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道德修养的诗句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
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唐??杜甫《》) 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
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
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宋??程颢)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
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 蹊(xī):小路。
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
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5、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诸葛亮认为,修身治学应该首先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6、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相互切磋,那么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7、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一》) 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8、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唐朝??杜荀鹤《泾溪》) 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
沉沦:指沉船、溺人。
9、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坏事即使很小也绝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对待自己,每天都要自省,有错即改,无错自勉。
对别人给自己提出的意见,也应采取这种态度。
1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辛勤操劳,艰苦奋斗,足以成就大业;贪图安逸,放纵享乐,则必遭亡身之祸。
12、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说话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断彻底,这是做人的准则和美德。
1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何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秦??李斯《谏逐客书》) 让:拒绝,舍弃。
就:成就。
原喻指要广纳人才,才能成就大业。
也可喻指博学多闻,才有更深的造诣。
1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 梅花不如雪花白,雪花则不如梅花香。
现可用以形容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1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以:与,交付。
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
岂能因为有祸患而逃避,有幸福就争抢呢?诗句表现了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怀。
16、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汉乐府古辞《君子行》) 在瓜田里不要弯身提鞋(免得别人误认为是摘瓜)。
在李树下不要举手正帽(免得别人误认为偷李子)。
比喻在容易被人怀疑的地方要谨慎,注意检点规范自己的行为。
1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 君子,指有道德的人。
小人,指道德低劣的人。
这两句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1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 景行(háng):大路。
止:语助词,无义。
两句的原意是:遇到高山就尽情仰望,遇到大路就顺利通行。
后以“高山”比喻道德高尚,以“景行”比喻行为光明正大。
句意为:品德像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大的人,就会有人效法他。
1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苏轼《赠刘景文》) 擎(qíng):往上托,举。
擎雨盖,指荷叶,因它像撑开的雨伞。
两句的意思是:荷花衰败,那高擎如伞的荷叶也随之枯萎;可菊花凋谢,却还留下了在严霜中傲然挺立的枝桠。
诗句以荷衬菊,表达了对友人高尚情操的仰慕钦佩之情。
20、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郑思肖《画菊》) 宁愿在枝头含着芳香死去,也不为凛冽的北风所吹落。
诗人借菊咏怀,抒发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论语》) 做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意为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2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君子帮助别人成就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
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24、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资治通鉴》) 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来对照自己的言行,就会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25、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
(《毛诗??序》) 提意见的人没有罪过,听意见的人,可引以为戒。
26、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 正确地批评我的错误的人,是我的老师;恰当肯定我的优点的人,是我的...
古诗文中关于品德修养的格言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
(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
(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
(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 富贵不能*,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G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演义》) H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
(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孟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L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 M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刘禹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旧唐书) N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王安石) P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 Q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关于道德修养的诗歌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 刘鹗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
—— 吕坤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 陶铸常求有利别人,不求有利自己。
—— 谢觉哉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 列夫·托尔斯泰人的理性粉碎了迷信,而人的感情也将摧毁利己主义。
—— 海涅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
—— 布莱希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丘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 萧楚女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
—— 徐玮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
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
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托尔斯泰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尔斯泰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 爱因斯坦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 爱因斯坦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 秋瑾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 —— 郭小川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
—— 赫胥黎生活就是战斗。
—— 柯罗连科为了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
—— 罗丹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 鲁迅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
—— 郭小川当一个人用工作去迎接光明,光明很快就会来照耀着他。
—— 冯学峰东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 雪莱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 雪莱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
—— 罗丹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 布莱克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 普希金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 朗费罗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不要慨叹生活底痛苦!---慨叹是弱者...... —— 高尔基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
—— 罗曼·罗兰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
—— 拉罗什福科私心胜者,可以灭公。
—— 林逋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 刘鹗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
—— 吕坤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 陶铸常求有利别人,不求有利自己。
—— 谢觉哉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 列夫·托尔斯泰人的理性粉碎了迷信,而人的感情也将摧毁利己主义。
—— 海涅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
—— 布莱希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丘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陶渊明
关于品德修养的诗句
杜甫) 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程颢)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不是花中偏爱菊,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元稹《菊花》) 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往来无白丁。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此花开尽更无花...
关于“品德修养”的诗句有哪些?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释义: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释义: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释义: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唐朝?杜荀鹤《泾溪》释义: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释义:梅花不如雪花白,雪花则不如梅花香。
现可用以形容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释义: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
岂能因为有祸患而逃避,有幸福就争抢呢?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释义:虽一时被诬陷,但历尽千辛万苦,其崇高品德终究会被人们认识的。
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唐?刘禹锡《酬乐天》释义:日落时,其余光留于桑榆之上,故桑榆指晚暮,也借指人的晚年。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何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秦?李斯《谏逐客书》释义:原喻指要广纳人才,才能成就大业。
也可喻指博学多闻,才有更深的造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释义:辛勤操劳,艰苦奋斗,足以成就大业;贪图安逸,放纵享乐,则必遭亡身之祸。
...
有关“道德”的古诗词
风流天下闻,迷花不事君,立根原在破岩中。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墨梅》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石》清 郑燮  《列女操》 唐. 孟郊 梧桐相待老。
 。
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
《赠孟浩然》 唐,妾心古井水;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李白 吾爱孟夫子。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明 于谦 咬定青山不放松,鸳鸯会双死 ...
关于品德修养的古诗下面名句都是关于品行修养的,请你把它补充完整....
墨梅 作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译文: 我家画中洗砚池边的梅树,花开朵朵,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
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
疑难点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
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洗砚池】相传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临池学书,频洗笔砚,池水竟为之黝黑。
浙江会稽山下与江西临川均有洗砚池遗迹,传说均曾为王羲之洗砚处。
作者是著名画家,以淡墨清雅写梅,因与王羲之同姓,故称“我家”,并暗喻其功底。
注释: [墨梅]单用墨画的梅花。
[池头]池边。
[洗砚(y4n)池]洗毛笔、砚台的池塘。
[淡墨痕]淡黑色的痕迹,指花的颜色。
[清气]清香的气味。
[乾(qi2n)坤(k&n)]指天地。
诗意: 这幅画画的是我家洗砚池旁边的一棵树,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鲜艳的色彩。
我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多么漂亮,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间留下清淡的芳香。
一“淡”一“满”尽显个性 ——《墨梅》赏析 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
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
本课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
本诗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称为“画梅圣手”。
这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
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
古人写诗,注重炼字。
诗中(亦指画中)的梅花生长在作者日日洗涤笔砚的池水边,那一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墨痕。
一、二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再看末句,诗人为什么特别爱画不着颜色的淡墨梅花呢?原来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夸奖梅花的颜色艳丽,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塞在天地之间。
一个“满”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的充盈激荡,而且使得诗人人格魅力的凸现与辐射分外的耀眼!这种不流于世俗、傲骨铮铮的气节正是作为诗人的王冕的志趣所在,这种不追求虚浮绮丽的外表而钟情于梅花精神的表现方法正是作为画家的王冕的巧夺天工之处。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人们是这样称赞王冕的。
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
相传由于王冕的画画得特别的好。
当地的县官和一个有权势的大财主慕他之名,几次想见他都遭到了拒绝,最后,当县官亲自下乡见他时,他听到消息后赶紧躲了起来,又让县官吃了闭门羹。
因而《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 磨:折磨。
坚劲:坚定强劲。
4. 尔:那。
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解说]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
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
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
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作者简介] 郑燮(音谢)(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省兴化县)人,清代著名书画家。
明 于谦 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
[简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
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
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
“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
明英...
关于品德的古诗有哪些?
1、《石灰吟》明代,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爱莲说》宋代,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竹石》清代,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过零丁洋》宋代,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寒菊 / 画菊》宋代,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有关于道德的名言警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孟子) C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
(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
(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D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勰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G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 )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演义》) H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
(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 回答者:zhxr63 - 大魔导师 十三级 8-15 16:44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
(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孟子) C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
(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
(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D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