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我爱秋香 唐寅)
唐寅诗风相当特别,据说他早年曾下苦工钻研过《昭明文选》,因此早年作品工整妍丽,很接近六朝的气息。
泄题案以后的诗作,多描写自己的处境,写起来情真意挚,自然流畅,虽然在字句上推敲得不是很精炼,但可以感觉到唐寅信手拈来的才气。
唐寅诗文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清新,对人生、社会常常怀着傲岸不平之气。
在绘画上,他是一个取材广博的画家。
山水多取法于南宋李唐、刘松年,一变斧劈皴为细长清劲线条皴法,并兼及元人法。
画人物工笔,写意俱佳。
画花鸟喜用水墨,清隽峭利,有别于同时代的其他画家。
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
兼善书法,工诗文。
晚年好禅学,。
思想趋向解脱颓放。
自号“六如居土” (谓人生如幻、梦、泡、影、露、电),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唐寅是典型的江南才子,诗书画无所不精。
尤以画的成就最高,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为“明四家”。
其书上学魏晋,得益北海,形成具有丰润灵活,俊秀挺拔,藏筋抱骨的独特艺术风格,成就可以比肩当世著名书家祝允明、文徵明。
其诗词散文,个性鲜明,感慨怀才不遇,讽刺世俗时弊,具有相当高的成就,有《六如居士全集》。
唐寅全部诗词
【言怀】 笑舞狂歌五十年。
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
谁论腰间缺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
众人多道我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
莫损心头一寸天。
【警世】 世事如舟挂短篷。
或移西岸或移东。
几回缺月还圆月。
数阵南风又北风。
岁久人无千日好。
春深花有几时红。
是非入耳君须忍。
半作痴呆半作聋。
【警世】 万事由天莫苦求。
子孙绵远褔悠悠。
饮三杯酒休胡乱。
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
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
各自回头看后头。
【花下酌酒歌】 九十春光一掷梭。
花前酌酒唱高歌。
枝上花开能几日。
世上人生能几何。
好花难种不长开。
少年易过不重来。
人生不向花前醉。
花笑人生也是呆。
【阊门即事】 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
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
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
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咏鸡诗,题金鸡报晓图】 其一 武距文冠五色翎,一声啼散满天星;铜壶玉漏金门下,多少王侯勒马听。
其二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其三 血染冠头锦做翎,昂昂气象羽毛新;大明门外朝天客,立马先听第一声。
【题画师周东村之郊秋图】 鲤鱼风急系轻舟,两岸寒山宿雨收;一抹斜阳归雁尽,白萍红蓼野塘秋。
【伯虎扮乞儿,作诗骗酒】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
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
【伤内】 凄凄白露零,百卉谢芬芳;槿花易衰歇,桂枝就销亡;迷途无往驾,款款何从将; 晓月丽尘梁,白日照春阳;扰景念畴昔,肝裂魂飘扬。
【夜读】 夜来欹枕细思量,独卧残灯漏夜长。
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
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
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七律诗赠恩师梁储以表夺魁之志】 壮心未肯逐樵渔,秦运咸思备扫除;剑贵百金方折阅,玉遭三黜忽沽诸。
红绫敢望明年饼,黄绢深惭此日书;三策举扬非古赋,上天何以得吹嘘? 【题沈石田壑舟图】 洞庭有奇士,楼室栖云霞;窗榻类画舫,山水清且嘉。
【流水诗】 浅浅水,长悠悠,来无尽,去无休。
曲曲折折向东流,山山岭岭难阻留。
问伊奔腾何时歇,不到大海不回头。
【张梦晋改流水诗】 浅浅水,断又续,在山清,出山浊。
曲曲折折难回头,呜呜咽咽日夜哭。
问伊伤心何其多,悔恨当初出幽谷。
【题伍子胥庙壁】 白马曾骑踏海潮,由来吴地说前朝;眼前多少不平事,愿与将军借宝刀。
【哭妓徐素】 清波双佩寂无踪,情爱悠悠怨恨重。
残粉黄生银扑面,故衣香寄玉关胸。
月明花向灯前落,春尽人从梦里逢。
再托生来侬未老,好教相见梦姿容。
【题张梦晋半身美人图】 天姿袅娜十分娇,可惜风流半节腰;却恨画工无见识,动人情处不曾描。
【题菊花图】 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径中;仅把金钱买脂粉,一生颜色付西风。
【七律诗咏齐云山 】 摇落郊园九月余,秋山今日喜登初。
霜林著色皆成画,雁字排空半草书。
面蘖才交情谊厚,孔方兄与往来疏。
塞翁得失浑无累。
胸次悠然觉静虚。
【题齐云山石室壁】 齐云山与壁云齐,四顾青山座座低。
隔继往来南北雁,只容日月过东西。
【题秋风纨扇图】 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情?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 文徵明【怀子畏】 曲栏风露夜醒然,彩月西流万树烟。
人语渐微孤笛起,玉郎何处拥婵娟? 【游镇江登金山、焦山】 人间道路江南北,地上风波世古今;春日客途悲白发,给园兵燹废黄金。
【唐伯虎与祝枝山联句咏奇石】 嵯峨怪石倚云间,抛掷於今定几年。
苔藓作毛因雨长,藤萝穿鼻任风牵。
从来不食溪边草,自古难耕陇上田。
恨杀牧童鞭不起,笛声斜挂夕阳烟。
【扬州道上思念沈九娘】 相思两地望迢迢,清泪临门落布袍。
杨柳晓烟情绪乱,梨花暮雨梦魂销。
云笼楚馆虚金屋,凤入巫山奏玉箫。
明日河桥重回首,月明千里故人遥。
【吾趋唐寅自述不惑之齿於桃花庵,画并书】 鱼羹稻衲好终身,弹指流年到四旬;善亦懒为何况恶,富非所望不忧贫。
僧房一局金藤著,野店三杯石冻春;自恨不才还自庆,半生无事太平人。
后改 田衣稻衲拟终身,弹指流年了四旬;善亦懒为何况恶,富非所望不忧贫。
僧房一局金藤著,野店三杯石冻春;如此福缘消不尽,半生落魄太平人。
【题拈花微笑图】 昨夜海棠初著雨,数朵轻盈娇欲语。
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比红妆。
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
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夜伴花眠。
【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赠日本友人彦九郎】 彦九郎还日本,作诗饯之,座间走笔,甚不工也。
萍踪两度到中华,归国凭将涉历夸。
剑佩丁年朝帝扆,星晨午夜拂仙槎。
骊歌送别三年客,鲸海遄征万里家。
此行倘有重来便,须折...
唐寅的绘画代表作
明代唐寅的人物画代表作《秋风纨扇图轴》,尺 寸:纵77.1厘米,横39.3厘米。
画一立有湖石的庭院,一仕女手执纨扇,侧身凝望,眉宇间微露幽怨怅惘神色。
她的衣裙在萧瑟秋风中飘动,身旁衬双勾丛竹。
此图用白描画法,笔墨流动爽利,转折方劲,线条起伏顿挫,把李公麟的行云流水描和颜辉的折芦描结合起来,用笔富韵律感。
明代唐寅的山水画代表作《落霞孤鹜图》,纵:189.1厘米,横:105.4厘米。
此画描绘的是高岭峻柳,水阁临江,有一人正坐在阁中,观眺落霞孤鹜,一书童相伴其后,整幅画的境界沉静,蕴含文人画气质。
画家自题云“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鹜渺无踪。
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
”表示他羡慕《滕王阁序》作者王勃的少年得志,为自己坎坷的遭遇鸣不平。
在表现技法上,近景的山石多用湿笔皴擦,勾斫相间,用墨较重。
全画墨色和悦润泽,景物处理洗练洒脱。
唐伯虎有什么经典的诗词
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花下酌酒歌九十春光一掷梭,花前酌酒唱高歌。
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昨朝花胜今朝好,今朝花落成秋草。
花前人是去年身,今年人比去年老。
今日花开又一枝,明日来看知是谁?明年今日花开否?今日明年谁得知?天时不测多风雨,人事难量多龃龉。
天时人事两不齐,莫把春光付流水。
好花难种不长开,少年易老不重来。
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把酒对月歌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我当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一世歌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
中间光阴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
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需满把金樽倒。
世人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
春夏秋冬捻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
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
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
叹世之一富贵荣华莫强求,强求不出反成羞。
有伸脚处须伸脚,得缩头时且缩头。
地宅方圆人不在,儿孙长大我难留。
皇天老早安排定,不用忧煎不用愁。
叹世之二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须苦苦用机谋?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言怀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下眠。
慢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
些须做得功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叹世坐对黄花举一殇,醒时还忆醉时狂。
丹砂岂是千年药,白日难消两鬓霜。
身后碑铭徒自好,眼前傀儡任他忙。
追思浮生真成梦,到底终须有散场。
感怀不炼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
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
镜里形骸春共老,灯前夫妇月同圆。
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
画鸡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秋风纨扇图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言志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画菊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径中。
尽把金钱买脂粉,一生颜色付西风。
绝笔诗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形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唐伯虎诗词】求几首诗?求唐伯虎的几首比较著名的诗?
【明】唐伯虎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寅《元宵夜》 有灯无月不娱人 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 遍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劳尊开口笑 如何消得此良辰? 登高 一上一上又一上, 一上上到高山上. 举头红日白云低, 五湖四海皆一望.
唐寅诗词特点
(1470一1523) 中国明代画家,文学家。
唐寅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出世,故名唐寅,又因属虎,故又名唐伯虎,字子畏、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鲁国唐生、南京解元等,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见:江南四大才子)。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汉族。
出身商贩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少时读书发奋,青年时中应天府解元,后赴京会试,因同考生,江阴大地主徐经,暗中贿赂了主考官的家僮,伯虎也因该舞弊案受牵连入狱,出狱后又投宁王朱宸濠幕下,但发现朱有谋反之意,即装疯而脱身返回苏州。
从此绝意仕途,潜心书画,形迹放纵,性情狂放不羁。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
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
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
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能表达出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
著《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唐寅生平 唐寅祖籍晋昌,即现在山西晋城一带,所以在他的书画落款中,往往写的是“晋昌唐寅”四字。
山西人是很会做生意的,北宋时唐氏家族南迁,开始来到南京、苏州经商。
唐寅就出生在苏州府吴县吴趋里一个商人家庭。
唐伯虎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并博览史籍,16岁秀才考试得第一名轰动了整个苏州城,二十九岁到南京参加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
正当他踌躇满志,第二年赴京会试时,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交恶运。
“会试泄题案”,一般说法是 与他同路赶考的江阴巨富之子徐经,暗中贿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试题。
事情败露,唐寅也受牵连下狱。
是年京城会试主考官是程敏政和李东阳。
两人都是饱学之士,试题出得十分冷僻,使很多应试者答不上来。
其中惟有两张试卷,不仅答题贴切,且文辞优雅,使程敏政高兴得脱口而出:“这两张卷子定是唐寅和徐经的。
”这句话被在场人听见并传了出来。
唐寅和徐经到京城后多次拜访过程敏政,特别在他被钦定为主考官之后唐寅还请他为自己的一本诗集作序。
这已在别人心中产生怀疑。
这次又听程敏政在考场这样说,就给平时忌恨他的人抓到了把柄。
一帮人纷纷启奏皇上,均称程敏政受贿泄题,若不严加追查,将有失天下读书人之心。
孝宗皇帝信以为真,十分恼怒,立即下旨不准程敏政阅卷,凡由程敏政阅过的卷子均由李东阳复阅,将程敏政、唐寅和徐经押入大理寺狱,派专人审理。
徐经入狱后经不起严刑拷打,招认他用一块金子买通程敏政的亲随,窃取试题泄露给唐寅。
后刑部、吏部会审,徐经又推翻自己供词,说那是屈打成招。
皇帝下旨“平反”,程敏政出狱后,愤懑不平发痈而卒。
唐寅出狱后,被谪往浙江为小吏。
唐寅耻不就任。
关于这场会试泄题案,记载很多,说法不一。
实际上这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结果。
《明史·程敏政传》云:“或言敏政之狱,傅瀚欲夺其位,令昶奏之,事秘莫能明也。
”但毫无疑问,这一事件对唐寅来说是极其严重的。
从此唐寅绝意仕途。
归家后纵酒浇愁,游历名山大川, 决心以诗文书画终其一生。
明弘治十三年(1500),唐寅离开苏州,坐船到达镇江,从镇江到扬州,游览瘦西湖、平山堂等名胜。
然后又坐船沿长江过芜湖、九江,到庐山。
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给唐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他以后的绘画作品中被充分地反映了出来。
他又乘船溯江而上到了黄州,看到赤壁之战遗址。
唐寅的《赤壁图》即依此所画。
后又南行入湖南,登岳阳楼,游洞庭湖。
又南行登南岳衡山。
再入福建,漫游武夷诸名山和仙游县九鲤湖。
唐寅由闽转浙,游雁荡山、天台山,又渡海去普陀,再沿富春江、新安江上溯,抵达安徽,上黄山与九华山。
此时唐寅囊中已罄,只得返回苏州。
唐寅千里壮游,历时9个多月,踏遍名山大川,为后来作画增添了不少素材。
返回苏州,家中非常清贫,妻子大吵大闹,终于离他而去。
他住在吴趋坊巷口临街的一座小楼中,以丹青自娱,靠以卖文鬻画为生。
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以表其淡干名利、专事自由读书卖画生涯之志。
唐寅三十六岁时选中城北桃花坞,建了一优雅清闲的家园,度其清狂生活。
桃花坞原是宋人章庄简的别墅,但经风雨沧桑,早成一片废墟。
不过这里景色宜人,环境十分幽静,一曲清溪婉蜒流过,溪边几株野桃衰柳,一丘土坡,很有几分山野之趣。
第二年唐寅用卖画的钱建成了桃花坞别墅。
虽只几间茅屋,檐下却悬着雅致的室名“学圃堂”、“梦墨亭”、“蛱蝶斋”等匾额。
唐寅一生酷爱桃花,别墅取名“桃花庵...
唐伯虎的诗词
明四家之一唐寅(1470—1523),初字伯虎,更字子畏,号六如居士。
江苏吴县人。
举乡试第一(解元)。
后因科场舞弊案受牵连,功名受挫,又遭家难,后半生在苏州城西北桃花坞建一“桃花庵”,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
个人的挫折促使他无奈地取狂放与玩世的生活方式,“任逸不羁,颇嗜声色”,实则常借诗画宣泄心中郁愤。
久而久之,民间缘其画,惜其才,又据传闻重新为他塑造了一个风流才子唐伯虎的形象。
唐寅自刻“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印章,实也名不虚传。
他不仅诗才出众,画也独见功力,除高雅的山水画外,人物、仕女以至神仙故实,都极精到,写意花鸟洒脱真切。
书法源自赵孟頫一体,俊迈轶群,颇见功夫。
此外,他还能作曲,多采民歌形式,如此多才,明代文人中是少见的。
唐寅宗南宋院体的绘画考 唐寅的绘画被列入院派是众所公认的。
正因为如此,谈到“吴派”绘画均不列唐寅,而只说唐寅是文人士夫身份,其画属文入画范畴。
只在以地域划分时才把他列为“吴门画派”四大家之一。
第一类线条工细、劲利,设色艳丽。
这一类画的代表作是《孟蜀宫妓图)。
这幅画是唐寅工笔美人仕女画中的精品。
第二类,笔墨流动爽利,转笔方劲,线描起伏抑扬,较为粗放,把李公麟的行云流水描和颜辉的折芦描法掺合了起来,挥洒自如,富有韵律感。
这一类的代表作是《秋风纨扇图》,画中用高度洗炼的笔触,描绘了一名手持纨扇伫立在秋风里的美人。
唐寅擅长写意花鸟。
他的画既不同于院体,也和沈周的沉雄浑厚、文徵明的秀雅风格有别,而显出活泼洒脱、生趣盎然而又富于真实感。
传说唐寅所作的《鸦阵图》挂在家中,有一天有数千只乌鸦纵横盘旋在屋顶,恍若酣战,堪称奇绝。
书法作品《落花诗册》是唐寅传世的书法代表作之一.其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极少....
《桃花庵歌》的欣赏
【年代】:明 【作者】:唐伯虎——《桃花庵歌》 【内容】: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作者】: 唐寅,唐伯虎,才气放,武夷游,洞庭荡;称才子,风流样,隐苏州,装颠狂。
传画艺,名声响,孤骜图,意清朗;松声图,雄伟壮,松与泉,合声唱。
明代的著名画家,历来均推崇唐寅、仇英、沈周、文征明,世称“吴门四家”。
“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
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
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
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史,南京解元,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
晚年信佛,有六一居士等别号。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
唐寅出身于商人家庭,地位比较低下,在当世“显亲扬名”主导下,刻苦学习,11岁就文才极好,并写得一手好字。
16岁中秀才,29岁参加南京应天乡试,获中第一名“解元”。
次年赴京汇考,“功名富贵”指日可待.与他同路赶考的江阴大地主徐经,暗中贿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试题。
事情败露,唐寅也受牵连下狱,遭受刑拷凌辱。
自此才高自负的唐寅对官场的“逆道”产生了强烈的反感。
性格行为流于放浪不羁。
唐寅与同乡“狂生”张灵交友,纵酒不视诸生业,后在好友祝允明规劝下,才发奋读书,决心以诗文书画终其一生。
后远游祝融、匡庐、天台、武夷诸名山,并荡舟于洞庭湖、彭蠢,然后郁郁回到苏州。
晚年信奉佛教,自号六一居土。
曾作诗自责,说大丈夫虽不名,也应慨当以慷,又何必效楚囚的样子呢,遂自刻了“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印章。
被南昌宁王宸濠聘用后,发现宁王有反意,于是装疯回到苏州,从此放荡不羁,思想比较颓废。
唐寅性格狂放不羁,在绘画中则独树一帜,自成一路。
他行笔秀润缜密,具潇洒清逸的韵度。
他的山水画大多表现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有的描写亭榭园林,文人逸士优闲的生活。
山水人物画,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题材面貌丰富多样。
人物画多描写古今仕女生活和历史故事。
【注释】: 车马:代指权贵。
忒:太。
【赏析】: 唐伯虎一代才子以文名天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花落水流,一片自然。
将车马权贵视如尘土,将酒盏花枝分者奉为天人,自有傲骨。
疯颠也好,痴狂也罢,花间独坐自饮自斟,自有风流。
个人见解: 内容方面:唐寅才华横溢、锋芒毕露,却年少失意,看破官场后唾弃仕途,最终采取了与中国历史上许多文人相同的生活方式:消极避世。
这首诗就是体现这种思想的典型。
状若疯癫的高傲,看破红尘的轻狂,看似洒脱不羁,却又隐隐透出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意味,其深埋心底的怀才无处遇、抱负不可舒性情也可略见一斑。
技巧方面:始终的每一句几乎都是对偶句,整首诗对仗极为工整,读来朗朗上口,感染力及情感冲击力极强;前三句还用了顶针手法,在诗歌开头清晰描写环境的同时,手法语境上颇耐人玩味,引人入胜的同时顺其自然的带出了后面的部分。
诗中也未用艳丽词藻,就像唐寅的为人——清高。
(你是中学生吗?这个是作业吧。
中学毕业后就没有认真做过诗歌赏析了,今天看到了突然技痒,边回忆以前的要领边写了点,应该不至于很差,也但愿楼主有用,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