失败后,见孙权部队的舟船、兵器、军容都十分整肃,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在这里,词人借曹操的话赞扬敢与强敌争天下的孙权.他在回忆青年时代战斗经历的词作中,就常以当孙权那样的英雄人物自傲,“英雄事,曹刘敌”,“横空直把曹吞刘攫”,以孙权比自己的豪迈气概.词人还有明显的借古讽今的含义.言下之意是,生子都不要生南宋投降派那样的无用之辈,愿不畏强敌的爱国军民英雄辈出.以孙权的敢斗精神与南宋爱国军民共勉. “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这句词直接借用史籍上古人的原话,严峻的主题却以诙谐幽默风趣且平易通俗的语言形式出现,给人以亲切而又辛辣的深刻印象.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古诗词鉴赏1.词的上阕第一句有什么作用...
东武是密州,余杭是杭州.此词前两句表达别后思念之情.不用诉离殇,”作者对给他饯行的杨绘说,“痛饮从来别有肠.”是豪迈还是离愁百转千回,完全不必费神分辨.离殇从来是不用诉,诉不出的.痛哭也好微笑也罢,不同的人的表露方式从来都是不一样的.“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送归图,灯火已残,斯人独行月下.这是七月的事情了,那时的河塘边当有蛙鸣声做伴.苏轼擅书画,赫赫有名的宋四家居首,才华横溢,可是官海沉浮,身不由己.一把辛酸泪,到底难以掩饰,痛饮到了最后,也没能硬生生逼住眼底的热气.“堕泪羊公却姓杨”,则是以杨绘比羊祜了,表达出对友人的赞赏,反映了作者与友人的情谊.
求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赏析
这首词的用意在哪儿呢?就是为了讽刺当时的朝廷,所以他说话不那么直率.他讽刺当时南宋朝廷无能,不但不能光复神州,连江南也快要保不住了.辛弃疾生于南宋,国家已经只能偏安江南,所以他借古喻今,颂扬孙权.他说孙权的好,也就是说朝廷的坏,无力抵抗敌人.委婉地暗示了对于朝廷的不满.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是倒装句法,即前一句可以移到后面去说,后一句可以移到前面去说,成为:“满眼风光北固楼,何处望神州?”为什么不这样说呢?这就跟词调有关系,因为这种词调规定头一句只能七个字,第二句五个字,所以只能倒过来说.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这是问答句,先问后答.这两句跟下面“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两句一样. “不尽长江滚滚流”,这句话很好,在说千古兴亡事总在那里变化着,而只有长江滚滚流,永远不变.另外,这句话是杜甫《登高》诗中的,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辛弃疾用了现成的句子摆在这里,很合适.“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是问答句,“不尽长江滚滚流”是人家的话;这跟下面“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是问答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又是人家的话对衬起来了,对得很好. “天下英雄谁敌手”也隐含着一个典故.据《三国志·先主传》载,曹操曾经对刘备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使君,指刘备.)这里辛弃疾运用原话,再加上孙权,成为三人. “年少万兜鍪”,这句话为什么不说一万个士兵,而说万兜鍪呢?这就是以物代人,因为士兵的特征,除了战甲以外,头盔也是特征之一,所以拿头盔当士兵.这样写非常形象.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隐含着很深的意思,就是说今天的朝廷不如当时的东吴,今天的皇帝(指宋高宗、孝宗等)不如孙权.为什么不直说呢?因为直说了就有生命危险.我们这样去体会,就知道辛弃疾写这首词的真正用意了.他对当时朝廷的不满,也就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好些词,都是怀着这种心情写的.
古代诗词中曹刘一词有什么来历?
据晋?陆机《陆士衡 集》卷十《辨亡论》云:“夫曹刘之将, 非一世所选。
”曹刘指曹操和刘备。
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 亭有怀》:“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清?朱彝尊《满 江红?吴大帝庙》:“看寻常谈笑敌曹刘,分区夏。
”又据《文心雕龙》卷 八《比兴》载:“至于扬班之伦,曹刘以下,图状山川,影写云物。
”曹刘指 曹植和刘桢。
唐?杜甫《壮游》:“气制屈贾壁,目短曹刘墙。
”唐?武元 衡《酬严维秋夜见寄》:“神仙惭李郭,词赋谢曹刘。
”
求中考古诗文鉴赏题(选择题)【带答案和分析的】急!《夜雨寄北》...
,据此你认为词中勾勒出作者孤独身影的句子是: 。
55 《如梦令》表明对往事回忆的句子是 。
在全词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的句子是 。
56 《观书有感》中富有哲理的名句是: , 。
57 《石壕吏》中能表明战争破坏严重,人民生活极其批贫困的句子是: 。
表现官吏凶暴冷酷无情的句子是: 。
在叙述中预示着将要有一场灾难降临的句子是: 。
58 《龟虽寿》中常被用来形容垂暮之年仍发挥余热的精神的语句是: , ; , 。
59 《醉花阴》中直抒词人离别愁苦的句子是: , , 。
60 《书湖阴先生壁》中运用拟人手法的句子是: , 。
巧妙地把静止的景物写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61 《黄鹤楼》中表现诗人怀念家乡的惆怅之情的句子是: , 。
62 《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辛勤劳作的句子是: , 。
63 《过故人庄》中描写秀美的自然风光的句子是: , 。
最能突出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感情亲密无间的句子是: , 。
64 《天净沙 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
65 《过零丁洋》中最能表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 。
66 杜甫《 登楼 》中描述山河壮丽的句子是: , 。
67 《游山西村》中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看到希望的句子是: , 。
68 古人教书很注意学思结合,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曾教导弟子说“ , 。
”(用《论语》十则中的句子填空) 69 《钱塘湖春行》中写鸟这种早春景象的句子是: , 。
描写西湖花草美景的句子是: , 。
70 人的一生没有十全十美的,形容此情形我们常用苏轼的词句: , , 。
71 《天净沙 秋思》中的“ ”一句常被引用来描写秀美的乡间景色。
72 《石壕吏》中老妇向差役交代三个儿子情况的句子是: , , 。
表明老妪已被抓走服役的句子是: , 。
73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雪景之美想象奇妙比喻新颖的句子是: , 。
在咏雪与送别之间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 ,。
写茫茫雪原一点红的句子是: , 。
用互文手法写军中将士苦寒生活的句子是: , 。
74 明天你的朋友即将远行,此时你可送他王勃的两句诗: , 。
75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写特殊梦境的极富爱国情感的句子是: , 。
76 辛弃疾的《西江月》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的句子是: , 。
写夏季天气突变的景象的句子是: , 。
77 有一句诗说:“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与此诗意境相似的一句话是: , 。
78又是个月圆之夜,涛声依旧,当年他登船远去的背影是如此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五十多年了,年年在这无际的海边,她都默默地祈祷: , 。
(用苏轼的词填空) 79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道尽千载离人共同心愿的句子是 , 。
很有哲理并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 , 。
80 《书湖阴先生壁》中描写优美山水风光的句子是 , 。
81 《使至塞上》一诗中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的名句是: , 。
82 《登飞来峰》中集“情,景,理”于一体的句子是: , 。
83 《秋词》中表现诗人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的句子是: , 。
84 《渡荆门送别》中显示思乡深情的句子是: , 。
表达诗人旷达洒脱的个性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 。
85 张继《枫桥夜泊》中写寒霜弥漫在夜空中,诗人看着江面上星星点点的渔火忧愁地躺着的句子是: , 。
86 《春望》中写眷恋亲人思念家乡的句子是: , 。
87 赵翼《论诗》中写国家人才辈出,影响诗坛的句子是: , 。
88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月传情的句子是: , 。
89 美丽的古城对于落榜的张继而言,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这种感觉在杜甫的《春望》中最能体现出来,这两句诗是: , 。
90 杜牧《赤壁》中暗含周瑜火攻赤壁打败曹操一事的句子是: , 。
91《过零丁洋》中写国家形势危急,自己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 。
92 苏轼《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中表现词人愉快心情和由眼前之景感到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 。
。
93 李清照《醉花阴》一词中写少妇不堪忍受离别之苦,身心憔悴的句子是: , , 。
94 《无题》中写情人相见很难,分手更难的句子是: , 。
表达自己忠贞爱情至死不渝的句子是: , 。
设想对方相思之苦的句子是: ,。
寄希望于美妙神话的句子是: , 。
95 《己亥杂诗》中表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句子是: , 。
96 陶渊明《饮酒》中最能表现诗人安于隐逸洁身自爱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的句子是: , 。
97 《望岳》的尾联是: , 。
98 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与理想,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了“ , ”的呼喊。
99 李白的《行路难》中用典故自比的句子是: , 。
比喻仕途坎坷,充满艰辛的句子是: , ,写诗人的理想抱负总有一天会实现的句子是: , 。
100 晏殊《浣溪沙》中最能体现词人感伤情调的句子是: , 。
101 晏殊《浣溪沙》中“ , ”两句借物传意,融情于景,流露出诗人深沉的感叹。
102 张红梅独在异国,面对晚霞中森林的奇异风光,心想:加拿大的风光确实迷人,但远离故土的滋味实在不好受。
感叹之中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的名句“ , ”不觉脱口而出。
103 治理沙尘暴/内蒙古草原,阴山脚下,人们植树造林退耕养草,决心在不久的将来,重现...
如何做中考诗词鉴赏题?
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例析 一是试题切入角度小,但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基础,且离不开景、情、境;二是文字浅易,抒发的是人之常情,如山水情、故园情、别离情等。
考生一般对考点比较熟悉,能比较轻松地读懂诗歌,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
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就古诗鉴赏题而言,大体上可归纳出五种问答模式,本文对之加以例析,供大家参考。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
(3)对比。
(4)白描。
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2)比喻。
(3)拟人。
(4)夸张。
(5)双关。
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
(6)用典。
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春 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
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
推荐值得赏析的古诗词
古诗词赏析题是近几年中考必考的一种题型,尽管不少学生把诗词背得烂熟,但赏析起来却不知道如何入手.下面仅谈一下个人对诗歌赏析的一些观点,供初四复习的同学参考. 对于诗歌这种体裁来说,背诵是必要的,背诵是学生积累语言的需要,但对于赏析来说,仅仅会背是不够的,还需要对诗歌有深刻的理解,同时还要了解诗歌的有关背景,了解诗人的思想状况,唯有这样,你都能够进行赏析.从近年来诗歌赏析命题情况来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命题: 第一、对诗歌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比如让考概述诗歌的内容,归纳诗歌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例如:《望岳》中“阴阳割昏晓”一突出了泰山怎样的特点?(答:突出泰山原雄伟高大的特点.)用比喻句的本体与喻体,例如:《过零丁洋》第二联,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诗句隐含的意义,如《登飞来峰》诗中的“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答:指的是困难、挫折、防碍等),等等. 第二、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包含的哲理.如范仲淹的《渔家傲》词的下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和情怀?请简要回答.(答: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再如《登飞来峰》,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答: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第三、对诗歌中一些名句的理解与赏析.既要写出诗句的意思,又要写出诗句在表达的特点和效果.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答:作者运用形象的比喻和工事的对仗,生动形象地揭示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四、对诗句中重点词语的表达作用的分析.如《饮酒》,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答:“见”为无意所见,形象生动地写出作者悠然闲适发表的心境).再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答:“秋”点明了是“秋高马壮”的时候,也预示着战无不胜的前景). 第五、描述诗句描写的画面,欣赏诗歌意境.如品味《诗经·关雎》的诗句,参照相关链接,简析《关雎》的意境美.(答案略),再如《春望》,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参考答案: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而不住挠头叹息.昔日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了.含蓄而深刻的表现了诗人忧国思乡的情怀.) 第六、赏析诗歌的写作方法、艺术特色.如《夜雨寄北》,本诗构思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答案:身在此地写想彼在之思此地,当今日写想他日之忆今日.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再如《天净沙 秋思》,“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结合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答案: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反衬出游子的孤独、凄凉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从近年来命题情况来看,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上六个方面.不论从哪个方面赏析,都要在读懂诗歌的前提下,按照一定的思路和方法做回答,避免所答非所问的现象出现.诗歌欣赏题有规律可循,只要认真复习,精心准备,拿满分是完全有可能的.
2015中考必考的48首古诗是哪48首
中考必背古诗词48首 【七上9首】 1. 观沧海 曹操 (东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 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 过故人庄 孟浩然 (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6.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7. 夜雨寄北 李商隐(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 泊秦淮 杜牧(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9. 浣溪沙 晏殊 (北宋)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七下4首】 10. 木兰诗 南北朝 乐府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1. 滁州西涧 韦应物(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2. 约客 赵师秀(南宋)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3. 西江月 辛弃疾 (北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八上9首】 14. 望岳 杜甫 (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5. 春望 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6.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晋)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7. 使至塞上 王维(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唐)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9. 黄鹤楼 崔颢 (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0. 浣溪沙 苏轼(北宋)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21.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2. 游山西村 陆游 (南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八下16首】 23.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唐)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4. 赤壁 杜牧 (唐)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25. 过零丁洋 文天祥 (南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6. 水调歌头 苏轼 (北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